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管理论文

2022-05-01

摘要:我国的预拌混凝土行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因区域间同业的无序扩张、外国混凝土企业的进入,目前行业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混凝土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预拌混凝土的成本管理就成了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的众中之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管理论文 篇1:

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伍瑞斌 黄 琴 陆廼振

[摘要]文章简要论述了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职责不清,人力资源管理无长远规划,用人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人才培训计划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并经科学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必须建立自己特有的管理哲学理念,建立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完善和健全对经营者及技术骨干的激励机制,突出重点抓好人才培训工作。

[关键词]国有控股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伍瑞斌,广西建材科研设计院人事科科长,财务科科长,经济师,研究生;黄琴,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生;陆廼振,南宁壮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南宁同达盛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师,广西 南宁530021

[文献标识码]A

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是在原国有企业人事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其职责比原人事科职责范围更大。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中外合资、民营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有显著区别。中外合资混凝土企业,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较早,管理灵活,企业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完善;民营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弹性大,引人人才管理竞争机制。而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由于受到主管部门监管,尚未彻底扭转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部门消极管人的落后状态。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虽然设有人力资源管理部,但其功能大大弱化,表现在职责不清,人力资源管理无长远规划,用人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人才培训计划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落后,严重地制约着企业发展。笔者就此对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迷失方向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普遍缺乏统一的、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大部分仍从事传统的人事管理,尚未彻底扭转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部门消极管人的落后状态。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

1.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强调以“工作”为核心,只见“工作”不见“人”,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取决于工作要求,工资分配标准则取决于工作特征。这种管理以“工作为核心”,要求人适应工作,人是被动角色,因而抑制了人的能动性,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开发人员潜在的能力。比如,混凝土企业内部司机是开车的,他就以开车为工作核心,很少发现司机主动去检查车辆运行状况,因为司机认为这是机修工做的事。这种情形的出现,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2.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事管理成为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与其他职能部门关系不大。混凝土企业内部人员引进由人力资源管理部管。其他职能部门要求进人难度相当大,不仅要经人力资源部同意并经长时间考核,而且还要经上级领导批准,从而造成急需的专业人才长时间进不来。而职能部门内部的闲杂人员,人力资源部也在管住,职能部门无法处置他们,因此出现人事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工作脱节的现象。

3.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处于组织中的执行层,基本是一种后台式的业务管理,仅仅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主要解决眼前问题,如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它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是事后的一些修补措施,其工作性质类似于“社会保障工作”、“救火队工作”。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部很少对企业的业务、客户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对整个公司的走向没有前瞻性。只有在业务部门提出要求后,才能采取一些设法满足业务部门需求的静态行动。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被动的。

(二)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部本身人员素质堪忧

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很多是从原国企单位转来的,缺乏履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不熟悉,对员工的招聘、计划、选择、绩效评估和激励方式、薪酬和福利体系的设计、员工培训开发、劳动关系的改善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原则、方法和技巧不甚了解,严重地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不到求才、用才、留才、育才、激才的作用。

(三)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员工培训流于形式

员工培训雷声大,雨点小,员工培训存在很多误区,表现在:

1.培训无用论,很多领导不重视,甚至有些不予参与,企业缺少实际投入

培训无用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无用论,认为培训不能增强企业员工才干反而耗费员工工作时间;另一种是间接无用论,认为员工知识技能已够用,培训只是增长员工才干,对企业没有多大益处,即投入小于产出。基于这两种认识的企业领导者,不是把培训拒之门外,就是把培训当作一种“企业不断进步”的形象宣传,仅仅是做给员工或外界人士看的。

2.强调一般员工的培训,忽视各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必须考虑到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层次性。首先应该强调开发管理者,其次才是开发员工。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计划制定时,多数情况下考虑的是一般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劳动定额制定和福利待遇问题,明显地忽视了对高层管理人才的培训,而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的决策人物,对企业经营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好的企业家应是懂现代技术,懂现代管理,有国内外的经营经验,善于运用归纳和统计方法进行现实观察、分析和研究经济发展战略能力的人才。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应迅速进行调整和改革,把培训和选拔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部分。

