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探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把目光投向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对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和组织属性研究已成为深化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就产业集群的组织本质进行深入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探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探究论文 篇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已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经济新常态时期是我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期,也是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改革的重要转型期。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进程中考察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规律及其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使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服务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高等职业院校;院校发展

基金项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年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课题“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天津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郭达,男,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原理。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随着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治理结构的深刻调整,产业组织形式与空间分布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世界各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以产业集群为发展模式,被产业集群主导的全球经济版图布满了“马赛克式的空间经济粘滞点”。[2]一个国家的成功绝非是某一产业的成功,产业集群逐渐成为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经济竞争主体已经超越了企业的边界,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已逐步发展壮大,一些地区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已达到本地企业销售收入一半以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3]“为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4]“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单纯依靠企业间直接的合作,而是同复杂的关系网络结构密切相关的。” [5]高等职业院校是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结构中服务与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教育组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进步以及职业教育变迁,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步由简单的职业教育为产业提供人才、产业参与人才培养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发展为产教深度融合、互动合作的协同创新,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合作的主流形式。”[6]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进程中考察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规律以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使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服务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生命周期演化的阶段

当前,理论界对于产业集群内涵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说法。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竞争论》一书中将产业集群的内涵描述为:“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7]波特在这里重点强调了产业集群内各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产业集群的内涵包含着二个基本点,正确认识产业集群内涵的本质需要重点把握这两个基本点:(1)地理集中性。产业集群地理集中性是产业集群其它特性形成的基础,特别是赋予了产业集群地方社会根植性。(2)产业关联性。产业集群各主体只从事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是产业集群内各主体互动的基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如知识溢出效应、网络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等,都是产业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最后还需要明晰的是,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与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regation)概念的区别。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产业集聚作为动词,是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名词,是产业集聚的结果。本文采用产业集群的概念,不与产业集聚的概念作刻意区分,并赋予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的内涵,使产业集群的内涵具有动态性。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 of 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一般规律的反映。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曾言:“经济学的麦加是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动力学。”生命周期最初便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有机体出生、成长、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生命周期理论开始被应用到经济和管理等领域研究产品、企业和产业的生产、发展、消亡的全过程。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著名论文《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此后,许多学者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

Ahokangas等人将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分为“发生和显现阶段(Origination and Emergence)、成長和趋同阶段(Growth and Convergence)、成熟和调整阶段(Maturity and Reorientation) ”。 [8]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一定以衰落告终。当产业集群进入衰落期后,在需求升级和技术变革的推动下,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可能会重新开启新的生命周期历程,这一过程可以视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因此,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和升级期。探索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在产业集群场域中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在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产业集群模式必定会被各大企业广泛借鉴,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改革创新,是一种必然趋势。[10](1)从理论层面来看,产业集群知识溢出视角下,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的必要性主要是提高与产业集群的地理临近性以充分吸收知识溢出的需要,以及有效服务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充分吸收知识溢出的需要。[11](2)从实践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很多区域都存在具有一定地区优势或特色的产业,已经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初始条件,并且相应区域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初步具备了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条件。以湖南省产业集群和高等职业院校为例,湖南作为制造业强省,重点发展的20个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目前,湖南共有65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公办院校56所,民办院校9所。从学校和产业集群在四大区域板块的分布来看(见表1)[12],湖南重点产业集群和高等职业院校在四大区域板块的布局基本一致,为湖南高等职业院校有效对接各区域板块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上述可知,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具体而言,在产业集群形成阶段,政府应扶持一批契合当地产业集群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或者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廉价土地和其它优惠政策,通过直接把高质量的高等职业院校引入产业集群的方式,引领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则需要密切结合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开设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专业和课程,为集群的发展提供大量高技能人才及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

得到专业化服务,进而形成一个成熟的专业化服务市场,从而提高集群内企业竞争力,有效服务与支撑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从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发展的接口,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反映着一定时期内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社会分工对技术技能人才类型和层次的需求。[13]区域产业集群既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依据,又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集群的最终服务目标。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依据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相关专业的师资、课程和设备等职业教育资源要素依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规律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进行动态调整,最终实现与产业集群的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双向流通。

