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的原因很多,包括:课程内容多、范围广,课时有限;教学方法老套、单一;大班教学,学生多并且多元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课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 篇1:

论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与提高对策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为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求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方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认同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政治教学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被赋予新的内涵,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设法让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内容充满兴趣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会发现,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里特征,会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让人们产生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然后人们才会愉快并且主动地去探寻、研究,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政治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这样才会为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处在人生发展黄金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并且对外界知识的渴求欲望相当强烈,但是由于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等因素难免会出现逆反心理等,为此,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例如在讲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照本宣读:(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这样下去,由于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即使是内容再有趣,学生也会感到乏味,甚至会很恼火:发出“直接读课本,我也会讲”这样极端的言论。我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是从讲故事开始入手的,我给学生讲了伊拉克战争这样学生很感兴趣的事件,通过这场战争学生也明白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性,由此也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产生兴趣。我并不就此为止,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学生通过我讲述的伊拉克战争有所思考,纷纷说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很快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要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由于认知有限,对此感到不是很难理解,进而会努力地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做题就很容易出错,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指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只有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地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 (4)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考察的是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记忆,但是所列举的3个错误选项视觉干扰特别强烈,有的学生虽然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背的滚瓜烂熟,但是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拿不定选项。根据我的调查,学生选(1)不选(2)的情况较多,其错误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理解。此题考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也叫无知与意识关系的问题,(1)与(3)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不是哲学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2)与(1)(3)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4)是(3)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为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重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

三、帮助学生构架知识框架,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整体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内容繁多并且其重要性和难度值仍值得备考的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复习的时候学生直接打开课本背个不停,这样的学习即使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依然效果不佳。对框架结构的把握,是文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提纲挈领似的学习,同样可以使学生在头脑发胀的高考政治复习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政治复习的时候,如果多花点心思将知识框架和层次结构梳理清楚,这样学生需要记忆的散乱的知识就变的清晰、有条理、系统。并且在面对任何考试题目时,由于对知识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把握,很容易把题答正确。

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时候不仅要把知识的框架和层次结构的梳理贯穿在政治复习的每个阶段,而且还要求再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只有找出层次结构之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才能使这个框架和结构有意义,成为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例如政治必修二的框架: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等等

这一个框架共10个大知识点,教师给学生罗列后,再就每个知识点进行展开,每个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这样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一种终极目标和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不断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并且取其精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地形成符合自己教学情况的体系。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的参与思想政治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睦哲.新课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新

课程(下), 2011(7).

[2]韦家政.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

(邳州市炮车中学)

作者:时兴荣

新课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的原因很多,包括:课程内容多、范围广,课时有限;教学方法老套、单一;大班教学,学生多并且多元化。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互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把学习与研究该课程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其主要途径包括:科学设置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主讲教师工作模式、探索改革考核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互动  实效性  教学改革

一 前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不能只是空洞的理论灌输、政治说教,应强化教学互动环节,使教与学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由教师的“独角戏”转变为师生“二人转”。

二 制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的原因分析

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兴趣不大,学生认为该课程重理论、语句抽象、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1.课程内容多、范围广,课时有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教育部(“05方案”)推出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内容。新课改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突出了其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整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基本部分,课程的范围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诸多领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然而,该课程内容增加了但课时却没有相应增加反而相对减少了,“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36学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36学时,这还不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部分,而“05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总学时仅为48学时。

2.教学方法老套、单一

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对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教学方法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远不能适应该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手段的陈旧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探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能增强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模式。

3.大班教学,学生多并且多元化

目前,在我国高校扩招的时代背景下,普遍存在思政课教师与学生配备比例较大、教师工作量大。教师授课往往采取大班教学,来自不同专业甚至不同院系的多个自然班组成一个行政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也是如此。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班级整体意识淡漠。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了解程度不同,如文科班学生理论基础普遍好于理工科的学生,几个班一起上课,教师不容易根据不同的学情因材施教。

三 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科学设置教学体系

该课程教材内容相对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来说,具有滞后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应当按照“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专题式教学,教师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去选择所要讲授的专题,这样各个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可以把各个专题讲得透彻、讲得有特色。在专题设计上,以教材为蓝本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系,在改变原有教材章节顺序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一个主题,保持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完整性。在课前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学术网站,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即将讲授的最新观点的“学术争鸣”,再由任课老师筛选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入到教学内容中。

2.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互动的成功依赖于诸多有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中,创新的典型方法有读书增慧的博学式教学法、寓教于乐的情景式教学法、知而后行的体验式教学法等。具体形式有演讲、小品表演、看录像、讨论会、独幕剧、相声、唱“红歌”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知而后行的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以致用,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教学形式。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实现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搭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基础的富有特色的网络资源信息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发挥网络教学和育人的优势。占领网络阵地,发展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第二课堂。网络资源信息库要及时更新丰富资源,可收集一些时评文章、理论文章、反映学科发展动向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如《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诚信的力量》等,发挥网络的实时性、互动性等功能,努力把它建造成动态的师生互动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现代网络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形成开放性、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将其建设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支撑平台、师生互动的有效渠道、深入学生实际生活的第二课堂。

