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熏陶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推进,大学生艺术社团管理和建设无论在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还是校园文化氛围的渲染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但农科院校由于经验缺乏、软硬件配套不足等因素,导致大学生艺術社团在农科院校建设面临着“制度—硬件—队伍”三大困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熏陶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熏陶管理论文 篇1:

艺术教育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艺术教育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对策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艺术教育管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的三者的统一,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提升,也是现在新兴的一门专业。艺术教育管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灵塑造、情感熏陶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艺术教育管理的内涵出发,研究了艺术教育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艺术教育管理;综合素质;发展对策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探究艺术教育管理的内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教育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一)艺术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

艺术教育管理的协调作用主要表现为,在进行艺术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协调师资力量、物质基础以及学习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协调作用就是使得这三者之间进行合理的配合,能够让教师发挥出教师的力量,教具和教学场所、器材能够发挥他们的力量,让学生学习的课程有效地在这两者之间融合,不会出现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这种协调作用是艺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艺术教育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艺术教育管理对于课程建设和课程的实施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艺术教育管理首先是指导课程的建设,在学生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参考艺术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在课程中全面纳入一些艺术类的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情操。例如,现在很多学校都把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当做选修课来让学生选择,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艺术教育管理具有调试作用。

调试作用指的是艺术教育管理可以调试学校的物质条件与课程人员及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作用。这是典型的管理学科的作用,可以看出来就是教育管理具有很强的管理学特点。

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提升方式分析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也可以将它理解为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身心健康、个人发展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的。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种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是面向部分学生或者是特殊群体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点也是要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等。

二是培养创新精神。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现在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个人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进行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学生学习阶段就开始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三是打好基础。素质教育着重于打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立足于学生今后发展的这个关键点上,现阶段的教育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而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素质教育要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基础能力的培养方面,都要以打基础为教学要点,帮助学生挖深植根,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是引领时代。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适时变化,在注重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能够创新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因为这个时代是在逐步的发展和变化当中的,虽然有些基础知识没有改变,但是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时代发展中去,将时代赋予的新知识、新能力,例如计算机的教育以及信息技术的教育都是一种新的知识,这也是学生必须要的教育内容。

三、艺术教育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对策

艺术教育管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作用显而易见,艺术教育管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情操陶冶、情感熏陶都有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艺术教学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发展有哪些对策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在课程方面的发展对策

艺术教育管理首先要应用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方面,要明确科学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就是要明确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要能够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意义,不能偏废这些学科,忽视了学生的艺术教育,就会使学生丧失全面发展的机会;其次,要进行全面的课程设计。所谓全面的课程设计,就是要针对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步骤来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含音乐、美术、体育等等艺术门类。在进行这些艺术门类课程的设计时,要有针对性的划分,针对课程的重点难度不同,将课程分为几个类型供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和选修,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最后,在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方面也要逐渐加强。一方面是在课程评价方面,在进行课程设计完成之后,要将课程运用在教学上,在运用过程中,我们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找出课程的优点和缺点。在改正缺点、发扬优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修改课程,使得课程更加的完善,更适于学生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程本身的水平,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课程评价的过程要尽力完善课程标准让,让课程评价有标准可依,不会造成错误评价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加强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任务是优化课程,将课程与学生和教师以教学器材三者之间更加协调,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体制,明确课程管理任务。

(二)在评价方面的发展对策

评价主要指的是对整个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师、学校、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这是艺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艺术教育管理应用在学生素质发展提升方面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对学校进行评价。要将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发展理念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将教育管理的理念和艺术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校的发展理念中去,不能有所偏颇。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够塑造一个更好的氛围和艺术教育发展的环境;其次对教育评价。教育评价主要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将艺术教育管理理念融入到综述评价当中去,通过评价来进一步的完善;最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的工作评价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式,依据各类型不同的教师的特点来划分这些指標和评价模式,不能够运用错误的评价方式,以免造成错误的引导。

