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在概述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概念,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系统处在开放状态及其系统内部创新要素促使系统到达远离平衡态的区域是创新动力系统得以不断跃升有序状态的必要条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篇1:

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

摘 要: 文章探讨了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并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动力

许多事实表明,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尽管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对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作为外因,只有通过诱导、唤起、驱动而转化成内因,才能实现其动力效能。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要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和外部、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驱动力的各要素之和。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相对竞争优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之前,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净收益和创新收益的滞后期进行预测,另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风险和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估价,只有能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取得较高预期收益,又因风险适度、能力较强而能有较大成功概率的创新活动,对企业就会有较大的激励力量。

2.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部创新动力要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企业文化、激励机制、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相同的环境中,在相同的创新动力作用下,有的企业进行了创新,而有的企业却没有创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否富有企业家精神。优秀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指挥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至关重要。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支柱。

3.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在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中,与个人主体行为目标关联较密切的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因为个人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而能够帮助个人主体实现这一目的的动力要素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通过对个人主体的创新行为实施恰当的、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能够充分地调动个人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所以,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必将导致自身的创新活动失去动力和活力。

4.企业文化。除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外,在企业内部动力因素中,企业文化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个人主体的行为目标不仅包含着利益目标,还包含着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而在创新实践中长期积淀和形成的企业创新文化,会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使全体员工普遍地认同和崇尚创新,并将创新成功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活动。可以说,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5.企业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动力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与企业所拥有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业务、专业技术水平有必然的联系。能够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科配套、起点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是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6.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指: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在决定未来的技术创新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这些历史因素包括:最初市场、技术管理、制度、规则、消费者预期等等。在它们的作用之下,技术创新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进而导致成功的创新和采用新的技术取决于现有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些历史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赞同”采用现有的技术而“反对”采用新的技术。采用现有技术的收益递增导致创新锁定于现有的非优的、低效率的技术,并阻止采用好的、优越的、可替换的技术,并最终造成技术创新的低效率。

多数情况下路径依赖是技术创新的阻力,因此,需要企业进行路径创新,以积极正确的态度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创新的成果,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放弃眼前既得利益,采用打破现有技术创新路径,进行路径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

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所发生的推动作用,包括产权动力机制、市场动力机制、政府动力机制和科技动力机制等几方面。

1.政府政策因素。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的财政、金融、信贷支持减免新产品税,加大R&D投入,以及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观是强大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政府行为会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2.市场驱动因素。市场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发挥 着提供信息、经济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等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市场过程也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组织的过程: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方向刺激促使企业产生获取超额利益的预期,逆向刺激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市场产生的正向拉力与逆向压力与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基本动力。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激励是通过市场体系要素、市场竞争、市场结构与市场规则等变量进行的。

3.科技驱动因素。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品寿命周期变短,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其不断发展。

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是促使企业进行创新的基础动力。技术发明和发现具有转化为现实财富的潜力。当科学和技术的成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出现主动创造需求的情形,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完成创新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周期较长,可是一旦成功,将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4.产权动力因素。产权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有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实物的拥有权,无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非实物形态的信息、知识等的拥有权。一般而言,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要进行物质资本(有形)的投入和智力、知识资本(无形)的投入,创新的结果就形成了新产品和新知识。因此,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必须从法律上确立私有产权的地位,通过股票赠与、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员工持股和专利制度的建设来保护企业家和技术发明人的创新所得,对于一大部分未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而言,更应加快建立产权制度,创新产权激励的条件。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持续的创新动力手段,因为它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否增值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会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强大的动力。

5.产业集群因素。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集群内大量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互相进行合作创新,而且集群内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当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的氛围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将大大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外部动力要素与内部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除了在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之间、企业内部的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影响之外,企业外部动力要素与企业内部动力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概括为:在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来自于产业集群内市场的需求引力和竞争压力、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支持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企业利益驱动力,成为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对利益驱动力具有感应与放大作用,它能够直接驱动企业主体从事创新,并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间接驱动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能力则最终保障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成功的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技术、市场、政府、环境,激发出新的创新需求。而利润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总之,诸动力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产生了技术创新活动,而技术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诸因素,引发新的创新需求;新一轮创新又会推动企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产业集群内企业就是在内外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创新活动呈螺旋上升地不断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劲,徐学军.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研究.科研管理,2006

