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

2022-04-20

摘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压力不断加大,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 篇1:

论在大学生自杀链中“手术式”与“中药式”心理干预的结合

摘要:自杀是指自愿地、有意识地结束自已的生命的行为,自杀已经成为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持续应用“中药式”心理干预,做好自杀预防的根本工作,防止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和发展;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采取“手术式”心理干预,针对有严重自杀危险性和自杀未遂的部分学生及时干预,解除当前的自杀危机状态。两者虽都有弊端,但两者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供了心理干预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链;心理干预

近年来,在15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大学生作为尚不成熟的“准成年人”自杀率约为万分之二,并且近年呈上升趋势。每一个鲜活生命的陨灭都令我们痛心疾首,然而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找出能有效遏制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对策。作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最合适的心理辅导人员,应该把握好如何恰当地、有效地应用心理干预,以服务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本文宗旨在于探讨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怎样的心理干预,才能有效抗衡自杀事件的发生。

1、大学生中自杀链条的形成

大学生人生发展任务的艰巨性与个体心理成熟的相对滞后性的矛盾错位,是大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在一般人的眼中,“精神病人”自杀不足为奇,但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大多数自杀的大学生并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面临强大心理刺激、形成内部心理冲突的正常人,几乎都是众人眼光中的“好孩子”,他们的自杀往往令人意外、震惊并且难以理解。越是这样出乎意料,他们的自杀逃脱对亲朋好友与周围人的打击程度和恶性影响就越大。正如施奈德曼(1969)所说:“自杀者把他们的心理骸骨放在活着的人们的情绪衣柜内了。”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个自杀殒命的大学生会是“正常人”中的哪一个,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任何一个看起来面带笑容的“阳光学生”都有可能在下一秒自杀,这也正是大学生自杀事件所带来的严重性和恐怖性所在。

但是,以笔者的调查发现,自杀的大学生并不是“意外”,他们各自都有一条逐渐形成的自杀心理的线索,在采取结束自己生命活动以前一定有结束自身生命的意向。从根本上说,自杀是整个病理性情绪的一个单独症状,它总是与抑郁症、酗酒、精神病或绝望、敌意和情绪不良等其他混乱状况相关。0在这条自杀链中,他们的自杀心理毒素在逐级积累,最终突破各自的承受上限,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在自杀链中,自杀心理毒素是以微小单位累加的。正因如此,才使无论是自杀者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忽略了这个堆积,放任而不顾。殊不知,这样一点一滴貌似正常的毒素在无法排出的情况下,就是毁灭“千里之堤”的一只只的“蚂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这条自杀链,就像每个人都有原癌基因一样。但大部分人的自杀心理毒素还没有积累到足以激活自杀行为的“原癌基因”。所以,有自杀链并不可怕,杜绝从人类社会中吸收自杀心理毒素也是不现实的。唯有将这条自杀链保持在一个安全的动态平衡状态,达到积累、化解的动态循环,才能有效遏制呈上升趋势的大学生自杀事件。

2、以“手术式”与“中药式”心理干预的双结合破解自杀链条

危机干预近40年来在国外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自杀企图者以及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的一种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即强调干预的时间紧迫性和干预的效果,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采用有效应付策略,帮助人们恢复己经失去平衡的心理状态。大学生自杀具有一定预兆,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自杀预警机制和自杀干预机制建立的可能性。学界普遍认为对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是一种好办法,可以迅速建立一种反自杀的文化氛围。

2.1 “手术式”心理干预单独使用时的局限性

“手术式”心理干预作为处理危机的一种应对方式,在单独使用时必然缺少力度和成效。首先,很多应该得到心理干预的大学生会因为照顾不到而被漏掉。由于对高危人群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不可避免地会遗漏一部分,而且,我们大部分进行的心理干预都是被动的,即等着学生自己来找心理辅导老师。对心理辅导怀有抵触的学生是不会主动来寻求心理帮助的,这样就又失去了一部分群体。

其次,我们进行的大部分是“手术式”的心理干预,即在大学生濒临自杀时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这种方式就仿佛对一个自杀心理毒瘤进行一刀切除的手术。问题在于,切除毒瘤时病毒是否扩散了?答案是肯定的。“手术式”心理干预存在着先天缺陷——滞后性,当我们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时,并没有跟上自杀链的进展速度,就像市场存在的滞后性一样,没有办法保持同步。充其量,我们的“手术式”心理干预只是除掉了一部分心理干预的量,对其的质和积累速度并无大用。

