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马克思主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是多数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能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在系列讲话中,习近平通俗有趣,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巧用典故俗语,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贴近生活,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众化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众化语言艺术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综述

[摘 要] 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语言艺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言艺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路径探索等四个方面。就现有的理论成果来看,该研究还亟待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语言艺术

自中国共产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以来,学术界积极跟进,对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截至2012年9月22日,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询系统,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期刊文章1969篇,硕士论文120篇,博士论文13篇,网上图书商城已有多部相关学术著作面世。

习近平曾强调指出: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1]因此,加强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艺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首要工作。但是,除去个别文章或著作中零星而分散地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问题之外,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语言”这两个关键词同时在中国知网搜索,当日的结果显示:仅有期刊文章10篇,尚无以之为题的硕士、博士论文,网上图书商城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著。这表明: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就总体而言还缺乏一定的理论自觉。然而,庆幸的是学术界并未对之完全忽略,其现有的理论成果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内涵

语言本身虽不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却能够给人带来无限自由的丰富想象,通过艺术性的语言描摹,能够使人获得相似的感官体验和思想共鸣。中国自古就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明训。黑格尔也曾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和在形式上比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2]的确,作为“思想直接表现”的语言,是不能不讲究艺术性的。

有学者认为,所谓语言艺术,是指在应用有声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等表达形式的语言传播活动中,在遵循语言的一般原则和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语言产生愉悦人心的效果,并由此产生良好接受效果的方法和技巧。[3]6973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语言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才能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并使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另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是对大众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唤醒、激励、肯定和提升。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重其独特的语言艺术,以大众语言增强科学理论的吸引力、亲和力和穿透力。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成为代表大众的根本利益、融入大众的思想情感、激发大众的创造力量的伟大理论,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成为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物质力量。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是:学理化与通俗化的统一、灌输性与感染性的统一、意识形态性与现实利益性的统一。[4]2224

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只是我们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因此,并不需要严格的概念性界定,也没有规定的框架、结构或公式,只要是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群众理解、接受和运用的话语体系,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都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形式。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并非为了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硬地套上一个“语言艺术”光环,让这一理论或者这一工作更具神秘色彩,让人以仰视或崇拜的姿态来对待它,相反,我们的真正目的在于神秘色彩的“祛魅”[5],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真理通俗易懂,以便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并内化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实践活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月第29卷 第3期 袁 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综述也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等同于艺术语言。其内涵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者在精准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语言习惯,运用修辞等艺术化手法,化抽象深奥的理论为富于美感、生动活泼的通俗化语言。其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通俗性(生活化、口语化、形象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审美性(音感美、语词美、句式美)。[6]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与交锋交融的局面中,马克思主义要稳居主流地位,就必须占领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统与现代传媒的高地,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以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的艺术化语言方式感染广大人民群众。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语言艺术的关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离不开宣讲语言的艺术性。具有科学性、通俗性、生动性、幽默性的语言,能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便于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大众的价值信仰和指导思想。[7]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和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和教育,旨在把外在的理论化为人民群众内心的思想观念,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指导人民大众的新的伟大实践。理论要“化”大众,就要求理论本身要充分考虑人民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式主动走向和接近大众,把高深的理论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平实质朴语言说清楚讲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4]2224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是转换当前话语方式的必然要求。语言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某种话语内容的表述方式,被作为话语主体的人所言说,这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历史性的话语方式。对此,有学者指出,当前的话语方式极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要原因是:第一,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具有19世纪欧洲语言文法和思维方式特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当代中国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文法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话语方式的转换,“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二,革命时代的话语方式,依然充盈着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话语空间,而伴随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兴起的话语平等权,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大众话语”、 “流行话语” 、“网络话语”,从中升华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素材,从而在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博弈中战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三,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格格不入的新“党八股”倾向:满足于注释经典、历史考据、玩弄词句的“经院文风”;以油腔滑调华而不实的空话套话官话,作为漠视社会现实脱离人民大众作风的遮羞布,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悬空化,大众主体地位边缘化。[8]3639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在以大众化的话语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的同时,提升大众以富含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和符合时代特点的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能力,通过大众化语言艺术的桥梁和纽带,沟通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双向的良性互动关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是实现大众话语权力的基本要求。有学者认为,所谓话语权,是指人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资格,它既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和整合力量,也是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话语权的掌控者,能通过操纵话语的筛选和发布,左右舆论走向,引导或控制他人或社会的认知,以确立和巩固其社会地位。“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对话语权的垄断,挤压了大众独立的意志、主张和行为判断空间,导致人民群众陷入“自我噤声、主体虚化”的失语状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话语权,是社会民主自由的体现与保障。就现实情形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技术与手段开启了一个平等性与互动性兼容的虚拟世界,大大拓展了大众的话语空间、话语方式和话语能力,“剥夺”、“替代”、“滥用”和“占用”等种种“话语霸权”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逐步丧失,话语权平等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和社会法则。因此,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权虽然仍牢牢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但一般都在形式上承认人民群众言论自由权利和平等话语权,这是人民群众借助科技力量同资产阶级进行博弈的一种胜利。中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赋予广大人民群众话语权、实现大众话语权平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应自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大众的话语权、话语能力及话语方式应给予高度重视。应以词句的简洁化、语言的大众化、表述的通俗化和文法的民族化为基本特征[8]3639,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大众化,使科学理论以大众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得到有效传播,用以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指南。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言艺术

