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机制审计分析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改善审计工作。加强审计工作的管理,不仅能够监督现代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还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审计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企业机制审计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现代企业机制审计分析论文 篇1:

浅议企业审计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现代企业审计的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对企业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思路,希望对现代企业的审计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企业审计 现状 发展思路

一、引言

现代企业审计的主体涉及审计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组织。审计的客体涉及国家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如农业、批发零售业、运输邮电通信企业、旅游餐饮业、建筑房产企业等。审计主体对客体行使由单一的经济监督职能逐步过渡到审计评价、审计鉴证、审计信息反馈等多职能转变,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多项服务。运用的审计标准大到国家层面的国家法律、会计准则、经济政策,中到地方的法规、业务规范,小到企业的法律文件及董事会决议等,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所进行的审计程序结合了审计主体、客体的性质,并联系了当前经济活动中的热点和重难点问题,因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审计工作要不断地与之适应,了解现代企业审计现状,以此来为其更好地发展出谋划策。

二、现代企业审计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们所进行的企业审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目标微观与宏观的结合。

以往衡量审计业绩,查了多少违纪资金,以审了多少单位、对这个企业产生多大的影响为标准,而不重视审计在国家和当地政府宏观调控上提供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随着国家和企业关系的理顺,政府职能的转变,审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审计越来越重视企业微观审计目标和国家地方的宏观审计目标的相结合。

(二)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

审计具有监督、鉴证和认证三种职能,以前只注意监督职能的发挥,鉴证和认证职能发挥很不够。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各级政府、地方都高度重视地方经济的审计,因此面对更加复杂和更重要的经济责任关系,需要更广泛地发挥审计的鉴证和认证职能。

(三)审计手段更柔性化。

以前国家审计倾向于强制性地、命令式地指向很多企业,这样着重于具体问题,企业审计面比较大。但新世纪的企业自身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存活和发展下来,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合法合理性,要求有很好的社会自我意识,这样有利于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国家对于企业的审计手段也有单向强制转为互动配合,这也与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相适应。

(四)审计内容更具包容性。

以往的企业审计主要是查错防漏内容上面,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所有的企业全部法人财产权是具有多方共同出资或是多方募集资金的性质,但其仍然是享有民事权利,承担为是责任的法人实体。国家和地方企业需要控制的是各方资产的保值增值,不断增加积累,审计内容在传统的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都是为了适应企业更好的发展。

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审计业务复杂、量大,审计审计工作已向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礎的审计转变。但由于这方面工作的不成熟,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人员结构上表现出专业结构不合理,审计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对管理方面的知识则不太了解;有些工程审计人员对自己的专业熟悉,对其他专业方面则很少了解。因而缺乏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误解一些政策意义,不能把握管理环节,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从而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另外,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从企业内部产生的,使得上层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为了别的部门的发展可以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因此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审计手段上,大多数都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上,电算化审计程序不完善,使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受到很大限制。

三、发展改革现代企业审计的思路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审计,审计人员应该从担负的任务及特点出发,在从事具体的审计活动过程中,应改变旧的思想,确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运作,履行其应有的功能职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充分认识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在市场竟争中,审计人员应该尊重企业合法经营所取得的各项收益。因为现代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经营自主权及其他相应的各种权利。在企业不侵害国家及其他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是允许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资金运用方面有自身发挥的余地,如对于经营好的企业允许提取足够盈余公积金、产品开发基金等。而且对涉及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和一时不明的问题,不要轻易下定论,应把精力放在对企业资产、负债等方面上的审计。

(二)充分重视事前、事中审计。

随着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活动,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审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广泛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