(三)在教学方面的发展对策

艺术教育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中比较重要,接下来从教学方面提出一些发展对策。首先是注重课堂的模式。要创造课堂类型,创新课堂模式,在结合传统课堂类型的前提下有效地拓展、丰富课堂类型,将户外教学以及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到艺术教育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抓住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體验式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以及对话式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更好地完成艺术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其次,完善艺术教育管理的内容。严格执行教育方针,明确义务教育的领导责任,完成相关的课程内容,开展组织学习培训,丰富艺术教育管理的内容,全面提高艺术管理水平。

(四)在创新方面的发展对策

创新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创新观点、创新思路、创新体验。要培养创新的氛围,在学校要以及教育界要培养思想争鸣、学术交流的氛围,建立学术交流和思想交流的平台,鼓励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创新,对于一些取得成效敢于创新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基于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其次,要根据新的经验和体会来创新思路和理论。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种全新的环境和全新教育模式。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将会有新的体会,也会产生新的观点和新的经验,我们要在交流观点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新的思路和思想,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理论知识。

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教育管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艺术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丽彬.浅谈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

[2]徐峰.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13(11).

[3]罗红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施与效果[J].辽宁教育研究,2006(4).

[4]高畅.论艺术教育管理在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发展意义[J].音乐生活,2013(5).

[5]褚春元.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再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5).

[6]豆军红.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作者简介:程刚(1968-),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沈阳乐府艺术学校,本科,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管理。

作者:程刚

艺术熏陶管理论文 篇2:

加大大学生艺术社团管理与建设发挥农科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摘要: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推进,大学生艺术社团管理和建设无论在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还是校园文化氛围的渲染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但农科院校由于经验缺乏、软硬件配套不足等因素,导致大学生艺術社团在农科院校建设面临着“制度—硬件—队伍”三大困境。本文针对目前农科院校在艺术社团管理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改善大学生艺术社团发展现状。

关键词:农科院校;艺术社团;大学生

在全球化进一步深化推进的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淡化,双方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性愈加突出和明显。在该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就越发严格,由此艺术教育也越发得到重视和关注。艺术教育对于发展学生思维、情感、创造力和培养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丰富对学生美和艺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为突出和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艺术社团一直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和熏陶的重要载体。艺术社团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影响对大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同时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以及对大学生长远的发展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内关注艺术类社团的发展,对其进行合理地规划,科学的管理,将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推进以及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艺术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艺术社团作为高校学生自发性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可以较好地弥补高校艺术教育的天然弱性,可以更好地走近每个学生群体中,更深入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文化素质的培养。农科院校作为以传统农林牧副渔等专业为核心的综合性院校,学生大多从事自然科学类专业,因此人文艺术类的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重视在农科院校中的管理和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完善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重要性

1.1 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是农科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

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趋势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里的艺术类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艺术兴趣,提升文化修养和素质,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还满足了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在农科院校内加强对大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和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素质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可以减轻当前大学校园艺术、精神文化缺失的问题,还会带给学生自我展示和兴趣培养的舞台,弥补以往应试教育阶段带来的一些艺术素质薄弱和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社团的有效管理和建设出发,为全方位育人提供一个坚实有效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加强大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由具有相同艺术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队即艺术社团,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质以及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已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艺术社团举办的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此外,艺术社团由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构成,因此可以很好地提升和增加学生个人能力,促进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2 农科院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现存问题

虽然大学生艺术社团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多数院校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农科院校由于缺乏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软硬件配套设施不足等因素,导致大学生艺术社团在农科院校建设面临着“制度—硬件—队伍”三大困境。

2.1制度困境:社团管理制度缺失,有待健全

在调研了解的五所农科院校中均发现艺术社团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因此大多数艺术社团均处于“自由发挥”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的社团成员招募的规则明细、成员的管理制度,以及社团活动的整体规划运行等。

此外,从社团成员的管理从属关系来看,仍存在分工合作不明确的问题。在社团中包括社团干部和普通会员两类学生,但由于学生们对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不明确,因此经常会有部分社团干部未能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同时,社团内划分为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合作也较为松散,缺乏整体的核心力。

2.2 硬件困境: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不足

与其他兴趣类社团不同的是,艺术社团各类活动的开展需要有相对固定的场所,而且很多艺术社团还需要有相配套的器乐设施。但是从目前了解的现状看,绝大多数的社团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即便有也仅能满足基本开会需要,无法进行日常训练或者排练节目。

