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知识经济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它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各个时期的面貌,在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编史修志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校档案在发展速度、规模、效益等方面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较多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档案管理知识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档案管理知识经济论文 篇1: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档案管理建设问题探讨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包括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深深地动摇了傳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高校档案管理而言,它不仅是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何最大化地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了高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的影响出发,探讨具体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淘汰,促进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高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在信息化新时代,高校应顺应社会大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革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档案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许多高校主要教学任务是日常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利于学校的建设。很多高校的领导档案管理意识薄弱,不重视档案管理的作用,档案管理的巨大价值只有在被需要时才会被发现,因此高校档案管理手段一直得不到更新,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高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高校依然在使用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档案的整理编排,不仅耗时耗精力,还无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高校档案利用率低,档案功能尚未被开发

一般来说,高校的档案馆中保存着的档案数目非常大,种类也非常多,档案资源丰富,作用巨大,但由于高校人员档案管理意识弱,不关心学校的档案工作,导致高校档案利用率低,档案管理只是单纯地进行整理和保存,不注重开发档案资源的其他功能。

(三)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管理机构设置不符合高校特色

很多高校大档案馆中各类档案云集,不仅有学生档案,还有各类人才家属的档案,这一类档案影响了高校的档案工作。并且很多高校安排的管理档案的人员都是年事已高,不适合从事教学任务的教师,这些人员并不具备熟练的管理技能,也缺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不利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同时,高校的档案管理机构设置往往千篇一律,不考虑高校自身情况,机构的设置缺乏高校特色。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需从几方面说起,首先是资源的共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使资料的存取和服务更加便捷,极大地促进了档案资源作用的开发和利用,在为校内人员服务的同时,高校档案管理还可以与国内外网络相连,不仅为校内人员,还为广大社会用户提供服务,包括各类文献数据库的提供,信息检索和咨询等等,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互相使用文献资源,进行学术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其次是档案的安全和查询的时效性。目前高校的档案大多是以纸质材料的形式进行长期的保存,每年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文档保管,同时文档又容易受空气中的湿度、虫子或火灾影响,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档案被反复利用也会造成损坏,比如遗失原件,不利于文档的长期完整保存,建设信息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将纸质文档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在计算机中,可以保证信息资料的永久保存。在网上查询文档信息也比查询纸质材料更具时效性,减少损坏原始资料的可能性。

最后是档案服务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极耗精力与时间,建设了信息化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后,档案的存储、查询和借阅达到了快速、高效和稳定的水平,可以极大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信息化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信息化高校校园的建设,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自动化办公工具的日渐普及在近年来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校园建设的信息化,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提高了高校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规范管理高校档案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就是档案管理方式的规范性,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程序可以极大地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现代化。为了规范化管理高校档案,高校应制定一套统一的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管理档案,同时要制定全校统一的档案目录标准,方便校内人员快速准确查询文献资料。并且不能忽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活动体系,有效整合各大高校资源,规范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提高现有人员专业技能,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进行档案管理的人员普遍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他们并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无法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但信息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管理技能的人才,更需要人才具备熟练的科技技能,因此高校应重视现有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定期进行集中培训,注重培养计算机人才,加强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队伍。

(三)建设数字化档案信息库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世界大融合,各大高校之间的聯系越来越紧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开始连接国内外网络,促进了各大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高校师生可以随意浏览使用其他学校的档案资源,鉴于此,建立统一的全国高校档案网络就很有必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统一整理保存全国高校档案资料,可以有效促进档案资源共享以及各大高校的学术交流。

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阻碍,缺乏专业人才,传统管理模式更新困难,将现有的纸质档案资料转换为数字信息,是一项任务繁多且艰巨的工作,并且目前各高校并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标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但各高校应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巨大便利,不惧艰险,努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探析[J]. 韶关学院学报,2011,02:76-79.

[2]高力.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11,10:184-185.

[3]贾晓宇.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81-182.

[4]解咏晋.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研究[J]. 知识经济,2016,04:154-155.