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

在产业集群形成期,历史与偶然因素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埃德加·胡佛(Edgar Hoover)将这种偶然因素比喻为“随风飘落的种子”。[14]产业集群形成阶段是一定数量同类和相关企业在特定区域内集聚的量变过程,是一种“集而不群”的组织形式。此阶段的产业集群还不具备成长期和成熟期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各种特征与优势,马歇尔所提出的专业技能的劳动市场以及中间投入的共享优势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阶段中扮演产业集群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相关软硬件环境建设的保障者的角色,初级生产要素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该阶段相关服务支撑机构还很不完善。

“由于在产业集群形成阶段,集群内企业大部分新技术都直接来源于现存企业以外的高校,这意味着高校在该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并非仅限于辅助网络,有些高校甚至自己开创企业,进而成为集群技术演进的引领者。”[15]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产业集群在初期孕育和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产业集群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的主体跨界性,高等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部门。因此,在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沟通各利益主体,搭建多方联动的专业建设咨议平台,尤其是需要行业协会将产业集群人力资源等需求纳入行业协会职能范畴,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进行专业的实践指导。

(二)产业集群的成长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随着某些企业的集成化技术的市场及未来发展潜力明显优于其它企业的集成技术出现,标志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将进入成长期。”[16]在产业集群成长期,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性吸引大量新生企业进入产业集群,使集群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群中相关服务支撑机构也开始增多,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比如,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风险投资机构带来资金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人力资本支持。该阶段中,产业集群内成功企业的核心技术演进方向在产业集群内部得到迅速发展和快速推广,成为产业集群技术演进的主要方向。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地理上的临近性,成功企业的核心技术很快被其它企业模仿,集群内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开始主要集中于一个技术演进方向,从而导致企业间异质性降低。

在此阶段,高等职院校应获得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在地方政府引导下,通过在产业集群中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实训基地,积极融入产业集群中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形成的合作网络,借助产业集群网络优势,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扩散、应用与创新,增强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产业集群服务能力与发展活力。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校就充分发挥了宁海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在产业集群中共同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合作模式。

(三)产业集群的成熟与高等职业院校质量的提升

“产业集群内企业异质性降低,产品和技术很快走向标准化。随着产业集群技术标准完全确立,标志着产业集群进入了成熟期。”[16]在产业集群成熟期,集群规模达到最大化并趋于稳定。集群内相关服务支撑机构非常发达,政府的作用逐渐减弱。产业集群依赖低成本初级生产要素的程度迅速下降,竞争優势主要来源于高级生产要素,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达到最大。然而,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期,由于集群内技术的趋同性不断增加,产业集群会逐步丧失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加了产业集群衰落的风险。尤其是Markusen所定义的“中心——外围”的集群网络结构在产业集群成熟阶段已经十分常见。[2]这使产业集群对新兴技术产生强大的抵制力,导致持有新兴技术的企业更愿意加入新兴产业集群,而不易扩散到传统产业集群中,这将导致原有的传统产业集群进入衰落期。

此阶段,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的任务是最为艰巨的。这一阶段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需要获得更加充分的自主权,逐步摆脱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充分发挥自身结构的开放性、机制的灵活性等优势。由于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对初级生产要素的依赖转向对高级生产要素的依赖,产业集群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有效化解导致产业集群进入衰落期的风险因素,高等职业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就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职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则是以专业建设为主要平台。因此,不同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紧密对接产业集群进行专业集群建设,在供给侧为产业集群提供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例如,“成工职院将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汽车、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建筑与新材料七个产业集群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找准专业集群建设定位,确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成了装备制造、轨道交通、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物流工程、财经管理、建筑工程七个专业集群”。又如,“2016年,泉州市加快了服务产业特色的专业群建设力度,提升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速度和规模,对接泉州市九大产业集群,着力做强特色化专业集群建设(详见表2)”。

(四)产业集群的衰落与高等职业院校的迁出

虽然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集群内企业的发展要胜过非集群企业,但在产业集群的衰落期,集群内企业和非集群企业相比,衰落却更加迅速。这主要是产业集群根植性导致集群内部形成僵化的群体性思维、集群技术创新“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导致集群内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动力的严重削弱、集群内过度竞争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集群的路径依赖与技术锁定等原因造成的。在产业集群的衰落期,若无法实施有效的战略性调整,集群的集聚力将不断减弱,离心力不断加强,导致大量企业迁出产业集群,集群將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原有产业集群将枯萎、凋敝,最终不复存在。此阶段,产业集群中的高等职业院校也会迁出相应产业集群,寻求与非集群企业或新兴产业集群合作,这一过程会使高等职业院校付出相当大的迁出与搜寻成本。

