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环境监管论文

2022-04-20

摘要:通过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人机在海事监管中的实践运用,展现无人机在当前海事监管中发挥的优势。指出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基于无人机完善海事动态立体化监管体系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立体化环境监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体化环境监管论文 篇1:

利用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

摘要:环境监管过程是监管信息“获取—分析—决策—行动—反馈”的过程。监管信息获取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得当、利用是否有效,决定着监管工作的成败,影响着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但由于“获取—分析—决策—行动—反馈”监管体制尚未完善,监管决策信息不全,环境监管一直面临着各种困难。通过总结环境监管现状,提出现行环境监管体制和方式是造成监管效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针对监管体制、技术方法方面的不足,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监管工作,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环境监管的思路和组织实施建议。

关键词:环境管理;大数据;环境影响评价

DOI: 10.14068/j.ceia.2016.01.001

环境监管是指国家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环境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其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第十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环保法》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地方的环境监管职权和相互关系。有效的环境监管是解决环境危机的良策,环境监管的模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环境监管的效率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1 缺乏全面信息造成统一监管难题

《环保法》规定了全国和地方的环境保护统一监管主体,但受各种条件限制,在实际执行中,统一监督管理的落实一直很难。以环评监管工作为例,全国每年仅建设项目环评就有30万~40万个,其中,地市审批的项目占90%,省级以上审批的项目占10%。为便于统一监管,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十分重要,但目前审批信息的获取方式却并不利于实现统一监管。

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获得省级及以下政府部门建设项目审批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环境统计。但由于环境统计工作频率低、周期长,因此涉及环评管理的统计数据仅能从宏观上反映全国建设项目的数量、项目投资、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分区域建设等情况,而建设项目涉及的规划环评信息、建设项目前期建设情况、同一地区多个关联建设项目情况、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拟建设周期等都不在统计之列。同时,由于缺少施工期监理信息及建设项目试运行信息,导致建设项目信息和验收项目信息关联性差。类似情况也出现在省级和市级环境监管工作中。

同时,统计上报方式也解决不了困扰环境监管的“未批先建”行为。因为统计数据只包括合法项目,违法项目直到产生一定后果或被举报后,其违法行为才会被发现、处理。另外,无论是哪一级审批的项目,最终都会落到一个具体属地,并由属地环境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管。但日常监管信息却很少能及时反馈到上级审批部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调整和改进审批工作。

再从横向看,影响环境质量的直接因素就是污染源,但当前针对污染源的各级监管环节存在信息脱节问题,只了解本级或本环节管理的情况,不知道上下级、其他环节监管情况,监管工作被牢牢锁定在局部。在重重信息壁垒下,监管信息支离破碎,统一监管也成了一道无法完成的难题。

在环境监管信息不畅的情况下,一些地区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建设项目盲目上马,环保“三同时”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一些不当的经济开发活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擅自变更、未验先投、久试不验等环境违法行为突出,严重损害了环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2 监管信息获取困难的重要原因

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不顺是造成监管效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环境监管一直面临着“垂直”双重领导,“水平”多头管理,“前后”衔接困难的问题。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受环境保护部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财权、事权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核心业务监管数据也自然呈“层级化”。

在实际操作层面,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部分部门管理职能重叠,对同一监管对象的信息难免互相矛盾。即使在同一层级,监管各环节也常常“分工明确,协作不足”,整个监管信息呈近“虚线”式的“连接”。

在技术层面,监管信息在各层级间的传递方向主要是由下到上。采集数据、上报数据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模式。监管信息从上到下传递很少,同一层级之间的横向传递(例如不同省份之间的信息传递)几乎没有。由于存在逐级上报、汇总,信息采集时间长,信息量也逐级衰减。各级监管信息标准化不足,导致信息传递时失真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行业分类代码不统一,造成分行业统计分析困难。此外,由于横向信息不流通,各级审批的建设项目难免重复,无法从源头遏制产能过剩现象。当某一项目进行环评时,由于很难了解到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在同一区域审批的其他项目的建设情况,特别是已经审批但未完成建设的项目信息,必然造成环境预测累积影响考虑不足,为未来环境质量改善埋下隐患。

3 大数据环境监管的思路

环境监管过程是监管信息“获取—分析—决策—行动—反馈”的过程[2]。环境监管信息的获取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得当、利用是否有效,决定着环境监管工作的成败。

