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论文

2022-04-26

摘要:苏州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通过试点院校二年来的教学试点,对试点院校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符合当前国家教育方针,教学内容实用、方式新颖、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改进的参考意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办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办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论文 篇1: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变迁与改革趋势

摘 要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面临选择性程度不够,考试招生的改革动力、主体身份,招考监管不明确,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质量、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机制、考试招生形式、分类考试基础上的“分类”及按照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分类考试;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制度变迁

分类考试是我国高考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是对“统一考试,分批录取”传统考试招生模式的重大变革。两种模式、两条路径的选拔方案,使高职院校、普通高校两类人才选拔方式由“单轨统一”走向“双轨并进”,使高考制度与我国的教育实情及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更为匹配。在“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开始作为高考制度体系的子系统,专门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遴选,考试招生制度的体系独立性逐步凸显。但是,分类招生并非是对已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否定,而是为改革与创新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在完善与继承的基础之上,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诉求的考试招生制度。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基本模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基础模式、主导模式、政策模式。这三种模式的演进也基本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由依附到逐步独立的变迁方向,体现出了高职院校身份的排他性不断确认的过程。第一,基础模式:统一高考。统考模式即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就遵循“统一高考”的模式进行招生录取。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沿袭了这一制度安排。截至当前,統一高考依然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考试招生模式。第二,主导模式: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模式是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在统一高考的制度环境中,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新的考试招生模式,并形成了“单独招生”“自主招生”“提前招生”“单招单录”“技能拔尖人才”等考试招生形式。从其实质来看,这些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统一高考制度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实现考试招生与院校类型的联姻。第三,政策模式:分类考试。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的考试招生模式。进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周期后,分类考试成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将考试招生制度与生源类型、高职院校类型联系起来,实行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这三种模式呈现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类型形态,也呈现了其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由具有明显依附性的制度变迁,向凸显身份独立性的制度创新方向转向。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

从以上所述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三种模式来看,弱化统一高考与强化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政策变迁与实践改革的基本趋势。贯穿其中的中心命题即是符合高职院校属性要求的“自主招生”(这里的自主招生是指除高考之外的,由高职院校组织的考试招生方式)。这是因为,在趋势变迁的宏观环境中,自主招生是改变传统统一高考的绝对主导地位、凸显分类考试趋势目标的核心内容。随着自主招生由补充角色到主导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也逐步呈现出来。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

长期以来,普通高考占据着高考制度的绝对主导地位,高职院校长期依附于普通高校的统一考试招生制度[1]。但是,这并没有阻碍高职院校探索相对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总体来说,这种自主探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实践探索。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各级政策及本科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探索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其体现出比较明显的路径依赖的阶段性特征,略滞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有研究者就提出,高职单独招生改革体现出既依附又区别于学术型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特殊发展关系[2]。这也表明其制度安排依然处于依附发展的阶段,但是这种依附发展体现为制度的“移植”或“学习”。2005年,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3所民办高职院校率先试点。以此为计时元年,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自主改革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复函》,确定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为首批试点院校。在单独考试招生的探索过程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湖北省2011年首创“技能高考”[3],江苏省2010年在苏南地区实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探索,安徽省的单独招生改革等。这些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实践。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适度超前于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而并没有改变统一高考的主导地位,这是由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依然处于国家主导统一高考的制度变迁阶段。

第二阶段:国家推动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建构。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分类考试”的制度环境中,实现考试招生与高职院校的科学匹配,形成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其阶段特征是基本实现了从依附向独立的转型。依据政策要求,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培养需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各省已经出台了“分类考试”制度实施办法及进程安排。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成为提前招生试点院校,正式由自主招生跨入提前招生。提前招生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5所学校,2016年,提前招生计划报名2390名,共录取414人[4]。分类考试背景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遵循“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开始探索符合“地域高职教育特色”的招生模式。2010年,江苏省在部分民办学校开始试点注册招生,之后逐步推广。山东、河北、辽宁、陕西等也开始试点注册入学。通过注册入学,弥补了高职院校“招录缺口”,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提供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有效利用,提高高考的制度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制度供需的基本逻辑来看,注册入学制度暂时缓解了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供需矛盾。这一阶段改革基本形成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体系与实践模式。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的快速推进得益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国家主导统一高考转变为推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并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上升到国家层面教育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

