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研讨论文

2022-04-19

农村金融体系研讨论文 篇1:

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难题根本

4月20日,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暨《农村绿皮书(2017—2018)》(以下简称绿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转型发展初见成效;第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第三,农村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稳步推进。

“展望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积极向好势头的动力增强,有利因素增多,粮食可能继续增产,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农民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良好运行态势,将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支撑,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重要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增加,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这对农产品供给质量和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2017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体下跌,农产品进口速度明显快于国内农业增长速度,表明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急切需要在2018年进一步破题。”在李国祥看来,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绝对差距缩小和农村居民内部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缩小还比较困难。“总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全面根本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和重视。李培林指出,一是在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过程中,如何将小农户纳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二是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如何促进乡村的有效治理。
产业兴旺是重点

绿皮书显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体系中,由于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村经济内生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和以城带乡力度是极其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加快农村经济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农村经济现代化,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培育新动能,发展农村创新经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任务。农村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要重点围绕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加快构建高效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和科技成果权益保护制度改革,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走质量兴农道路

李国祥认为,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必须走质量兴农之路。

据介绍,中国多数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由于多数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偏高,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面临越来越不利的处境。一方面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产品生产者赚钱少,谁来发展农业成为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总体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大规模进口成为常态,而稳定发展国内农业生产越来越困难。同时,中国农业发展为追求高产增产,长期面临化肥农药投入不当和部分地区土壤水体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这不仅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还会提升食品安全风险,带来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中国农业发展出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绿皮书显示,走质量兴农之路,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增收主要靠提高单产增加产量。每当某个农产品价格能够让生产者有利可图的时候,生产者往往一哄而上,不计资源环境代价和投入成本片面追求增产,带来该农产品相对过剩,造成滞销和价格低迷,走入增产不增收困局。实践证明,增产导向的农业发展很难持续。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更高质量更加安全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供给。

同时,走质量兴农道路,必须彻底改造“好坏不分”和“真假难辨”的农产品市场机制,才能强化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激励机制。为此,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强化质量塑造品牌,克服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弊端,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牧业循环发展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充分反映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走质量兴农之路和保持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质量兴农和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事关农产品质量与数量关系,要深刻理解农产品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关系既明显区别,又紧密联系。某种农产品高产增产是典型的数量增长;某种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卫生安全性提高,是典型的质量增长,二者明显区别。但是,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数量快速增长,显然是农业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不能完全将农产品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对立起来。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数量快速增长,就是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让小农户分享利益

近年来,国家继续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加快增长,国家富裕农民政策成效显著。但是,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水平差额扩大到近2.3万元,差距扩大1000多元;农村居民内部高低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扩大到9.48:1,比率比上年上升了0.02。主要依靠农牧业收入来源的小规模经营农户增收相对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水平差距,缩小农民间收入差距,让更多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任务仍然艰巨。

因此,李国祥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惠及更多农民,必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机衔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既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为小农户提供各类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務,也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多地让利于小农户,让小农户能够分享增值收益,有必要把这些重要指标作为农业农村投资者享受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依据。

作者:严碧华

农村金融体系研讨论文 篇2:

关于西部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抓住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一契机,本文以陕西省为例进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

一、陕西省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及缺陷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随着全国性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的变革在体制、结构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性,使得金融在为“三农”服务方面更显得被动和无力。以下以陕西省农村金融体系为例,分析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缺陷,为构建合理的符合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做一前提。

1. 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退化,减弱了国有银行的支农力度。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其商业化的进程,以规避风险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缩减了大量效益低、风险大、周期长的县级以下的分支机构,使得本来就不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农业是陕西省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的缩减使得农业资金的来源减少,支助农业的贷款也相对减少了。据统计,截止2004年8月末,陕西全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285.61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91.98%,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农业贷款。而且,国有商业银行面向“三农”的贷款发放的审批程序越来越严格,不再发放企业流动现金贷款,大量的存款由于其拥有的趋利性以及商业银行电子化程度的加快,纷纷涌向城市和大中型的企业,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支农作用也越来越弱。