从统计分析角度来看,统计是对多个指标数据的处理、加工、分析过程。现行环境监管注重的信息主要还是结构化信息,一般是表格化利用方式,数据的维度通常不会很多,传递的信息也很有限,决策参考价值相对不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蕴含着丰富潜在信息的海量数据大量涌现,利用海量数据交换、整合、分析,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将成为未来环境监管的主流模式[3]。正如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所述,“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另外,互联网的应用也正在从深化民生服务到面向市政管理的应用发展,并将开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4]。

3.1 具体构想

实行大数据环境监管,需要解决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相关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等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统一监管的目标。关于大数据环境监管的具体构想如下:

首先,实施环保大数据战略,制定环保大数据系统规划,建设环保数据服务、共享、技术和管理体系,夯实环境监管智能化大数据的基础;

其次,建设“云监管”平台,对来自部门、企业与社会的更为分散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源进行更为精准的分析,以大数据快速洞察问题和快速采取行动为抓手,改变传统环境监管模式;

最后,利用3S技术和智能技术,建设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将大数据空间化、可视化、关联化,对违法行为快速甄别、精确打击。

3.2 任务目标

具体到环评大数据应用技术支撑工作,主要是确定好环评大数据应用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1)主要目标

通过环评大数据应用项目建设,实现全国环评数据“一本账”,创新“大数据+高技术+专家库”的“三位一体”环评决策、监管模式,为环境管理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技术支撑。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实现全国环评统一监管,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落实,切实维护中央政令畅通。通过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有效落实事前审批要求,完备环评监管体系。通过夯实环评监管大数据基础,提升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综合宏观决策的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有效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切实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2)主要任务

一是用大数据支撑“简政放权”要求下的全国环评统一监管。按照环保部环境信息标准规范和国家有关电子政务的要求,建立环评监管和技术审查核心流程和数据交换标准,构建统一监管平台,并实现全国环评审批直报,支撑统一监管。

二是用大数据有效支撑环评宏观管理。通过建设针对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等全过程管理的一体化系统,进一步落实战略环评要求,实现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联动管理。同时,构建大数据模型,并进行相关关联分析,为分析行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和影响,评价不同行业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行业布局的合理性等环评宏观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三是用大数据强化环评过程监管。通过环评大数据应用项目建设,加强环评事中和事后监管能力,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从目前的监管“样本覆盖”到“广覆盖”再到未来的“全覆盖”,为环评过程监管提供分析和预警技术支撑。

四是推进环评信息公开。通过健全环评信息公开渠道,切实推进各级环保部门开展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受理、审批和环保验收全过程“三公开”,并通过对公开信息反馈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提升公开效果,实现“阳光环评”。

3.3 监管流程

大数据决策和传统决策方式有所不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大数据决策在传统的目标驱动决策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驱动决策,形成双向决策创新能力[5]。传统方式需要靠人的经验和直觉做出决策,而在大数据情形下,人们可以依靠证据,而不是直觉。因此,大数据具有创新管理的潜力。许多应用案例表明,数据驱动的决策往往是更好的决策[6]。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管决策流程如图1所示。

3.4 监管平台

大数据环境监管的核心是构建和应用智能化环境监管平台。该平台将具备质量校核、统计分析、预测预警和公众查询四大基本功能,业务化运行的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任意调取全国审批的项目环评报告书进行技术校验,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审批行为;

二是可对全国审批、验收的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有关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统计,为管理人员提供全国项目审批、验收数量、区域分布、排放情况和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信息;

三是可对进入红线的项目和对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布局、运行的项目进行实时预警;

四是可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环评管理信息和公众参与互动平台。

4 大数据环境监管的组织与实施

大数据是通过量化角度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是改变市场格局、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与公众关系的独特方法。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向大数据管理迈进,在数据信息量飞速增长的当今,通过多元化渠道来搜集数据资本,挖掘决策信息,支持政策制定[7]。但技术能力转变为监管决策能力,还需要通过良好的组织和实施去实现。

智能化环境监管平台涉及“四级”监管信息,是一项全国性系统工程,具体组织方式和实施建议如下:

一是要建立健全大数据环境监管体系。大数据监管方式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在决策理念上、技术方法都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冲破现有思维框架,建立新的决策模式,都需要高层决策者的大力推动,因此,首先建议成立大数据智能化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做好统领工作。

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大数据监管决策由目标驱动和数据驱动共同作用,决策模型更加复杂,因此,不能照搬传统信息系统开发方式和设计模式,要紧紧围绕需求,从全局角度考虑和设计平台,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为将来建设打好基础。

三是要做好相关系统开发工作。按“统一设计,服务外包,试点先行,分级建设”的要求,制订工程实施方案“施工图”,利用现有互联网企业“服务外包”,由上而下,分级负责,试点先行,组织实施。

四是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得大数据基本理论和决策理论,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方法,拥有案例实践经验的人才,有效推动大数据建设、应用、维护工作,提升大数据监管水平。

“十三五”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是全面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机遇期,是利用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的窗口期,通过大数据监管模式创新,有利于实现我国环境监管工作的全新变革,提升污染防治工作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和决策,并最终促进我国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美珍, 邓禾. 立体化环境监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6(1): 134138.

