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下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背景,探讨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理解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理解英语传统近义词的认知解释,即同一事件模型的事件域下的子事件的凸显方式不同。在这过程的理解有助于正确解释不同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同时能够把握好英语语言的文化的体验性。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认知语言学下英语词汇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认知语言学下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篇1: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摘 要: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词汇、语法和语音,词汇是英语交际与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的运用好坏及掌握程度会对语言学习者“译”、“写”、“听”、“读”、“说”等能力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基础和主要思想,其次,深入探讨了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其中包括:加强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理据理解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 前言

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词汇、语法和语音,词汇是英语交际与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的运用好坏及掌握程度会对语言学习者“译”、“写”、“听”、“读”、“说”等能力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英语词汇的学习较为困难,已经成为了语言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的“瓶颈”,甚至还有可能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与热忱。从当前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很多英语教师都做了较多的探索和努力,但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实践表明: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佳。

二、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基础和主要思想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背景是第二代体验哲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属于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成型于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认知语言学》杂志的出版(1990年)及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的召开(1989年)是认知语言学成熟的重要标志。认知语言学涉及了心理学、系统论、人工智能学等一系列学科,认为人类获得知识的根本来源于认知能力,无论是语言的运用,还是语言的学习,抑或者语言的创建,都要通过人类的认知来获得。认知语言学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侧重于对一般认知能力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进行阐释,其主要理论方法包括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神经认知语言学)、Construction Grammar(构式语法)、Cognitive Semantics(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Grammar(认知语法)。

三、 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

(一) 加强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看,大脑通常以中间层面开始来对事物进行认知,而中间层面所感知的范畴叫基本范畴,那么处于基本范畴等级的词汇自然就是基本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多为音节较少、词形简单的中性词语;与此同时,基本范畴词汇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可有利于构成合成词。例如,dog就是一个典型的基本范畴词,可构成多个不同含义的合成词,如doghouse、dogcatcher、dogcart、dogleg、dogeatdog,而dog的下位词collie、poodle或上位词animal则很难构成不同含义的合成词。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基本范畴词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将其放置在重要的地位。教师可适当分类整理基本范畴词汇或者总结归纳基本范畴词汇,将其形成一条有利于学生记忆、学习的 “语链”。例如,professional类词汇包括engineer、businessman、doctor、teacher、lawyer、soldier等,animal类词汇包括bear、dog、monkey、lion、tiger等,bird类词汇包括hawk、eagle、sparrow、parrot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加深学生的基礎知识,又符合人的学习规律与记忆特点,教学效果较佳。

(二) 重视词汇理据理解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看,人的认知经验与词语的意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只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人感知外部世界的基础之上。所以,很多认知语言学家均认为语言具有理据性的特点,如“body”、“leg” 等表示身体的词汇,虽然最开始仅仅只表达人的某个身体部位,但是随着语用的快速发展,在人的认知作用下这些词汇的涵义逐渐引申为“the body of a hill”、 “leg of a table”。由此可见,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注意深入解析词汇理据,要让广大学生意识到词汇语义与词汇符号之间要有理据,不可任意而为,这样就可有利于英语教师提高词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记忆英语词汇时可借助于理据,带着理据来学习英语词汇,能够让词汇学习变得有趣。

四、 结语

总之,随着对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认识深度日益加深,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也会日益凸显,英语教师务必要有效利用这一工具来创新英语词汇教学方式,以便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琴,徐李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教学法与基础英语词汇教学[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23(03):167-173.

[2]谈小兰.提高学生英语篇章建构能力——刍议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06):109-112.

[3]Jeanne M Wolf.Applying Schema Theory in the Japanese College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How to Comprehend More by Reading Less. [J].Silpakor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45(04):140-144.

[4]李素玲.对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一点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5(16):143-145.

[5]贺宇涛,靳惠玲.高职英语新教材的归纳法语法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0(18):111-114.

作者:沙磊

认知语言学下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篇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背景,探讨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理解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理解英语传统近义词的认知解释,即同一事件模型的事件域下的子事件的凸显方式不同。在这过程的理解有助于正确解释不同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同时能够把握好英语语言的文化的体验性。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认知事件域词汇教学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下范畴化的概念和认知语义

Lakoff & Johnson (1999)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认为人类语言离不开具体的体验感知,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人类的认知始于范畴化,然后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系统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

Ungerer & Schmid (1996 : 278) 提出: 语言词汇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如何结合使用,取决于人们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范畴化。Langacker (1987 , 1991) 认知语法认引入了“识解”这一术语,运用其中的“突显”原则为词类界定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人类就在此认识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语言中的不同词类, 强调不同性质的范畴, 因此词类是由突显侧面的本质而决定的.

