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监控实行论文

2022-04-20

摘要:文章针对省(市)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中央国有企业的有效财务监控体系,分级所有、分层运作、多方监督、全层监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财务监控实行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财务监控实行论文 篇1:

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监控机制研究

摘要:财务监控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结果的监测和控制,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过程,完善的财务监控体系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手段,严格的监控才能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各方面的利益。本文主要由现实的案例引出公司财务监控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公司内部和外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构建问题。

关键字:公司治理 财务监控 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银广夏,东方电子,琼民源等公司的特大财务欺诈案件的发生,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监控机制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危机慢慢暴露出来。而美国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及施乐,世通等事件更是说明了在国际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企业财务监控机制的危机。正是由于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得作为公司治理一方面的财务监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公司治理结构实质上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它是规范委托代理各方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并由此而形成的具有分权制衡关系的企业组织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关于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以及为维护这种关系和利益在体制或制度方面所作出的安排;而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信贷者、管理人员、职工、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整套制度安排来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中包括了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财务监控是以财务预算为起点、价值为手段,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约束和调节,使之按设定的目标和轨迹运行的综合控制系统。作为一种管理机制,财务监控规范着企业的财务经营活动,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它不仅反映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体制的需要,而且将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以及业绩的评价和激励都纳入其中。

良好的财务控制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受资本市场、融资市场、经理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治理结构受各利益相关方权利制衡的影响,例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债权人等是代表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机构,他们之间权力的制衡构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财务控制是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因为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能够解决股权高度集中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力的制衡,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关系方的利益。所以说,良好的财务监控机制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应,财务控制也包括外部财务控制和内部财务控制两个方面,要约收购、控制权争夺和并购等都属于外部财务控制,是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表现为所有者或授权人对经营者监控,通过制定绩效目标,对经营者激励、监督,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作出最优决策;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指在董事会、经理层和有关责任人中建立的财务控制体系,通常表现为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监控,解决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目的是实施有效管理并实现绩效目标。由此可见,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企业财务控制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正是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结果。

二、公司财务监控机制的构建

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财务监控主体不相同,为了实现财务监控的目标—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监控应采用共同治理机制。从理论上讲,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监控机制可以划分为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和外部财务监控机制两部分。公司内部的财务监控主要由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等监控主体来实施。而外部财务监控机制指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财权进行配置,外部财务监控主体主要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和政府等。

(一)外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构建

1.出资人监控

出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他应主导企业的财务治理权,为了实现资本收益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作为出资人必须对投出资本进行管理不能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不闻不问, 仅关心企业每期上交的利润, 放弃自己的财务治理权。出资者对企业的财务治理权具体可表现为: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的任命权等。采用的手法主要有: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企业进行控制与监督。当然,出资人的这种管理既不能干预所出资公司的经营权、管理权,不要干扰经营者的财务治理权,又必须充分行使控股权、监督权,以维护出资人的资本权益。

2.债权人监控

相对于公司股东和经理阶层而言,公司的债权人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但是债权人可在与其利益有关的财务活动中对公司进行财务监控。例如在与企业发生借贷行为时签订借贷合同,合同中除了借款金额、利率水平、还款方式与期限外,还应明确规定企业借入资金的用途, 保证一定的偿债能力等。

债权人对公司的财务监控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监控就是在债权人向公司贷款时,为了确保债务本金收回的安全性,需要建立贷款人的风险评估和信用评价制度,通过评价分析,债权人只能贷款给那些资产质量好、偿债风险低的公司。而事中监控就是债权人对公司的经营者行为进行限制,这些限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在贷款协议的保护性条款中,包括抵押和担保限制;对营运资本的要求;对股利政策的限制;对资本支出的限制;其他负债限制等。事后监控首先是自发性和解和清算,当公司出现偿债危机时,债权人可能同负债公司达成和解协议,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很容易将清算和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如折价和以多种形式偿还债务,对部分债务进行延期处理或对部分债务本息进行豁免,变更证券种类和条款等,而且可以免去冗长的法律程序和较高的法律费用。