2. 农村信用社力量薄弱,历史问题严重,无法独立承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1996年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以下称农信社)与农业银行脱离隶属关系,按照合作制度重新规范合作金融组织。但到目前为止,农信社改革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仍然依靠的是国家信用。陕西是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省份,去年开始启动实施。按照国家文件,全省107个区县中,有7个区县,具有实施“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资格。为了使信用社改革更加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省上选择神木、西乡两县进行农村合作银行试点。农信社支持在“三农”经济中是最重要的机构,但同时也是力量最薄弱的一个机构。另外,陕西省很多农信社历史包袱过重,不良贷款过多,使其在经营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农信社是由省级单位直接管理,很容易受政府的干预,缺乏自主性,容易形成风险,使农信社和农户受损失。因此,单靠农信社一家之力是无法支持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3. 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资金投入减少,政策性职能弱化。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专门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不以赢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其主要是对商业性金融起引导和补充作用,其资金投放领域主要是那些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项目。主要从事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业务,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确保了农民的增收、确保了国家粮食的安全,同时也为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陕西省二三产业的发展,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速度加快,收益空间逐渐缩小,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支持也越来越少。而且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的的政策性性质,使得其本身不良贷款的比例日渐升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它继续投向农业的政策性资金的能力也就减退了。

4. 由于民间金融借贷受到相关政策的限制以及自身拥有的缺点,使得其不能从本质上弥补正是金融的不足。民间借贷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通过血缘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邻居关系等进行借贷活动。其主要有私人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形式,借贷利率大大的高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西部地区这种借贷方式广泛的存在着。从1986年开始,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已经超过正规信贷规模,而且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但是,由于单纯依靠社会关系约束的民间借贷在抗风险能力上的脆弱性以及其自身固有的高利贷性质,使得其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民间融资的非正式性也往往导致政府对其采取打压政策。因此,民间借贷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5. 邮政储蓄大范围的吸收农村资金,大量资金流入城市,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短缺。近年来全国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在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又贷款给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专项用于农副产品的收购,这两块资金几乎相抵。到2002年11月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吸收各项存款19469亿元,各项贷款14117亿元,两者差5352亿元,其中有价证券及投资1812亿元,净存放中国银行684亿元,拆借给其他金融机构1152亿元,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计算,估计从农村流出资金约3000亿元。

除了以上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缺陷之外,它们之间缺乏很好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是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不能及时地、准确的弥补各金融机构的不足。

二、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从陕西省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来看,现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明显的弊端和缺漏。因此,要发展陕西省的农村经济,就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的、高效的、有秩序的、符合现实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上本文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理论和陕西省农村金融现状作了简单的分析,可以得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竞争又合作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具体叙述如下。

1. 创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互补的农村金融新格局。由于陕西省农村现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存在各自的缺陷,使得农村出现了无金融服务的盲点地带。这就需要国家的政策、各金融机构的改革以及金融机构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性资金的管理,发挥政策性资金的支农作用和导向作用。就陕西省而言,是全国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2.3%,全省有70%的人口和80%的耕地处在水土流失区,只有退耕还林才能解决恶劣的生态环境。所以,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内容,在缩减粮食收购资金金融支持的同时转而支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较大比例地提高对农业开发、生产、产业化服务等的贷款比重,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对经济与生态能协调发展的农、林、渔业等一些获利能力较低的生产经营项目给予贷款支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尽可能的发挥支持“三农”的作用。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但是我国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在不违背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三农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创新,使其更有力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信社与“三农”有着天然的无法割断的关系,而且其也是最贴近农村的金融机构,它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机构。目前,全国性的农信社改革已经开始,并逐渐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消化处理历史包袱,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健全信贷管理体制,创新信贷业务方式;改善金融服务,加快电子化建设;弥补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涉及地区和农户的贷款支持,更好的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2. 有效引导农村金融的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竞争市场。农村普遍存在的高利贷现象是市场不开放的结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统计数字显示,当前农村融资70%以上的信贷是由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这就为长期的金融风险埋下了隐患。2005年,国家金融改革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对农村金融应采取不同方式的监管,对民间借贷,可对机构进行备案,对交易予以登记即可;而个人借贷行为可以自愿公证的方式进行监管;但对于准正规和正规的金融组织,则必须经过准入审批;而政策性金融则需政府授权准入并对业务进行严格界定,亏损由政府兜底。

3.加强建立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开展农村保险业务。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风险既具有一般金融风险的特征,还具有自身的风险特性。一是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例远高于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的平均水平,这是造成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风险的最主要原因。二是西部地区农村主要是以农、林、渔、牧业为收入来源,盈利性相对而言较差,使得贷款的利率低,回收性较差,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高风险,低收益”的现象。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透明度低,风险披露又表现的相对孤立,农村金融风险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不利于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因此,为了稳定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减少对全国金融风险的影响,必须建立相应的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有效防御金融风险的发生。