(三)用审计电算化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审计电算化运用审计软件及时对财务数据进行抽查,对审计分析性复核和多元回归分析、趋势性分析、合规分析和检查起到比手工提高多倍效率的作用,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方面要更新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树立起审计责任约束机制,建立起审计风险防范意识,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综合驾驭能力。还应适时优化审计队伍,吸收新鲜血液,补充审计人才,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业务素质强的审计队伍。在审计活动中,坚持以“法规为依据、事实为准绳”这个大的前提下,充分注意取证材料的可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坚持在事实的基础上发表意见,能贯彻稳健的原则,充分认识自己的法律责任,严格审计程序,要善于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种审计事项的本质和全貌,在发表意见时候措词要严谨,要善于运用“保留意见”、“无保留意见”、“反对意见”和“不发表意见”等形式有效地保护自己。

(五)随着内部审计的职能由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管理与服务多种职能转变,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将日常的财务收支审计与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预警审计相结合,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意识。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到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审计的重心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

(六)重视内部控制在审计中的作用。

一个较好的内控环境对于预防审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从源头抓起,从控制入手,通过不断完善管理,降低成本,让内控制度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内控制度建立方面,审计应将各部门内控制度建设纳入审计视野,积极运用各部门内控成果,促进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

(七)企业要共同吸取过去失误的教训。

当一笔业务变成有问题业务和现实地发生损失后,企业的审计部门首先要检查业务的审批过程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如果有程序上、手续上的差错,则是哪一环节的差错就由哪一级负责。但是,即使是一笔不需要任何个人承担责任的业务,当损失发生后,相关责任部门都要做出相应的检讨,要吸取足够的教训,要拿出日后避免类似损失发生的办法来,并且要将这一案例告知全企业,让大家都能警醒。

(八)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应建立一套自我约束、层层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实施审计质量考核。

按照过错原则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及领导的连带责任,即谁的过错谁负责,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审计人员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负责,主审对整个审计项目负责,并将奖金与荣誉挂钩。

参考文献:

[1]王以威. 试论新形势下企业审计的新思路. 山东审计,2002,(4).

[2]张秋萍. 改制企业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国石化,2004,(10).

[3]麻健. 企业审计应关注的问题. 对外经贸财会,2005,(1).

作者:张 杰 李 娟

现代企业机制审计分析论文 篇2:

现代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改善审计工作。加强审计工作的管理,不仅能够监督现代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还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审计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审计工作的概念,分析当前现代企业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具体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审计工作;问题;对策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现代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形势非常复杂,企业只有做好审计工作,才能保障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近年来,企业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审计制度,为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审计工作概述

审计工作指的是针对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交易数据开展审计工作的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分别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审计工作是现代企业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加大对财务的管理力度,促使企业尽快实现经营发展目标而实施的重要策略。从本质上来说,审计工作是由监督管理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审查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运营情况等进行监察的工作。现代企业审计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运营状况,能够真实反馈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审计工作的开展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有计划性和组织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形象。

在审计工作的助力下,企业能够对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让企业及时把控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促进问题解决的高效性。此外,审计工作还能促使现代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提高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逐渐增加的市场竞争压力,现代企业开展了审计工作,加强了企业的审计,构建了健全的经济体系,增強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审计工作的帮助下,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问题,同时规避内部潜在的财务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经济的有序发展。根据审计工作反馈的结果,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利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促使企业尽快摆脱困境,保障企业的正常发展。此外,企业审计工作还能减小企业发展的压力,为企业寻求发展机遇,促使企业优化自身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审计工作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计工作有助于现代企业对内部进行更好的控制。通过审计工作,企业可以准确找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审计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促使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审计工作相关人员提出的科学的建议能够帮助企业构建管理体系,使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由此可见,企业要想长远稳定的发展,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审计工作能够真实反映现代企业的经营状况。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是因为审计工作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信息,能够让企业明确当前的实际经营状况。审计工作将企业的盈利情况、债务情况等公示出来,现代企业可以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全面核算工作。根据审计工作得出的结果,现代企业可以正确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促进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审计工作对企业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虽然投资者与股东是不同的群体,但是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不管是投资者还是股东,都需要了解公司完整真实的数据信息,将这些信息作为决策依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信息能够全方位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为企业投资者提供正确的引导。因此,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保障企业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并且帮助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现代企业审计工作现状分析