3.政府监控

政府监控就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的财务监控行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价格确定;行为监督等。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扮演着提高效率,稳定运行,维护公平,促进发展,培育市场以及经济法治等行为角色,政府的权力特征为政府的干预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存在财务监控市场缺陷,使财务监控资源难以通过市场本身自动得到最优的配置,这就是政府干预的必然所在。

4.税务监控

税法对财务报告和审计的影响非常大。一般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都是由政府制定,由于受社会环境尤其是文化传统的影响,也为了节约成本,往往是会计准则完全服从于税法的规定,要求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应与税法要求相一致,所有纳税扣减项目都要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为保证公司的财务报告遵循税法及其细则的规定,可以通过开展税务审计,来检查公司有没有遵循这些原则,如果税务审计发现公司没有遵循这些原则,那么,公司的所有所得税抵免都将被取消,亏损结转也不例外。因此,一个必然的结果是,为了能从所得税抵免中获得最大利益,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同样要采用服从纳税要求的计价方法。由于要求编制企业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因此,税务审计无疑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又一道屏障,对于公司的财务监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中介机构

尽管投资银行的证券分析师,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们的本意并不是为了监督企业的经营,而是为了猎取最新的公司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最佳服务,但其功效如同投资者或企业所有者的眼睛,间接起到了对公司的监控作用。因为公司的业绩,高级主管的各种行为,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及融资决策等都很快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对公司披露的此类信息进行核实的就是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准,与职业道德的独立会计师,至于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及融资决策等是否符合公司所有者的最大利益,并准确合理的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则是由证券分析师们来作出判断。他们不但要及时掌握企业的各种重大决策和人事变动,而且还要对公司的各种决策作全面深入,公正客观的分析,以判断他们是否符合公司所有者的最大利益,是否有利于公司的长远盈利,同时还将分析判断的结果及时提供给市场,即企业的现有投资者及未来投资者。这样,通过资本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监督机制。

(二)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构建

1.董事会监控

由于股权分散,个体法人持股比例较小,资本结构中负债率也较低,债权人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董事们强调维护股东权益,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公司一般秉持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

董事会是监督公司经理及财务报告运行的主体,集最高决策机构与监督机构于一身,在这一结构中,CEO(首席执行官)个人处于支配地位。董事会一般由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共同组成,并设置多个委员会,一般而言,2/3的董事应独立于管理层。而关于独立董事,美国机构投资管理委员会的定义是:独立董事与所任职企业唯一的关系是他的董事职责,而不应参与公司的其他运营与管理。所以独立董事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对公司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

2.监事会监控

1993年全国人大发布《公司法》(1999年修订),分别规范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1)检查公司的财务;(2)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3)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监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另外,《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37条规定:“监事会行使职权,必要时可以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给予帮助,由此发生的费用由公司承担。”《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进行了规定。

尽管对于监事会的职责在法律上作了相关的规定,但各项具体监控事项规定不清晰,如由何机构聘请独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权等,特别是当董事、经理拒绝接受监督和纠正时,法律并未规定监事会如何对待此种情况以及可以采取何种解决措施,《公司法》和证监会规定,股份公司除董事会自己提出的提案之外,所有其他的股东大会提案都应提交公司董事会进行审查。监事会作为一个监督机构,主要监督的对象就是公司董事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监事会的提案大部分可能涉及董事会、董事的问题,若要求董事会审查认可该议案,必然导致监事会的提案权流于形式。这些都导致在实践中,监事会功能严重弱化,其并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因而,应通过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经理薪酬的建议权和对董事的提名权,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权,在法定条件下享有代表公司权,拥有对独立董事提名和解聘的表决权,内部审计权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交换意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也有助于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

3.审计委员会

公司组织结构在实行单层制的情况下,由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机关实行财务监督。审计委员会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发展。在美国《标准公司法》中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条款,SEC非常支持建立审计委员会,但没有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不过,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于1978年要求每一家上市公司都必须设立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1987年,美国国家证券商协会要求所有的纳斯达克(NASDAQ )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绝大部分成员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