[2] 孙钰. 互联网+:创新环评决策监管之道[J]. 环境影响评价, 2015, 37(5): 2426.

[3] 涂子沛. 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M].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4.

[4] 邬贺铨. 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拓展[J]. 互联网天地, 2015(1): 112.

[5] 朱东华, 张嶷, 汪雪锋, 等. 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4): 172180.

[6] McAfee A, Brynjolfsson E. Big data: 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2, 90(10): 6068.

[7] 于浩. 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管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3): 127130.

Innov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y Using Big Data

LI Shibei, ZHAO Xiaohong,CUI Shuhong

(Apprais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ijing 100012, China)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is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ng the information of “ObtainAnalysisDecisionActionFeedback”. Timely obtaining, proper analysis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upervision work, and aff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 goals. However,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ObtainAnalysisDecisionActionFeedback” hasn’t been completed yet, and the supervision decision information is also incomplete. Therefor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has been facing various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quo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focuses on the deficiencies of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echnological methods. Based on the supervision work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dea of innova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y using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ig data;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作者:李时蓓 赵晓宏 崔书红

立体化环境监管论文 篇2:

疫情防控期间无人机在海事立体化监管中的应用实例及问题分析

摘 要:通过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人机在海事监管中的实践运用,展现无人机在当前海事监管中发挥的优势。指出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基于无人机完善海事动态立体化监管体系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无人机;海事监管;问题研究

无人驾驶飞行器,俗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一种自身搭载动力装置和通信控制系统,并能够与地面控制基站进行数据信息交换的不载人飞行器,其自身具备不同程度的自主性,可由人工进行远程操纵,也可由机载控制设备及程序完成自主操控,图1为上海吴淞海事局目前配备的复合翼无人机(型号XJ-15)。由于其机动灵活、操作简单、航速较高并且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海事监管服务又面临应急处置快速响应、全方位覆盖和现代化远程智能管理等需求,所以无人机逐渐成为海事系统立体化监管框架构建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就无人机在海事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不多,本文通过疫情防控期间无人机在海事工作中的应用实例,总结无人机在海事立体化监管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及产生的相关问题,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及下一步发展建议,为我国当前海事系统立体化监管体系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当前海事监管中无人机的优势

我国大部分直属海事系统目前均采用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Vessel Traffic Services, VTS) 、电视监管系统 ( Closed Circuit Tele Vision, CCTV) 、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和巡逻艇等构成的海事通信监管框架[1],部分地区还配备有人飞机等空巡力量,该监管体系有效的提升了海事的行政执法服务水平和能力,但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海事监管理念及方式的改革,该体系框架下各子系统的不足日益凸显。为适应智能航运的需要,应对日益严峻的水上安全形势,海事机构需具备更加完善的动态监管能力及远程应急反应能力,无人机在海事监管中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该监管体系的运转效率,并进一步提升海事机构在现代化治理监管中的行政执法能力。以下为无人机在海事当前监管过程中发挥的优势所在:

1.1加快水上安全应急处置响应速度

目前我国海巡船的普遍巡航速度為12~22节,上海吴淞海事局目前投建的复合翼无人机(型号XJ-15)最大航速能达到42节(约80km/h),对于水上紧急突发事件具备快速机动响应的能力,相较海巡船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同时通过其机载设备能够更加迅速的定位事故地点,实时采集并传输现场信息,加强事故现场与岸基的有效沟通,为指挥中心迅速响应并制定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速度。

1.2扩大水上有效监管范围

相较于海巡船,无人机的巡视范围的辐射面积约为船舶的12倍[2],吴淞海事局配备的复合翼无人机(型号XJ-15)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列编使用,最大巡航里程达到80km,能够有效覆盖巡逻艇不易到达水域(如浅水区、岛礁区),扩大了巡航救助的范围。

1.3提高现场监管和取证能力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和机载设备决定了其受昼夜的影响较小,能够提高夜间对船舶涉嫌违法运输的监管能力,增加对重点区域的巡航监控,有效减少监管盲区。同时由于其较强的信息采集能力,对于海上溢油、船舶违规排放油污水、船舶事故等情况,无人机能够及时全面的收集现场信息进行取证。