世界上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在科学的各个领域绽放出如此耀眼夺目的智慧之光,也很少有一种学说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学说那样,被一种精确、优美、富于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所描述。当一种先进的思想和一种精当的语言结合在一起时,它的魅力将是无法抗拒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具有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不仅使语言准确而生动地阐明了他们的思想,而且使他们的学说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乘着语言的翅膀,才飞越英吉利海峡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重重阻隔,降临到世界各地的。[9]

和普通人一样,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卓越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砥砺磨练过程。学生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十分注重语言方面的修养,对大量文学名著的广泛阅读使他们具有了良好的语言素养,对哲学的无限挚爱使他们具备了思辨的语言底蕴,对诗歌的酷爱和勤奋写作使他们锻造出了优良的语言品质,此后,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使他们培育出了通俗化的语言风格,这一切积极因素的共同叠加使他们孕育出了独具个人魅力的语言艺术。尽管生活异常艰辛,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们的任何作品都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尤其是对于语言的锤炼,更是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10]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革命家的毛泽东,不仅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毛泽东深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语言艺术问题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他明确指出:“艺术技巧,这是每个艺术工作者都要学的。 因为没有良好的技巧,便不能有力地表现丰富的内容。艺术技巧是多方面的,并不只限于语言。但是,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掌握语言的能力确是非常重要的。”[11]

因此,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语言形式来说,其具有语言风格中国化、语言表述大众化、语言宣传富有亲和力的特点。从语言特点来说,其语言具有表达的通俗性、比喻的形象性、宣传的普及性等特点。从语言价值来说,其语言具有美学价值、时代价值和创新价值。[12]另有学者认为,在形式方面,毛泽东善于运用比喻,善于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活用成语、典故、警句,同时寓庄于谐,幽默风趣。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和率先垂范,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大众化、通俗化,并深入人心,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3]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必然伴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最早实践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在早期毛泽东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毛泽东以大众化、通俗化的语风和直陈其事、开宗明义的文风为鲜明特征的理论语言风格。毛泽东的语言风格的形成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全党广泛认同和倡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起到了导向、引领和示范作用,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14]

四、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路径探索

有学者指出,根据使用场合和对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如会议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等等,这些语言方式的表达效果和实现途径大相径庭,只有充分地理解各种表达形式的要点,才能事半功倍,以理服人。大体而言,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路径,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鲜明的价值定位,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二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三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说服力;四是与传统相融合的自身风格;五是符合新时期媒介整合传播的要求;六是与时俱进的开放式体系。[3]6973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宗旨的实现必须以话语作为载体,原有话语体系的弊端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建构新的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第一,立足实践发展;第二,突出民族特色;第三,展现时代精神。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是:变革话语内容,转换言说方式,拓宽话语领域。[15]

