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以浙江杭州为例,以现阶段杭州市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杭州各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为依据,分析城市国际化与高等院校国际化之间的互相作用,为我市城市发展规划参与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篇1:

推展国际化高等教育的诱因及障碍

【摘要】 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及跨国教育需求的增长趋势下,各国政府为应付各种各样的挑战,不得不筹谋对策去化解激烈竞争,而其重点大多放在加强人才培育及挽留高素质人才的考虑上。当世界各地的高校致力于建造国际级大学形象的同时,各国政府亦希望能藉此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同地域的高校对推展国际化教育的动机及目标,往往因自身资源及所处地的相关教育政策而有所不同,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市场竞争 国际学生

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环境及跨国教育需求的增长趋势下,各国政府为应付各种各样的挑战,不得不筹谋对策去化解激烈竞争,而其重点大多放在加强人才培育及挽留高素质人才的考虑上。因此,知名的高等院校及大学,自然成为各地政府最重视的合作伙伴。在面对全球化带动的经济转型及全方位国际竞争的挑战下,香港极需大量高素质及具环球视野与流动适应力的人才,而单靠本土的培植已不敷应付。故此,向亚太区甚至全球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才,留港建港,才足以提升香港的软实力及持续发展竞争力(郑燕祥,2009)。而当香港的高校致力于建造国际级大学形象的同时,香港政府亦希望能藉此提升国际竞争力(Fok,2007)。

一、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化教育

参阅美国方面的文献(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及冷战时期的国防及对外政策档案),不时会发现“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被视为“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的同义词(de Wit,2002)。但由于近半世纪以来,环球航运的发展、科技及媒体的发达,令跨国界及跨地域的国际学生流动性增加,市场经济主导,及英语的世界主导性地位增强等各方面,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灌注了新的内涵,亦提供了新的诠释。自1979年从英国及澳洲开始招收海外全额自费生以来,高等教育已被视为其中一种可大量吸纳外汇的出口商品(Smart、Ang,1996;de Wit,2002)。自此,“教育国际化”便逐渐变成以利润为诱因及以创造市场独特性及市场主导为潮流(Altbach,1999)。近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演化成一系列策略性的手段及发展,包括推行国家层面的全面性高校评核,藉此增强国际竞争力(如英国、澳洲及台湾等)、缔结院校之间的策略性联盟及提供海外课程或异地办学等(Altbach,1999;de Wit,2002)。亦因此,“教育国际化”已蜕变成“国际化教育”,以突显其丰富及坚实的内涵及教育发展策略的特征。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广受关注

2012年初,于伦敦举行的“迈向全球2012”高等教育会议中,逾50个国家过千名教育家及代表,就他们最关注的大学国际化议题作深入讨论。与会者之一,香港中文大学学校长沈祖尧教授,曾为该国际化议题作出如下总结(沈祖尧,2012):背景原因:在“为什么高等教育需要国际化及建立大学网络”的议题上,综合与会者的讨论结果,原因林林总总,包括:社会急速变化、经济全球化、资讯科技进步、全球气候变迁等等。现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际进展如何呢?当前,英国只有6%的高中生出国留学;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出国念书和毕业后出国工作的人,过去10年也有所下降。香港地区的调查显示,83%的本地大学生不愿毕业后到外地发展。这些情况的可能原因是:对于离开他们感到安逸的家园欠缺准备;对外面的世界感到茫然沒有把握;不敢冒险和未懂把握机会。危机:有人担心独特文化和种族身份会随着教育国际化而丧失;有人忧虑教育国际化会令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也有人担心教育界盲目追求名牌效应等问题;而许多人内心顾虑的是西方大学认为自己提供的教育最优越,自诩是世界教育的明灯;担心“高等教育麦当劳化”,会使文化和民族特色湮灭。可能缺失: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着意把弄国际师生人数的数字游戏,来提高学校的国际排名,更不应独尊英语为唯一的授课、学习和研究语言;应避免不问其是否更优胜而盲目学习和采用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三、国际学生的留学考虑

