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整合探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伴随着越来越细分的国际分工,对于外贸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针对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下一步课程改革的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整合探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整合探析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出了一些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贸易专业 培养模式

近期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分开,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不仅要求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且要求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安徽为例,安徽的高职院校一般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与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的模式相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理论知识比不过本科生,操作能力比不上技校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对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一、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渠道多种多样,有民间力量办学、公办民营的独立二级学院、原中等专科学校升格等,它们难免由于历史惯性或者经验不足使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致使专业课程体系的混乱甚至缺位,表现为借用外校的本科教学计划,照搬高等专科学校同专业的教学计划,沿袭原中等专科学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简言之,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院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在课程设置上机械模仿三段式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缺乏自己的课程体系特色。

2.课程教学设计不当。

一般院校理论课程设置取舍不当,课程设置过多地以学科性课程为主,缺少综合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些学校忽视了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的指导意义,比如有些院校把国际贸易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给砍掉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损。而另一些院校在开设专业课时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本思想,实践环节相对薄弱,能力的培养未能真正落实。目前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普遍偏低,而且由于高职院校财力有限,实验设施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都未能跟上,培养目标中许多业务能力要求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许多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一些办学规模较小、师资力量有限的中等院校,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原有的师资无法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而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缺乏实践能力和培养和锻炼,有“双师证”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而且学校和社会的激励杆杠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文章和出专著上去。如果说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就应该引导教师应用已知。

4.缺乏职业针对性。

在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贸企业越来越多地重视岗位设置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岗位需求来招收和录用新的从业人员,从外贸业务流程而言,外贸企业的从业岗位设置主要有货物报关、货物报检、单证制作、外贸跟单、外贸业务、国际货运代理等。依据外贸企业的特性,一般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某一岗位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兼顾上下岗位和岗位发展的专业知识。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与外贸岗位的衔接不够紧密,使得一方面社会对国贸人才的需求很大,一方面大量的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

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国贸专业属于文科型专业,主要是为了我国外贸及相关行业生产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这类人才,借鉴美国职业培训而生成的KAS模式是一途径。KAS模式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指知识,素养)、A(ability指一般能力)、S(skill指职业能力)三个要素。按照KAS的要求,可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就有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应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学生就有了一技之长,具备了谋生的能力,也就达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国贸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分解如下:

2.细分岗位:掌握专业技能。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又不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的,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是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要掌握所对应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实践技能。

3.在实践过程探索建立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训室。

所谓模拟就是把在实际操作中,在时间、空间上难以纳入实训中的因素进行简化和提取,合理地进行国际贸易操作过程的合理虚拟,使实际的国际贸易活动转化为由学生在实训环境中可以进行的实际操作,借以有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实训项目的设定可分为:

4.建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一定要走出去,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实训基地,这样学校可获得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建立更多先进的实训基地,并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和条件。实习环节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到校外的签约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训,尽可能多地了解并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及相关的业务活动。在认识实习阶段,让学生到市内的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习,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了解国际贸易的整体业务流程;在生产实习阶段,让学生增长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毕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实现与就业相结合,经过与有就业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实习接触,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了解和磨合,为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灵活的就业环境。

5.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高职职业教育的质量。

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双证”学生,专业课的师资是保障,为此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技能要求或岗位能力需要,对专任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聘请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培训。同时还要积极从外贸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员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技能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自加入WTO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而言,传统的高职外贸专业的设置已不能与我国现实外贸形势发展相匹配,故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作仁.高职国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2]杨频.浅谈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4.

[3]鲁春义.SPT理念下国际贸易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初探.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6.

[4]叶华光.从职业岗位的分类看高职院校对外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职业圈,2007,7.

[5]王胜华.KAS模式下的课程整合与实践能力培养.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12.

[6]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本文为2009—2010年度安徽经济管理学院院级课题,“就业导向下安徽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探析”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陈江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整合探析论文 篇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伴随着越来越细分的国际分工,对于外贸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针对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下一步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国贸;课程改革;人才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为教学目标,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鉴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完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工学结合是高职国际

贸易专业的必然选择

(一)国际贸易急需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国际贸易业务过程复杂,优秀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操作能力。高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是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较强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国际贸易专业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国际贸易由于涉及不同的政治、语言、法律、运输、保险、汇率等一系列的问题,与国内贸易比起来操作更加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因此,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更应该具有较强的处理国际贸易各种问题的能力。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学院通常比较重视工科专业的实践,而国际贸易学科理论性比较强,实践环节投入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因而相应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地改善和提高。

