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系统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所谓管理科学与工程就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科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以及工程方法等各种相关学科,来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教育、财务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财务管理系统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财务管理系统理论分析论文 篇1: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摘要:新时代创新创业活动面临新问题,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地方高校应发挥教育功能,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作用。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提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从而构建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创业活动要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当中。国发〔2017〕37号文件要求:要不断优化“双创”生态环境,不断加快发展和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努力构筑“双创”新引擎。江苏在2018年8月发布了《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8〕112号),要求建立“双创”教育课程共享平台,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双创”活动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一个良性的“双创”生态系统。笔者拟从教育生态学视角,依托教育生态学理论,提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希望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双创”人才。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诞生于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学的交叉,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系统理论的一种理解,属于一种交叉理论。在生态学中关注的是有机的个体在环境中的适应情况,以及该有机个体在环境中获取动力平衡的过程。将人类作为研究对象,即对人类生命有机体和周边环境的互动展开研究[1]。在生态学理念下,人类的生存必须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进行,个人的生存有必要和环境共处,而不是征服环境,个体必须将自身置身于环境中,才能达到个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相互调和的效果[2]。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则是将环境视作一个系统,而每一层环境因素都是十分复杂且多样的,彼此之间还是相互协调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

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是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教育学领域内的一种理论模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尤芮·布朗芬布伦纳在对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论述时,认为儿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周边环境是一个具有多个层次的、复杂关系的系统,而儿童的发展则是会受到该系统的影响[3]。并将这些生态系统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长期系统、宏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将生态系统理论模式应用于教育学即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此模式下认为一名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其周边由学校、社会和政府所形成的一个外部环境是一个具有多个层次的复杂关系的系统,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会受到整个环境的影响。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设计

基于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的概述,可发现其可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在进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构中也可以建立一个相应的生态系统模型,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置于所设计的复杂系统中,通过多个层次环境系统之间的彼此协调和相互依存来更好地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4]。文章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设计出如下图所示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

如上图所示,设计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一共包括三个层次,分为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其中宏观层面包括政府、产业、地方高校三个环境因素。中观层面包括资源、机会和团队三个环境因素。微观层面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识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科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三个环境因素[5]。三个环境层共同形成一个教育生态环境圈,三个层次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相辅相成,并不单一存在,而是以一种大圈套小圈,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的模式存在,通过建立这样生态化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以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即注入创新创业教育因子

基于教育生态学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首先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即注入创新创业教育因子,在既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的教育内容添加其中,以实现对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6]。为充分贯彻“学生为本,基础宽厚、道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新时代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操,实施创新教育,在培養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意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性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指导性理念。

学校应该对历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的研讨,在教育生态学的理念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再创新。在学分的设计上,加入素质教育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课余时间积极从事课外发明制造、竞赛以及科研等方面的活动,切实加大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上的培养力度。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要加强考核[7]。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还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重点,设计一些必修课,同时也设计一些选修课,例如“创业基础”“创新学”等基础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可以作为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在二、三年级,可以增加诸如“创新工程”“创造学”等创新创业的选修课,提高这些选修课的学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三、四年级涉及到实习的课程部分,可以设计诸如创新创业实习、实验以及实训等课程,加强实践考核,增加实践学分。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全覆盖,加之高学分的吸引,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创业创新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8]。

(二)在既有大学生创新社团基础上,成立“实验班”

在完成整体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应在既有的大学生创新社团基础上,成立“实验班”,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置实验班的方式落到实践中。地方高校秉持“学有余力,兴趣为主,自主选择”的基本原则,将学校既有社团组织中的大学生创新社团作为基础,成立创新实验班。鉴于实验班的创立本身便就有一定的实验性,因此在当年的招生中不易一次招生过多,适于在各个系中设计一个班级即可[9]。通过设计创新实验班的方式,让创新创业的学生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知识。通过开发创新型课程、基础课程以及组织参加全国各个层级创新比赛的方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通过参加系统性创新创业比赛的方式,通过成绩的稳健提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继而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工作的开展师资队伍乃是其基础资源所在,因此地方各个高校在创建创新创业实验班时,教师的选择也必须符合实验班的创办理念,聘请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创业教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专兼职并存的方式为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学内容丰富提供一个保障。