国际学生市场的发展预测性已愈趋多变,院校需要更多具策略性的创新思维来吸引留学生,更需整合及照顾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以强化协同效益(Lasanowski,2009)。对正在致力发展教育服务输出或力图吸引国际留学生的国家或地区,以下各项国际学生流动的特点都具启发作用(姜丽娟,2010):在全球高等教育扩大需求的情况下,学生的跨国流动仍会持续增长;新兴留学国的形成,在市场上提供国际留学生更多元化选择;毕业后的就业机会,逐渐成为留学生愿意投资国际教育的重要诱因;质高价廉的国际化教育服务,将会成为学生的关注重心;多元语系比单一语系的学习环境,对国际学生更具吸引力;学生国际流动的方向已呈现新发展:出现从西方国家往东方国家的逆向流动,以及在东方国家之间的跨国性流动。

据2007年OBHE的报告调查所得,国际学生认定的最重要考虑事项包括:留学国的学费、生活费及学习经验。主要留学动机则包括:留学国未来就业与居留的机会,换句话说,留学消费者愈来愈重视前赴特定国家留学会带给他们的前景(就业或居留)。因此,要是某国或某地可以同时具备相对便宜的学费及生活费水平并可为留学生提供毕业后就业及居留机会,则其高等院校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将会有极大的优势(Verbik、Lasanowski,2007)。澳洲高等教育部长博文(Chris Bowan)在2013年初一个公开场会就曾经表示,为维持澳洲的国际教育竞争力及国际学生的市场份额,该国准备成立一个由高等教育部长主持的部长级国际教育协调委员会,来领导及监督未来五年国际教育政策的实施,而重点要做的,除了保证国际教育业的质量和国际学生的福利安排之外,也会简化学生签证的处理过程,及为国际学生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

四、推行国际化教育的诱因

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可提高改革动力,使高等教育机构更加完善及成功。现在全球的公营大学 (包括美国、欧洲、中美等)普遍都在进行这样的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变革,主要是推行国际化教育的大学,会得到下列的激励(卡罗琳·霍克斯比,2012):第一,扩展教育经费来源及增加大学自主权。大学的生产力在不同的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对公立院校而言,他们的教育经费、行政管理及物资供给都由公共财政支持。但生产力比较高的院校,通过市场化竞争的机制,可获得更多资金,使自主权更高,享有更多自主权以实践教育理念、做研究、招生及决定教研人员招聘水平及薪酬。第二,促进研究效率及机构生产力。市场化比较强的大学,其研究的生产力也较高,所以这是一种正向关系(市场化愈高,生产力也会愈高)。第三,增加教学及课程透明度让学生作选择。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成败,建基于其参与市场化竞争的实力,如果不参与这样一个市场化竞争,不足以创造改善的动力。如要参与市场化的竞争及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生产力的话,就需要增加大学的透明度,公开发布各科目的教学方法、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薪酬情况等信息,让学生做一些聪明的选择。大学要参与市场化竞争,就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课程,并提供灵活及多元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第四,其他诱因。近年以国际化闻名的诺定咸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不仅是第一所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引入了国内的英国大学,亦是全球兴办海外校区潮流的开创者(分别于2000年在马来西亚及2004年在中国宁波建校)。其校方高层透露,该大学在以下三方面取得国际化成果(新华网,2012):提高国际生比率及拓展本地生国际视野;通过海外交流培育科研专才;建立跨国科研合作以吸纳国际科研经费。

作者:林惟良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篇2:

城市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研究

【摘 要】本文以浙江杭州为例,以现阶段杭州市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杭州各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为依据,分析城市国际化与高等院校国际化之间的互相作用,为我市城市发展规划参与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杭州城市国际化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国际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更多地参与国际交流,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过程。

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建设的探索,2004年杭州市政府实施《推进杭州旅游国际化启动方案》,启动旅游国际化战略,全面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品牌,以旅游为先导推进杭州国际化进程。2008年杭州市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城市国际化”战略,以此作为六大战略中的首要战略。2012年将城市国际化、城乡一体化作为政府工作主要抓手。2015年杭州市正式出台《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提出了三个“四”的重点发展任务,由市发改委牵头推进25项城市国际化重大建设项目。2016年9月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在杭州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杭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丰硕成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杭州国际化发展要顺应时势,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突破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虽然杭州相较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但借助后G20及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机遇,杭州正全方位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二、杭州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杭州市总共46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27所,专科学校19所。近年来,各高校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杭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有:

