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校毕业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要规范市场行为;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转型期高校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转型期高校毕业论文 篇1:

关于转型期高校物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思考

[摘 要]物流人才供需的市场平衡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论文分析了转型期物流行业及人才的市场需求特征,结合高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动向等,探讨当前物流人才市场供需错位的原因及症结,提出平衡矛盾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物流人才;需求;就业

作者:李利华 程赐胜 胡正东

转型期高校毕业论文 篇2: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要规范市场行为;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人数增多,新专业设置相应增加,而毕业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以及目前整个人才市场呈现出的供大于求的局面,都给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一、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图所示:

(一)经济结构的影响

1.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最大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行着战略调整,对劳动力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就业弹性[1]看,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我国1999—2006年第三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57,第二产业为0.34,第一产业仅为0.06。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仅为33.6%,而国外发达国家在7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0%。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美国为81%,印度55%,而我国只有27.5%。如果我国的第三产业提高到印度从业人员占55%的水平,将需要从目前的1.9亿人增加到3.9亿人,增加约2亿人。

2.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就业

粗放型和集约型方式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的影响正好相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一些低素质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技术含量高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更有利经济可持续稳步增长,但就业机会可能会减少。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采取的是增长优先的战略,因此虽然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很高,但对就业吸纳能力并没有同比增长,就业弹性反而下降了,形成了大投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但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就业弹性也会有所提高。

3.所有制结构对就业容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说来,混合所有制结构比单一所有制结构更有利于就业数量的扩大。目前,我国采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尤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就业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总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这个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据不完全统计得的结果显示,我国各个行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1,如果我国的GDP增长率保持在7-8%的水平,则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500—560万。因此,如果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扩大就业的空间。

(二)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2]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结合、共同构成的人才供求平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双向选择。

1.市场主体的影响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市场的两个主体。可自由参与市场活动的毕业生是市场的供给方,如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受到种种限制,不能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的广泛性、公正性就会受到影响。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还影响着市场的供求状态,使市场在供不应求、基本平衡和供过于求三种状态间运动,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是不良的市场状态。

2.市场规则的影响

市场交换方式和规则影响着就业的实现水平,也影响着人才供求和流动。如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二元分割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造成城市就业人口的过分集中。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紧密相关的人事、劳动、户口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措施不配套,影响着人才的合理流动。另外市场在维护供需双方合法权益方面法规是否健全、调控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市场运行的秩序。

3.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影响

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特殊的就业群体,有自己的特性和缺点,比如动手能力差,工作经验不足,人际交往不和谐等,而部分用人单位缺少整体、长远、发展的人才观,在毕业生引进上采取短期行为,不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同学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人要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缩短岗位适应期,这正好是大学生的软肋,这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还有的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单位实际需要而一味抬高学历门槛,造成人才浪费,也加大了单位的引进成本。这些都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很不利。

4.用人单位需求数量的影响

作为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过去作为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现在改组改制,普遍采取减员增效的措施,引进毕业生数量明显减少。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公务员普遍实行公开招考,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高,机会减少。我国还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增加、农民进城打工增加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的“三峰叠加”[3]的局面,也更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高校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培养质量和结构决定着能否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毕业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实际能力、学校的名气及专业等与高校相关因素在毕业生就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1.学生培养质量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培养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学校基本上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忽视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性培养。许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一些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比较陈旧,落后于当今科技发展,许多理论和知识在实际工作早已不用了,而用人单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在高校的课程和培养中反映出来。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上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十分关键的因素。

2.人才培养结构的影响

高校在学历和专业结构上应保持合适的比例,才能使供需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我国高校在学科和专业结构中对社会需求预测手段不科学,无法做出准确预测,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急需的专业毕业生供应不足,而需求较少甚至已不再需要的专业毕业生又供应过剩。

3.就业指导的影响

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达不到学生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信息服务落后,把就业指导工作当作行政工作来做,对就业趋势不做深入调查研究;在思想上,学校对学生就业状况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认识不充分,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明显不足;至今许多学校还没有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心这样的机构,学生就业工作比较被动;就业指导课还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并且至今仍未引起许多高校的重视。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提高择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4.成人教育的影响

飞速发展的成人教育,对普通高校毕业生也形成了一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和新课程。用人单位经过多年的实际和比较,更愿意使用成人教育的毕业生,愿意把自己的干部职工送到各种成人教育学校去学习和培养,而对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慎重。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当然成人教育的毕业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后劲小的弱点,不如应届毕业生有发展潜力。