2.张宗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路径依赖.中国工业经济,2000

3.郭军杰,李文雄.高校科研经营管理的路径依赖与创新.科学研究,2007

4.刘冰.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企业活力,2006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责编:吕尚)

作者:史慧恩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篇2: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摘要] 本文在概述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概念,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系统处在开放状态及其系统内部创新要素促使系统到达远离平衡态的区域是创新动力系统得以不断跃升有序状态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耗散结构

一、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创新动力系统的提出

首先出现的是一元论。一元论是指历史上曾纷争多年的技术推动模式和需求拉动模式。两种模式各自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不足之处。于是后来又出现了折衷的双重推动模式,即二元论,指创新是由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共同产生。之后还出现多元论。三元论认为除上述两方面因素外,政府对技术创新的组织规划和激励也是技术创新产生的一种动力。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企业家也是创新的一种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多西等人又提出技术轨道概念,斋腾优提出了N-R关系模式,但他们只是从技术的产生和市场与资源约束两个方面深入地拓展了一元论模式,从本质上并没有突破原来的框架体系。对企业创新内在动力的分析,学者们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根据主体对行为的选择,对需求的满足程度等来建立主体动力模式。这些分析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关注内在需要的测度,并注意到创新的风险性特点。此外,还有学者从期望理论中受到启发,建立了创新动力机制的期望学说,从主体内在对创新收益的预期和影响创新成功的概率探讨动力的产生及大小。可以说,这些较为典型的从主体出发的创新动力模式从另一个视角提供了人们分析创新动机的途径。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图

综合上面所述的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动力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创新内部动力和企业创新外部动力。所谓企业外部创新动力,是指那些存在于企业外部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或形成“动力场”的诸多因素。所谓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内驱力的动力因素。因此,我们从系统论的角度把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可以分为两大子系统:企业外部技术创新动力子系统和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动力子系统。其中,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中包括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各种主要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如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技术发展、政府政策行为支持(简称政府支持)等;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中则包括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种主要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如企业利益、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企业创新能力等。这些外部和内部创新动力要素实际上也是企业创新动力系统的次一级的子系统(即次子系统),它们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结构图如上所示:

二、耗散结构理论的概述

耗散结构论是一门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是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讨论自组织过程中一般的、基本的原理。这一理论指出,一个开放系统在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闭值,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的状态。这种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普利高津称之为耗散结构。

由耗散结构论可知,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开放系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耗散结构,主要是因为开放系统能够与外界进行“熵”的交换,熵是“表现系统内部无序和混乱程度”的量度。在开放系统中熵由des与dis两部分构成,即ds=des+dis。其中,des是系统与外界相交换的熵(des<0),dis是系统内部产生的熵(dis>0)。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负熵流des,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增加dis,只要这个负嫡流足够强,在抵消了系统的熵增加之后,还能够使系统的总墒ds减少,即有|des|>|dis| ,就會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形成耗散结构。由此可见,开放系统不仅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前提,同时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基础。

同时,普利高津指出开放系统只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耗散结构只有在系统保持“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即所说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这里所说的非平衡态是指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状态,平衡态和近平衡态都被排除在外。因为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线性区,系统是处于稳定状态或趋于稳定状态,系统的总的倾向是趋于无序或趋于平衡,一些小的涨落和扰动很难改变系统的这种状态和趋势,所以系统不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而当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系统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一旦外界对系统施加足够的影响,系统就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进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三、耗散结构理论在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的应用

1.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

任何系统想要发展,想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或者从低级的有序发展为更高级的有序,那么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必须充分开放,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才能够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自组织结构。

在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两大动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面向市场需求,不断地在与同行对手的竞争中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要进化,还应与市场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的不断交流。同时企业也应注意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的每一项创新都有可能使企业的现有产品惨遭淘汰。因此,企业必须注重与外部环境间不断充分的信息交流,进而促使创新动力系统的熵减,使系统朝着有序的方向前进。