(三)工学结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招聘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经历,工学结合方式恰好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学生毕业前掌握一定实践技能,这对高职学生就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随着外经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选择合理的工学结合模式,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成为未来教学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

工学结合的现状分析

(一)实习岗位与学生专业对口率低

由于工学结合不同于毕业就业,相对时间比较短,学生工学交替结束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这样对于企业来讲,会造成岗位空缺。为了避免关键岗位的断岗,企业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往往不是真正对口的专业岗位,而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企业也不会安排经验很少的学生来做,这样使得学生真正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减少。在这些专业不对口的岗位上,学生很难得到专业性的实践,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二)学生与岗位数量比例失衡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合作企业,与这些企业有或紧密或松散的合作方式。即使是紧密型的合作企业,通常也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有限,难以吸纳所有实习学生。岗位数量与学生的比例失衡,造成学生实习过程慵散的局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人多岗少,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企业岗位的供给与学生岗位的需求已成为一对突出的矛盾。为了拓展越来越多的紧密合作型的实习合作单位,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供应合适的实习岗位,解决学生与岗位数量比例失衡的问题。

(三)企业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合作的基础是合作主体之间能够实现利益双赢。工学结合的前提是作为合作双方的两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都能从校企合作中得到彼此需要的资源。学生带给企业的收益与企业付给学生的人力成本之比是企业合作动力的基础。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中,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公益性单位,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学校愿意与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并且热情很高。相比之下,由于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企业得到的利益不多,造成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为解决双方合作积极性不一致的矛盾,必须要做到校企双赢。

(四)工学结合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工学结合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目前很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学的理论型教师,这些教师实践工作经验少,难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工学结合,无法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无法对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

高职国贸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

(一)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的进度,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实习岗位与学生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必须解决理论教学与工学交替实习环节的时间安排问题。学生在学校里首先进行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并且参加相应的专业模拟实训,对外贸业务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虽然只是停留在理论环节,但也可以为日后的实习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企业需要这些有一定理论经验的实习生为本企业做简单基础的工作,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中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可以胜任更加艰巨的工作。

另外,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班进行工学结合,这样既可以实施以老带新的方案,又可以保证岗位的持续性。针对岗位数量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经验比较少,在工学结合实习阶段,尚不能胜任比较关键的岗位,因此,根据岗位的关键程度安排工学结合的学生数量,从而可以解决岗位与学生比例失调的问题。

(二)学校与学生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观念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尽可能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共赢。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平台。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相对较少,因此最重要的是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对于企业来讲,学生虽然经验不多,但是就其创造的价值来讲,所得的报酬并没有给企业带来负面收益,学生的劳动整体来讲大于所得,所以企业也是受益方。对于学校而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最大的目标,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校为企业和学生的合作起到桥梁与推动的作用。当学生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学校有义务进行协调和解决,维护合作各方利益。学校的学生就业前景好,学校就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因此,在制定高职国贸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时,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依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为学生扩充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国际贸易专业的目标岗位主要有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上述各类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培养目标,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制定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前景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高职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岗位上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备一定得管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根据社会对国贸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充分的市场分析。用人单位在聘用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人才以后,会进行岗位锻炼和培养,针对所用人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不足之处,必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国贸专业的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建设团队要紧密联系用人单位,掌握国贸职业岗位的要求与实际教学的差距,不断开发校企合作的课程与教材,逐渐缩小与企业实际要求的差距,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国贸专业人才。

(四)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

“入世”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因此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考虑专业细分的问题。在专业设置上要具备市场意识,根据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使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以及针对性。通过专业建设,学校可以更加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合适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拓展技能训练的条件,为学生毕业就业打好坚实基础。国际贸易专业可以联合物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开展相关的交叉教学,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做到一专多能,那么,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高职国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会使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国贸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要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符合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岗位要求。采用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的能力,通过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并利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整体水平。

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不同教学内容 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找出岗位的共性与区别,并且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对于国际贸易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的不同职业特点,综合考虑不同业务的共性,合理设置基础科目的教学内容。在一年级阶段开设共同的课程,如计算机、英语、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从二年级开始,分设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外贸岗位的实际需要,配合不同的专业实践教学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参与工学结合,提高专业技能的主要方式就是参加校内的专业课程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应进一步提炼实训内容,提炼实训项目,探索实训方法、手段,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开展深层次的校、政、企合作。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以设置国贸流程综合实训以及单证实务实训和报关实务实训,借助相关的仿真实训软件,使学生模拟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分别赋予学生不同的岗位角色,使学生能够体验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业务内容。通过实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专业上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以便于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了前期的校内实训作为基础,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真切地体验每个岗位的业务内容,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发现理论教学和实际业务的不同之处。通过一段时间的轮岗实习,学生对每个岗位有了直观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兴趣可以为日后的就业提供参考和支持。

