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实践的农业经济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现代农业的快速發展,客观上对涉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农业经济领域的变化及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以农业经济学教学为例,探讨“教师讲授+线上自学”“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校园培养+职业规划”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并摸索在教学中引入共享、直播等新兴概念及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科学途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基于社会实践的农业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社会实践的农业经济学论文 篇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对近三年来广东省直机关及广州、茂名两市公务员招考职位要求的统计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公务员招考制度呈现出的招考对象基层化、社会化、招考专业模糊化等趋势。根据这些变化趋势,提出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就业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生在职辅导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公务员招考改革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的利好前景。

关键词:公务员招考;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

从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公管专业)招生开始,公管专业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高校都相继开设公管专业。基于公管专业的特点和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领域应该是政府部门及其下属的大量承担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但由于近十几年来我国公务员实行“逢进必考”的招考录用制度,并且以往的公务员招考职位限制公管专业毕业生报考,导致公管专业学生很难通过公务员考试途径进入专业对口的就业领域,就业质量整体较低[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基层化导向越来越明显,国家机关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制度也相应改革,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笔者认为这些变化趋势为公管专业学生提升专业对口就业率创造了新的契机。我国高校公管专业应充分认识并抓住这一契机,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公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进而提升公管专业的整体就业质量。

一、公务员招考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分析近年来我国公务员招考的变化趋势,本文选取广东省直机关和广东省内的广州(发达地区)、茂名(欠发达地区)两市的公务员招考情况进行重点研究。在搜集广东省直机关和广州、茂名两市2008—2011年公务员招考公告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公务员招考公告中的职位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基于统计结果发现,近年来我国公务员招考制度呈现出如下三个明显的变化趋势。

(一)从以招录应届生为主,逐渐向以招录社会人员为主转变

我国实施公务员招考制度之初,公务员招考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2]。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逐渐加剧,国家提出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进入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指导方针。根据这一指导方针,公务员招考的对象也逐渐进行调整,从以往以招录应届生为主逐渐向以招录社会人员为主转变。近几年来,在我国各级公务员职位中面向社会人员的比重逐渐超过应届毕业生的比重,并且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以广东省为例,2009—2011年,广东省直机关公务员招考社会人员职位比重均超过60%,分别达到60.3%、62.5%和64.4%,并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广州市和茂名市2009—2011年公务员招考职位统计呈现出同样的规律(见图1)。据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招考的相关信息,2012年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公务员招考的所有职位均面向社会人员,反映出我国公务员招考对象正式全部实现了社会人员化。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届公管专业大学毕业报考公务员,但对毕业后进入基层工作的公管专业学生而言则是极大的利好,他们在社会基层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报考公务员,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公务员队伍。

(二)不限专业职位的比重逐渐增大

我国以往的公务员招考非常注重对招考职位的专业要求,无论是国考、省考还是各个市县的公务员招考,绝大部分职位均限定专业要求。这一做法固然可以确保政府部门招到适合不同岗位的实用专业技术人才,但却剥夺了许多新专业和冷门专业毕业生的报考资格。公管专业在我国是开设较晚的一个新专业,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其在各级公务员招考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公管专业能够报考的职位非常有限,但这一现象在近几年逐渐有所改变。从近三年广东省直机关及广州、茂名两市的公务员招考职位要求来看,对专业有明确要求的职位数量及比重在不断下降,而不限专业的职位所占比重则逐年增加(见图2)。在广东省直机关公务员招录中,不限专业职位数占总职位数的比重由2009年的2.1%上升至2011年的18.3%;广州市的这一比重则从2009年的15.6%上升至2010年的19.2%,2011年上升至40.5%;茂名市不限专业职位数的比重从2009年的49.3%升至2011年的68.8%。这反映出近几年我国公务员招考对专业的限制逐渐放松,不限专业的职位比重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对公管等冷门或社会认可度偏低的专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是一个明显的利好。在职位表提供公管专业的招录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公管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报考不限专业的职位,从而有利于增加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概率。

(三)注重从基层一线招录公务员

为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经验,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切身体会民情、服务基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规定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具有2年以上基层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比例不得低于1/3,以后还会逐年提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以下基层工作两年以上的毕业生。在这一意见的指导之下,近年来我国公务员招考逐渐加大了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以广东省为例,2009年广东省直机关招录需要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仅为10.1%,到2010年增加到16.3%,2011年增加到45.6%;广州市2009年这一比例只有5.3%左右,到2011年则增至33.7%,茂名2009年只有8.5%,2010年增加到13.1%,到2011年增加到25.9%(见图3)。另据相关统计,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计划数比2009年高出20个百分点,总体达到70%以上。同时还拿出一定职位招考适当数量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及大学生村官等项目的人员,反映出我国公务员招考对象基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公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建议