然后,再看看我们的心理干预的强度如何。据大部分案例来看,它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条自杀链的积累,只是在某一点抑制住,持续作用时间极短。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一点控制住了自杀的爆发,在我们刚松一口气的那一点,它又暴动了。

由以上论述来看,“手术式”心理干预不能单独地、完全地成为应对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对策。

2.2 “中药式’心理干预的有效融入与结合

扁鹊曾讲过,把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的医术是最高明的。我们不妨把目光从有病治病的思路中转移到小病即灭、没病防病的理念里。在学界的探讨中,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预防自杀的重要性。譬如,在大学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建立危机干预的预警机制等等。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无疑是准确的,但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既无法实行即时监控,也无法达到及时疏导的目的,我们的心理干預必须在自杀链积累的同时进行。在给每个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库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定期给学生进行心理检查、及时疏导。这个“定期”既要求是“相隔的短期”又得是“持续的长期”,就像“中药”一样,融保健与治疗为一体,广泛而不只针对个别学生。这不仅使接受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免去惶惶不安的畏缩和害怕自己有病的抵触,从而减少客体对心理干预的阻碍,又可以使绝大部分大学生不被遗漏掉。

“中药式”心理干预对于“手术式”心理干预更弥补了其持续作用时间不确定性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滞后性所带来的影响。它的持久作用特点能帮助每一名接受心理干预的大学生的自杀链远离失控状态。我们要把“中药式”心理干预的“剂量”把握好,一方面不要使学生反感,另一方面一定要做到尽可能缩短两次心理干预的间隔期,要保证自杀链的积累随时在我们的监控之下,及时监控、及时预警、及时疏导,才能和死神赛跑,从死神的手里抢过蒙受自杀威胁的大学生。

同时,我们在推进“中药式”心理干预的过程中,要注意工作的方法,尽可能地体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然后以他们习惯的方式推进我们的心理干预。比如,我们对于那些不愿意面谈的大学生,可以提供通过QQ聊天的方式等等。

我们的“中药式”心理干预做得越不露痕迹就做得越好,尽量不要让大学生对我们的工作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而且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自杀有时又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并在春末夏初达到高峰。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新季节到来时常有新的打算和愿望,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一旦此时遇挫,就可能导致灰心丧气而自寻短见,所以在自杀多发季节心理工作者也要加大心理干预的力度。在学习生活中,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个大学生,这样,大学生才会配合我们的心理干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中药式”心理干预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在突发性事件中对于接受心理干预的学生力量不足。也就是说,应用“中药式”心理干预只能保证维持日常的心理养护,在严重的意外危机面前,它的干预力量的作用显现的是迟缓的且不足的,这就说明在突发的危机事件影响下,需要个别地、特殊地对待。“手术式”心理干预在此刻方显示出它的作用,虽然持续时间不确定且短暂,但作用时间之快,短期作用之强还是表明其是处理突发危机下的最佳选择。

3、结 语

纵观全局,则不难得出结论。自杀危机干预既要针对眼前的危机又要解决长远的问题,可以说,自杀危机干预是一项应急救援和长久巩固相结合、需要多方力量互相配合的工作。如果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好,如果要有效地遏制大学生自杀事件的不断攀升,我们必须将“手术式”心理干预与“中药式”心理干预结合起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持续应用“中药式”心理干预,做好自杀预防的根本工作,防止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和发展;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采取“手术式”心理干预,针对有严重自杀危险性和自杀未遂的部分学生及时干预,解除当前的自杀危机状态。两者虽都有弊端,但两者相互取长补短,缺一不可。“中药式”心理干预是“手术式”心理干预的合理前提,而“手术式”心理干预是“中药式”心理干预的深入发展,两者互为补充,只有通过“中药式”心理干预和“手术式”心理干预的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自杀率,从而提供了心理干预的有效保障。

结合了两种心理干预后,我们最好不要忘记——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指促进个性、行为或适应力向积极方向转化的心理学技术。这是一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正所谓“任重而道远”,处在第一线的心理干预工作者,且要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重,要体现我们的爱心与耐心,让大学生们充分相信我们的心理干预是帮助他们的有效办法,让他們看到远离自杀阴影威胁的光芒。

作者:杨玥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 篇2:

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摘 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压力不断加大,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心理素质