(二)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是渐进性制度变迁的过程,逐步实现了统一高考模式向多元考试招生评价模式的转变。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参与程度和改革涉及的范围逐步扩大。以单独招生为例,至2008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由开始的4个省份8所高职院校增加到8个省份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扩大到200所,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3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包含的高职高专院校均开展了单独招生试点。从政策安排的推进过程来看,单独招生改革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创新,但又遵循了渐进性制度安排的基本逻辑,其范围的逐步扩大为推进高职院校探索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提供了实践佐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不断落实,“分类考试”的实践先于政策出现。诸如湖北的技能高考、湖南的职业技能测试、浙江的提前招生、江苏的注册入学等改革,其实质是以“分类”模式,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其有别于早期的自主招生和单独招生,并不是对本科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借鉴与移植,而是主动呼应高职院校类属特征。当前,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计划招收的中职生源占比为10.92%,其中对口单招占比为9.44%。面向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生源占比为37.15%,普通高考占比为51.93%[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招生生源中,普通高考招生占比为42.41%,单考单招生源占比为27.79%,“3+2”和五年一贯制转入占比为16.47%,提前招生占比为12.99%[6];201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考生源占比为84.49%,自主招生占比为8.33%(其中,中职为0.87%),“3+证书”高考占比为4.21%,三二分段占比为2.97%[7]。诚然,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统一高考主导向分类考试主导的转变依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甚至在某些省份,依附于统一高考的考试招生制度模式将长期存在。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逐步完善

制度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依据与保障条件。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变迁历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应然组成部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并没对其进行专门的制度安排。在政策缺位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实践探索领先于制度安排,但仍未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传统路径依赖。直至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不断被凸显,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才开始承担了“试验田”的角色[8]。2006年“单独招生”政策颁布并实施,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才正式进入基于类属特征的制度设计阶段。形式的多元化并不是对单独招生形式的否定,而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实现路径的多元化。究其实质,单独招生是高职办学类型特征的突出体现,是我国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定位和要求采取的特殊人才甄别方式。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高职院校开始进入“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新阶段。之后,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分类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的进程中,对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模式、招生对象、招生形式、考试内容及录取方式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也基本形成了以统一高考为主导,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为主要方向的制度变迁新趋势。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类考试政策实施以来,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考试招生形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強。但从实践上看,普通高考在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中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从完善到落实、直至全面实施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选择性”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完全形成,其模式的特殊性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根本原因在于界定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时,忽略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选择性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本质特征,选择性高低决定了考试招生制度的公平程度与科学水平。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发展阶段、类型属性及人才培养特征的人才选拔机制。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多元“选择性”的安排。第一,体现选择主体的基本需求。这是选择性的基本内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选择性”的底线。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政策安排初衷在于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9]。在这个方面,分类考试招生通过生源分类、分类考试,基本契合了不同类型生源进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选择不同类型生源的诉求。第二,体现高职院校的特殊要求。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既要体现院校类型特征,也要兼顾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殊需求,二者构成了考试招生制度合理与合法的基础。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机会供需逻辑,供需结构失衡的现实决定了选择性的高低;二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逻辑,职业性决定了选择性制度设计依赖于职业需求;三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逻辑,政策空间与实践创新提供了选择性的新形式。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对选择性的安排主要解决高职院校与生源的科学匹配问题,也就是选择性的第一个层面,而对于当前面临的生源规模的合理分流,并没有给予合理的制度设计。但占据高等教育规模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规模稳定是保证高等教育系统安全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稳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面临的主要时代命题,也是其选择性应该包括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三个基本要素依然比较模糊

第一,改革动力:生源多元化与院校类属特征。高考制度是协调生源供需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供给与需求逻辑而形成的遴选工具[10]。由此可知,考试招生改革也就存在两个基础动力:第一是为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生源;第二是为生源提供不同的高职院校。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考试分类依附于高等院校分类。分类考试的制度设计中,考试招生形式的多元化能够分配不同生源获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入学机会。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依然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重要补充的二元生源结构。多元化考试的选择功能,转为补偿性的评价功能,使其选择性逐步降低。低选择性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果缺少科学的遴选机制,那么生源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将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主体身份: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考试招生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改革内容是必然趋势。分类考试中,考试招生自主权逐步下放,高职院校主要参与主体与实施主体的身份被确证。以行业企业组织为代表的“产业主体”的考试招生参与权利的界定比较模糊。产业主体的缺位或者定位模糊造成高职院生源知识能力结构与“产业标准”脱节。在政府推动、院校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中,行业企业参与机制缺失,弱化了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办学主体身份,有违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逻辑。