(一)确立“曲线对口”的就业理念

目前我国公管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一直偏低,尤其是地方高校本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无法直接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只能选择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公管专业毕业生每年毕业后直接进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重均超过70%。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务员招考对象的基层化和社会人员化,公管专业的初次就业对口率将进一步走低。目前公管专业就业的基层率比较高,这一现象恰恰与公务员招考的基层化和社会人员化趋势相一致,进入基层就业的公管专业学生可以先工作两年或更长时间之后再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专业对口就业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公管专业学生需要逐步树立“曲线对口”的就业理念,即毕业之后可以先到基层一线从事专业对口或不对口的工作,等积累一定工作经验之后再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从而曲线实现专业对口领域就业的目标。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教育

树立“曲线对口”的就业理念,毕业后先到基层就业是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公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选择,但这种选择不应是一种盲目的选择,而应是一种有计划、有规划的选择,是建立在明确的职业和人生规划基础上的一种选择。高校如果不注重学生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教育,只是一味盲目地鼓励学生进入基层就业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公管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可能是一场人生灾难。因此,高校在鼓励公管专业学生树立曲线对口就业理念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学生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教育,通过设置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加大就业指导课中职业和人生规划教育的比重、举办多种多样的职业和人生规划大赛、邀请成功校友回校做报告等形式,提升公管专业学生的自我职业和人生规划能力[3]。要确保公管专业学生在进入基层就业之前制定出个人职业和人生规划,明确进入基层工作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着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若干年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通过明确的职业和人生发展规划,公管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时充满信心,勇于迎接挑战,最终实现曲线对口的就业目标。

(三)以基层就业为导向

随着我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的基层化和不限专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基层工作能力强、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将更容易进入公务员队伍。这就要求到基层就业的公管专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基层工作适应性和工作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中脱颖而出。基于此,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公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基层工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到基层就业及未来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竞争力。

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公管专业应该进一步增加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课程,例如,针对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就业的需要,可加大社区管理等课程的学时比重,同时增加基层民主与社区治理等相关课程;针对农村基层工作需要,可开设农业经济学、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村民主建设等课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我国城乡基层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模式和方法[4]。

二是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一方面,公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凸显基层化倾向,将实践教学基地更多地选在区县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广大的农村基层管理机构,通过设置办公室主任助理、街道办主任助理、村长助理、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等实践岗位,让学生更多地进入基层工作岗位锻炼学习[5]。另一方面,要力争做到实践教学内容基层化,在对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目前我国城乡基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城乡基层重点、难点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在假期社会实践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大多设有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更多地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公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这一社会实践环节进行较长时间、较大规模和范围的基层社会调研活动。这些调研活动应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深入城乡基层,围绕城乡基层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获取第一手的城乡基层资料,又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

(四)建立毕业生在职辅导和培训体系

对到基层工作的公管专业学生,高校应当做好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首先,高校要保持与基层就业学生的经常性联系,可以通过建立QQ群、基层就业论坛、校友探访等活动,从多渠道了解关心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6]。同时要鼓励毕业生走上基层工作岗位后,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途径,及时将当地情况及个人工作情况反馈到学校。

其次,高校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帮助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例如,可以出面与地方政府部门相关部门交涉,帮助解决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住房、社保、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与地方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合作为基层就业毕业生提供免费或优惠的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通过主动与电视台、网络、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合作,搭建平台,为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各类帮扶和宣传。

最后,针对基层就业毕业生考研和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需要,高校应建立学生网上自学资料库和网上自测试题库,让进入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和在校生一起形成广泛的资源共享。网站可以对毕业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在线解答,并为毕业生及时提供考试公告、大纲等相关急需资料;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考前网上测评和训练,让毕业生系统掌握考研或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相关知识和面试技能,提高基层就业毕业生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比重。

我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逐渐呈现出招考对象社会化、基层化和招考专业模糊化等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对高校公管专业而言,既是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高校公管专业应牢牢地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深化公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职业和人生规划教育、毕业生的后续跟踪扶持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公管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践“曲线对口”的就业理念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公管专业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促进公管专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君,郑蓉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分析与应对[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2).

