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机制下词汇教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介词框架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次很高,分布率也非常高的一种框式结构,其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历时演变,介词框架的形式和意义形成符合认知语义学中概念整合的机制,通过对“在……之上”语法化轨迹的阐释,以此为线索例证前领式“在”类介词框架的整合机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概念整合机制下词汇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概念整合机制下词汇教学论文 篇1:

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解析及跨语认知实现路径

摘 要:基于北京冬奥组委冬奥术语平台V3版409条英文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对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进行认知解析,构建其以隐喻映射为认知起点,意象图式为认知模式和概念整合为认知过程的认知图解。基于此图解对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隐喻概念域的映射转移和隐喻概念域的映射缺失的三种隐喻跨语方式下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英汉跨语认知实现路径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察,并对三条跨语认知实现路径分别对应的直译或音译、借译和描述性翻译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例析,为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翻译和冬奥语言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术语翻译;隐喻型术语;认知术语学;体育术语;冬奥会

收稿日期:2022-01-12  修回日期:2022-02-18

基金項目:2021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基于OBE理念的翻译硕士“外语+专业+思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WY2021012-A);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翻译硕士实习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

引言

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1]。在冬季体育领域存在为数众多的术语用以指称该领域的专业概念。隐喻在语言学研究中曾被视为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Lakoff和Johnson发现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语言中,也体现在思维和活动中[2]。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用来组织概念系统的认知工具,故而隐喻成为术语重要的称名手段和语义理据之一,因此隐喻术语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受到学界关注,对于特定学科或领域内隐喻术语的特征、功能和翻译路径探讨较多。2019年江娜以经济学英文术语为例,从结构形式、构词能力以及表情色彩等三方面来描述隐喻型术语的修辞特征,并探讨修辞特征对隐喻型术语认知与交际的意义[3]。2020年江娜和魏向清分别从语言学、认知学和交际学角度重新审视隐喻术语的功能特点,并以经济学中的隐喻术语为例,详细描述了隐喻术语的多维功能[4]。2021年陈媛就中医隐喻术语外译的名实问题,考察译名与译实需要、实际状况、原因和影响,并指出译名与译实结合的方式利于传达隐喻术语概念意义和促进中医文化对外传播[5]。2021年高巍和郭雪杰基于体验认知理论对人体隐喻机械工程术语翻译及其认知理据进行研究,并根据Newmark提出的七种隐喻翻译策略提出英—汉人体隐喻的机械工程术语翻译策略[6]。但学界目前对于冬季体育术语中的隐喻命名现象及隐喻型体育术语跨语翻译路径探讨尚不多见。

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召开,冬奥体育项目均由欧美引入我国,绝大多数冬奥体育术语通过英译汉的跨语路径进入汉语,英文冬奥体育术语的汉语译名是冬奥体育项目在我国得以跨文化接受和普及的核心话语,也是冬奥语言服务和国际跨语言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基于冬奥术语平台V3版和冬季体育领域口笔译经验,对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建构及跨语交际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冬奥语言服务和体育文化跨语交流提供一定参考。

1 语料采集

1.1 语料来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为北京冬奥组委于2021年10月27日面向公众开放的冬奥术语平台V3版,包含滑雪、滑冰、冰球、冰壶、雪车、雪橇和冬季两项7个大项(Sport)在内的全部比赛项目词表下的3140条英文冬奥体育术语及其对应汉语译名。

1.2 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识别

术语隐喻化是指由某一词语通过隐喻转义指称专业概念进而获得专业意义的过程[7]。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即是以隐喻化方式获得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首先依据朱晓敏等提出的隐喻词汇单元识别步骤,人工识别出其中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8]。该识别方法主要分为3步:分析词汇单元的语境意义;确定该词汇单元的基本意义;将语境意义与基本意义进行对比,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语境意义与基本意义有反差,2)与基本意义对比之后可以理解,那么该词汇单元为隐喻。共识别得出409条英文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占英文体育术语总数的13.03%。可见,隐喻现象在冬奥体育术语中较为常见,故而以该409条英文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及其汉语译名作为本研究所考察的英汉平行语料,以探究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解析及英汉跨语认知路径。

2 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解析

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来看,术语不仅是专业信息的载体和存储形式,更是人们基于范畴化、概念化后认知加工的结果[9]。对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进行认知解析有助于理解隐喻型术语的认知加工过程,为隐喻型术语所指称体育概念的跨语认知与重构奠定基础。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从始源域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加工最终得以指称专业范畴概念,以隐喻映射为起点形成跨越范畴的结构投射,而后将本体所具有的意向图式认知模式赋予喻体,最后通过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构建意义和扩展隐喻网络,如图1所示。

2.1 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起点——隐喻映射

隐喻的形成,即隐喻化(metaphorization),是两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 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之间的结构投射(mapping),即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10]。隐喻映射是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形成机制和认知起点,通过隐喻可以体现冬奥体育术语的语义化理据。术语命名的“隐喻法”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术语构成方法,有两类形式:通过普通语词的转义形成隐喻型术语和通过不同学科之间术语的概念借用、移植构成隐喻型术语[11]。冬奥体育术语的隐喻命名的日常语词转义常存在人体部位隐喻、空间形状隐喻、冠名术语隐喻等几种路径;同时常从舞蹈、滑板等领域跨学科借用概念。