有学者主张,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语言问题的最好途径是,用中国语言讲马克思主义或者说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种理论只能用某种特定而唯一的语言表达,那么就不可能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而深厚的思想资源,也为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16]就实践方面来看,路德让圣经说了德语,中国人让佛教说了中国话。既然我们可以让佛教说中国话,当然也可以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非如此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在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也就是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现代化的工作。当然,中国话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身长期形成的相对恒定要素。如果弄得面目全非,就不成其为这种语言,本民族的人也看不懂、听不懂了。所以,要以准确明快生动活泼的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忌生造词句,故弄玄虚,“以艰深文浅陋”[17]。

现代传媒资讯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有学者指出,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而平等沟通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为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应把受众置于一个新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忘却受众,而应以当代中国大众为传播本位,切实重视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和接受指向,进而建构新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话语体系。[18]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达到网络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大众化,即理论宣传、普及、教育的用语不能“深奥难懂”,要减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障碍,善于学会用“群众语言”、使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理论”走近大众、贴近网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人民大众产生亲近感,从而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进而达到自觉接受、自觉信仰、自我教育效果。[19]有学者指出,网络语言具有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点:传播快捷,流行迅速;娱乐调侃,诙谐生动;交流轻松,宣泄自由。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宣传中网络语言的规范化路径的构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考虑群体对象,突出民族和区域特色;二是探索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表达方式。[20]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媒中存在诸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语言问题。如隐含封建思想的语言、歧视性语言、人文精神缺失的语言、暴力色彩浓重的语言、与时代特征不符的语言、恩赐民众的语言、八股式的语言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一些传媒工作者受陈腐思想的左右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观念壁垒; 媒体的官方代表身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体制缺陷;教条化、封闭化的惯性话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语言鸿沟。因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着力提高传媒人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媒体“公器”角色;加强对传媒宣传艺术的研究,创新话语方式。[21]

就现有的理论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因而进一步的研究亟待对之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此外,还需要在这样三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今天,整理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思想,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基本准则和理论前提。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言艺术特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大众化,因此,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言艺术特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体系构架。这既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路径的重要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的逐步深化,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问题不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界同仁的关注,而且定能取得重大突破,结出丰硕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091116(1).

[2] 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11.

[3] 朱潇潇,左皓劼.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

[4] 王萍霞.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J].前沿,2010(11).

[5] 孙兰英,钱小雪.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42545.

[6] 张明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内涵与特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168170.

[7] 崔青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中的语言艺术探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102104.

[8] 程东旺,程兴旺.话语权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9] 张克文.论马克思的语言风格[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2):108112.

[10] 袁杰.略论马克思的语言艺术: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维度[J].长江论坛,2011(2):1316.

[11] 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5.

[12] 方小年,曹根记.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J].思想教育研究,2010(2):5053.

[13] 刘明钢.毛泽东的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529.

[14] 王哲,王萍.论毛泽东语言风格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学习论坛,2011(5):6366.

[15] 吴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维度及其话语建构[J].学术论坛,2010(11):2430.

[16] 左亚文,石海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特色[J].探索,2011(5):48.

[17] 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红旗文稿,2010(2):47.

[18] 李春会,赵继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诉求与话语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3):4448.

[19] 袁君,熊永兰.如何以网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人民论坛,2010(35):4243.

[20] 陈岸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语言规范[J].社会科学家,2010(11):146152.

[21] 杨骅骁.从传媒语言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短板[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37.

