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进入新千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但是发展速度依然很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公路交通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受益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是国家经济是否进入现代化的重要评价标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篇1:

临汾市耕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

【摘 要】本文收集了临汾市耕地资源和多种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临汾市耕地资源与社会经济综合指标在建国以来到2005年三个时间段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临汾市耕地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综合指标的发展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耕地资源;社会经济指标;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

加大对临汾市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数据关系分析,有助于实现临汾市利用耕地资源合理化和耕地资源的内部利用结构的优化,并对实现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1.模型的建立和方法的运用

主成分分析是将具有大量相关性的p个指标从新组合成彼此不相关的q个综合指标来替代原来p个指标的分析功能。它的模型是:

F1=a11ZX1+a21ZX2+K+ap1ZXpF2=a12ZX1+a22ZX2+K+ap2ZXpKKFq=a1qZX1+a2qZX2+K+apqZXp公式1

公式中,a11、a21、ap1、…、a12、…、apq为X的协方差阵∑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ZX1、ZX2、…、ZXp是所有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由于指标存在量纲的差异,故这里需要数据Z标准化处理),F1、F2、…、Fq是第一、第二到第q个主成分值。

得出所有主成分公式及主成分值之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q个主成分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出主成分综合模型[1][2]。

F综合=b1ZX1+b2ZX2+…+ bpZXp 公式2

得出F綜合值之后,与耕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对应的时间段聚类结果,然后进行各时间段的线性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方法的一种,他是根据p种指标的数据定量的确定p种指标之间的相似性,并进行相通数据的归类。聚类分析法有很多种,这里主要运用系统聚类法。这里线性回归分析主要是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临汾市社会经济指标SPSS主成分分析

根据上述主成分分析的有关思路和临汾市的实际情况,以临汾市建国以来到2009年为相关统计时间段,选取22个社会经济指标作为临汾市社会经济指标SPSS综合分析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3]。这22个变量指标分别为:城镇居耕地面积X0、人均消费性支出X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农民人均纯收入X3、原煤产量X4、地区生产总值X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6、第一产业产值X7、第二产业产值X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粮食总产量X10、总播种面积X11、粮食播种面积X12、粮食单产X13、复种指数X14、垦殖率X15、农业机械总动力X16、人口总数X17、城镇人口X18、乡村人口X19、人口自然增长率X20、城市化综合指标X21。

上述22个指标标准化之后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对缺失值进行平均值替换,处理过程中使用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旋转收敛的迭代系数为25)得到有关数据。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本文所需的3个主成分因子,这3个主成分反映了所有数据指标92.696%的信息量,足以充分的分析所有的数据的变化。

再通过SPSS16.0中的Transform--Compute Variable对旋转前主成分提取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得协方差阵∑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得到各主成分公式,进一步求的主成分综合模型。如下:

F综合=0.080ZX0+0.209ZX1+0.211ZX2+0.206ZX3+0.163ZX4+0.213ZX5

+0.213ZX6+0.187ZX7+0.212ZX8+0.213ZX9+0.124ZX10+0.046ZX11

+0.094ZX12+0.103ZX13-0.053ZX14+0.080ZX15+0.155ZX16+0.111ZX17

+0.176ZX18+0.063ZX19-0.096ZX20+0.163ZX21 公式3

把指标数据带入公式3中即可得出相关的综合主成分值并进行排序,可以得出临汾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标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时间离现在越近,F综合值就越大,说明临汾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尤其是近年来,进步的程度越来越高。

3.临汾市耕地面积和F综合值SPSS聚类分析

由于临汾市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势必造成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面积在不同时期内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而长时间的序列数据分析会模糊发展过程中对耕地面积影响程度的大小,因此有必要进行时间段的聚类[4]。运用SPSS16.0中Analyze—Classify—Two