4.创新主讲教师的工作模式

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和科研两大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基本上是一线教师,而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面临着一个困境就是课时量大、科研时间少。围绕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线即教学中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怎么样,关键在于“讲得怎么样”,它是整个科研和教学的最终结合及效果评价。由此观之,科研是先导,科研决定着教学效果,科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想创新主讲教师的工作,核心在于是否能有效地提高主讲教师的科研水平。在整个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形成科研团队,以老带新加强主讲教师的科研能力,并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专题讨论。除此之外,各高校应给予政策支持,派教师外出学习研修,或者定期请专家来讲学,形成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良性互动。

5.探索改革考核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本质功能在于育人,而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则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研究型教学不仅仅是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要探索改革考核体系。理论知识的考核除采用闭卷和开卷的方式外,还可以采取辩论赛的方式,辩手分别代表不同的班级,辩手根据教师所给的主题进行准备,在课堂上老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裁判,评判出的2~3名优秀辩手期末考试可以免考。从实践来看,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及整体能力进行全面测评,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积极性。

四 结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一系列原理中最根本、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珍宝’中之‘珍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通过师生双向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与研究该门课程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正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作者:胡池群

新课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 篇3:

探析时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学结合的重要性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传统政治课程中加入时事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育的主流趋势。如今虽然各个高中学校都加入了时事政治的学习实践内容,但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高中课程中的时事政治的教学内容进行解读,然后分析了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希望此文能带给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些理论帮助。

【关键词】时事政治;政治教学;高中教学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

(Zhangye Branch of Gansu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ina)GUO Fengxia

反思高中传统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现况不容乐观,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师往往只将书本中的理论观点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很难让学生对其中的理论产生心理认同。所以“新课改”后,要求高中必须要加入时事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全新教学模式下提高政治学习的效果质量。而这种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學组织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时事政治教育的内容

时事政治教育是指学校与政治学科任课教师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在最近一段时期内的新的方针政策或者发展路线,以及讲解近期在国内、国际发生的各种大事要事,它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方面,既有先进的政治理论,又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要闻。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相比于传统书本课文,时事政治教育知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真实性与广泛性。时事政治教育的开展方式相比于传统政治教学来说也较为灵活,除了专题授课外,主题班会、影音资料播放、小组讨论、报告专栏等均可以作为实施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将时事政治教育与传统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相当于将课本中的政治观点、思想信念等无形抽象的形式以具象化的实际案例开展拓展解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政治格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二、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结合的重要性

(一)时事政治教育是政治课本内容的拓展和补充

首先,从高中政治学科的性质来看,思想政治是一门综合应用型的学科,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建党哲学、伦理学等社会人文学科融为有机整体。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解决学生在观点和政治立场上的问题,对我国现代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层面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高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品行端正、素质修养高的全面综合人才,这就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实效性”特点。但同时思想政治学科中提到,不同阶级的思想政治目标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变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说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是具有一定“时效性”特点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就提到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是只有理论灌输而缺乏实践探究,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它的载体,这也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将邓小平理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观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但这些理论观点都需要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现象和实例从旁佐证。所以说,在这种全新的高中政治教育体系中,课本中的政治理论是教学内容的“骨”,为学生输出正确的思想观点起到基础作用;而时事政治教育是教学内容的“形”,通过大量近期国内外的时事政治要闻,阐述说明课本中的观点论点,使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为课本中的思想观点、政治理论提供了充实可靠的现实论据。

(二)结合时事政治的政治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政治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现代学科,是高中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必修学科课程。它有着端正学生思想、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立德树人”的大时代教育背景下,高中要培养的是兼具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理想信念的复合型人才。从高中学生的整体思想状态上分析,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独立人格,若是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很容易因生活或学业上的挫折而丧失理想信念,甚至一蹶不振。所以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清形势,通过时事政治教育,向学生输出正能量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中时期正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加入时事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开发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社会现象、舆论话题时,能带着自己的分析思维,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问题的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将书本中的内容融会贯通,才能在形态意识斗争严峻的环境背景下,能坚定不移地坚持理想信念和政治观点,客观公正地看待舆论问题。所以在高中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用理性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在时政要闻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在不断分析、整合、反思中,将政治课中先进的理论观点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所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掌握党的重要发展理论和建设思想,而时事政治则是为了让学生打开思维格局,心系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振兴事业,将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时事政治丰富了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手段

由于以往教师过度追求学生在政治学科上的考试分数,导致课堂教学结构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为了应对政治学科的主观论述题,往往教师会让學生从课本、提纲、试卷中找到对应的重点段落进行背诵,这样的教学模式明显有悖于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立初衷。一些学生就算能一字不差地背出课本内容,也会对其中理论知识的本质不求甚解,没有真正做到学透、吃透。而引入时事政治教学内容的思政教育,将不再采取这种硬性“灌输”式教学,而是通过辩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课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的互动环节,如一些学校会采取话题讨论或者是网上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仅丰富了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政治教师做好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更好地开展时事与高中政治知识相结合的教学。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将时事政治教学与课本内容相结合,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将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拓展了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说服力;第二是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第三是丰富了高中政治课堂的表现形式,一改以往枯燥的单纯说教。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将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多形式、多角度地丰富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

参考文献:

[1]周丽琴.时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学的结合的重要性及途径探索[J].考试与评价,2020(10).

(责任编辑  王小飞)

作者:郭凤霞

上一篇:创新能力培养下音乐教学论文下一篇: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