为了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要经常沟通,针对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交换意见。学院要积极拓展新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工学结合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创造一切机会为学生提供含金量更高的岗位进行实习,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

(六)加强指导教师实践锻炼

指导教师在实践环节中起到关键指引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应用的导师。为了解决某些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与企业要加强合作,为一线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让这些教师通过在企业里实际参与业务,加强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反馈相关的信息到教学环节中,并且可以增强后续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的挂职锻炼和学生的工学结合可以同时进行,这样让学生和教师有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得到更多的企业学习的经验,为日后教和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是外贸公司主要的人才组成,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技能的合格人才,在学校的教学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并且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不断输出合格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探析和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2]杨靖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林英,齐守泉.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的新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作者简介:

陈相芬(1978—),女,山东日照人,博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

作者:陈相芬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整合探析论文 篇3: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以优先发展专业、重点发展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意义重大、基础性的资源整合活动。近年来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一直以“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作为办学方向,将创新型、实践型和应用型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的新兴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沈阳城市学院,走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专业建设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1.1 专业群的涵义

专业群是指以专业技术门类为基础,以一个或多个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或技术领域、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围绕所组成的一个专业的有机集合。

构建专业群的专业选择应当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核心专业一般是那些学科底蕴深厚、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专业。

第二,专业群内各专业往往是围绕着某一特定行业设置形成的一大类专业,专业设置符合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一件行业产业、岗位链条的纵向和横向延伸。

第三,专业群内所涵盖的各专业可以同属某一学科体系,也可分列不同学科,但学科基础相近。

1.2 PST- CCE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城设计学院于2012年底转设成功,2013年正式更名为沈阳城市学院。是一所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广泛应用技术、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校伊始,校董事会就看到传统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很好的服务社会的弊病,结合沈阳城市学院自身特点,校董事会决定将学校定位于服务辽沈城市发展的特色应用型大学,从而制定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顺应学院特色办学理念,力争打造品牌效应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PST- CCE。

PST- CCE人才培养模式全称为“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Professional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Competency Centered Education,以下简写 PST- CCE)。是沈阳城市学院基于国际著名的CDIO教学理念模式 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提出的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来讲,PST- CCE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第二,职业情境化。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严格贯彻以岗位能录行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办校中企,建立专业实验室,模拟专业岗位日常实际运营,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现干中学,学中练,培养出可以校企对接的合格专业化人才。

二、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性

2.1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专业群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以优先发展专业、重点发展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意义重大、基础性的资源整合活动。从外部而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通过对区域经济内产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科学地规划专业群布局,加强专业群建设,构建与区域经济内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体系,是使专业全面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从内部而言,专业群的有效建设,有利于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扎实专业素养和专业功底,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有利于形成课程资源优势。

2.2我校发展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独立办学以来,以“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作为我校的办学方向,一直将创新型、实践型和应用型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将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争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在2012年12月份,我校成功转设为二本普通高等院校,改名为“沈阳城市学院”,将其定位于服务辽沈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一所高等学校。

因此,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我校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行业为依托,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手段,以学科交叉为支撑”作为沈阳城市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的区域经济背景与展望

近年来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对各类金融机构最具吸引力的集聚地之一,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实现了与经济发展的有效互动,成为全国金融规模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并已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机构“全面开花”,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凸显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因此,沈阳城市学院进行以金融专业为核心、以国贸、会计为特色专业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使专业群的建设与辽沈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

三、传统办学的不足之处与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1 传统办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为和国际接轨,实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各大学纷纷扩招,2012年高考91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75%。面对大学生升学率的逐年高涨,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后不能快速、很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学校学到的知识落后陈旧、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多数大学生表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似乎进入工作后几乎用不上等等。这些日益棘手的现实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

1、办学方式层面,传统大学以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基本全部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和教研型大学。这类大学往往很重视学生的科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和研究素养的培养,而容易忽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加容易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技能素养的培养,从而当前国内大学培养出的大学生非常容易和社会需求脱节。

2、专业设置层面,传统大学专业的设置是依照1949年建国之初,中国大学从前苏联引进的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设立起来的,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虽然也处于不断地变革中,但基本模式“根深蒂固”。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第二,专业设置滞后,即高校一方面设置了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夕阳专业,另一方面又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朝阳专业。第三,专业设置雷同,主要表现为专业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过大,使得部分专业培养人才过剩,且代替性很强,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还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教育的无效供给。