Step cluster对耕地面积和F综合值进行二阶段聚类分析,得到相应的三个时间段,分别是⑴1949—1957年,⑵1958—1996年,⑶1997—200

9年。

4.耕地面积和F综合指标值线性回归统计分析

依据上述聚类结果的分析,对耕地面积Y和F综合指标值X分三个时间段进行线性回归统计分析[5]。

运用SPSS16.0中Analyze—Regression—Linear对1949—1957、1958—1996和1997—2005年的耕地面积和F综合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耕地面积和因变量F综合指标值拟合度很好,差异显著。

然后,结合1949—1957、1958—1996和1997—2005年F综合指标值X和因变量耕地面积Y回归系数,可以得到耕地面积Y和F综合指标值X的线性回归方程。

即: Y=641.897+78.288X 公式4

Y=416.134-19.969X 公式5

Y=579.094-26.026X 公式6

从得出的回归方程公式中可以看出,F综合指标值X每增加一个单位,1949—1957年耕地面积增加78.288千公顷,1958—1996年减少19.969千公顷,1997—2005年耕地面积减少26.026千公顷。

5.结论

对上述三个时间段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耕地面积有加快减少的趋势,这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耕地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矛盾日渐突出。

【参考文献】

[1]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J].理论与方法.2005.12.

[2]胡汪洋.景玎.冯民.于宏民.沈阳市自然资源评价研究[J].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

[3]临汾市统计局.临汾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09.

[4]张文彤主编.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5-260.

[5]张文彤主编.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5-347.

作者:文冬 薛龙义

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篇2:

公路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进入新千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但是发展速度依然很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公路交通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受益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是国家经济是否进入现代化的重要评价标准。本文就公路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前者对于后者的作用进行分析,给相关的部门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公路交通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毋庸置疑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公路交通建设,而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相关部门应当细致地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找出二者之间有效结合的结合点,从而为我国未来公路交通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理论上的基础,使得二者能够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如果公路交通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势必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副作用。而如果经济发展水平过低时,应当加快公路交通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之内应当将二者看作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一、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公路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投资,支持公路交通的建设,是公路交通的建设具有资金支持。其次,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以为这生产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先进的公路交通设计方案,并且也可以促进生产原料的高科技化和高质量,同时,先进的技术也可以解决一些因为地质、环境、气候造成的外界影响,使得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更加畅通和完善。最后,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一批优秀人才的产生,各种先进知识的流入。人才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不仅仅是对公路建设行业,对任何行业都是。优秀的人才能够给公路建设带来活力,注入新生命。

二、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较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公路交通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更大,影响也更为深远。

首先,公路建设对于经济增长是有贡献的。公路建设需要原材料的买卖、原材料的运输、建筑公司的招投标、施工人员工资的发放、机械设备的购置和应用等等。这些环节都是能够直接产生GDP的。另外公路本身的运营是能够产生收益的,公路的通过、维修、税费都直接创造了经济价值。公路对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公路能够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在公路建设阶段需要各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公路投入运营后要有相关的管理岗位,还要设置专门的养护部门,公路沿途的餐饮和停车行业也随之发展。

其次,公路能够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这样的真理已经说了数十年了,这是因为无论贫困地区想要发展农业还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把产品运出去和将人吸引过来,二者必须依靠于公路。很多地区其实资源非常丰富,农产品的收成和质量都很高,风景也很优美,之所以没有很好的发展,就是因为道路不畅,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公路对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是由直接促进作用的。再次,公路交通建设在城市化的建设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这可以从郑州、徐州等大城市的发展轨迹看出来。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运输条件,势必要影响城市化的步伐。未来要想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必须要有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

三、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发展

(一)公路建设与区域间经济的发展

公路建设能够有效的拉动延边企业的经济增长,在公路建设中,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公路建设中,因为各种产业之间的链条式关系,在公路建設会导致周边产业增长的同时,也会造成周边产业和此产业周边的产业的经济增长,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的增长。其次,公路项目的完成,改善了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市场的统一性,同时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本质,能够对区域间各类产业做出相应的改善,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从整体上改善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最后,区域间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拉动投资的增加,更能够促进交通状况的改善,同时,在公路状况改善,更能够促进区域间的交流联系,习惯成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在目前社会,各种工业园、工业中心的建立,就说明了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投资增长的贡献。