(五)产业集群升级与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价值链角度看,产业集群升级是集群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而从产业集群类型转变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产业集群由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的过程。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是创新,其内在机理是产业集群通过创新使新的企业产生、新的市场得到开拓和新技术得到应用,加大了产业集群内知识技术的异质性。“产业集群的产生、成长、衰退和重建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异质性。”[18]产业集群中,知识技术的异质性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的主要动力,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实质是产业集群知识技术落后、处于边缘地位的企业向那些技术领先、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学习,使知识技术异质性不断缩小的过程。

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是集群本身创新发展的问题,创新能力的获取和提升是集群升级的内在根本动力。“产业集群升级是通过区域内企业、教育组织和研究机构等协同创新,使地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从低成本转向创新能力的过程。”[19]“产业集群升级并不是集群内单个企业的升级,而是集群内众多相关联企业和机构的系统升级。”[20]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来源于集群内各主体自身的创新以及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机构,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培养出符合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为产业集群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可以与企业形成高效的创新协作关系,协同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增加产业集群知识技术异质性的源泉,能够打破产业集群内技术的路径依赖,引领产业集群进入新的技术领域,从而将传统产业集群打造成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产业集群升级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产业集群不断优化升级推动自身人力、信息、技术等资源高度集聚化和规范化,衍生出许多基于产业集群的特色产业园区。这类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高级化、规范化的产物,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平台,正逐渐成为我国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主流发展范式。高等职业院校应全面对接产业园区对技术技能和创新的发展需求,为产业集群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创新办学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服务能力,围绕产业园区的产业需求建立特色分院。例如,成工职院积极走进成都市浦江县、龙泉驿区等产业园区办学,建立产业园区特色分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同产业园区的企业及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特色分院的组织管理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就业,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建设、优化与完善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全程产学一体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21] 然而,从整体来看,高等职业院校的经济服务和技术应用研究水平对产业园区创新体系的贡献还是非常有限,尤其是高职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能力很难满足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需求。未来,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在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 2019-01-24.

[2] MARKUSEN 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J].Economic Geography,1996(3):293-313.

[3]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5-07-10.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Z].2007-11-13.

[5] 胡蓓.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

[6] 唐智彬,石伟平.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的逻辑与机制[J].教育与经济,2015(4):3-7+29.

[7] 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李明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10.

[8] AHOKANGAS P,Hyry M,R?s?nen P. Small Techology-based Firms in Fast-growing Regional Cluster [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1999 (2):19-26.

[9] 张明龙,官仲章.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运行机理分析[J].天府新论,2007(5):42-46.

[10] 彭连刚.基于航空产业集群的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J].职教通讯,2017(15):30-32.

[11] 郭达,许艳丽.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23):31-35.

[12] 吕蓉.产业集群视角下湖南高职院校校际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7(1):73-77.

[13] 郭达. 产业演进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14] 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1.

[15] EISUNGERICH A, FALCK O, HEBLICH S,Kretschmer T. Cluster Innovation Along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R]. Jena Economic Research Papers (JERP). Working Papers, 2008.

[16] 付韜,张永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6):57-61.

[17] 陈伟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对接策略——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21-27.

[18] MENZEL Max-Peter. Cluster Life Cycles—dimensions and Rationales of Cluster Evolution [J]. 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 2010(1):205-238.

[19] MARY G,SCHOON M,ELIAC G. C. Assessing the Valu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 [J]. Journal of Knowledge Economy, 2010(1):48-66.

[20] 李文秀.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基于链网耦合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0.

[21] 柯玲.产业集群园区化发展下高职院校集群式专业建设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16):83-88.