冬奥体育术语人体部位隐喻是从人体始源域向体育术语目标域的结构投射。隐喻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人体是人类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部位隐喻术语的理据即在于人类基本经验的认知顺序由自身到外界,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命名取象观。例如单板滑雪领域术语将人體始源域的鼻部向目的域的“板头”投射,进而命名术语nose;将人体始源域的唇部投射至目的域的“U型池壁顶部”概念,进而命名术语lip。空间形状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认知的起始范畴为空间或者某种形状,以形象思维或者功能相近为理据形成目的域中跨越范畴的概念映射。例如术语skeleton,是指人匍匐在钢材制成形如框架的雪车上进行的滑行运动,依据空间形状的相似性将日常范畴的“框架、骨架”概念映射至冬奥体育范畴,形成“钢架雪车”的项目名术语。根据国际冰雪运动的传统,首次完成特定动作的运动员对该动作享有命名权,进而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冠名术语,这既体现了术语命名的约定俗成性,也存在着运动员创造动作这一概念从日常概念域到专业概念域的隐喻映射。例如单板滑雪中的空中技巧动作术语miller flip 的命名,存在着单板滑雪运动员Chris Miller创造该空翻动作的隐喻。

术语的跨学科借用主要得益于学术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属于术语转移性质[12]。由其他学科始源域向冬季体育领域形成隐喻映射,使得其他学科的概念得以进入冬季体育领域。例如花样滑冰术语tango和quickstep分别来自于舞蹈范畴中“探戈”和“快步舞”的隐喻映射。再如单板滑雪领域的术语stale fish,指称该领域下一种后手抓固定器之间的后刃部分,经后腿外侧绕过抓板同时前手自然扬起的单板滑雪动作概念,始源域和目标域概念范畴的相似性是该隐喻映射的基础,这一动作来自于滑板运动中相似的抓板动作概念。术语的跨学科借用既符合人类隐喻的思维特性,又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在不产生新词的情况下指称全新概念。

2.2 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模式——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种模式赋予我们的体验以连贯和结构[13]。通过对反复出现的知识的组织形式抽象为感性经验,再对其进行压缩性再描写,意象图式将冬季体育的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实现术语意义的新建和转移,也由此形成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模式。

意象图式是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本身即具有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 使人们通过始源域的图式结构, 对于目标域得到更加清晰的认识[14]。通过将隐喻始源域的意象图式投射至目标域的认知模式,达成隐喻型体育术语概念和语义的建构。例如冰壶术语house,在始源域中表达“房子、党派”的概念,隐含有内-外图式,映射至目标域后指称“大本营”的概念,将源语己方为内、对方为外的内-外图式移植入目的语。又如冰壶术语shot将始源域的“射击、开枪”和所蕴含的起点-路径-目标图式映射至目标域“投掷(冰壶)”的概念,从语用角度看加强了冰壶比赛的竞技性。

意象图式可以扩展用于其他的认知活动中,即通过隐喻构造其他复杂概念的结构,形成运用意象图式的隐喻投射的认知模式[15]。事物的认知范畴以概念上突显的原型来定位,不同范畴间的事物因其突显的原型间存在极强的相似性,而导致概念发生了跨越范畴的映射即隐喻。除突显原型外事物还具有其他的原型,发生隐喻映射的不同范畴的事物间所具有的其他原型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隐喻在建构抽象而复杂概念的过程中,既通过图式将始源域事物的突显原型投射至目标域事物,又通过动力-障碍意象图式消解原型差异所导致的语义冲突。例如“snowplough(犁式制动)”始源域的范畴为“plough(犁)”,其突显原型为形状犁型,而在目的域高山滑雪动作范畴中也存在具有相似突显原型形状即运动员姿态的滑降动作,一对跨范畴事物的突显原型相似性极强,故而发生隐喻映射,而后又通过动力-障碍意象图式消解其他不相似原型之间的语义冲突,进而形成隐喻映射的跨范畴认知模式。

2.3 隐喻型冬奧体育术语的认知过程——概念整合

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以隐喻映射为认知起点、意象图式为认知模式完成了从始源域到目的域的概念转移,然而这一全新的概念还要经历新的信息空间的建立和信息重组的认知过程才能最终构建新的意义。基于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映射论,话语的意义构建可以看作是激活两个或多个空间并对其进行合成以产生新空间和形成新概念的过程,也就是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16]。新的整合信息空间建立后,再次结合全新的语境因素,对意义进行完善和延拓以确立意义认知域的拓展空间。始源域认知空间、目标域认知空间、整合空间和拓展空间这四个认知空间通过映射彼此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17]。

以花样滑冰动作术语“camel spin(燕式旋转)”为例,始源域和目标域空间因突显原型即形状的相似为基础发生输入空间的映射过程,并进而构建出整合和重组始源域和目标域概念的新信息空间即整合空间。整合空间在人类的认知系统中建立后,随着与之相关的长期实践,这一整合空间得以完善并最终抽象为指称“花样滑冰中燕式旋转”的冬季体育运动概念的约定性符号,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语义进而得以建构。