同时,由于经费有限,很多社团没有固定的配套器乐设备,大多数都为学生自行携带,因此也给社团学生在某种艺术特长方面的培养带来了局限性。在访谈中也了解到,有不少同学中途退出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乐器或无法支付高昂的乐器租用费。

2.3队伍困境:社团干部及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农科院校的社团管理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社团内的学生干部以及专业师资指导力量的不足。

2.3.1 社团学生干部方面 艺术社团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大一刚加入的时候,学生兴趣最浓、积极性最高。但是到了大二,选择是否留任的时候,很多人对社团失去了新鲜感,甚至觉得该体验的都体验过了,因此就会放弃留任,有些即便留任了,也没有太大的兴致将社团进行更好的管理创新。这种“留人荒”的现象,基本成了最困扰农科类院校艺术社团建设的问题。

2.3.2 缺乏专业教师队伍指导 与其他社团组织不同,艺术类社团各类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艺术类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现在不少学校的艺术类社团虽然都有一个指导老师,但大多数都是“挂名”,并没有在实际活动开展或者社团管理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很多艺术社团都是因为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最终导致很多活动缺乏专业性而最终变成了学生自娱自乐的活动。

3完善农科院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端正高校艺术教育态度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早期以专业性教育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方案不可避免地受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农科院校是以传统农林牧副渔等专业为核心的综合性院校,在人文艺术类的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甚至部分高校持有“艺术无用”的观念,从而导致“重农轻文”的教育局面,这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农科院校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端正轻视艺术教育的守旧思想,重视艺术社团建设和管理,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一方面,高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社团,与时俱进,并结合农科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丰富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提供充足的引导、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逐渐提升艺术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

3.2健全艺术社团管理制度体系

实现艺术社团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针对艺术社团日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将人、资金等社团资源的使用规范到具体的条文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另外,还需配有一系列的奖惩机制、考评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从而为艺术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以高校领导、专家和社团负责部门组成艺术社团管理小组,对艺术社团成立严格把关,注重建团目的和社团发展计划;完善评价体系,综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社内自评,把艺术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学生工作评估体系,定期考核社团日常事务管理和活动成效;以考评结果和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为基准,定期对表现优秀的艺术社团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制订对考评不及格的艺术社团和学生的考核机制。加强对艺术社团的监督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监督,避免活动敷衍、社团人员队伍懒散等现象。

3.3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投入力度

强化对高校艺术社团的指导,依据艺术社团类型配备一位专业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指导老师,专门负责思想指导、知识指导、活动指导以及相关事务管理。其中,指导老师需严格审核社团活动,保证社团活动质量,避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社团活动;协助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建议以农业优势学科为依托,发展具有特色的艺术社团活动;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从而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各类艺术社团指导老师组成一支专业的指导队伍,对社团整体进行宏观调控,确保艺术社团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对艺术社团的运作资金作出合理计划,根据社团的年度发展计划发放相应的补助资金额度。丰富资金来源渠道,除了校内补助,还可以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出席一些企业公演以及提供有偿的演出来筹集活动资金,从而为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另外,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对艺术社团活动配备必要的器具、设备和培训场地等。因此,为实现艺术社团的成效和影响力的最大化,高校应积极给社团提供有力的人才、物质和经济方面的保障。

3.4重视大学生艺术社团骨干的培养

社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对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艺术社团骨干的培养不可忽视。一方面,社团推优选举需从严落实。考核内容需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综合考核结果、工作表现以及以往所取得的荣誉成果等方面,最终确定艺术社团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可以丰富艺术人才来源渠道,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对学生的推荐或者自荐以及对优秀人才提供合适的奖励政策等方式来引进人才。 同时定期对艺术社团干部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类和才能类培训,并对最终的培训成果进行考核验收。

参考文獻

[1]宋小兵,帅陆军.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12):82-84.

[2]葛雷.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意义与建设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体育与艺术),2008(08):149-150.

[3]王琰.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探析[J].美育美学研究(文教资料),2011(09):99-101.

[4]夏莉娜.浅谈高校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47-48.

