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文化理论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校教师自身教育的与时俱进,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泽于当代、惠及后世的光荣举措。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青年文化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论文 篇1:

社会化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研究

摘要: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是社会创业文化的校园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延展,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新载体和新形态。高校校园创业文化蕴含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期望,体现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内容,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优化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校园;创业文化;青年学生社会化;主体期望;主体内容

社会化是社会以其特有的文化将新的成员不断教化,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社会人”的过程。青年学生社会化是在其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继续社会化,是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深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学习和掌握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规范和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青年学生社会化与青年学生进行职业准备和走向职业生活直接相连。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是社会创业文化的校园形态,是人们在创业实践和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形成的关于创业的观念形态、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精神面貌等的总和。校园创业文化根据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生活样式,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与情感,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深入研究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升华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期望,拓展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题内容,优化青年学生社会化的条件和途径,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J*4〗

一、校园创业文化蕴含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期望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而这种创新型人才必须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举,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青年学生作为当前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具备创新能力,敢于责任担当,集体主义观念强,品格坚毅,心理素质优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毫无疑问是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主题期望。“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于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1\]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富含创业特征属性,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不断地传承结晶为自信乐观、勇于竞争、敢于承担、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团结奉献的创业精神,并融入校园文化,形成校园创业文化中具有独立形态和功能的最基本要素,与大学教育的特定功能呼应贯通,蕴含着对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题期望,也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要求。

从本质上讲,校园创业文化体现了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包容独立个性,容纳不同观点和思想,鼓励独创性,尊重多样化,促进青年学生的思想解放,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其内在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主体性得以张扬。高校校园创业文化作为校园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其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崇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敬业、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等价值理念。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这些特质,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化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价值认同,满足成就感、归属感等心理需求,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所蕴含和传承的科学文化知识,可有效地优化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青年学生的创业过程是立足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也是艺术化地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超脱狭隘的情感世界和创新创造的自由天地。“社会化机制是将文化模式(价值观、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内化到人格系统,进而制约其需求结构。”\[2\]青年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社会化过程中,受校园创业文化的影响,不断了解自己与社会期望或他人的差异,正确认识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不断进行社会认同,学习和内化创业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态度目标和行为方式,逐渐塑造正确的自我意识,不断培养创业社会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社会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集体、国家和社会不断创新、敢于担当、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校园创业文化体现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内容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青年学生的社会化任务也更艰巨,水平要求也更高。当前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思想政治社会化,即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认同和接受主流的政治思想、政治原则、政治制度,使其成长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利、承担应尽义务、具备一定政治能力、促进社会稳定的合格公民;二是道德社会化,即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使青年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个人品德;三是法制观念社会化,即使青年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形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养成自觉的守法意识;四是知识技能社会化,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建构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五是心理水平社会化,即培养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优良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的心理行为。具而言之,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下主体内容:

(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业不仅仅是一味追求经济财富,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开创、发展、引领、主动的态度,是识别、形成、实现生活愿景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想法,或者只是更好的做事的方式”\[3\]。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时代的理性呼唤,必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扰,杜绝有违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的成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行为规范,使社会规范通过教育或舆论氛围影响等方式,内化为青年学生自身的信念、习惯或行为准则。这一内涵必然使青年学生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奉献国家、贡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引导他们崇尚爱国、诚信、公正、法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

(二)强化了青年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高校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培养企业家、商人,更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怎样把财富或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通过创业带动学业,促进就业,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学会学习。创业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创业者不断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创业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如科学技术知识,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知识等;必须具备综合能力素质,如创新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本身就蕴含并传承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也是必要的教育途径。创业教育、培训等显性课程,可以直接向青年学生传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优化知识结构;创业精神文化氛围等隐性课程,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业和成就动机,深度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创业实践等创业行为文化,是青年学生切身体验和实践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提高综合技能的现实平台,能有效利用“创业的拉力效应”促进他们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外化。