第三,招考监管:权力下放与权力监督。与分类考试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改革是考试招生权的下放。省级统筹、院校主导成为考试招生管理的主要特征。各省负责统筹省级考试招生;单独招生的文化和技能的考试科目、内容、方式和录取办法由学校确定,并报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备案。但考试招生权的监管机制处于相对缺位状态。新时代的分类考试制度依然是新生事物,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分类考试依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在考试招生权下方,高职院校权力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管理权力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可能存在过度增加制度交易成本的行为。如各地区在落实分类招生中实施注册入学制度,其多元化程度正表明了考试招生权的分散化与监督管理举措缺失并存的现实问题。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中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招生方式和考试内容(科目)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内容,考试内容的改革通常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不仅影响高校选拔人才的规格,而且对于中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考试招生内容的设计在高考改革中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与更为重大的意义。分类考试改革从形式来看,是基于分类的招生形式的改革,但其实质是“知识+技能”考试内容的变革。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如何体现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1],是分类考试面临的关键问题。考试内容是发挥考试导向功能的根源,是助推教育系统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所在。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考试、考核两种。考试内容主要是针对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能力测评,考核主要是针对学业水平综合评价、技能评价等。“雙轨制”高考制度构建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妥善设计高职院校招考中职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和普通高中考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12]。但是,当前关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安排重点是对考试方式的程序设计,而对考试内容缺少指导性政策。针对考试内容,《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技能科目主要考察考生通用技术基础、职业倾向和职业潜能等内容,可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考试,也可以使用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科目成绩或由招生学校组织校考。文化成绩可结合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使用考生部分高考科目成绩或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组织高等教育入学统一考试。但是,鉴于各省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考试内容选择通常被基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适应能力测试等代替,表现为文化素质等同于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适应能力测试或者技能大赛获奖等。尤其是在学校招录权下放的背景下,各校基本沿用了全省相对统一的考试内容标准,对于行业或者企业的特殊诉求,并没有将之在考试内容中充分体现出来。考试内容的这种政策确定性安排,导致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可能产生的不确定结果,即高职院校遴选的人才能否在专业成长起点上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制度供给质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招考制度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其直接决定改革的原则、目标及主要任务。综合本次改革的背景及实施情况,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首要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这是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最终目标。鉴于此,完善制度设计需要厘清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效率优先,在坚守公平底线的基础之上,完善符合高职院校类属需求的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弱公共性的制度安排。二是理清中央-地方的管理权限,建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省级主管、国家监督的制衡机制,国家发挥好引导与监督作用。三是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保证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与非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性。四是解决好试点与全面实践的关系,在试点选择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类型高职院的特殊性。五是加强考试监管,对考试招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新领域加强引导与监管,如加分政策、注册入学等。

(二)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体现出的特征之一。针对当前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章立制,将行业企业参与进行制度化、组织化,推进专门制度安排,建立包括行业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的第三方考试评价组织机构。二是扩大参与范畴,应推动行业企业参与招生计划制定、考试内容及评价标准制定,在职业技能测试环节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在不同类型考试招生形式中体现行业企业参与的差异性,如现代学徒制招生可以实施由行业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考试招生模式;在注册入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评价,提升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三)推動考试招生形式的创新发展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性和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愈发多元化,进一步创新考试招生形式,实现考试招生制度与高职院校发展的科学联姻,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一是维护特殊群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分配公平,以“申请-考核”考试招生形式,维护生源与院校的公平选择机会。二是科学安排不同考试招生形式生源构成比例,明确考试招生在普通高考及分类考试的生源比例结构,同时根据报考情况,科学确定不同招生方式招生计划比例。三是推进技能拔尖人才入学标准,坚持成果评价与面试结合(成果答辩),实行入学之后再评价的多层次评价模式。四是实现注册入学由生源补偿向形式补充的方向转变,并逐渐扩大注册入学的范围。

