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2022-04-30

摘要:通过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分析,探讨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境,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育;众创时代;困境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末。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篇1:

论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摘要:中国高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并不断探索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开展。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实现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三创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阐述了高校三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涵及两者间的联系,着重分析了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若干对策,以期为更好落实三创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以下简称“三创教育”)不仅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中国先后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促进落实三创教育的开展。高校秉承文件精神,高度重视三创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创造精神、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善于将创新创业成果轉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现阶段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如何将三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及联系

(一)三创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创造有其特定内涵[1],创新侧重理念,创业重在实践,创造强调精神,创新创业创造又融为一体,创造是创新创业的灵魂和动力,创新创业是创造的归属和实践,创新创业创造都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新面貌和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定位为以培养兼具创新型和创业型的复合型人才为总体目标,使全体学生通过双创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使多数受教育者实现自主创业或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突破,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教育活动[2-4]。从双创教育到三创教育,是内涵的进一步充实和扩展,也是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深化。三创教育的开展是长期工程,有必要大力引导全体师生正确认识三创教育的内涵,从而不断更新和升华教育理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也被称为专门教育或专门学。专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总体目标,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系统传授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从事专门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的教育体系[5-6]。中国的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专业教育在中国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形成更加规范、成熟的专业教育体系。

(三)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三创教育的角度看,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而孤立开展;相反,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技能为支撑,更深入紧密地结合专业教育,将三创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始终。这样有利于解决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两张皮”现象[7-10]。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使大学生更容易在专业领域内实现创新创业创造。因为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基本确定了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而这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基本决定了其创业方向,特别是在创业初期[7]。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看,三创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将三创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促进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专业教育可以打破极端的“学科本位”与“岗位导向”的育人观念,从而回归“能力导向本位”,注重学生理论、实践及综合素质培养,不偏离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增强专业教育本身的活力[11]。

二、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三创教育的本质认识不足

目前,中国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三创教育,然而,对三创教育的本质认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7-8,12]。一是仅将三创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或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在认识上将三创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的延伸;二是将三创教育简单地定位为创建企业的技能教育,甚至简单地以学生的就业率、开办公司的数量及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数量来衡量三创教育的成败;三是简单地认为三创教育只针对少数具有创业意愿并具有创业潜力和创业条件的学生,只会对想创业的学生有帮助;四是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三创教育是学校管理者的职责,只需那些负责三创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与其他任课教师无关,同时有些管理者认为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三创教育且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要创业成功;五是有些管理者及教师偏离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理念,认为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联度不高,两者独立开展更有效果,否则互相羁绊。

(二)缺乏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多社会公众特别是在校生的家长却反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因为“铁饭碗”“求稳”等传统的就业观念已根深蒂固。在社会大环境里,创业成功人士能得到公众的喝彩,创业失败人士却得不到公众的认可。这种苛刻的创新创业环境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意识薄弱,高校在开展三创教育时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许多高校的三创教育只受益于少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形成三创教育深入人心的良好氛围[6]。大部分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忙于参加各种专业类资格考试,并不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同时学校极少多角度宣传成功的创业典型人物,创新创业创造氛围还有待进一步营造。

(三)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有机融合

创新创业创造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是高校开展三创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目前,三创教育的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有机融合。专业教育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已形成较规范、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对比,高校三创教育相对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开展了三创教育课程,但创新创业创造课程缺乏系统设计,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些高校仅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几门选修类或必修类的创新创业课程,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精神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这类课程只注重讲解创业案例,灌输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授课的主要内容是就业岗位培训。有些高校则以“开设讲座”“举办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和“申请科技创新项目”等来代替课堂。

在专业课的课堂上,一方面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在学生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的培养环节上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不注重灵活运用专业的创新创业案例,没有探索所在专业特有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未引导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存在的创新可能性等。另一方面教师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灌输式的教育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很难被激发[6]。

(四)师资队伍建設滞后

教师是开展三创教育的中坚力量。在从事三创教育的教师中,真正既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创业经验和扎实专业基础的人才凤毛麟角。师资队伍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负责三创教育的教师普遍是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人员或参与就业指导的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经管类专业教师、成功企业家等。而三创教育需要把所有专业的教师都纳入其师资队伍,因为他们关注学科的新动向,了解专业前沿研究成果,熟悉就业市场行情[11]。