世界上各国的审计委员会都要求完全或大部分由非执行董事担任,其职责有所不同,但基本职责都包括:(1)检查、复核财务报告;(2)与外部独立审计师协调并评价其工作;(3)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结合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保证外部审计的有效性;(2)对内部审计进行指导及对内部控制进行考察;(3)客观公证地评估财务会计报告(4)直接监督公司一些重大经济事项;(5)为董事会决策提供财务支持。

4.内部审计机构

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是公司管理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人一般由首席执行官任命并对首席执行官负责。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1)生产经营效率和效果审计,即所谓的经营审计;(2)组织结构的审计,经过审计确定企业的组织是否与既定的政策、程序、法津、法规相符合;(3)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审计;(4)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管理当局报告审计情况,提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经营效率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内部审计效果,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董事长报告,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该经常地与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王砚书.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若干问题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

[2]傅元略.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特性及结构[J].厦门大学学报,2003,2

[3]赵尔军,项代有.论分层制衡的内部财务监控体系[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4]韩东平,王明秀,王鑫,尹月丽.利益相关者理论条件下对经营者财务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J].管理科学,2005,6

[5]黄嘉.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财务监控权配置模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5,6

[6]林钟高,吴利娟.基于公司治理下的财务控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9

作者:黄跃群

企业财务监控实行论文 篇2:

地方国企出资人财务监控体系的框架构建

摘要:文章针对省(市)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中央国有企业的有效财务监控体系,分级所有、分层运作、多方监督、全层监控。以省(市)国资局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利,建立一个多角度的监控主体、利益独立、职责明确的国有企业财务监控体系,利用国资委正在编制的经营预算体系,与财务适时监控体系、财务监控评价体相协调,可以实现内外监控相结合、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与事后监控相结合,最终确保出资人财务监控目标的实现,即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关键词:地方国企;出资人;财务监控

据《中国统计年鉴》和财政部网站上等相关数据显示,2003-2009年,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加2.2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2700多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加2100多亿元。国有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显著提高。其中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下降。2009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经济状况好转,国有企业营业收入225087.3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润1.3万亿,同比增长9.8%。与此同时,国企改革的问题与不足也暴露无遗。如仍有出资人代表职责还没有完全履行,监管不力、职责不到位的情况存在;又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真正落实,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难以真正到位。

一、地方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现状

财政部网站近日刊登了2010年1-3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和36个省、计划单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充分显示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现状。

第一,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2010年1-3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5101.1亿元,同比增长43.2%,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6.4%。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181.8亿元,同比增长39.9%,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10.5%。

第二,地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010年1-3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088.2亿元,同比增长75.8%,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0.2%。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119.3亿元,同比增长1.7倍,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23.1%。

第三,地方国有企业应交税费和已交税费。2010年1-3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6002.7亿元,同比增长37.2%,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5%。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应交税费1350.8亿元,同比增长27.7%,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下降1%。

2010年1-3月,国有企业已交税费5733.9亿元,同比增长30.6%,2010年一季度比2009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2%。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已交税费1318.6亿元,同比增长21.6%,2010年一季度比209年四季度环比增长7.5%。

地方国有企业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4.8%、5.1%和1.8%。上述数据显示,地方国有企业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效益从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后,经过2009年的休整,目前的运营正常。如何增加国有企业的效益,挖掘国有企业的活力,尽量使其受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使其在各种突发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控尤其重要。

二、构建新型地方国企出资人监控体系的原则

我国国有资产不仅数量庞大,且分布很广、战线过长,必须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对国有资产施行分级监管。

建立完善的系统适合我国地方(省、市)国企出资人的财务监控理论模型,全方位布设和实施财务监控网络体系。对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而言,要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单靠一两项制度、措施很难达到,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监控制度体系。我们设计的省市级的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控体系是按照“分级所有,三层(或两层)运作,多方监督,全程监控”的基本模式。同时实施全面试行监督检查作业规范,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一是要首先坚持“一级政府、一级产权、一级信用”的原则,各级政府对所属企业拥有完整的所有权和财务收益,产权明晰,监控主体明确。二是要遵循决策、监督和执行相分离的原则,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三是要坚持顺向监督的原则,也就是说,监督者必须来自被监督者的上级或同级、或者是独立的第三方。四是要保持财务监控部门的独立性是监控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而财务监控部门的独立性又是由其成员的独立性来保障。五是要监控的有效性需要来自监督者的能力及经验保障。