政府的行政支持为市场动力的有益补充,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能够通过实行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政府购买、政府资助、产业政策等,来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但作为一个创新动力因素,同样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引入负熵流,才能使企业创新动力系统的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存在。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技术创新的初始动力,作为推动基础科技创新主体的国家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和钻研,同时需要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信息和文化交流。具体来说,可以从外部环境吸收相关的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以不断的充实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内的动力供给;也可以聘请国外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到本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来开阔本国科研人员的视野和思路。通过开放,进行比较和鉴别,在比较和鉴别中,找出差距,选准目标,面向未来,才能使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不断获得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保障力量,是推动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前进的基础。而人才、资金、设备、信息等资源又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必须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人、财、物、信息的交流,才能使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大力的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并应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收外部的优秀人才,从而不断地完善人才结构,抵制系统人才熵增,使创新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二,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筹集资金,除了从销售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研究开发经费外,还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采用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社会融资以及引进外资等手段从外界广泛地吸取各类资金,使创新动力系统源源不断地引进资金负熵流,从而不断地得到进化;第三,为了有效的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企业必须收集多方面的信息,不断的引入信息负熵流,抑制系统信息熵增,使系统朝着有序的方向前进。

总之,从系统的角度而言,封闭意味着熵增、落后和衰亡,开放意味着有序、生命和进步。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不仅要开放,而且要充分地开放,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克服内部熵增,才能使系统总熵不断减少,有序程度不断增加,进而使创新动力系统不断地得到进化和发展。

2.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

一个具有内动力和充满活力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的、非均匀的、非平衡的系统。因为在平衡态下,系统内部混乱度最大,无序性最高,组织最简单,信息量最小。而且,系统一旦进入这种“死”结构的平衡态,便维持这种状态不变,很难取得前进和发展。这种从表面上看来的平衡,实际上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和窒息作用,使创新动力系统变得死气沉沉,没有差异,缺乏竞争,陷入一种低效率、低效益的局面。所以,“活”的动态的平衡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机制完善的根本标志,是企业创新动力系统力求达到的目标。

利益驱动力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最根本的驱动力。任何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高额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利益驱动力常常是创新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使创新动力系统从平衡态和近平衡态走向非平衡态的驱动力。但是,利益目标的实现经常容易使企业产生满足感和惰性,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止步不前,从而使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进入“平衡态”,形成一个“死”的结构。由此可知,企业创新动力系统要得到进化,就必须克服这种“稳态症”,不断地超越自我,为自己订立一个又一个新的利润目标,使创新动力系统越出平衡态和近平衡态区,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去。这样才能使创新动力系统从低序向高序晋升。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灵魂,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影响力。所谓“企业家精神”是由渴望新事物、渴求变革和追求成就感的内在心理动因所激起和驱动的开拓进取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持续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不懈地发扬企业家创新精神,可以使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不断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区域,从而为创新动力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为创新动力系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企业一旦树立起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并获得员工的认可后,就会激起员工自觉的创新热情和行动,从而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使企业长期保持创新的活力,可以使创新动力系统始终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有利于该系统形成耗散结构。

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作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能起到不断激发和强化企业员工的创新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动力潜能和使之持久的作用,因而它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借助于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可以持续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潜能,使企业不断地保持创新的動力与活力,从而能够使企业创新动力系统远离平衡态和近平衡态,为形成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之,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必须设法驱动开放系统越出平衡态区和近平衡态线性区,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去。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内部子系统各要素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系统进步。

作者:林雷芳 接 民 张金禄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篇3:

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

[摘要]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为立足点,分析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以及山东省技术创新现状,提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丰富和合理配置区域资源、营造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动力的提升等,从而增强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动力;动力因素整合

一、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产业技术创新是有组织的企业技术创新。一个产业或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是相对完整的,由于考虑到技术、自然资源、资金、市场、经济、竞争等因素,这些产品通常是由若干家企业分工协作和分享市场。因此产业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组成的,产业技术则是“同一产业内各部门、各个企业所采用的技术群体,它构成该产业内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技术手段,并且决定这些部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形式”。

产业技术的发展最终又是通过企业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企业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知识到商品的转化过程,主要依靠制造产品的企业来完成。正是由于一大批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增强技术和生产能力,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形成规模产业,把知识、技术转变为物质财富。同时,也正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和自身财富的积累,才能够形成新的研发投入,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突破,又将知识和技术转变为更大的物质财富,从而实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因而,在产业技术刨新过程中,应把企业置于突出地位.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角。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

