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兴盛起来。为加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管理,各企业财务部门都制订了财务会计目标,想要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以求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也是新形势下衡量企业竞争能力高低的重要评比标准,并愈加被广大企业主所重视。以下我将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入手,详细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系列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企业财务会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篇1:

浅析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摘 要 笔者结合自己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首先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提出了如何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最后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工作效率

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财会人才缺乏,力量薄弱,财会工作质量不高。

企业财务会计人才短缺,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岗位空闲缺员,不能实现企业内部的牵制;有的在岗的财会人员基本素质低、能力不高,不能胜任这一工作;有的财会人员是企业低薪聘用的兼职人员,主要任务是记账和报账,应付税检部门。这样难以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并且也不能对财务活动实现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检查以及分析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管理监督。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制约力和既定目标。目前,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和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机制,仅是采用个别人员进行记账和算账,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的需要。

(二)账目造假和违法违规行为严重。

因企业财务会计实力薄弱,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而企业外部又无有效的监督,这就导致了企业财会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这些人忽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而肆意操纵企业的成本及其利润,非法投资和非法筹资、胡乱分摊成本费用、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些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并且有越演越烈之趋势。干扰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并且造成会计管理的严重混乱,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如何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作为一个纳税人,是必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设定必要的财务账簿,编制相应的会计记录,并且能够定期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管企业经营的业务种类和性质怎样,会计制度必须满足准确和全面地体现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准确地记录企业自身的资产存量、现金流量等情况,为金融公司、银行和其它债权人提交相关的资信等级、财务状况、融资能力等报告,并需要迅速向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税务机构提供纳税申报资料和各类报表。

(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为了维护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自身各方面的正当利益,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在资金的筹集、耗费、使用、分配和收回以及其相关经济业务处理的整个过程当中,严格遵守相关准则。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需要严格实行本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监督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事项的合法性以及企业会计人员的廉洁性。

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必须符合下面要求:

第一,记帐和企业经济中的业务事项、会计事项过程的审批人员、事项经办人员、财物管理人员的职权应当明确,并能够实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二,是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第三,对财产的清查期限、范围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指出;

第四,对会计资料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并且这样的办法和程序必须明确。

会计的监督和反腐倡廉应当结合,监督企业人员的腐化、贪污和铺张浪费的行为。在企业会计监督过程中,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等进行监督,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做假账、违反财经纪律、营私舞弊、挥霍浪费等行为。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实施内部监督,依照法律会计账目和相关资产进行监督。监督企业财政收支和其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会计工作还需要接受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监督。

(三) 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

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出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核算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可以因为企业规模不大、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广、经营非常复杂、人员素质不高等多种情况而没有相应的规范。会计核算制度,是针对从事会计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而制定的。它具有统一性、标准性和一致性。会计核算制度在特殊的条件下会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可以使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修改,进而可以使其更加符合国家的要求。

(四)建立实用、简化的会计核算程序。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使用和简化的核算程序。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填制或获取对应的原始凭证,并审核该凭证,从而办理相应的会计手续;需要根据所得到的原始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编制;需要根根据法律设置相应的会计账簿,并且这些会计账簿必须包括总账簿、明细账簿以及其它辅助性的账簿;使用审核过后的记账凭证来登记会计账簿;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将会计账簿上的记录和款项、实物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核对,从而确保账款相符、账实相符、账帐相符、账证相符;需要将审核后的会计账簿中的记录以及相关资料进行编制,并总结财务会计报告,根据规定向各个会计进行提供。

(五)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每个企业在设定会计岗位的时候,必须根据本身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量等多个方面的特点,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精干务实的原则。在企业中,会计岗位的设置, 不仅需要在确保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地配备会计人员,从而可以防止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且企业应当使会计工作程序高效、简洁。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会计方法和核算手段,在精确无误的基础上实现会计工作简明易行,从而降低会计核算的成本。

2、内部控制的原则。内部控制的制度是指,在企业内部因工作不相同从而产生的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采用这种制度,需要会计机构的内部人员分工必须明确,并且会计的所有工作必须合理地进行划分,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对会计工作有制约作用。

三、如何提高会计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包含整合协调能力、知识技术核心能力、运营生产能力、战略化管理能力、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其在财务工作中则表现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等。因此快速提高企业的会计控制水平,是为了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提升,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同时有效避免企业的财务违规问题,确保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有机融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项目、对内工程项目、采购、付款、筹资、融资、销售与收款、企业成本费用、资金担保等一系列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因此提升会计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建立健全科学、合法、完整、有效的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措施:

1、把握企业会计的财务授权度,建立企业货币资金收支与保管的岗位分离机制,制订科学的财务收支、保管、使用的审批流程,避免财务会计人员权利的“一人独大”,实现财务管理的相互制约。