3.没有把培训当作长期的工作来管,只是“一阵风”

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出于短期成本收益的考虑,往往在出现问题或企业停滞不前时才被动去找培训师,因此企业的培训工作总是间歇性的,没有认识到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人员配合的系统,更是时间合理分配的系统。“一阵风”的培训使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问题不解决,难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

4.培训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

培训职工时,多数教员只知传授,而不问学员能不能接受,严重脱离学员的实际情况。很少有培训机构能在培训前对学员进行知识、技能的问卷调查,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导致学员重复学习或者学习的知识技能严重超

出自己接受的能力,很少有人会在培训前和学员交流,了解其真正需要学习的内容。

(四)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导致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才流失的因素可分为个人和企业两方面。从个人方面说,员工满意度、成就感、认同感、预期目标是影响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不完善的政策和管理,拙劣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缺乏成就感以及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出离的动机由此产生。在混凝土企业内,施工技术员和生产技术人员流失比较多。就整个企业来说,人员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是:

1.工资、福利待遇不公平

工资水平对一般的人的生活而言仍是第一因素,国有控股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比,前者员工工资水平明显偏低。中外合资及民营企业为争夺国企优秀人才纷纷开出高价,这使得国企优秀人才严重流失。

2.用非所长,埋没人才

用非所长,不仅导致较低的工作绩效,还会直接导致人才的流失。此外,不尊重、不重视人才,不给员工工作自主权,不尊重员工的工作成果,也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而导致人才外流。同时,如果企业管理工作中不注重公平原则的应用,不注重员工对自身价值形成的认同,一旦员工认为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认为不受重视和没有发展机会,便会对管理者怀有敌意,从而大大降低工作绩效,并且可能带来较高的流失率。

3.企业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较差

混凝土企业是高危险行业,工作环境恶劣、条件差,人才进行工作和开发的能力受到限制,培训项目的缺乏以及制度不完善都会使员工产生不满而离职。特别是生产一线施工员、司机、装管工,他们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直接面对恶劣的现场施工环境,工作相当艰苦。所以,施工员、司机、装管工是最易流失的人员之一。

4.忽视企业文化的培育,不能使企业产生一种团结合作的文化氛围,也会使企业内部凝聚力减弱,员工的工作兴趣降低而后流失。

另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内部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忽视人才的公平激励,这使得许多年轻人才因得不到提拔、重用,他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没有成就感,认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而大量出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障碍。

二、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建立适合自身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

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是成功地进行人事管理的基础、前提和保证。实践证明,如果企业具备好的管理哲学理念,那么该企业成功的概率是相当大的。所以,由此出发,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树立如下管理理念:

1.树立“人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理念

人、财、物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而人是其中最活跃、最富于创造力的因素。即便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完备的物质资料,没有人的准确而全力的投入,所有的一切将毫无意义。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要树立“人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能为当前的短期利益挡住了视线。摩托罗拉公司的理念核心是:“肯定个人尊严,诚信不渝。”成功企业理念宣扬的集中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并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互相以此约束,使企业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实施生产与经营战略,并最终使企业利润得到保障与增长。

2.实施“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理念”

这种管理是在将“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这样一种人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是:(1)所有员工可参与决策,充分体现民主,企业的决策是根据员工的思想、行为表现作出的。(2)“着眼于人”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企业员工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人,应给予他们良好激励,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潜能,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海尔、联想、长虹等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都是“以人为本”,深知拥有人才、尊重人才、管理人才、开发人才是企业成功秘诀。作为管理者,应摒弃原有的“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风格,尝试、实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以“深入理解”作为方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提出有助于你的下属实现自我价值的组织目标和管理措施。