随着语言的使用,术语camel spin结合现时语境等相关信息,在包括社会文化背景、新的认知意义等扩展空间中再次进行信息输入、提取和交流的认知过程。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识别并提取这些信息,进而确立扩展空间所包含的认知意义、结构和逻辑,并根据语言的实际使用需要,创造出冬季体育领域指称相关概念包含着完整隐喻链的一组术语,如“flying camel spin(跳接燕式转)”和“camel position(燕式旋转姿势)”,在形成完善的概念整合网络的同时体现了术语的能产性。

3 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跨语认知实现路径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翻译涉及概念隐喻的跨语转换和跨语认知,隐喻的跨语认知建构依赖于术语翻译的跨语转换。通过对研究语料的考察,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中的概念隐喻在语际转换后常存在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隐喻概念域的映射转移和隐喻概念域的映射缺失这三种跨语方式,不同的映射跨语方式在翻译层面依赖不同的翻译方法实现。对三种不同跨语方式及其所对应的翻译方法在语料中的比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理解是交流的基础,术语翻译应以术语跨文化理解为目标,通过多层次认知建构在异质性文化中完成概念的再生[18]。为此,基于上文构建的隐喻型体育术语隐喻映射-意象图式-概念整合的认知图解,从隐喻映射的跨语认知视角,分析语料中隐喻型术语汉译过程中三种隐喻映射跨语方式下跨语认知构建的实现维度和方法旨归,以促进冬季体育术语在汉语文化中的跨文化理解与概念再生。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在隐喻映射、意象图式和概念整合三个维度下构建了三种隐喻跨语方式下不同的跨语认知路径。隐喻概念域映射匹配方式下,目的语存在完全移植于源语的相同概念映射、相似的意象图式以及相似的概念整合网络;隐喻概念域映射转移方式下,源语的隐喻映射相对于目的语发生转移,即借用源语类似的概念映射,意象图式有取舍,概念整合相似;隐喻概念域映射缺失方式下,目的语不存在对应于源语的概念映射,但构建的概念整合网络类似,如表2所示。

冬奥体育项目由欧美引入我国,英文冬奥体育术语通过跨语翻译建构了汉语文化读者的认知路径,完成了冬奥体育概念在汉语文化中的再生。冬季体育项目专业性较强,冬奥体育术语所指称的冬季体育运动概念超出非专业人士日常生活的认知范畴。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既存在符合人类隐喻思维特征而利于复杂体育概念获取的认知功能,同时具有促进专业交流,助力大众理解和冰雪运动传播普及的交际功能。

3.1 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

因为人类共享某些文化认知体验和生理体验, 不同文化之间拥有类似或重叠的概念隐喻, 使隐喻移植成为可能[19]。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的跨语方式下共有219条术语,占全部隐喻术语的53.55%,对应的两种翻译方法为直译和音译,分别占全部隐喻术语的32.03%和21.52%。其特征为源语和目的语均存在隐喻映射且映射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相同,由此构成相同的意象图式和相似的概念整合网络结构。例如上文提及的snowplough直译为“犁式制动”。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直译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逐字对译,而是将源语中的隐喻映射和意向图式移植进入目的语中,以复制源语术语的认知加工流程,进而形成相似的概念整合网络,通过多层次的相似认知建构达成英语冬奥体育术语在汉语文化中的再生与接受。例如house将其含有的隐喻映射和内-外图式复制到目的语中而直译为“大本营”。再如,单板滑雪领域中雪板末端tail直译为“板尾”,以及指称“雪道上的旗子如发夹状排列”概念的高山滑雪比赛设施术语hairpin直译为“发夹排列”,也存在隐喻概念域映射匹配的跨语认知路径。

另外,冠名术语“名从主人”的音译原则也体现了原文和译文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同时具有纪念语用意义,例如单板滑雪空中技巧的动作名haakon flip,中文译名“哈肯空翻”,具有和原文相同的挪威单板运动员Terje Haakonsen创造该动作的隐喻映射及其认知路径,同时具有纪念语用意义层面的对等。从诸如滑板和舞蹈等其他领域借用概念而命名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在翻译中同样常采取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的跨语认知路径,例如上文提及的tango和quickstep直译为“探戈”和“快步舞”。

3.2 隐喻概念域的映射转移

部分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隐喻映射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对应关系在源语读者思维中易于接受,而对于目的语汉语读者而言则较为陌生,跨语翻译时往往要改变隐喻映射的始源域,将始源域转移至汉语文化中常见的隐喻起始范畴,以符合汉语读者思维习惯,促进术语所指称的冬季体育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凸显了译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创造性,实现了隐喻的跨语重构。这种改变隐喻映射始源域的跨语翻译共产生了56条术语,占全部隐喻术语的13.69%,对应借译的术语翻译方法,形成了隐喻概念域映射转移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跨语认知路径。隐喻概念域映射转移的术语跨语认知路径中,隐喻的认知起点即隐喻映射发生变化,认知模式即意象图式有所取舍,但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和形成的概念整合网络不发生变化。