2、建立企业日常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细则,全程监控日常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放、盘点、保管以及处置,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与浪费。

3、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对外投资决策流程和企业内部集体审议机制,避免企业财务会计“一言堂”的垄断管理;

4、建立企业采购与付款的控制制度,发挥会计人员在所参与项目的请购、审批、合同签订、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监管作用,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5、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资金筹措会计控制制度,以调研为基础,因势利导,合理确定筹资规模、方式,绝不脱离实际的盲目跟风,保证资金有效使用,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6、建立商品销售和货款回收的权责机制,加强合同订立、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内部控制流程;

7、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分解成本费用控制指标;

8、建立对外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下,企业要想在信息化时代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拥有综合强劲的财务能力,将其作为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战略、实践发展策略的良好制定,真正在优质财务能力建设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只有提高对企业会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走越远,因此,各个企业需要对财务会计管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能够积极地进行相应的革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湖北水总工程三处)

参考文献:

[1]沈培育.论财务会计的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9期.

[2]王艳辉.关于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缺陷与改进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年第14期.

[3]刘殿君.财务会计对企业的目标创新影响论[J].财经界, 2010年第10期.

[4]王勇志.试论财务会计的管理[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李纪书、郭守林、杨可玺.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冶金信息导刊.2010,(4):101-102.

[6]丁春贵、曾小玲.论企业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制约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作者:沈瑜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篇2: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创新目标探讨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兴盛起来。为加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管理,各企业财务部门都制订了财务会计目标,想要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以求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也是新形势下衡量企业竞争能力高低的重要评比标准,并愈加被广大企业主所重视。以下我将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入手,详细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系列问题。

关键词 企业 财务会计 创新 实现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求会计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这一目标一直就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企业财务会计及会计目标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理论研究的必然选择,并对我国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指导性作用。

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是社会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并确定了会计理论体系应围绕财务会计目标加以建设的理论指导。而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严重的滞后于会计事业发展的原因。社会生活中,但凡一门学科或现象,缺少了理论研究的支持,其现实存在也将会失去意义。这在我国会计失业中也可见端倪。所以,为了促进我国实物会计的健康发展,提高实物会计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强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力度,并以其为出发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会计理论学。

对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进行研究,是进行实物会计的前提条件,对其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对他研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实物会计的发展水平。对此,需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区分研究,整理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目标理论,指导会计实务工作,提高会计实务工作的水平。

一、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含义

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对自身进行有正对性的研究,收集各种有关财务的信息,并把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内部的需求者,而预先订立的财务工作目标。对该目标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由于我国在会计行业起步较晚,并形成了与西方国家有所区别的会计理论系统、所以,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部门对现行的财务会计目标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但是,对于财务会计目标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却有着近乎相同的看法。具体表现在:搜集什么财务信息、为谁提供信息和怎样搜集信息。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制订受到了内部环境的决定,并被外部环境所左右,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应的财务会计目标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环境的研究,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初步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变化规律,能动的研究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目标的变动情况。

二、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分类

根据所涉及的内容不同,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可分为,具体目标与基础目标两大类。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和基础目标,是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中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二者一起构成了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目标的完整体系。企业的基础财务目标居于财务会计系统的主导地位,严重制约着具体财务会计目标的发展,而具体财务目标的制订又反映了前者的实施状况,对其具有影响作用,这两种财务目标相互依托相互作用,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效果。财务会计具体目标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发展而浮动,并被调整;财务会计基础目标一般是用于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制订可行性假说,并结合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对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加以引导和规范,以求达到企业的长足发展。所以,两种财务会计目标分别作用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我国企业会计中,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和基础目标共同构成了我国独立的财务会计目标体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不能单一的衡量他们的不足,也不能笼统地讨论其优点,他们只是财务会计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有着不同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也随之有了相应的创新。这不仅仅是社会变化的需求,更是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进步的必然趋势。

(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会计报告内容被不断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也随之增加了内容。为使企业的领导、员工及用户知道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财务部门要尽可能具体的公开财务信息。这不仅仅是要求企业将近期的资金状况、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以财务报告的形式进行公布,还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这些信息的作用在于让与企业有联系的人群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被应用于经营活动中去。近几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知识型经济已成为时下的主流,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企业会计部门在编绘企业财务信息的同时,还要为员工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这都为企业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信息主体需求变化,企业会计目标被不断创新。

由于我国会计事业起步较晚,对于企业会计的要求还不太完善,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从而导致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需求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我国,需要详细财务信息的需求者有两类群体,一类是上市企业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另一部分是非上市企业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双方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而进行需求调节的,处在不同阶段的需求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也需要朝着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为不同的需求者提供服务。