第二,缺乏创业经验。大部分学校三创教育实践的主力军是校内专兼职教师,他们虽然经过短期培训能快速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创业经验,对公司注册、财务税务、企业的运营管理、投融资对接等业务不熟悉,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

第三,师资队伍不稳定。一些从事三创教育的校外兼职教师是临时聘请来的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虽然他们具备丰富的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但由于待遇偏低且无长期规划,造成兼职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流动性大。

(五)实践平台缺乏

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需要一个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创造实践与专业实践都在各自领域内单独开展,缺乏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8]。首先,学校没有为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平台、创业示范基地等建设提供足够和持续的专项资金,学生的实践平台、实践场地、技能培训、模拟演练等无法得到保障。其次,高校不重视拓展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各种合作,没有为地方发展或公司项目成果转化出谋划策,造成高校无法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最后,高校的科研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对学生的开放不充分、不便利,没有提供机会给学生共同参与。传统的实践平台往往局限于一两门课程,实训平台也只针对某个专业,适用性和利用率相对较低,也是造成实践平台缺乏的原因。

三、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增强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识

实施创新创业创造的前提是准确把握三创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第一,要正确认识三创教育的本质。高校三创教育不能狭隘地视为“创办企业”“等同于就业”“针对少数学生”的教育,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造能力,使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13]。不能简单以学生开办企业的数量、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为指标衡量三创教育。创业即使不成功甚至半途而废,但是创业的过程也会带来很大的收获,这也是一种成功。三创教育是持久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浮躁、冒进、急功近利只会损害这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要更新教育理念。在开展三创教育的过程中,管理者及教师必须厘清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基础,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三创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强化,建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三创教育理念[7],高校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思路。

第三,各高校应将三创教育有机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步骤。在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融合三创教育,这样全体师生才会提高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识并形成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14]。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创新创业创造气氛,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可从四方面着手。

第一,创业学院、学生处、教务处等有关部门联合各专业定期举办校级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创新创业主题交流、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特色活动,加强校园创新创业创造文化建设,并组建创新创业创造者协会,将志同道合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及协作,营造良好的三创教育文化氛围。

第二,定期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和三创教育专家等为大学生作专题讲座,分享创业经历。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热情。同时,定期组织“三创成果”推介,使风险投资机构关注与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并邀请风险投资专家指导,让更多学生不仅敢于正面创业中存在的风险而且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从而营造不畏风险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第三,在校园内通过校园网、海报、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突出的创业经历和优秀的典型人物,进行榜样教育,弘扬创新和创业精神。对积极参与创业的学生应大力扶持,对初步取得创业成果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及资助创业失败者,营造推崇创新、尊崇创业和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第四,国家相关政策要落实到位,如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出台针对创新创业的条款和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机构充分关注与支持创新创业项目,使社会形成对创业者有利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人参与创新创业创造,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社会氛围。

(三)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三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有必要将三创教育课程融入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

第一,建立以“基础教育课、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技能、创新活动”为结构的课程体系[15]。基础教育课包括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数理基础、信息科学、体育、外语,在此基础上增设创业学、企业管理等创新创业创造通用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教育”,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创造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则灵活运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创造成功典型案例和实训平台,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创造类教学内容,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创造实战课程。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通过选修课进行创新创业创造的“系统教育”,强化其在企业经营管理、工商注册、投融资、合同签订、财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面向有创业目标的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重点教育”。

第二,专业教师在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案编写和教学设计中应将课程知识点与创新创业知识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创造典型案例,充分发掘创新创业类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思维。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互动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启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建立创新型、开拓型、探索型的教学模式。

(四)打造校内外协同的三创教育师资团队

高校三创教育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在优质的创新创业创造教师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打造校内外协同的三创教育师资团队,形成专兼职结合的三创教育师资体系。

第一,专任教师是从事三创教育的中坚力量。从校内现有专任教师中筛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创造意识的教师,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具有三创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才,二者組成创新创业创造专任教师,定期开展三创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创造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同时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或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第二,邀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创业人士、管理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往届优秀校友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实战导师”兼职队伍。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职责是创新创业创造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实战导师”主要负责实践性强的专题创业技能教学,如项目评估、企业策划、创业融资、法律咨询等,并在项目开发和孵化方面对正在创业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扶和指导。为提高“实战”指导效果,高校应定期组织“实战导师”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教学规律、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让“实战”变得更“实用”。