例如前文提及的花样滑冰术语camel spin汉译为“燕式旋转”,隐喻的始源域从“骆驼”转移为“燕子”即是通过隐喻概念域映射转移的路径来实现术语的跨语认知,原因是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燕子”包含有“身形矫健、姿态优美”的褒义意象图式,而“骆驼”则包含有“笨拙、行动不便”的贬义意象图式,在汉语文化中几乎不用于体育动作隐喻,故而发生了从“骆驼”到“燕子”的隐喻始源域转移。又如单板滑雪术语halfpipe汉译为“U型槽”,隐喻映射发生转换,相应的意象图式有所取舍,但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和形成的概念整合网络与源语类似。再如冰壶术语curling汉译为“冰壶”,隐喻映射发生转换的同时意象图式变化也较大,舍弃了原有的旋转意象图式,但对于体育概念的认知接受并无影响,反而“冰壶”的译名因其符合汉语读者形象性的思维习惯比保留原有旋转图式的译名“冰上溜石”接受度更高,并成为中国冬奥组委官方认可的唯一译名。

3.3 隐喻概念域的映射缺失

对于两种文化中不存在相似认知体验的隐喻型体育术语,当无法在目的语找到对应隐喻映射且无相似隐喻映射时,可以舍弃原文隐喻认知关系的匹配,以追求术语所指称的概念对等,并保证译语读者的接受度和译文的连贯性。Newmark认为当原文术语所指的事物在译语中空缺时,可以使用具有相关性的或对比性的描述性术语进行翻译[20],也即隐喻概念域映射缺失的跨语方式常常对应描述性翻译方法。对语料的考察数据显示,采用舍弃隐喻映射跨语认知路径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共134条,占语料中全部隐喻型术语的32.76%,对应描述性翻译方法。例如冰壶比赛术语button译为“圆心圈,中心圆”,pin/tee译为“大本营正中心,圆心”等。

社会文化因素也导致跨语翻译中对于隐喻映射的舍弃,例如单板滑雪受滑板运动及与之相关的街头文化影响较大,部分动作命名存在一定任意性。单板滑雪动作术语mute grab存在着该动作由听力障碍的滑手Chris Weddle创造的隐喻映射,但“mute(静音)”显然对该滑手缺乏尊重,故汉译采取描述性翻译的方法,舍弃源语中的隐喻映射译为“前手抓前刃”,该术语在源語中已于2020年更名为Weddle grab,体现了语言的去污名化,但术语mute grab已沿用多年且至今仍被使用。

4 结语

基于北京冬奥组委冬奥术语平台V3版和冬季体育领域的口笔译经验,从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隐喻映射的认知起点、意象图式的认知模式和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对其进行认知解析,构建了隐喻型体育术语隐喻映射-意象图式-概念整合的认知图解。并基于该认知图解,从隐喻映射、意象图式和概念整合三个维度,对三种不同隐喻跨语方式下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构建了不同的跨语认知路径,并对三条跨语路径对应的直译或音译、借译和描述性翻译术语的翻译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冰雪体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之一[21]。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认知翻译研究不仅为冬季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和冬奥会的语言服务提供参考,还可助力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更有助于提高我国冬季体育项目的国际话语权。术语事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相结合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术语人才的培养。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设置了“交叉学科”门类,术语学作为交叉学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2]。冬季体育术语的翻译研究因其跨学科性,也可以作为体育类高校“新文科”大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面向各国家和地区对于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为“外语+体育”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增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9.

[2]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4.

[3]江娜.隐喻型术语的修辞特征研究:以经济学英文术语为例[J].中国科技术语,2019, 21(1): 21-25.

[4]JIANG N, WEI X Q. Multidimensionality, dynamicity, and complexity: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ical terms[J].Terminology, 2020, 26(2): 237-264.

[5]陈媛.中医隐喻术语外译名实选择论[J].中国科技术语,2021,23(1):23-28.

[6]高巍,郭雪杰.人体隐喻的英汉机械工程术语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术语,2021,23(2):49-54.

[7]陈雪.认知术语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42.

[8]朱晓敏,曾国秀.现代汉语政治文本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 一项基于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5):82-86,128.

[9]蒋向勇,邵娟萍.认知术语学主要理论与术语生成:以新冠肺炎命名为例[J].中国科技术语, 2020,22(5):15-23.

[10]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6):23-28.

[11]孟令霞.术语称名中的隐喻现象[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4):16-19.

[12]江娜,魏向清.隐喻型术语翻译的跨语修辞功能实现及其系统评价标准: 以英汉经济学术语翻译为例[J].中国外语,2021,18(5):106-111.

[13]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xiv.

[14]冯志伟.术语命名中的隐喻[J].科技术语研究,2006, 8(3):19-20.

[1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9-76.

[16]FAUCONNIER G, TURNER M B. Conceptual projection and middle spaces[C]. UCSD cognitive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4:16.

[17]陈海霞,梁红.隐喻型科技术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析[J].中国ESP研究,2021(2):76-85,116.