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保险业在农村的开拓和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使农民遇到风险时,仍然安然度日,并使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在2004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保险产品创新会上,吴定富就呼吁:“我国绝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未来保险竞争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保险业要以战略眼光积极开拓这块潜在的巨大市场。”另外,政府应该进行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资金上支持农民购买保险,使得农民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农村保险,在农民遭受严重损失能得到一定经济上的补救。

建立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任重道远,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和逐渐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王建青 祝明伟 王 芬

农村金融体系研讨论文 篇3:

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机理

金融是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我国,金融作为一种资金配置机制与产业政策相互交织,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机制。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如何以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笔者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一、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金融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金融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水平和速度。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助于传统产业的发展,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体系主要通过资金形成转换机制、资金流动导向机制、产业整合机制、信用催化机制、分散风险机制促进资金供给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水平和速度。

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能够促进资金等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有序流动。金融发展所内含的融资功能,可以带动外部资金以及品牌、专利、技术、人才、制度等与当地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相结合,共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金融体系中,良好的资本形成转化机制和畅通的产业资本来源渠道,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在有效的金融体系中,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高级化的金融市场结构,能够为产业资本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保障,推动竞争力强的产业更快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金融通过对产业资本流动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在各产业和部门中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协调发展。随着资本流向改变,产业会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重构。就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其关键在于金融体系合理发挥功能,通过支持产业关系协调和产业地位协调,促进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

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金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新兴产业发展等的支持来实现的。

以金融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转化离不开金融支持。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甄别并投资于那些具有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的项目,从源头上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金融的支持会加快科技成果传播、普及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更大范围的科技创新。

以金融支持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表现。产业融合是在资本运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向不同产业流动和渗透,通过资本运作形成资本融合,推动产业之间的重组与协作,最终实现以资本融合为纽带的产业融合。

以金融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拥有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潜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需要资金支持。金融业利用其监督及信息优势,把金融资本投向那些发展潜力大、预期收益好的新兴行业,聚集人力资本,促进技术创新,孵化和孕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有竞争力、有市场前景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高级化。

以资本流向变化推进产业优胜劣汰。在资金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资金会在利润导向作用下流向利润较高的产业部门,从而推动处于产业链高端、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部门较快发展;而那些缺乏成长性、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则往往由于缺少金融支持而受到抑制或选择退出。

三、金融改革创新应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视并解决好以下问题。

金融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性需要加强。有学者发现,目前金融改革发展相对滞后,资本流动存在扶持落后行业的异化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发挥不理想。有学者认为,由于股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缺陷,造成股票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现和发展。

资金投向粗放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流动性,而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以及利率信号失灵导致的资源错配。我国金融系统偏好于为大企业、大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对中小企业服务明显不够。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得到资金的往往是特殊部门和行业,而大量前景看好、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创新型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金融投资效益低下问题不容忽视。我国金融放贷市场主体单一,金融放贷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导致金融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不高。金融资源配置与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金融投资效益低下。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需要调整。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信贷需求。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金融领域也呈现明显的“二元性”特征。正规金融服务在农村的供给能力不足,使得农民求贷于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造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活跃盛行。

四、以金融改革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着力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总规模,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进行长期投资,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资本供给。努力将投机行为变成投资行为,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循环末梢,增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推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需积极培育和完善风险投资,完善创业板市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等,从而为高风险、高成长的高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资本市场在创新体系中担当着关键性角色,具有枢纽、杠杆和带动作用。资本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并将深层次改善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与制度基础。应从多个层面深化金融体系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在创投产业的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资源向创新型新兴产业聚集。

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鼓励农村金融创新,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其改造成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促使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挥民间金融在支农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着力完善金融运行和监管制度。发挥好金融创新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需按照审慎监管的总要求完善金融监管。看准了的,应全面推開;还没有看得非常清楚的,应让一些有优势的地方先行先试。在确保通过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使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处理好推进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关系,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大的概念。其整个过程涵盖了从产业选择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能够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实现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够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配置。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支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不可忽视,上文就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理进行了揭示,以期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参考。从未来研究的方向看,基于金融支持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具有理论上的新意,金融学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学的结合将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问题,本研究将为这些课题奠定一定的前期基础。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张瑞娟

上一篇:我国社区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口译教学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