第三,成立创新创业创造教学团队,让创新创业创造师资队伍更具凝聚力。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交流、学习,共同编写创新创业创造教材。同时加强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的建设,在教师年终考核、工作量评定、职称评定、项目经费发放、进修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同时通过调整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使高校的三创教育目标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任务相结合并达到均衡,促进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15]。

(五)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平台

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三创教育的实战训练相互促进,将三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实践平台是重要的载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搭建具有特色的三创教育实践新平台。

第一,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创业实践提供创业服务,包括公司注册、团队建设、财务税务、法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资质类申报、资金类申报、知识产权、创业咨询与培训、保险、投融资对接等。学校要在顶层设计上,把资金、人力、配套建设纳入整体战略规划。

第二,对学生开放高校的科研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了解高端设备及学科前沿热点,鼓励有创新创业兴趣的优秀学生加入教师或学院的专利产品研究队伍。教师要面向社会和企业,积极承担行业课题,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8]。

第三,在政府的推动下,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实践基地,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经验丰富的企业家、管理者。学生进入企业在相应岗位上实践,不仅可以熟悉企业的运营情况,而且便于学生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企业内各种资源完成实践任务,获取实践经验。

四、结语

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但实现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可能立竿见影。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三创教育,必须解决当前对三创教育本质认识不足、缺乏创新创业创造氛围、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有机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和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并不断探索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三创教育的开展,从而实现三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专业+创新创业创造”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阳.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N].光明日报,2019-03-22(02).

[2]梁晓芳,柳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5):49-52.

[3]刘坤,李继怀.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演变及其深化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17-120.

[4]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5]王福英,林艳新,侯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0(3):123-124.

[6]王兰.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1.

[7]陈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110-112.

[8]张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122-125.

[9]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70-72.

[10]姜留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1):90-93.

[11]赵光锋.专业教育中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原则、模式与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6-18.

[12]何宁.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与地方高校的改革探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6.

[13]张文娣,宋景华,程悦.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6(1):54-57.

[14]张婷婷.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1-102.

[15]史先睿,陈树良,田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实踐与教学研究,2017(5):113-114.

Key word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creation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talent training

(责任编辑 周 沫)

作者:张铮 李雪英 潘钦锋 吴琛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篇2:

众创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成因及出路

摘  要:通过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分析,探讨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境,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育;众创时代;困境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末。2002年,教育部启动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正式将创业教育引入高等院校中。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为缓解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为3%,超过发达国家的1.6%[1]。但根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我国985高校毕业生平均创业率为0.7%,创业人数排名靠前的高校是重庆大学,创业率高达5.47%,创业成功率仅为3%。这些数据预示着重创时代的来临,但较低的创业成功率也凸显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众创时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016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截至2019年上半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建设了19个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200所双创示范高校,累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8万余门。在政策引导下,众多高校不遗余力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人,创历史新高,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对就业市场的压力不言而喻。而创新创业教育,既可以为市场注入活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又可以分流部分待就业毕业生。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水平提升的集中体现。在素质教育下,高校整体教育水平不仅表现在學术研究上,更体现在实践教育探索上,而基于众创背景下的学生创业实践,是高校实践教育的主要实施路径,也是高校教育实力的集中体现。最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为社会输入高质量的人才,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是学生教育的实施主体,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为我国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创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创新产业的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创新发展模式的后继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最终融入到国家创新经济的洪流中,成为国家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二、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1.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偏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但是高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定位发生偏移,实践和理论产生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分式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将实践与理论分离开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演变为学分生产工具,实训课也流于表面形式,脱离了原本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成为传统就业教育的一种形式,课程开展没有创新与突破,也难以突出学科特色;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冠以“人才培养”的标签,成为其利益获取的手段,为扩大招生或者虚假就业营造噱头。尤其是部分高职院校,为招徕学生报考,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特色项目进行推广,从而造成教育的功能萎缩和定位偏离,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发生了扭曲[3]。

2.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缺失

在高校实践过程中,就业教育及其附属文化的盛行,往往压制了创业教育文化的营造,出现文化缺失的现象。当前,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广大高校整体实力考核的核心指标,由此部分高校在教育导向上,更为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重点打造就业教育文化,由此忽略了对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营造。并且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仍以就业为主,学生创业的比例较低,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会主动摒弃与就业方向不符的文化类型。加之在学生接受的教育理念中,就业教育比创业教育更为重要,从而在主观上偏向于就业文化,导致创新创业文化根基薄弱。