[18]黄鑫宇,魏向清.认知术语学视角下中华思想文化核心术语翻译的概念建构模型:以“天”相关术语为例[J].中国翻译,2020,41(5):88-97.

[19]肖家燕,李恒威.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J].中国外语,2010,7(5):106-111.

[20]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5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 人民日報,2021-03-13(001).

[22]王琪.中国术语事业发展概况及思考[J].中国科技术语,2021,23(4):3-7.

作者简介:李浩宇(1997—),女,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术语学及科技翻译。参加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课题1项,在《中国科技术语》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通信方式:tohaoyuuu@foxmail.com。

陈海霞(1974—),女,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英语翻译及认知语言学。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2部。主持、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3项,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通信方式:haixiachen@163.com。

梁红(1970—),女,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为语言学、科技翻译及冰雪体育。发表论文近20篇,专著1部。主持参加教育部、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及省教改等相关项目近30项。曾任2022北京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裁判员及世界体育科学大会同声传译,曾参与2022北京冬奥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等20余场冰雪运动国际赛事的相关工作。通信方式:lianghong@hrbeu.edu.cn。

作者:李浩宇 陈海霞 梁红

概念整合机制下词汇教学论文 篇2:

介词框架“在……之上”概念整合机制及语法化考察

摘 要:介词框架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次很高,分布率也非常高的一种框式结构,其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历时演变,介词框架的形式和意义形成符合认知语义学中概念整合的机制,通过对“在……之上”语法化轨迹的阐释,以此为线索例证前领式“在”类介词框架的整合机制。

关键词:介词框架  “在……之上”  概念整合

一、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心理空间理论提出的认知语义学中的一种多重空间语义构建理论。Fauconnier(1997)基于心理空间理论,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亦有译作概念合成)”,概念整合理论意在揭示自然语言中的实时意义构建及各心理空间的连接映射过程。Fauconnier和Turner(2002)对概念合成运作的思维空间进行了细致的阐述:空间是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概念整合”是人类把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部分提取并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因此,Fauconnier& Turner(2002)进一步提出了四空间论,并指出概念整合是在四个基本心理空间中进行的,即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I(Input Space I)、输入空间II(Input Space II)和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

概念整合,作为一个常态的思维机制,必然在语言上具有普遍的体现,语言中的多数现象,都可以在意义上得到概念整合的合理解释。语言中的众多句法、词汇形式标记,事实上都是意义整合后的语言线索,用以提示相应的概念和意义。此外,概念整合是一个实时自然语言建构机制,那么概念整合很可能是一个连续的多空间合成动态过程,即一个语言现象的意义从具体要素、演变、定型乃至意义的转变都有整合的痕迹,这一点在历时语言的考察上也得到了验证。同时,这也进一步合理的解释了概念隐喻无法阐释的“非固定短语和违实现象的意义构建和投射”以及“概念投射的结构选择性”两大问题,为语义构建和演变提出了一个更加可靠的分析框架。

二、框式介词和介词框架

国内学者最早引入框式介词概念的是刘丹青(2002),他定义的框式介词为:“由前置词(preposition)加后置词(postposition)构成的、使介词支配的成分夹在中间的一种介词类型”。刘丹青(2003)根据句法特点把框式介词分为四类:1.双重赋元框式介词;2.词汇性框式介词;3.强化式框式介词;4.连接式框式介词。

陈昌来(2002)提出了相似的概念,称为“介词框架”,指“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框架”。“介词是介词框架的前部,与介词相搭配的其他词语,如方位词,是介词框架的后部。

本文为描写的需要,采用了介词框架这一定义,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分析,在一定的本体描写基础之上,结合历时演变,探讨“在……之上”的整合机制。

三、现代汉语介词框架“在……之上”及其演变和整合

(一)现代汉语“在……之上”的语料来源和总体分布

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在……之上”的分布频次为359条,其中“在”为介词(即非句子主要谓语的)的占到了252条,所占比率约为70%,占据了相对多数。前人将“在……之上”作为一整个框架专篇考察的著述很少,通常都是在“在……上/下”框架中顺带涉及,或是在汉语的空间隐喻、空间句法表达上作为“在”的大类整体考察。

(二)“在……之上”的语法化

Kuryowicz(1965:52)提出了语法化理论,即实词性成分虚化为功能性成分的历时过程。 Heine& Reh(1991)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将其从语素层面扩展到了词汇层面,并详细描述了相应的语法化特征:“语法化是一种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单位失去了语义复杂性、语用显著性、句法自由性以及语音实质。这个过程中,词汇项和部分结构进入特定语境从而主要为语法功能服务,语法化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新语法功能的出现。”

“在”是一个在上古汉语中便已经常用的词,在周朝的《周易》《诗经》中,“在”已经有大量的用例出现。由此可以推知,“在”应该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出现并有初步的用例了。“在”有动词和介词两大典型的功能用例。