(四)探索“分类考试”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体系内部分类机制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是基于院校考试分类的产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类型、办学水平、布局及属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较为复杂。因此,在分类考试制度背景中,各省应统筹推进本省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同时,各省应根据院校类型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推动地域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方式创新。因此,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分类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探索不同的招生形式,形成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建立差异化的管理机制。这三方面的前提是建立高职院校分类机制,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结构图谱。

(五)改革专业招生模式,完善“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录取形式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是“专业”为招生分类的基本单位。但是随着新技术、新岗位的不断出现,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向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以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为基本招生分类单位,有助于开展基于专业群的宽口径人才培养。另外,按照专业群和专业大类进行招生有助于节约招生成本。通过改革基于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的“技能测试”内容,可以更好地体现专业通用技能,提升考试内容的效度,节约考试成本。这种招生考试方式的关键点在于,制定招生计划及编制考试内容时,按照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进行,考试内容要能反映专业群所涉及专业的基本通用知识与技能。

参 考 文 献

[1]蒋丽君,边新灿,卓奕源.对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7):97-101.

[2]蓝洁,唐锡海.中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十年的回顾与检视[J].教育与职业,2015(35):10-13.

[3]詹嘉仪.“技能高考”: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论述——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与考试,2012(3):20-24.

[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6-01-16)[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5]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661.

[6]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1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7]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3-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243.

[8]杨卫军.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19-23.

[9]柳博.选择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研究,2016(6):72-80.

[10]李小娃.效率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实践逻辑与改革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7(13):25-31.

[11]田建荣.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设计与推进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6.

[12]何颖.高考双轨制改革:受教育权深化保障的有益机会[J].重庆高教研究,2015(1):20-25.

Key words entrance examination institution; classifying examination; autonomous enrol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stitutional change

Author Li Xiaowa, research assistant of Shunde Polytechnic ( Shunde 528333)

作者:李小娃

民办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论文 篇2:

苏州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教学评价分析

摘 要:苏州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通过试点院校二年来的教学试点,对试点院校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符合当前国家教育方针,教学内容实用、方式新颖、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改进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培训;教学评价;苏州

一、苏州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的设想

当前,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十分炙热的话题,已成为时代的标签,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高校都在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出主意想办法,力求让本校的毕业生尽早就业、创业。“大学生创业”顾名思义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的创业创新活动。由于大学生属于高知群体,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

面对毕业即失业、就业难度日益加重的现实情况,大学生必须转换思想,用“为同学创造工作岗位”的新观念取代“与同学竞争岗位”的旧想法。但大学生在实际创业中面临的重重困难,大部分创业者是有理想没思想,有思想没计划,有计划没执行,有执行没坚持。而学校的创业教育又显得十分单薄,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仅停留在“办个企业”的浅层面上,缺乏创新思维,教师也无法给大学生创业指明方向、提供实践经验。如何为大学生创业寻找到一条“捷径”,成为各高校创业教师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怎样帮助想创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的真正含义,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方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告诫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学会用战略的眼光选项目,要周密策划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用正确的方法让自己的梦想落地生根,规避各种风险与陷阱,最终实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要求,实践中产生尝试将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课程引入校园的想法。经过专家论证,2011年9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苏州尝试将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课程引入校园,在全院开展创业课程教育,经过两年来的试点培训取得了较好的经验。根据苏州市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有关要求将试点经验整理出来,以供苏州其他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中借鉴。

在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将SIYB 项目培训前移,向校园发展,向在校大学生延伸,在校园内对有创业欲望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和模拟实战演练,帮助他们提升创业意识、学到创业实践知识,为将来毕业进入社会创业或者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创业、就业的成功率。

二、创业培训(SIYB)课程内容及基本教学要求

国际创业培训,又称创业培训(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创办与改善你的企业,简称“SIYB”),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瑞士,中国于2000年在国际劳工组织(ILO)和日本国家间就业促进战略项目(PEP)的帮助下,从越南将SIYB项目引进中国。国际劳工组织为了促进就业,支持发展中国家微小企业的发展,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在全球84个国家开展项目的实施。SIYB是一个创业培训项目,它面向那些有创办企业的想法,并确实打算创办一个新企业的人士。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是将创办企业的整个过程和程序设计成十个步骤,理论部分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为使创业理论浅显易懂、简单明了,还设计了一位创业者创办企业整个过程的故事和漫画,分布于每个步骤之后。受训者培训结束以后,可以熟悉开办企业的各个步骤,完成开办企业的各项可行性调查与研究,模拟演练开办企业的各个程序,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或能力特长,设计制作创业计划书。通过专业老师、创业精英、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创业计划书进行集体论证,检测企业能否开办。创业者根据专家组论证通过的创业计划书,着手采取行动,开办自己的企业。后期,创业指导教师还为创业者提供后续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创建有生存能力的微小型企业。

