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计算机犯罪法律探讨论文

2022-04-28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网络的兴起,引发了各个领域的应用革命。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生活,造福了社会。然而,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十分稚嫩和脆弱的,这就为互联网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银行计算机犯罪法律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银行计算机犯罪法律探讨论文 篇1:

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的思考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网上银行金融犯罪的特点和防治的意义,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借鉴国际公约、加强国际合作以及提高防范意识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犯罪的防治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依据,发挥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约束性,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

引言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上银行的发展,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网上金融犯罪率也在持续上升,同时相关法律制度尚待完善,互联网又都存在复杂性和虚拟性,严重影响了国家、组织和个人财产的安全,所以笔者就此展开讨论和分析。

1 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概述

网上银行是融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的一种创新性服务方式,简而言之,即是将传统银行服务借用网络平台得以推广和延伸,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宗旨。网上银行覆盖的业务范围有:转账交易、购物销售、付费业务、保险查询、证券买卖、外汇业务、个人信息查询以及股票交易等,服务形式丰富多样,用户能足不出户享受到传统柜台服务待遇,逐渐成为新时期金融业务查询和办理的主流形式。但是,万事有利既有弊,互联网平台存在信息的包容性和环境的虚拟性,容易使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威胁用户财产安全。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网上金融犯罪防治还不够成熟,在侦查、取证、定罪、逮捕和判刑等各环节还较为被动,所以落实科学有效的网上银行犯罪防治对策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1]。

网上银行类犯罪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首先,犯罪主体可能是计算机行业高端人才,尤其是软件设计者或专业IT等,近几年犯罪者也逐渐向低龄化转变,其自控能力不强,容易被利益驱使;其次,犯罪动机多为谋财,想用低成本换取高回报;最后,犯罪手段隐蔽性较强,能充分利用网络漏洞掩饰身份,获取利益,给侦查带来了难度。

2 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

2.1完善法律制度

首先,应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尽可能防患于未然。现行《刑法》中对网络犯罪有相关要求,但过于笼统,而且其内容局限在计算机系统犯罪视域内,金融相关条款还有待完善,因此,要掌握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特点,健全与之相关的合同法、银行法及民法,使其与传统法律之间完美衔接,协调配合,使法律制度更为完备。

其次,法律制度的完善要符合我国国情,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内容,查缺补漏,使现行法律更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建立更为成熟实用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刑法》为例,关于传统金融犯罪和计算机犯罪两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在网络金融犯罪方面还略为缺失,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为国家和人民财产提供保障。

最后,立法要有针对性,应掌握金融犯罪的规律和主要手段。网上银行起源于欧美,但由于互联网具有身份隐蔽的特点,网上诈骗、偷窃以及洗钱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金融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为了防止金融犯罪行为,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法律,如美国于1975年和1984年先后颁布的法律制度,英国的计算机滥用法和数据保护法等。因此,我国立法部门也应掌握国际上网络金融犯罪监管的动向,取国外立法经验之精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交易制度,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2.2借鉴国际公约

国际上为防止跨国网络非法交易行为于2001年颁布了第一部公共条约,对金融犯罪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效果,也有效维护了国际网络交易环境,为各国提供了参考标准。我国应积极完善立法制度,借鉴国际公约法律中的可行条款,使金融网络犯罪监管制度既有针对性,又有开放性,符合我国发展特点又能对国际交易起到防控和监管作用,确保打击犯罪的实效性。

2.3加强国际合作

互联网技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局限,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所以网上金融犯罪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传统金融犯罪就转变成了国际问题。所以,我国应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网上银行犯罪监管法网,有效打击国内及跨国犯罪行为。除此之外,国际刑警应与各国的金融管理机构共同建立监管机制,加强网上交易行为的控制和约束,确保业务往来的安全健康。不可否认的是,各国之间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关系的形成,因此应任重道远,推动国际网络金融监管制度的良性发展[2]。

2.4提高防范意识

提高防范意识的主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银行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用户的操作规范性。网上银行应不断开发升级平台功能,利用病毒防护技术及时发现异常入侵和非法获取用户信息的情况,为用户提供加密设置,还要设置超时自动退出程序和动态密码防护措施,同一时间内账户只能由一个设备登录,避免多方操作威胁用户安全。用户应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在操作系统上开启交易防护功能,能诊断并识别钓鱼网站及时退出杀毒,以银行官网为准不随意将网上银行账号密码泄露到其他网站,交易时提高警惕,避免错信他人。

3 结论

总而言之,银行业应应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扩大网上银行安全宣传范围,引导客户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做好网上金融的交易和管理。另外,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新时期制定符合金融发展的法律监管制度,为网络系统中的资金提供安全保障,为互联网与银行业的融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光耀.浅析我国网上银行反洗钱犯罪制度建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3):26-28.

