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建筑历史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传统建筑木构艺术是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是艺术的瑰宝,其深刻内涵是智慧与审美、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统一。研究传统建筑木构艺术对于当代社会审美观、美育以及社会环境建设等有着极大的美学价值。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木建筑历史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木建筑历史文化论文 篇1:

资讯

国际部分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评出2007年10大“绿色工程”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及其“环境委员会”(COTE)最近宣布了今年的10大“绿色工程”。这些工程项目,是“可持续建筑物”的代表。

10个获奖项目为:

①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慈爱艺术中心”(EpiCenter,Artists for Humanity);

② 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全球生态研究中心”(Glob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③ 德克萨斯州Helotes“政府峡谷游客中心”(Government Canyon Visitor Center);

④ 夏威夷州凯鲁瓦——柯纳岛的“夏威夷盖特威能源中心”(Hawaii Gateway Energy Center);

⑤ 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国际小母牛中心”(Heifer International);

⑥ 华盛顿特区的“西德威尔友谊中学”(Sidwell Friends Middle School);

⑦ 俄勒冈州尤金的“韦恩·莫尔斯联邦法院”(Wayne L. Morse U.S. Courthouse);

⑧ 康涅狄格州纽海文的“惠特尼水净化厂”(Whitney Water Purification Facility);

⑨ 新泽西州威灵伯勒的“威灵伯勒总公共图书馆”(Willingboro Master Plan & Public Library);

⑩ 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的绿色住宅(Z6 House);

世界最高木建筑将在英国建成

英国AJPLUS网站5月9日报道,Rijke Marsh Morgan(dRMM)在挪威设计三座木制建筑,这将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制建筑。尽管这三座从7层到13层的建筑有混凝土的核心,但绝大部分还是用木材建造的。

dRMM是和挪威的著名事务所Helen & Hard合作完成设计的。这个容纳130户家庭的项目位于挪威西南部的Sandnes。建筑70%用回收的木纤维材料包裹,外部暴露的结构采用了层压木板和混凝土的混合材料。除了最少化地使用预制混凝土,这些建筑没有其他的钢结构。在最初另外一家事务所的设计中曾经出现过钢结构,但被规划者否决了。dRMM的一位发言人说:“我们的合作是要创造出结构上和环保上都有所突破的高层建筑。它在当今崇尚建筑和自然的社会中讲起到重要作用。大厦的基座尽量缩小……用双层高度的结构躯干支撑,使人们可以获取最佳景观。”项目计划在明年开始施工。

英国建筑师福斯特勋爵将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设计修建一座全新的“太阳城”

《泰晤士报》报道说,这座城市位于阿布扎比境内,将命名为马斯达尔,阿拉伯语意为“资源”。按照规划,城市居民为5万人,建筑风格仿照传统的阿拉伯聚居区,街道旁边建有沟渠。考虑到沙漠地区夏季气温非常高,街道宽度将只有3m左右,但全部由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纺织物遮盖起来。城外铺满大镜子,将太阳光聚焦,从而带动一座太阳能发电站运转,同时还修建风力发电站,共同向城市提供电力。

根据设计,马斯达尔城不会使用一滴石油。绕城种植的棕榈树和红树将成为制造生物能源的原料。

负责设计这座城的是71岁的英国建筑师福斯特勋爵。福斯特说:“马斯达尔项目的环境目标十分远大——零碳和零废物,这在世界上来说是第一个。这给我们带来了设计上的极大挑战。马斯达尔项目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设定了新的基准。”

阿布扎比当局为建设这座生态城划拨了50亿美元,预计将在2009年下半年完工。届时这座“零碳城”将成为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云集的地方,包括阿布扎比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的马斯达尔科技研究所。

巴考——利宾格建筑事务所获2007年“马库斯奖”