3.建立企业文化的创新理念

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树立企业文化的创新理念。生生不息的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企业文化作支撑,没有文化意识的企业,如同丢失了灵魂的人和丧失了精神的民族。在创新企业文化的企业里,张瑞敏提出“要盘活资产先盘活人”的思想;柳传志提出“小老板管事,大老板管人”的思想,都充分论证了人作为企业第一资源的重大战略意义。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信任人、关心爱护人、培养教育人、鼓舞激励人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地推动企业发展。

(二)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制定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

建立一套客观的、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才评价制度,并且把评价结果与员工的升降、培训、待遇、奖惩等紧密地挂起钩来,对于促进人才的奋发进取大有裨益。对于直接从事生产的员工,其直属主管每月统计所属员工的产量、质量、效率和出勤情况,并以此为根据进行打分。在每年调薪时,将主要根据这个绩效分来决定加薪与否和加薪幅度。对非生产性员工来说,他们的绩效分要根据他们半年工作计划完成程度来定。每年的6月和12月,员工的直接主管将逐条对照计划,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审核并评分,而薪酬的调整主要由此决定。

制定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评价不能只靠定性,一定要量化。如联想集团引入现瑞士CRG3P政府为基础的国际职位评价体系,对各个岗位从7个方面、16个纬度进行评估,这种评估的量化程度很高,它对职位工作的创新性列出若干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定的分值。这套系统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绩效和薪酬评估的科学性,为联想的人才战略奠定了基础。(2)要对职位类型进行细分。对新岗位和传统岗位不能等同视之,一概而论。如销售实行“底薪+提成”是通行做法,但研发、行政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它们的效果评估不是可以简单衡量的,因此必须结合职位的特点来考虑。

一套好的考评制度,可以激励人,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使人奋发向上。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有归属感,才不会转向其他途径去寻求个人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企业人才的流失。

(三)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应重点加强人才培训,

人才培训是重塑企业的“发动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曾指出:对所有需要培训的各级工作人员进行持续的、有步骤的培训是管理工作良好的一个标志。经过几年努力,将取得惊人成绩。因此,实施企业人才培训,也

同是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取得更好成绩的关健。

1.人才培训向纵深发展

深度素质培训是指经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培训须具有纵向的深度,也就是说培训的内容不仅与其横向的工作范围相关,而且还涉及企业的战略方向与战略的具体实施。经过深度素质培训,经理人员和普通职工比竞争对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更有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和发展。对一名称职的管理人员来说,战略阐发、组织梳理、员工导引和科技敏感是必须具备的4种基本能力。学习提高当代企业战略思想及其阐发水平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对普通职工来说除了要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技能之外,还需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清晰的了解,使自己的工作努力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的放矢,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使命感。

2.培训要讲究质量,培训质量是企业培训的生命力,是每个培训机构的首要课题

(1)培训要认清员工培训的特点,培训方式的选择要与培训目标、员工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从员工的需求和企业需求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比如,培训目标是为了使员工掌握一般理论知识,自学是首先方式,讲授是次要的;而对司机的培训,则是以现场教学为主。(2)培训要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组织程序和操作程序。现代培训最大特点是鼓励和引导接受培训的员工广泛参与,在空间、时间上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管理和业务的实际,用最佳的方法帮助员工获取知识和技能。(3)培训渠道的正确选择,可以使培训实施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培训中除让内部优秀人员充当培训师之外,还应邀请外部优秀培训师如其他企业杰出管理人员或员工以及咨询公司的优秀咨询师充当培训师,这样效果将更好。

3.员工培训与企业组织创新有机整合

为有效实施企业的培训战略,企业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组织创新。(1)进行以提高员工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创新。如职业生涯训练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团队学习制度、企业内部沟通制度,等等。提供透明而具有诱惑性的发展前景,不仅为员工架起了成长的阶梯,而且使公司的发展前景获得永不枯竭的能量。(2)建立创新型的学习型组织,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这种学习型组织的最大特点是:崇尚知识和技能,倡导理性思维和合作精神,鼓励员工和管理人员通过不断提高素质,以确保企业的不断发展。学习型企业与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型企业是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使企业通过不断学习进取和创新来改变原先通过行政措施或其他不一定得人心的方法来提高效率。