1.4降低海事监管成本

图2为海巡船、有人直升机和无人机的采购及运维成本,其中海巡船为26米级,直升机为Z9型号,无人机为复合翼,型号XJ-15。通过图中对比可以看出,海巡船及有人直升机的经济成本远大于无人机,利用无人机部分代替海巡船参与海事常规工作能够降低海事监管成本,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无人机的购买和使用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该优势将更加凸显。

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机应用实例及问题探究

2.1应用实例

(1)开展辖区疫情信息宣传。利用无人机开展信息宣传广播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无人机搭载无线空中扩音装置,通过空中喊话的方式,对锚地及码头船舶进行疫情防控宣传,督促船员在船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发现有船员聚集或不戴口罩等行为,对其进行劝阻和提醒。同时解决了一些船舶高频呼叫不通的难题,缓解了VTS值班员和一线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2)船员远程测温及配员情况核查。疫情防控期间对来自和途经疫区的船舶,可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测温感应设备,对船上船员进行远程体温测量,有效地弥补了由行政相对人单方面报告健康状况的缺点,避免了个别船员的谎报瞒报现象,消除了监管盲区。同时,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装置,结合海事综合执法平台,对船舶配员情况和任解职情况实时巡查,重点检查近期来自疫区船舶上的船员在靠泊期间是否私自下船。

(3)危险品船舶动态跟踪。随着企业、港口和码头逐步恢复运作,利用无人机对辖区液货船码头进行巡视,实现远程非接触式动态监管。通过无人机实时传递的船舶作业现场画面,开展对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作业、供受油作业等船舶防污染作业检查,船舶防污染措施和人员值守情况一目了然,有效弥补了单独远程电子核查过程中存在的由相对人控制拍摄设备、存在监督视角盲区等缺点。同时,使用无人机携带的嗅探设备对辖区内船舶尾气进行监测,判断船舶使用的燃油是否符合排放控制区的要求。

(4)对辖区重点水域和船舶进行监督。利用无人机部分替代海巡艇对重点水域实施巡航,同时结合VTS等岸基监管系统强化对辖区通航密集和事故险情易发水域的监管,既可以减少与船舶、船员近距离接触,又可通过其航摄功能将现场通航环境、通航秩序、及疫区来船的航行作业等现场图像信息传回至指挥中心,以便海事部门对辖区内的通航情况进行全局把控,特别是疫区船舶动态跟踪掌控,能够及时协调码头、锚地及其他船舶,保障其锚泊及装卸作业的安全,确保重要物资运输不间断。

2.2 问题探究与分析

(1)无人机机载设备不够完善。无人机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大功率警笛、喇叭、强光灯、红外线热成像仪、救生圈等设备,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无人机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无人机当前参与的海事监管工作依旧对执法人员依赖程度较高,例如水域巡航、船员核查等,缺少智能目标识别程序辅助,人的主观因素占比依旧较大。同时,为实现无人机高自主和高安全地完成任务,机载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系数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如相关传感器的精度、探测距离、使用条件等,完善其设备测量质量、精度退化和各类典型故障易发等问题[2],应进一步加深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提高无人机与智能化机载设备的匹配运用能力。

(2)无人机飞行环境受到限制。无人机能否顺利飞行受天气影响较大,如遇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无人机往往不能正常的起飞、降落及完成预定任务,严重制约无人机的效能发挥。在疫情防控期间,吴淞海事局无人机在辖区巡航中曾遇到过小到中雨,考虑到雨水若进入到速度、定位等传感元件,将会导致航线计算偏差而无法顺利回收,基于安全考虑提前结束巡航任务。日常巡航救助工作中,恶劣天气海况往往导致各类海事事故频发,此时是无人机发挥自身优势的良好时机,但其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时,却易因外界环境因素导致其设备系统出现故障。应提升设备安全系数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海洋部门的合作,加强天气预判能力,提前评估飞行条件。

(3)无人机安全操纵受到限制。如果遭遇恶劣天气、机械故障、触碰码头吊机或其他异常情况,就会导致无人机坠落。据统计国内外无人机坠落的频次要远远高于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的坠落可能对船舶甲板及码头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建议提高无人机飞手的风险意识及操作水平,在无人机的实际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和使用规程,从而将上述风险降到最低。