(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态度和行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毕业生统包统配就业制度,限制了他们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的积极性,助长了他们在就业问题上的依赖心理,形成了以依赖性强、风险性差、竞争意识弱为主要特征的就业观。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观上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毕业生期望收入与社会收入实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在用人单位访谈中,许多单位也反映现在有些大学生刚刚毕业所要求的待遇过高,远远超过社会目前的实际水平,大学生刚到单位还没给单位做出什么贡献就要求高待遇是不现实的。

2.毕业生期望职业、就业地域与社会需要有较大差距

毕业生选择在京、津、沪、渝直辖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在内地省会城市工作三项加在一起,占到了绝大多数,而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极小一部分。毕业生一般选择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三资企业等就业五项加在一起,而不大愿意到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就业。

3.毕业生更加强调自我实现,忽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

市场经济社会是竞争社会,积累个人竞争资本能够更好地改变自身的就业空间和生存方式,这促使毕业生更加执着地追求个人素质提高,但也暴露了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在职业与事业、奉献与索取等矛盾中,个人主义价值观往往占了上风。

二、针对影响因素的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受到经济结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必须建立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政府要适度干预市场,协调、完善经济结构

自主择业政策启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有其积极意义。但作为市场配置手段,不可能实现最佳的人才资源配置,因为“市场经济的实践却常常不如自由市场理论所描述的,单靠市场就能完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时常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天生’的缺陷。”在就业市场运行中,难免出现“市场失灵”,而运用政策手段予以补纠,则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原理的基本要求。“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或社会自发趋同便可实现的,它的出现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在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在完善市场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此时面对上述问题,政府就要做到:

1.加强相关立法,完善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的制度体系

毕业生资源市场是由一系列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分工协调而形成的结构与体系构成,它们共同决定毕业生资源市场的功能与运作形态。随着市场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府应加强政策立法,完善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体系。

2.规范政府干预就业市场的职能与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但政府的干预容易越界,因此,在政府对就业市场的管理中,应首先明确规范政府干预就业市场的职能与行为,才能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

3.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

政府应重视建立就业信息渠道,因为“信息网络系统是个无形市场。它高效、准确、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信息,使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信息量得以扩大,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最终实现就业信息的综合利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展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的网络,加强信息服务,使大量的基础性的信息交流能在网上进行,可以大量避免大型的洽谈会,降低成本,提高就业效益。

(二)就业市场要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协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系

1.加强市场建设,营造全新就业环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就要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顺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营造一个全新的市场就业环境,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全面、高效的人才供求对接平台。

2.用人单位要自主选才、量才适用,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用人单位有了自主选才的机会和权利。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用人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直接到市场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可以选拔到合适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和有序化,用人单位必将形成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此外,就业市场的建立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动力和挑战,形成竞争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工作条件,才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高校要改革培养管理体制与就业制度,适应市场化的办学要求

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实际是对高校办学质量的检验。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高校必须适应市场化的办学要求,改革培养管理体制与就业制度,具体应做到:

1.按市场化要求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高校应在了解劳动市场的各种需求动态和本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基础上,自主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自觉按就业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和用人要求,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力争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把握市场需求,解决就业与单位需要的关系问题。学校在参与就业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就业信息的反馈,搞好人才市场的预测。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学校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可加强社会单位与学校的沟通,在紧密的沟通联系中,解决人才的供需关系。

3.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目前的高校管理机构的职能设置不能适应高水平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的管理职能设置。随着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不但在高校应设立机构,在政府人事与劳动部门,亦应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只有职能机构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学生才能有效了解单位的需求状况和国家颁布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文件精神,才能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选择职业。

(四)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知识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社会不仅给无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给低知识者和旧知识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知识,是今后就业的资本。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1.转变就业观念

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

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

三、小结

从宏观角度分析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经济结构因素、就业市场因素;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高校因素、用人单位因素、毕业生自身因素。其中有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政策不完善,政府干预市场不适度;就业市场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规则不健全,信息处理不及时;高校办学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不明确,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能力欠缺,整体观念差,就业观念不合理等各个方面。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就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繁荣,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就业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自身在社会和学校的配合下共同努力。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要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加强教育培养;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素质、降低就业期望;同时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注释:

①就业弹性:即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增加0.1个百分点.

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三峰叠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增加、农民进城打工增加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加.

参考文献

[1]王保义.论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5):40-42.

[2]邱少明.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透析:现状、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22):61-65.

[3]陈淑英,马德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山东经济,2004(7):42-44.

[4]赵天武,兰顺东.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8):32-35.

[5]曹欣荣.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05,10(03):23-25.

[6]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27-129.

[7]张月军.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3-25.