[2]郭德香.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新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09):108-113.

作者簡介:

王晨(1993-),女,江苏省盐城市,汉,本科。

作者:王晨

银行计算机犯罪法律探讨论文 篇2:

网络犯罪及刑事立法完善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网络的兴起,引发了各个领域的应用革命。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生活,造福了社会。然而,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十分稚嫩和脆弱的,这就为互联网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针对这一高科技犯罪,在立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在网络管理和网络犯罪方面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态,司法部门如何处理计算机犯罪案件,是一个既紧迫又需长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犯罪的原因,特点及我国的立法现状方面探讨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关键词:网络犯罪 刑法 立法完善

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虚拟数字化世界的到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一部《黑客帝国》更以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世界的奇妙,吸引着更多的人步入网络。人们通过网络阅读、娱乐、交流乃至进行商业活动。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步伐。然而,信息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极大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网络在安全方面出现诸多漏洞,从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非法转移资金、制造恐怖活动,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这一系列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非法破坏活动就形成了对犯罪领域所关注的一个新课题——网络犯罪。

一、网络犯罪概述

(一)网络犯罪类型。综观现有的关于网络犯罪的描述,大体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以网络为工具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第二,以网络为目标进行的犯罪活动;第三,以网络为获利来源的犯罪活动。第一种以网络为犯罪手段,视其为工具,可以称之为网络工具犯。由于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其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的表现形形色色,可以说刑法分则中除了杀人、抢劫、强奸等需要两相面对的罪行以外,大多数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后两类型均以网络为行为对象,称其为网络对象犯。它包含着以网络为获利来源的犯罪行为和以网络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行为,分别称为网络用益犯和网络侵害犯。

(二)、网络犯罪的原因

1、黑客文化对网络犯罪者的深远影响。一方面热衷于炫耀自己的电子技术才华,一方面蔑视所有的法规,黑客精神的这两个方面正是针对计算机犯罪和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犯罪的观念根源’。

2、抗制力量薄弱不利于网络犯罪防控。“真正成功的计算机侵入不会留下任何追踪线索,监控记录会被删除或修改,文件的读取时间会被改变,被读取的数据不会受到任何破坏。没有追踪线索,也就没有犯罪证据。正因为这种犯罪行为的本质,根本无法估计这样‘完美无缺’的犯罪行为已经发生了多少次,尽管计算机安全系统工业内部认为这样的犯罪行为曾发生过很多次。”’正因为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很难发现,很难获取到犯罪证据,所以,美国国防部承认,其能够完全侦破的计算初信息系统安全性破坏案件低于5%。

3、社会观念误区妨碍着网络犯罪的防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青少年与中老年处于相同的时空之中,并能及时得到中老年人的教育和引导,他律逐步促成自律。而在计算机方面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人绝大多数是青少年。青少年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等都还处在培育形成的过程之中,自律性较弱,他律几乎不存在,自律性薄弱的青少年就更容易越轨、违法和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特点:

(一)成本低、传播迅速,范围广,犯罪手段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就电子邮件而言,比传统寄信所花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少得多,尤其是寄到国外的邮件。网络的发展,只要敲一下键盘,几秒种就可以把电子邮件发给众多的人。理论上而言,接受者是全世界的人;并且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一般采取高科技的犯罪手段,如利用计算机网络、微波通信、卫星等高智能系统来传输数据,进行犯罪活动,从而实现犯罪目的。

(二)犯罪范围跨区域性。网络犯罪作案范围一般不受地点的限制,在全国联网的情况下,犯罪分子常常只需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几下,可能就可以操控千里之外的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即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与犯罪结果的出现地相分离的情况。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络的迅速扩大,网络犯罪更多地表现出的跨国性,从而窃取国家机密、绝密军事情报、商业金融行业等犯罪行为。

(三)犯罪过程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取证困难。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对所有事物的描述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码数据,谁掌握了密码就等于获得了对财产等权利的控制权,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网站。其次网络犯罪作案快速性使得犯罪更具有隐蔽性。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时间极短,并且也不易被立即察觉。