作者:袁杰

大众化语言艺术论文 篇2: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摘要:马克思主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是多数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能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在系列讲话中,习近平通俗有趣,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巧用典故俗语,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贴近生活,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这启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采用灵活多变、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习近平;语言艺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科学的理论如果不能被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而被理论研究精英束之高阁,那么它注定是空洞的,是没有价值和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注定要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以通俗、清新、接地气的话语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形成独具特色的“习式风格”,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由此看来,梳理和概括习近平的语言艺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寻求积极的参考建议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语言艺术的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他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哲学交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给我们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政治经济学通过分析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说明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科学社会主义不仅给我们描绘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理想,而且证实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历史必然。

(二)多数中国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内忧外患,人民食不果腹,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追求是解決温饱问题,他们没有时间、精力、意识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并且在2020年中国也将实现全面小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涌入中国,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侵蚀着人们的灵魂,更有部分人推崇金钱至上论、读书无用论,忽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马克思主义更是知之甚少。多数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相适应,为了使中国人民能够理解、接受、掌握甚至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理论修养,外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

(三)马克思主义语言逻辑性、学术性强,增加了人民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难度

马克思主义不仅思想丰富,广博精深,其语言也以严密的逻辑性和专业的学术性见长。《资本论》、《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卷帙浩繁,包罗万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领域,这也要求了必须要用专业的术语来进行剖析和解读,但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民众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难度,也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推广。如果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加深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就很难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此,使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才是使马克思主义保持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二、习近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用的语言艺术

毛泽东曾经高度概括了语言艺术在沟通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艺术技巧,这是每个艺术工作者都要学的。因为没有良好的技巧,便不能有力地表现丰富的内容。艺术技巧是多方面的,并不只限于语言。但是,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掌握语言的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1]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有着多种表现形式,习近平最常用的语言艺术有比喻、俗语典故、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等。

(一)通俗有趣,采取多种表现手法

习近平在一系列的公开讲话中,语句生动、形象,意义深刻,他经常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解释马克思主义,表现出其高超的语言艺术。比喻是中国领导人常用的表现手法,毛泽东曾经写道:“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2]贴切的比喻恰到好处的说明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习近平也经常运用比喻来阐明问题,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苍蝇’、‘老虎’一起打”,并用其比喻大小贪官污吏,表现出反腐倡廉的决心。“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习近平通过把党员的形象比作一面旗,说明每个党员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习近平还经常用讲故事的方法来阐明道理,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了“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使大家明白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政党的兴起或衰落与理想信念建立或缺失息息相关。

(二)巧用典故俗语,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毛泽东曾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3]的确,《礼记》上讲的“礼尚往来”被毛主席化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把古代先人的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用以说明对待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是古为今用的典型范例,由此引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新意,既通俗易懂,又令人耳目一新。而习近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使用的方法,而且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他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5]传统文化已深深烙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优质的传统文化正源源不断的给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补足“精神之钙”。习近平在阐释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把传统文化中的“和”观念与“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带给世界的是机遇而非挑战。民间俗语、谚语也是习近平经常引用的内容。习近平多次引用了民间的俗语和谚语。他曾用哈萨克斯坦的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来阐明维护国家安全的道理习近平还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撸起袖子加油干”等俗语来表明一心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决心。

(三)贴近生活,紧跟潮流,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不仅可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而且还可以使人民群众潜移默化的收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毛泽东曾批评道:“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象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象一个健康的人。”[6]在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方面,毛泽东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如今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也总是设身处地的从大众角度出发,在一些列的公开讲话中都尽量多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时,用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来说明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综合素质,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习近平紧跟潮流,在谈到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时,他用“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来阐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中国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以上种种都体现出习近平在交流中善于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紧跟时代步伐,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说明问题。

三、习近平的语言艺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一)必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采用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来阐明道理,比喻、讲故事、排比、谚语等信手拈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阐释了所要表明的观点,为人民群众很好地接受和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广大中国人民群众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传播就要运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运用中国人所喜爱的表现手法。这样,人民群众才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不会被束之高阁。

(二)必须学会古为今用,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

习近平喜爱阅读,熟读各类经典,具有扎实的古代文学基础,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常常对各种成语典故运用自如,信手拈来,以一种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启示我们,在宣传推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一定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要体现中国特色,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表现方式,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更能抓住受众的心,更能彰显理论的魅力。

(三)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

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方面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有限,推广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有内容上的先后顺序,先普及一些简单的、实用的、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然后由浅入深,再普及更多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注重语言的通俗趣味性,如果马克思主义语言晦涩难懂,势必会使人民群众丧失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增加马克思主义的推广难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29.