[5]白晋平.浅谈艺术类高校学生社团干部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大众文艺,2011(01):272-273.

[6]李玉婷.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04:27-29.

[7] 宣丹平,王珩.高校“三位一体”艺术社团建设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4,05:115-118.

[8]程永生.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17-119.

[9]丁元斌.论高校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64-65.

[10]张立驰.试析艺术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53-54.

[11]张娜.谈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5,(19):97-98.

[12]田霞.艺术社团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3,04:38-40.

作者简介:殷舒,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文化素质教育。

作者:殷舒

艺术熏陶管理论文 篇3:

国内外艺术教育管理研究与探讨

一、国内艺术教育管理研究

(一)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及作用的认识

实施艺术教育管理首先需要对艺术教育的地位及作用有所认识。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认为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十分重视对于艺术的学习。他把规范社会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他认为艺术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把艺术教育看作是人性改造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战国后期基本确立了儒、法两家思想体系,形成了“外儒内法”这一延续数千年的基本政治文化制度,由于儒家学说更适合外部教育,因此儒家教育思想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中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史的主线。汉代班固和南宋朱熹都说:“十五而入大学,学先圣之礼乐”,先秦时期就已产生的艺术教育理念,在经过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学者和教育界人士的继承、发扬和不断实践后,逐步建立起中国重视艺术教育的传统。

进入近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艺术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西方的新思潮开始快速向我国传播。清末民初我国近代教育体系开始萌生发展,在近代学堂内,专门的艺术教育得以展开。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发展艺术教育摇旗呐喊、大力倡言。而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也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美育的重要理论思想。王国维于1906年发表了《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他提出了培养“完全之人物”的体、智、德、美四育的教育主张。在中国现代,系统提出美育理论的学者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蔡元培在1912年4月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此外,他还创办音乐、美术的专门学校,开设美学课程,聘请教师甚至亲自授课。这些人的艺术教育思想成为推动近现代中国艺术教育的主要理論依据。

建国后,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立德树人,应当重视艺术教育以及艺术教育管理。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中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艺术教育的作用,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

总之,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有重视艺术教育的传统。无论是视艺术教育为人性改造和人格塑造重要途径的儒家学者、还是以陶养感情为艺术教育目的之近现代学者、乃至2014年强调艺术教育“立德树人”作用的指导思想,虽然具体表述各有不同,但是重视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的思想内核则一脉相承。

(二)我国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我国很早已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社会缺乏艺术氛围的影响,人们普遍没有真正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对于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不够系统,艺术教育管理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规范。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方面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艺术教育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明确指出:“当前,不少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提高和健全人格养成。”李娜、万克夫认为,目前艺术教育还有许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必要性,觉得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一点也不重要。郭进磊认为,艺术教育依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和学校,艺术教育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

2.应试教育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王贞琴和王泳舸认为造成目前艺术教育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观念偏颇、艺术教育分量有限以及投入不足。王海鸥认为当前艺术教育导向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内容、重成果而轻过程、重提高而轻普及的时弊。郭晓指出,各级各类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应赛现象”,一部分中小学生被迫把通过艺术比赛为学校争光作为艺术学习的目的。

3.艺术教育师资缺乏、质量不高

胡咏丽认为目前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村严重不足的矛盾;二是现有的师资质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国外艺术教育管理研究

国际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些国家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整个社会艺术氛围浓厚。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家庭都重视艺术教育。在实践中,对于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比较系统,艺术教育管理的法规比较全面规范,艺术教育管理制度较完善,并能贯彻落实。以下就来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一)美国的艺术教育政策与国家标准

1.美国的艺术教育政策

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在西方艺术教育思想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美国对学校艺术教育法规建设也是十分重视的,他们面对新世纪的要求,制订了一系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艺术教育法规文件,明确了艺术教育的政策与国家标准。

《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法案于1994年通过了立法程序,第一次将艺术列为美国中小学的核心学科,并要求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2001年又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明确艺术的核心学术性科目地位,加大联邦政府对艺术教育的拨款。可见美国政府一贯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并从法规政策层面上予以保障支持。

