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2022-04-25

摘要装备制造企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其整体能力和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篇1: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装备制造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反映了国家在科学技术、设计、工艺、材料开发、加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自主地位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根据每个要素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从而得到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一、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体现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使装备制造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并为之提供决策的依据。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还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应用于综合评价的实践,方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按照可行性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指标的可测性:其次,指标的易得性:最后,指标体系的整体性。

2.技术创新文化评价指标

技术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的评价指标有:

第一,创新文化的形成与维持能力,衡量装备制造企业内部是否形成了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和氛围。

第二,领导和职工的创新意识与强度,衡量装备制造企业领导者及其带领下的全体员工的创新进取意识。

第三,领导者对待技术创新的态度,衡量装备制造企业领导者是否支持技术创新,是否愿意推广和维持技术创新的连续性。

第四,对创新失败的态度,衡量装备制造企业对于流产的或者成果不佳的创新项目的处理方式。

3.技术创新人力资源评价指标

第一,科技经费投入比重是科技研发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科技经费投入比重=科技研发投入经费/年销售收入。

第二,科技经费投入强度是科技研发投入经费与科技研发人员数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科技研发投入经费/科技研发人员总数。

第三,培训费用比重是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科技培训费用比重=培训费用/年销售收入。

第四,科技研发人员比重是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科技研发人员比重=科技研发人员数量/企业员工总数。

第五,科技奖金比重是每年用于对科技奖励的奖金总额与当年科技研发人员数量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科技奖金比重=每年奖金总额/科技研发人员数量。

4.技术创新营销能力评价指标

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营销能力反映的是使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能力,体现着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和市场占有。拥有强大的创新营销能力可以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使技术创新得以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营销能力的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第一,新产品产值,衡量新产品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当年销售收入。

第二,销售人员数量比重,衡量企业销售人员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人员数量比重=销售人员数量/企业员工总数。

第三,新产品利税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利税比重=新产品利税/企业当年利税。

第四,主要产品的平均市场占有率,衡量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营销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市场占有率= 各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该产品销售收入/企业年销售收入)。

5. 技术创新环保能力评价指标

技术创新产出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也反映在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上。因此,必须增强装备制造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我们通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这3个指标来评价行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保护的能力。

第一,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衡量企业每单位万元产值的综合能耗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燃煤耗用量/工业总产值

第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衡量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综合环保达标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标废水排放量/总废水排放量

第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衡量企业综合循环利用固体废物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可利用的固体废物排放量/总固体废物排放量

(二)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1.评价指标说明

第一,研究开发能力采用科技经费投入比重、科技人员素质、研发资金年增长率、自主创新率四项指标为二级指标。

第二,引进吸收能力采用技术引进费用比重和引进设备达产率两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

第三,企业生产能力指标采用平均生产设备水平、生产人员综合水平、人均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为二级指标。其中,人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额/员工总数。

第四,创新营销能力指标采用营业费用比重和新产品市场占有率两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其中,营销费用比重=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新产品销售量/当年该产品市场销售总量。

第五,创新环保能力指标采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项指标指标为二级指标。

二、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文献关于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理论,结合装备制造企业自身特点,将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划分为技术创新文化能力、创新人力资源能力、创新营销能力以及创新环保能力等四个方面。

本文认为,装备制造企业是能耗和污染较大的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必须增强装备制造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因此,在阐述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时,将技术创新环保能力作为决定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进一步研究建议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的方法和模型。本文构建的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探讨的评价方法,只是众多研究中的一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今后研究。如:指标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指标的完备性问题;指标的内涵问题;指标的归属问题。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虽然进行了潜心研究、数据统计、精心撰写和细心修改,但限于研究条件、研究时间和本人的研究水平,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分析的情况以及提出的观点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4期

[2]李廉水,周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一以长三角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3期

[3]凌云,王立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第5期

[4]李荣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第1期

[5]潘凤湖,《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分析》,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第6期

作者简介:

由继亮,男,1980年5月18日出生,2004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学士,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孟言,男 ,1980年10月7日,2003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作者:由继亮 孟 言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篇2:

装备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管理

摘 要 装备制造企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其整体能力和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装备制造 竞争 技术

一、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搬迁改造、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制上市的十年发展,成为重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紧抓机遇,大力实施“三改一加强”,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经营规模、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机制体制以及综合实力和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实现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重大转变。

但是从根本上看,大连华锐重工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不够强,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面向未来的产业转型和国际化发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内涵式增长不足,与国际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主要核心技术还依赖国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滞后;重大装备国产化不强;制约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必须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

(一)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不仅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解决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历史使命

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必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通过自主创新,锻造具有各自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内外部优势资源向东北地区增值流动,建立起一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构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平台,带动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快速繁荣。华锐重工作为我国重机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获得了国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性机遇,更肩负着站在中国装备制造发展的角度和站在民族工业振兴的角度,解决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历史性使命。企业必须要以重大装备国产化为己任,用战略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从低层次的生产要素累加向高附加值发展,从传统机械产品向与新技术与机械产品结合发展,为国家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装备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管理内涵和主要做法

大连华锐重工始终把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构建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牵引的有机结合,推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式”的升级和战略性新产业的拓展,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是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大胆引进先进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设计技术、核心零部件批量化制造能力和工程成套能力;依托风力发电设备、TBM/盾构机、大型船用曲轴等新拓展项目,本着“引进一个人才,搭建一个平台,开发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原则,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型人才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開展引智工作;依托产品开发,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锐意实施自主创新,填补国内空白;加强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构筑产品设计“三化”、研发数字化、试验科学化、工艺规范化等“四大”技术平台并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三室、三所”(机械传动实验室、电气自动化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焊接技术研究所、热工技术研究所、硬面技术研究所)。

二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企业工艺制造水平。出资引进具有国际当代先进水平技术,并新增大型减速机试验台、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建设了风电增速机、偏航系统、轮毂、主框架、控制系统五大部件和总装调试批量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线,建成了国家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研制基地;在泉水基地填海6万平方米,新建厂房1.6万平方米,购置曲轴精加工车床、数控龙门铣床、数控曲拐立式车床等设备45台套,形成曲轴批量化生产能力;对泉水基地实施改造,新增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新增了数控滚齿机、数控插齿机、数控磨齿机、弧齿锥齿轮刮齿机、试验台、焊接机、运输设备等近50台关键设备;在大连开发区“双D”港新建了偏航偏桨批量化研制基地,新增了数控磨床、磨齿机、滚齿机、数控滚齿机生产线等共近60台先进设备;通过华锐铸钢上市融资渠道,投资建设大型水电铸件设备制造基地,将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三是对产品生产流程进行再造,提高企业组织经济能力。重点是将产品铸锻件、一般零部件等技术含量低的部件采取社会化协作,改进和淘汰一般性技术和低水平铆焊、粗加工工序,而企业自身从事大型结构件生产、关键件机械加工、产品装备和整机发运。

(二)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

大连华锐重工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中,始终围绕产品结构和新产品开发,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使企业成功的走上了发展型良性运行轨道,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企业运行效率明显提高,为企业走向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迈出了关键一步。但是,市场瞬息万变,产品升级换代速度不断刷新,企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及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迟早会淹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高层的目光时刻停留在市场变化、竞争对手的身上,解放思想,超前思维,随势而动,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1.打造热加工能力,拓展新的市场领域

