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图书馆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各自为政、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失衡。提出了尽快制定颁布图书馆法、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更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加强读者教育等建立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1:

基于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基于信息公平视域,对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分析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公平中扮演的角色,介绍我国信息公平现状,最后讨论了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

社会公平是创建和维系和谐社会的基础,其不仅涉及政治领域的公平,同时还涉及文化领域的公平,很明显也涵盖了信息公平。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信息公平,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1 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与意义

公平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目标之一,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平等和公正。就信息公平而言,其更加强调“平等”的含义。在衡量公平时,平等属于关键尺度之一,可理解成对某种资源进行收集与分配时所呈现的平衡以及对等状态。因而信息公平可理解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分配时所呈现的平衡以及对等状态[1]。

1.1 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

信息公平并非是刻意避开商业元素,希望将信息转化成一种能够被量化的“物品”在广大公民之中予以重新地平均分配,况且不同的人往往对应着不一样的信息需求,因而上述形式的平均分配显然是难以实现的。“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包括下述两点。首先,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具体是指,信息资源在不同信息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应保持一种合理公正的状态,也可理解成不同信息主体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资源。其次,基本信息能力的保障。不同信息主体拥有着不一样的信息消化能力,因此,信息价值在所有信息主体上得到完全一致的实现程度是不可能的。尽管主体相互间在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然而不应该存在过大悬殊,即在公民获取以及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应为其提供完全一致的保障条件(如设备条件等),与此同时,还应利用适当的教育手段以实现对信息主体信息意识的有效启蒙。若未能真正贯彻基本信息能力的保障工作,那么信息公平也就无从谈起了。

1.2 信息公平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信息社会”的理念已然深深植入人们的心中,具体表现在下述方面:互联网成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成了广大公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一种必要资源。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给我国广大公民带来极大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信息富有者、信息贫困者之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分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两极分化问题愈发严重,消除这种两极分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收集与分配领域,信息公平反映了社会管理者把信息资源视作一种能够计量的事物,并依据其价值在所有公民中进行均等分配。每一位公民在上述过程中均应被赋予被平等对待的权利。很显然,这是社会公平在信息领域的一种客观反映,与此同时,还是公民拥有的公共文化权利的根本内容[2]。由此可见,保障信息公平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公平中扮演的角色

每位公民结合具体需要收集与利用相关信息资源,是信息公平的基本内容。现阶段,信息服务机构虽然种类繁多,然而不同机构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建设初衷,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其在服务对象上的不同,同时还意味着无论是在服务广度上,还是在开放程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斥资兴建的以服务广大公民为目的的信息机构。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由于先天具有“公共性”,自然使其肩负起了为公民提供公平阅读服务的重要责任。正像《公共图书馆宣言》(1972年)提到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3]《格拉斯哥宣言》(2002年)也提及:“保证获取知识自由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所有公共图书馆应当肩负起的核心职责之一”。[4]由此可见,促进信息公平,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是公共图书馆的一种先天使命。

3 我国信息公平现状

3.1 信息主体的信息权利意识薄弱

受政治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为领导决策服务”等自然而然地成了信息服务的目标,而此类口号也逐渐发展成了信息资源等级分配的借口,导致广大公民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信息权利,使公共信息资源集中流向以管理阶层为代表的强势群体。信息权利意识相对薄弱化,造成广大公民浑然不觉,感受不到此种不公平。

3.2 信息资源的配置失衡

在我国,因为尚未建立起配套的协调机制以及合理的调控制度,造成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暴露出非常明显的差距。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资源配置存在严重失衡问题,导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人们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3 获取信息的数字条件具有地区差异

就各个省份的网民数量来看,北京互联网应用水平在国内最高,其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70.3%,而贵州等落后省区的这一数据甚至不足25%。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条件差距,这给信息主体收集和利用信息形成了严重制约,使信息不公平这一现象日益加剧。