二、认知语言学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在大学英语词汇中,assassinate,murder, kill, patricide, homicide, suicide, hang, shoot, execute, sentence, drown, slaughter, massacre, genocide, pass away, kick the buck,怎么正确理解这些词汇,他们的意义关系如何,正式认知语言学解释的范畴。如下面以kill 为例,来探讨认知语言学中简单动词的典型意义。根据Langacker (1987, 1991) Canonical Event Model 标准事件模型,一个典型的及物动词会涉及到动作的发出者(施事者),动作的接受者(受事者),动作过程中能量的传递(动作过程),以及能量传递导致能量接受者状态的变化(引起某种结果),这三者构成了标准事件模型的核心要素。同时,在标准事件模型中,还会有其他非典型成分的出现,如发出动作产生能量的工具,动作产生的方式,能量变化导致能量接受者状态变化的程度,数量,施事者和受事者之间的关系,施事者和受事者自身的特征等这些构成了标准事件模型的焦点和背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域。

(一)动词kill的范畴化和标准事件模型

在Kill的标准事件模型中, 一个人,一个动物,或者一个工具发出一个动作,这个动作

发出能量导致受试者的状态发生变化,即生命状态又存在变为消失。如图1所示:

(二)动词kill的近义词和kill的认知语义的区别和联系

在上述英语词汇中,assassinate,murder, kill, patricide, homicide, suicide, hang, shoot, execute, sentence, drown, slaughter, massacre, genocide, pass away, kick the buck这些动词或短语所表达的事件状态是同样的,都是同一个事件域,即[CAUSE TO DEATH]. 在这个事件域中,都是表示一个动作的发出,产生能量,导致另一个事物状态的变化,也就是生命特征的存在变为消失。在这个事件域中,动词凸显的意义是一样的。而不同的是,事件域的背景不一样,即每个动词本身的凸显有所差别。在一个相同的总事件域中,每一个子事件域所凸显的意义不同。如图2所示:

图2: [CAUSE TO DEATH]事件域中各个动词子事件域中凸显的异同

1. 动词suicide,patricide都表示[CAUSE TO DEATH]事件域,但是suicide的子事件域凸显的是动作的发出者和能量的接受者变为同一个人,即实施者和接受者重合;但是patricde的子事件域凸显的是受试者和施事者有特殊的关系,即受试者为施事者的父亲。

2. 动词slaugter, massacre, genocide也表示同一个[CAUSE TO DEATH]事件域,但是这些动词的子事件域凸显的是受试者的特征,即数量巨大(大规模的屠杀或种族灭绝)

3. 动词hang, shoot, drown的[CAUSE TO DEATH]事件域中,子事件域凸显的是动作的发出方式或工具[intrument].

4. 动词murdur, assassinate的[CAUSE TO DEATH]事件域中,子事件域凸显的是施事者的隐藏或未被发现,同时assassinate的背景同时凸显在政治事件行为上。

5. 动词exucte, sentence, homicide的[CAUSE TO DEATH]事件域中,子事件域凸显的是事件本身的特征,即这些是法律用语。也就是说这个[CAUSE TO DEATH]事件域要在[law and court]的审判域的子事件域。

6. 动词短语pass away, kick the buck等同样是表示[CAUSE TO DEATH]事件域,但这些短语和上面动词的意义区别在与这些短语的文化域不一样,即这些动词都是在[CAUSE TO DEATH]事件域的隐喻域中存在。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意义

通过对学生进行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和认知语义的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把握好词汇的具体意义,同时在不同的事件域中正确使用不同的动词。突破了传统对近义词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由于英语存在的大量的隐喻词汇,如果能够很好打的理解这些隐喻性词汇的使用的事件域,也将会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正确的理解英语文化。这也正是认知语言学所强调的那样,语言是具有体验性的。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onald,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1987.