[2]罗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3]王毅.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4).

[4]包红梅.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

[5]谢舜,谢清,杨欣.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8).

[6]张修宇,潘建波.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3).

作者:李志勇 徐红宇 韩建华

基于社会实践的农业经济学论文 篇2:

农业经济学教学新模式的思考

摘 要:现代农业的快速發展,客观上对涉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农业经济领域的变化及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以农业经济学教学为例,探讨“教师讲授+线上自学”“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校园培养+职业规划”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并摸索在教学中引入共享、直播等新兴概念及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科学途径。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多元;新模式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学科,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的生产要素、组织形式、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环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客观上对涉农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农业经济学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们,已经逐步踏入大学校园。这些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有着新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传统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观点?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学教学活动的效果,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尝试从农业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和“00”后学生的新认知特点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心得,探讨农业经济学教学新模式。

一、农业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发掘农业经济领域的新变化,不仅是对农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应用,更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农业经济学教材普遍更新较慢,存在明显知识时滞的现实情况下,在教学活动中探求农业经济领域的若干变化,有助于教学活动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尝试从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一)农业生产要素深入变革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将有力助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最能动的要素,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有贡献?潜力如何?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农民工返乡创业如何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当然,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的资金、技术和信息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梳理这些变化,有利于抓住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大有裨益。

(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悄然演进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安全及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向上游农产品生产领域拓展,开始直接给农户提供种子、种畜和技术指导,并建立专属生产基地,传统农户正逐渐演变为企业“职工”;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规模化、效益化趋势明显。农业组织形式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在对比中了解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探索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保证农产品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畅通,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搭建网上交易平台,完成农产品的销售、购买和支付等相关业务的交易过程。作为一种新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易用性、广域性和互通性,实现了快四可靠的网络信息交流和业务交流。农产品电子商务在不断探索中取得较快的发展,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由于购买便利、选择性广、优惠活动多等优势,不少消费者开始选择网购农产品,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大型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在网购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情况,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深化。

(四)农业功能全面拓展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在农村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功能扩展,农村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不断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农业新业态快速涌现,采摘、垂钓、餐饮、住宿、农事体验等新型农业经营活动如火如荼。大量下乡、返乡人员在农村创业创新,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农业发展的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农业经济学的主动性。

二、学生认知的新特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活动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在求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上不断丰富和多样。[1]实际上,除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新一代大学生更多倾向于利用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他们有强烈的“求新尝试”欲望,能够快速接收并运用各种软件应用,从网络上获取更为丰富和生动的知识。同时新一代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综合素质较高,往往多才多艺,视野开阔,敢于尝试、富于创新精神,更加注重实践知识的学习,往往趋向于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技能实习等多种方式来增强知识的实用价值。当然,在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多元丰富的同时,“00”后大学生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偷懒、逃课的情况,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学生们自我意识较强,不懂得换位思考,缺乏團队协助精神,缺乏对抗挫折的耐力和能力。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予以重视。此外近些年来,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如何为就业做好做足准备,不要陷入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成为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许多大学生寻求快速“武装”自己的途径,提高自身竞争力。“蹭课”“充电”“考证”成为校园热词,职业规划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号角,大学生创业意识高涨,许多学生在校园阶段利用做学知识和技能,就开始尝试创业。

“00”后学生彰显出的认知特点,是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活动才会顺利开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

三、农业经济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面对农业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和“00”后学生在认知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理论知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兴趣需要和学科领域的知识更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笔者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农业经济学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做到既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和理论实践价值,又能符合学生认知习惯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收效。

(一)线上线下协同——有效利用共享课、直播

正如上文所言,当今移动互联技术无处不在,手机、电脑等各类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深深植入人们生产、生活各领域,而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探索能力、接受能力强,更容易被新奇获知渠道吸引,与其继续使用呆板的课堂讲授形式机械“填鸭”,不如顺应趋势,引入年轻人喜欢的线上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当下流行直播,对于某些重要的知识点或学习的方法,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小组,采用“翻转+直播”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讲、自己来学,并可以通过打赏的形式,进行评分。有条件的学校,更可利用VR、AR等新兴科技,给学生更为真实的教学体验,同时更多的参与课堂,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等综合素养。

此外,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直接引入课堂。例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启动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12年又启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这些课程很多都是一线高校、一线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沉淀,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这些课程多数情况下只有授课教师会偶尔观摩学习,学生实际很少使用,使得精品课程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2]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精品课程视频。基于这种线上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