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全民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成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是,由于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还是人际交往上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中,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迅速向成人过渡的时期,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加上离开家庭和父母的直接指导,又易受社会上的各种思潮的冲击,极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冲突和矛盾。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高度重视。只有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以及对未来方向的选择问题,等等。种种心理压力积累在一起,时间一长,就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策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心理咨询方面,要坚持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相结合,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重视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这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挽救了多起自杀心理危机。

学校需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化解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和危机事件发生,促进健康成长。

(2)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心理素质教育校园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心理素质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展览、专家讲座、心理沙龙、现场心理测验、征文比赛、心理影片赏析,组织心理社团、为社会提供心理服务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

(3)创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五级”(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个体)机制,坚持对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骨干进行心理培训,指导大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悦纳自我,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引导他们拥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坚强意志,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全面成才。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试点单位已取得成功的经验,现正进一步成功推进,初步形成了一种全校关心学生心理成长的良好校园氛围。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结构和素质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都将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学校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意识。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专业化、需要长期积淀的工作,学校将始终紧密结合学生特点与成长需求,进一步深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坪.试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训

练[J].科技资讯,2007(15).

[2] 高宏.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

对策[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6(1).

[3] 陈红敏,赵雷,刘立新. 大学生负性

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J].中

国青年研究,2009(7).

作者:刘 静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 篇3:

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与心理危机干预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象,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的研究,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建设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各种因素,则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更清晰的指引,使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心理因素;危机干预

近年来,大学生中自杀个案时有发生,每项事件均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关注。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人生阶段,在这一阶段偶发自杀现象,这不仅仅是高等学校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社会所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自杀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家庭、学校交互作用的外界环境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另外,大学生正处于从半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这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心理环境。大学生自杀心理的产生亦与一些具体外部诱因密切相关。三方面相互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杀念头。本文将就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外界环境因素、主体内在因素和直接诱发因素三方面作具体分析,以深化对自杀原因的探讨,并为预测、预防自杀心理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一、引起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三大心理因素

1.外界环境因素

许多自杀行为是人的心理对外界环境严重不适应的极端表现。而大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基本上能概括为社会、家庭、学校三部分。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变迁及自杀观念的变化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爱米尔•杜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强调自杀行为与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有关,提出社会整合力的强弱是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整合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变迁、社会失范现象的增加等,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此外,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等变化,都大大地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许多人失去了安全感、稳定感而变得焦虑。

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一种倾向是大学生对自杀的认识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将放弃生命视作自身的一种权利,他们认为自己有选择生或死的自由。此外,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抗辩能力的青年学生。

(2)家庭环境的影响——早年心理创伤及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早期心理创伤,比如,父母早亡或离异、孩子受父母关注太少,甚至受父母或他人虐待等,都容易对孩子造成某种心理创伤。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在现实中遇到情感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唤起以前的创伤性记忆,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杀行为也有一定关系。据有关专家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理,其中33.5%是过分保护,27%是过分监督,9.5%是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

(3)学校环境的影响——多方面的压力

学校环境的影响包括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都可能成为自杀事件的触发因素。据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有关专家表示,自杀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现在硕士和博士自杀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而失恋引起的情绪问题亦值得关注。大多数失恋者都不能正确对待失恋所带来的挫折,导致心理失衡,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据有关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

2.主体内在因素

(1)大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是自杀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大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一些比较典型的心理特征。比如,1)心理矛盾冲突增多。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及其所产生的矛盾,往往使他们内心充满不安。这些心理矛盾如果持续过久,就会导致心理的紊乱,进而有可能发展为精神病,甚至导致自杀。2)敏感而脆弱的心理特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脆弱的一面,容易产生受挫感,对危机缺乏承受和调适能力,因而很多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导火线。3)不稳定的情绪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用“疾风怒涛’来形容青年人的情绪。大学生的情绪具有冲动性、突发性、两极性等鲜明特征,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严重的消极情绪容易转化为内向攻击,导致自杀意念。4)高成就动机受挫形成的心理落差。由于社会、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大学生自身也有强烈的上进心,因而他们往往具有较高自我期望。进大学后,面对人才荟萃的新集体,许多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落差,原来优良的自我感觉迅速向另一极端变化。这种心理落差往往是非理智行为发生的前兆。

(2)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及性格方面的缺陷是影响自杀行为的核心因素

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一直较顺利,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便难以承受。当他们遭受挫折,既不能克服又无法逃避时,就有可能将攻击性的冲动指向自身。就性格而言,易走极端的人,期望过高的人,都较一般人更容易在挫折面前产生极端意念。据京、港、沪等地对高校学生自杀者所作的调查分析,自杀者均不同程度地具有脆弱、自卑、孤僻、抑郁、悲观等个性障碍。