(三)企业资产的变化,报告内容和编排形式创新。

无形资产的形成为企业注入了大量的隐形资金,同时也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制造了不安定的因素。这不仅仅像过去一样,只重视有形资产这个重点,而无形存在的因素也随时会带来危险。比如生产部门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采取一种缺工减料或以次充好的方法来充数,这些劣制品潜在的风险会在销售部门反映出来,并最终为企业带来危害。所以,企业财务部门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必须要做到细致,并能把新增因素编入审计表中,而财务分析与编排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能够随机的突出新增内容。这都得益于审计部门的专业性。他们不从事具体的业务活动,而是独立的存在与企业之中,这就为其进行企业监管创造了条件。

四、结语

我国财务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要求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与进步,也为财务会计目标在企业中的落实提供了理论依据。伴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经营环境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与否,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依据的重要保障,其要想更加合理的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为企业进行正确的经营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称:中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沈培育.论财务软件的应用.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9期.

[2]王艳辉.关于当前企业财务软件缺陷与改进的思考.中国市场.2011年第14期.

[3]刘殿君.财务会计对企业的目标创新影响论.财经界, 2010年第10期.

[4]王勇志.试论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张月玲.解除受托责任: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现代财经,2005年第10期.

[6]石中美.会计目标的变化与财务报告的改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作者:杨剑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篇3: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对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影响

摘要: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将对我国养老保障、金融市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等领域产生全面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及其对企业经营成本、所得税、净利润、现金流通以及各种专业机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影响。关键词:企业年金制度: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国统一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三大支柱为主体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必将对我国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与审计等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回顾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具体分析该制度对我国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重要影响。

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史进程回顾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是以我国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为基础,由国务院于2000年12月将原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并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为总结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发展16年的历史进程,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1-2000年) 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首次提出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问题。该文件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所需费用从企业自有资金中的奖励、福利基金内提取。1995年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在法律上明确了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的政策。1995年3月,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中再次强调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为贯彻落实上述法律、法规精神,加快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国家劳动部通过总结各地区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试点经验及借鉴国外做法,于1995年12月提出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实施主体和条件、决策程序和管理组织、资金来源、记账方式和计发方法、享受条件和待遇给付、经办机构和委托程序、投资运营、基金转移等九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从而初步构建了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框架。

(二)企业年金制度试点阶段(2001~2003年)在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实践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0年12月发布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第一次以“企业年金”术语取代了以往规定中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该法规规定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等政策。并且,国务院确定辽宁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作为配套措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于2001年3月发出了通知。其中,针对企业年金进一步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缴纳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在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也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在2001年7月实行的辽宁省完善城镇社会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中,对企业年金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经济贸易委员会等部门于2002年9月联合颁布并实施了《辽宁省城镇企业职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辽劳社发[2002]102号)。该制度明确将企业年金定义为“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并详细规定了企业年金建立、资金筹集、待遇支付和资金转移、管理运营机构,以及企业年金基金的类型、管理与运营方式、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等内容,为制定全国统一企业年金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企业年金制度全面推行阶段(2004年~)以2004年5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第23号令)的发布与实施为标志,我国统一的企业年金制度已初步建立。随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相继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评审规则》等一系列相关规章。2005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一批认定的37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这表明我国统一的企业年金制度已进入实质性市场化运营和管理阶段。

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陆续制定了本地区企业年金实施方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还专门针对中央企业制定了《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5]135号),企业年金总规模已达到900亿元。

二、企业年金制度对我国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年金制度的全面实施,将引起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参与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管理的各种专业机构在财务管理诸多方面的变化,以及导致企业年金基金财务管理的产生。

(一)设立企业年金计划对企业经营成本、所得税、净利润及现金流的影响根据企业年金制度的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计划,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每年缴费的上限为本企业上年职工工资总额的1/12,约为8.33%:企业每年缴费可列入成本在税前扣除的标准,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优惠政策规定。从现有26个省、市、自治区及国资委新出台相关政策或原有政策延续情况看,各地区及中央企业准予企业每年缴费列入成本的比例在企业工资总额的3%~12.5%的范围内,其中规定4%比例的接近一半,其政策依据是国务院国发[2000]42号文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还需按每户(含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每月不超过5元人民币,另行缴纳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费。

各地区企业年金政策中有关企业缴费的具体列支渠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规定比例内的部分由企业成本列支,二是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企业福利费或自有资金列支。企业年金的缴费时间通常是分期(按季度、半年度)缴纳或年度缴纳。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执行上述企业年金制度规定,将直接导致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所得税费用减少、净利润下降及现金流出量增加等,还可能使企业福利费和自有资金(留存收益)减少。