2.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虽然美国的艺术教育在具体实践中,不同的地方与学校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但都必须符合1994年确立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全体学生无论其背景、天赋或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可见美国的艺术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生的。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要求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获取艺术知识和技能体系,并进一步理解艺术的本质、价值乃至艺术对人性的意义。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按照美国的新学制(四四四学制)的年级段表述。美国《标准》共有四个艺术学科组成。“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每个年级段中四门艺术分别表述,每门艺术学科的内容标准在每个年级段是一致的,而成就标准则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由浅入深展开。与我国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相比较,美国标准比中国标准的内容更加系统,标准的内容将幼儿园、小学、中学艺术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艺术教育体系。美国标准的目标更加具体清晰,有可操作性,更能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综合能力。

(二)日本艺术教育的制度及特点

日本也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制度及鲜明的特点。

1.日本艺术教育制度

日本艺术教育的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其政策体现出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特点。日本在1947年公布的《学校教育法》和2008年公布的《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及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一起明确了艺术学科的要求,保障了艺术学科的地位。日本文部省和各级教育机构的相关部门内都配备了负责艺术教育管理的人员。日本中小学的艺术类教材需要经过文部省的审核才可以使用。

2.日本艺术教育的特点

日本艺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完善学生的品格。

比如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就提倡“才能教育”,他认为,通过艺术的潜移默化,可以培养儿童高尚的人格。

此外日本艺术教育还注重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師资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开展丰富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全体学生参加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日本的艺术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社会艺术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在艺术教育时,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体而言,国际上艺术教育领先的国家对于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深入,更重视教育法规建设,在执行上也更加规范。这些国家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些国家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同时提倡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提高艺术素养,从而促进全面发展。这些国家的经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国学习。

总之,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普遍认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艺术教育同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我国公民整体艺术素养不高,更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大家普遍没有真正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我国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问题。我国艺术教育管理水平同国际上艺术教育先进的国家存在着全方位的差距,思想理念、管理模式及体制等各方面都明显落后。

基于我国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我国艺术教育管理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艺术教育和艺术教师地位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和艺术教师都处于较低的地位。艺术教育与艺术教师往往不受重视。在西方艺术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学校艺术教育受到很大的关注。这些国家的教育者认为艺术教育在学生一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艺术将伴随人的一生。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一切向分数看齐。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情感,只会做题,考高分。这样的学生不懂得生活,缺乏想象、沟通和创造能力。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人才就像机器人,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艺术教育和艺术教师始终处于较低的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从行动上重视艺术教育。

(一)学校领导应重视艺术教育

笔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要求所有的校长都必须从观念上重视艺术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和艺术教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观念。校长在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那么艺术教育和艺术教师的地位才会提高。因此,转变观念应首先从转变校长的认识开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各校长加大艺术教育宣传力度,定期对他们进行艺术系列培训、艺术主题讲座等,提高校长们自身的艺术修养。使校长们从观念上真正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艺术教育不仅本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学校其他方面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来督促校长重视艺术教育,按照国家艺术教育政策法规来执行。

(二)各学校应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

教育主管部门应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学校可邀请艺术教育专家为教师开设艺术专题讲座,使全体教师在思想上认同艺术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取代的。校长应在公开场合上向全体教师宣布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艺术课程可以被随意占课,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贫乏、不足等现象,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予以杜绝。

(三)加大对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

学校还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为艺术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应规划艺术教育专用经费,用于学校艺术团队建设、艺术特色项目的推进、艺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和艺术活动的开展。

(四)提高艺术教师待遇

学校还应提高艺术教师的待遇,为艺术教师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工作环境。增加艺术教师的课时费,将艺术教师指导课外艺术活动的课时计入工作量。学校对于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应予以奖励。对于优秀艺术教师,在培训、评聘职称和评定先进等方面应予以优先考虑。

(五)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艺术教育的地位

此外,还应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艺术教育的地位。比如说应立法规定艺术教育专项经费不可挪为其他用途。如果挪为他用,就是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唯有建立起完善的艺术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真正保障艺术教育和艺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二、构建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一)加强艺术课程建设

学校应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体现其育人功能。学校必须根据国家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设置艺术课程。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必修课在学校的开课率应达到百分之一百。