[5]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國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刘盼盼

大众化语言艺术论文 篇3:

修辞与语言陌生化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修辞是一种语言艺术,其目的就是通过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修辞讲究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这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为了达到预期的修辞效果,人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其实,修辞学中讲究的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其本质是语言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一、语言熟知化与语言陌生化

语言是交际工具。日常语言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则组词成句,其目的是让受众容易了解与接受。《荀子·正名》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对于约定俗成的语言,人们只能接受它,遵守它,不能随意地改变它,否则,就会发生交际混乱。“从认知的角度说,人类知觉的一个特点是,对越是熟悉的事物越是能感知它内部的差异,越容易将它分出不同的种类来。”由此可以断定,只有在约定俗成的原则下,语言的使用才会遵守共同的原则,发挥沟通交际的功能。

斯金纳在《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中说:“我对概念变化的形式有兴趣,我已经把这种形式描写作为修辞的一种特性。这种修辞的目的是奉劝听众接受其所使用的词汇,其实质是让听众接受着他们有争议的行动。”然而,约定俗成的最后结果会导致语言的熟知化,读者对熟悉语言的熟视无睹。在对事物经过数次感受后,人们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虽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却对它视而不见。于是人们会对语言产生麻木,语言的交际效能也因而减弱。

语言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自动化”、“机械化”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正如王安忆在《漂泊的语言》中提到的那样:“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语言的熟知化与语言的陌生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表达过程中,一方面交际者要求语言约定俗成,通过语言的熟知化来达到沟通;另一方面交际者要求语言的陌生化,通过语言的创新来提高交际效能。熟知化与陌生化是语言交际中的两个方面,熟知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而陌生化则不断地增强语言的活力,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要让语言陌生化,必须广泛应用修辞手段进行语言创新。

二、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

语言的陌生化赋予了语言更大的模糊性和暗示性,开拓了语言的形象空间,丰富了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语言陌生化的实质是让主体从概念认知转变成修辞认知,自动感知变为审美感知。

谭学纯对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作了明确的阐述:“概念认知是一种普遍的把握世界的方式,支持概念认知的是逻辑语境。进入概念认知的概念以一种被规定的语义,指向事物的共性。概念的组合体现事物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是排他的,体现世界的现成秩序,导向熟知化的认知经验。”“修辞认知是一种主体化的认知行为,支持修辞认知的是审美语境。修辞认知也借助概念,但进入修辞认知的概念往往偏离了事物的客观规定性,或者说,解除概念认知的普遍性,激起鲜活的感性经验。同时,进入修辞认知的概念挣脱了事物的逻辑关系,重建了一种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是兼容性的,超越世界的现成秩序,导向陌生化的认知经验。”

概念认知凭借着习惯化、规则化的方式,在理性分析和经验认定的基础上,使客观事物与语言在人们的眼里变得熟悉,甚至熟视无睹。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基础。修辞认知具有独特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受与认知;它还具有敏感性,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点细小变化都能被人们体察到,并通过修辞活动在语言上加以表达。正是这种修辞活动,人们才对语言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感觉。让习以为常的语言产生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在平凡中见神奇。这在文学作品和广告等艺术语言中尤为如此。语言的发布者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必然要克服语言自动化所带来的审美疲劳,他们不会满足于选择大众化的语言模式,让自己的作品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相反,他们会突破既定的语言规范和标准,通过疏离、变异等“陌生化”手段,对传统语言实行“暴力突破”,化“已知”为“未知”、变“熟悉”为“陌生”,让语言发挥意想不到的魅力,征服受众。

在艺术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陌生化”语言所产生的魅力。李清照词是语言陌生化的典范,如《念奴娇》:“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中,“宠柳娇花”一词用得出奇,宋人黄升《唐宋诸贤绝妙好词选》卷十说:“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宠”、“娇”本是形容人的字眼,词人不拘旧俗,另辟溪径,将之分别摹状柳与花,赋予它们人的情姿意态。这种柳亦可宠,花亦可娇的不合常情的创新手法与“陌生化”使现实事物变形,赋予常见事理以新的不合常理的含义。从而使人转换角度去接触或感知事物。