据报道,总部设在柏林的巴考--利宾格建筑事务所(Barkow Leibinger Architects),被挑选为第二年“马库斯公司基金奖”(Marcus Corporation Foundation Prize)获得者。这个奖项由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的“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授予。其对象是“建筑创新人才”。巴考——利宾格建筑事务所是由一对夫妻领导的建筑事务所。他们是弗兰克·巴考(Frank Barkow)和里吉内·利宾格(Regine Leibinger)。评审团在评选的过程中认为,这个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建筑物能对建筑实践、研究和教学产生长期的相互影响。巴考——利宾格建筑事务所以使用工业材料和创新的玻璃技术著称。例如,它在韩国设计的Trutec办公楼,正面是交错排列的有反射作用的面板,类似一面破碎的镜子。在这次评奖活动中,他们的公司从26个国际提名者中脱颖而出。

2008年春天,弗兰克·巴考和里吉内·利宾格将在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的“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演讲,他们还将在这里领导一个毕业生设计室。

黑川纪章“新陈代谢运动”的建筑代表作 “中银舱体大楼”将被拆毁

最近,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似乎“霉运”不断,在竞选东京市长失败之后,他设计的“中银舱体大楼”(Nakagin Capsule Tower)又要被拆毁。“中银舱体大楼”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并且是日本“新陈代谢运动”(Metabolist)的建筑代表作之一。“中银舱体大楼”坐落在东京繁华的银座附近,建成于1972年。这幢建筑物实际上由两幢分别为11 层和13层的混凝土大楼组成。中心为两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核心筒”,包括电梯间和楼梯间以及各种管道。其外部附着140个正六面体的居住舱体。舱体的尺寸为2.5x4m。每个舱体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核心筒”上。几个舱体连接起来可以满足家庭生活需要。

这幢建筑物由于是建筑师对“新陈代谢运动”的完美表达,长期受到赞赏。“新陈代谢运动”流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设想城市应由一些标准部件构成。但在近年来,居民表现出对石棉建材的担心。4月15日,这幢建筑物的管理协会批准了拆毁这幢建筑物,用一幢新的14层建筑物取代其的计划。

黑川纪章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让“中银舱体大楼”表现它最初的设计品质之一:灵活性。他提出去掉每一个居住舱体,用新的居住单位代替,让基础大楼保持不变。日本4个主要的建筑团体,包括“日本建筑师协会”(Jap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都支持这个方案。但这幢建筑物的管理协会不相信这个方案,并且提出了对这幢建筑物的抗地震能力的担心,还说它对有价值的土地使用率很低。新的建筑物将增加楼层面积60个百分点。

在“中银舱体大楼”的管理协会作出决定之后,黑川纪章只有继续提出抗议。如果“中银舱体大楼”按计划拆毁,它将加入一个不断增加的拆毁建筑物名单。黑川纪章在大阪的“索尼大厦”(Sony Tower),建成于1976年,于去年拆毁。Plantec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一幢玻璃外墙的商业大厦将取代它。

英国开发出能吸收污染净化空气的房子

英国千年化学药品公司取得的一项科研成果正在用于建造吸收污染的建筑。这一成果使人们有望用上不会被烟熏黑、甚至能够净化周围空气的房屋和写字楼。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报道,这种技术是把二氧化钛雾化,喷在建筑物的表面,或把它作为塑料、织物或瓷砖的配料。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成为分解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催化剂。

报道说,这种材料可用于现有建筑物外墙涂层或直接加入新的建筑物当中。除了保持墙面洁净,它还能通过净化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伦敦市中心的一处人行道和伦敦约翰卡斯爵士学校正在进行实地试验。这项技术由位于林肯郡格里姆斯比附近的千年化学药品公司研发,有关其用途的研究目前得到欧盟的支持。数十年来,二氧化钛一直作为牙膏等产品的漂白剂,而它具有吸收污染的能力最近才得到确认。

韩国首尔将建造未来全球“第二高楼”

据韩通社报道,首尔市政府官员当天透露,在2013年之前,首尔将建成未来全球“第二高楼”。首尔市政府官员称,市政府已通过韩国铁路公司关于建造这座高达620m的150层摩天楼的计划。这座高楼将建在首尔市龙山正在计划中的国际商业区内。韩国铁路公司已表示,不久后将对该项目展开竞标。据报道,这座建筑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正在建设中的“迪拜塔”的世界“第二高楼”。“迪拜塔”建于阿联酋,高达830m,预计于2008年完工。