(1)建立中外合作人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机构,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等。

(2)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行学分互认、双学士学位及本硕连读办学模式,如浙江工业大学与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工商大学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席库提米分校合作举办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等。

(3)共建国际合作科研平台,比如浙江外国语学院与南非大学成立了中国-南非教育比较研究所。

(4)主办或承办国际(区域)学术会议。

(5)与国外高校共建孔子学院,如浙江外国语学院与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6)学生国际化:推动留学生招生,发展中国学生出国境交流交换项目。

(7)师资队伍国际化,包括聘用外国文教专家和引进境外高层次人才兼职;聘用留学归国人员;推动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

(8)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建设全英课程与双语课程,加大了优质国际教学资源引进力度。

根据各高校数据,杭州高等教育国际化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不断创新、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合作项目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显著提升。

三、杭州城市国际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

1.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吸引来华留学生来杭。

随着近年来电商的迅猛发展,杭州市政府借着阿里巴巴这张享誉世界的名片,加快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基地,在跨境电商领域也投入了很多资源,营建了良好的国际创新创业环境。这无疑对来华留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可以在读书期间挖掘跨境贸易商机及创新创业资源,另一方面课积累电商经验,学成回国开拓相关业务。

2.打造东方休闲名城及会展之都,提升国际化影响力。

杭州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名城,借助西湖、京杭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吴越、南宋等区域文化,打造东方儒学与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留学就业。杭州政府抓住举办G20峰会和亚运会的历史性战略机遇,大力投入支持,打造杭州成为全球会议目的地品牌。对杭州高校来说,这也是千载难逢的国际化机遇,各大高校引进了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杭举办,全面提升杭州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3.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校国际人才提供保障。

杭州近年来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不断优化政务法治环境,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不断改善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也成为杭州的名片之一,为来华留学生及教师等海外人才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及生活的便捷性。

四、杭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城市国际化的作用

1.有效輸出文化价值观、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文化与价值观输出的有效途径,举学生交流为例,留学生在留学期间会被当地的文化价值观浸染,很大可能性会以留学国为模式来建立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来华留学生、外籍师资及其他交流人员,会通过在华的生活经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建立对中国人民的信任与友谊,将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带回自己的国家,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杭州高校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以及打造“留学杭州”品牌、加强在杭高校的学生和师资的双向国际交流,有助于杭州特色文化的传播,提升杭州的国际影响力,树立杭州的城市品牌。

2.提供国际化背景人力资源、推动城市创新创业。

杭州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也是中国跨境电商的先行者。在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下,跨境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进出口的贸易国家逐渐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国际化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城市国际化的主要问题之一。杭州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国际化背景人力资源,成为城市创新创业的源泉和城市国际化的催化剂。例如2018年4月,杭州市下城区跨贸小镇举办了首届跨贸小镇国际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到了杭州各大高校数百位留学生跨境电商领域创业者参赛。该类比赛为高校国际学生创业团队和投资机构搭建了一个平台,挖掘高校国际人力资源,推动杭州城市国际化。

3.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需要尊重、理解和包容。2016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六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其中六大素养之一的“责任担当”中就明确提及了“国际理解”这个基本要点。在杭高校的国际化水平提升,为城市营建了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提升了城市的开放包容度,有助于杭州市全面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五、結语

综上所述,杭州的城市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杭州城市国际化为高校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营造了国际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及创造了国际化机遇。杭州高校国际化为城市国际化提供了国际化背景人力资源,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助推城市国际化氛围。希望杭州高校借城市国际化的发展东风,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吴伟强,Anqi WU,李俊.后 G20时代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关键指标——基于全球化城市指数( GCI)[ 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4): 369-374.

[2]刘长敏,马方方.刍议大学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的良性互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1,卷缺失(8):51-52.

[3]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2016.

[4]包晓峰.城市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5-7.

[5]许军华,原源.大学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以中国西部城市成都市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4):69-73.

