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员素质的学籍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从阐述高校学藉管理的重要性入手,针对高校学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于人员素质的学籍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于人员素质的学籍管理论文 篇1:

浅谈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的学籍管理工作

摘  要:基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于“百万扩招”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明确分析,作为“百万扩招”的执行者,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首个挑战,就是关于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扩招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扩招背景;学籍管理

引言:

在广东省出台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逐年扩招已经成为了事实,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整体呈现出由“大”到“强”的转变性发展,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基于此,完成对于人才扩招的学籍管理工作,切实实现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归档与应用工作,为技术性人才的招收与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自身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学籍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无法较好的应对当下扩招环境,另一方面是基于学籍管理的相关硬件设施跟不上具体诉求,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困难。

(一)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的背景,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量势必也会逐年攀升,而扩招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必然会导致对于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持续性的冲击,但是现阶段,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对于扩招形势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籍管理工作无论是人数还是专业程度都比较匮乏,且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实际在高职院校中还肩负着其他工作,因此,整体来看,高职院校现阶段人员数量与专业素养都存在问题[1]

(二)硬件设施条件落后

硬件设施条件落后主要体现在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小规模的高职院校当中,由于民办或规模较小,本身的资金投资就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场地、资金、人数的限制等,相对应的学籍管理场地与硬件设施就无法得到预算满足,因此,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势必出现由于硬件设施条件落后而导致的管理工作混乱的情况发生,甚至还可能造成档案丢失,学籍管理过程中资料损坏的情况。

无论是基于人员素质落后还是硬件设施落后,最终影响的都是高职院校自身的长期健康的发展,因此围绕这些内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针对性的进行策略分析,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以此来确保高职院校能够平稳应对扩招。

二、高职院校应对措施分析

围绕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相关的应对策略,提升自己的学籍管理工作质量,并不断进行强化,来应对持续性的扩招工作的开展,为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一)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

基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或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首要任务是就当下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进行强化和提升。具体到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引起领导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认清扩招形势与扩招工作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引起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2]。第二步,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具体的强化措施以院校的实际情况为主,如围绕当下新生入学时的登记问题,认真落实到个人,如果出现问题,追本溯源,通过责任落实过强化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心,从而避免一些登记中由于核查不清,导致学生在发奖学金或家校联动时发生问题。

(二)加强学年与学分制度的互动

基于扩招背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必然是建立在已有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上来展开的,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主要学籍管理手段,就是通过学年制与学分制并存的方式,完成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即学生不再统一上课,而是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决定修业年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对于课程的兴趣。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年和学分的规定不应当成为制约其学习开展的因素,而应当成为激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完成的一项学习目标任务。在这种背景模式下,无论是修学分还是从整体上完成课程教学的过程,学生的主观上的积极性都会更高。这对取得更好的高职阶段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通过学年制度与学分制度的互动,不仅体现出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性和教学评价方式的丰富性,更能够为取得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提供支持。从学习管理和审查的角度上来讲,这种模式能够较好的完善学籍管理中毕业资格审核的相关工作,为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建立基本考核体系

学籍管理工作的落实,既要有质量,又要有效率,因此,高職院校应当为当下的工作人员进行对应的考核机制的开展,同时为其提供一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双管齐下,继而全面提升学籍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具体到实际中,则是通过奖惩机制的推出,对于学籍管理工作中表现较为优异、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等级评选,划分等级发放不同奖励,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而学习进修,则可以通过高职院校与院校之间的联动,相互学习,或参与相关的培训机构,来实现针对性学习与能力提升。