重组搬迁后,大连华锐重工的热加工能力,通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在规模和能力上并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与企业的整体发展不相匹配。因此,从2006年开始,企业从整体发展角度提出大力发展热加工能力,对下属子公司铸钢公司进行扩容,调整产品结构,由内配套和小型铸钢件,重点发展大型铸钢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品市场由传统的重机市场向电站市场方向转变,经过几年发展,公司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大型铸件等铸造领域的先进技术已通过自主努力完全掌握,在国内水轮机和蒸汽的汽缸铸造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2.发展有市场前景、技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瞄准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坚持“高起点、差异化、专业化、快回报”的发展理念,淘汰落后产品,发展有市场前景、大型、技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产品从单一的传统重机市场、起重市场向电力等拓展性市场、替代进口市场进行重大调整转变。重点在传统优势产品上进行升级换代,集中发展“港口机械、冶金机械及起重机、散料装卸机械”等传统主导拳头产品,加速发展以电控减速机为代表的控制和传动核心零部件产业。通过对传统产品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保证了企业在传统产品领域、在更新、更高的市场竞争平台上取得竞争优势。

一是从单机向成套方向发展。重机行业的传统生产模式是单件小批的生产组织,而从国外的同行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国内重机行业的企业不断扩大的能力来看,工程成套、机电液一体的项目成套将是发展方向。公司在重组时就提出产品要由单机生产向工程成套、项目成套总包方向转变,并因此在泉水基地设置了三大事业部,定位为成套产品的生产、总装和发运基地。公司承包了大连粮食储运码头“北良港”项目,马迹山港30万吨矿石码头、秦皇岛港煤四期和煤五期工程、山东莱钢1500热轧机电液系统集成、内蒙古亿利电石炉项目等重大工程成套总承包项目,企业的工程总包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是巩固整机市场的同时发展高精零部件市场。冶金机械的整机产品一直是大连华锐重工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但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企业在巩固整机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冶金机械的高精零部件市场,发展轧辊、特焊辊、高效连铸结晶器、扇形段等冶金用特殊零部件专业化、规模化的制造能力,向全球配套方向发展。

三是发展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大连华锐重工在不断对传统产品进行技术和结构升级的同时,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国家的振兴装备制造业意见》中提出的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方向,以积极拓展“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作为大连华锐重工重点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泉水某地的临海优势,大力发展港口机械产业、隧道掘进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风力发电、船用曲轴等高新产业,在满足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由传统的重机企业向装备制造“大通用”的制造中心方向转变。

(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从课题选择到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过程管理体系没建立包括技术及人才的引进、合作、培训、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科级创新能力体系。大连华锐重工多年一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传统产品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速度。

三、装备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管理效果

大连华锐重工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为企业发展的“引擎”,创新驱动战略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驱动以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力支撑,发挥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推动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综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依靠高端技术、高端制造和高端管理,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发展新路。

(一)技术工艺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瞄准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实施三轮技术改造,形成了五大标志性能力:一是以占地面积2.28平方公里的“五大基地”为标志的持续扩充发展能力;二是以2座5000吨级码头、260吨门座起重机和28.4万平方米露天装配场地为标志的临海临港超大型产品总装发运能力;三是以5.5米数控龙门铣床等100余台大型数控加工设备为标志的大型产品机加工能力;四是以60吨电弧炉、100吨VOD炉、100吨LF炉和11米×13米热处理炉为标志的大型铸造和热处理能力;五是以磨齿机等几十台大型数控齿轮加工设备为标志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加工能力。这为企业的进一步做强、做大形成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传统主导产品实现升级换代

通过大力实施技术创新,采取“移花接木”等多种方式,研发出国内首套7.63米焦炉机械、世界最大的20000吨桥式起重机、国内最大的6000吨/小时装船机、12500吨/小时取料机、新型四车翻车机和莱钢1500毫米宽带热连轧机组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传统主导产品向大型成套、安全可靠、自动高效、环保低耗方向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更新换代。

(三)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新产品研发成果显著

大连华锐重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零部件技术的开发,通过引进、培养人才的机制,培养出一支钻研能力强、作风硬朗的技术队伍。先后自主开发了2万吨多吊点桥式起重机、百万千瓦核电站用环形起重机、70万千瓦水轮机上冠下环等7项具有自主知識产权的新产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了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全系列大型船用曲轴、TBM/盾构机、7.63米焦炉4项重大技术装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作者:许昌 于春凯 夏云才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篇3: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承担着为各行各业提供工作母机的重任,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本文首先应用熵值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然后,分别应用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对地区差异进行分析;最后,运用Morans I指数与LISA集聚图判断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相关性和区域空间集聚性,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态势;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随着时间趋于减小,区域内差异随时间趋于增大,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大区域层面差异减小的同时,正在形成局部集聚效应;从空间相关性来看,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存在正空间相关性,并主要受FDI、贸易自由度、经济基础与区位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关 键 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地区差异;空间计量