4 信息公平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

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的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实施该工程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而有效的保障策略(见图1)。

李秋枝:基于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研究

李秋枝:基于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研究

图1 公民阅读权利保障机制4.1 推进立法进程,赋予公民阅读权

在我国,阅读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只有重视读者的阅读权利,并通过法律加以保障,才能让公民的这项权利得以广泛且自由的应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逐渐关注公民阅读权利保障问题[5]。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渐明确了读者权益的核心,即公民能够公平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法律权利。这一點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同。在阅读权益这一块,若缺乏配套的法律保障,那么公民在享有时无疑会面对大打折扣的问题。为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我国业界人士长期专注于推进相关的立法进程。2010年,詹福瑞便基于保障公民阅读权利问题,向全国人大郑重提交了名为“保障全民阅读、推进图书馆立法进程”的议案。他指出:现阶段,国内功利主义有逐渐抬头趋势,读书氛围受到严重破坏,国民阅读率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6]。经由影视等现代视觉媒介取得的信息在质量上和阅读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阅读会对抽象文字进行加工而内化成知识,而视觉媒体则以比较直接的方式灌输人们一些内容。为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坚持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满足所有公民的阅读需求,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先天职责所在,与此同时,保证公民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也是公共图书馆不容推卸的义务。由此可见,应大力推进相关的立法进程,赋予公民阅读权,最终推动与保障公民阅读活动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4.2 找准自身定位,突出人文关怀

公共图书馆既然被冠以“公共”二字,便应当保持和突出自身的公共性,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立足于自身情况,不断培育和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服务。所以,公共图书馆应准确把握不同人群所对应的信息需求,基于信息公平服务这一宗旨,来落实对广大公民的信息服务工作。尤其是对弱势群体之中的那些信息贫困者,如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等,当其有阅读需求时,应按照有关政策向其提供一定的服务倾斜,以此缩小信息人群由于能力等问题而形成的差距,从而推动公民阅读服务的公平化。为突出人文关怀,公共图书馆应对全体公民予以公平的信息权限,不允许有身份歧视,全面且深入地贯彻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在这方面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了相关尝试,如郑州市公共图书馆以免费方式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杭州市图书馆自2008 年开始执行借书免押金政策,大幅降低了借书门槛,甚至允许乞丐这一类特殊群体进馆阅读。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假若有天堂,那么天堂最好是图书馆的模样”,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公民的天堂,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突出人文关怀,促进信息公平的一种典型做法[7]。

4.3 创新服务手段,方便读者借阅

4.3.1 设立流动图书馆。为满足不方便到馆的公民的阅读需求,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始尝试流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因而该模式具有两大突出优势:分布面广、服务灵活。该种服务方式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如挪威推出了流动书船的阅读服务模式,而印度尼西亚则推出了基于自行车(或三轮车)的阅读服务模式。[8]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也开始尝试流动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模式。如东莞市在构建和完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先后建成了一百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该服务站能够在任何地方为用户提供及时且高效的服务,无论是在读者证办理上,还是在图书借还、书目查询上,均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还在总分馆之间肩负起来了物流传递工具的角色,为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图书馆触角遍及本市,为公民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2 提供通借通还服务。通借通还指的是允许读者到图书馆服务网络覆盖之下的任意一家图书馆借书和还书。若想顺利开展通借通还服务,需要建立一个各个图书馆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只有建立读者借阅记录库,才能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合理调配。苏州图书馆以通借通还服务模式为基础,进行了大胆创新,并收获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传统通借通还服务模式中,需要定期把异地借出的图书归还到分馆,但考虑到分馆图书资源在产权上也归苏州图书馆所有,因而由A 馆借出的图书馆可遵循就近原则在B 馆归还,而B馆无须把它们归还至A 馆。总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时机对各个分馆进行统一的图书调配,如此一来,能够明显减少通借通还的运作成本。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的应用能够很好解决资源的配置难题,使得广大公众可以就近借出和归还所需的图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3 农家书屋。很多地区的农民群众借书难。为解决该问题,自2007年开始,我国开始尝试“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特点的文化服务设施,由行政村出资建设,交给农民自己打理,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实用型的信息资源[9]。对于公共图书馆,应立足于本身职能,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该组织寓教于乐且能够为农民所接受的读书活动,引导该群体多多阅读、正确阅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4 加强数字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属于国家层面的信息基础工程,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实现。现阶段,应围绕数字资源建设这一核心,着力打造基层服务网点,凭借丰富的传播方式,遵循共建共享原则,有效推动国家、省、市三位一体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为广大公民的公平阅读提供必要的资源平台。如重视和推动资源镜像站的建设,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积极协调好各级网点的日常工作。各级公共图书馆应采用统一制式,做到科学分工,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健全自身的各项基本设施,使自身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之中的关键一环。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应重点建设和完善三大数据库,首先是地方特色信息资源库,其次是农村实用信息库,最后是产业信息资源库,从而不断丰富文化信息资源,为其有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在建设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资源配送以及管理工作,将免费的、有用的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传递至各个基层服务网点。