(四)网络化管理进程的推进

大数据时代,学籍管理工作应当走向现代化、信息化,尤其是对于民办、小型的高职院校而言,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显然已经与当下的发展要求相违背,只有建立其对应的数据库系统,形成网络化管理进程,才能够与当下扩招背景下,时代对于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相贴合,形成高效、高质量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化管理进程的推进,能够尽可能的规避学籍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为的错误造成学生学籍丢失、无法毕业等情况发生。具体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具体的表现就是通过网络化管理,将学生的成绩形成实时登记,并分批次校对,学生的学分情况与选课情况都在网络中进行备份,促使管理工作一目了然,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的找到根源,以便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问题工作的效率与学生学籍的安全性提供保障[4]。最后,网络系统的应用和学籍管理的网络化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观需求和发展趋势,教师应当充分提升自身对网络化管理工具和系统的应用能力,保证学籍管理工作能够在网络系统的支持下获得更优的管理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下的高职院校而言,扩招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且根据经济及就业形势,长期扩招的趋势相对明朗,这是社会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考验,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机遇,院校扩招、提高毛入学率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给予高度重视,从自身做起,围绕现阶段存在的学籍管理工作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娄翠英.数字化校园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J].文教资料,2019(01):77+122-123.

[2]  王晓雪.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83-86.

[3]  王炜之.浅析如何应对高职院校扩招后的教学方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12):927.

[4]  董刚.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19,000(004):1-2.

作者:林密蒲

基于人员素质的学籍管理论文 篇2:

浅谈高等学校的学籍管理问题

[摘 要] 从阐述高校学藉管理的重要性入手,针对高校学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籍管理; 对策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各种变化情况,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更是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办学层次的增加和专业数量的增多,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基于从事学籍管理的工作经验,作者对目前的学籍管理工作做一些探讨性研究。

1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学籍管理是高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对学生从入学到学成毕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和考核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籍的取得和注册管理、课程考核和学业成绩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和学历与学位证书管理等。学籍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其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建设;同时学籍管理信息还全面反映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各种变化情况,是学生管理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已逐步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和多元化人才培养。高校在保持较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学历、学位培养层次,这种新形势不仅使学校学籍管理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更重要的是从理念、思维方面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因此,现阶段加强和完善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乃至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国家教育制度也进行了多项改革,高校学籍管理方面也相应进行了一些调整,但从根本上说这只是在枝节上的局部改动,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知识化、信息化时代,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学籍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打破原有的对人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才标准也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使高校教育和市场接轨、服务于经济就必须对学校管理模式和学籍制度加以变革,这些年不少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弹性的学年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但由于传统思维模式和落后的教育理念历史惯性的影响,这些制度在执行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传统的学籍管理强调的主要是标准化共性教育,要“管住”学生,把学生束缚在一个规定好的“框”内,因而制定的学籍管理制度是一系列僵化的条文。在今天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尽管也提“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等办学思路,但仍有不少学校特别是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观念上根本上没有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学校的学籍管理部门高高在上,在制定具体制度及其实施细则时不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不能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籍管理人员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情况从小的方面说是服务态度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其实是一个理念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最终会影响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2 学籍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都有相关的管理规定,但大都是原则性的,需要学校在执行上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近些年各学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推出多项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比如专业分流、“双师”、“双证”培养、双学位等,虽然为适应这些改革学校也及时制定出台了新的学籍管理制度、措施,但这些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和必要的衔接,甚至在要求学生的尺度上各有不同。比如二学位的毕业条件比一学位还低,“绑定”的双学位与自由选择的双学位申请条件存在差异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制度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不能一以贯之,这既造成管理过程的混乱,也使学生无所适从。比如很多学校对毕业和授予学位的条件不是按已有制度的规定执行,而是每年根据该届毕业生总体成绩情况临时讨论确定一个标准执行,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学校的学习风气。

学校的各项改革同时必然带来专业门类大幅度断调整,课程科目不断变化。庞杂的学生学籍资料收集、整理及分类分析致使学籍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这使传统的学籍管理手段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需要,甚至阻碍了教学管理改革、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尽管目前大部分高校引进了网络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系统不完善、软件适用性不强等原因,很多高校仍执行旧式的学籍纸张管理制度与网上管理制度并行的方案。同时,归档的学籍材料格式不一,载体多样,不同及规格上的多样化给统一整理装订带来很大麻烦,不利于档案排架整齐,也不利于档案的日后管理。陈旧的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3 学校对与教育教学改革配套的各项新的学籍管理制度宣传、教育不力

