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传统工作形式影响论文

2022-04-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的财会活动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仅仅因为会计工作影响着企业的经济状况,还对企业的经营的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内部审计传统工作形式影响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部审计传统工作形式影响论文 篇1:

数字化审计技术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业的传统工作模式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与升级浪潮,而审计作为企业运营与发展的重要监督职能,则是这场改革与升级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本文从数字化审计技术的具体内涵出发,分析了数字化审计技术应用的特殊优势,并通过分析其开展的主要过程,提出了促进会计师事务所高效应用数字化审计技术的建议,旨在通过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优化升级,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审计技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优势;数字审计平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2.015

1     数字化审计技术的具体内涵

数字化审计,即相关人员在审计目标的指引下,以数据信息为对象、以数据分析为手段、以数据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系统审计技术、数据分析等多种工具,对运营与管理过程中所产生数据进行充分采集与客观分析,作为传统审计程序的补充,最终实现审计目标,形成审计报告的全过程。

2     应用数字化审计技术的特殊优势

会计师事务所应用数字化审计技术的特殊优势主要包括4点。第一,科学的审计证据。数字化审计所涉及的审计证据均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进行存储,收集方便,处理简单,不仅可以实现审计工作高效率开展,而且能够以点带面,促进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审计效率提升。第二,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當下,传统审计模式的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与最新的审计情况相适应,而数字化审计技术则以科学性强、配适性好为主要特点,能够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第三,客观的审计抽样。传统审计抽样的主观性较强,成本消耗大且作用小,而数字化审计以全量数据为基础,可以实现抽样过程的“零主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并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高效的审计过程。传统审计具有定期开展、阶段性持续的特点,审计效果较差,而数字化审计技术可以实现持续、动态监管,通过实时审计提高效率及效果,最终促进审计目标实现。

3     数字化审计开展的主要过程

3.1   数据信息采集

数据信息采集主要包括审计对象的财务运营数据和其他有关审计的数据。且此步骤通常需要了解审计对象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调查数据库、业务系统、审计工作现状等情况。为合理保证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审计人员应当执行必要的信息系统一般控制测试,并针对采集的数据执行必要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检验程序。

3.2   数据信息整理与转换

3.2.1   数据信息整理

数据信息整理就是将审计单位提供的、不规范的财务数据进行清理和编排,最终整理成为规范的、便于开展审计的数据形式,是数字化审计技术应用与相关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审计实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常会面临数据类型多样、种类繁多、可读性差的问题,故对审计数据信息的整理是后续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3.2.2   数据信息转换

数据信息转换,就是将文本形式的、不规范的数据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形式的、标准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转换可以通过套用函数或SQL语句编写的形式开展,并通过实时数据清理,对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进行分析和控制,最终通过数据信息验证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

3.3   数据信息管理

数据信息完成分类与整理后,利用固件或云端空间进行数据信息存储与综合管理,并引入电子化操作平台及科学管理方法,以实现数据信息的科学管理和高效选用。会计师事务在进行数据信息管理时还应考虑对客户数据保密及使用的相关要求。

3.4   数据分析及审计

在前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分析及审计,是整个数字化审计工作的核心与关键,旨在揭示被审计单位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异常及潜在风险,从而在审计计划风险评估阶段、实质性测试阶段提供现有审计程序的有益补充,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该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中间表编制及平衡检验4个部分。

3.4.1   数据基本分析

数据分析是整个分析与审计过程的基础步骤,根据审计目标,将收集的审计数据套用标准表,根据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的关系开展基本分析,从而对审计数据进行初步判断,选择后续工作所需的模型种类及中间表特征。

3.4.2   建立分析模型

待基础数据整理与分析完成后,根据整理的数据标准表,在审计最终目标的指引下建立分析模型,建立过程中要遵循配适性强、拟合度高、高效可读的基本原则,并在建立模型后开展处理过程中进行实时动态监督,及时就模型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缺失进行调整和补足。

3.4.3   建立中间表

经过数据分析及模型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往往是以转型符号或代码的形式呈现的,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最直接的、最终的审计数据。基于此,要从标准数据中抽取最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作为基准,生成内容足、涵盖广的数据信息中间表,以实现高效、准确的可读性转化。

3.4.4   平衡检验

中间表选择与建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数据重复或数据缺失等影响后续分析的问题,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此类问题出现,需要对中间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平衡检验,主要的平衡关系包括收支平衡、资金平衡和分配平衡等。

3.5   审计结果生成

以收集和整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对照审计目标及业务背景开展风险评估,数据分析并生成最终的审计结果,数据分析的审计结果会作为风险分析及审计实质性程序的有益补充。审计团队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增加必要的跟进测试程序,以期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4     促进会计师事务所高效应用数字化审计技术的建议