1.现代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不断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管理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逐渐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加注重审计工作的开展,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审计机制,难以达到预计的审计目标。同时,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认识不够充分,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在现代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当加强审计工作,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经济活动,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更好的发展。

2.当前企业审计工作情况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和调控,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发展态势良好,我国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现代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现代企业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经营管理的专业程度,提高管理的实效性。新时代,审计工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利用各项功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促使企业效益的不断增长。但是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强,难以进行实时管理,也不能做到高效管理。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了分离现象,导致一些利益冲突的出现。因此,要想切实维护企业各方利益,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体系,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现代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扩张速度较快,很多企业的管理观念已经落后,不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很难与现代企业的业务相匹配。现代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果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进行生产变革,那么就不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面对审计方法变化时就无法正确应对。现代企业的审计工作并不单纯是对内部财务活动的审计和监察,还要审计管理层在任职期间的责任以及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等。现阶段,一些审计人员在理念、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仍然采用之前的理念和方法开展相关工作。尽管这些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却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也没有参加过系统化的审计培训,无法应用专业的审计知识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

2.审计工作制度存在弊端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企业经常会把审计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进行,使得审计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审计工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企业正常发展的保障。但是目前审计制度存在弊端,会直接制约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会影响审计功能的正常发挥,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就很难体现出来。此外,一些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成效。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也没有积极引進专业的审计人才,而且将审计任务直接交给其他部门。这种做法难以保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相应的审计信息的准确性也就无法保证。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弊端,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阻碍因素。

3.审计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现代企业的审计工作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但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一些审计人员仍然采用之前的审计模式,使得审计工作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也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传统审计主要是通过审计会计项目来确保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计工作完成后出具的审计报告供企业的股东使用。采用之前的审计模式能够仔细地监察企业信息,但是却没有将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现代审计模式主要是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确保报表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才是检查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抽样审计的审计方法,出具的审计报告不仅供企业股东使用,还能够供企业投资者等使用。但是要想将之前的审计工作模式转化成现代审计模式,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

4.审计机构不够独立

近年来,我国企业经济快速增长,规模扩张速度加快,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模式仍然以私企和股份制为主,其经营管理是企业领导直接管辖,从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都把控在企业领导手中。这种经营发展模式虽然能够减少内部分化,但是使得企业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固化,企业的经营发展是领导一人说了算。尤其是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审计工作负责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由企业领导一手把控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还会造成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导致一些不平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引发内部矛盾。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的业务必须要领导签字才能生效,使得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企业实施的监督和管控都是针对底层人员和某些经营活动,具有很强的独断性,在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时也会存在片面性。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如果企业的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审计工作就会失去公正性,也就无法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和员工的工作。

5.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审计工作水平有重要影响。现代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等。在新形势下,企业对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设定了审计标准,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一些管理人员缺乏清晰的财务理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审计岗位和职责,使得审计工作出现混乱的情况。并且现代企业的管理层也没有认识到审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对审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求比较低。因此,我国审计专业人才不足,现有的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学习,也没有学习过审计的相关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我国审计行业发展比较慢,当前教育工作中,开设审计相关专业的学校也不多,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也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不足,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预想的存在一定差距。