[2]Lakoff George,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 F. Ungerer &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Pearson Education, 2006

[4] 杨春红,从认知角度论英语词汇教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 2004(2): 381-383

[5] 马瑞香,尹雅娟,认知语义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辽宁教育,[J] 2007(5): 47-49

[6] 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外语学刊,[J] 2007(6): 35-39

[7]尹美,浅谈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J] 2007(9): 178-179

[8]孟 宏,认知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探索,[J] 2007(11): 43-44

作者:

周立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作者:周立建

认知语言学下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篇3:

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摘   要: 认知语言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端于美国,从九十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被中国汉语学者吸收引进,诸多学者尝试从新的角度对汉语句法语义问题进行探讨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除此之外,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相继出现,丰富了汉语研究的内涵。本文梳理了2008年至今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的文章,按照论文的研究方向,探讨目前国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最后从汉语国际教育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第二语言   汉语教学

一、绪论

长久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被讨论的热点。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沃尔夫认为,人们的语言不仅表达和反映了思想,还塑造了世界观。这就是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简而言之就是语言决定论。许多学者试图证明这个假说的正确性,但语言决定思维的假设至今仍未被证实,也没有出现推翻这种假说的反证。沃尔夫后来修正了语言决定论的观点,指出语言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态度和行为,而不是决定人们的感知、态度和行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主要是三点:(1)语言不同,感知和划分现实世界的方式也不同;(2)每一个人使用的语言结构会影响他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3)说不同语言的人感知到的世界是不同的①(78-80)。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遭受了冷落与批评。转换生成语法推崇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认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都是相同的。这样一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就站不住脚了。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认知语言学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内。

“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首先出现在1971年,专指研究大脑中的语言。但语言学领域所说的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九十年代取得了较大发展。基于体验哲学建立的认知语言学,接受了乔姆斯基从心智角度研究语言的主张,但是坚决反对乔姆斯基主张的“天赋观、普遍观、自治观、模块观、形式观”②。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的形式往往或多或少地反映外在世界的各种事实。语言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象似性”。

沈家煊(1993)在《句法的象似性问题》一文中提到,象似性是语言结构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象似性”在生物学领域里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学家发现,一些低等动物(如鼠、猫头鹰)的视觉、听觉、知觉在脑干当中有相对应的位置,即它们对于外在环境的感知,会在脑干当中呈现象似的图像,说明了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编码象似性。因此,在语言学范畴内,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当中的句法是一套表达功能(即传递思想、信息)的编码系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形成了经验,人的经验结构通过语言的句法结构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句法结构与人类经验具有象似性。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对世界的认知。笔者认为,这种认知从一个侧面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供了论证。

沈家煊(1993)重点讨论了三条与象似性有关的原则:距离象似、顺序象似、数量象似。后来,王寅(1998)在沈家煊的基礎上,又介绍了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三条原则。

1.距离象似原则。沈家煊(1993)认为,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即概念之间的距离和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是对应的。比如,“我的爸爸”可以说成“我爸爸”,但是“我的帽子”不可说成“我帽子”,原因就是领有者与领有物之间的关系有高低之分。“我”与“爸爸”的联系程度比“我”和“帽子”的联系程度高得多,“我”的“爸爸”不可让予,“我”的“帽子”可让予。

2.顺序象似原则。一个句子中,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反映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汉语中的联动结构和述补结构就是如此。如“去超市买东西”,在顺序上是先去超市,目的是买东西。再比如“吃饱”“学完”,补语“饱”和“完”一定发生在动词“吃”“学”之后。

3.数量象似原则。简言之,量大的信息,重要的信息,对听话人而言很难预测的信息,在表达时句法成分(数量)也较多,形式较复杂。

4.标记象似性原则。王寅(1998)从英语的角度出发,研究英语的句法结构,认为无标记项比有标记项更具有一般化的意义,用于更广泛的语言环境中。在一个句子中,如果位于句首的既是话题又是主语,则该句是无标记话题;如果位于句首的只是句子的话题而非主语,则该句是有标记话题。复数相对于单数是有标记形式,表达了额外的意义。比较级和最高级相对于原级是有标记形式,表达了额外的意义。人在语言习得时,会先习得无标记语言,再习得有标记语言,符合“从易到难”的习得顺序。

二、研究现状

在知网输入关键词“对外汉语,认知语言学”,共出现448条结果,笔者重点整理了2008年至今(截至2020年8月底)的论文后发现,与认知语言学有关的论文有如下几类:

1.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外语及外语教学研究

如《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研究概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研究》《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启示研究的文献回顾》《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设计》《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词汇的文化语义分析》《应用认知语言学三十年》《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隐喻研究》《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认知语言学对法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实证研究——时体与情态》《汉语外来新词翻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等。

2.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汉外语言对比分析研究

如《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日比较句对比分析——以〈罗生门〉及其中译本为例》《「タラ」与「ト」事实条件句中的认知语言学》《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泰语形状量词语义对比研究》《英汉俗语的认知语言学分析》《英汉语块的称谓、特征和功能对比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等。