三、创业培训(SIYB)课程引入校园后教学基本情况

2011年9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的试点学校,将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引入校园,教学采用公选课和培训班两种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

从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每学期以公选课的形式开办一个创业培训班。培训的教师来源,理论课聘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认证的国家级SIYB讲师,实践课聘请在苏州创新创业的清华大学教授、苏州大学教授、著名企业家和苏州市招商、人力、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官员进行精心授课,企业现场参观,学习了解市场流程。刚开始,由于宣传和学生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第一学期只有61位学生选修该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参加学习的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有所得,创业创新的能力有所提高,反映良好学有所值。通过选修该课程同学的口口相传,许多没有报名的同学也来旁听该课程。以后随着同学们对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的认识逐渐增强,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均达到80人(学院选修课程每班的最高上限人数)。通过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能够客观理性地评价自己的创业能力和潜质,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政府的支持政策,激发创业意识,获得切实可行的创业想法。

本课程要求采取小班化教学,但在引入校园以后,考虑到学校的特殊性,更加上采用的是选修课的形式,因此根据学校的实际,将总人数控制在每班60人,但有创业想法和愿望又具备基本条件,真正想创业、要创业的同学选修该课程的人数还是超编,在学院教务部门的协调下确定为选修课程的最高上限,即80人,还是爆满。同学们通过学习创业知识、创业流程、创业注意事项分析等方面内容,又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理论总结、市场调查、企业观摩、模拟创业游戏等互动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试点学院课程效果的监督和评估

对试点院校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Monitoring & Evaluation,简称 M & E),全面收集与 SIYB项目取得的成绩和效果有关的各种信息。实施监督和评估的目的是按照 SIYB 中国项目规定的业绩标准、衡量指标,全面跟踪项目核心参与者的工作业绩,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M & E 有两项内容:监督工作进度和评估工作成果。监督 (Monitoring)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连续收集和分析与某一特定活动有关的各项信息,而评估(Evaluation)是对项目各项活动进行定期评价,以确定这些活动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此,在上课之前,课题组成员在试点学院教务部门的协助下,按照高校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制订好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其次提前备课做好教案;第三精心制作教学课件(PPT);第四坚持每节课都做好教学记录册;第五在每学期末,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录好学生成绩记录册;第六每期培训结束做好总结,进行研讨,分析成绩与经验、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通过监督与评估,逐步提升国际创业培训(SIYB)的教学水平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苏州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遵循苏州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总要求,充分运用苏州市现有的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在试点院校进行培训课程的教学实践,激发大学生内心创业热情,启迪创业智慧,充分地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并使他们投身到创业中去。同时,引导大学生激情创业是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职院校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认真实施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的具体体现。

五、SIYB项目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培训中的方法

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在国内属首次,还没有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培训体系。国外虽有一些研究,但大多数是属于社区学院的零散做法,缺乏系统性、规范的标准。就国内而言,国外的一些做法虽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照抄借用。我们通过试点研究,就是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国际创业培训(SIYB)的新路子。

本课程授课安排分为十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学生作为创业者来评价,一般用头脑风暴教学法;第二部分是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一般用讨论交流学习法;第三部分是评估你的市场,一般用户外考察学习法;第四部分是企业的人员组织、员工关系管理,一般用模拟实战学习法、企业现场教学法;第五部分是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一般用讨论交流学习法;第六部分是法律环境和你的责任,一般用角色扮演学习法;第七部分是预测启动资金需求,一般用模拟实战学习法;第八部分是制订利润计划,一般用角色扮演学习法;第九部分是判断你的企业能否生存,一般用讨论交流学习法;第十部分是制订行动计划书,一般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后续服务是创办企业,持续经营,给予创业指导、政策讲解、协助申请政府创业贷款等内容。