3.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高校还面临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课时设置与平台搭建等短板方面。首先,在师资力量上,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师资体系,广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结构、专业程度以及实践经验等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课时设置上,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分为实践型、理论型、实践+理论型等多种类型,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课时安排,在兼顾专业课的基础上很难做到科学化与平衡性;最后,在平台搭建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健全的教育平台作支撑,大多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相关的实践平台和创业基地。

4.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脱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大众教育与小众教育、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这些关系的处理往往出现脱节现象。首先,在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尺度把握上,虽然部分高校也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就业教育的压制明显,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尺度把控无力。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定向的小众教育,但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创业意向确认比较盲目,把仅有的小范围创业群体扩大到整个学生群体,造成小众教育演变成大众教育的格局。再次,由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文化营造以及资源配置上存在偏颇,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脱节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创业实践的契合度、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及就业教育的融合度。

三、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1.应试教育影响,认知偏离化

引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偏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之下,高校过于强调开展形式,而学生看重学分获得,从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本质。在学校方面,往往利用应试教育的成绩与学分等考评模式将学生牢牢锁定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既定框架之下,并通过其衍生出的教育特色项目、提升毕业生形式化的就业率等,从而为对外宣传或招生工作铺路;在学生方面,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绩与学分约束,加之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潜意识里产生了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学分,而并非掌握创新创业技能,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都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产生了与创新创业教育背道而弛的认知,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产生偏离的原因之一。

2.教育定位失准,目的功利化

高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对就业率的贡献,将其视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存在着单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的短视化倾向。同时,部分高校将重点放到了各种创新创业赛制上的排名与获奖上,教育目的功利化,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的失准,再加上毕业生在就业压力激增情况下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抵触心理,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圈受到一定影响。

3.教育资源有限,配置差异化

在一定的时间内,高校投入到教育中的资源是固定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其它教育类型相比,能够投入其中的资源规模极为有限。目前高校教育资源投入主要倾向于专业教育领域,资源配置差异化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投入较少,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课时设置与平台搭建方面的资源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的资源投入配比是相对的,且投入类型的界线划分并非泾渭分明,由此也造成资源投入的统计比较模糊,这也是引起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之一。

4.政策传导减效,实施悬浮化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脱节是由于政策传导减效,相关政策落实悬浮化所致,这种传导减效综合表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尺度、定位、政策等的解读不当与实施不准。首先,高校在衡量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尺度时,往往以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进行杂糅,未能构建专业化和独立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未根据学生群体的创业意愿进行区分,强调全体性和普及化,使得小众教育的范围被扩大,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再次,由于政策分级执行偏差与逐级传导减效,高校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时,对教育资源配置、文化气息营造等方面的实施悬浮化,导致教育实施环节与政策本身脱节现象的发生。

四、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出路

1.渗透创新价值理念,回归教育本质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发生偏移,因此,要想迎合众创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渗透创新价值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更新认知,以价值理念为导向,避免流于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减少华而不实的创业大赛与纸上谈兵式的创业考试,立足于课程实践教学,采取创新性教育方式,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例如创新性应用大学生创业基地,将其打造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前沿基地,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创业技能得到提升。其次是将学生从成绩与学分中解脱出来,杜绝应试教育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考试成绩与科目学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新创业教学的优劣,但却使高校学生沦为赚取学分的机器,因此,高校需要创新学生受教的考评机制,不能将成绩、学分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建议可以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模因素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去。此外,高校还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知,避免博人眼球式的教育特色项目打造,回归高校育人为本的理念,踏踏实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重塑创新创业文化,孕育文化气息

由于教育定位失准以及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薄弱。对此,各个高校应该根据的客观情况,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在校园内孕育浓厚的创业文化气息。具体而言,一是切实做好“实践问道,文化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孕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高校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中,结合成功的创新创业典范,树立榜样精神,不仅可以成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4]。二是加強文化宣传,从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避免创业教育文化与就业教育文化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校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凝聚的文化精髓也会随之变动,通过文化宣传,让高校学生同时接受创业与就业两种不同教育的文化渲染,辅助毕业择业。三是精准定位,避免功利化的目的教育与短视化的利益倾向,要舍弃参赛得奖的虚名与虚高就业率的假象等目的性教育模式,遵循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本质,营造良好的顶层教育文化。