综观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从单一因素影响到双因素影响直到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发展过程。例如熊彼特提出了技术推动模式,施穆克勒提出了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等学者提出了双重推动模式。此后,学者们又陆续提出了三元论、四元论、五元论,即在双因素模式的基础上相继增加了政府行为(包括宏观的经济政策、法律措施及相应的政府机构、行为)、企业家创新偏好以及对社会、技术和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的研究。由此不难看出,随着对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是各种力量的集合,而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进行研究

比较成功的有项保华的分析模式。这是一个基于创新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及时性和合意性、主体内在需要集合、技术创新活动集合以及源于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压力所构成的外在激励集合等因素而构成的创新动力分析模式,其特点是关注内在需要的测度,并注意到创新的风险性特点。

万君康教授以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理论,指出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产生的效益×成功的概率。其中成功的概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许小东提出的技术创新期望-风险动力论中,创新动力公式为:创新动力=创新所产生的效益×创新成功期望/创新投入×创新失败可能。

覃浩高、崔剑研究指出,技术创新与风险共存,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要素有五个方面:国家政策风险因素、技术创新要素市场供给的风险因素、技术创新商业化风险因素、组织风险因素和技术风险因素。

2.注重对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综合研究

部分学者倾向于将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但对于内、外动力所应包括的具体因素却有不同的见解,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张钢认为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包括:企业成长的内在需要、企业家精神或企业战略所形成的一种企业长远目标的吸引力以及来自科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或个体发明者的一种事业心、好奇心的驱动。来自外部环境的动力包括: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动力、来自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工艺方面的压力、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产业集中或发展的推动、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

王海山把决定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区分为内源动力因素和外源动力因素。其中,主要的内源动力因素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企业或创新机构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形成并利用企业技术传统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内在要求等。主要的外源动力因素有科学技术进步、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政府政策等。

李垣等人认为,内在动力的形成及变化来源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利益、创新能力和所拥有的组织管理权力。外在动力则主要包括需求拉引力和技术推动力。

3.从其他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综合研究

厉怒江认为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研究的归结点是企业。企业主体的动力由四个方面内容构成,即企业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我动力、政府的激励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转化动力(简称压转动力)和个人主体动力。

谢薇认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的推动、市场的拉引、创新环境的影响以及作为“中介”的企业家,是推动技术创新进行的动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整合

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确定、形成原因的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但仍缺乏对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之间作用关系和传导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主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外乎是为了追求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过程,从而保证其在市场上的强者地位,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

要想形成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首先要有进行技术创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追求,是基于他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但有了主观愿望也不一定能形成技术创新动力。企业还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种创新的能力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和技术等等,才可能做出技术创新的最后决策。这两者都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

同时,包括市场环境、科技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在内的外部因素则通过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内部因素来实现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其中市场环境涉及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等;科技水平涉及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等;政策环境涉及法律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

此外,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生存的环境瞬息万变,因此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及各种外部环境给技术创新动力的各影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利益预期。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整合为如图1所示的模型。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

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是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新熊彼特主义的创新研究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结合起来,以解释区域进行系统化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对制度、组织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组成了一个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理论框架。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是区域内各创新行为参与者在—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合作所形成的促进创新的系统;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需要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

(二)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区域创新理论认为,区域是企业的“群”,由既合作又竟争的企业网络构成,该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激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它们不是潜在利益现象的简单集合,而是系统整合。

一个运转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应该是一个高效率、适应当地实际的区域性创新动力源,是一个以创新应用为核心,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开放型系统。

在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执行主体之中,科研机构和大学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依赖于他们生产的知识,和依赖他们的教育培训来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及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正是形成企业的创新需求所需的前提条件。同时,企业通过网络被链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中,对区域内各行为主体来讲,该网络提供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从而加速了区域内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的流动,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

此外,区域内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产生了一些具有进一步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而这种交流又促进了新观念的传播,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术的创造、引进和扩散,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推动整个区域内的科技水平的提高。

其次,企业所处的区域不同,面对的市场也会存在差异,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环境,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会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市场需求状况,不断地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培育相应的市场体系,探索市场竞争机制,做好市场预测和决策,由市场决定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的创新导向性以及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