(三)建构创新创业三大课程平台

在整体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课程时要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出发,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为基础,进行课程平台的设计,从创新创业教育三大课程平台进行分析:

1.通识平台

通识平台主要用于对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短期内通过条理性、全面性的学习,获得创新创业的一些理论知识,能够针对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学习知识的系统性把握,能够在后续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10]。在通识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应该以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的课程必须是通识的必修课程、选修课或是一些拓展课。通识平台可以设计为两个子平台,分别为创新创业意识平台和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其中创新创业意识平台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则是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传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2.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主要用于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相融合,基于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个专业学科的课程中。学科平台教学工作的开展上,依据专业的特点,在既有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创新创业的因子,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造创新,结合学生专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在创新创业课程学科平台上的建设难度较大,因此建议以财务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程为切入点进行开展,达到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目标。

3.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主要用于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不同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融合,是指在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以及实训的环节中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而设计的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平台的建立是为了将创新创业理念知识更好地与专业实践要求相融合,以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摆脱学校和书本在空间层面的限制,构建向实际的社会创新创业岗位发展的系统平台。在三个课程平台的建设时间安排上秉持“先普遍,再专业,最后落于实际”的基本原则,对于本科院校通识平台于一二年級开设,学科平台在三年级开设,实践平台在四年级开设。

结束语

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是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教育学领域内的一种理论模式,在此模式下,一名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其周边由学校、社会和政府所形成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具有多个层次的复杂关系系统,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会受到整个环境的影响。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提出一个包括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三个层次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即注入创新创业教育因子,在既有大学生创新社团基础上,成立“实验班”、建构创新创业三大课程平台,从这三个部分出发建构了一个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野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良性循环,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基于制度安排与动力机制下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J].文存阅刊,2018(23):174.

[2]谢志远,戴威,徐倩倩.应用新技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以浙江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2):92—99.

[3]张燕.创新文化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J].卷宗,2018,12(28):152.

[4]赵洁,张宝强,王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培养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为例[J].创新科技,2018,18(9):59—61.

[5]刘月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分析与行动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2(2):62—65.

[6]孙爱凤.移动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8,10(10):138—139.

[7]陈基根,朱晓菊.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实践——以台州学院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18,40(4):61—64+80.

[8]甘宇飞,宋昕培,乔常鑫,等.大学生主观意愿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以河北省各高校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8,30(8):163.

[9]张辉华.“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J].福建茶叶,2018,40(12):380.

[10]秦斐,温珂.构建有效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制度安排与动力机制[J].科学学研究,2018,36(4):601—608.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the Eco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ZHOU Zong 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Key words:educational ecology; loc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作者:周宗辉

财务管理系统理论分析论文 篇2: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所谓管理科学与工程就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科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以及工程方法等各种相关学科,来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教育、财务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对社会、经济以及教育、工程等方面的控制、计划、决策、调整、改进、组织、协调,将有关的各个部分组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管理,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的目的,从而达到最大发挥个体功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现状;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科学管理与工程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其研究的侧重点是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来研究适合与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并且对系统的科学管理活动的规律加以概括,以为提高科学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现状

1.1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优秀成果。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非常广,覆盖面非常大,其中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研究龙域。在工业工程方面,科研人员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原则,加强了对工业工程中工作人员、无聊、机械设备、信息以及能源等各方面的系统研究,从而为实现最大效益的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供了条件,也为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中与工业工程密切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如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管理技术的评价决策、生产计划、質量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系统的设置、交通管理和人事管理等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展。而在信息管理方面,对于在现代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等组织的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开发信息产品、整合优化配置信息资源、服务信息、知识与信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把人员、技术和组织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网络电子商务、移动设备商务、智能化商务、知识管理、信息开发与整理等领域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1.2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的不断发展。通过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方面的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涌现出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这些新手段、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于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新手段成果有:未确知数学理论(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s theory)、集成分析方法(set pair analysis)、模糊数学理论(fuzzy mathematics)、粗糙集理论(rough sets)以及可拓学理论(extenics)等等。其中我国学者首创的有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s theory)、可拓学理论(extenics)和未确知数学理论(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最为活跃的就是粗糙集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可拓学理论。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原则与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与范围,从而很好的促进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发展。