3.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平台扶持

高校教育资源差异化的配置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种资源,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师资力量上,高校应向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倾斜,引进结构化、专业化与实践化的教师团队,负责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在课时设置上,将创新创业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压缩理论教学课时等。同时,各个高校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不断扩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源获取途径。在创新创业指导课上,学校可以将创新创业资源进行归类,引导学生关注政府就业扶持政策,并科学引导学生运用网络众筹、创业投资等平台资源。对于优秀的创新创业创意,还可以运用高校已有的资源框架,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提供与之相关的财力、技术与人力支持等。

4.加强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实施契合

当前由于政策传导减效与实施悬浮化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脱节现象普遍。对此,高校应加快贯彻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增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实施契合度。具体而言,一是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大众教育与小众教育的政策制定、实施之间的关系,科学裁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尺度、定位与决策,从而指导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二是政策传导的增效,在传达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时,做好政策指示与解读工作,避免因为传达不准确引起的落实减效。三是强化政策落实,增强政策内容与政策开展的契合度。设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教研工作的开展,同时统筹相关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中企业的作用,增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促进学校与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互补。

五、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约束,教育定位失准,资源配置差异与政策传导减效等影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育定位偏移、教育文化缺失、资源配置失衡以及实施过程脱节等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渗透创新价值理念,回归教育本质;重塑创新创业文化,孕育文化气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平台扶持和贯彻教育政策落实,增强实施契合等策略,旨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体荣.高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的问题与路径探索——基于全校性创业教育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1):61-66.

[2]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36(7):34-39.

[3]曹瑞明,冉清文.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1):104-108.

[4]陈诗慧,张连绪.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及启示——基于美国、德国、日本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比较[J].教育探索,2018(1):113-119.

[5]王博.高校“双创”理念发展问题及其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53-56.

收稿日期:2019-10-24

作者简介:廖金宝(1984),男,江西高安人,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本文为2019-2020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高职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项目编号:2019GJ044)和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与项目创新特色项目(人文社科)“新媒体背景下构建高校‘双创’教育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GWSCX030)的研究成果。

作者:廖金宝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篇3:

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和方式

[摘 要] 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融合,具有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创新,不能仅仅总结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经验教训,还应该从技术创新哲学中寻找启示。根据技术创新哲学,教育技术创新是面向教育的,在技术、教育与社会之间展开的,由技术设想到技术物品的创新性过程。其性质是技术与教育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包括创新性实践、创新性认知和创新性评价;其价值是工具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根据技术创新实践的类型,教育技术创新的方式有人文化、科学化、生态化和民主化四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教育技术创新; 本质; 方式

[

[作者简介] 赵慧臣(1982—),男,汉族,河南永城人。讲师,教育技术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研究。E-mail:zhc412328@163.com。

教育技术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方式。“只有实现教育技术创新,才能逐渐形成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1]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反映了教育技术创新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对于什么是教育技术创新和怎么样进行教育技术创新等本质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质是事物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事物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综合。认清事物的本质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在根据不同教育需要而灵活采用技术时,探讨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有助于把握教育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指导教育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然而,“本质蕴藏于事物的内部,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有对现象进行抽象思维才能把握。”[2]在技术创新哲学的形而上层面,阐释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可以避免在教育技术创新理解上可能产生的以偏概全的错误,有益于促进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

一、教育技术创新认识状况的反思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教育技术创新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

(一)“单向线性观”: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之中

从来源的角度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如计算机技术;二是基于教育理论开发出的信息技术,如知识可视化技术。在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的信息技术中,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应用于教育中。仅有那些满足教育需求的,才能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

在此背景下,人们较多认为教育技术创新是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单向线性过程,形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单向线性观”。例如,教育技术创新的工具要求必然是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移植到教育中。教育技术创新的“单向线性观”把信息技术看作教育发展的外部变量,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的线性模式,所以逐渐为学者们所抛弃。

(二)“循环互动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当还仅仅作为一项产品存在于教育之外时,信息技术并不会对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信息技术必然需要经历与教育融合的过程,只有当其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要素时,才能有效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于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特征加以解释,而必须在教育的视角下分析考察。此时,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已经不再仅仅具备自身的特征,而且被教育系统不断构建。[3]