最后,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执行主体之一的政府,不断地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创新硬环境和制定适宜的政策、计划、规划和法规等创新软环境以影响或引导企业和科研部门进行创新活动,从而间接地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一个高效运转的区域创新体系会适应当地的区域经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区域创新政策,使政府由直接的干预者转变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等软环境的建设者,有意识地发展多种知识产业,建立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多层次的网络交流机制,减少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各主体更好地控制环境,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山东省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一)科技活动人员现状

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27.4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7.7万人,占66.1%。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下称R&D活动人员)9.1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6万人年,占83.5%,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5.86%、31.03%。2005年两院院士达到33人,其中新增选2人,比2000年增加了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人。

从部门分布看,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为5.33万人年,占58.6%,所占比重不足六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执行部门的R&D活动人员为0.53万人年、1.32万人年和1.94万人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0.69%、11.56%、38.99%。

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万人,占企业从业人员的8.6%,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9万人,拥有博士学位的847人,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骨干。

(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情况

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3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按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来源分,政府资金为30.44亿元,企业资金294.8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28.58亿元,其他资金9.97亿元。企业资金占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达81%,继续居首位。

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74.96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30.6%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195.1亿元,R&D经费投入占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52%,相当于GDP的1.05%,比2000年提高了0.44个百分点。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业企业、其他部门的R&D经费支出分别为6.40亿元、6.87亿元、150.84亿元和31.04亿元,分别占3.3%、3.5%、77.3%和15.9%。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1.06%,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比重偏低,仅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4.6%。

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7%,其中科技“三项”费和科技事业费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72%和16.29%。但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81%,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且低于全国2.08%的平均水平。

(三)科技产出情况

2000-2005年,全省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35955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5393项,占15%,投产率达86%,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7600亿元,利税830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率达18%。

全省已建立省市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10家,其中5l家被认定为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建立了7个行业技术中心。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2005年,省

市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7%,累计开发新产品10000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210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4.1%;实现增加值195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利润42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5亿美元,增长70.3%;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135.7亿美元,增长39.6%,占出口总额的29.3%,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

2005年,全省专利申请量28835件,比上年增长56.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801件,增长48.6%;授权专利10743件,增长10.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03件,增长14.6%。

全省连续举办了15届产学研洽谈会,汇集科技成果10万多项,达成合作意向5000多项,签订正式合同2200多项,有20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在山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解决了100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新增经济效益280多亿元。开发推广重大新技术60多项,应用企业3000多家,取得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2005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75.09亿元,占东部地区的7.4%。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到2005年,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全省有20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有120多家重点企业在海外建立了研发机构或信息中心。

全省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7万个,建有7家省级常设技术市场和3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组建了山东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注入资本金20亿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50家,孵化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0家,为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五)现状分析

由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全省工业系统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新产品开发、产学研联合、技术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1.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和科技储备仍然不足

虽然山东省的科技经费投入近年来有了较大增长,但R&D投入占GDP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年R&D占GDP比重仅为1.05%,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且分别比广东、浙江低1.85和2.14个百分点。

2.省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科研产出的质量亟待提高

2005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专利4961件,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仅增加565件。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只占全部申请量的26%左右,拥有专利的企业只占全部企业总数的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9.2%。虽然一些国际大公司在我省建立了合资厂,但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和自主创新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中,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弱,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3.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缺乏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增强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实不够。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仍需改善,缺乏完善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服务体系,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公共平台建设不健全,设施落后,无法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撑。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成熟,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服务对接。

五、对策和建议

1.提高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比例,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优惠力度

制定关于科技投入的法规和政策,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科技投入重点,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激励和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2.加强教育和交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强化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结合能力,与科研单位和大企业联合,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研究团队,提高为国家、区域和行业服务的能力。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作用,加大对重大科学试验、检测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公共平台,建设良好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3.制定和完善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不断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减少不对称信息造成的损失。

4.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专利权和许可权方面的有效保护机制

依法治区,扩大联合执法范围,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及其网络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为知识产权的转移和应用提供保障;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

5.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培育全民创新意识

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和大众传媒,倡导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积极开展和大力表彰群众性创新活动,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的文化价值观,使追求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改革创新评价体系,提高创新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导向性,正确引导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作者:柴丽俊

上一篇:小微企业工会经费管理论文下一篇:供电企业组织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