六、结论

将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引入苏州高职院校,通过试点学校取得的成果分析,以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基础,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提请相关专家讨论批准计划,在试点学校选拔具有创业潜能的在校生,集中优质师资,进行试验教学。得出结论:一是高职院校将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引入校园是可行的。二是推广效果良好。苏州市通过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全市十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小范围开展国际创业培训(SIYB)的课程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院校受过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学习的同学,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增强,创业成功率较高。三是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具有科学、合理、可行的特点。通过两年来的校园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的教学实施,该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具有较大的引导作用。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进入校园,与校园相结合,形成符合校园特色的培训内容,有效地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水平。

本成果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亟待要解决的四个问题:一是在苏州市内高职院校建立创业培训(SIYB)长效机制。在高职院校试点开展创业培训(SIYB),是一项实事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要切切实实地把高职院校的创业培训(SIYB)工作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当作一项实事来抓,当作一项利生利校的大事来抓。要在试验的基础上,将创业培训(SIYB)课程向全市其他高职院校院校推广,不断探索和完善SIYB培训教学新模式,逐步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技术指导,定期集中研讨,统一考评标准,统一奖惩标准的长效培训机制。二是建立创业培训(SIYB)绩效管理评价机制。将SIYB教师纳入全市统一管理,探索实行绩效管理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动态管理。建立可以量化的奖惩激励制度和科学评判标准,促使校园创业培训(SIYB)健康发展。三是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创业培训(SIYB)监督评估体系。开发适合高职院校教学规律、符合苏州市情、具有地方特色的SIYB师资监督评价体系,对SIYB教师业绩进行科学管理。四是建立苏州市高职院校创业培训(SIYB)师资协会和大学生创业协会。建议成立苏州市高职院校创业培训(SIYB)师资协会,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现场指导、法律援助、工商指导、贷款协助等服务,承担起创业培训专家志愿团的功能。协会还对全市创业师资实行统一业务培训,在教师培养、能力提升、激励发展、教学评价、联谊研讨等活动中,起到组织协调作用;对SIYB教师的荣誉评定、淘汰惩处等方面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为师资提供信息沟通和技术指导等服务,此外,在教师筛选、培训、发展和激励等方面负责制定规划。大学生创业协会,对参加过创业培训的大学生,已经创业的或正在创业的亦或即将创业的受训者,鼓励参加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在苏州市可以成立总会,各高职院校可以成立分会,总会和各分会负责政策的解答、开办讲座、组织交流、信息共享、服务共通,为创业者当好参谋、出谋划策,提供人事、财务、税务、法律代理等后续服务。

参考文献:

[1] http://www.siyb.com.cn.

[2] 于法鸣,庄古,张梦欣.创办你的企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2003.

[3] 陈玉荣,王卫星,廖果平,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

[4] 木志荣.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5] 丁学森.高校创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6] 吕贵兴.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0,(1).

[7] 葛莉.国际创业教育的热点知识群诠释[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4).

[8] 蔡宗模.试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民办教育研究,2010,(3).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Introducing SIYB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uzhou

SUN Qi-yong,WANG Xun,LU Zhong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215008,China)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nterpreneurship training;teaching evaluation;Suzhou

[责任编辑 陈 鹤]

收稿日期:2013-06-1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率的实证研究——以苏州市为例”成果之一(2011SJB880041)

作者简介:孙其勇(1969-),男,江苏泗洪人,讲师,经济师,硕士,从事创业教育、农耕文化、吴地文学研究;王勋(1969-),男,湖北襄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农学教学与研究;鲁忠(1972-),男,安徽安庆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法律教学与研究。

作者:孙其勇 王勋 鲁忠

民办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论文 篇3:

构建有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摘           要]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要构建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

[关    键   词]  专业特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150个骨干专业(群)学生进入高校,重点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等,由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因此高职教育要进行一场变革,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技能培训、教学方法等都将发生较大变化,对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到了转型升级的当口,高职专业建设必将进行一次变革和洗牌。在这个变革时期,专业建设更多的是专业特色建设,而且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高校名单,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423所,其中:公办高职高专院校1098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322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院校3所。江苏省有高职高专院校90所,其中:公办高职高专院校69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20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院校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相同相近的专业非常多,资料表明,江苏9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55所学校开办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办院校占比61.1%,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比例也大致如此。无锡9所职业技术学院中有8所院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这么多学校开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如果各校的专业培养模式一模一样,学生就无法适应当地企业各种各样的需求,不利于各学校专业间的差异化竞争,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这就要求不同学校同一专业要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每个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是市场的需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多类型化及对紧缺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通过教学改革进行精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办学优势。