五、现代企业审计工作的应对策略

1.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知

一些企业的管理层没有正确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审计工作的作用和职能发挥出来,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增强对审计工作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审计工作,能够将相关数据信息收集起来,为企业的股东提供数据参考,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运营状况,有效规避决策风险。其次,通过审计工作反馈的结果,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最后,审计工作还有监督作用,能够及时评估企业的运营情况,实现对投资资金的合理配置,避免投资风险。因此,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能够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2.构建科学的审计体制,保障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科学完善的审计制度能够保证企业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审计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经营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现代企业的审计工作人员要具备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将创新理念渗透到具体工作中,促进审计工作的良好发展。现代企业在完善审计体制时,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经济发展形势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现代企业要构建科学的审计体系,创新审计工作范围,加强对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相关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其次,审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力度,在审查相关信息时,要综合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正确建议,保障现代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3.创新审计方法,全面监控企业的经营活动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要想适应发展需要,必须要进行工作方法的创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的经营管理难度逐渐增加,必须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工作方法的创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企业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尽快实现经营目标。现代企业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明确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简化审计工作流程,保障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在应用智能化审计技术时,尤其要关注审计工作的安全性,将抽样审计和认真审计结合起来,构建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全方位监控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大程度地减少经营风险。

4.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现代企业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只有独立的审计部门完成审计工作,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进而将企业的经营状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因此,审计部门要独立于其他部门,将审计工作切实落实到生产环节,更好地监督财务管理工作。现代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审計工作,促使审计人员全方位地监督企业的经济状况。在执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执行能力,让审计专业人员参与到审计工作中,不断提升审计执行力,进而提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此外,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调整审计模式和状态,严格约束企业管理层的行为,避免管理层干扰审计工作。借助科学方法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将审计工作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5.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审计团队建设

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关系着企业的审计工作能否高效进行,因此现代企业需要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且在人员招聘时要设置门槛,从整体上提高审计能力。一方面,企业要针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引导审计人员参与到培训中来,为他们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要关注培训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促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奖惩措施,针对工作表现好、学习能力强、能够适应新发展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促使相关工作人员自觉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

6.拓宽审计工作的范围和职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优势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代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要及时改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在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也要做出改变,需要逐渐拓宽工作范围和职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优势,将审计职能适当地引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同时,企业要根据现有的管理制度,积极防范企业风险,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计工作是现代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管理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审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审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要认识到现代企业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知,构建科学的审计体制,创新审计方法,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审计团队建设等对策,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现代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昭.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3):130-131.

[2]王永时.房地产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2):127-128.

[3]刘佳琳,杨轶捷,董艳芳.企业审计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20(14):45+79.

[4]邵正莉.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3):209-210.

[5]熊子青.企业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05):36-37.

[6]徐芳媛.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15):31-32.

[7]齐荣华.企业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8):144-145.

作者简介:陈涧军(1985.07- ),男,汉族,籍贯:浙江义乌,本科,浙江至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

作者:陈涧军

现代企业机制审计分析论文 篇3:

浅谈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难点及防范对策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进行管理控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工具。对于现代企业集团而言,由于其规模大,经营活动也更为复杂,集团最高管理层很难直接了解企业集团的运作情况和成员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从而作出相应管理决策,内部审计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从1983年开始建立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集团大量涌现,企业集团的管理层次增多,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开始出现。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虽然发展时间短,但已经显示了勃勃生机,有一大批具有丰富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为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不断探索。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低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董事会领导模式;第二种,监事会领导模式;第三种,总经理领导模式;第四种,双重领导模式,由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第五种,财务总监领导模式。采用第一、二种方式的集团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强能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业务。但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确立,一些企业集团监事会形同虚设,并未完全发挥其职能,第二种方式的独立性相对差一些。第三、四种方式的独立性次之,第五种方式的独立性最差。我国的企业集团一般较少采用第一种方式,较多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直属总经理的领导,集团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并行。由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相对较差,对总经理的经济责任、经营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从而影响到集团内部审计的作用。

2.审计的重点仍侧重财务审计

从内部审计的发展史来看,内部审计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财务审计,第二层次为业务审计,第三层次为管理审计。我国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是从实施财务审计开始的,现在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仍处在第一层次。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会计人员,对检查财务收支的合理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为熟悉。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企业集团的经营范围、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企业集团为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了技术和管理人员,使内部审计向新的审计领域拓展,在改善经营管理,健全约束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效,树立了集团内部审计的新形象。但总体来看,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仍处在较低的财务审计层次上。