(四)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健全和加强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目标特定行为的过程。在企业内部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激励方式(加强企业经营者、技术骨干的激励机制),以便使人力资源部的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加强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就是将经营者的收入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充分体现利益、责任、风险一致的原则。一般而言,公司经营者的报酬结构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固定收入(基薪),也包括风险收入(奖金、股本收益);既含有近期收入,也含有远期收人。而多种激励机制组合使用,表现在:(1)确保工资薪水。一般说工资薪水预先确定,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不变。奖金金额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经营者的短期业绩(如一年的会计利润)来确定并一次性支付。(2)经营者合资购车(固定资产),企业定期支付购车租金,以弥补经营者收入。经营者合资购车(固定资产)后,企业约好一段时间内,每月定期定额支付租金给合资购车者。这种激励制度旨在激励经理人员的长期化行为,且其激励作用很大。

2.加强对企业技术骨干的激励

在企业微利年代,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人才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丰富现有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以满足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多种需求,从而激发技术人才的热情和创造力。为此:(1)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对技术人才来说,薪金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高出市场平均价的薪金,哪怕只有一点点,亦会让员工感到企业对他们的器重。(2)提供一份与工作成绩和生产率挂钩的报偿,把技术人才的贡献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这种可行的方式是风险同担,利益共享。(3)加强物质奖励的同时进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是发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但精神需求更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是比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持久地发挥作用。

(五)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设立合理化建议奖,鼓励全员参与管理

企业定期列出所需的合理化建议和攻关项目,由员工揭榜,对不同的建议和项目实施不同的奖励标准。

综上所述,国有控股预拌混凝土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特有的管理哲学理念,建立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完善和健全对经营者和技术骨干激励机制,突出重点地抓好人才培训,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石上流]

作者:伍瑞斌 黄 琴等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管理论文 篇2:

预拌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的预拌混凝土行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 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因区域间同业的无序扩张、外国混凝土企业的进入,目前行业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混凝土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预拌混凝土的成本管理就成了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的众中之重。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并加以施行,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还可以有效抵御企业内外部压力,保障企业长远健康发展;也能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管理上的认识不足和管理能力的欠缺,目前,我国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及成本效益意识淡薄;对成本管理的理解过于片面;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制度不完善;企业的运营成本过高;忽略和轻视质量成本,导致企业的质量成本过高。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企业的成本管控,才能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加强员工对全面成本控制的理解;建立全面成本管理办法,完善成本管控制度体系;严格控制运营成本的开支;完善质量成本核算,设立质量成本指标控制体系。

关键词: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一、成本管理对混凝土企业的重要性

1. 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效益

商品混凝土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暴利的时代早已结束。在当今市场竞争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于目前已经饱和甚至于过饱和的商品混凝土行业来讲,产品的价格已完全由市场决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除了控制好产品的质量外,还必须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利用成本上的优势不断地提高产品的销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成本管理可以有效抵御企业内外部压力,保障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也日益增大,预拌混凝土企业同样也面临着内外部的压力。内有职工要求提高薪酬待遇及股东分红的压力,外有同行之间的竞争及国家相关税费体系逐步完善的压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依靠降低销售价格来进行市场竞争只会压缩商品混凝土企业有限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未来的长远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地完善成本控制体系,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不断地增加企业的利润,有效抵御企业的内外部压力,保障企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

3. 成本控制是商品混凝土企业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借鉴同行优秀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混凝土企业可以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并在日常的管理中将成本控制贯穿于混凝土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层面,涵盖企业的全体员工。只有明确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了每位员工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中的职责,才能逐步提升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促进企业逐步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混凝土行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管理者和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及成本效益意识淡薄