4.1   使用数字化审计工具,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数字化审计工具及平台已经成为审计的必须要素,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考虑自身审计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投资数字化审计工具及审计平台。第一,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新兴科技手段(例如自然语言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等)为数字化审计开发或与厂商联合开发审计工具;相关协会可以牵头投资构建共享数字化审计工具,以缓解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项目小、投资能力弱的局限,以此推动整个会计师行业向数字化审计转型。第二,考虑到企业科技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数据量的变化以及对数字化审计大量的需求,会计师事务所应考虑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在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时可以考虑利用移动终端,建立健全互联网反馈机制。通过使用移动终端,审计工作及相关内容、文件处理效率和共享沟通变得更加方便,这为非现场审计、大型项目的多地点审计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时应植入事务所的方法论及内控管理要求,在提高审计协同和效率的同时通过系统管理协助执行项目质量管控;在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时还可以考虑植入数字化审计工具,实现数据流对接,为更为高效的执行审计工作打好基础;以高效、开放、包容为主要特点的互联网体现了时代与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勾勒了各行业、企业发展的未来蓝图,因此各会计师事务所要紧跟潮流,将数字转型战略植入战略管理目标,抢占市场发展优势地位,实现审计工作优化升级,谋求跨越式发展。

4.2   优化人才队伍,提高数字化审计能力

人才历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资产”,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审计技术的发展需要同时拥有财务审计知识以及数字化审计技术的专业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实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应用数字化审计技术时应深谙此理,从战略发展的角度重视人才储备与培养,促进管理模式的革新升级,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应用数字化审计、发挥数字化审计最大优越性和功能中的作用,而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统筹内外,双管齐下。对内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数字化审计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挖掘内部工作潜力,对外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聘用或引入数字化审计相关人才,以提高自身的数字化审计能力,最终推动自身实现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第二,完善制度,防微杜渐。针对最新的市场、行业发展现状,会计师事务所应秉承科学发展、高效有序的理念,对工作人员管理模式与审计工作章程进行革新与升级,查缺补漏,跟上时代精神,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完善解读,为数字化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依据,减少失误。第三,优化结构,团结奋进。会计师事务所应从战略發展的高度出发,整体优化,对管理结构及权力分配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调整,在实现权责下移的同时,明确各项责任归属,以期在实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减少可能出现的权力冲突、权责丢失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数字化审计高效开展。

4.3   加强监管,构建动态监督体系

数字化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会计师事务所上下一心、共同完成,而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九龙治水、尾大不掉”的现象出现,会计师事务所要从优化组织管理结构的角度出发,抽调专门人员组建监督团队或专项部门,加强监督,实现数字化审计的动态监督。第一,组建动态监督部门。选拔数字化审计知识过硬、操作技能熟练的工作人员组建审计工作监督部门,贯穿审计计划制订、计划执行、审计结果评价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动态监督,出现问题及时反馈,将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第二,健全数字化审计工作监督章程。着眼于行业内外高效开展数字化审计的企业或组织,学习和吸纳先进经验,并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审计工作监督章程,为工作人员开展监督工作提供制度依据,助力数字化审计高效开展。第三,发挥规模优势,减少疏漏。会计师事务所应着眼于整体发展,建立起数字化审计工作与其他日常生产、经营工作间的有效联系,发挥规模优势,通过彼此制约、相互监督减少工作疏漏,营造团结统一、高效奋进的良好内部氛围,促进数字化审计效率及全部工作效率稳步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薇,吴婷婷,赵悦.基于数字化模型开展持续审计监督的创新实践[J].中国内部审计,2019(8).

[2]胡新玲.基于“互联网+”审计云的企业电力营销数字化审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7).

作者:王芳芳

内部审计传统工作形式影响论文 篇2:

浅述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的财会活动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仅仅因为会计工作影响着企业的经济状况,还对企业的经营的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会计环境的角度谈谈会计发展的问题,文中笔者将从国内外学者对会计环境的研究、影响我国会计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我国会计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净化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会计环境 会计发展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所谓会计环境,就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以及会计活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会计环境对于会计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会计环境能够大大的推动会计的发展,反之将严重的阻碍会计的发展。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会计环境对于会计发展的影响,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的会计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为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国内外学者对会计环境的研究

就目前会计环境的相关研究工作来看,国外的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对会计发展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不仅包括对教育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的分析,还涉及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的考量。