以马鞍山钢铁公司企业年金计划为例,该公司为6.7万名在职职工每人月平均缴纳年金费用118元,另为3.1万名离退休职工每人月平均补贴80元。仅以该公司为在职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费用粗略测算,公司全年需缴纳年金费用及账户管理费共计9889.2万元。企业年经营成本(假设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将增加9889.2万元,企业年所得税与年净利润将分别减少3263.436万元(所得税率33%)、6625.764万元,企业年现金流出量也将相应增加6625.764万元。

设立企业年金计划对相关企业经营成本、所得税、净利润及现金流量的上述影响,需要企业在成本控制、纳税筹划、利润目标确定和现金预算安排等财务管理方面采取新的对策与措施。

(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对我国各种专业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我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以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为基础。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运营与管理,具体采用信托及分拆管理模式。

所谓信托管理是指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简称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简称受托人)签定书面信托合同,由受托人根据合同约定对确定的信托财产——企业年金基金进行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形成信托法律关系。

所谓分拆管理是指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保管机构(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管理机构(简称投资管理人)等签定书面代理合同,由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根据合同约定分别对企业年金基金的账户、财产、投资运营进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之间形成委托代理法律关系。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经受托人委托可为企业年金基金提供管理咨询、绩效评估和财务报告审计等管理服务活动。

在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信托及分拆模式下。各种基金管理当事人中,除作为委托人的企业与职工,以及作为受托人之一的企业年金理事会外,其它的当事人通常是养老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顾问公司、信用评估公司、精算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这些专业机构一般都是营利性的企业法人。

在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受托人(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等专业机构为企业年金基金提供管理服务可提取或收取管理费。其中,受托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每年提取的管理费最高可达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6%,账户管理人每年可收取每个账户60元的管理费。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经委托为企业年金管理提供咨询、评估和审计等专业服务活动也可按规定收取相应的费用。

按照我国目前企业年金900亿元规模及预计今后每年新增1000亿元的发展趋势测算,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将为参与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运营与管理的各种专业机构带来数额庞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对它们的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净利润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管理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企业年金基金财务管理成为我国财务管理的特殊类型根据我国《信托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年金基金属于信托财产,应存入企业年金专户,并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企业年金基金虽然与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等企业法人或自然人密切相关,但与上述各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当事人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它财产必须严格区分开。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制度的特殊安排,企业年金基金的资金筹集、投资运营、收益分配和待遇支付等构成了独立、完整的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活动体系,对这些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形成了我国财务管理的特殊类型——企业年金基金财务管理。由于企业年金基金并非是企业法人,因此,企业年金基金财务管理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财务管理,两者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性。

三、企业年金制度对我国财务会计的影响分析

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信托财产的法律特性,决定了与企业年金相关的会计存在两个界限分明的会计主体:即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会计主体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主体。在我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安排下,所谓企业年金会计实际上是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会计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总称,具体应分为两个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并非单一的企业年金会计。

为规范企业年金制度实践过程中的相关会计行为,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两项新制定的有关企业年金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一)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会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二条规定职工薪酬包括养老保险费。该准则应用指南在解释养老保险费项目时,明确将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为职工缴费部分列入了职工薪酬的范围。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会计主体关于企业年金的会计行为主要包括:企业年金的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关企业年金的会计行为属于日常的、永续的行为,而非特殊的、一次性或阶段性行为。

企业年金的确认、计量的具体内容有:根据企业年金计划方案,企业以设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或每个职工一定的金额,计算会计期间内企业年金缴费总额,将应付的企业年金确认为企业负债,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把企业年金费用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及期间费用。如果企业年金缴费总额超过了国家或各省级政府规定的比例(3%~12.5%),超过部分则冲减企业当期计提的应付福利费或减少企业当期留存收益。另外,有的省份还可用返还企业多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冲抵超过规定比例的企业年金。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是指在企业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须披露企业为职工支付的企业年金费用及期末应付未付的企业年金金额等信息。

(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属特殊行业的具体会计准则,它赋予了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的地位。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特殊类型,它应当与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等相关企业法人会计主体保持形式与实质上的独立。严格意义上讲,企业年金基金是一种信托财产。本身并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也不是企业法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列入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范围是一个特殊的制度安排。

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的规定,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主要行为包括企业年金基金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财务报表列报。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具体内容有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其中,有关资产投资采用公允价值确定,其适用的具体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年金基金会计财务报表列报的具体内容有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其中,附注须披露企业年金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化,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种类、金额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各类投资占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总额的比例等方面的信息。

责任编辑 晓 月 责任校对 大 山

作者:孙家和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会计论文下一篇:形式语言雕塑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