作者:王娟

高校档案管理知识经济论文 篇2: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它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各个时期的面貌,在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编史修志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校档案在发展速度、规模、效益等方面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较多问题。只有通过强化档案宣传工作,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注重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才能有效地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程,为经济社会服务。

[关键词] 高校; 档案管理; 创新;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58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高校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水平的高低不仅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管理学科和办学特色,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进而促进高校的发展建设。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它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各个时期的面貌,在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维护学校或师生员工的利益、编史修志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就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1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對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校档案来源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项活动中,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保持高校管理、建设工作连续性的重要前提,可以为高校党政管理工作提供考查凭证,为高校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教学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为宣传教育提供生动素材,为编史修志提供材料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法制社会要求无论为什么事都不能凭记忆随意地、盲目地处理问题,要依据事实、按章办事。学校档案是学校依法治校最可靠的事实依据。它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查考价值,而且具有权威性的凭证作用,其效力是其他事物所无法比拟的,档案为高校管理、建设、科研、评估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储备。高校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质量高低、规范与否,归档是否科学,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高校档案工作就无从做起,可以说,高水平的高校管理工作可以成就高水平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高水平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推动高校管理工作的发展[1]。

2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档案在发展速度、规模、效益等方面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档案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较多问题。

2.1 档案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视

目前部分高校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单位的档案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不是经济指标,又不出什么经济效益,没有摆上应有位置,没有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会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将高校档案工作附属化。由于管理者档案意识淡薄,造成了档案工作松散和档案流失严重,各种基础材料残缺,统计数据失准等种种弊端。在实行基层部门文件材料立卷归档过程中,有的部门领导将部门立卷视为额外负担,各部门往往因为归档立卷不及时而造成材料积压,有些文件因保管不善己经残缺不全;一些兼职档案员收集的档案玉石不分,有的材料残缺不全,有正件缺附件,有批复无请示,有的同一份材料重复收集等等,也有个别学校的档案竟接连几年没有收集整理,更别说按照《档案法》的规定移交档案馆了,还有的单位档案室变成了储藏室,致使学校的档案工作发展缓慢,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建设的发展[2]。

2.2 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计算机技术也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很多高校档案部门都配置了现代化管理设备,购置了档案管理软件,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即便如此,与现代先进技术比较,档案管理工作还是比较滞后,从系统的数据处理形式、管理对象、功能实现程序等方面看,不少学校是将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目标和运行机制确立在对本档案馆内部案卷级和文件级的目录编制。统计与检索等基础性管理上,档案数据库大多是条目数据库,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比如光盘、录音、缩微、照片等载体的档案仅占小部分,不少档案馆声像档案还呈现空白,极大地限制了档案处理和有效利用。随着现代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这种状况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也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3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还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档案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还要具备较强地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许多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档案人员的配备上较为随意。没有经过档案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专业水平不高。目前,高校档案管理队伍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的现象,使得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导致现在的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服务缺少活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能尽如人意,档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档案资源和工作时间的极大浪费。

2.4 档案宣传和开放力度不够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高科技信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必然形成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新高潮。然而,由于档案部门封闭保守,市场意识不强,对馆(室)藏档案的内容、成分以及查档的途径、方法宣传报道较少,加上档案工作者“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等陈旧观念还未根本改变,常常把保守档案机密与开放、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立起来,使保密扩大化、绝对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此外,档案工作管理中还存在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工作者管理意识较差、档案检索效率不高以及档案使用范围和利用主体限制较多等诸多问题。

3 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效率的对策

3.1 强化档案宣传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工作,① 通过举办展览、召开会议、撰写文章以及举办文艺晚会等形式,向广大教职工及学生宣传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档案工作的相关知识。② 利用简报和目录索引,通报档案室所藏档案内容,介绍多种检索途径和编撰研究成果。③ 选编档案利用效果实例,向大家展示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等,以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树立利用档案的观念。

3.2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质量,为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首先要把住人才入口关,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同时,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让它们不但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努力学习现代新技术。当前社会和经济生活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形成,这些对档案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档案人员应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单一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扎实有效地推行专业继续教育[3]。