(三)促进了青年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心理素质是创业者的基础心理条件,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情感、态度和动机等。一方面,创业过程充满曲折、艰险、竞争和矛盾,但“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一过程磨练和造就了创业者处变不惊的心态、愈挫愈勇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拼搏进取的品质。另一方面,成功创业者的经历和创业成功后的体验,会激发正在创业和有创业意向者强烈的成就需要和成就动机。“98%的人把‘个人成就感’列为第一重要推动力,其中70%的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4\]个体一旦确立强烈的成就需要,就会期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渴望更卓越的标准,也会经常通过评价自己来衡量自己取得的进步,从而引导其形成较强自尊和充分自信,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认同。

三、校园创业文化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是为青年学生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专门学习机构,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化受教育条件及物质资源基础,营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氛围,提供了有效的制度规范保障及和谐的群体环境等。“社会的文化提供了个人赖以生存创造的原材料。如果文化贫乏,个人便会受害;如果它丰富灿烂,个人便可能得到大大发展的机会。”\[5\]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具有倡导并富于开拓、创新、兼容、与时俱进的特质,把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精神、创业成果等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根据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按照高等教育的目的,确立新的价值目标体系,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发展、〖JP4〗创造所需的丰厚的“原材料”,为青年学生的全面社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需的正规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基础和平台,其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和渠道,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系统地掌握并切身实践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计算机管理软件、政策法律等课程知识,还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融合,有效地拓宽了青年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创业教育课程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培训和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培养实践能力。教学中多采用探究式、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此外,高校创业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态度和兴趣不同、创业起点和创业领域不同等因素,因材施教,满足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奠定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需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重要形态,主要是指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场所、设备、资金、成果等教育教学资源,为青年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供了物质条件。首先,高校丰富的图书和信息资源,是满足学生知识学习、信息获取的优越条件;第二,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不同专业领域的实验室、实验平台、实验器材等,能充分满足学生进行科技试验或产品开发,实现科技创新和创业的需求;第三,特定的素质教育场馆、创业园区、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和发展所需的实践或办公场所;第四,通过举办科技创新赛事、课题项目申报和直接资助等方式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和鼓励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强化了更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舞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了他们创新创业的动机,培养提高了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构建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要的制度规范体系

校园创业文化的制度文化一方面包括创业实践相关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既保护了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权益,也指导和约束着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包括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保障创业教育的大力实施和有效推进。青年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和文化熏陶时,也在学习这些制度文化的内容。在他们的创新创业行为和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的同时,也受到制度规范的约束,并能不断地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因为“既然社会成员的需要由文化提供满足的机会,那么同一文化下的社会成员实现需要的方式也就受到文化的制约和规定。”\[6\]相关制度条例的制定和完善是高校推行创业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从办学理念到组织领导,从教学管理到学生管理,从文化实践到资金保障等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科学机制。

(四)营造了青年学生社会化必要的精神文化氛围

创业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灵魂,蕴含在学校校训、标识、教风、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中,物化为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或创业成功人士宣传画廊等物化形态,体现在各种创业文化实践活动中及优秀创业社团、优秀创业团队与个人身上。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是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创业教育,转化为教育目标明确的校园氛围,具有隐性教育的特征和功能,通过其中的符号、语言、蕴含的价值观念、规范和行为方式,能自然地把创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内化为青年学生内在的心理品质和文化精神,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五)提供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和谐群体环境

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7\]校园创业团队是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同辈群体,团队成员具有共同志趣、需求和目标,以及特定的结构形式和约定俗成的规范。校园中学生组建的各种创业社团、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团体组织,在学习和创业实践活动中,能够彼此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增强对创业的信心,成为青年学生促进学习、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也为其社会化提供了和谐的群体环境。