专业特色是提高专业层次和专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建设适应市场、质量过硬、特色明显的高水平专业,可以带动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办专业层次和专业竞争能力。

二、无锡商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特色的确定,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以培养当地市场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专业特色的建设必须结合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实现学校、社会、学生就业的“三赢”。同时,专业特色在课程结构上要对特色性、时代性、适应性等进行优化,强化本校专业与其他院校专业之间的差异与优势,扩展专业的发展空间,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向社会输送实践能力强的高技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建设既要注重建设的一贯性,又要考虑灵活性与机动性,既要保证专业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对课程种类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及世界制造业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制造业比较发达,各种经济活动比较活跃,而且进出口贸易占比较大。同时,我校是2018年国家优质高职高专院校、2019年国家双优建设学校,学校商贸类专业比较强,但工科类专业在校企合作、实训实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工科类高职院校相比有较明显差异:(1)无锡商职院具有浓厚的商业文化,创业课程、创业园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都使无锡商职院每个角落充满商业气息;(2)在工科类专业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开设简单商务知识、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商业素质和商业技能;(3)无锡商职院多年形成商业营销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有所体现。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新商业背景下的工科专业,我校工科类学生的就业偏向设备维护维修、产品设计、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岗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技术学院在加强各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探索创新“工商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商科特质,在机电产品营销、技术服务、技术配套等领域的就业与创业中凝聚特色,打造品牌。受益于“工商复合”的能力培养,与其他院校的工科专业相比,我院毕业生就业空间更广,发展后劲更足。我院组建市场营销协会,开展营销技能竞赛,开设机电产品市场营销课程,开发专业教材等,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商业技能。每年大约25%以上的学生从事技术支持和营销工作,获得企业好评。经過几年创新教育的开展,学生在江苏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等大赛获得佳绩,产生良好的创新氛围,学生创新意识增强,我院创新特色更加彰显。

工科和商科知识有效融合,学生具备工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有商业文化和营销技能,广受企业欢迎,这对其他工科专业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我校要继续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升学校影响力。我校教师结合专业特点,突出“校企共建”,2011年8月与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营销经理合作出版了国内首本高职高专机电专业的“工商复合”特色教材《机电产品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并主编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机电产品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还主编并出版高职高专类创新设计的《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商科类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专业特色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合理而且支撑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但能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也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要有一定的现代技术含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9年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双修、全面发展,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电工基本操作、机电设备维护与技术改造和机电产品技术营销等专业技能,熟悉机电企业安全标准和规范,面向智能制造领域,并获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毕业生就业初始的就业岗位群: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设计、制造、调试、质检、数控技术,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发展就业岗位群:经过3~5年的工作锻炼,可从事工控设备程序设计、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机电产品研发与设计、数控编程、机电产品营销管理等。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确定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类、高层分选”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高层分选使学生按照个人专业兴趣、职业发展规划、学习能力选择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方向的综合训练,在靠近工作场景环境下学习,掌握、精通专业方向的知识,胜任一份岗位工作,达到“一专”效果,“底层共享、中层分类”使学生具备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通识知识和新商科背景知识,能够很好地适应专业相关岗位,具备“多能”,扩展职业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大专业、小方向”“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不同生源、不同层次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人才培养体系见下图)

学生在大三阶段整班上课机制被打乱,选择同一专业方向的学生重新组班,进行综合实训,实训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和技能竞赛内容相对接。综合实训开展可以有两种形式:(1)在校学生在学校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实训;(2)与规模企业联合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训练(力优自动产线实训室),也以“订单班”“现代学徒班”形式让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顶岗实训,但工作内容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以上只是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这十几年来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的一些探索,歡迎兄弟院校的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明慧,周金成.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价值工程,2010(10).

[2]徐伟.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编辑 赵瑞峰

作者:王宝敏

上一篇:遥感平台摄影测量技术论文下一篇: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