首尔市政府官员表示,政府批准这一计划,主要是由于这一高层建筑的建成并不影响附近南山的景观,并且能很好地融入未来国际商业区的整体氛围中。另外,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建成还有望为首尔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和投资。

著名建筑师尼迈耶今年将迎来百岁寿辰

有“建筑业毕加索”之称的巴西著名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今年即将迎来百岁寿辰。这名经历近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大师虽年事已高,却从未停止创作,反而灵感源源不断,创造大量惊世杰作。尼迈耶1907年12月15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20世纪全球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从事建筑业70多年。1988年,尼迈耶曾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建筑奖。1998年,又获得英国大不列颠皇家建筑学院金奖。

尼迈耶对建筑设计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建筑设计必须标新立异、体现个性,就像任何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应该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他说:“设计一座建筑,最重要的是能够令人感到眼前一亮。”虽然年近百岁,尼迈耶仍然坚持每天在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海滩旁的工作室创作设计。他告诉法新社记者:“我喜欢独自设计绘画。建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每名建筑师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而不是依照他人的指示设计。”

去年,尼迈耶的设计作品包括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化中心的博物馆和会议厅、德国波茨坦水上中心、意大利阿玛菲海岸的拉维洛剧院以及伊泰普水电站公司总部大楼等。

40位小于40岁的华人建筑师作品展启动

本刊讯(记者 宁中意)“40位小于40岁的华人建筑设计师作品展”于2007年4月28日在上海番禺路58号上海中泰Z58举行,此次展览持续13日,邀请了来自中国各地40位小于40岁的建筑师参展。40under40的概念以“华人建筑师邀请展”的展览活动模式与公众接触,并汇聚了年轻并有着丰富经验的新一代建筑设计师的作品,把生机勃勃的中国建筑推向新高潮(高度)。通过这个充满朝气的平台,人们可以真正与建筑零距离,感受年轻建筑的脉动。

国内部分

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召开

5月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至此,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的筹备工作进入了加速推进阶段,建设部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07年9月21日至23日在深圳市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

大会包括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和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大会主题是“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体验数字生活,引领城市未来”;“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生活”等。

上海世博会公开征集中国馆建筑方案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日前正式启动。据悉,本次征集活动5月31日截止。应征者可以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上下载有关应征文件,凡有志于为上海世博会奉献智慧的海内外华人建筑设计专业机构和业余爱好者均可以个人名义或团体名义提交应征方案。

世博局强调应征方案要体现出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题。公开征集活动的截止日期为5月31日24时(北京时间)(以邮戳为准)。应征者无需交纳任何费用。6月1日起,中国馆设计应征方案进入评审阶段,经初评、复评、终评等程序,将于6月30日公布评选结果

全国城区面积达32521km2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已从1995年的29.04%提高到2004年的41.76%。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伴随着城市人口的较快增加。2000年至2005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39km2增加到32521km2,城市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442人增加到870人,住宅建筑面积由44.1亿m2增加到107.7亿m2。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正不断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国家森林城市总数达到7个,贵州贵阳、辽宁沈阳、湖南长沙、四川成都、内蒙古包头、河南许昌、浙江临安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北京前门大街将依老照片恢复清末风貌

中新网5月20日电“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老北京人的一句顺口溜道出前门在京城的重要地位。据悉,到今年年底之前,前门大街将建成“京味儿”十足的步行街,恢复清末民初的建筑风貌。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届时,游人需穿过正阳门桥和五牌楼才能进入前门大街,脚下踩的亦不再是水泥路面,而是古色古香的青白石路。游人还可以乘坐免费观光有轨电车,饱览月盛斋、全聚德、广和大戏院、阳平会馆戏楼等百年老店老宅的风采。据了解,前门大街修缮整治方案的制定,曾邀请了谢辰生、宣祥鎏、王世仁等知名专家先后共进行了32次方案评议、论证和修改。著名古建专家王世仁向媒体透露,前门大街的修缮保护方案最初锁定明清时期的古风古韵,要建成仿古一条街。但这一方案却只能凭借史料记载的推测和设计人员的想象去规划,并不具有确实可循的复建依据。让人们印象最深的也就是民国初期的风貌。最终的修缮方案就是以这一时期的老照片为依据的,以保证复建的真实感。