3.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本体研究

如《基于认知语言学对汉字“口”的识解探究》《现代汉语约定量词的认知研究》《以莫言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色彩词语》《认知语言学角度下藏族史诗〈格萨尔〉色彩词的隐喻功能——以“白”为例》《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古代汉语称谓词的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反义词素构词的模糊性》《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歧义现象分析》《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古诗词中隐喻形式研究》《认知语言学视域内的汉语复合词构成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同素异序词探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可逆句式探析》《汉语委婉语认知语言学探究》《汉语复杂名词短语的独“的”偏好——整合语料库和认知语言学的证据》《汉语“副词+名词”构式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汉字的造字过程》《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性隐喻的理解机制——以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为例》《认知语言学与汉语介词研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研究》《认知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倒置动结式的研究》《空间形容词“深”与“浅”的认知语义研究》《现代汉语量词“条”的认知研究》《汉语动量词认知研究——个案分析》《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汉语“熟”类词语的语义认知研究》《认知视角下“—N1+N2”结构及其借用名量词研究》《现代汉语“部分”量词的认知研究》《汉语动量词认知研究——个案分析》《认知视角下汉语同义介词“从”“由”“自”的语义比较》《认知理论视域下动词“打”的多义范畴探究》《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等。

4.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经整理,此类文章数量不多。如《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蒙古国留学生“在NP”的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认知语言学视域内的二语习得过程再探究——以海外小学教材〈快乐汉语〉为例》《〈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的隐喻性词汇教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研究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国际多义实词教学》《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浅谈认知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以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词汇教学为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对外汉语结果补语教学研究》《隐喻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HSK大纲〉中的饮食文化词语为例》《从汉语双音词化的认知机制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现代汉语新词语认知模型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看汉语词汇的教与学》《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存现句的认知分析与教学设计》《认知视阈下的汉泰语形状量词对比研究——兼及泰国汉语学习者偏误考察》《认知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基于因果事件框架的泰语母语者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上、下”类趋向补语的意义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浅析量词“条”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文释义问题》等。

这类多为硕士毕业论文,少数为博士毕业论文和期刊论文。文章多从认知语言学的某一理论出发,研究汉字或者一类生词的习得情况。例如,欧曦钰(2017)从汉英对比的角度,论述隐喻在不同文化中運用的映射物是各异的,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我们应认识到这种差异,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但是教学中具体怎么做,作者并没有提出更详细的策略。刘辰洁(2014)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三个策略:一是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认知法指导教学,二是运用语块理论指导教学,三是运用隐喻和转喻这种认知模式指导教学。作者认为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指导进行汉语成语教学,有助于留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成语,有助于培养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马静(2014)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图式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并以汉字教学为例,探讨如何用理论帮助学生理解汉字造字的理据、理解同一汉字群的象似性。作者还用顺序性的原则,说明了汉语中语序是表达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总之,作者认为教师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语言学理论,对提升教学质量是很有帮助的。李蓉(2019)从词源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汉语量词“块”的演变发展历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范畴化、转喻理论描述如下几类“A.土块、青石、石头、砖头、金属、方块糖;B.地、土地、风水宝地、试验水田、天然气田、草坪;C.漆板、黑板、店牌、招牌、玻璃、案板、镜子、小电影屏幕;D.湿布、纱巾、手帕;E.金牌、银牌、铜牌、饼、大洋;F.心病、疑团;G.钱;H.手表、怀表;I.他身上擦破了一块皮/她脸上一块红,一块白”名词时都用“块”来表示。作者认为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关于“块”的设计不够科学,应当遵循范畴化的路径,最具典型性特征的范畴中心成员应该先出现,再出现次范畴中心非典型成员,最后出现边缘范畴中心成员。针对此问题作者提出了“分级”“分层”教学思路,即最先教范畴中心的词语,也就是“块”的最初含义;随着学习者词汇量的增加,可通过图片法引导学生归纳,让学生自己习得“块”的其他含义。吕桂云(2019)以汉语单音形容词“深”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深”的语义内涵、“深”语义衍生扩展的途径,并尝试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东南亚学生使用“深”各义项的情况,探究汉语多义形容词“深”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原型范畴理论的分析,作者认为“深”的几个义项是通过转喻、隐喻映射扩展而来的,即由“潇水”的本义,扩展到“水面到水底距离大”的常用义,再扩展到“时间、空间层面的距离大”的引申义。作者通过留学生语料库的分析,发现如今对外汉语教学中“深”的各项语义的使用频率体现出不平衡性,教材呈现的习得顺序与“深”的语义演变顺序不同步。作者从形容词的语法机制和教师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应该采用“点线面结合”法,即从词的本义入手(点),理清一个词由本义到引申义的衍生过程(线),学习之后从整体总结归纳,让学生有整体的认知(面)。二是用图示法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图像,方便学生理解。