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宣传教育不够,使与之关系更为密切的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另外对其内容缺乏必要的理解。个别教师认为学籍管理是学籍管理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对学籍管理部门通知的工作响应消极;学生认为学籍管理就是对学生违纪行为、毕业证审核登记或整理的部门,特别是入校新生,普遍把自己作为学籍管理中的一个被动对象,不关心相关信息,例如有部分学生直至毕业才发现自己还有不及格的课程、未修够规定的学分;部分学生很少查看校园网上公布的课程考核、成绩记载以及各种相关数据的记录,仍被动地等待老师或辅导员告知。

2.4 学籍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费时费力,需要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才能胜任。而很多高校由于相关领导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学籍管理工作“人人都能做、人人都会做”,因而随意调配该岗位人员,造成该岗位人员相关待遇较低、流动性较大、学历水平普遍比较低的状况。同样由于上述原因,学籍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专业培训,同时缺乏校际之间必要的业务交流,这样带来学籍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工作缺乏创新性等一系列问题。

3 加强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对策

3.1 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理念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问,根据学生个性需求及特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有服务意识、应时刻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牢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自觉维护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高等学校还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学籍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面对每一个学生,在学分清理、成绩管理、转学、转专业、两证发放中,一方面要以制度为准绳,一方面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对学生多一些宽容理解,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最终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完善现行各项学籍管理制度,严加落实、减少主观随意性

市场经济社会说到底是法治经济、法治社会,即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各行为主体的行为。高等学校是行为主体(个人特别是学生)密集的社会部门,所以要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各个人行为,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也包括各部门管理人员。各项学籍管理制度既是学校秩序运行的根本保证,同时也规范着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修课行为。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制度的建设,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适时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与措施,协调好各项制度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处理好学籍管理制度不断修订完善与制度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不能有制度不执行,随意决定学生入(录取)出(毕业)学校的条件与标准。总之,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学籍管理制度来激励学生自觉刻苦学习,充分挖掘潜能,培养和造就其勤奋敬业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因此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籍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办公场所和用品以及计算机配备上应优先满足校级管理部门,要不断扩大电子信息化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及时开发、更新应用软件,实现以学籍管理为中心的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二级学院教学及学生管理部门网络连接全覆盖。

3.3 进一步加强对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对学生的教育辅导

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学籍管理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根本保证。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了解、支持这项工作。所以学校在推出各项改革时,要求全校各部门及其师生员工理解、把握精神时,要把学籍管理制度作为一个侧重点进行细致的辅导和学习。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理解、吃透外,重点还要使学生管理部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具体每一个学生心知肚明。各二级学院要把对学生的学籍管理教育当作常项工作来抓,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不断的辅导、解释,使学校各项学籍管理制度深入学生之心。此外,学校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媒体加大对各项制度的宣传,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4 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并且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学籍管理方式上也随着学分制的不断完善会发生很大转变,这对学籍管理人员无论从思想素质还是业务素质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支既懂法律,又懂业务,既有创新,又有高科技技术的高素质学籍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为此,首先学校领导需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严格选人用人机制,把思想素质过硬、又具有一定相关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人员选配到学籍管理岗位;第三要适度提高待遇,增加学籍管理人员收入,调动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加大投入加强对学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支持相关人员走出去进行校际业务交流,取长补短、吸取经验,提高其业务水平;第五加强制度化建设,特别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实行奖勤罚懒。此外还要通过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水平,使他们自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龙洁,蒲昌玖.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研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 杨卫宁.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籍管理的几点思考[J]. 西北医学教育,2010(5).