《前门地区古都风貌保护工作方案》中明确表示,百分之百地抢救保护前门地区的胡同肌理和老字号。老字号不仅是前门大街风貌复建的保证,也是不可或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一些老字号商铺外,前门大街两侧的其它临街商铺的店面也将修缮、复建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貌,但招商引入的商业业态却将是最时尚的国内外知名大品牌。实现保护老字号与传统时尚交融。

木建筑历史文化论文 篇2:

传统建筑木构艺术形态构成与审美意境表达

摘 要: 传统建筑木构艺术是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是艺术的瑰宝,其深刻内涵是智慧与审美、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统一。研究传统建筑木构艺术对于当代社会审美观、美育以及社会环境建设等有着极大的美学价值。以木构艺术形态构成为切入点,通过解析木构艺术形态与特点,从美学特征、现代语境、装饰与韵律等方面,探讨传统木构艺术的审美意境构成,深入解析传统木构艺术所蕴含的审美意境,彰显传统建筑木构艺术是功能与美学的完美统一体。以期唤醒人们对传统建筑构成与审美意境的理解,为构建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木构艺术;形态构成;审美意境;美育

2018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表达了党和国家对美育工作的殷切希望。当今时代,如何遵循美育特點,让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同志在信中提出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指示,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中华美育的精神底蕴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美育则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民族特征。继承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风范,对当代美育教育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2]。

中国传统木建筑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最精彩、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因此,研究传统木构建筑,了解其形态特点和美学特征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美育价值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3]。传统木建筑的木构架及装饰构件是我国古代建筑所采用的主要艺术形式,其形态灵动舒朗,装饰丰富别致,意蕴和谐自然,不仅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且类型多样、琳琅满目,亦区别于西方建筑拥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因而享誉全球。在发挥美育功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大环境下,加深对传统建筑木构艺术的学习与认识,了解其艺术形态和审美意蕴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建筑木构艺术形态构成分析

我国传统建筑大多以木构建筑为主,形成了独特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其结构框架与骨架形式组成了完整的构架系统,主要由梁、柱、檩、枋、椽以及斗拱等构件组成。这些构架的位置、大小以及排列次序有着严格的规定,以此构成了木构建筑的核心框架。木构架整体几乎完全用榫卯方式连接,建筑整体稳固,且富于张力与自然之美感。其中连接繁密的斗拱构件是整个木构架系统中最为精妙的结构,其功能之大,既能够承托屋顶又能减缓负重,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最具典型性特征之构件。为便于分析,以传统木构架形态为主,忽略其功能、技术等因素,作为纯粹的造型现象,将形态要素进行抽象与分解,探求其视觉特性,挖掘出传统木结构建筑形态的构成之美。

(一)传统建筑木构艺术的构成要素形态分析

点、线、面、空间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语言,是现代设计构成的基本元素[4]。虽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建造之时并未以现代设计元素的意识来运用,但就其形式而言符合现代设计元素的应用原则与规律,故可以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角度去分析传统木构建筑,分析其形态内涵,探讨出其当代审美价值与意义。

在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精致的构造节点可以强化建筑的整体性以及表达清晰的建构逻辑。“榫卯”结构大多处于木构件之间的连接与交叉部位,故可视为“点”的基本构成要素。以榫卯连接的结构方式,使得梁柱、檩椽等构件均以软连接的方式形成体系,使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不易断裂、倒塌,且构造结合巧妙。“梁柱结构”因其形式可视为基本构成元素的“线”。其因搭接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构架类型,受传统等级制度的影响,梁、柱的长短和粗细因房屋的规模和大小不同有一定的形制限定[5]。柱上承水平的梁或檩等,形成传统建筑的屋顶部分,梁平行于台基,给人稳定、安全、永久的感觉。垂直的柱和水平的梁互相交织既可以分散受力承重,又可互相牵制形成空间构架,形成传统建筑中的基本组成单位“间”。