DOI:10.16315/j.stm.2019.03.003

文献标志码: A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工作母机和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能够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是决定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列入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展;2015年发布了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醫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其中有8大领域是先进装备制造业。从2006—2015年10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其工业销售总产值由10万3 077.01亿元增加到38万877.07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达到近30%,位居制造业各行业之首。2016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呈中高速增长,通用航空、卫星导航、工业机器人3大领域产值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工业机器人和通用航空成为2大领跑行业。由此看到,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牵引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强大推力和拉力。

当然,在装备制造业整体迅速发展的同时,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东部发达地区依托信息技术和新型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受制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困难,从而拖累装备制造业发展。那么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如何;影响竞争力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否存在空间集聚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全面掌握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现状,揭示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各地区根据地区特色制定更符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策略;有助于国家对装备制造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空间战略布局,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从而使装备制造业继续领跑工业发展。

1 文献综述

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视和大力推进,近年来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日益繁荣,不少学者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机理和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张万强等[1]从财政政策角度对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财政政策能够从知识技术、生产要素、价值链、企业和产业等方面相互作用,带来耦合效应,从而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财政政策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路径体现在提升增强创新能力、完善空间布局、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组织结构、促进企业人才引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李天芳等[2]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面临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因此,必须通过实施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價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张志元[3]认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缺乏产业核心竞争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动力存在断档,提高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需要推动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建设,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建立开放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当然,要提高国家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是全局战略问题,也是国家战略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进行部署,也需要各区域各有侧重、协调发展。章正等[4]利用2000—2015年的制造业数据,发现对于装备制造业等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而言,探索性创新的发展方式能够带来利润率的更快提升。

关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测度和评价,有的类似于波特钻石模型进行解剖,也有的从细分行业角度进行分析。李伟娟等[5]结合波特钻石模型[6],采用熵—生态位模型对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生态位的竞争力差异大,其中,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综合生态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在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最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生态位竞争力居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生态位竞争力较弱。张玉行等[7]针对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发展程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决策单元内部的差异性,运用动态DEA与灰关联度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2011—2015年的分行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效率值都没有达到最优,说明还有巨大的发展和改进潜力,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进行挖掘各子行业的潜力,各地区应该如何提升效率以达到最优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国外没有装备制造业这一说法;因此,国外学者研究时并不区分装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而更多的是分不同行业进行分析。如Gribkov等[8]采用产量、产品技术水平、产品竞争力、运行效率、资产、流动资金以及投资的金融状况等特征指标,将俄罗斯的机床制造业与美德先进国家和日韩新兴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发现俄罗斯机床制造业的竞争力总体不强。Giuliani等[9]通过对拉丁美洲制造业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攀升经验分析指出,一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发展走的是高端还是低端道路的区别,在于企业在价值链中升级能力的差异。企业在价值链的低端跃升为价值链的高端,则竞争力走的是高端道路,否则走的就是低端道路。Wagner等[10]针对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工业发展情况,将设计、模块化、价格、持续的改进、精益、接近、管理、金融等8个因素作为影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构建出一个衡量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竞争力程度的模型,用以评价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竞争力程度。

由以上文献综述可知,国内外的学者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国内学者,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构成、影响因素、提升机理和路径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基础。同时也注意到,从空间角度来分析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演变及引起空间差异的原因探讨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由此,本文将分别应用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运用Morans I指数与LISA集聚图判断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相关性和区域空间集聚性,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