四、校园创业文化优化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具体途径

青年学生社会化的目标是帮助青年学生以社会建设者的身份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高校创业教育是青年学生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等新的维度。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形态和载体,是传统校园文化的有益补充,从系统到单一、从正规到俗成、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使青年学生把“现实的或想象中的他、所处环境间有规则的相互联系、现实的或想象的环境特性转化为内在的规则和特性”\[8\],潜移默化地实现创业文化精神的内化,很大程度上创新和优化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现实途径。

(一)系统正规的创业课程教育拓宽了青年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正规系统的教育方式,是增长学生知识的主渠道,是青年学生大学期间继续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科学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厘清和完善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其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宽了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途径,也丰富了社会化的内涵。创业教育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教育,除创业学本身外,还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心理等学科,有时也会兼顾人文学科和美学等,同时提倡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从而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创业课程教育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多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特别是在创业实习和技能培训中,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时空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掌握技能。

(二)创新创业实践拓展了青年学生技能培养的现实平台

“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9\]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模拟创业和实际创业等,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加实践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了实际嵌入创业实践的途径,使他们以创业者的角色体验创业的过程,实践锻炼自身的专业和创业技能,培养创业者的优良品质,学习了解相关制度和规范,促进社会化的进程。为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高校提供资金、场所、硬件设备、制度保障等,使他们更多、更广、更深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直观地体验和理解创业,提高自身科学技术知识及技能水平,提升综合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因此,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技能培养平台,为增强学生创业者角色扮演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三)校园创业文化活动丰富了青年学生素质培养的直接方式

“校园文化作为影响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其范围已超出学校的常规教育,影响广度和深度都非常大,具有整体引导、点滴渗透的效果。”\[10\]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渗透着创业教育的内容,蕴含着创业精神,是学生对创业文化最直接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素质培养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创业文化节、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论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职业规划大赛等。学生在特色鲜明的创业文化活动中,自然地接受创业文化的熏陶,不断明确创业者角色期望,体验创业者角色情感,强化创业者角色认知,实践创业者角色扮演,积极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

青年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穿透校园围墙,与社会文化尤其是创业文化紧密相联,为青年学生社会化提供了更丰富的环境、更便捷的条件、更有效的途径,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参与能力,便于他们日后进入社会的角色的适应和扮演,对他们的社会化过程起到重要的引导、教育及服务作用。“事实上,社会化是人类可以施加作用的过程。人类并非只是等着接受指导或安排的被动对象。个体通过不断推进的社会互动过程逐步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11\]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与客体,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以自己的社会化行为影响社会化过程,推动社会发展。加强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实施、师生参与、社会支持的全员参与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创业文化理论、创业教育教学、创业实践应用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高校特点、时代特征的高校校园创业文化体系。总之,只有多方并举,形成合〖JP4〗力,才能真正实现以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为依托的促进青年学生全面社会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5.

\[2\]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邱泽奇,张茂元,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8.

\[3\]弗雷德里克,库洛特克,霍杰茨.创业学\[M\].蒋春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4\]贺尊.创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7.

\[5\]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40.

\[6\]风笑天.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7.

\[7\]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17.

\[8\]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875.

\[9\]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28.

\[10\]路瑞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8):4344.

\[12\]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

作者:李小贝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论文 篇2:

高校教师自身教育与高等教育建设

摘要:高校教师自身教育的与时俱进,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泽于当代、惠及后世的光荣举措。加强高校教师道德素质教育、注重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和技术方法掌握、促进高校教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建立完备的新进教师培养计划、组建强大的青年教师导师队伍,以求早日实现我国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伟大战略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师;自身教育;高等教育;导师制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项主要职能于一身,一直以来都作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的源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取得了十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基本形成了能够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门类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巩固与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力军,在高度教育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高校教师的职责旨在培养新一代的地方应用型人才和学科创新型拔尖人才,从而推动我国国家建设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高等教育涉及的不仅仅是高校学生,最根本的则是高校教师自身。高校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的优劣与再提升对于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一、道德修养教育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现代物质生活富裕、信息网络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仅仅通过中国传统“教书育人”理念来教育当代高校教师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新时代教学新元素,合理制定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与时俱进。在新教工岗前培训和教师再培训期间,针对当前高校出现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强化师德教育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同时,要注重高校教师师生师德师风典型的发现、培养工作,着力宣传各高校杰出师德楷模的优秀事迹,用可见、可学的先进典型来教育人、引导人,帮助引导高校教师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潜心育人,使其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2.加强校园道德文化氛围。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工作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在紧抓教师自身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对校园内所有工作人员整体的道德氛围进行逐步的优化改进;把道德修养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从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要加强道德修养文化阵地建设,既要发挥校报、橱窗等传统阵地式新闻宣传引导作用,也要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手段来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道德修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要加强道德修养文化建设,用科学的制度体系规范学校管理,形成高校全体工作人员能够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引导规范他(她)们的日常行为,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道德文化氛围。[2]此外,高校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道德文化理论研究,着眼于高校道德文化与教育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探索道德教育新规律,为增强高校教师道德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撑。

二、学科专业教学理论与技能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部署: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从局部改进提高到全面系统创新的跨越,从而培养锻炼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各级各类的教师队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多元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应当着力思考、研究并在实践中回答的问题。

1.完善教育模式。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开展对高校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的教育,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是目前高校教师教育建设中必须完成的一个环节。高校学生教育,目的在于在培养基础知识过硬、实际动手能力强、适用于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教师教学理论的一成不变,显然会导致教育水平的落后。事实证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是比较合适的。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主要是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同时采用课前预习、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温习巩固、效果评分等方式来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已存在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材施教,但同时也具有枯燥乏味、脱离真实环境的缺点。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地提供多种理论知识相关信息,拉近学生与理论知识真实存在的距离,增强高校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更自然、更高效地完成对各种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才是现代高校教师教学理论的新的立足点。[3]同时,高校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当今社会,高等教育需要将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既要强调以高校教师为中心,也需明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讲授与师生互动相辅相成,更大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双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因材施教和现代教学手段中的迅速便捷相互结合,更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模式,使其更加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更符合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2.注重不同岗位类型教师职责,加强教学分工。高校专任教师类型一般分为三种: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教师类型的不同决定了高校教师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范围和专业性。高校教师的自身教育也应该按照相应的标准来实施。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和评估,往往会导致教学资源的片面化、单一化,也好引发不同类型教师内心的不平衡感,影响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对各类新进教师开展统一的岗前培训是缺一不可的。岗前培训可以说成高校教师自身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其涵盖了大量高校教师必须了解、掌握、遵循的基本工作准则。其次,开展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培养。教学为主型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理论和方法学的培训,定期派遣他们去国内外知名高校或者专门的师范院校进行学习;对于科研型教师,则是要单独对其开展相关学科领域的高尖端理论与技术培训,让其掌握最新的学科动态前沿,同时也为以后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教学打下更加堅实的基础;而对于教学科研型教师,则需要挑选更加优秀的教师来填充这一队伍。教学科研型教师在高校教学中扮演了双重角色,这需要教师有能力切实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另外,高校需要开展对教学科研型教师定期的考核监督,尤其关注其在教学和科研两者间的平衡度,确保该类型教师对高校学生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青年教师导师队伍建设

1.加强青年教师导师道德建设。青年教师导师一般由高校内具有较高教学学术成就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他们既是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的责任人,同时也应该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不管在哪个时间、哪种场合,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響青年教师对高校教书育人角色扮演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在日后工作与校园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加强青年教师的道德修养教育,首先需要构建成一支具备优良道德操守的导师队伍。通过严格的导师遴选,以师德师风为重要评估指标,遴选师德师风过硬、学术水平高的优秀教师编入青年教师导师队伍,让其承担起综合培养青年教师的重大责任。要明确导师思想引领职责,把包括廉洁教育在内的育人任务,落实到导师身上。要完善导师考评指标体系,既要考核导师的师德表现,又要考核导师所带青年教师的品行,把青年教师廉洁行为表现作为衡量导师育人效果的重要考核内容。