传统木构架用梁柱搭接,以隔扇门窗等填充,围合成矩形的立面,呈现安定的秩序感,给人简洁、规整的心理感受。这些作为基本构成元素的“面”轻盈通透,可以根据空间的功能需要做成墙面来分隔空间。利用这些无限的空间界面将外界自然之景选择性的收纳其中,给予观者身临其境的无尽遐思。“间架”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建筑的形制与规模,是传统木构架基本构成元素“空间”。垂直的柱和水平的梁构成的单元体,体积感强烈,尺度明确,空间搭接方直,给人以庄严、平稳的心灵感受。同时,搭建间架的梁柱是积极的形态,而中间虚无的空间便是消极的形态,梁柱限定了虚无空间,二者相互依存。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下,其意在建造居住空间而不定义具体功能,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传统建筑木构件艺术形式分析

传统建筑木构架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它表现在自然、艺术、造型、韵律等很多方面。这种浑然天成的美,最为本质的来源是木构架的形态,倘若摘除一梁一柱,便让人生出无限遗憾之感。木材因其独特的材料特性,形制清晰完整,结构演进富有逻辑性。而其中的连接构件,虽规格、用途各不相同却都完美的安置在结构中,既巧妙解决了建筑的实用功能性问题,又体现了充满理性的建筑美。

1. 梁柱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结构为木构架,木构架的结构形式就是梁柱式结构。木构架在台基上立柱四根,柱顶施梁枋,组制成一“间”,通常一座单体建筑物由若干“间”组成。柱上架梁,梁的首尾承檩,以此搭建成屋身结构,此后檩上排列椽子,柱中间用枋连接,椽上再铺望板等,以此形成屋顶结构。整个屋顶的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接,房间的跨度越大,梁承载的负荷也就越大,因而传统建筑在选材时,对于作为梁的木材选取尤为慎重,所谓“栋梁之材”见微知著。传统木构建筑的梁柱结构,构件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和抵挡外界自然力的破坏。

[5]  郭欣. 云南地方傳统建筑梁柱木构架的构成及其特征:以昆明、大理地区为例[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2004.

[6]  伍冰,耿晓杰. 基于构成主义思想的榫卯结构创新设计探索[J]. 家具,2015,36(4): 51-54,61.

[7]  范雪峰. 云南地方传统民居屋顶的体系构成及其特征[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2005.

[8]  许潇. 传统建筑元素“移植重生”后的“语境”适应策略[J]. 中外建筑,2017(11): 43-45.

[9]  葛建余. 谈室内设计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所发生的变化[J]. 山西建筑,2012,38(29): 27-28.

[10]  李春. 中国传统建筑审美范畴体系述论[J]. 艺术百家,2018,34(1): 172-178.[万方]

[11]  汤小平,马庆华. 探析中国传统木结构单体建筑的美学特征[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6): 108-110,112.

[12]  刘月.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3):4-9,29.

Key words: wooden structure; constituent; aesthetic concep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作者:林崇华 刘璐瑶

木建筑历史文化论文 篇3:

李茂盛:山西历史文化述要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民族融合的大熔炉、盛唐王朝的隆兴地、明清商票的大本营、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山西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刚毅质朴的精神风貌、光照千秋的丰功伟业,享誉华夏,闻名海外。

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所在地。从一代雄主晋文侯强势复宗,到晋献公继文绍武开疆拓地,再到晋文公弃怨任贤举善援能,整饬吏治奖励垦殖,改革兵制安众稳政,奠定晋国百年霸业。