当然,在有效利用共享课、直播等线上手段的同时,教师要做好线下的准备工作和总结任务。准备工作,关键在于线上教学资源的筛选,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适当剪辑加工,充实到授课过程中,成为课堂教师讲授的有益补充和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平台。学生翻转课堂或直播,要做好学习内容的选取。例如,选择前述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多功能性等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有交集的内容,将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线上教学活动开展之后,讲师要做好总结和评价。要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脉络体系进行强调和解读,并进行与学生的互动答疑,一边做到课堂完整和知识系统,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

(二)课堂实践结合——回乡调查、企业实习、参观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常有学生抱怨学习无用,只能用来应付考试,换取学位。这虽与当下急功近利的歪风邪气有关,但关键的是反映了高校教育,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具体到农业经济教学,实际上上世纪美国农业传教士、农业经济学家卜凯(John Lossing Buck)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社会调查,规定当时的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高年级学生都必须自选题目,拟制表格,利用暑假时间实地下乡调查,所获材料的统计、分析、撰写论文都需要亲自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回到现在,实际目前各高校均开设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但效果甚微。这之中有学生兴趣的问题,但也存在组织形式的问题。

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最终还要指导实践。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题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比较适用于农业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形成了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初步认识,同时在逐渐步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选取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选题和开展调查研究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紧迫感。教师可以利用农业经济学的课堂,尝试设立小型课题研究项目的形式,让有兴趣的学生自行组成学科小组,进行科研课题申报,调查访谈,并匹配一定的科研经费。若学生完成质量高,可以考虑将其列入所在院系、学校的科研项目,甚至更高等级的项目。研究型小组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培养研究态度,拟定并实施研究方案,完成学术类论文的构思及写作,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环节的实训,对于学生按时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十分有益。

此外,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一定离不开也不能离开带领学生真正接触农业、农村和农民。结合教学课时的安排和实践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村庄开展实地调研。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经营管理较为成功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参观、和访谈的过程中,让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农业经济各环节现实运行情况,用学习到的理论解释农业经济现象,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三)校园社会对接——请创业者、农民、经销商等讲课

近年来,就业问题日趋突出,从中学时文理分科,到大学入学时专业选择开始,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新一代的大学生满怀创业逐梦的热情,希望能够学以致用,体现自身价值。高校作为连接校园和社会的一座桥梁,理应更多地为学生们将来步入社会提供更多的理论、智力支持,也应更多地为其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农业经济学课程章节内容或知识版块,邀请相应的从业者、创业者为学生们做介绍。例如,在介绍农产品电子商务时,可以邀请当地农产品电商负责人、经销商等为同学们介绍相关知识;介绍农业合作社时,可以邀请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等等。这样校园与社会相对接,在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结合从业者、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总结,增强学生们学以致用、创新发展的能力,也为他们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价值奠定基础。至于教学采用何种形式,可以不限微信课堂、远程视频、专题访谈、现场讲座、茶话讨论等形式,只要可行、有效即可。

(四)考核模式调整——教师与学生的考核

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要求考核模式做相应的调整。既然教学过程包含“教”与“学”,那考核模式的调整也一定包括教师考核模式调整和学生考核体系调整两部分。首先看教师考核模式调整。新的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师课堂讲授职能,更多地突出对学生的引导和答疑职能,因此在进行考核时,对教师课时量的要求应该适度削减,而增加学生理论答疑、社会实际指导、学生参与式科研推广以及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工作量考核。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理论授课教师和社会实践教师两支序列,依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差异化、专业化的考核。[4]其次,学生考核模式的调整。新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所以考核模式上也应该是“轻分数、重能力”的。结合教学内容的安排,笔试应该只针对学科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重在考核学生是否“入门”,这部分分值占比要小,应不超过50%,最好在30%左右。此外,若能取消笔试,采用学生自己选择一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或文献进行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的方式,实际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方面,也要调整传统“以实习报告为主,交流答辩为辅”的方式,而应该引入全程考核机制,在学习过程中持续进行考核,这样既能客观反映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表现,又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題。

参考文献:

[1]杨喜.基于“95后”大中专学生特点的求知需求现状及反思[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8):100-102.

[2]崔宁波,郭翔宇.关于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3(11):216-217.

[3]陆玉芹.卜凯关于中国农业教育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42-147.

[4]常伟.重点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问题探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5):122-125.