2.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导师制,由学校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委派有经验、有良好教育教学能力的资深教师,对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帮助解决其在教学中的问题,着力提升其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首先需要加强导师的选拔与培养。在导师选拔上,采用双向选择、个人申报、学校评审的方式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理论教学和科研教学相近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同时,导师也可以明确地引导自身教学领域的青年教师,传授个人精通且有益于青年教师今后工作的教学科研方法,避免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同时,高校应实施导师培养策略,提供专项学习、进修以及研究和实践的机会,增强导师对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认识以及教育制度,提升其教育能力,促进导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再者,加强导师和青年教师双方的考核工作,充分调动参与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谓的考核,不仅仅针对导师和青年教师,还应该涉及单位部门,做到高校全体行动,共同参与,共同承担;执行年度考核和日程监督机制,促进高校教师的自我提升;加强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导师和青年教师以及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共同协助青年教师完成自我提高。

四、结语

在现代高校教学改革这一伟大工程中,高校教师自身的持续培养与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引导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逐渐成熟,使其能够从起初的“能教书”迈向“会教书”;从“愿教书”到“乐教书”,以求早日促成其在教学能力和教学心理上的重要转变,并最终步入高校教学专业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师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5,(1).

[2]丛玉燕.加强管理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J].中国高等教育,2013,(Z1).

[3]龚一鸣.高校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4,(9).

作者:刘文明

高校青年文化理论论文 篇3:

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摘 要 在21世纪市场经济极速前进的时代,高校的共青团工作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探索建立出新的工作思路,明确自身的重任、更高地发挥自身的职能。本文分析了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主要任务,以及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从共青团的工作实践出发,提出破解困境的创新性策略,以期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力、指引力和向心力,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综合改革 高校 共青团 思想政治 价值取向 中国梦

《中國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领导青年的组织,具有辅助、发展、支持党的重要功能,广大青年作为其中的骨干分子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推动共青团的运行。[1]高校共青团作为一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队伍,仅仅围绕学校的党政工作,立足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人、成长、成才,从而不断巩固青少年发展的根基,实现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而艰苦奋斗的历史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优化拓展,高校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的自主性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活力竞相迸发、内部管理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发展方向和目标向着更长远的方向改进、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创新型人才、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上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引领作用……总之,高校正处于大变革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轮改革正处于由单向改革向综合改革的转变时期,在此形势下,高校的共青团工作也要在新的思想引领下实现新的突破和超越。然而,在这一实现过程中,高校的共青团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本文开展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找到解决共青团工作困境的解决思路,保持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先进性、高效性、政治性和活跃性。

1 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的重要任务

第一,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处于青年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承担些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成长成才关系着祖国的明天。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中明确规定,高校的共产主义青年团要仅仅围绕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使青年学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现代化知识充实自身,[2]将自己锻炼成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的接班人。因此,高校要紧紧围绕团章提出的要求,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放在首位,推动学校共青团形成新的战略格局和工作体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组织和青年学生,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进行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核心观、道德观等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奋发向上,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余热。

第二,发挥好共青团凝聚青年的作用,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高校的青年团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前赴后继、奋勇追赶,高校共青团要发挥凝聚青年的作用,将中国梦融入对青年的教育中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理想观,用核心价值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引导青年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国情社情教育促使学生将爱国的远大志向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其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当前社会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多元化的文化和社会思潮日益交织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高校共青团要及时把握时事政治的新发展规律和变化特点,创新团的工作机制体制,不断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号召广大青年围绕在党的周围 ,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