广告语言也是凭借陌生化的语言达到打动用户的目的。“广告中运用‘陌生化’技巧,就是通过改变日常语言传播的常规模式或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形式来瓦解人们的习惯性反应,用新鲜怪异的语言形式本身来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促使人们进一步探究形式背后所隐藏的广告内容从而达到广告传播商品或服务信息劝导消费的最终目的。”如关于洁净霜的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某网络公司广告的广告:“你来我网,一网情深。”这里的“下斑”、“痘留”和“一网情深”,都是我们从没见过的陌生语言形式,它们在传统的“下班”、“逗留”和“一往情深”的语言形式上加以变化,不仅紧扣广告所要传递的信息,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流行歌曲也常采用语言陌生化的手段,使语言魅力倍生。流行歌词的陌生化表现为不依赖具体语言中语形与语义之间的约定俗成,甚至十分轻视这种约定。如:

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毛宁《涛声依旧》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

寻寻觅觅常相守是你的脚步

——罗大佐《恋曲1990》

歌词中的语言虽然都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没有

特别难懂的词语,但它们的搭配却是十分新奇的。“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天涯路是你的漂泊”这些话,从语法上讲是文理不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会使用的,但放在歌词中,不仅不影响人们的理解。更使歌词魅力四射。这就是陌生化的作用。

三、语言陌生化的“度”

语言陌生化是语言魅力产生的根源,在文学作品、广告语言、歌词等艺术语言中,语言的陌生化现象随处可见。然而,语言陌生化并不是随意所欲地制造人们无法理解的词汇,它只是利用人熟悉的语言符号,采用一种新的表达形式,给语言以新生命力。语言陌生化不可能脱离原有的语言符号,只是对它的表达形式加以改变而已。

尤里·梯尼亚诺夫认为,赋予语词以崭新面目的途径在于更新词汇结构和功能结构,也即更新语词的语境。常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组合的超常性。指的是陌生化语言因自身的整体性结构,通过语词的内存和张力,打破一般语言线型排列的组合方式,使语意变得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在陌生化的压力下,普通语言通过语法修辞等手段,被强化、浓缩、扭曲、套叠、拖长、颠倒。语言因此而‘变得疏远’。从而使熟悉语言突然变得陌生。如:

曾经/雨夫人的孩子我是

——余光中《雨季》

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花季

——舒婷《路遇》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我曾经是雨夫人的孩子。”“悸动的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花季。”这里采用语序颠倒的手法,改变了以语言的固定节奏,体现了语言的弹性美,形成了无理而妙的意境,语言的表现力也得以提升。

现在又到了灯亮的时候,/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卞之琳《记录》

“朦胧”原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觉。

应该说,所有语法、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语言组合的超常性的一种,其目的是为了显示语言的陌生化。

然而,语言陌生化并不是一味追求新奇,致使文章晦涩难懂。陌生化也并非是越陌生越好,它必须切合一定的语境和接受心理。语言的自动化会让人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原本生动的语言变成“陈词”、“滥调”,丧失了可感性,变成干巴巴的记号,导致语言魅力的减弱。因此语言要陌生化,恢复语言意象的可感性,重建语言的审美功能。但是语言的过度陌生化,会偏离受众的接受能力,致使语言的被阻隔,同样会影响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陌生化必须有一个度,语言不能无限度的“陌生化”。陌生化要利用人们比较熟悉的语言单位,加以各种组合和变化,或赋予新含义。这样做,可以让受众对语言既有所了解,又具有新鲜感。正因为对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受众才有理解话语意义的基础;也正因为语言有新鲜感,受众才会对语言产生兴趣和关注,语言才会发挥影响受众的作用。

修辞的宗旨就是不断追求语言的陌生化,不断创新陌生化的手段与方式。语言应用者对陌生化的不懈追求,将使语言永远具有感人的魅力。

作者:俞允海

上一篇: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护士的语言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