3、教学方式层面,传统大学的典型教育方式为讲授式教学,教师一味的灌输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知不觉中,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忘记了自己去探索“为什么学”和“学什么”这两个重要问题的环节,也丧失了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结果四年下来,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各门考试之后,对于这些知识该用到哪里、如何用,完全不知所措。

4、专业能力培养方面,

传统高校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习学并进”的机会和条件,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学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相应能力得培养,尤其是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综合能力的锻炼。

3.2 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沈阳城市学院作为一所面向辽沈城市发展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办学灵活,可以很好的克服传统大学的以上弊病。具体到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第一,进一步凝练沈阳城市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充分依托辽沈产业结构的发展,准确进行专业定位,突出核心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第二,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的要求,体现“群”、“点”相结合的原则以“群”带“点”,以“点”促“群”,突出核心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第三,强化与专业群建设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从理论上结合辽沈经济和城市发展,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导航,准确定位市场需求的核心专业;从实践上,保证专业群建设的具体方案得以实现。同时提高核心专业、重点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其申报硕士点做准备。

第四,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群发展模式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保证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的顺利开展、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落实,本项目借鉴国外专业群建设的成功案例,结合沈阳城市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按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专业。

将所有经济类本科学科合并按大类招生。新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 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在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校范围内自主选择金融、国际贸易、财政、经济学、会计等专业。

这种按大类招生的专业体系设置,解决了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的盲目性,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不了解专业设置,对自己将来职业发展没有规划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考生报考,扩大学校知名度,提升生源素质。

2.设置“专业共同基础平台课+基本技能实践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

各专业在开设专业共同平台课程时,要根据本专业具体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再开设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制定平台课时,考虑到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允许各专业对平台课程的开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平台课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来构筑,以适度、够用为目标来优化。在平台课的选择方面,主要应当注意一下两个方面: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平台课;二,开发体现专业和专业群特色的方向课程。

基本技能实践课以实训实习课为主。实训课主要以顶岗岗位工作为目标来安排并作为质量考核标准。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为辅的方式进行。

在设置课程体系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融入专业群的深度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之间其实是一对矛盾,即融入程度越深,则本专业的特色就越少,反之如果融入程度不够,则专业群建设就失去了意义。但专业群建设的方针已定,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建设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是大势所趋,国贸、会计等相关专业只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经过教研室的反复研讨,同时请相关的专家论证,一致认为,国贸、会计等相关专业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融入到专业群建设中。

3.师资队伍改革

根据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的定位和建设目标,根据核心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聘请相关理论专家和高级实务工作者,组成专家委员会,为专业群的发展导航。同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的考证工作,建立促进教研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和教师培训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财经院校开展调查研究,根据行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其知识与能力,形成一支谙识金融等服务行业社会需求,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素质、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实践教学改革

落实校企合作综合体系建设,谋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和开辟校企深度合作领域。吸收采纳企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使学校教学与社会用人的现实需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建立校企互为基地,互派师资的制度和机制,派出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学习调研,同时经常聘请精通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总经理和部门经理送课上门,定期邀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和行业知名管理者来学校作专题报告,面对面了解企业对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教学计划,使教学吻合于行业发展的现实。

积极谋求与品牌和规模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推进教科研横向课题等一揽子合作。同时,多途径、多方式聘用企业专业人员任兼职教师,实务课程采用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授课,以增强教学的行业针对性。同时积极开辟国际合作途径,引进国际先进教学资源,外派学生实习、继续教育和就业。

参考文献:

[1]程皓珉.高职会计专业融入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尝试.科技创新导报[J],2011(20):250- 251.

[2]周建松.高职院校主体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体建设的探索——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专业(群)为例.现代教育研究[J],2011(04):130- 132。

[3]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2(02):1- 11.

[4]李厚俭,史丹.辽宁省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研究.辽宁高职学报[J],2012(14):18- 20.

[5]沈凤池.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J],2010(12):158- 160.

[6]沈凤池,王慧,丁荣涛.商贸类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探析.教育与职业[J],2008(23):79- 80.

[7]张小菊.探索专业群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特色——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尝试.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9(21):5- 9.

[8]谢国珍.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财会专业群建设——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会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校外教育[J],2009(2):131- 132.

[9]王丽红.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办好实训基地的重要途径.辽宁高职学报[J],2006(8):19- 20.

[10]王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元”师资团队建设探析.职教通讯[J],2012(26):58- 61.

[11]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2009(1):72- 74.

[12]王清华.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专业群建设系列研究之二.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09(1):9- 12.

作者:卢海峰 苏春子

上一篇:西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人才支撑发展地方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