喻遂生(2002)专文探讨了甲骨文中用在动词后介引动作对象的介词“在”,孙朝奋(1996)通过历时考察,指出现代汉语的框式介词主要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魏晋六朝以后开始渐多。这一考察基于整体介词框架的起源,但介词框架“在……之上”的起源时间应该在汉魏时期,在宋代才逐渐成熟并有大量的用例。

“之上”在汉语历史早期,是以非词形式存在的,文炼、胡附(2002:91)提出了,合成方位词有的是单纯方位词前附“之”构成的,“之+上/下/前/后”等都是以单纯方位词为构词语素的后置词。因此,“之上”是由“之”和“上”组合而成的,助词“之”和方位名词“上”构成了“之上”这一句法组合形式,事实上,“之”是前后两个名词的連接手段。这一用法在周朝就已有用例了:

(1)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周易》)

(2)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经》)

这里的“N之上”,以现代汉语来说,就是“N的上面”,这里的“之上”还远不是一个词汇项,仅仅是句法上的线性组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N”全部都是表示地点和处所的名词。

春秋战国时,“N”就不再限于处所和地点名词,而扩大到表示事物、人、数量等名词。因此,“上”的语义开始泛化①,除了原有的方位义之外,在概念整合的作用下,意义虚化的“上”和共现频率较高的“之”逐渐开始出现难以切分的现象,同时“上”也产生了数量、地位、层级相较更高的意义。

(3)桓公,五伯之上也,争国而杀其兄。(《韩非子·难四》)

(4)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公羊传》)

这一时期的“N”还是由实意名词充当的,进入汉代以后,“N”位置出现了大量的抽象名词,这也是“上”进一步虚化的标志之一,虽然依然有大量的方位名词用例,但是这一时期意义进一步泛化的“上”使得“之上”难以进行句法切分,抽象名词后的“之上”逐渐在句法上成为一个整体:

(5)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淮南子》)

(6)若其不然,则工进无欣,何足贵於千载之上邪。(《史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之上”进一步虚化的用例,由于“之上”和方位处所名词长期共现,因此出现了语义冗余现象,这时期的“之上”出现了省略后语义不变的现象,我们可以据此认为,“之上”已经演变出了方位标记的功能,“之上”省略后语义不变的条件就是“N”必须是非抽象成分,“()”表示省略后语义不变:

(7)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於万古(之上),而送怀於千载之下。(《文心雕龙》)

(8)然则人生而戴天,诣老履地,而求之于五经(之上)则无之,索之于周、孔之书则不得。(《抱朴子》)

宋朝以后,“之上”在句法上逐渐固定,表示方位意义和层级关系的“之上”已经出现了典型的句法标记,“V+P+N之上”和“V+N之上”已经作为区别意义的句法标志,方位意义的表示已经逐渐需要前置词来承担,单纯的“零形式前置词+之上”已经主要承担层级意义了。但是这时期依然有部分两可现象存在,前置词标志并不是强制的,另一个重要的句法变化是,这一时期的“P+N”已经开始从补语位置向状语位移:

(9)庄宗诸弟在席,时友谦赐姓名,继麟坐在永王重霸之上。(《册府元龟》)(典型的方位意义)

(10)汉初右丞相居左丞相之上,史中有言曰:朝廷无出其右者,则是右为尊也。(《朱子语类》)(典型的层级意义)

(11)汉重王苍,位列三公之上。(《五灯会元》)(有标记表层级)

(12)青天之上有大日轮(《五灯会元》)(位移无标记表方位)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之上”历经了非词结构到高频共现结构到词汇组合的语法化进程,在句法标志、句法位置和语义特征上有了相应的特点。详见下表。

周 春秋战国 汉 五代 宋以后

句法标志 可点断 多数可点断 多数难以切分 虚化为方位标记 前置词标记

句法位置 动前状语位 动前状语位 动前状语位 出现补语用例 大量补语用例

语义特征 方位、处所 方位、处所、人、事物、层级 方位、处所、人、事物、层级、抽象名词 方位、处所、人、事物、层级、抽象名词;语义冗余 语义的句法区分逐步成型

结合“在”和“之上”的语法化线索,我们可以推出“在……之上”介词框架的演变轨迹:首先,“在”应该发展出介词的用例,并且是大量存在,这一时期大约为魏晋南北朝,同时“之上”应该演变为需要前置词标记区分语义的阶段,即宋代以后。事实上动词用例“在……之上”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但是标准的介词框架出现约是在北宋时期:

(13)于是开户入室,见袈裟覆一丛白骨,锁在项骨之上。(《太平广记》)

(14)而求至於所當為之地,非是欲將此心繫(系)在一物之上也。(《朱子语类》)

随后,在明清小说中,大量地出现了介词框架“在……之上”,这也标志着这一类前置词标记的介词框架已经走向成熟,语法化进程也进一步推进,使用和搭配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宋朝介词框架“在……之上”的语料用例占到总体“在……之上”的32.3%,明清时期已经达到79.93%。这说明了介词框架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定型,因此使用范围逐渐泛化,在句法位置的竞争中,占有了相对的优势地位。