[8]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张炎,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张遐道.择业就业—大学生求职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属河南省2010软科学项目《河南高校大学生充分就业路径研究》(102400430042)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谢启文,男,新疆博乐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发展与福利保障。

作者:谢启文

转型期高校毕业论文 篇3:

转型期高教理念重构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在社会结构转型期与高校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着改变。高等教育应摆脱传统价值观与表象上的传道授业的禁锢,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创新力与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培养。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改革的关键,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理念主导下的改革。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人数在急剧地增加,虽然社会受教育的人数在增长,教育层次也在提高,但经过十几年的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出现饱和的状态,同时出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不高、社会评价不高、毕业生心理有一定落差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发达的社会经济与落后的社会经济同时并存,传统与现代两种体制相互交织,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结构方面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社会的转型与高校经历的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形成激烈的碰撞,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人才竞争日益严峻的趋势,迫切需要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切合实际的调整。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1计划”)立足于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人才、学科、科研”相统一的创新能力要求,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及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多角度提出了重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对转型期高等教育理念的再思考

1.审视大学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堡垒,它以追求真理与知识为目的,担负起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并在规范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素质提出改善与提高,它是社会文明、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公信机构。我们要大学,是需要这样一个组织去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1]牛津大学的纽曼教授在《大学的理念》里提到: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现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2]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进一步提出:“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它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3]

1905年,因美国的赠地政策而受益获建的威斯康星大学,其校长范·海斯曾对大学的功能做过全面与科学的表达,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传播知识与真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还要服务于社会。自此,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三个功能。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病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学生是高校的产品,企业是这个产品的需求方,这就需要协调双方的利益诉求以达到平衡。首先,高校的办学理念要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与企业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等同于企业的需求目标。从供需层面来说,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提高各项综合素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企业作为赢利性机构则是从适用性考虑吸纳人才。高校的“社会适应论”与“闭门造车”都是不可取的。但高校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与需求的取向还是具有统一性的。高校培养有用之才,企业录取有用之人。高校要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是关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永远是第一位的;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创新与科学管理是立命之本。只要高校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企业、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地与行业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培养人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科学合理、双方受益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难。

2.高等教育转型中的困境

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只要是一个组织,就不可避免遇到治理的问题,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够保证大学的培养目标与理念得以实现是解决若干困境的前提。制度是个人或组织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约束个人行为的规则、章程甚至是某种道德观念。[4]学生来到学校,最终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与之产生直接关系的是教师,而学校衍生出的所有管理机构无非是服务于学生与教师,或者说是教授为了创造知识而派生出来一些对行政系统服务的需求。[1]因此,教师应该是这个制度安排中需要关注并要通过某些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之发挥核心作用。但实际中,高校“官本位”的症结较严重。在学校,校长一人说了算;在学院,院长一人说了算;“绩效考核”“学而优则仕”都是从属,教师与学生一个等级,甚至教师害怕学生,因为学生要评定教师的行为。正如张维迎教授在《大学的逻辑》中所指出来的学生评教的弊端,学生去评价教师的课讲得好与不好,并非是一个最有效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怕学生,越是严格要求,得到的评价越差,教师们会逐渐向学生低头,用简单的考试、上课漫无边际的笑料来哄着学生打出高分。教师的创新思想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他们参与学校管理、教学的能动性。在集体意志向个人意志妥协的过程中,牺牲的是学生的未来。此外,不完善的教师职称选拔制度让教师们一方面各自为政,各做各的科研,彼此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科研与教学、产业相脱离,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完全封闭起来。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双肩挑的职责,但二者又具有某种时间上的替代性,在教学上花的时间多了,科研的时间自然就会少,这就需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国外优秀大学的教授们走在各个学科的前沿,在教学领域做着原创性的研究。这与我国教师科研的内涵有很大区别,国内高校的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只能说他们是知识的播种机,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发动机,是创造知识的源动力。如果我们的智慧团队都能做原创性的研究,将研究的对象放在学生身上,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会大大提高,但如果教师们都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那么也很难期望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3.大学理念的重塑

大学是传递文明、创造知识的公信机构,作为社会人文精神的代表,在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的教育理念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保持着先进性与前瞻性。首先,是社会责任感的重塑。高校是社会的组织,具有社会功能。同样,大学生也应具备社会人的身份。大学生既要从社会组织中汲取营养,同时也要作为一个社会人服务于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给学生作报告时指出,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和对亲人负责,对周围的人和更多的人负责,进而对民族、祖国、社会和人类负责,做一个有价值、负责任的人。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青年人的责任担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现实理想的重塑。大学的教育以人为本,应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品德。理想是推动其努力的源泉,人们追求理想的过程是对现状不满,超越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时间是不确定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当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时,需要勇敢地面对,而不是将理想的破灭归咎于客观。大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能力,而且更应该教会他们以正确的观念对待适应社会的结果,这正是服务于社会的前提。最后,创新思维的重塑。解放思想、探究真理是超越和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现代的教学理念应采用批判性思维方式,不唯书、不唯上,破除一切桎梏与繁冗。而之上谈到的社会责任感与坚持理想与现实的平衡都需要这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来克服自身的狭隘与局限。思维的创新无论对学生或是教师而言,都将是推动其提升自觉意识,增强其判断能力及不断超越自我的方式。