(四)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国防、电力到银行和电话系统都是数字化。一是涉及面广。犯罪分子作案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内外贸易、工业企业以及国防、科研等各个部门。二是破怀性强。一旦这些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关于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完善

(一)我国的立法现状。为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打击网络犯罪,各国政府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法制建设工作。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這是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规。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构成了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对网络犯罪主要还是适用97刑法典的第285~287条的规定。第285条规定的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的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7条规定的则是几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即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犯罪行为。不可否认,这几条的规定过于粗略,在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犯罪越来越普泛化的今天,这样粗略的规定不仅不能适应打击和防控犯罪的需要,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妨碍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其它各种犯罪的打击。

(二)、我国刑法的立法完善

1、加强立法、制定系统的法律。如前所述,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而且在隐私权和卫生领域的信息网络安全立法和网络犯罪立法方面尚有欠缺。为更好地依法打击犯罪活动,保护网络安全,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办法,制定一部专门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治理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在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下列办法解决计算机犯罪定性处罚难的问题:如修改《刑法》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被侵入的对象从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扩大到经济建设、公共信息服务领域。或者是增加“非法操作或无权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填补两罪之间的空白。

2、从重、从严打击计算机犯罪行为。由于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交流的纽带,很大部分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公民财产安全,因此对于网络犯罪应立法予以严厉的处罚,提高犯罪行为的成本。现在,网络侵入,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是按照现行刑法第285条、286条的规定定罪量刑,但是量刑相对较轻,例如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从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出发,对这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应当提高法定最低刑而处以重刑,甚至生命刑,并且应广泛地适用财产刑和资格刑。

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但各国司法标准不一,许多国家对贩卖盗版光盘的网站或者色情网站不加禁止。那么即使触犯了他国的法律,服务器所在国既无法处理,也无法提供司法协助。只有网站内容触犯两国法律,才有合作的基础。这使打击网络犯罪力不从心。建议加强国际间司法管辖权的协调,与尽可能多的国家签定双边条约,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因特网的普及与渗透,使网络警察的出现成为必然。网络警察的目标之一,是进行网上搜寻,以防范和跟踪在数秒钟之内就能犯下的、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的各种不良行为和犯罪活动的幽灵。由于互联网上的犯罪行为有时很难在国界上给以准确的划分,所以在反对电脑化犯罪的斗争中,警察的回应和相互配合的速度是最关键的。例如西班牙国家网络警察这支新部队与欧洲其他类似的力量、特别是美国的联邦调查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国家警察也与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其他调查信息犯罪的警察组织保持着密切的接触。目前在中国,这种跨国界涉嫌网络犯罪也有抬头之势,中国的网络警察们应尽快走出国门,与全世界的官方反犯罪网络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协同打击计算机犯罪。

作者:宋 宁

银行计算机犯罪法律探讨论文 篇3:

论网络犯罪的治理机制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网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潜藏着危险,各种网络犯罪行为给网民造成人身、财产等权益的损害。健全网络犯罪的治理机制,首先需对网络犯罪的界定、网络犯罪的原因、网络犯罪的特点、网络犯罪的类型等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治理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从而创建安全、便捷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环境;治理机制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信息社会,网络信息的海量化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网民在享受网络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网络犯罪所引发的苦恼。据统计,2016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就已高达7.31亿之多,同年遭受网络犯罪侵害的网民比例则高达70.5%。网络犯罪在财产、隐私、精神等方面已经给网民造成巨大损害,针对网络犯罪的有效治理刻不容缓。

一、网络犯罪的界定

关于网络犯罪的界定,在理论界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尚未达成共识,基于自身研究需要和学科背景,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行為说

行为说认为,凡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犯罪行为即为网络犯罪。此观点以犯罪行为的发生场所为界定标准,将网络空间视为网络犯罪行为发生的唯一场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该学说又可分为广义说和狭义说,广义说认为,凡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侵权行为都应归属网络犯罪范畴;狭义说则认为,网络犯罪专指在网络空间里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行为说侧重对犯罪行为发生场所的探讨,忽略了行为发生于现实生活而危害结果发生于网络空间的个别现象,不具有全面性,例如,当面诱骗被害人(多为老年人)到银行汇款的犯罪事件。