除了艺术基础型课程建设,还要注重拓展型、探究型艺术课程的建设。学校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素养水平、对艺术课程的需求以及学校教师艺术特长和学校艺术教学设备的条件,开发合唱、器乐、舞蹈、戏剧、陶艺、工艺、茶艺、书法等艺术课程。学校应不断丰富艺术课程,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艺术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这些课程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同时使艺术课程校本化,鼓励艺术教师撰写与艺术拓展、探究型课程相配套的具有学校艺术特色的校本教材。

(二)重视艺术教育课堂教学

学校应注重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艺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艺术教育的本质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要求艺术教师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五环节工作,并定期检查。每学期组织艺术教师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组织艺术教师到校外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学校应定期组织艺术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鼓励艺术教师制作和运用微课、翻转课堂、幕课等现代教育发展网上艺术教学课程,使得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

(三)提高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的领导。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根据学校的情况,组织开展各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切身体验,才能感悟艺术的真谛。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的课程化管理和指导,切实保证活动时间、场地和安全,努力提高活动质量。开展的艺术活动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学校应开展集体性合唱、校园集体舞、音乐剧等艺术活动,扩大学生参与面。每年举办一至两项有特色的专题文化艺术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欣赏高雅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举办艺术专题讲座等活动。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生参与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博物馆、美术展览等情况与表现要作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

(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学校应努力营造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为学校营造校园艺术氛围。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艺术展演活动及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了普及我国传统艺术,初中学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工作,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指导艺术课程,从而促进传统优秀艺术的传承。

三、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和评估体系

(一)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和执行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艺术教育的政策规划、管理和统筹协调。学校应配备明确分管艺术教育的领导,设立艺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

(二)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评估体系

为了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必须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评估体系。艺术教育评估是检查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检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它是改进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区县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时,应纳入艺术教育的内容,督导部门应根据教育评估指标,定期进行艺术教育的专项督导。艺术教育开展的状况应纳入对学校整体工作、学校领导工作考核内容之中。

四、统筹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艺术教育资源

除学校自身的艺术教育资源外,各学校还应开发利用当地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和学生家庭的资源,从而拓展教育空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艺术教育模式。

(一)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

学校应当充分挖掘、使用社会的艺术教育资源,将艺术教育拓展到课堂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欣赏高雅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使学生接受艺术熏陶、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与社区的艺术专家、民间艺人和艺术团体建立联系,开展结对合作,将他们请进学校指导和参与学生的艺术教育活动,并聘请他们为校外艺术辅导员,因地制宜成立相关工作室。

(二)鼓励学生家庭参与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可请艺术教育专家面向家长开展艺术教育系列讲座,提高家长的艺术修养。家长也可以被邀请加入艺术教育活动的行列,参与学校开展的亲子艺术教育活动。有的学生家长有艺术教育方面的资源的话,可邀请这些学生的家长进课堂,对学生进行艺术课堂教学。

艺术教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重视艺术教育,才能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整体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落实上述对策与建议时,各地区、各学校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灵活运用,切实改进艺术教育管理,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管理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刍议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J].《音乐大观》,2012,9,184.

[2]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

[3]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3,Z1,6.

[4]李娜、万克夫.《艺术教育法》的立法刍议[J].经济师,2016,2,97.

[5]郭进磊.《浅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补齐配足工程》[J].求知导刊,2014,6,86.

[6]王贞琴、王泳舸.《关于加强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4.

[7]王海鸥.《艺术教育热中的冷思考》[J].山东教育,2004,Z4.

[8]郭晓.《中小学艺术教育忧思录——关于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的调研和分析》[J].《艺术教育》,2007,6,4.

[9]胡咏丽.《音乐与非音乐因素融合的产物——标题音乐》[J].《音乐探索》,2002,1.

[10]Kennedy, Edward M.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Act[J].HumanR ights, 2005,32,4,16- 18.

[11]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部分)》[J].《中国美术教育》,1998,5,32.

[12]刘沛.《音乐教育论文集》[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13]胡继渊.《中美艺术教育课程标準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4.

[14]杨立梅.《以素质教育观透析国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02,4.

作者:洪飞

上一篇:教会中学英语论文下一篇:南通工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