5 结语

目前,我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均面临一定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因而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保障策略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只有不断完善公民阅读服务体系,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公民的实际需要,才能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阅读权利。

参考文献:

[1] 蒋玲,卿玉弢.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与弱势群体阅读权利之保障[J].中国出版,2012(2):23-26.

[2] 张建中.试论保障阅读权利与公共图书馆服务[J].贵图学刊,2012(2):61-62.

[3] 吴正荆,孙成江,鞠永辉.综合性区域图书馆联盟社会信息公平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9):13-17.

[4] 吕梅.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閱读权利[J].全国新书目,2007(10):85-87.

[5] 吴正荆,孙成江,袁艺.基于信息公平的东中西部公共图书馆公平服务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27-31.

[6] 贾艳平,杨丽辉,李金秀.基于信息公平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矛盾及机制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8):24-28.

[7] 董敏,武庆圆.图书馆在促进社会信息公平中的作用及其强化措施[J].情报科学,2009(6):820-822.

[8] 赵春辉.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平职能的制约因素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9):18-21.

[9] 方杲,汪健.公平的正义:公共图书馆促进信息公平的伦理基石[J].图书馆,2015(3):1-6.

(编校:周雪芹)

作者:李秋枝

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2:

公民文化权利视域下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摘 要: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图书馆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各自为政、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失衡。提出了尽快制定颁布图书馆法、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更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加强读者教育等建立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公民文化权利;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民文化权利是公民融入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权利。早在196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明确了公民所享有的文化权利范畴。1997年10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于2001年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这一重大决策充分表明了我国对公民权利国际标准的认同和肯定,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注重并保护公民的文化权利。公民的文化权利是指公民自由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进行传播、利用和欣赏文化产品并以此获得利益的权利。从本质上说文化权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表现。

只有当人的文化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实现,才能切实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进而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要实现公民文化权益,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作为保障。200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平等、自由、免费、开放地为民众提供终身教育与服务的机构,图书馆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历史使命,是为公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一、现有图书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多,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之一的图书馆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1.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国家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则相对落后。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导致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建设、设备、资金投入、资源分配与利用的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的图书馆服务事业发展一般较好,馆藏资源丰富、利用率高、服务方式多样化;经济欠发达地区馆藏资源则相对较少。如“十一五”期间上海有公共图书馆237个,文化馆(中心、站)245个(其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3家),村(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5 24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国家重大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1 697家。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广东省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2003年起首创流动图书馆,至2010年底,在全省建立了70个分馆。广州市还于2013年启动图书馆立法,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列入广州市的立法项目,2014年10月已提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三次审议,条例明确提出要“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和人口分布状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给予扶持”。我省有公共图书馆91个,其中省级馆1个,市级馆13个,市级少儿馆2个,县级馆75个。青海省有公共图书馆44个。早在2008年,上海人均购书经费就达到了7.612元,而河南只有0.158元。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制约和影响了民众对自身权利的重视度,也影响了民众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依照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一般分为五个主要层次:最底层是生理需求,然后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顶层是自我实现需求。人们一般在生理和安全需求这种最基本的层次获得满足后,才会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高于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对自身文化权利的参与度较高;相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更看重的是物质上的生活保障,对自身文化权利的参与态度略显淡漠。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还造成了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均衡。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资源往城市集中,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文化事业也发展较快,如上海市区已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圈。相对而言,作为基层的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则较为薄弱,很多县级的图书馆购书经费较少,设备也较落后,乡镇和行政村的图书室发展则更为薄弱,有的甚至没有馆舍,没有经费。