Key words: industry cluster; life cycl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llege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曹 稳]

作者:郭达

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探究论文 篇2:

高新产业产业集群的组织本质

摘要: 随着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把目光投向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对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和组织属性研究已成为深化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就产业集群的组织本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产业集群;组织本质;中间性组织

产业经济是由许多行为人、社会制度结构和自然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所组成的大系统,对其研究则“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将概念体系组织成由子系统构成的结构”即构建经济学的分析逻辑。对高新产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如果仅是停留在对其组织属性界定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归纳产业集群系统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特质,推演其组织本质属性与集群组织的经济特征,使产业集群研究从经济现象的归纳向组织范式分析过渡。

1 产业集群组织分析的逻辑起点

1.1 经济组织的基点-分工与交易

“经济组织及其不同的经济特征一直学术界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关心的重要议题”。主流理论对经济组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组织,并逐步形成了庞杂厚重的企业组织理论。要研究产业集群这一类全新的组织形式,必须从经济组织的基点着手。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社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而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组织的核心问题。经济组织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市场的选择,且基于效率原则不断演化。显然,分工的产生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组织的出现,经济组织是选择的结果。

关于分工如何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而演进以及交易成本和专业化分工如何对经济组织进行选择,杨小凯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一书中有着精辟的论述。基于分工的生产和交易是一切经济组织的共同特征;所以说,对生产特质与交易特质的分析是研究经济组织的逻辑起点。本文对产业集群组织本质的研究也是基于分工和交易两个维度逐步展开的。

1.2 产业集群生产特质

有关文献研究认为,产业集群“包括一系列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比如,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产业集群组织内部的生产企业依托产业链形成网络化的生产结构。有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区域的企业间存在着“后向-前向”和“需求-成本”两种关联效应,而这些关联效应使企业生产行为在空间上的集中得到不断巩固扩大,集聚的优势也得以加强。显然,企业集聚的动因是生产,在“集群式”模式下,实现整体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集群范围内各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态势与企业科层的不同部门间垂直或水平的协作关系在生产功能上是一致的,在生产流程上对产业关联和工序衔接的要求上也存在着极大的相似。然而,产业集群具有“弹性专精”的分工生产特征。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存在,各企业组织形成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不同企业的生产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差异,彼此间存在着优势互补的要求。产业集群实行的是柔性化的分工方式-弹性专精:不同企业占据不同的价值链与供应链环节,这使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具备不同能力,生产能力异质性企业面临着自给自足和专业化协作之间的选择,其最优选择就是根据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与生产能力特长参与产业集群的内部分工。事实上,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方式弥补了单个企业在生产生产能力与规模上的不足,形成集群整体的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许多小企业在整个集群的分工体系中将自己定位于产业价值链的某一特定环节,这样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又能够使之在技术及工艺方面谋求自己的特色,进一步深化了集群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的范围经济。此外,由于企业的集聚性生产,形成集群范围的经济外部性。很明显,产业集群的这种由于专业化分工获得的优势与单一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存在着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特质使得集群组织对企业科层生产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

1.3 产业集群交易特质

企业等组织形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内部组织成本,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成为市场组织的替代形式。产业集群内部仍然以市场交易为纽带。集群内部企业是以交易活动为纽带联结而成的松散组织,一样存在着包括信息搜寻、谈判、监督等在内的交易费用。集群内部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彼此间并没有支配或者依附关系,都是以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集群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集群内部企业间的“需求-成本”联系和“后向-前向”联系完全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企业间的协作与竞争行为也完全是市场化运作,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存在着交易成本。很明显,市场交易是产业集群存在和运行的基础,产业集群具有非常分明显的市场组织的交易特征。

产业集群也是“一种减少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原因之一,产业集群呈现明显的地理集聚性,地理区位上的集聚,使得集群内部的信息的获取与搜寻成本、合约的谈判与执行成本以及运输成本都低于集群外部。此外,集群内部又很容易形成一种本地化网络,网络内的企业有着相似的产业背景和技术轨道,使得集群内企业具备相对而言比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这会极大地提高集群内的多边学习和技术扩散效率,进而有利于技术和知识的群落内部传播。尤为一提的是,集群内生履约惩罚机制使得内部交易的监督成本很低。集群内的企业间由于长期的协作关系,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集群文化,并以“潜规则”和声誉机制等形式为集群内部组织成员共同接受;集群成员会依靠对其他成员声誉的判断来决定对其的信任度,如果有企业成员私自破坏集群的潜规则,其不良声誉带来的潜在损失将会很大,甚至有可能被整个集群所抛弃;可以说,产业集群内部成员所共同维系的声誉和信任机制能够极大地降低信息非对称所引致的内生交易成本。