(二)影响整个社会

公路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互相影响着的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方得到发展,都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的发展。它们同时又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首先,在区域间经济、公路状况都得到提高的时候,区域间的医疗社会、公共娱乐、卫生状况、人才交流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次,交通联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使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吸收各个民族的长处,才更能促进一个地区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因为交流的频繁而发生改变。最后,公路建设的基础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出行的变化集中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它是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社会发展进步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结语

公路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公路交通。它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并不是一种直接的作用,而是一种载体,绝大多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人工、机械、运输都需要依托了公路建设,它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各个因素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连接。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公路交通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又会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为稳定和便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要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大力进行公路交通的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早一天形成发达的公路交通运输网,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早一天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周伟,张志敏;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的定量测算[J];公路;2013年05期

[2]张镝;吴利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3]吴爱华;李凤霞;柳新华;;我国交通运输投资的经济贡献率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12期

作者:任长江

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篇3:

奥运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摘 要] 奥运经济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经济,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框架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借筹办奥运之势,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将从总体上扩大投资规模,刺激消费需求增长,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和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提供新的机会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将会加大北京城市建设力度,使北京早日跨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将会明显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从整体上提升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如何抓住北京奥运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奥运会 奥运经济 社会发展

一、奥运经济的概念

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等;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会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从本质上看,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如果这种注意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将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适当超前。如韩国借1988年汉城奥运会良机,推动经济超速发展,1981年至1988年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496,1985年至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国际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奥运经济的基本特征

1.阶段性。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奥运会是奥运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源,每4年举办1次,对举办城市的发展产生一种阶段性作用。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举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国际上通常定为10年到12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前奥运阶段,即7年左右的筹备期,以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投资增长的拉动为主。奥运阶段,即奥运会举办当年,以奥运会的举办而增加的各项消费带动为主,如旅游、商贸、电讯等方面消费增势强劲。后奥运阶段,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受需求不足制约,可能产生房地产闲置、旅游业不景气等低谷效应。但如果筹办奥运会期间,能处理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可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2.非均衡性。举办奥运会将从总体上拉动举办城市经济的增长,但并不是所有产业及行业都能直接受益,其对产业及行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从一般规律看,对第一产业中绿色食品生产行业有较强的带动性;对第二产业中的部分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如建筑业、建材制造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全而深刻,将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深挖机遇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效应和作用,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运作。

3.规制性。近20年来,国际奥委会在开发奥运会的经济价值、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规则,包括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控制运动员的商业行为,以及限制举办城市组委会的活动范围和权限等。它采取先取后予、互惠互利的办法,即给主办城市一些经济利益,又要对主办城市的市场开发行为予以严格的控制,以维护其在全球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地位。为此,主办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发展奥运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运作规则,又要在与其博弈的过程中寻求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間。

4.开放性。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历经百年发展至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参与和广泛支持,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的国际性舞台。自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运作模式做出重大改革,引入商业化运作机制,制定全球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经济价值,使依托于奥运会而产生的奥运经济更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系统,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机会,同时促进了举办国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

5.融合性。奥运会在创办之初,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道德理念,旨在以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友谊与合作。在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奥运会的作用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体现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经济,以及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举办国家和世界经济、文化潮流的相互交融。因此,各举办国都极力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赋予奥运经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内涵,借举办奥运会之势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总之,奥运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从空间范围看,北京奥运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在北京;从时间维度上看,奥运经济影响在12年左右,奥运对经济的影响短期主要是影响总需求,长期主要是影响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和经济体制,从而影响总供给和生产能力;从经济层面上看,奥运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实物经济层的影响和货币经济层面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上看,奥运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二、三产业。因此,奥运对社会经济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奥运将对首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符亚明:奥运引致性需求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5)

[2]史 兵:试论奥运经济的传导效应[J].中国体育科技,2002.(8)

[3]阎为民: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挤出效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1)

[4]赵京源:“奥运经济”的理性预期[J].统计与咨询,2002.(1)

作者:马 红

上一篇:银行业监管理论浅析论文下一篇:非钱币性业务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