2.管理体制各自为政。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体制采用的是条块管理为核心的系统管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三大系统各自为政,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履行职能各不相同,馆藏内容各有侧重。虽然有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等组织,但这些机构只是学术性组织,没有管理权限,不能也无法实施有效管理。

迄今为止,国家没有颁布制定统一的图书馆法规,虽然各图书馆都制定有相应的规章条例,但仅限于在行业内部或地区范围内起到指导规范作用。一些地方小范围地开展了文献资源共享,但全国性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尚缺乏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更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各图书馆使用的集成管理系统也不尽相同,目前主要使用的有Aleph500、汇文系统、清大新洋-GLIS9.0、北邮Melinets、深圳ILAS、重庆图腾V9.0、金盘图书管理系统GDLISNET、丹诚图书馆集成系统DataTrans等。这些集成管理系统规格不一,相互之间各成体系,缺乏互操作性,给各图书馆之间实行联合编目带来了极大不便,也影响了馆际互借等共享活动的开展。

3.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失衡。构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关键是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出发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文献信息是图书馆与读者交往沟通的纽带,三者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在这样一个生态链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并制约其他系统作用的发挥,并可能造成利益损害。从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效果来看,文献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衡是制约图书馆服务体系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是信息的不对称。由于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互动、沟通不够,使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产品与读者的需求存在偏差,使得读者感觉从图书馆受益价值不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影响其对图书馆的使用;读者对图书馆使用率的降低,又反过来对图书馆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尤其在互联网与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如果再不顺应潮流,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改进服务内容,将会进一步导致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公信力下降。

二是信息垄断。图书馆的管理者没有积极、主动地向读者提供、传播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各自为政,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设置人为障碍壁垒,使读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些问题一方面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健康成长的“瓶颈”,制约了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公民文化权利的顺利实现。

二、基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从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出发,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应包括建立实用的图书馆设施体系,建立严密的图书馆网络体系,建立丰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立合理的图书馆保障体系。

1.加快制定颁布图书馆法。图书馆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活动的专门法规。是调节国家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组织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在图书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家领导、组织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法规设立还相对落后,尚无一部全国统一的法规制度来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任务,明确各级图书馆的年度经费、人员编制、馆舍面积等硬件,明确读者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运作及数字图书馆建设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因此,应加快我国图书馆法规建设步伐,使图书馆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各图书馆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从法律上切实保证图书馆公共设施和文献信息更加长久地为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服务。

2.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为了保障公民平等阅读、平等获取文献资源、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文化权利,就要拆除现有妨碍公民平等利用图书馆的“篱笆”,破除影响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障碍,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源,充分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益,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这些都离不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中央和各级政府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具有权威性的政府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政策,统一负责协调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有关文献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使用、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训等事务,建立有助于图书馆事业良性发展的利益平衡机制,保障参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能够依据其投入多少和贡献大小,去获得相应的利益。只有这样,我国的图书馆服务事业才有发展的动力与长久的活力。

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以国家中心、省级中心为龙头,市级分中心为枢纽,县、市公共图书馆为基础,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站、乡村图书室为重点的覆盖我国所有城乡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顺利实现。