三、构建地方国企出资人财务监控体系的框架

本文针对省(市)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中央国有企业的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分级所有、分层运作、多方监督、全层监控。

第一,“分级所有”:是指地方(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委托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各级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简称国资局),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国有资产进行监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三层运作”或“两层运作”:针对地方国有企业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力不同分别建立“三层运作”或“两层运作”。一是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国资局-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企业”三个层次的基本框架来监督国有资产,国资局作为监督主体,监督国资运营公司;国资运营公司作为监督主体,监督国有企业,以外派监事会监控为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除受国资运营公司的直接监督外,还受到国资局的间接监督。二是相对于中央国企而言,有的省市级的国企在资本金和规模上都比较小,为了减少中间层次的委托链从而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可以设计一个两层次的监控体系,由地方国资局直接监控国企,以财务总监直接监控国企为主。

第三,“多方监督”:明确国资监控机制的核心是国资局,国资委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经济状况,制定地方国企经营预算制度,地方国资局行使好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力,监督好国有资产经营者,并在政府审计及外派监事会和由国企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等监控主体的相互配合下,做好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相互协调,使国资监控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以确保国资的保值、增值。除了省属重点大型国企需要国资局派出监事会以外,其他的国企就成本效益层面就没有必要派出监事会,由国资局派出财务总监来对企业进行财务监控。

国资局的外部监控:对于省级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由独立性最强的外派监事会为主,其他的监控主体为辅。其中,政府审计、外派监事会主要是对国有资产产权管理部门、营运机构等在资产评估、产权转让、国有股权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监督。外派监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主要涵盖政府监控和注册会计师社会监控的协作,侧重于宏观监控和结果监控,与公司外部的独立审计机构进行交流,选择独立审计机构对公司财务进行社会监控。基于专业信任关系,监事会有理由相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无须对同一内容进行重复监督,让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报告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承担全部责任。为了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监控职能,审计委员会应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并且由具有财务、会计、审计、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声誉和品行的专业人士组成,接受监事会的授权和直接领导,主要是协助监事会对董事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及财务决策行为进行监督。

国资局的内部监控:主要由委派的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实施。国资委作为国有股东的代表,拥有聘用委派董事、监事和财务总监的权利,进而间接拥有国有企业日常运营及重大决策的权利。作为出资者利益代表,财务总监更多的是关注国有股东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在行使监控职责时,其工作原则是事先预防、事中纠错和事后挽救,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委托者(国资局或监事会)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发生的较大数额的项目投资、产权变动、资产抵押等事项,事前向监事会报告,并做出及时、恰当的专业评价,以防不当行为的发生。由财务总监对国有控股公司实施的适时财务监控,既有利于省市国资局掌握充分的信息,又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财务总监以所有者利益代表的身份进驻企业,承担监督国有资产运行、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审查企业财务报告等职责,重点对经理层的财务执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这种经济监控制度,是从产权角度行使权力,体现了一种来自产权约束的监控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层次”的财务监控是以国资局外派监事会为主体,“二层次”的财务监控是以国资局委派的财务总监为主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地方国有企业财务监控体系。

第四,“全程监控”:即事前、事中和事后财务监控相结合。国资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高度重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称:在未来国资改革工作中,将以落实出资人机构定位为切入点,着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为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完善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等管理制度,2009年将首次公布中央企业年报,并将加快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其他基础管理。国资委对省市一级的经营预算体系设计是独立的,是对地方国企的事前监控,并为期间经营业务的开展提供依据,也就是说可以做到适时监控,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行为有可能危及国有资产安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侵害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以及其他重要的紧急情况。经营预算体系还是业绩评价体系的依据,是事后监控,是考察企业一个经营周期的业绩情况的考证。业绩评价体系也是对经营者激励的标准。

总之,有效的省市一级国有企业出资人监控体系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重机构组合而成的监督体系,国资委作为宏观调控机构,地方国资局作为具体的执行机构,应该能实现各个监控主体相互配合、协调制衡,内外监控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全程监控和期间监控相结合,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郭复初.建立“两级三层”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J].财会通讯,2003(6).