2 产业集群的组织本质

2.1 中间性组织的稳定性分析

资源配置的多样性制度安排是经济活动复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由此,近年来涌现了大量探讨企业间经济活动制度安排即网络组织的文献。把网络组织作为组织协调生产活动的中间性组织,最受质疑的是其组织方式的稳定性。有分析认为,中间性组织并未取得与市场和企业相提并论的地位;相反,中间形态的组织形式并没有解决企业科层与市场交易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这种中间性组织并不稳定,非常容易向完全的市场或企业科层形式转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中间性组织内部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机会主义的盛行会使网络组织内部产生各式各样的交易成本。有研究人员甚至提出,同一产业链上的多次交易有可能使效率的损失更多,也就是交易费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全球化,诸如分包制、战略联盟、集群生产等各种网络组织蓬勃发展,理论界开始探究起中间性组织发展的更深刻的根源。理查德森从互补性活动的角度为网络组织的存在提供正式的理论基础,认为企业采取网络安排的基本原因之一是企业双方对同一资源的相互依赖;与此同时,企业不可能拥有所必要的所有能力,客观上需要企业间的能力互补,其结果就是产生企业间各种中间组织形态。拉森和威廉姆森把影响规制结构的三要素与资源依赖的观点结合起来,并用特定资源依赖替代资产专用性。1)在行为者之间低信任程度和低内在化成本的情况下,不确定性、特定资源和交易频率依赖程度越高,资源配置越有可能由企业科层组织协调;2)在低外在化成本情况下,不确定性、特定资源依赖程度和交易频率越低,资源配置越有可能采用市场机制来完成;3)在召集成本较低和内在化成本较高或行为者之间信任程度高的情况下,不确定性、特定资源依赖程度和交易频率越高,资源依赖协调越有可能由企业间契约型网络组织形式协调。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凡是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中间性组织形态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组织稳定性,应促使其成长发展。郑亚莉认为在充分监督条件下,中间性组织内部企业合作是可持续的,组织整体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2 产业集群的中间性组织属性

产业集群组织虽然具有市场形式的交易特质,但却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内生的交易成本;虽具有科层组织形式的生产制度安排,却又对科层组织的僵化生产模式产生偏离。产业集群则秉承了中间性组织的特质即集群组织用较低的组织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一体化程度,同时,用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较高的交易市场化程度。产业集群与纯市场相比,牺牲了激励而有利于各参与人之间的协调;与企业科层相比,牺牲了统一性而有利于更大的激励程度,因此说,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具有较高的交易频率和交易确定性,同时,由于彼此间产品、技术的配套关系,资产专用性也高于纯粹市场组织方式;所以从产业组织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3 产业集群组织的一般特征

产业集群组织形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节约分工经济所引致的交易成本的种适应性组织制度安排,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不同于企业科层和纯市场组织的经济特征。

3.1 产业集群组织的经济效率特征

产业集群组织融合了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的灵活交易优势与企业组织分工的计划性生产优势,在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弥补了科层的组织刚性和由此带来的效率损失。首先,集群内企业成员间相互作用,通过外部劳动分工而不是内部等级体系,安排各自的生产活动方式,是类似于“生产联盟”的经济组织,它克服了一体化生产带来的管理成本。其次,集群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较低,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失灵,缓解了交易费用增加的趋势;此外,集群成员间基于价值链的分工和交易行为相对透明,集群成员对各自行为控制具有共同的潜规则约束,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政府干预的失效。

3.2 产业集群组织的网络结构特征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经济交易活动和生产协作关系构成纵横交叉的网络结构。集群企业通常在地理上集聚,形成密集的企业群落,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产业集群区域里,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大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理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网络,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专业化以及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而产生的,是市场竞争环境中经济组织演进的一种结果。

3.3 产业集群组织的网络创新特征

创新是知识创造、转化、应用以及商业化推广的全过程。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网络创新特征。1)产业集群网络是天然的、优秀的创新空间。创新理论和实践表明,成功的创新需要不同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公司不可能孤立地创新。集群组织内部拥有通畅的知识和信息流动渠道,对于技术与知识的内部流动有促进作用,这都有利于创新的形成与创新成果的本地化快速扩散。2)集群组织内部存在创新协同效应。集群内的大多数创新活动都涉及到众多的行为主体,产业集群网络中两个“节点”一旦发生联系,它们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即会在联系中实现交流:带来新的学习知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激发新知识新信息的产生,产生获取信息的机会,产生新思维交叉。