3.加大财政投入。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公民文化权益实现的效果。因此,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保障公民实现文化权利的根本前提。

政府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图书馆的基础建设、改善硬件设施和吸引技术人才上。主要做法一是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增加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密度,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乡村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建设。二是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夯实文献信息资源这个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

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还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鼓励社会捐助(包括图书捐赠),广开渠道,多方吸纳资金,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4.不断更新图书馆服务模式。今天的图书馆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藏书地和为某一个地区、某些特定的人群提供借还服务的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一个集社会教育中心、知识传播中心、信息存储与利用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图书馆。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图书馆必须不断更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开拓多元化的服务渠道。

建立“图书馆网”。大力发展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各类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如建设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各地区特色文化数据库等等,充分整合社会各界数字资源,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网络服务内容,打破既往图书馆服务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公众能随时随地地享受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所提供的便捷服务,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凝聚力。

建立“图书馆群”。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设备,利用现代物流等手段,建立、发展城乡网络一体化的图书馆集群,将图书馆服务送入普通百姓之家。

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借鉴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以“读者第一”为出发点,开展文献借阅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等,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与其生活相关的社区活动信息、法律信息,让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文化服务。

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儿童图书馆建设,为中小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图书馆意识和信息意识;加强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而且把这种关怀落到实处。如为了方便盲人阅读,我国不少公共图书馆建立了专门的盲文阅览室,然而由于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尚不健全,残疾人出行十分不便,盲人阅览室的实际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图书馆不仅要在馆内建立完善保障设施,还要为残疾人提供主动服务,如开展送书上门服务等,此外,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帮助他们。

5.加强读者教育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培养读者主动自觉地维护自身的文化权利,图书馆应当加强读者教育,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浩如烟海的当今,图书馆要引导并教会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获取信息、合理利用信息,提高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

要切实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必须构建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文化传播均衡发展,使公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稽亚林,李娟莉.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J].艺术百家,2006(6):12.

[2]艺横,任裙,杨立青.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上海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目标[DB/OL].(2011-04-12)[2014-12-19]http://www.gov.cn/jrzg/2011-0

4/12/content_1842547.htm.

[4]十一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欣欣向荣[DB/OL].(2011-18-17)

[2014-12-20].http://www.gdstats.gov.cn/ydzt/115cjzl/20110

8/t20110817_86113.html.

[5]广州市启动图书馆立法拟各街镇设独立公共图书馆[DB/

OL].(2013-05-15)[2014-12-22].http://www.gdwh.com.cn

/whwnews/2013/0515/article_16961.html.

[6]青海省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DB/OL].(2013-02-02)[2014-12-22].http://www.chinadaily.com.cn/

hqgj/jryw/2013-02-02/content_8198656.html.

[7]彭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指标构建研究[J].公共图书馆,2011(2).

[8]吕梅.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公民权利的保障[J].图书馆学研究,2007(7):75-78.

[9]王世伟.关于加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与布局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2008(2):5-7.

[10]汪英姿.论公共图书馆与公民文化权益保障[D].苏州:苏州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5-01-09

作者简介:吴春红(1964-),女,安徽芜湖人,馆员,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吴春红

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3:

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体现了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社会身份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关系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思想品德课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要增强初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其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下面以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为例,谈谈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思想品德课程的这一核心理念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好人”(积极健康)维度,二是“好公民”(负责任的公民)维度。课程要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任务。

现代公民意识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自我层面的,即主体意识;法律层面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也称之为公民的身份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道德、伦理层面的公民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升华;还有国家层面的,如爱国意识,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因此,具体来讲,公民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公德意识等。

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内容板块,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2011版课程标准在内容修订上,还增加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保护环境”“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等内容。课程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权利和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理性责权观、公平与正义等品质。在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二、探索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

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形成感性认识,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不断形成理性认识。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弘扬人本精神,创造性地挖掘教育资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从公民的视角看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做合格公民。