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相当一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管理层和相关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成本管理控制是企业提高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杆,没有意识到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企业产品成本的较量。管理者单纯强调扩大混凝土的销售量,想通过销售量的增加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成本控制对企业效益的强大作用。管理人员认为成本控制对他们来讲很遥远,成本控制只是管理者和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置身事外。例如:技术人员未能充分平衡混凝土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在明哲保身思想的作用下,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过于保守,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及运输调度的不合理,造成车辆在工地卸料过程中积压时间过长,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废料成本及车辆的油耗成本,导致产品的总成本上升。

2. 对成本控制的理解过于片面

全面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是一个涉及全体员工、生产经营全过程、涵盖所有方面的成本控制体系。与传统成本管理观念相比,全面成本控制在管理理念、目标、控制范围及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不再局限于直接材料成本的制造费用,将成本管理的理念延伸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将企业成本和战略相结合,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进行了解、控制以及改善,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控制的范围从传统成本的下游扩展到了中游、上游;成本管理的方法从节省、节约变成了从成本—效益入手,使企业投入合理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商品混凝土企业目前对成本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传统成本阶段,管理层和大部分职工普遍认为成本控制只存在于混凝土的设计、采购、生产和运输阶段,将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技术、采购、生产和运输部门,而忽略了质量和销售部门回款的相关成本成本控制,导致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范围过于狭窄,商品混凝土的总成本提高,企业获取的利润减少。

3. 成本控制的方法及制度不完善

(1)成本控制的方法较为落后

成本控制方法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成本控制任务和达到成本控制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对于成本控制方法,包括绝对和相对成本控制、全面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等多种成本控制的方法,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所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都各不相同,同一个时期,企业出于管理目的的要求,所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也会有所区别。拿事前控制来举例,企业就有用于测算盈亏平衡点的本量利分析法,也有用于最佳材料采购量的经济批量法。在电子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混凝土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全面成本控制的ERP系统,涵盖了从料采购、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合同审批、销售结算等混凝土生产的全过程,囊括了采购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及销售运输部门等多个部门的相关人员,真正做到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控,而管理者过多地考虑了资金投入、相关人员专业管理能力的问题及用工成本的攀升,并未能充分利用高科技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便利,仍然沿袭了以往传统成本的成本控制方法,仅仅对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环节进行事中及事后控制,导致企业的全面成本控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

首先,成本分析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主要表现为:a. 成本分析只局限于财务部门所进行的事后分析,大部分企业并未进行日常成本数据的分析及未来数据的预测分析;b. 成本分析局限于传统的生产成本分析,只分析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的情况,对于和生产经营不直接相关的成本没有进行成本分析,如质量损失成本、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帐成本等,导致企业的成本分析不全面;c. 成本分析仅限于成本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完成情况分析,没有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其次,成本考核及评价制度不健全,未能将成本管理工作的职责落实到位,导致成本分析工作不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企业决策者无法依据成本分析数据找出企业成本管理上的漏洞,也就无法针对企业出现的漏洞采取合理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运营成本过高

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行政管理费用、人工费、设备维护保养费、贷款的利息费用、坏帐、质量风险、设备租赁等一系列成本费用。随着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设置的增加,相关的行政管理费用也越来越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国家社保征管体系的完善,也增加了企业的社保开支;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检测、诉讼成本也因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逐年上升。

5. 忽略和轻视混凝土质量成本,导致企业的质量成本过高

对于商品混凝土行业来讲,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首位的。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会采用提高销量的手段来增加企业效益,但通过提高混凝土质量来提高效益却常常被人忽略。质量成本是为了保证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混凝土质量达到规定标准之上所需要的各项成本,不仅包括企业技术部门日常监督混凝土质量所发生的一系列成本,还包括发生质量问题后所造成的各项损失。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商品混凝土企业来讲,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这些成本不仅包括检验、抽芯、回弹试验、废品、投诉等方面的成本,还包括为处理质量事故所付出的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的成本。