(二)因果说

因果说主张,凡危害结果皆因网络行为导致的犯罪都可界定为网络犯罪,即使危害结果发生于现实生活,但其与某种具有危害性的网络行为具有逻辑上的因果性就可认定该行为属于网络犯罪。例如,遭受电话诈骗而将金钱汇出的即属适例。因果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掩盖了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区别,即未能指出网络犯罪在工具或手段上与传统犯罪存在的差异。

(三)工具说

工具说也称手段说,主张网络技术或网络设备应作为评判网络犯罪的核心,脱离网络技术或网络设备支撑的犯罪行为,不宜将其归为网络犯罪之列。

本文持工具说观点,因为,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其与传统犯罪最大的区别在于犯罪手段或犯罪工具的“新颖性”,即网络信息技术、网络设备的存在是促使网络犯罪产生、发展的必要因素。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的更新成为网络犯罪得以高速膨胀的技术力量,这在以往的犯罪演变中是不存在的。因此,采工具说对网络犯罪予以界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行性,基于此,网络犯罪也称计算机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原因、特点、类型

(一)网络犯罪的原因

1.网络监管缺位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犯罪提供了技术支持,离开网络技术、网络设备,网络犯罪将难以存续。因此,加强对网络技术、网络设备运用的监管成为堵塞网络犯罪源头的必要举措。实践中,网络犯罪的高速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网络监管在网络犯罪发展中的缺位,网络监管的滞后是导致网络犯罪得以飞速衍生的外部原因。网络监管缺位的表现可归结为网络监管的主体不明确、网络监管的制度不健全、网络监管的渠道不畅通、网络监管的责任不明确等,针对上述网络监管存在的漏洞采取必要纠正措施是堵塞网络犯罪的有效渠道。

2.网络安全意识缺乏

网民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养成有待加强。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生活,网络犯罪主体、网络犯罪手段、网络犯罪结果具有典型的隐蔽性、迅捷性、虚拟性、延时性,网民对此常缺乏防范网络犯罪的安全意识。另外,网民对于安装、更新“防火墙”、“杀毒软件”则大都抱有无所谓态度,甚至错误的认为“只要自己不点击、链接不明网站则不会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殊不知,依凭网络技术的网络犯罪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伪装性,对于普通网民来说,难以识破网络犯罪行为的欺骗性,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是网络犯罪频繁得逞的重要原因。网络安全意识缺乏导致的危害后果表现为:一旦遭受网络犯罪侵害,被害网民则无从追讨,更有甚者,遭受网络犯罪而茫然不自知;更为让人担忧的是,同一网民遭受多次侵害、连续欺骗的事件多有发生。因此,网络安全意识缺乏是引致网络犯罪的主观成因。

3.“黑客”的影响

黑客(Hacker)特指利用公共网络线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侵入他人网络空间或存储设备窥探、窃取隐私、机密数据的群体。黑客拥有修改计算机运行程序、远程控制他人计算机设备的特长,借助该项技术,黑客能轻易的满足窥密性的犯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犯罪者趋向网络犯罪的“精神动力”。另外,利用黑客技术实施网络犯罪的“犯罪踪迹”较难捕获,也是“助长”网络犯罪恣意生长的客观原因。

4.查证困难

网络犯罪主体的隐蔽性、犯罪行为的虚拟性、犯罪过程的迅捷性、犯罪结果的延时性等使得网络犯罪的“踪迹”难以寻觅,这就给公安司法机关的侦破工作带来了难度,降低了侦破此类犯罪案件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犯罪的“嚣张气焰”。网络犯罪现象的最核心要素在于“网络”,网络空间本身的虚拟性、开放性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使得网络犯罪的“痕迹”难以及时被发现、查获。此外,囿于侦破犯罪的技术总是滞后于犯罪的技术的现实窘境,公安司法机关应对此类犯罪的压力较大。面对“新型犯罪”,公安司法机关亟需提升自身查获罪证、防控网络犯罪的技能水平。

(二)网络犯罪的特点

1.智能性

网络犯罪是一种智能犯罪,无论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犯罪手段还是以网络信息技术系统为犯罪对象,犯罪主体均熟稔各种网络信息技术。众所周知,公共及个人网络环境为保障其运行安全,都设置了必要的“风险防线”,例如,安装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设定账号密码等。因此,网络犯罪实施者要想侵入他人网络信息系统就必须要“攻破”被侵害对象预设的“风险防线”;对于网络犯罪实施者而言,欲想攻破这道预设“风险防线”,则必须精通程序破解技能及相关计算机知识。网络犯罪主体依凭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破解账号密码、入侵网络系统进而实施毁坏、修改、复制网络数据等违法犯罪活动,具有典型的智能性。