在此背景下,人们逐渐认为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循环互动观”:即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改变时,已经与教育融合在一起。具体说来,一方面,信息技术按照教育要求不断调整后,融入具体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教育在吸收了信息技术因素后,自身的关系和结构也得以优化。可见,教育技术创新的“循环互动观”扬弃了“单向线性观”的不足,摆脱了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的线性模式。

(三)“系统建构观”: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的建构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明显效果,教育技术创新逐渐能够为人们不断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提供新的方式和手段。这成为教育技术蕴含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例如,针对“中国电化教育的旗帜能打多久”的疑虑,南国农先生提出了“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中国电教的旗帜就会越举越高”的重要观点。

在此背景下,人们日益认为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系统性建构,形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系统建构观”。这种观点以当代信息技术创新实践为背景,在进一步扬弃“循环互动观”的基础上,把教育技术创新看作是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的系统性建构,揭示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创造性特征,拓展了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概括而言,上述三种观点虽然有较大区别,但都有共同的思维范式,即从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创新问题。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对于教育技术创新研究,关注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仅仅停留在关系的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采用理论工具展开深入剖析。

二、教育技术创新本质的探讨

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融合,具有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不能仅仅总结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技术创新哲学中寻找启示。技术创新哲学认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创新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过程”。[4]因此,从教育技术创新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阐释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握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

(一)教育技术创新的性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创造性动态塑造

首先,教育技术创新是为了满足教育需要而塑造“新信息技术”的过程。事实上,信息技术必须根据教育的需求,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被重新改造,才能真正融入教育关系中,成为教育的构成要素。例如,“开发一个教学技术方面的新‘制品’,不在教学第一线反复试用和改进,很难得到推广和产品化;设计一种新的方法,不在教学第一线反复试验,很难得到认可;提出一个新模型,不在教学第一线大面积观察和长时间跟踪,很难具有普适性。”[5]可见,教育技术创新是根据教育需要来塑造“新信息技术”的过程。

其次,教育技术创新是为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而建构“新教育”的过程。教育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某个创新个人和技术团体的行为,而且是涉及众多教育组织的集体行动;不仅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而且受教育系统的约束;不仅包含着多样的教育因素,而且面向互动的教育关系。在此过程中,教育技术创新通过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而建构“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融合于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等教育要素中,体现在教育关系和教育环境的方方面面。从而,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性和具有的功能,逐步成为教育的要素,不断影响着教学活动,有力推动着教育发展。如果把教育技术创新看作是过程,那么其结果是达到新颖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最后,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的动态塑造过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协同进化、创造性结合的结果。“创造性是主体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本质力量的显现,也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活动过程。”[5]教育技术创新的创造性包括认识的创造性、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和教育的创造性三个方面。其中:认识的创造性指克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思维定势,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创造性指超越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的习惯,采用新的方式设计开发信息技术;而教育的创造性则指克服教育环境对教育技术创新的抵制,引导教育接纳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经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的创造性动态塑造后,信息技术已经不是原来的信息技术,而是面向教育需要被改变的信息技术。教育也不再是先前的教育,而是被信息技术革新而得以发展的教育。

(二)教育技术创新的内容:教育技术创新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相互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的创造性动态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借助特定的中介,认识和改造教育客体的结果。其中,教育技术创新主体指具有创新能力的从事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个人和组织;教育技术创新客体指教育技术创新主体的活动所作用的教育客体;教育技术创新中介指教育技术创新主体采用的改造教育客体的方法手段。[7]

在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建构教育客体和创新中介,是能动性的因素;而教育客体和创新中介又制约着创新主体,让创新主体必须遵循教育客体的规律。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和教育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教育技术创新主体认识教育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为开展创新行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创新主体改变教育客体的物质形态,以尽可能满足教育需要。因此,从创新主体和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看,教育技术创新是创新性实践、创新性认知和创新性评价的统一。[8]

首先,创新性实践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能动地、创造地改造教育客体的物质性活动。在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教育客体不会主动地按照教育技术创新主体的要求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以自己的意图、知识和技能,调整和改造教育客体,才能使其更好满足教育需要。教育技术创新的创新性实践构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新方式。从活动内容看,它是体现教育需要的、使信息技术由潜在形态到显在形态转变的实践活动。从活动过程看,它要建立效率更高和效果更好的信息技术开发系统。从活动结果看,它实现了教育环境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新转换。