三、完善混凝土行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 提高管理層及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加强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企业可通过以下工作或活动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首先,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成本包含哪些方面,对于混凝土企业来说,成本不仅仅包括消耗的各种原材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还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应收款的收账成本等一些运营成本。其次,对员工不断进行成本意识方面的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与增加效益的依存关系贯彻到员工,让员工清楚进行成本控制也就意味着企业增加效益,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个人的利益也是息息相关的,以此来提高员工的主动成本控制意识。再次,建立奖惩机制,对员工进行成本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相挂钩,以此来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最后,建立“节约降低成本,节约提高效益”、和“节约——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的企业文化。积极倡导高质量、低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理念。

2. 提高混凝土企业全体员工对全面成本控制的理解

要想提高混凝土企业全体员工对全面成本控制的了解,除了日常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之外,还需要设计一套与全面成本控制挂钩的薪酬管理办法,让职工切实体会到进行成本控制不仅仅是公司几个部门几个人的事情,还与职工本人的薪酬息息相关,以此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例如:在司机岗位的薪酬体系中增加节油奖及安全奖,以此来增加司机的节油意识和安全行驶意识;销售部门人员的薪酬中增加与款项回收率相关的绩效工资,以此来提高销售部门的回款积极性;技术部门人员的薪酬中增加与废料损失及质量相挂钩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此来提高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部门及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逐步提高全体员工对全面成本控制的了解。

3. 建立全面成本管理办法,完善成本管控制度体系

首先,建立全面成本的预算管理制度。将成本预算指标分解至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并与每位员工的绩效挂钩,使成本预算指标成为每位员工愿意努力完成的目标。其次,建立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根据各种原材料的品质设计出不同的配合比,并建立每种标号混凝土的材料消耗定额,形成适用于本企业的定额管理标准。每月根据生产统计及财务部核算的材料实际消耗与定额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分析查找其中的差异原因。通过定额管理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材料成本。再次,建立全面成本核算及分析体系。财务人员要改变以往传统成本核算分析的观念,在成本核算及分析中增加材料采购成本、质量风险损失、废料处理及回收成本、销售回款成本等各项非生产性成本,逐步完善全面成本核算及分析体系。最后,建立和健全全面成本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和健全全面成本考核体系,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来降低成本,凡降低成本者均可获得成本节约奖励金。既实现公司利益,又提高个人收益,体现员工价值,实现利益共赢。

4. 严格控制各项运营成本的开支

对于企业非生产性的运营成本,应建立和健全运营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根据运营成本的成本习性进行分类,参考以往年度的成本数据进行测算,属于固定成本的运营成本,设定绝对数控制指标;属于变动成本的运营成本 ,设立相对数控制指标,并将相关的指标分解到各部门,部门领导监督执行,财务部按月对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将运营成本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提高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

5. 完善质量成本核算,设立质量成本指标控制体系

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充分重视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加强质量成本的管控。第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成本的组织体系;第二、制定企业的质量成本责任制度;第三、设立质量成本核算的项目,财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应根据以往的数据编制质量成本预算,细化质量成本的项目,完善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及流程;第四、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及分析;第五、定期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只有完善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才能将企业的质量成本降到最低,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措施应该是一个推行全面管理、全员参与,涉及企业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预拌混凝土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做好成本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进而有效地达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探析[J].财会学习,2018(31).

[2]高铜传.商品混凝土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8).

[3]罗火通.浅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四川水泥,2018(04).