而就我国国内对会计环境的研究来看,大部分主要集中于对会计活动与中国特色的探讨,以及我国的特殊教育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发展的影响,也可以归纳为从政治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环境、教育发展水平和文化环境等几个要素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影响我国会计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2.1外部因素

2.1.1经济因素

所谓经济因素,就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会计发展的影响,因为会计工作的对象决定了会计工作是一种经济活动,也就是说要受到各种经济发展因素的限制和制约,所以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工作的完善程度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因为会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受到各种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很多经济发方面的制约。

2.1.2政治法律因素

会计工作的实施和会计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和限制,也就是说政府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市场经济秩序,对于会计工作亦是如此。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保障会计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就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进步来看,进行中的财务、会计、税收制度的改革就是推动会计工作的发展的重要的政治法律因素,将有效的提高我国的会计模式的先进性。

2.1.3科学技术因素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以后,行业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了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会在行业发展中占领有利位置。对于会计发展来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忽视的,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大量的数据的统计和运算,所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来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将是科学技术影响会计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就目前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会计工作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人工作业的方式,朝着更加高效和可靠的方向发展。

2.1.4文化教育因素

所谓文化教育因素,就是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对于会计发展的影响。这其中不仅包括民族性的历史地理因素,还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不同的国家和意识形态对于会计活动的发展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差异,简单来说,由于西方国家比较强调个体意识,所以在会计活动中他们比较看重会计发展的独特性和个性,而作为强调集体主义的我国来说,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则主要看重的是向心力和凝聚力。

2.2内部因素

2.2.1管理者因素

管理者作为营销会计发展的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其态度和管理观念对于会计工作的各种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而会计管理制度则直接影响着各项具体的会计工作,所以要重视管理者因素对于会计发展的影响。

2.2.2管理制度因素

会计管理制度是指规范、引导、约束和激励财务行为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一方面,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另一方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也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内部控制因素

企业管理者、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因素对会计的影响,需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检验。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可以通过协助管理、监督控制政策及程序促进良好的控制环境的建设。

3. 我国会计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净化

3.1我国会计环境存在的问题

3.1.1法律环境存在不足和漏洞

到目前为止,我国为规范市场经济的运作环境,出台了不少的法律法规,对遏制会计造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和漏洞。

3.1.2会计工作滞后于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运行等新情况,会计思想及工作方式需要不断随之变化。但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个别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任意干预企业发展,致使会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3.1.3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强,创新、实践能力不高。另一方面,自身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有些会计人员受经济利益影响或迫于他人压力,参与伪造会计资料,编制虚假报告。

3.2净化会计环境

3.2.1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发达国家已有经验,全面总结当前会计工作与实际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情况,不断发展完善现有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并注意保持会计准则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2.2减少对会计的行政干预

过多的行政干预将不利于会计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要防止对企业会计工作过多的行政干预,杜绝企业为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使会计工作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3.2.3适应科技进步并有所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理念及工作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企业及会计人员应当关注并适应发展的需要,注重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及时将科技进步与会计工作有机结合,尽快适应甚至创造出新的会计处理模式。

3.2.4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题,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综上所述,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会计环境影响会计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杨纪琬.中国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J].上海會计,1996(10).

[2]白秀英,赵丽芳.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报,2004(6).

[3]孙德凤,陈亚雯.会计环境对会计影响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02).

[4]吕智娟.会计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天地,2003(3).

[5]常玮红.试论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

[6]张晓宣.法律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5).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兴隆一中)

作者:董淼

内部审计传统工作形式影响论文 篇3:

探究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通讯作者:妙晓敏,1974年4月,女,汉族,甘肃平凉人,现任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会计专业。

摘 要:核算和资金周转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必要的过程,而这两项内容需要通过会计这一岗位进行。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部门都需要财务数据作为辅助,企业同样也对会计这一岗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传统的会计工作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两个独立的部门,但是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应当探究更为适合企业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一、引言

会计工作是企业实现转型的重要工作内容,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所以企业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将二者有效融合在一起,并且促使二者能够实现创新发展,充分展现其在企业中的价值。以此保证会计工作能够在今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能够真正实现长久、健康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特点

在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过程中,运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特点使两者的价值最大化,确保一致性的同时使企业财务工作平稳进行。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通过监管企业现存账面资金的转入和转出,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措施,对企业资金链进行严格控制,及时反映企业资本运行的盈亏情况,能够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防,确保企业制定计划顺利实施。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可直接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是否出现亏损,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运转。管理会计通过整理出来的数据形成报告形式,分析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企业管理者通过管理会计的报告分析出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制定决策,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业务的资金投入,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在行业上的竞争力[1]。