作者:张蕾

基于社会实践的农业经济学论文 篇3:

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针对需求侧改革主导下我国大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以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总结概括了西南财大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兴趣引领、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着力于提高大学办学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广大人民对高质量、高效益的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少富裕家庭子女选择到国外留学,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供给侧改革要求高校必须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大学办学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特征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为内涵式发展,体现在发展理念和思路上,就要实现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的转变。具体而言,就是要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注重质量、效益和创新上来。

(一) 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供给侧改革,要求重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提高教育质量”,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题便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国家对于教育质量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改革落脚点必须放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将它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而不是单纯以发表论文的多少来衡量学校的质量。其次,要改革重心下移,由过去重视大学的理念、政策、体系、制度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转变到关注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方式等方面来。最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唯有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必须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一方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理论的学习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之外,还要结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项目和平台,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组织策划一系列精品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沟通组织协作,学会调查研究,学会为人处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三)改善学校办学效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办学效益是重要衡量指标。人、财、物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产生相应的效益,那么投入则是低效或无效的。改善高校的办学效益,一方面,要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利、物尽其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科研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调研、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联系,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好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高学习、锻炼的平台,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发挥师生的智力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资源的整理利用效率。

二、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基于以上认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结合自身在农业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优势,探索总结出了以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兴趣引领、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着力于提高大学办学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兴趣引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现代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这是培养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依托专业特色与优势,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研究領域。通过集中讨论、专题学习、参观实践、导师推荐等多途径,让学生找到学习研究的兴趣集中点,在兴趣的引领下开展自主学习研究、社会实践调研、团队项目申报、科研项目申请等。为帮助学生成长,中心教师还将帮助学生围绕其研究兴趣集中点,梳理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基本现状,帮助其规划自己的研究主要方向和内容。学生学习研究兴趣点的确定,也为其参加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组织策划的团队调研挑战赛、研究生学术节等精品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平台搭建——构筑学生能力锻炼提升的平台

1.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紧密结合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发挥在农业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专业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简阳市人民政府、崇州市锦江乡人民政府、四川威宝食品有限公司、蒲江县成佳镇等单位合作建立了5个实践教学基地。中心与合作共建单位开展深度合作,每年组织师生数十次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现场观摩、调研实践。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直接接触最新、最前沿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将理论知识学习放到现实的企业、政府、村镇等的真实环境中。

2.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精心策划打造了研究生科研训练精品活动平台,包括团队调研挑战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究生学术节等系列活动。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合作。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有利于发挥中心师生的智力资源优势,同时也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与平台。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让广大同学在“真刀真枪”的经济社会实践中磨练和提高自己,在社会的真实环境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发展进步。

(三)项目支撑——打造精品活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在打造精品活动方面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重点打造三大学生活动品牌项目:团队调研挑战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究生学术节。三大学生活动品牌项目是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为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组织的三个集科研、社会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生活动。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理论知识水平与社会实践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以学生兴趣为引领,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训练平台搭建,精心策划相应项目为支撑。参加团队调研挑战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在中心集中组织策划的框架下,具体从选题、组队、调研培训、实地调研、撰写报告、展示答辩等环节都需要各学生团队自主组织协调。在实地调研环节,学生团队需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村村民和社区居民等联系并合作开展具体的课题调研内容,特别锻炼学生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以上精品项目的开展,同学们在具体活动中统筹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也为同学们更好的求职,提高就业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就业质量与就业率保持高水平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以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兴趣引领、项目支撑、平台搭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中心毕业生签约的典型用人单位集中在金融行业:“一行三会”、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中心70%的毕业生可以获得4次以上的面试机会,获得至少两个OFFER 数量,77.96%的毕业生起薪在5000元以上。用人单位对中心毕业生在基本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核心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给予了较高评价。综合来看,中心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好。

(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与办学效益

“兴趣引领、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将学生、学校(学院)、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多个主体的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面,资源得到更好的综合利用与开发。一方面,学校需要利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乡村、社区的资源开展调研和观摩,为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平台支撑;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利用学校和师生的智力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企业发展规划和乡村治理建言献策。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开展教学实践基地共建,中心师生每年承接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委托的横向课题数十项,有力的推动其发展,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与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从供给侧着力实现新跃升——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23

[2]西南財经大学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6?鄄1?鄄14

[3]张旺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反思与当代创新.吉林长春:教育研究,2015-01

[4]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北京:重庆高教研究,2016-04

[5]王硕旺.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河北保定:重庆高教研究,2015-03

作者:羊龙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设计论文下一篇:校园突发事件援助法律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