(作者单位: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张泽锋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管理论文 篇3:

新经济常态下混凝土企业的发展之路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迈向新的阶段,经济运行也步入新的周期,很多传统行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之路。在新经济常态和建筑业宏观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混凝土企业正遭遇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复杂的经营环境迫使企业探寻新的发展道路,而企业管理正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有鉴于此,本文围绕新经济常态下混凝土企业的发展,从管理要点、管理手段和管理导向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新经济常态;混凝土企业;管理

新经济常态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与之伴随的还有供给侧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以房地产为支柱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变。对混凝土行业而言,需要重视的是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所造成的影响。考虑到我国混凝土行业整体存在从业门槛低、市场竞争严峻、产品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等问题,一些商品混凝土企业难免会在新经济常态下遭遇挫折。为此,本文结合行业管理现状与企业管理经验,谈一谈新经济常态下混凝土企业如何增强管理、修炼好内功,以保证自身的健康长久发展。

一、读懂中国新经济常态

新经济常态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给出的一种总结性描述,它并非一个全新的词汇,而是侧重于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即从之前的高速增长阶段进人到新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从追求速度变为追求质量,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央高层推动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决心与魄力。

新经济常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增速告别8%的快速增长。第二,宏观政策告别常态的调控和刺激。第三,经济增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第四,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兼顾服务业,避免经济结构存在显著短板。第五,结束货币推动型增长模式,对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债务杠杆进行强力控制。

事实上,新经济常态是一个较为“痛苦”的过程,但它却是推动中国走上真正改革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背景下,传统行业必然会受到波及,只有正确认识新经济常态的时代意义,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保障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二、混凝土企业发展的管理要点

新经济常态下,基础设施建设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良机,而作为特定产品的混凝土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广大混凝士企业而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必须重视管理,从人员、安全、质量、成本和服务五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控。

(一)人员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其群体价值观直接影响团体的工作精神,进而影响企业文化。对混凝土企业而言,另一方面,要拥有精湛的技术,一方面,要具备战略思维。其中肩负管理职能的员工更要在此基础之,上做好梯.队建设和职业规划,并将其贯彻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良好的引导来保证管理团队的稳定,并将普通员工塑造成更优秀的个体。考虑到混凝土企业的普通员工多为工人阶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工种里.选择综合表现最佳的员工给予额外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来鞭策广大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自身素质。从实际情况来看,实行绩效管理有助于员工以更好的状态去工作,从而推动企业进入良性发展。

(二)安全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安全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牢牢坚守安全红线,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集生产、运输、施工为一体的混凝土企业,必须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都落实好安全管理,为此可以建立独立的安全监管体系,并引人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审核,以形成严肃的管理氛围。除此之外,要做到奖惩分明,引导广大员工树立起大安全意识的业绩观。

(三)质量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产品质量是现行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以商品混凝土产品为核心的混凝土企业,应当具备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原材料验收控制、施工浇筑养护控制、生产工艺及计量控制、资质申请与人员配置、调度运输控制等整个过程中贯彻到底。除此之外,混凝土企业还应结合国内外相关体系认证标准,在内部实行质量巡检审核制度,并引人外部认证审核,从而全方位地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成本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的绝对要素,成本管控是企业内部管理中一个复杂的问题。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是为追逐利润而存在的,因此整个经营管理理念就聚焦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对于现阶段的混凝土企业而言,早已脱离了最初的粗放式管理,实施了全新的集约式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本考核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材料生产、管理三个方面的成本,从而促使企业效益的提升和产品品牌的传播。需要注意的是,成本管理应遵循“最优化”原则,绝不能为了单方面成本最低化而舍本逐末。

(五)服务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的必须要素,服务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增强自身潜在竞争力上。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能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优秀的服务不仅能为产品增色,还能助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建筑行业内负责主要原材料供应的混凝土企业,如果想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不能单单在产品质量和运输供应上下功夫,还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全员角度强化服務意识,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实现服务延伸。

三、混凝土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

新经济常态下,混凝土企业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来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在目前去产能、降能耗、促转型、万众创新的大趋势下,混凝土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

(一)实施标准化管理

作为企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标准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管理质量,其核心在于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依据。对混凝土企业而言,标准化管理主要作用于生产环节,即标准化生产,它包含有简化、统一、协调和最优化等要素,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实现数据标准化