3.4 产业集群组织的契约协调特征

产业集群虽具有较稳定的组织形态,却不拥有企业组织的权威性。指令性的生产计划和资源转移在集群内部是行不通的。由于集群网络是由众多企业或个人构成,他们之间仍需要以市场交易为纽带。因此,产业集群的组织协调就需要依靠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市场契约来进行。集群内的交易行为并没有因为处于同一个组织而彻底改变组织内部信息不对称情况。因此,集群内部交易主体无法就影响各方关系的全部未来事件达成一致,也无法对缔约以后的各方行为进行完全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3.5 产业集群组织的资产专用性逆转特征

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其生产性价值的条件下,一种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或被其它使用者使用的程度。资产专用性的产生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随着分工的加深,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趋向提高。集群组织内部主体存在着比较细致的分工,资产专用性程度应该很高,然而,集群组织内部却产生了资产专用性逆转效应。而资产专用性逆转是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组织内部专用性资产的专用程度出现降低。集群组织中之所以出现资产专用性逆转效应,其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在集群组织内部,多数的生产环节有很多生产个体,在多个买方对多个卖方的本地化市场格局中,很多原本是专用性资产发生了“通用化现象”,也就是说,对于集群组织外部而言是专用性的投资或者专用性的技术,而在集群组织内部反而没有十分明显的专用性特征。比如,在一个高科技产业集群中,企业通常拥有一些高精尖技术,并且依靠专用性技术获得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在外部市场的竞争优势。然而,在集群区域内部,很多技术却并不是如此高不可攀,有些集群外部看来十分复杂的技术在集群内部却成为通用的一般性技术。其二,集群中资产专用性的转化限制被打破。产业集群组织内部某些企业可以共同使用一些比较昂贵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些行业特征强的专用性资产,部分抵消了专用设施购置的沉没成本。

总之,产业集群秉承了中间性组织的特质,即用较低的组织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一体化程度,同时用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较高的交易市场化程度,它是一种介于科层组织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参考文献:

[1]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18-125.

[2]李凯、李世杰,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与治理机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

[3]朱华晟,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3):106-112.

[4]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

[5]陈赤平、丁建军,基于中间性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J].产业经济研究,2009.02.

[6]韩卓晏,产业集群的模块化治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

作者:李浩然

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探究论文 篇3:

产业集群视角下小城镇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并揭示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然后结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 小城镇 发展滞缓 路径设计 政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外需疲软,依靠内需拉动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但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大中城市需求趋于饱和,而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滞缓,需求不足,导致需求结构出现严重的地域性失衡,这一现象必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促进内需增长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地域空间上来看,小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单元,尽管其经济发展存在特殊性,但也同样遵循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并提出加快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本质

产业集群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把产业集群定义为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公司或机构集聚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1]。后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产业集群。尽管各学者们对产业集群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至少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产业集群是以某一产业为中心的各个企业与非企业机构形成的网络体系;第二,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和非企业机构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第三,产业集群具有复杂性,其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银行、商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并组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的有机整体。

产业集群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就有很多学者就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产业集群理论的演化看,可以把产业集群理论概括为五大类: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新产业区理论。马歇尔通过研究“产业区”的工业组织形式揭示了企业集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阿尔弗雷德·韦伯从企业区位选择的微观角度分析了运费、工资以及其他的集聚、分散因子,并通过建立区位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了产业集聚的优势;克鲁格曼认为即使在自然条件十分相似的两个地区也会形成很大的区域差异,并用D-S模型解释了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迈克尔·波特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用“钻石模型”来解释一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新产业区理论认为促进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因是弹性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创新环境及网络,新产业区内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这些是传统产业区所不具备的[2]。