2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

2.1 科技发展和学科交叉扩大了研究领域。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扩大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其中在线风险管理(ERP和BRP系统)和虚拟组织与虚拟企业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关注。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又引申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行为经济学、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网络招标行为研究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行为研究等等研究方向也得到发展。

2.2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管理系统研究成为重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变革,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下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成为当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点。此外,与之相关的网络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发展。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国内外的研究热的和重点主要有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和网络管理对策理论和模型、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等等。

3 结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的专业要求是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加强对科学管理活动的研究,从而概括出管理活动的规律,为现代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工具。其覆盖面非常广,涉及到资源优化管理、决策管理科学、项目风险管理等等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周火;李坚;黎昀.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8 .06

[2] 肖伟;魏庆琦.基于内容分析方法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杂志.2009.03

[3] 王美艳;魏雅晗.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10

作者:魏海莹

财务管理系统理论分析论文 篇3:

以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研究内容,以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和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的“125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以期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 职业能力发展;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会计专业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起,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的中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合作申报江苏省教育厅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并获得立项,其中会计专业为试点专业之一。项目开展以来,学院与试点中专校、职高加强沟通联系,对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开展调研和研讨,围绕以培养“素养高、技能精、特长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设计了以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的“12533”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一、以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

著名学者德莱福斯等提出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过程,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须经历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实践专家5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能力特征、做出不同的行动,并指出向上阶段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类型和学习内容。

根据这一理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根据学生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来规划安排课程的系列。学生个人的职业成长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还包括从开始能胜任初级工作任务到后来能胜任复杂工作任务的个体职业能力成长过程。不同的知识形态对应着不同的成长阶段,因此,应该设计科学可行的方法,把学习者从低级发展阶段逐渐引入高级复杂阶段。当然,从“新手”到“实践专家”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校阶段,职业院校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有能力者”,同时也要为把学生打造成为未来“实践专家”做好准备。

(二)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哲学家贝塔朗菲所开创。系统理论基本的思想防范就是把对象看作一个系统整体,必须严谨地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活动规律。

利用系统理论在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时,应紧紧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做到中高职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贯通和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课程体系。

二、“125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内涵

“12533”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会计岗位和任务群的调研分析,以系统理论的观点,从整体化、全局化角度将中职、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及优化,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及工作情境组织课程,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强调够用性、渐进性以及衔接性。

(一)1条主线

1条主线即以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中,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认知规律和由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根据不同阶段培养目标要求,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贯穿中、高职两个阶段,从而达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促进人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2个阶段

2个阶段指中、高职两个阶段。中高职衔接,既要把中、高职两个阶段连续贯通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又要兼顾两者处在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差异,从而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中职阶段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开端,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是从“新手”到“高级初学者”的阶段,应当注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会计职业基础技能。具体的,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点钞、珠算、计算器、小键盘录入、日记账登记、对账和银行业务办理等出纳基本技能以及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结账和财务软件操作等会计基本技能。高职阶段应当是学生从“高级初学者”到“有能力者”的阶段,在学生已经对会计职业有一定认知并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应当注重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化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阶段,学生应进一步掌握会计核算、相关的财经法规、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专业课程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账务处理办法和财务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处理企业的真实业务,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5个课程模块

通过对会计职业的分析,梳理出出纳、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纳税业务、审计、财务管理等岗位群,对各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形成按职业能力复杂程度递增的行动领域,再进一步进行序化和重组,组合成五个职业能力递增的课程模块,分别是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单项技能课程模块、能力进阶课程模块、综合技能模块和发展能力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都体现为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有的包含在专业课程之中,有的是独立设置的课程。前两个能力课程模块主要针对中职层次,重点是对学生单项职业技能的培养,兼顾综合职业能力。后两个模块针对高职层次,培养目标定位在更高层面上,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而處在中间的能力进阶模块,是中职教育转向高职教育的过渡与衔接模块,设在中职第六学期与高职第一学期,这个模块要对文化基础课进行复习巩固,对所學的会计基础技能、专项技能进行强化提升,通过组织转段考核、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等手段,促使学生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实现由初级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

(四)3类课程

每个课程模块包含三类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公共基础课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行为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课程,也包含部分培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课程。专业课不仅是培养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更要通过教学设计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课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