[3] 阮红兵. 高校学籍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作者:张建华

基于人员素质的学籍管理论文 篇3:

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问题与方法研究

摘 要:在开展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开展必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借此突出档案管理对中职院校教务能力、日常管理以及教学环境的优化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借助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通过分析文件档案的管理方法、教学档案的管理方法、校务档案的管理方法以及人员档案的管理方法等,提出全新的问题,并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这一背景下,能够有效推进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开展效率,实现后续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提升。

关键词: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必要性;问题分析;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现实情况虽然整体上呈现出一種向好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商榷与解决。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如何基于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率与应用性;二是如何基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对中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借此提升档案管理的实效性;三是如何基于校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深入分析与论证构建中职院校校务档案管理的统一性与标准性,实现校务对教学质量的支撑与保障;四是如何基于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对学校人员的有效管控,并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为后续的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

一、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1.提升教务能力

在中职院校中重点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中职院校的教务能力提升和发展,且能够为将来的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整体教学效率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与帮助,实现未来职业化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落实。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务能力势在必行。其主要面对的是应用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体现教务工作开展的作用性与功能性。

首先,需要学校教务工作人员结合个人的工作需求与学校的整体教务管理工作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校的教务工作开展包含在其中,为其提供相应的便利性与服务性,设计符合教务管理工作的档案分类与档案归纳方法。这样,在教务工作人员有需求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对相关档案资料的查询与应用,且能够为后续的教务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其次,需要将教务人员的意见融合到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借此实现两者之间的思想共融与资源共建。

2.记录管理环节

档案管理从本质上分析是一种对学校各类细节事物以及各类问题的整合与归纳方法。因此,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深入的记录并储存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对各类事物的有效记录和整理,为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并实现对不同管理环节与管理问题的有效分析与探索。这样整体的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将得到发展与建设。

在现实管理环境中,学校需要结合教师的教学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设计和开发。比如,在当前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思路的应用中,以及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大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收集和整理学校内部的相关材料与信息,还需要对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行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相应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并将之融入到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范畴中,通过记录的方法体现不同的应用环节,借此为后续的职业文化学习以及教师在专业素养提升和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和引导。

3.优化工作环境

在中职院校中深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优化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且能够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高保障开展与运行提供支持与帮助。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能基于学校的自身发展思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构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未来发展途径与发展道路。这对于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持久化开展与运行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会得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会得到进步,在教育教学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相互交融与帮助下,学校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走得会更加坚定与稳健。而且,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校定期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学校的毕业率、就业率、实习率等相关内容。这对于未来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与完善工作的开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能够为学校本身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效能。

二、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问题分析

1.文件档案管理的问题

第一,由于上级教育部门和单位的决定、会议、论述以及其他文件的下发量较大,导致学校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会大量印发与保存。进而导致学校的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更加困难。且在分类的过程中也比较繁杂。同时,笔者发现,在对中职院校的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同的文件以及类似的文件有很多,但是却不得销毁,只能存放在档案馆中进行储存。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档案储存空间,还占用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与精力。第二,由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体现相应的计划与方法,因此在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有大量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研究内容等。很多内容已经年久不用,且没有存在的价值与必要,但是档案室中依然对其进行保存。

2.教学档案管理的问题

从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和学籍管理工作环境中来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中职院校档案工作的重点区域。在此,需要深入分析与研究中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问题。结合当前中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背景做相应调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与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与教研工作开展中,留下来很多相关的文件与素材,其中包含很多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在这一背景下,此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因为教学方案较多,且应用的频率较高,因此无法对其做有效的归类与整理。第二,由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相关内容的执行情况需要通过记录与分析的方法做留存,因此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次考试都需要通过档案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对于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和问题。第三,由于学校的教学进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日志需要通过档案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且在各类试题研究、答案分析以及学生试卷的订正等内容同样需要做档案储存,因此相关的教学档案数量之庞大导致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做到全面兼顾。

3.校务档案管理的问题

第一,教师工作情况登记表,在这一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对于登记表的应用较为频繁,且登记的内容较为繁琐。其中不仅包含有教育教学的内容,还包含有其他内容,如宿舍管理、食堂管理、教学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管理、校园交流等相关内容。第二,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与相关论文、专著和研究成果的管理工作开展,在对相关内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不同教师的姓名,并且要划分学科和专业的板块,进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才能保证管理不出问题,不留漏洞。第三,有关于教学质量、教师业务水平以及教师的奖惩材料管理工作的开展。此类档案管理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基本为季度管理模式或者为年度管理模式。但是,在管理过程中,由于长期不做关注,经常出现档案损坏,档案丢失的问题发生。