(3)心理疾病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头号敌人

从一份逆行性的研究中,英美学者发现约有90%的自杀者在其生活历程中曾有过可诊断出的精神疾病。大学生属于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在我国大学生中与自杀相关系数最高的精神疾病主要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之所以具有较大的自杀危险性,关键问题在于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是常见的,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从大学生自杀案例中的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占有较大比例。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最容易自杀的人群之一。根据美国精神病研究所N.L.Farberow对大学生自杀者的调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率较常人高5倍。

3.直接诱发因素

容易诱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常见生活事件主要有:恋爱受挫;学业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冲突;遭到诬陷;得了严重的疾病等。此外,长时间的心理矛盾或躯体痛苦,突然的情绪打击、屈辱和愤怒等都可能成为自杀的激发因素。这些症结如果得不到解决,则容易成为自杀的直接诱因。

二、预测和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几种有效途径

1.警惕征兆、及时识别

日本学者长冈利贞认为自杀前会有种种信号,比如:(1)言语。有自杀意念的人会间接地说出来,或者谨慎地暗示周围。如“想逃学”、“想出走”、“活着没有意思”。(2)身体。有自杀意念的人会有一些身体症状反应,比如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好、头晕等。这往往是抑郁情绪所致,应值得注意。(3)行为。当自杀意念增强时,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异常的行为。如无故缺课、频繁洗澡、看有关死亡的书籍,甚至出走、自伤手腕等。根据以上种种征兆,可以为自杀预防提供线索。

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危机,大大有助于辅导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但辅导员平日工作繁琐,如何才能有效地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选拔学生担任心理气象员,能在此环节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辅导员可以从班级中选拔适当的学生干部,担任学生心理气象员,时刻观察班里同学们的心理状况,每周进行情况汇报,研究潜在心理变化趋势。学生干部距离同学们最近,能相对容易发现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气象员必须经过心理学培训,结业考试合格后才上岗工作。据了解,国内外多间大学已经设立学生心理气象员,成功阻止了多起悲剧的发生。

2.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沈永健副院长强调,“自杀是因为没有理解生命的意义。”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身心发展的龃龉,加之自杀行为的发生,在大学校园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1)开展专题生命教育。

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团组织生活、级会和班会等契机,以讨论或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有关心理、安全、健康、法制等专题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一起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培养生命情感。

具体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能归纳为以下这些:

1)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近代史影片,让学生了解当时群众的苦难生活,让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难能可贵的。

2)通过组织野外活动,如登山、露营等,增进学生个体对苦难的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乃至全人类的生命

3)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针对弱势群体生命态度的社会调查,如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等,从而更加懂得怜惜今天的生活。

4)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一些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

5)组织学生郊游,置身于大自然,感受万物生命的气息,明白活着是多么美好。

6)鼓励学生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创业中磨炼意志,体验积极创造生命价值的艰辛。

大学生渴望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辅导员有责任组织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体验和成长。生命教育如果仅仅把学生限制在精致的课堂,那么这种生命教育本身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之外的波澜壮阔的人类实践,随时随地向我们提供着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

(3)组织综合能力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辅导员可带领学生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例如,到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孤儿院和养老院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老病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3.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辅导员是哲学力量的载体,哲学能够帮助大学生理清思想。那么辅导员如何运用哲学原理,帮助学生面对人生挫折?首先,建议学生有计划地经历挫折。在此,使用一个例子说明:某位博士生失去心爱的丈夫,痛不欲生,感到实在活不下去.心理学家建议她去西藏阿里待一段时间,半个月后,她回到家里,有自来水,能热水澡这样平常的条件,都让她感到可贵。其次,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认为:“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辅导员应该有意识让青少年在挫折中去体验痛苦,逐渐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以健康心理正视人生的风云变幻,勇敢面对逆境的挑战。

4.家庭教育,应当重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表率作用。父母应该配合学校,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父母有责任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在一些年轻人情感纠葛问题上,家庭的处理往往比其他机构更有效。辅导员首先应使家长明确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的作用,让家长认识到预防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最后对于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使家长配合干预,对其实施监控。

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发生,对社会、大学、家庭,乃至人类文明产生很大影响。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保育员,亦肩负着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使命。因此,积极开展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控制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对做好辅导员工作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论生命的意义[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2]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3]拒斥死亡[M].华夏出版社,2001.

[4]自杀论[M].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陈一川

上一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