三、存在问题

认知语言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②,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以上四类研究文章中发现,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结合的研究文章占大多数,然而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视角来看,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的研究文章数量较少。

朱红玉(2011)在《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20年》中提到,从2000年至今,我国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有七个特点:一是从2000年至今,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二是研究重点从对学科理论的介绍转变为具体的专题理论研究。三是认知理论与其他学科结合,拓宽了研究范围。四是认知语言学与汉语本体研究日益紧密结合。五是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逐步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中。六是国际对话正在加强。七是认知过度泛化的现象应当被注意。

在整理认知语言学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关文章时,笔者发现此类文章多为以认知语言学视角解释具体的词汇或泛泛而谈,系统地将认知语言学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结合并形成一整套教学体系的文章,目前笔者只找到一篇博士论文,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邵菁博士。邵菁博士在《认知功能教学法:理论、设计和程序》中开创性地提出“认知功能教学法”。从宏观设计出发,建立了“认知功能教学法”语音、词汇、语法、语篇教学大纲模型,还讨论了“认知功能教学法”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的方法。在其论文的第四部分有两个关于“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实验,从实证的角度验证“认知功能教学法”的有效性。虽然第一个实验结果显示并不是所有实验组与对照组都有显著差异,但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法提供了参考。第二个实验检验了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方面的有效性。总之,对比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该教学法成效显著。

基于邵菁博士的“认知功能教学法”,武汉大学的Cho-mphichit Apinya(李丽美)2017年发表了博士论文《“认知功能教学法”在泰国汉语名量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邵菁博士开创的认知功能教学法为指导,具体分析名量词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方面研究汉语名量词教学。作者从教材编写、有效语料编写、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师生互动、课堂互动、教学成绩测试、教学步骤、学生学习角色、学生学习模式等方面探索出了泰国汉语名量词的教学原则,为验证“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名量词教学中的科学性,作者通过教学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采用“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实验组名量词正确率高于未采用“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实验组,同时实验还表明,对于中高年级的学习者,“认知功能教学法”的效果要更显著。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体系中是相当年轻的一门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哲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形成了认知科学,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与其他语言学科相比,认知语言学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路学者的研究也是见仁见智。从以上文献来看,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笔者认为,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开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对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行业的教师们来说,既是未知的挑战,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汉语的传播者,我们有必要了解认知科学体系下的相关学科,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指导、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深入发掘“教”与“学”的规律,更好、更科学地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

注释:

①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②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耿直.认知语言学研究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J].语文教学通讯,2017(11).

[2]韩书庚.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同素异序词探究[J].汉字文化,2017(4).

[3]李仕春.认知语言学视域内的汉语复合词构成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4]刘德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汉字的造字过程[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

[5]刘辰洁.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1).

[6]李蓉.认知视域下量词“块”的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法[J].绥化学院学报,2019(12).

[7]吕桂云.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研究——以单音形容词“深”为例[J].林区教学,2019(7).

[8]马静.对外汉语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的运用[J].学理论,2014(11).

[9]欧阳苹果,曹群英.从句法象似性看英汉句子结构差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

[10]欧曦钰.从英汉情感隐喻的对比研究到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思考[J].赤子,2017(6).

[11]邵菁.认知功能教学法:理论、设计和程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2]苏政杰.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16(1).

[13]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14]魏晓敏,刘正光,李晓芳.应用认知语言学三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2).

[15]王寅.标记象似性[J].外语学刊,1998(3).

[16]王寅.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认知语言学讨论之一[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17]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8]王琴.认知语言学与汉语介词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5).

[19]夏耕,马良言.认知语言学视域内的二语习得过程再探究——以海外小学教材《快乐汉语》为例[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7).

[20]谢新卫,认知语言学与汉语教学[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1]应学凤.国内象似性研究动态[J].江西语言学会年会论文,2006.

[22]杨靖.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文学教育,2018(12).

[23]曾君,陸方喆.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1).

[24]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5]张立飞,严辰松.汉语复杂名词短语的独“的”偏好——整合语料库和认知语言学的证据[J].外语教学,2013(1).

[26]郑世高.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J].现代语文,2013(5).

[27]庄小保.浅谈认知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4).

[28]朱红玉.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20年[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作者:张雪燕 俞燕君

上一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