(4)无人机使用条件受到限制。目前由于国内对空域实施管制,无人机与有人机同样面临着空管限制、不能随时起飞的问题。按照无人机相关政策及规定,为保障海事无人机的正常使用,需要向空军航空管制部门和民航空中管制部门申请相关手续,限制了无人机在海事的广泛推广应用。同时,我国无人机在海事监管领域的应用虽已较早开始探索实践,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文件对无人机在海事监管中的运用、管理、使用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如運用无人机进行辖区常规巡航的设备标准、水域范围要求,相关远程电子执法的合法性等,需要尽快完善无人机在海事监管中的相关制度规定。

3建议

3.1 加强无人机在海事监管应用的顶层制度设计

无人机系统在海事投建、管理和应用等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都需要进行顶层整体规划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因此,应在国家层面根据当前技术发展全盘考虑,制定完善的顶层制度框架,在此框架下各地海事机构根据监管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配套规定,从局部试点出发逐步形成无人机相关的规定标准,进一步全面推广,通过实际应用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规定,满足海事监管方式和理念的不断转型发展。

3.2 完善包含无人机的立体监管体系

以VTS监管为核心、无人机 和巡逻船有机配合的“陆、海、空”立体监管体系是海事监管将来发展的大趋势,尽快配套建设无人机通信网络、信息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等支持模块,实现无人机数据的有效融合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将无人机系统与现有动态监管体系紧密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有效推动现有海事监管模式的转型升级和立体巡航监管系统的建设。

3.3 做好无人机人才队伍建设

无人机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需要较高专业知识的支撑,培养一支专业的海事无人机队伍才能满足海事监管的长期发展需求。可考虑成立专业的海事无人机管理部门,建立无人机管理团队,负责无人机相关课题研究、任务执行、维护保养的事宜。同时,海事部门可与相关科研院校建立常态化长期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对无人机团队进行知识更新培训,使管理团队能够独立承担无人机的操作、维修保养的任务。

3.4积极探索基于无人机的现代化监管方法

无人机已在海事调查、违法行为取证、海上人命搜救、船舶溢油与排污监视等海事监管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但在加快智能航运建设的背景下,航运主管机关需进一步探索基于无人机的海事现代化管理手段,如通过无人机进行远程船舶安检、保安检查等。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和工具与无人机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海事监管体系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引进无人船与无人机配合参与常规辖区巡航,使无人船成为无人机的移动式起降平台和岸基支持,能够进一步拓展无人机的优势和功能,降低海事监管成本。

4 结语

目前海事部门对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监管需求随着智能航运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凸显,利用无人机构建更加完善的立体化动态监管体系能有效提升海事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为我国水上通航安全和海洋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对无人机的实操运用,发现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分析探究,为基于无人机推动现有海事监管模式和设备的转型升级及动态立体监管体系的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力, 顾群, 彭伟明等, 基于无人机的海事立体监管体系框架[J]. 中国航海, 2015, 38(1):68-70.

[2]赵健, 钟子洋, 谷通. 无人机系统应用于海事动态监管的可行性分析[J].水运管理 2017,39(4):26-30

[3]郭雷, 余翔, 张霄, 等. 无人机安全控制系统技术: 进展与展望.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2020, doi: 10.1360/SSI-2019-0101 Guo L, Yu X, Zhang X, et al. Safety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ies forv UAVs: review and prospect (in Chinese). Sci Sin Inform, 2020, doi: 10.1360/SSI-2019-0101

作者:彭真 丁一文

立体化环境监管论文 篇3:

河南唐河:构筑立体化生态保护机制护航绿色生态

今年以来,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积极构建立体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体系,护航绿色生态,全力守护人民群眾的“绿色福祉”。

构筑立体化工作机制,护航绿色生态。构建“大生态检察”工作机制。整合检察机关内部资源,建立全员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机制,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案件线索做到及时移送、及时介入案件,确保形成打击合力。完善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坚持把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建立“补植复绿”“生态修复”等机制。建立常态化教育宣传机制。坚持把以案释法贯穿于司法办案全过程,组成生态保护宣传小组,深入马振扶、祁仪等山区乡镇,有针对性地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直接受教育群众1.5万人。

构筑立体化法治屏障,守护青山绿水。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犯罪。部署开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加强执法司法监督。积极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4份。

构筑立体化防护体系,助力生态发展。与县生态环境保护局、水利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等20余家行政执法单位共享信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强化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案监督,坚决纠正有案不立和该撤案而不撤案现象。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监督纠违作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生态环境资源监管漏洞,及时向有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3件,促进有关部门堵塞监管漏洞。

截至目前,该院提起公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45人,立案监督2件2人,督促整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污企业24家,监督3名犯罪嫌疑人补植林木7亩、修复生态林地60余亩。(文/牛凌云)

上一篇:语文教材合理运用论文下一篇:生命意义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