2.隐蔽性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天然屏障”,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皆“踪迹难寻”。网络犯罪久禁不绝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无形中助推了网络犯罪的发展。就一般情形来看,鉴于网络犯罪大多通过指令输入程式完成,所用时间较短,网络犯罪在较短时间内极难被人发现;再加上网络犯罪指令发出的远程性,犯罪记录的“踪迹难寻”,当被害人发觉自己被骗时,却无从知晓犯罪人是谁以及犯罪行为是如何进行的,这都体现了网络犯罪的隐蔽性。

3.无界性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讯息传播的迅捷性,使得网民足不出户便可“晓知天下事”。但是,网络给网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危险,例如,网络空间的无界性为网络犯罪的跨地域、跨国界创造了条件,也导致了国际网络犯罪的滋生、蔓延。毫不夸张的说,行为人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利用网络线路对地球上任一网民进行网络犯罪,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网络无界性的特点在加剧网络犯罪灾害性的同时也给国家刑事司法管辖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早已深深嵌入网民的普通生活,对网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达到了“无网则无生活”的程度,网民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均对网络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但是,值得警醒的是,网络在带给网民便利的同时也让网民的合法权益面临着随时被侵害的危险,而这种危险又让人难以识别、防范,其损害结果也较为严重和复杂,例如,这种损害结果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近期的,也是长久的,特别是网络“黄、赌、毒”信息的传播,对青少年网民的毒害更甚。

(三)网络犯罪的类型

1.网络色情及性骚扰

网络监管不力为不健康网络讯息的泛滥提供了机会,色情文学、视频等非法内容充斥网络媒体;利用黑客技术向特定人发送性骚扰信息成为新的犯罪现象。近年来,公安部为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创建“绿色网络环境”,持续开展了“净网行动”、“护苗行动”等活动,坚决取缔、关闭了大量的色情网站、平台,对随意制造、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足之处在于,对利用安置于域外的服务器实施的网络色情、性骚扰等犯罪行为则惩治不足,传播、宣扬色情文化的讯息、网游也时有出现。网络色情讯息的传播、性骚扰等网络犯罪现象对于青少年网民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极大侵害了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2.网络欺诈

网络欺诈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网络犯罪类型。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犯罪行为的隐蔽性为网络欺诈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致使大量的网络欺诈行为甚嚣尘上,给广大网民造成的损害结果触目惊心,例如,山东徐玉玉案。网络欺诈行为的久禁不绝除了网络空间自身的特点外,网络监管不力、网民防范风险的意识淡薄、网民贪图便宜的侥幸心理也是促使网络欺诈“盛行”的诱因。近年来,我国公安司法机关联合信管、工商等部门加大了打击网络欺诈行为的力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网络空间的特性、网络监管的不力、网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的存在注定网络欺诈行为在短期内难以根除。

3.买卖违禁物品

网络搜索功能的强大、网络讯息传播速度之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购物范围的广泛性,可以说,在网络上可以买到网民想买的任何商品。再加上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通过网络买卖违禁品便变得非常“容易”且被发现的概率较低。这就助长了违法者通过网络买卖违禁物品的侥幸心理,例如,通过网络买卖假冒伪劣商品、禁用药品、枪支弹药,更有甚者买卖人体器官。

4.窃取、泄露个人隐私

网络购物的极大便利也增加了网民个人隐私被窃取、泄露的危险,尤其是银行账户信息、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事关网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个人信息数据更易受到侵害。网络服务提供者或技术支持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将获取的网民个人信息数据进行打包出售从而给网民带来苦恼的事例并不鲜见,例如,时常受到一些推销、贷款短信、电话的骚扰。更为严重的是,类似山东徐玉玉遭遇的电话诈骗,个人的财产、人身安全均遭受侵害。

5.制造、传播电脑病毒

违法者利用网民的好奇心理和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向网民发送带有病毒的链接,从而达到其非法目的,例如,蠕虫、钓鱼网站、逻辑炸弹、“勒索病毒”等,給广大网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不仅财产遭受损失,生活、工作亦受到严重困扰。

三、我国网络犯罪的治理机制

(一)严密刑事法网

1.1997年刑法典

鉴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世界上逐渐扩大、计算机犯罪在其他国家已然出现且造成严重后果,1997年全国人大在制定新的刑法典时对涉嫌计算机犯罪进行了初次立法,即第285条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第287条的对将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的其他犯罪的处罚原则。1997年刑法关于计算机犯罪的初次立法为后来的刑事立法作了铺垫,为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提供了立法支持。