其次,创新性认知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在思维中对教育客体的反映与建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源源不断的产生知识、并加以不断发展的‘流’。”[9]在此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知识可以拿来就用,必须产生新知识。因此,教育技术创新是应用已有知识和产生新知识的过程,是创新性的认知过程。在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性认知与创新性实践相伴相随、相互作用。创新性认知以创新性实践为基础和归宿,而创新性实践则以创新性认知为依据和引导。因此,创新性认知的根本任务是在把握教育需要和信息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技术“创新什么”和“如何创新”的问题。

最后,创新性评价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对教育客体在经济、技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教育客体“是什么”不同,创新性评价重在揭示和建构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创新性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包括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开发阶段的原型评估和应用阶段的效果评估等。它是在信息不完备、时间在延续和目标多元化等情况下进行的,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行为。只有通过创新性评价活动,教育技术创新主体的思想、目的和信念等价值观念才能作用于教育客体上,促进创新目标的实现。

在教育技术创新中,创新性实践、创新性认知和创新性评价始终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其中,“创新性实践作为主要的、根本的内容,但依赖于创新性认知为其提供充分的知识基础,需要创新性评价为其提供恰当的目标方向。”[10]因此,教育技术创新中,创新性实践是根本,创新性认知是基础,而创新性评价是灵魂。三者共同组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内容。

(三)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构建

每一项信息技术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创造的。“技术是需要和价值的体现,通过我们制造和使用的器具,我们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恐惧、意愿、厌恶和爱好。技术一直是事实与价值、知识与目的的有效结合的关节点。”[11]教育技术创新总包含着独特的价值内容,向教育提供崭新的价值理念。无论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创造性动态塑造,还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相互作用,究其实质都是价值的创造。

“价值不是实体范畴,而是关系范畴。”[12]只有剖析教育技术创新的诸多关系,把握各种关系的价值负荷,才能全面把握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教育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复杂的、网络化的,其中最根本的为教育技术创新与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首先,从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工具价值。在教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最直接的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从技术哲学角度看,信息技术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技术的整体和部分构成的结构是一个能产生反馈效应的静态组合”,“每一个层次都被一个更高的层次所包含,同时,每一个高层次也依赖它自身所包含的低层次”。[13]因此,从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为在信息技术中的工具价值。具体包括:构建教育技术创新所包含的低一层次的信息技术要素,融入教育技术创新所从属的高一层次的信息技术网络,以及相同层次信息技术之间产生竞争或协作的关系。

其次,从与教育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表现为对师生的教育价值。在教育技术创新的众多关系中,最根本的是与师生的教育关系。教育技术创新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而且必然蕴含在教育关系之中。因此,从与教育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表现为参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塑造新的教育形态,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最后,从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表现为对人们的社会价值。“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就会对当代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14]在教育技术创新的众多关系中,最隐蔽的是与社会的关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创新过程“必然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必然是在各种相关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达成一个平衡点”。[15]因此,从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表现在建构社会关系上,即以信息技术手段改善社会关系。

概括而言,教育技术创新是面向教育需要的、在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之间展开的创新性活动。其性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创造性的动态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创新性认识和创新性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工具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三、教育技术创新方式的思考

“实现教育技术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技术创新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巨大工程。”[16]从本质上看,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融合,具有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那么,对于如何进行教育技术创新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育技术创新,不能仅仅总结教育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技术创新哲学中寻找解答。

在技术创新哲学中,“‘形态论’是从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广阔的关系空间中,从哲学上历史地揭示不同性质的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类型,进而在总体上把握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发展的典型形态和趋向。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形态主要有四种,即科学化信息技术创新、人文化信息技术创新、生态化信息技术创新和民主化信息技术创新。”[17]据此,教育技术创新具有人文化、科学化、生态化和民主化的四种方式。它们既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功能,又相互影响,彼此关联。

(一)人文化的方式:以人为本,采用人性化设计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技术创新应用是社会文化积累的结果。教育技术创新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融入价值理想、伦理道德和心理情感等人文因素。也就是说,人文因素不是与教育技术创新相对立的东西,而是其所固有的内在因素。与人文因素、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正是教育技术创新人文化方式的基础。

教育技术创新的人文化方式指教育技术创新与人文因素、人文精神密切结合,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人的价值理想和情感要求等融合到教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让教育技术创新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幸福。