三、当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现状

(一)不重视管理会计工作

财务会计的概念相对于管理会计来说,发展历史比较长,不管是在制度方面还是法律条例方面,都有着比较完善的支持。虽然当前管理会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在企业的实际财务工作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相比会计中的其他内容来说,还处于相对滞后的发展阶段。同时由于二者在理念、方法上有所不同,并且大部分的会计系统都是根据财务会计制定,所以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认识不到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往往会忽视对其进行完善,导致管理会计工作一直达不到对企业会计工作应有的促进作用[2]。

(二)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在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融合时发现,两者在各自领域的专业能力都比较高,但在融合发展时,各自的能力无法适应融合后的发展。管理会计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决策提供财务支持,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比较高,对比财务会计略有优势。同时,新时期也是技术革命的时期,顺应时代变革,现代企业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会计从业人员也需要做出改变,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时代的变革要求,因此,如果会计人员仍然故步自封,不求上进,则不利于两者的有机融合。

(三)会计制度环境不利于融合

大多数的现代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方式,对新兴的管理会计重视程度不够。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变革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变革的脚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虽然管理会计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多数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任用管理会计的环境。在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的认知里,依然比较接受的是财务会计,所以,由传统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过程较慢。此外,多数企业的财系统和财务制度更适合运用在财务会计的工作上,而不适用于管理会计。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两者融合在实际工作中受到自身特点的限制,虽然依靠共同的信息数据来源,但是无法实现最大程度的财务信息共享,不利于二者有机融合。

四、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探究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业务环节风险防控

企业在日常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发展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制定一些科学且切实可行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财务核算制度、企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政府采购流程、软件运行操作的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和具体评价等,通过科学、规范化的业务操作流程,对员工各工作环节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员工能够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计划,确保财务监督机制的完善性,进而将财务监督贯彻到企业各项目活动中。

首先,项目预算、设备采购、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项目汇总等环节,实现业务发展和内部监督等环节的有效融合。其次,将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社会监督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保证信息流通的基础上,对各项经济活动的风险展開系统性分析,进而选择最优方案来应对可能发生的会计风险。最终,通过这些手段的有效实施,帮助企业提高自身内部会计核算能力以及综合管理水平,通过财务监督,促进内部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开展,实现对各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另外,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针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进行学习和遵守,站在企业角度,积极参与到单位内部监督中。

(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企业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融合,旨在让会计工作者明白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会计的工作范畴,不管是这两者哪个部门开展财务工作时,应当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企业在两者融合之前,要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从而在提升会计工作人员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两者的融合。例如,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会议,使得财务和管理会计能够对彼此有更为深入地了解。另外,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企业可以开展人员的培训,让不同的会计人员去学习和体验会计所有的工作流程,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对不同的会计工作更为熟悉,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能够有效协调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工作,并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财务帮助。

同时,在会计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提升会计人员的能力,对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在进行财务工作时,不仅掌握更为全面的会计知识,同时也能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投身于企业的财务工作。

(三)改变传统会计理念,工作理念方式需要更新

两种会计工作能够实现合理融合、积极发展的前提,就是需要保證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要对当前形势下发生的职能转变情况拥有正确认识,改变传统思想下对于信息处理单一认知,将如何对会计工作进行创新作为会计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够真正促使二者融合并实现创新。

一是从业人员需要转变传统工作思想,积极的学习全新会计工作理念和方法,保证自身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技能和全新的会计工作理念;二是要积极地参与企业日常决策工作中,利用自身掌握的丰富会计经验、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时必要的会计数据,以此保证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真正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使企业真正获得利益[3]。

(四)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构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时要从上自下开始,管理层必须全力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给内部审计部门相应的权利,负责人承担双重报告的履行责任,需要向董事会与管理层报告相关工作,这点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干扰而变化。此外,除了履行双重报告责任外,还要重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安排审计人员定期参与财务部门的会议,在内部形成浓厚的审计氛围。因此,可以利用复核技术在其他业务中开展审计工作,利用强化财务信息的方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随时关注资金的运营情况和业务需求的匹配程度,并重视做好全面的预算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可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能降低融资的风险。企业的预算管理,需要保证全面性,财务部门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全面考察,同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制定经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预算[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相关会计人员的培训,包括财务知识和职业素养等。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以循序渐进的融合原则,达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使企业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黑龙江科学, 2020,11(11):138~139.

[2]赵浩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当代会计, 2020,9:24~25.

[3]杨云静.浅议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及影响[J].现代商业, 2019(8):158-160.

[4]张功厚,陈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经信息, 2019(12):181-184.

作者:妙晓敏

上一篇:公司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