3.3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为指导,依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适合自身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这是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另外,在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相应的配套考核制度的同时,要把档案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其次,创新档案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滞后,为了适应新的需要,有必要对旧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如档案工作管理环节和一些具体操作手段的创新,包括立卷改革,工作手段的改进,缩短立卷归档周期,推行部门立卷等等。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案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3.4 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① 应做到档案接收齐全完整。实践证明档案利用是否满足各方面的需求,首要的问题是档案是否齐全完整,只有档案收集齐全,才能为广大利用者提供珍贵的档案材料。为此,应推行立卷部门领导和档案馆共同把负责的责任制,确保当年档案能收集齐全;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高校应对馆藏中一些重要类别的档案进行评估,如科研、基建等档案;发现问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② 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档案是最能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社会史实的信息载体,是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积累的直接体现,具有很强的凭证性和法律效力。档案这种信息载体最能集中体现信息共享的价值。为此,档案业务人员对信息的概念要有深刻的理解,对信息化的意义要有充分的认识,对档案的信息化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把握。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是档案工作的3个主要环节。收集是主导,管理是手段,利用是目的。我们不能满足于“坐堂会诊”,要主动出击。通过开发利用可发挥其巨大效用,如把经过开发加工的档案信息及时传递给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为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把档案信息及时传递给教学科研人员可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等。③ 档案编研是实现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措施。用编写的参考资料和汇编的档案史料提供利用,既可减少档案原件的重复利用,又可为后代留下完备的文化财富[4]。

3.5 注重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时期,快速、高效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计算机和网络已广泛应用于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随着现代化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工作的手段也应不断改进,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保证高校档案工作为高校改革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高校档案管理也要应用各种高新技术,为档案利用与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可将芯片技术、光纤和数字化技术、网络与监控技术等有效地用于档案信息储存、保管、开发利用各工作环节,提高档案信息的存储能力、传播速度,达到档案管理最优化效果,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高校档案管理要从单机管理发展到网络管理,从案卷、文件目录管理发展到全文信息管理,从单一的档案管理发展到“文档一体化”管理,高校档案管理要进一步提升其信息化建设步伐。

主要參考文献

[1] 韩秀红.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J]. 科学之友:下旬,2012(1):112-113.

[2] 昌韬. 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百色学院学报,2011(6):110-112.

[3] 汪泉. 高校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华章,2012(7):283.

[4] 万启存.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2):271-272.

作者:杨婷

高校档案管理知识经济论文 篇3:

论现代化管理下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摘 要: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进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对

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讨论了亟待提高的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分析了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举措。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素质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

我们当今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高校的档案管理也应走上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健康有序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长,档案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中,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用新形势的需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迫切要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赶超先进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进程。档案管理现代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全面进步,是通过培养人,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档案管理现代化既是硬件建设工作,同时又是软件建设工作。它是一个整体的工作,应进行整体规划。高校档案管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着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方法、手段来研究和处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规律性问题,是档案管理工作更趋完善。首先是档案管理观念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思想和观念要跟上现代化的潮流,档案管理标准化。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包括技术与设备两方面。技术包括档案管理的基础技术,即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统计等方面。应用当代编纂技术对档案文献进行深加工,编写出高质量的档案文献资料,把计算机技术用于检索、存储档案,实现档案检索自动化。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计算机化、信息化。在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用到计算机。

2 现代化档案管理下工作人员素质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如何使档案工作适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全面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仅是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档案管理队伍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2.1 更新档案管理理念

工作理念决定工作的态度和质量。现代化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抛弃传统滞后的工作理念。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学校的档案意识在增强,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不但专业档案人员队伍在逐年壮大,而且档案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从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传统、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把墨守陈规的观念换成改革开放、积极创新的观念,把满足现状、求稳怕险的观念换成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观念,把一般地接待查档的利用观念换成积极开展档案信息的开发咨询服务,把等、靠、要的观念换成发展档案事业,积极主动争取和创造条件的观念,把认为档案部门无所作为的悲观思想换成档案工作大有作为的观念。