教育技术创新人文化方式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18]在人性化设计中,不仅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而且思量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不仅考虑信息技术系统的高效稳定,而且探讨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教育技术创新的人文化,需要采用面向学生的人性化设计。教育技术创新“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本身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人。”[19]在人性化设计中,要重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使教育技术创新符合人体功能的要求;要重视艺术设计的应用,让教育技术创新与美的创造结合起来。

(二)生态化的方式:应用生态理念,促进教育和谐

传统工业文明时期,技术创新往往表现为通过分化、分解和分割等方式将复杂的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再组合为符合需要的复合物。“这种创新方式的实质精神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限定’、‘强求’。它把‘物’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连根拔起成为单纯的‘持存物’,其结果往往是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20]在此创新方式的影响下,教育技术创新必然破坏教育系统的有机联系,造成教育的生态危机。于是,教育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方式呼之欲出。

教育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方式指教育技术创新要与教育生态系统密切结合,着眼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推出有利于改善教育环境的新信息技术,创建与教育环境相协调的新教学资源。尽管教育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方式与人文化方式指向不同,但实质上都强调面向教育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

为此,教育技术创新需要应用生态理念,协调教育系统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促进教育系统和谐提供新的思路。在教育技术创新开发应用中,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整个生命周期对教育生态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有效消解其负面作用。在保证信息技术的性能、质量和成本等要求的同时,要优先考虑信息技术的教育属性,并运用生态学原理,使信息技术制品进行恰当的资源转换和合理的信息流动,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生态系统和谐。

(三)科学化的方式:不断开拓视野,选用综合方法

“‘科学化’是技术创新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基础和手段,没有‘科学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高技术创新的人文化和生态化。”[21]教育技术创新是在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教育技术创新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育技术创新的科学基础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生态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教育技术创新的科学化方式指教育技术创新要密切结合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行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面向教育需要的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交叉性的领域,“其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具有综合性和高度复杂性,从单一学科出发很难揭示其本质”。[22]为此,教育技术创新需要开拓视野,选用综合的科学方法,不仅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且应借鉴生态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

科学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技术创新,并不是不同科学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具体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和目标,选择最优的科学方法。总体看来,教育技术创新活动“正在以科学研究为横向背景,以教育研究为纵向背景,立足自身的技术特点,与生态学、脑科学、信息系统理论、情景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统计测量学等多学科综合,为更好地揭示人类学习规律、辅助人类学习而发展着”。[23]

(四)民主化的方式:公众充分参与,推动质量提高

作为人类社会的需要与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信息技术不仅拥有自然属性,更具备社会属性。“技术创新是社会的系统行为,其新产品的创造和社会化都依托于各种各样的适当的社会组织关系。”[24]可见,信息技术创新应围绕着新物质产品的创造、生产、交换和使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对于技术而言,“技术创新的‘民主化’同‘科学化’一样,是技术创新的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基础和手段。”[25]在此基础上,教育技术创新具有公共的性质,理应接受民主的调控,必须让公众充分参与,不断满足公众需要。

教育技术创新的民主化方式指教育技术创新与公众密切结合,体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立公众参与决策的机制,让创新者与公众相互交流信息和意见,使教育技术创新更容易被公众认可接受、掌握应用。在广大师生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教育技术创新的民主化则显得十分必要。

具体而言,民主化的方式尤其强调公众在教育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让公众的需要和意见成为是教育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于是,公众可以更早、更快和更准确地参与到教育技术创新的方方面面,最大可能提高教育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14] [16][18][19]康德山.关于教育技术创新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0,(1):109~113.

[2] 互动百科.本质[DB/OL].http://www.hudong.com/wiki/%E6%9C%AC%E8%B4%A8#hdtop_1, 20011-11-08.

[3] 颜士刚,李艺.论技术教育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和累积[J].电化教育研究,2008,(3):5~8.

[4] 李兆友.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哲学动态,1997,(7):18~21.

[5] [22] 黄荣怀.论教育技术的学科精神[J].电化教育研究,2010,(8):12~14.

[6] 吴建华.哲学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97~99.

[7] [8] 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8.

[9]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12] [15] [17] [20] [21] [24] [25] 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1,122,124,49,149,152,138,156.

[11] [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1997.200.

[13]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裴程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36.

[18] E.Fromm.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M].New York:Hanmper & Row Publishers,1968.96.

[23] 祝智庭,黄景碧,王觅.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10,(8):28~33.

作者:赵慧臣

上一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绿色化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