(二)产业集群的作用机理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将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人才效应,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网络组织和注重亲情、人情、乡情的地方文化传统使得技术、信息在集群内部扩散,这一方面培养了大批的产业技术工人,更重要的是在首先从农田里走出来的“能人”农民的指导下,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本土企业家;第二是产业关联效应,产业集群的关联效应一方面表现为通过集群内中心產业的发展带动其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延长产业链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解决本地区劳动就业问题;第三是创新效应,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部的合作机制产生的信息流动、技术扩散等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企业为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最后是竞争效应,产业集群通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等,提升了所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3]。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形成了众多以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在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下,集聚人口并形成了较为繁荣的县域经济。然而,从城镇化率指标看,全国的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增长到2012年的52.57%。大部分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丧失了作为次一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无法带动周边村镇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集中流向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这进一步使得小城镇劳动力资源短缺,而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由于人口的过渡集聚导致了规模不经济等城市病问题。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小城镇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从我国县域城镇化的进程看,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解除了对县城与集镇以下的户口限制,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这一阶段的农村人口转移表现为“进厂不进镇、进厂不进城”,小城镇工业得到大力发展;20世界90年代,我国进一步放宽了对区域人口流动的限制,大量的农村人口转而流向大城市,小城镇工业发展受阻[5]。以上事实表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段时间里,县域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随后除极少数县域企业存活了下来,大部分县域企业纷纷倒闭,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陷入滞缓陷阱。对比分析那些容易倒闭与幸存下来的企业可知,那些容易倒闭的企业具有规模小、分布分散、产业关联度低的特点,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这些企业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大中城市企业的竞争压力下,必然出现人口外流,企业难长久;而存活下来的企业则形成一定规模、分布相对集中、产业关联度较高,以集群式发展。产业以集群式发展使得小城镇企业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同时小城镇企业也获得了一种自我更新与自我维持的能力,在保持与大中城市的产业联系中协同发展。

由上分析可知,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首先是产业发展不足或缺失使得区域无法吸收足够的劳动力资源、聚集人口并维持小城镇经济持续发展。从不同类型产业的功能看,第三产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人口,从而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但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不具备直接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一般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首先是基础性产业——农业占主导地位;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并超过农业成为主导产业;最后,工业的发展导致人口集聚与配套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并逐步超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成为主导产业。因此,尽管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甚至有些分支完全脱离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但第三产业源于第二产业并且服务于第二产业。我国小城镇发展滞缓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无法吸收劳动力资源,不如说是因为小城镇第二产业缺失,使得第三产业发展缺乏服务对象。实际上,区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直接发展第三产业则缺乏服务对象与内部支撑。虽然也可以通过区际贸易直接发展第三产业,但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大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国大部分小城镇不可能越过第二产业直接发展第三产业。而我国小城镇的第二产业又必须选择集群的方式发展才能持续。因此缺乏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是我小城镇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小城镇产业集群培育的优劣条件

由产业集群的一般理论可知,产业集群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产业集群内部网络体系。产业集群内部网络体系使得区域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存在广泛而普遍的联系,这一方面有助于信息流动,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区域内部贸易,形成長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使得区域内部各行为主体为获得超额利润相互竞争,并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区域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构成了区域内部经济循环系统,区域内部的竞争机制使得这种经济循环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充满创新和不断升级的循环。此外,任何产业集群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与区域外部产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区域外部环境必然会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必须适应区域环境并与其外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外部环境看,我国小城镇产业集群的培育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环境而言,我国小城镇产业集群培育存在有利的条件。我国的传统习俗注重亲情、人情、乡情,尤其是在农村表现的更为浓厚,农村中各个家族体系及与其有着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都存在着普遍联系,这种相互联系形成的关系网络是构建我国小城镇产业集群内部网络体系的基础。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环境而言,我国小城镇产业集群的培育存在不利条件。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以行政界线分区而治的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这种破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以行政界线分区而治破坏了小城镇内部由传统风俗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导致小城镇内部各个村镇之间的利益分割;其次,破坏了各个小城镇之间以及与大中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利于区域产业的梯度转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

五、加快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对策

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要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小城镇产业集群是加快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培育小城镇产业集群过程中至少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培育地方产业集群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尽量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培育的重点;第二,培育地方产业集群要逐渐打破各个小城镇内外部之间的行政界线,促进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第三,培育小城镇产业集群要加强农民企业家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在产业集群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同过资源重组充分利用和配置社会资源,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全球价值链: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5).

[2]张文忠.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6—113.

[3]王法.产业集群机理分析及治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21).

[4]白志礼,谭江蓉,曲晨.县域城镇化问题的特异性与发展思路探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5).

[5]冯奎,程泽宇.推进县域城镇化的思路与战略重点[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6).

作者简介:庄严(1990-),男,山东日照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作者:庄严

上一篇: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社会学论文下一篇:主体间性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