(三)“在……之上”的概念整合机制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假说:仅以语言本身的因素考虑,认为前领式介词框架“在……之上”的演变是仅受到单一的语言系统规则制约的,即語言系统的自身要素制约 “在……之上”的结构应遵循下图所示的整合路径,并具有单向性和规则性两大特征,形成一个划一的类别。

“在……之上”的整合,基于类属空间的“空间”“实体”两大基础共性,同时“在”表达的“存在”与“上”之义是其本身具有的方位定向性,且提供了有差异的意义基底,使得整合后的介词框架,产生了不同于单纯组合的新意义,这一意义受到框架本身的制约,同时这一意义的演变,即传统语法化理论中基于认知机制下的隐喻和转喻造成的意义流变,实质上都是不同时期新创意义整合的表现,整合义作为新创成分,在句法上留下了相应的痕迹,即句法中的框架,框架作为表层的意义提示标记,限定了整体的意义范围,通过介引的介词成分实现整体意义的完构和凸显,实现了“意义引导自然语言构建,句法提供意义线索,句法框架来源于意义的痕迹”这一基于体验和使用的认知语言学语言体认观。

“在……之上”的概念整合图式如下:

1.基于概念整合模式做出的可能假设

假设一:介词框架的整合必然是基于相关输入要素的部分象似性和独特性的。完全相类或无关的要素只能进行组合,而不会产生新创意义,即所谓的整合实时语义构建,实质上就是输入要素独特意义的进一步融合。

假设二:“在”类前领式介词框架遵循了相一致的整合机制。其中“之+X”“以+X”等复合后置词本身已经是组合后的产物,前置词通过意义特征的逻辑关系推导,进入整合空间后,产出了新创意义。

假设三:新创意义的构建与产生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语法化上的意义演变本身就是反复概念整合的产物。

假设四: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实质,也是概念整合,并且属于特定类型的整合模式。

因此,语法化意义演变上基于隐喻和转喻的意义推演,其实质是整合机制的反复运作,这一机制既是意义的合成路径,又是意义合法性的检验路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语法化的意义流变总是具有强大的规律性。背后的认知实质,就是概念整合运作的结果。

假设五:概念整合和语法化应该具有交集,但是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

語法化的典型标志:虚化、缀化、核心成分脱落为附着成分,它们是通过整合这一路径得以实现的。但是,整合的意义演变并不一定走向虚化,语法化也不仅仅通过整合得以实现。

2.基于假设的推论

推论一:由于概念整合必然需要心理空间要素具有象似性和差异性,那么在概念整合的个例考察中,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必然具有两类成分:类属空间关注共性,是合成的结构基础,整合空间则体现差异,即整合新意义的基础,基于两个空间的考察,就可以明确整合本身具有的特性。正如Fauconnier(2002)所说:概念整合是基于一定的相似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发生的,这两类整合对应概念隐喻以及概念转喻的运作模式。其次,概念整合可以基于违实概念运作,这也说明概念整合机制的映射及运作是基于心理表征而非事实表征的(事实表征必然无法运作违反客观语义真值的概念),因此,这一整合机制的论证也需要借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推论二:“在”类前领式框架的概念整合遵循一致的机制,其考察可以通过“在”的隐现问题得以实现,前置介词的隐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概念合成得越晚,隐现的频率越高,这一点在相应的框式介词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而且前置词往往和后置词处于意义同构的语境中,这一语境的语义冗余也可以得到概念整合的解释,并且前置词的隐现比后置词更加自由(刘丹青,2002),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整合机制的运作,遵循“后整合,先冗余”的规律(与心理学中的顺行遗忘机制非常一致,习得晚,遗忘晚,习得早,遗忘早)。同时,单纯的组合往往排斥隐现的问题,因为没有意义上的冗余可能,因此很少有后置词的隐现问题。

推论三:概念合成的机制并不是单次运作的,事实上,概念整合,是一个长时的语义验证机制。句法合理性的实质,就是概念整合的长时意义选择,概念整合既是语义合成机制,也是意义是否合法的验证机制,更是一个常时运作的思维机制。概念整合模式,也是论证概念整合的一种手段,概念整合是语法化的动因中的一员,部分语法化现象是由于概念整合机制所造成的。(更多的语法化现象,是由于词汇、句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要素造成的)

注释:

①泛化是意义层面上的,泛化和虚化并不是一个层面的现象,虚化

并不一定会伴随泛化。

参考文献:

[1]巴丹.“X之上”与“X以上”之辨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3).

[2]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何薇.“之前”和“之上”论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

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1).

[4]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4).

[6]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898.

[8]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9]王世群.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3.

[10]王梓秋.“仍然”与“在”“着”“了”功能比较研究[J].现

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9).

[10]文炼,胡附.处所时间和方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11]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J].古汉语研究,

2002,(4).

[12]章士钊.中等国文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07.

[13]Fauco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14]Fauconnier,Gilles.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5]Fauconnier,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6]Heine Berned,Ulrike Claudi,Friederike Hunnemeyer.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7]Kuryowicz,Jerzy.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J].Esquisses Linguistiques,1965,(2).