2 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外部环境冲击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树立和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在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时代潮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速发展、多元化的思想相互碰撞交融,大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阶段,他们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思想独立,受市场经济的诱惑,一定程度上存在利己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缺少奉献精神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坚定的价值取向,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手段、方式日益多样化,互联网,智能手机、电视,杂志等各种渠道是信息快速涌入校园,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辨别事非的能力还不完善,面对多元化的思想,学生容易被不良思想诱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经受不住不良思想的诱惑、接受错误的价值觀,从而不能正确看待共青团的工作,政治意识淡薄、不积极参加团组织活动,失去人生的正确定位和目标,信仰迷茫、道德滑坡,悲观消沉、自暴自弃,出现严重的反叛心理,最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上种种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不容乐观的程度。[3]

第二,高校共青团组织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严重法制约着工作的开展进度。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促进共青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21世纪的社会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然而原有的组管理体制不能跟随形势的发展变化尽早实现转变,原有的组织模式也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要求,面对共青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组织建设基础落后、认知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目标不明确、这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政治性、时代性的发展要求相背离;共青团组织工作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核心思想,高校开展的很多活动也只是走形式、走过场,部分工作的开展没有走在青年的前列,无法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干部的任用、选聘、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方法单一,过分注重工作业绩而忽视干部的道德建设,缺少对团员以及干部的专业培训制度、工作奖励惩处机制,以上种种组织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弱化了共青团的战斗力、影响力、吸引力,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发展。

3 破解高校共青团工作困境的密钥

在综合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共青团工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如此情形,怎样使高校的共青团工作重新焕发生机?对此,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她们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发展,只要学生自身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就不容易受到外部不良风气、不良思想的侵蚀,所以,高校要本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长远发展和全面成长,不断加大思想教育并提高其综合素质,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灌输学生的头脑、用正确的价值观武装头脑,帮助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用伟大的目标、历史的眼光、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少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担当感、使命感,使她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和诱惑。比如,共青团干部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聆听学生的要求,从内心竭诚为学生服务,主动了解青年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境,帮助他们消除困惑、减轻学习生活压力,帮助其快乐健康成长。高校的社团要发挥引领作用和凝聚作用,建立以大学生为主的多媒体管理平台,[4]打造以QQ、微博、微信为主要形式的交流平台,以动态视频、音频、图片的方式向大学生宣传优秀的人物事迹,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使青年学生自觉将自身意志与共同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行动中实践,在实践中行动,同时,团里要不断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以积极的热情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团组织的思想教育,不断充实完善自身。

第二,完善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高校要将共青团工作纳入高校重点考核的内容之中,团员及干部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问责考核机制,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挫伤部分团员的积极性,对平时表现良好、工作热情高涨的人员重点培养,优先考虑其职位的晋升、选拔,针对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态度不端的人员建立相应的批评问责机制;高校的领导人员要做好共青团组织的顶层设计,分类别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提升团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发挥党委、党员干部在组织中的活力影响力,打造一支有思想有干劲的先进队伍;创新工作模式,以青年群体的需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青年群众,加强对青年的利益保障力度,将党的理论政策通过团员活动、志愿者活动贯穿下去,使社团组织以及制度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组织设 计理论视野下对高校团组织结构进行综合的考量,对育人环境、规章制度 组织形式进行多方位的理论对位,是高校共青团运转机制更为合理、高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社团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管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在综合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共青团工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外部环境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确立、内部管理体制也阻碍团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如此困境,高校共青团需要研究思考出应对的策略,从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完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为学生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促进内部管理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凡健.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团的工困境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9(25):76-77.

[2] 田洁,张梦.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018(31):12-13.

[3] 李华忠.高校共青团工作运转机制创新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018(29):7-9.

[4] 张亮亮,谭智贇,翟元海,朱媛媛,王璐,贾媛媛.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工作路径选择[J].农业教育研究,2018(3):41-44.

作者:刘姝

上一篇: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