秦统一中国后,始皇三次巡晋,置三十六郡山西有五。西汉建后,演出了卫青七伐匈奴、霍去病六度北伐的悲壮史诗。武帝七巡山西,六祀后土,写下了大气磅礴的《秋风辞》。

隋朝在经历了隆建骤衰之后,大唐王朝应时而起。山西为李渊的起兵之地和大唐的开朝之源。唐朝中期,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李隆基,虚怀纳谏,励精图治,把大唐天下打造成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盛世”。在唐朝政局稳定的环境下,河东道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国之所资”的粮仓和“国之所用”的市街。

陈桥兵变赵匡胤自立为帝之后,赵宋政权与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进行了长达19年的角力和征战。赵匡胤三次派兵出征北汉,甚至使用残酷办法水灌晋阳但至死未实现对北汉的征服和对山西的统一。由于宋辽时期长期的征战,尤其北伐北汉的战争,使山西成为闻名遐迩的古战场,留下了众多的古战遗址。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实行移民垦荒政策,受战乱破坏较少的山西成为移民迁出的主要地区。大规模的移民,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原地区土地开发和资源利用,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明初,政府在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由此形成巨大的军需市场,为晋商的崛起提供了机遇。后明政府实施“开中法”,又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此开启了晋商“足迹半天下”“盈利跨欧亚”的商业旅途。明中后期,蒙汉双方消弭战争,“封贡互市”,为晋商的兴盛提供了二次发展的机会。晋商紧紧抓住这些千载难逢的有利机遇,诚信经营,开拓创新,很快将经营范围发展到全国各地。

清代,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晋商依托恰克图在中俄贸易的枢纽地位,进入鼎盛时期,不仅在北部、西部边陲地区异常活跃,而且在南部、东部各大城市风生水起,成为称雄国内的最大商帮并且从内商发展成外商,走出国门,楔入中亚、俄国、朝鲜和日本等国际市场。

民国初期,山西经历了金永乱晋的短暂混乱,确立了阎锡山的统治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步入正轨。抗战军兴,山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主战场,第二战区被国民政府公布为模范战区,尤其是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后,第二战区发起的抵御日军南侵的忻口战役是国共合作的典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全面内战爆发后,山西成为外线作战的战略后方,在内线连续发起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久远而丰厚的灿烂文化

悠久的山西历史积淀了丰厚而灿烂的文化,作为全国石器文化的集中区、变法维新的滥觞地、佛教文化的首善区、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古木建筑的博物馆、戏剧文化的发祥地,山西以其蔚为壮观的文化场景、钟灵毓秀的文化底蕴、寓意深刻的文化宝藏著称于世,影响深远。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晋法家思想在秦国发扬光大并付诸实践,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有效的政治统治方式。汉代文化世家盛行山西,太原王氏家学传承源远流长、闻喜裴氏治学精神更领风骚。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佛教文化为中原文化注入源源活水,孕育造就了诸如慧远、法显等一大批弘佛传经的泰斗高僧。

唐代河东人跟随李氏父子打天下,建功立业,开国立基,辅政安邦,教化育人,才人涌朝堂,能将固边防。山西籍文化人在唐代出类拔萃、大放异彩,涌现出了一大批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宋朝战争的需求促进了山西盐铁业的发展和雕版印刷业的兴盛,曾有“交城冶炼贯三代”“平水雕版留五经”的盛传,雕版印刷为全国之最。宋代是中国史学的兴盛期,在史学领域大放光彩的莫过于河东人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巨制鸿篇《资治通鉴》。

金元之际,山西的文学、戏曲乃至建筑在战争夹缝中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涌现出以“一代文宗”元好问为首的一批杰出的文化精英。元代大家之首为解州的关汉卿,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其代表作《窦娥冤》至今仍活跃在戏剧舞台上。

明清,山西戏曲文化走向辉煌,方志编纂达到高峰,建筑艺术构思精美,彩塑艺术美轮美奂。晚清时随着西学东渐,山西开办了与京师大学堂齐名的山西大学堂及一批专科学校。

从文化遗存上看,山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占全国总数的10.5%,以绝对多数稳霸第一。旧石器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戏剧舞台数量以及红色革命遗址都居全国之首。