3.审计的手段落后

现在的大型企业集团,很多都已经实现信息系统的网络化,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是我们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审计手段。因此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都是计算机审计人员,作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联机数据库、微型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集团审计部门至少有一名掌握最新技术的计算机专家。集团内部审计的计算机专家将协助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培训和帮助其他审计人员使用技术计算机审计软件。而目前集团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主要是使用传统的手工测试。

4.人员素质、知识结构不合理

随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是财会人员出身,其中不少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5.内部审计人员地位较低,不稳定,尚未形成职业化

现代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的地位较低,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集团公司内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机会相对要小,二是内部审计人员收入相对较低。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又较高,这就使目前集团内部审计处于两难的处境,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在集团中的地位、权威,关键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而相对的低收入和职业前景的不明朗,又很难留下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因此难以形成稳定的职业化内部审计群体。

6.不够规范,没有积累

由于集团内部审计的时间短,人员流动性大,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与实务的脱离等原因。我国目前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缺乏基础管理的积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内部审计准则、标准、工作流程等规范尚未建立或不完善;B、由于工作缺乏规范,随意性较大,人员的变动对工作的影响较大,工作缺乏连续性;C、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缺乏评价标准。

二 完善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目前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状况,对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加强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改变内部审计理念,提高审计的针对性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设立的特殊背景,内部审计一开始就被错误地视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于是,代国有资产所有者履行监督职能,查错防弊就成了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内部审计的重点将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如果只局限于财务收支的审计,内审只停滞在履行监督职能,而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或提升企业的价值,必将损害内部审计的根基。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应将目标定位转向管理审计,采取参与、合作的方式,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将监督融于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完善企业集

团治理和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供价值服务。

2.改革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架构,提升内部审计组织地位

目前,我国大多数现代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甚至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样的设置,内审机构一般不对同级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审计,只审计下属单位。即使对同级财务部门进行审计,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构建集团内审模式时,要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可充分发挥其职业素质高、地位超然和熟悉集团公司情况的优势,客观公正地分析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集团最高管理者及子公司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这种参谋服务的职能将随集团公司的不断发展,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知识结构的日趋合理化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规范管理,完善内部审计程序

目前的内部审计侧重于事后审计,对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将风险和损失消除在萌芽阶段,对企业防范风险和降低损失,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意义不大。因此,必须将审计工作重心从传统的事后审计转移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全程监控内部审计模式上来。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对企业集团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占用资金数额较大的购销业务实行事前审计,又要监督、评价预算及经济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及时反馈信息,防止失误;同时,在项目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失误,将风险、隐患和损失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强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规范的完善程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的定期培训、后续教育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要求审计人员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勤勉敬业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和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意识,依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原则,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内审队伍的构成也不应仅仅限于财务人员,还应有计算机、工程、技术、法律、经营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且掌握更广泛的管理技术,使内审队伍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

5.改进内审方法和内审方式,提高内审水平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在转变目标定位,树立服务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重视内部审计的实效性。另外,在提交审计报告后,并不意味着审计任务的终结,内审人员还应对执行审计意见的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和调查,以确保审计意见的落实。同时,经济信息处理、办公自动化已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特别是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基本都已经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化。应加强计算机技术和风险分析方法在内审中的运用,加大对企业内审的科技投入力度,使企业内审工作摆脱手工操作,早日进入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以现代化科技手段适应形势多变的企业内审工作。

总之,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评价组织控制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和有效果、有效率和经济的达到组织的目标和目的”。将内审工作融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对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增加企业集团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林图.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的作用. 财会通讯,2005(2)

〔2〕吴承振,陈凤丽.构建内部经济稽查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国审计,2005(5)

〔3〕孙志亮,杨焕玲. 深化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商业会计,2005(5)期

作者:杨 帆

上一篇:电力市场营销增效探析论文下一篇:强制保险范围扩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