(五)3级内容体系

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建立“学习任务、学期项目(专项实训)、毕业项目”三级内容体系,即课程以任务为内容,课程模块以学期项目为内容(中职阶段以专项实训为主)、最后一个学期以毕业项目为主要内容,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12533”课程体系如下图:

三、“12533”课程体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中高职培养目标不明的问题

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12533”课程体系,能够更加明确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避免了以往各自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使中高职培养目标不能体现层次性、差异性和连续性。课程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确定了中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即中职阶段通过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会计基本技能操作,能适应初级会计岗位的工作需求。高职阶段侧重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具备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更要教会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面对不同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衔接模块,使两个不同的培养目标得到有机衔接。

(二)中高职专业课程重复的问题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和职业能力发展的角度构建“12533”课程体系,做到了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对于同一岗位群,能针对其典型工作任务按能力发展的顺序确定相应学习领域并形成课程,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技能。例如会计核算岗位,根据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生在中职阶段主要学习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课程,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一般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高职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级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涉外會计等课程,使得会计核算技能进一步熟练、深化,并侧重提高分析管理能力和综合应用及发展能力,这样不仅达到能力的逐步提高,还避免了以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综合实践课课程及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

(三)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程薄弱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多年办学形成的传统课程体系中,比较注重学生各种会计技能的培养,但忽视文化基础课程,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而文化知识的浅薄将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中职毕业学生进入高职后,在经济数学、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学习上感觉吃力,再加上高职会计专业的有些专业核心课程如中级会计实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很多从中职升学进入高职的学生明显学习后劲不足,无法适应高职阶段的教学要求。“12533”课程体系强化了中职教育阶段的文化基础课,为中职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也有利于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四)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的问题

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应聘工作时,企业十分看重各类会计资格证书的获取,为此,中职、高职都要求学生“双证书”的获取,但目前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认证比较混乱,有的中职学生毕业前就考取了会计证,而有的高职学生毕业时会计证还考不到。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安排学生的会计职业资格认证,在中职阶段,组织学生考取珠算证、收银员证等,部分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进入高职阶段的第一学年,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力争大部分学生能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随着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拓展,高职阶段学生还可以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涉外会计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等。此外,还建立了学分认定的有关规定,对中职已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免修相关考证课程并承认其学分。

四、“12533”课程体系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政、校、企合作,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保障机制

作为地方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举办的中高职教育“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立足于本地生源,培养的人才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必须依托当地政府、企业的支持,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建立保障机制,推进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例如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教育局及多所职业学校和企业成立了职业教育联合会,利用这个平台,来自政、校、企的各方人员共同研讨设计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为中高职衔接做好顶层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开展一系列师生交流活动,选派部分高职教师担任中职学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兼课教师,并促成教学资源的互相利用,建立了中高职衔接的组织机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需要课程内容相衔接,为此,需要做好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教材、媒体等的课程资源建设。目前中高职教材自成体系,内容上重复较多,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首先应建立课程标准,其次组织相关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教材,坚持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理念,一体化设计中高职衔接教材。另外,应加强网络媒体资源的建设,利用开放的电子资源平台,建设教学文本资源、微课资源、题库资源、技能实训资源以及互动交流学习平台,为中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分类组织教学

高职院校目前招收普高生和中职生两种生源,这两种类型的生源基础各不相同,普高生文化基础较为扎实,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零起点,而中职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却已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为此,两类起点不同的学生应实施分类教学。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一体化的构建,中高职两个阶段通过能力培养的递进紧密衔接,因此,在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应单独组班,分开授课,严格按所涉及的“12533”课程体系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达到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预期要求,真正使学生实现由初级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

总之,以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根据学生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构建会计专业“125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力图系统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会计工作岗位和个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122-123.

[2]周衍安.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研究[J].职教论坛,2016(10):61-62.

[3]薛栋.意蕴与论域: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J].职教论坛,2013(1):48-49.

[4]邹静文.刍议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以江西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为例[J].时代金融,2015(12):22-23.

[5]高蓉.中高职会計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会计教育,2015(120):123-125.

[6]冯瑞,孙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历史诉求、现实困境与重构对策[J].江苏高教,2016(5):148-151.

作者:张雁 姚杰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科技项目资本管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