在信息时代下,企业管理中的数据管理愈发显现出重要性,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管理能够得出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报告,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对混凝土企业而言,每一个环节都务必保证基础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分析,并检查数据应用是否合规,最终形成用于数据管理的标准化制度。

(三)实现运营标准化

作为混凝土企业的核心流程,生产运营环节也需要进行标准化。一般而言,混凝土企业的运营标准化是要在生产、运输、销售、浇筑施工等一系列工序中,建立起统一优化的工作制度和方法,从而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混凝土企业的运营标准化不仅包含了生产过程中对于材料检验、工艺设计、运输调度、浇筑养护等的标准化控制,还可延伸至整个业务板块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现代企业市场竞争中,精细化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于混凝土企业,想要在集约化转变后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走上精细化管理道路,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混凝土企业中的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生产环节中原材料的验收、生产工艺的调控、产品出厂检验、产品交付使用与后续服务等,再比如在内部管理中的后勤管理等。换句话说,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深耕标准化管理的一大突破,且无论业务大小都能实施精细化管理。

四、混凝土企业发展的管理导向

新经济常态下,混凝土企业为取得持续发展,还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即在企业管理中给予明确的导向。

(一)市场导向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政策,几乎所有商业企业都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发展导向。对混凝土企业而言,应当对市场保持持续关注,及时掌握最新动向,让自身的业务紧跟产品市场潮流。混凝土企业市场根据所处地域条件不同以及原材料市场的波动,在各个时间段里呈现出不一样的市场需求特性,在新经济常态下更需要围绕市场需求来改良业务。

(二)政策导向

我国市场经济政策可概括为“以市场经济为主,以计划经济为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宏观调控。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政策即供给侧改革,在房地产去库存的大势下,建筑业整体运营规模已然步人变革。对广大混凝土企业而言,只有紧跟国家政策调整步伐,将主营业务转移至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三)科技导向

我国向来尊崇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更是大力提倡科技创新,鼓励各个领域的企业创新创造。作为重要的大宗材料加工型企业,混凝土企业应当格外重视创新研发,致力于新型产品的开发应用,牢牢掌握先进技术,逐步将自身打造成创造型和创新型企业。换句话说,科技研发能力将成为新经济常态下混凝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指标。

(四)智能导向

在大数据引领时代潮流的当下,利用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是智能型创造企业的独特价值体现。这就启示混凝士企业要摒弃以往管理与业务板块上的循规蹈矩,借助大数据的精准和快捷,实施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方法。

(五)绿色导向

衡量现代企业成熟发展的一大标志就是绿色、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传统混凝土企业存在不少缺陷,比如: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管理模式的落后、管理水平的低下等。新经济常态下,混凝土企业需要采取科学的、绿色化的管理模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生产出高性能的绿色产品,通过一系列“绿色化”手段将自身推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人文导向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向以人为本,这不仅是企业内在文化的要求,要是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以往粗放型的混凝土企业在转变为集约型后,更应该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通过提高企业软实力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五、总结

混凝土企业在新经济常态下面临着内外多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拥有较之以往更好的发展机遇。站在企业管理角度,应当从人员、安全、质量、成本、服务这五个维度入手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同时保证标准化和精细化的贯彻落实,进而做好市场、政策科技智能绿色、人文等导向,在确保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祥平.2018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業发展蓝皮书[J].混凝土,2019(5).

[2]王燕妮.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混凝土机械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5(29).

[3]冯涛涛,任慧超经济新常态下混凝土企业的发展之路[J].商品混凝土,2017(4).

4]刘效锋.浅析大型混凝土企业发展方向[J].混凝土世界,2013(12).

[5]王鹏.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的三种力量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1(9).

作者简介:

张斌,北京城建亚泰金砼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

作者:张斌

上一篇:现代网络技术伦理道德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