2 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统计分析

中国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对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对其地区差异的研究,也能充分认识到各省市具体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弱,从而为制定地区发展政策、区域产业转移以及投资引入、技术引入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对于中国30个省市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作了详细描述,同时,运用相关的差异性分析指标,从省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2个角度,对中国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量化比较。

目前,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其思路都是通过构造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指标体系也是科学测度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根据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标准。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可获取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以及研究的可行性等原则,本文在产业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从5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构建了本文的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考察单位,依据相关文献研究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普查年鉴》数据,选取2006—2015年期间中国30个省市的上述指标变量数据,标准化后得到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各指标竞争力,再根据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得到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从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平均水平来看,竞争力最强的10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天津、辽宁、北京、湖北、重庆。说明这10个省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最好,竞争优势明显,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实力最强,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和贡献较大。这10个省份中,有8个省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说明东部沿海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明显,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强的基础。竞争力强的前10个省份中,仅有湖北和重庆属于中西部地区,其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平均值分别

为0.313 4和0.310 0。中西部省份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别有7个和9个在2006—2015年间是正向变化的,说明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扩大,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与东部省份差距较大。

从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来看,竞争力呈正向变化的省份居多,共有21个省份,呈负向变化的省份有9个。发展较快的省份多是竞争力偏中下的地区,表明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追赶趋势明显,这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竞争力呈负向变化的省份中,有些竞争力较强的地区,虽然竞争力增长趋缓,但总产值、总利润的增长值仍位于我国前列。而部分竞争力较弱的地区,如海南、内蒙古和黑龙江,由于人才缺乏、资源劣势、技术劣势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平衡等原因,与周边经济发展相近的地区相比,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差距进一步扩大。

3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分析

3.1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的表征指数

在统计学中,通常用以下指标测算区域差异: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基尼系数GINI(GINI coefficient)、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由于TheilL、GINI、TheilT 3个表征指数可分别对下层水平、中间层水平、上层水平的差异变动进行测度,故本文综合考虑这3个指数,以弥补单一指数不能更全面地反映区域差异的缺点,从而对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更为全面的测度分析。GINI系数的式为

由表2可知,无论是基尼系数GINI,还是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除了少数年份以外,3项差异指标的变化方向大致相同,都是越来越小,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区域间竞争力的差异逐渐缩小,发展较快的地区增长速度放缓,发展较慢的地区追赶明显。但在每1年,3个指标的变动幅度不同,譬如在2007年,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分别下降了14.35%和13.01%,但GINI系数却只下降了6.36%,这说明在2007年,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处于两端的省份变动较大,而处于中间层面的省份,其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变动较小。进一步考察3项指标的总体变化幅度和平均变化幅度,可以发现,GINI指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的总体变化幅度分别是-17.85%、-27.93%、-32.19%,平均变化幅度是-1.96%,-2.65%,-3.45%,这说明在研究期内,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动,各地区仍存在明显差异,但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各地区的竞争力差异在逐渐缩小。

3.3 装备制造业东中西部竞争力差异分析

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3大自然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區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未纳入分析)。根据式(4)和式(5),可以得到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的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差异在扩大,而西部各省份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差异在不断减小。另外,观察3大区域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差异,可以看到,在2006—2008年间,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的区域内差异小于区域间差异,而在2009—2015年,2个指标的区域内差异均大于区域间差异。从整体来看,2个指标的区域内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均不断增加,表明在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总差异中,3大区域的区域间差异不断缩小,总差异越来越体现在区域内差异之中,这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从全国角度来说,发展趋于均衡,但是从局部角度来说,差异趋于扩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局部集聚趋势正在形成。

4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空间计量分析

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空间自相关性可以定义为地理事物或现象观测值的相似性与其在空间上的距离密切相关,当相邻地区随机变量的高值或低值在空间上出现集聚倾向时为正的空间自相关,而当地理区域倾向于被相异值的相邻地区所包围时则为负的空间自相关。本文依据全局Morans I指数对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全局自相关检验,该指数通常用以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描述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空间关联程度并解释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性。全局Morans I指数的计算式如下:

从图2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15,最低值为0.181 8,最高值为0.384 8,表明中国30个省份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会受到相邻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高(低)的影响。另外,从Morans I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在2006—2011年期间,变化平稳,波动不大;2011—2013年显著增长,说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受相邻地区间的影响较大;2013—2015年Morans I指数又呈现下降趋势,区域间的影响趋于减小。从整体上来看,Morans I指数都较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

4.2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刻画决定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加以分析。影响一个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外商直接投资(FDI)、研发费用(R&D)、贸易自由度(T)、地区人均GDP(G)、公路里程数(TRAN)、区位商(LQ)、人均受教育年限(EDU)等。

普通面板OLS,空间误差SEM模型(包括空间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空间时间双固定效应)的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相比OLS模型,在考虑了空间因素的SEM模型的拟合优度要明显高于OLS模型;从极大似然估计与拟合优度来看,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其他模型;因此,本文利用SEM模型的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进行分析。

由表6可知,外商直接投资对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方面说明在近10年的发展中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许多核心技术仍由国外企业或研究机构掌握,但是我国互联网发展技术位居世界前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渗透,我国企业将会控制更多的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从而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的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是因为贸易自由度的提高能够促进资金和技术的流动,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干中学”提高整体技术水平,通过开拓国外市场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地区人均GDP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回归系数绝对值最大,说明在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带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区位商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联系到前文装备制造业在局部地区形成集聚的结论,说明专门化水平的提升与集聚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研发费用(R&D)和受教育水平(EDU)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是由于研发费用(R&D)和受教育水平(EDU)的效应一般具有滞后性,所以当期的效应并不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从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结构竞争力、盈利竞争力、成长竞争力等5个方面选取8个3级指标,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等权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到中国除港、澳、台、西藏之外30个省份在2006—2015年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分布态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强省大多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国家政策要适当倾斜,合理布局,地区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发投入,促进技术水平提高,使装备制造业能够起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引擎作用。

通过基尼系数、TheilL和TheilT指数测算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显著,不论是30個省份之间的差异,还是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差异,都是比较显著的。从区域内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在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总差异中,区域内差异不断增加,区域间差异不断减小,表明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趋于均衡,但局部地区正在形成集聚效应;因此,在提升中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亦要重点发展核心地区,在各地区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局部集聚区的牵头作用,通过技术溢出、知识共享等途径来实现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通过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Moran’s I散点图、LISA集聚图来检验我国30个省份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化情况,并就其影响因素作空间计量分析。从全局Morans I指数与局部Morans I指数可以看到,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会受到邻近地区的影响,具有空间正相关性,沿海地区为HighHigh型,西北地区为LowLow型,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聚集发展趋势明显,其他地区集聚趋势不明显。从竞争力影响因素来看,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主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获外商直接投资、贸易自由度与区位商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开拓国外市场、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提高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万强,张辉,温晓丽.财政政策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6,(10):87.

[2] 李天芳,郭亚锋.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7,33(7):152.

[3] 张志元.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12):52.

[4] 章正,汪琦.双元创新对中国制造业盈利能力的异质性效应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9,21(1):14

[5] 李伟娟,魏振香.基于熵—生态位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生态经济,2017,33(9):59.

[6]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5.

[7] 张玉行,王英.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基于动态DEA与灰关联度方法.科技管理研究,2016,(24):35.

[8] GRIBKOV A,ZAKHARCHENKO D,KRNIENKO A.Copetitiveness of the Russian machinetool industry[J].Problems of Economic Transition,2014(57):53.

[9] GIULIANI E,PIETROBELLI C,RABELLOTTI R.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lessons from latin American clusters[J].World Development,2005(33):549.

[10] WAGNER C L,MILTON V J,ROSANGELA M VANALLE.Model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competitiveness for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mpan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2(50):5508.

[编辑:费 婷]

作者:刘熙 徐野 温倩

上一篇:心梗后心绞痛相关医学论文下一篇:职业学校学生体育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