(金常心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210009)

作者:金常心

概念整合机制下词汇教学论文 篇3:

概念整合理论对基础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本文试图在Fauconnier和Turner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通过解读《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的第三单元A Dill Pickle课文的单词、短语、语篇等,旨在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在基础英语教学中重要作用。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基础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卢俊(1985- ),女,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6年荆楚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解读英语习语”成果之一,项目编号:QN201612。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大量的概念隐喻出现在课文中,这些隐喻的深层次含义通常会给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理解增加难度。同时笔者发现广大学者将概念整合理论用于基础英语教学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将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的第三单元A Dill Pickle课文为范例,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解读此文的单词、短语、语篇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得欣赏文章的内涵所在,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一、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和Turner概念整合理论基于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起来。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的核心所在,也是进行概念整合的场所。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有四个心理空间,包括输入空间I、II、类属空间(输入空间I、II跨空间映射创造出来得更为抽象的空间)、整合空间(整合空间从输入空间I、II提取部分结构)。四个心理空间通过彼此投射从而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是一个多空间的动态投射模式,揭示了动态意义构建的过程,概念整合指的是心理空间里面的概念投射和整合。经历“组合”、“完善”、“扩展”三个认知心理过程,在整合空间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层创结构,且可以把这一结构映现回其他空间。

二、概念整合理论与基础英语教学

隐喻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单词、短语、句子、篇章、风格等,概念整合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思维模式,其是在概念隐喻基础上,结合心理空间理论进一步形成的,对隐喻现象有着更好的解释力。我们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到基础英语教学中,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的第三单元A Dill Pickle课文为范例,分析短语、单词、篇章等,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理论的运作机制,对基础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出对应的解释。

1.概念整合理论视域解读英语短语。英语词汇、短语的教与学不能简单得对字面意义进行解读,而应是输入信息与阅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概念整合是动态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英语词汇、短语的习得的认知过程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概念输入和整合才可以完成。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概念整合理论来解读英语短语语义的构建过程,帮助学生理清短语的隐喻内涵。

比如:文中开篇介绍男主人的时候,“He was seated at one of those little bamboo tables decorated with a Japanese vase of paper daffodils”。其中“daffodil”原本指的是“yellow flower with a tall stem and long narrow leaves that grows from a bulb”(出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其中一个输入空间是“daffodil(黄水仙)”的认知域。人们联想到另一个具体的单词“Narcissus(水仙)”,从而构成了其中的一个输入空间典故“水仙(Narcissus)”的认知域。典故内容是指Narcissus原是一名极其自恋的美男子,骄傲和美貌到达了极致,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憔悴而死,化为水仙花。两个输入空间经过概念整合后,与“daffodil”有关的背景知识被激活,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结构(层创结构)。于是文中“daffodil”突破了原来的词义,构成了整合后的含义“极度自恋的人”,实则是指男主是“极度自恋的人”。在开篇的时候就暗示男主“自我陶醉与自私自利”。并且文中使用的“paper daffodil”是指“纸质的水仙花,”更是隐喻男主虽然今非昔比,但只是表面上风光、成功。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他所出入的场所就应该是真正高贵奢侈的场所,而不是插着假花的小咖啡馆。因此,在熟悉了概念整合理论之后,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基础英语学习的时候,无须记住单词的所有意义,可以直接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解读基础英语课文中的词汇、短语的内容。

2.概念整合理论视域解读语篇。语言的学习注重是培养听、说、读、写、译融为一体的运用能力。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对词汇、短语或者句子学习,更应该倾向的是语篇的分析和解读。而概念整合理论为以语篇为单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整合空间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存在输入空间里不具有或者不是对应的层创结构,经过“组合”、“完善”、“拓展”之后,产生新的意义,进行较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形成连贯的语篇。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全面理解文章。

比如:As he spoke, so lightly, tapping the end of his cigarette against the ashtray, she felt the strange beast that had slumbered so long within her bosom stir, stretch itself, yawn, prick up its ears, and suddenly bound to its feet, and fix its longing, hungry stare upon those far away places.”這一段是描述女主的心理活动。输入空间I是:心中沉睡的怪兽蛰伏了很长时间之后,蠢蠢欲动,它伸懒腰,打哈欠,竖起耳朵,静静得盯着远方,带着饥渴的眼神。输入空间II是:当听到男主描述自己去实现他们曾经共同的愿望时候,女主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两个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形成了类属空间(用动物的行为表现女主的心理活动)。这是单域网络构成的语篇,所以只有一个输入空间被投射到整合空间,经过“组合”、“完善”、“拓展”之后。最终形成“女主对男主的情感开始复苏,而且充满欲望”。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语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理解文中的隐喻内容,更透彻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三、结束语

概念整合是人们的心理认知活动,并且人们运用概念整合的时候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其为基础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启发教师以语义、语篇等出发,透过语言的形式去挖掘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篇的分析能力,然后进行心理认知,对基础英语教学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J].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2]Fauconnier,G.& Turner,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133 -187.

[3]王林海,刘秀云.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多模态隐喻性语篇的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3.

[4]王晓莉.“整合思维”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校园英语,2017.

[5]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第三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作者:卢俊

上一篇:社区银行对中小银行影响论文下一篇: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