山西是古建筑的博物館,现存各类古建筑2.8万余处,是中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古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构成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体系,特别是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5%。山西也是古戏台的集聚地,现存古戏台2888座,数量居全国之冠。这些戏台和大量反映金、元时期的壁画、陶俑、砖雕等戏曲文物,是研究中国戏曲历史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的重要实证资料。山西还是重要的革命老区,留有3490处红色革命遗址,具有宏伟而独特的历史价值,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和鲜活的教化素材。

山西闻名遐迩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3处集群性建筑,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完整的形制构建、丰富的文化内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明扩清续,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格局,是中国境内汉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至6世纪,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其雕刻艺术既承接中国传统雕琢艺术,又吸取融合印度、波斯艺术的精华,为当时中国石窟艺术之杰作。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保存有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的佛教建筑,荟萃了各个时期杰出的建筑、彩塑、壁画艺术,传承着多彩的佛教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历史文化遗产是山西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省级以上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09项,其中国家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57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类别。山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总数占全国的12.8%,居全国前列。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有董永传说等10项,传统音乐有晋南威风锣鼓等16项,传统舞蹈有襄汾狮舞等9项,传统戏剧有晋剧、蒲剧、皮影戏等32项,曲艺有潞安大鼓等9项,传统体育杂技有忻州挠羊赛等6项,传统美术有平阳木版年画等17项,传统手工技艺有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等27项,民俗有潞城民间社火等22项。

耀眼而夺目的历史人物

山西滋养了众多杰出人物,在祖国群星闪烁的历史苍穹中,耀眼而夺目。他们腾空补天,衔石填海,尝草制耜,建都安邦;他们文韬武略,出将入相,南征北战,治国理政;他们学富五车,才高气清,吟诗和曲,著史立说;他们献身革命,抗战御敌,建功立业,玉汝于成。他们对三晋形象的塑造、对中华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著名君主有:开创晋国霸业的晋文公;名臣有:辅佐秦穆公称霸的“五大夫”百里奚,“完璧归赵”美誉的赵国上卿蔺相如;名将有:“尚能饭否”的赵国名将廉颇;思想家有:有主张实行以法为本、法术势并用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秦汉以降,国家一统。西汉时期,名臣有:因“治盗有方”而被称为“三辅第一贤能”的尹翁归,切谏废黜荒淫无度小皇帝昌邑王刘贺的张敞;名将有:横扫匈奴的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封狼居胥”的青年将领霍去病。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盛世离乱相继。文学家有:“文中子”美誉的儒学大才王通,“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诗佛”王维,边塞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翰,“诗魔”白居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花间派首要词人的温庭筠。此外还有“三千宠爱集一身”的绝代贵妃杨玉环。

宋辽金元时期,区域抗衡激荡。名臣有:开创编年通史体例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南宋政治家、词人赵鼎,元初辅佐忽必烈南征北战的政治家、思想家、名儒郝经;名将有:北宋大将杨业、狄青;南宋大将杨沂中、王彦。

明清时期,民族趋统。明代名臣有:辅助张居正改革的重臣王国光,清代名臣有:“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名将有:“第一良将”曹文诏。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民族觉醒。著名学者有:纵论宪政、泛评时政的法学家、新闻学家张友渔;翻译《资本论》、译撰双全、寓学于教的史学家、教育家侯外庐;发明“张氏一奥斯汀”原理的试管婴儿之父张民觉;描写乡村生活的铁笔圣手、人民作家赵树理。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将帅中,10大元帅全部、10位大将中的9位、57位上將中的42位、177位中将中的103位、1360位少将中的838位都曾长期在山西战斗、工作和生活过。开国领袖、开国元勋、开国将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而在山西进行革命的历史,是近现代山西历史特别厚重和光芒闪烁的一部分。这段历史所承载、所积累的伟大功勋和丰富经验,永远是山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一篇:药理学临床医学论文下一篇:生成性高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