2、徐虹,杨亚达.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监控体系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0).

3、2009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2010-02-10.

(作者单位:陈昌龙,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方瑛,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管理系)

作者:陈昌龙 方 瑛

企业财务监控实行论文 篇3:

分析强化供电企业财务监控的策略

【摘 要】加强财务监控对供电企业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供电企业加强财务监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在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供电企业财务监控的具体意见建议,希望能够对供电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监控;策略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供電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但是,目前一些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监控机制受到挑战和冲击,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此,企业上下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监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重视程度,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提升监控水平。

一、供电企业加强财务监控的必要性

财务监控是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部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信息交流沟通、监控运作和监督反馈等方面。强化供电企业财务监控,是由供电企业的特点决定的。供电企业涉及电网建设、供电售电等工作,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农电企业同时具有社会化、公益性特点。同时,企业投资项目多、资金流巨大,“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投资就超过了6万亿元。因此,健康有序的财务管理既是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所在。而要确保财务管理活动的可靠性,必须构造起与之适应的严格的财务监控机制,有效防范和抵御供电企业面临的巨大财务风险,严格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全面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供电企业财务监控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监控工作不够重视

供电企业管理者是财务监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最高管理者与下级管理人员、一般工作人员等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监控与被监控的关系,这也形成了企业财务监控的基础。但是,财务监控并不能有效地监控和约束最高管理者本身,致使部分管理者素质较低,出现危害企业运行的行为。同时,很多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监控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专门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划、健全的管理制度、科学的预算决算,导致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

2.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些供电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认识不到项目投资、供电售电、财务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风险,导致投资项目停滞、售电环节呆账坏账、财务出现漏洞等问题,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一些供电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一旦发现投资、招投标、供电售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无法立即防范化解,把损失降至最低。风险监测评估体系的缺失将导致企业财务监控形同虚设,给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的后果。

3.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些供电企业忽视了制度的约束作用,没有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控的规章制度。财务监控事前需要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事中需要严格的监督检查,事后需要有力的考核反馈,一旦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会使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缺乏依据和遵循。有些企业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也没有认真执行落实,导致财务管理混乱,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差。

4.队伍及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

财务监控需要素质过硬的工作团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和监控效率。但很多供电企业缺乏对基层员工的规范化、常规化培训,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财务管理水平低。同时,很多企业还过度依赖人工管理,供电企业内部、供电企业与其他企业和用户之间都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造成监控效率低下。

三、供电企业强化财务监控的建议

针对电力企业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强化财务监控的建议:

1.科学使用资金

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的认识,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资金管理体制,严格审批和授权制度,对审批权限进行明确的定位;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计划,供电企业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逐步规范资金流向流程等强化资金管理;把电费收入存入收入专户,并设立银行账务专门结算预算内收支,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要有专人审查和回收。还要加强对用电方经营状况的分析,确保应收账款及时到位,强化企业发展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从渠道、方式和资本成本等方面,严格规范供电企业的筹资活动。

2.建立健全制度

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逐步建立健全对售电、投资、电网建设、资金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监控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统一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有计划并且安全有效;建立资金流出备案制度,设定需要上报备案的额度,加强对资金流出的监控;配套建立相应的督导考核机制,不定期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重奖重罚、企业文化感染等来激发各级对规章制度的落实热情和主动性。

3.强化队伍及信息化建设

要高度重视对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中层、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对一流供电企业参观学习、举办学习讲座等方式,全方位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控系统、ERP等建立起覆盖全系统的网络财务体系,针对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监督控制等难点,实行会计档案管理、数据录入更新、人员信息管理,特别是使财务信息能够做到共享并实时采集、查询和分析,实现对供电企业财务活动的实时监控,提升财务监控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电力企业强化财务监控势在必行,必须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分析当前在制度、人员、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科学规划使用资金、建立健全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强化落实,才能够切实提升企业财务监控水平,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慧霜.分析强化单位财务监控的策略[J].时代金融,2014,11:178

[2]沈慧.加强企业财务监控的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1:53-54

作者:凌燕军

上一篇:农村财务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经济法治市场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