2.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

在计算机犯罪初次立法的十年之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之广、推广速度之快让人颇为震惊,随之衍生出的网络犯罪也变得愈发严重。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进一步完善了对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加强了对计算机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例如,第285条增加“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提供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七)与1997年刑法典相比,对计算机犯罪现象进行了细化式的立法,例如,2009年的修正案更加侧重对“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性”予以保护、对计算机犯罪的帮助犯(提供侵入系统的程序工具)予以独立定罪处罚,再次彰显了我国刑事立法对计算机犯罪打击的细微化、精准度。

3.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再次对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予以完善,此次修法规模较大,呈现“一补二改三增”的立法特点。“一补”即补充了第291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对象范围和法定刑”,在原有“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的基础上增加“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扩大了编造、传播对象的范围及相应法定刑。“二改”即修改了第246条“侮辱罪、诽谤罪”的处理原则,“利用网络实施侮辱、诽谤犯罪行为的,公安司法机关可为被害人提供固定证据的协助”。“三增”即增加三个新罪名:第286条的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第287条的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4.其他

除了在刑法典中对网络犯罪严织法网外,其他规定、司法解释也加强了对网络犯罪的立法制定。例如,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4年“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网络非法传播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行为)、《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年“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年“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而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的行为)、2013年“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网络安全法》。

综上,无论是刑法典的多次修改还是“两高”的多部司法解释,都反映了我国治理网络犯罪在立法层面上的立场和决心。针对网络犯罪的治理,从刑事立法层面上来看,就应当严密法网,在刑事立法技术与刑事立法数量上对网络犯罪予以全面预防、惩治。

(二)制定《网络犯罪法》

2001年,欧洲委员会签订了“网络犯罪公约”,明确规定了网络犯罪的实体要件、固定网络犯罪证据的程序要求。“网络犯罪公约”的签署开启了世界范围内专门化打击网络犯罪的先河,即以“网络犯罪公约”为指导,各国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网络犯罪法》,从而将对网络犯罪的惩治从“刑事法体系的依附中解脱出来”,形成独立的、单行的立法治理体系。但是,鉴于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生类的犯罪现象,在研究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网络犯罪法》在各国的制定进程缓慢,例如,网络犯罪的界定仍未能达成统一认识、网络犯罪成立的实体要件仍较为模糊、网络犯罪证据的搜集程序要求及证据规则仍需细化、《网络犯罪法》与《刑法》之间的关系仍未明确、《网络犯罪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仍未确立等,前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制定《网络犯罪法》的前置条件。

(三)加强网络监察队伍建设

严密刑事法网、制定《网络犯罪法》更大程度上是从事后对网络犯罪进行惩治,网络运营中的监察作为对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网络犯罪的事先预防至关重要,可从源头堵塞网络犯罪。因此,应当综合发挥各部门的监管职能,将公安、工商、教育、网络管理者一并纳入网络运营的监察队伍,各负其责、各行其是,力争从多个层面、多个渠道及时发现、纠正、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为网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绿色的网络环境。

(四)培养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

第一,网民要培养、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在网络行为中,要时刻警惕“钓鱼网站”、远离“色情网站”、屏蔽“虚假网络信息”、杜绝“不明链接”,及时向有关机关举报违法网站的存在。第二,网民要增强电脑安全性能。网民应及时安装、更新杀毒软件,设立防火墙,对于出现的程序漏洞要及时进行修补,以防为网络犯罪创造“机会”。第三,网民要树立网络道德规范。对于未经有权机关证实的网络信息不转发、不传播,更不能自编、自造虚假网络信息予以传播;对于嵌入黄、赌、毒信息的违法网站,不点击、不链接,做到洁身自好。

[参考文献]

[1]张立鹏.网络犯罪中若干问题的界定[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2).

[2]王玉薇.网络犯罪治理:从层级模式到功能分化[J].河北法学,2018(4):154-165.

[3]李文燕.计算机犯罪研究[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4]焉逢.诺顿研究报告计算出全球因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140亿美元[J].卡凡月刊,2012(2).

[5]时延安.网络规制与犯罪治理[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6):14-23.

作者:李训伟 李丽

上一篇:教学策略下模拟电子技术论文下一篇:创新教学模式的现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