4.檔案管理人员的问题

在对人员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有效的区分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以及其他教职工群体。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教师群体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展相对较为容易,因为教师群体的稳定性较高,且在学校的工作环境中,不存在较大的流失率问题。但是,在对其他教职工以及学生群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教职工及学生群体的流失率。特别是学生群体,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档案管理工作、毕业生离校档案管理、毕业生实习档案管理、学生流失档案管理、学生转学档案管理以及学生实习返回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均需要设计专门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由此可见整体的管理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三、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策略分析

1.优化文件档案管理方法,提升应用性

在对中职院校文件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档案管理应用方法对其进行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档案管理需要建立在线上管理与线下管理两种模式中开展并运行。

在执行线下管理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面向学校领导部门提交审批意见,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一些年代久远的且没有必要应用价值的内容剔除出去,或者对其进行统一的销毁和处理。然后,再为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引进全新的内容。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下,档案的数量会有效的减少,同时线下档案管理的效率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另外,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将一些重要的文件,如红头文件、省部级和国家级教育文件等通过电子版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只需要管理人员做日常系统维护便可以,且不需要工作人员担心文件丢失与损坏的问题。通过该方法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文件档案管理的质量,还提升了文件档案的应用性。

2.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提升实效性

结合笔者的档案管理工作范畴,融合学生档案管理和学籍管理的思路,在对中职院校进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秉承“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教育的现实诉求收纳档案信息”这一思想开展工作。在这一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旧的文件进行整理与销毁,同时需要对新的档案进行及时收纳和保存。在这一背景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学生档案,还是学籍管理,整体效率会得到提升,且实效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全新的教研素材与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收集。而且在收集新的档案信息时,需要同时剔除旧的档案信息。但是,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对旧的档案信息进行电子版的保存。这样方便后续教学工作开展的数据查证与研究。比如,可以对在校学生进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双向管理工作开展,并进行学籍管理。在对毕业生和离校生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应用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并留存备份,以防丢失。这样,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还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实现了管理秩序的有效运行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很好的建设和发展,且管理的实效性更能满足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需求。

3.构建校务档案管理模式,提升统一性

在对中职院校进行校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到校务工作开展中对其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工作环节的判断和研究。这样,能够为后续的校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管理思路与管理方法,且能够方便后续中职院校校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校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构建原则要在统一性与健全性的基础上发展。

在对教师的教学论文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之整合为学科论文集、研究成果综述等模式。这样不仅对教师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内容做出了归纳,且方便了后续查找与阅读的效率。同时,还需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深入的分析,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档案管理网络公众号的方法,为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开辟一个可以应用档案与交流档案的通道。这样,学生能够将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效地应用在学习中,进而促进中职院校校务工作开展的整体发展和建设。

4.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性

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发展和建设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进度与开展效率。在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的教育与培养,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个人素养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的方法对现存的档案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档案管理方法科学论证与交流小组,并将之融入到教研工作中进行分析与应用。在这一背景下,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个人岗位的重视程度,进而使其端正工作态度。最后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多校区交流培训工作的开展。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让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到外校的先进管理办法与管理理念,进而结合本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问题进行整合并高效的应用起来。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中职院校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不断发展与建设,面向职业化教育的发展效能得到了同步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受到了来自于学校高层以及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在中职院校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中职院校的后续发展动力和发展效能,且能够逐步提升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以及教务工作开展的整体水平。由此可见,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推动中职院校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能够为将来的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职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设开创全新的空间与更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媛媛.高职院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2]陶 骊.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7

[3]龙 彦.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侯晓辉.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前沿成就与发展动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5]刘晓燕.高职院校教学部门档案管理研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6]张宏亮.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

作者:王静

上一篇:审美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GPS工程测绘专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