作者:王翰霞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篇3:

基于酒店国际化背景下酒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酒店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体系中发展速度最快、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酒店的国际化对酒店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酒店高等教育同国际接轨,培养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酒店专业人才。

【关键词】酒店国际化;酒店高等教育;酒店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6JB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国民旅游需求旺盛,已形成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态势。酒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旅游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16年底,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2327家,年营业收入2000多亿元。酒店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体系中发展速度最快、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战略目标的转变,我国酒店业的发展需要具有扎实基础,素质全面,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酒店行业人才。

一、酒店国际化趋势

我国旅游业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局面。其中,酒店业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涨,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将越来越多的兴趣集中在旅游与休闲上。在旅游活动中,对酒店数量及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是酒店业,人们对酒店业要求的多样化、独特化及人性化促使酒店业国际化发展的加快。酒店国际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酒店市场的国际化、酒店业相关产品的国际化、酒店服务的国际化、酒店信息服务体系的国际化、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国际化、酒店业市场秩序保障国际化等。

二、酒店国际化背景下的酒店专业人才

国际化酒店业对酒店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酒店行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良好的身心素质。酒店业的国际化对酒店业从业人员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化酒店行业人才应该具备优良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气质、积极的情感、坚韧的意志品质、开朗向上的性格等。

第二,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国际化酒店行业人才要具备丰富的外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运用能力;具备流畅的双语表达能力;具备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外语知识从事酒店相关工作。

第三,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化的酒店服务活动可以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酒店客人跨越省域、国界,进行不同的文化活动,感受不同的文化内涵。国际化酒店行业的专业人才应有国际视野和意识,从全球视角看待文化差异,能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并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四,创新能力。酒店业的国际化使我国酒店企业在国际酒店市场上面临更加复杂的变化。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化人才需要有洞察国际酒店业发展趋势的敏锐目光,要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国际酒店业发展动态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以适应这种国际趋势。

三、酒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一)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第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国际化酒店行业专业人才是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所在。因此,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国际环境,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酒店行业专业人才是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二,国际化不仅是酒店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也是一个综合的、多渠道的优化过程。它以国际化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国际间的学生交流、学者访问、信息交流、联合办学以及科研合作等途径,学习国际上酒店教育的优秀经验,促进本国酒店高等教育的不断优化,进而提高本国酒店高等教育的水平。

第三,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单单是全盘西化,更不是直接与国际酒店教育接轨。在各国酒店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酒店教育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酒店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办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育技术,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等,进而为本国的酒店高等教育发展服务。

最后,酒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够一劳永逸。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把整个酒店教育放到国际化大舞台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而久远的过程。

(二)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內容

1.教育理念及办学模式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国际化意味着从国际视角审视酒店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政府、学校等相关教育部门以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来考量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和实践操作。酒店专业教师需要了解国际酒店教育的前沿问题,并向学生传达最前沿的世界酒店学相关知识和信息。办学模式的国际化意味着借鉴国外著名的酒店管理类院校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实现我国酒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2.学校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教学方式的国际化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借鉴先进的国外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国际化意味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增加国际性课程,同时在已有的课程中增加相关的国际知识内容,通过引进国外原版的酒店专业教材将单语课程转变为双语课程等。

3.师资结构及学术科研的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程度是判断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想要实现酒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需要提升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建立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酒店专业教师队伍。学术的国际交流和科研的国际合作是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快速接触专业前沿,交流专业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术科研国际化,实现资源共享,进而推进世界酒店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4.学生构成的国际化及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构成的国际化是测量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又一项重要指标。在酒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的同时,为本国学生创造到国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双向沟通的过程中,逐渐融合,逐步建成国际化校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提高心理素质与提升身体、品德、文化、技能等素质结合起来。

在酒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全方位、循序渐进地推进国际化,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酒店业的发展,酒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内容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贺小荣,罗文斌.特许经营或管理合同:酒店国际化扩张的战略选择[J].旅游学刊,2012(12):54-59.

[2]陈幸.关于加快本土酒店管理国际化进程的思考[J].饭店现代化,2009(03):50-52.

作者:宋杨 林朝阳

上一篇:经济区公共政策论文下一篇:教学国际经济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