1.弘扬人本精神,促进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性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弘扬人本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落地”——实现品德的内化与践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应以初中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尊重学生生成的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思想品德课不是一种知识课程,而是融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求教师树立综合课程意识,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把学好知识、发展能力、转化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1课第3框“学会亲近社会”时,笔者引入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大量网友支持不扶倒地老人”。这一场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此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自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笔者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该不该扶?扶了老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析其利害,最后达成了共识: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关心社会;但见义勇为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此时,笔者进一步追问:请你说说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和“看客”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畅所欲言,如:看到同学有浪费现象不能制止,看到地上有垃圾不能主动捡起……这时,笔者抛出第三个问题:“看客”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你有什么启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你有哪些合理性建议?此时,学生热情高涨,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深刻认识到克服“看客”现象,人人有责,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学会亲近社会,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公民意识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在尊重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展开探究,深入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了知识、情感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自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2.挖掘教学资源,寻找公民意识教育的支撑点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更是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丰富和拓展教学素材。本地的人文生活素材、社会热点等时事资源、校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还可引领学生学会观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源,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公民意识教育才具有实践支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内化与践行。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9课第2框“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时,笔者以备受社会关注的“保卫钓鱼岛引发的打砸日货事件”为素材,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讨论“打砸日货是否是爱国行为”。开始,学生对钓鱼岛事件纷纷表示愤慨,情绪激动,对日本充满了不满和憎恨的情绪,因而,不少学生认为打砸行为是爱国的表现。笔者先肯定了学生的爱国意识,然后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思考打砸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学生的情感逐渐趋于理性,认识到打砸伤人事件不仅对他人、还对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懂得了行使权利也要遵守法律;同时,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爱国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支持国货,拥护党的领导等方式进行,懂得了要理性爱国,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政热点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法律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材和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情,沟通教材资源与社会资源,用鲜活的生活素材触发学生的情感,摒弃空洞的说教,为公民意识教育找到有力的支撑点,真正实现公民意识的内化与践行。

3.多样教学方法,提高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性

公民意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品质。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新增的14条建议中,也提出教师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悟;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公民自我成长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打破课内外的界限,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调查采访、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方式,真实地参与公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第20课第3框“保护环境”之前,发动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参观等来搜集环境现状、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为解决环境问题所进行的努力等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积极响应,自发组成小组开展调查。有的通过网络,有的去图书馆查资料,有的询问环保部门……学生拍摄了大量照片,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料。教学时,先让学生展示调查成果,据此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体现和危害。通过原来的环境图片和被破坏后的环境图片进行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们被震撼了,他们没有想到身边会有这么多环境问题。学生在调查中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并有了初步的思考,因而能踊跃发言。他们为家乡严峻的环境问题深表忧虑,并积极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学生领会到,保护环境事关重大,人人有责,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保护环境的政策,践行保护环境。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

4.实施多元评价,升华公民意识教育的深刻性

思想品德课的多元评价有其特殊性,因为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要通过学生行为和外部表现才能确认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鼓励学生、家长、同学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评价的方式也要尽量多元化,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评与互评、他评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第2课第1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时,笔者设计了“我的收获”“我的成长记录”栏目,让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反思、自我鉴定、自我评价,主要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同时笔者又以小组评价的形式,让学生以向XX同学学习、向XX同学提建议的方式进行互评,主要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表现。另外,在评价时也要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因素,因此,笔者也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参与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也看见了同学、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也明白自己不仅是一个个体,还是班级的一份子,是家中的一份子,是社会的一份子,从而对自己的表现和责任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坚持多元主体相结合、多元方式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班级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好公民,这样才能让公民意识教育因为真实而有深度。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思想品德课程独特价值的体现。公民意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强盛的基石,教师要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培养具有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合格公民。

(作者单位: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江苏常州 213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作者:童珺

上一篇: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品牌论文下一篇: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