2.2 提高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

档案管理因为特殊的性质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严格。大多数档案人员工作积极、态度端正、责任性强。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档案工作人员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漠,缺乏敬业精神,不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业务上不求上进,不积极主动的更新知识,参加科研、技改活动自觉性不高。有些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平时工作懒散,关键时刻搞突击,严重影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和认识跟不上现代化的要求,一些高校档案工作者依法治档意始不够。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对相关法律条文不熟悉,制定的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积极运用法律来收集、管理和利用档案。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还要亟待提高。

2.3 强化信息素质,提高义务水平

我们已处于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化社会,面对校园网建设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掌握信息管理技术。但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跟上档案管理现代化要求的为数不多,一些工作人员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的阶段。很多学校的档案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素质不高,知识面窄,思路不开阔。管理能力不足。分析处理问题水平欠缺等问题。很多档案人员比其它部门人员素质都低一个档次,造成档案馆规章不全、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案卷管理不规范,档案资料鉴定能力弱,案卷标题拟写不准确,计算机网络不会使用,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监督不力,积累了较多的问题,形成了较多的历史欠账,给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带来很多的不利因素。现代化的高校档案管理对于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受到严峻考验。信息网络环境下,影响档案保密和档案安全有诸多因素:档案部门档案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强,对自己网站的信息监管意识不够;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缺少严格的审查;管理达不到新要求,造成信息的损坏、丢失;电脑病毒、黑客恶意攻击等等。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必需强化信息素质,提高档案专业技术水平。

2.4 努力培养创新意识

档案管工作由于长期不被领导重视,办公经费紧张,很少有外出培训的机会,与外界接触少,视野狭隘。档案人员学习时间较少,晋升困难,使得大部分的老档案工作者固步自封、得过且过,工作能力几十年得不到提高。一些新档案人员虽然有学历、有闯劲,但对于封闭的工作环境、陈旧的管理模式和不被重视的处境感到压抑,其中许多人相方设法离开档案部门,造成档案人员素质结构封闭、老年化、低素质的趋向。观念无法更新,视野无法拓宽,缺乏创新意识,档案管理工作难上层次。

高校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保持一种全面开放的思维,树立信息产品是商品、信息能创新价值的新观念。档案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国内国际同领域最新动态,密切跟踪档案工作的发展,不断进行知识补充、更新,深入研究高校改革中档案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及时跟踪对照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善于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切实果断地作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解决疑难问题。同时,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实践知识向理论知识升华,加强新知识、新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总结新情况、发现新问题,不断开拓进取。

3 提高现代化檔案管理下工作人员素质的举措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靠自身修养是一方面,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的领导是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关键,明确高校档案部门既是高校档案工作行政职能部门,又是永久保存、提供利用档案的重要基地。目前档案在学校的地位还不够高,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步。高校档案机构具有双重性,作为职能部门,它负有监督和指导的职能,作为业务部门,它具有“保管”的职责。认识到档案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维护高校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为做好高校的档案工作,将在今后的教育评估体系中,把对档案工作纳入到对各高校的教育评估中去,对高校档案工作实施管理、指导和监督。

3.2 提高档案队伍素质,抓好档案人才工程建设

要适应现代化的高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领导者必须抓好档案人才工程。人才工程建设是我们档案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档案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决定着档案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能否得到实现和发挥,也决定着档案事业的未来。领导者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制定政策留住人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公平、公正、竞争的用人环境。克服“舍近求远”的误区,同时要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定期请专家进行讲座,外出学习等方式,并且多压担子,使干部队伍尽快成长,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档案人才。

3.3 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人员更新知识,拓展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

整体素质,以适应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经常性的循环教育。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为高校档案馆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了全新的信息载体和信息技术。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保障。档案的信息网络革命所引发的转轨时期从纸质环境到电子环境的急剧变化,多媒体技术的逐步发展应用,使信息资源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档案,更多地出现了数字档案、电子档案等。面对这一种新形势,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修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直接有效的服务功能,提高档案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能,使之在专业的深度与广度上有较大的提高,以满足信息时代高校教育发展与改革对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需要。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下,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只有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整体素质,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有利于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促进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快出成果、多出成果。

作者:陈海英

上一篇:民族文化视觉传达设计论文下一篇:行政法互动与知识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