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的理念也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着创新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对人才培养的模式、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1.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路径

“2011计划”协同创新工程为新时期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有限的实践环节也停留在简单的“走出去与请进来”这样的认知行为,理论空洞、实践浅薄、教学手段单一。造成的结果就是毕业生在走出学校、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出现断桥。协同创新机制将有效改变这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体系,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与科研资源,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动性与教学活力,将研究所、企业人员引入高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

2.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校要走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困境,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关键的出路。具有创新观念与先进管理制度的企业是行业的模范,高校只有与以创新为力量之源的企业合作,高校的发展才能持续。与之合作,共同创建研发平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企业消化吸收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高校成为这一创新平台举足轻重的参与者,这将有利于企业继续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将学科与产业有机结合,在具有创新环境、创新团队、创新要素等条件下,将高校的创新能力提升到产业的最前沿。

3.协同创新是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有效保障

目前,很多学生一毕业就会面临跳槽、转行等逃避现实的情况,实际就是从内到外都无法将书本与现实的世界相融合。如果高校仅仅在传道授业,那么学生继承的衣钵也仅仅是干瘪的理论与不切实际的模型。如果高校的教师没有创新思维或是缺少创新的动力,那么学生的创新思想也将受到抑制。知识的创造需要自由的环境,而自由则意味着所有思想、理念、规则都可能受到挑战。在追求博学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引领学生走在时代的前面。在协同创新指导下,高校培养的不仅是具有创新思想、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适应社会的全面战士,更应该是领导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动力量。

4.协同创新是社会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可以复制店面却无法复制人才,诸如一些国外的连锁经营企业经常因管理人员的缺口而影响企业发展,有些企业不得不将招聘到的学生进行“回炉再造”。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困境与国内企业如出一辙,高级管理人才和具有创新思维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如在整个消费品行业中需求缺口最多的岗位是具有行业经验的营销人才与品牌管理者。特别是在网络消费繁荣的今天,一个产品一年百分之五十的利润都用在市场推广和营销上,因此对于在行业内具有背景经验、出色的产品策划和有过成功开发新渠道的人才是消费行业所追捧的对象。

转型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5]。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法等多要素进行科学协调,将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相一致。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参考标准,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将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在协同创新理论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简单地引入企业、科研院所,也并非带着学生直接进入生产单位,而是通过对企业与社会需求的分析,由协同单位与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中获得创新能力。

2.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

重点是高校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纳入教学平台中优化利用。传统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在近年的高等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环节在不断改革,但实践教学体现的效果并未完全显现。可以采取对于向全院开设的公选课适当缩短理论课时,相对延长实践课时,并引入企业师资投入教学环节,可以大大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薄弱环节。由于大学的课程体系有着自身的系统性,在教学规划中尚不能完全市场化,但选修课程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有利于其提高实践与应用能力,这些具有实践性质的选修课的开设,将弥补高校课程设置方面缺少实践课的缺陷,企业师资的注入,为课堂带来新鲜的血液。

第二,建立高校与高校的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间培养机制的协同创新体现于具有不同优势与办学特色的高校之间进行合作培养人才。这种模式是将具有优势的学科在高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这种交流与共享体现在师资、课程、学生等领域。高校间将彼此拥有的教学资源,如优质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向其他高校开放,其他高校的学生可以自由登录学习并接受在线学习指导。协同创新平台还体现在高校间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与校校联盟,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方面。

第三,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平台

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985工程”高校与“211工程”高校,与具有同样优势的科研团队的科研院所强强联合,会对国家的一些重大研究项目产生推动力。具有战略高度的国家基础类、重大工程类项目往往依托于科研院所的优势团队,并结合于高校的科研成果,双方的协同科研创新势必对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产生推动力,同时,院校间的科研协作将有助于激励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构建导师—项目—学生之间的科研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3.创业竞赛与教学、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第一,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思维的创新,而思维的创新受益于创新环境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实践,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主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感悟融为一体。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不同层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这些竞赛的内容还要更加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校在大学生参与创业竞赛中要给予支持与指导,形成高校创业办、指导教师、创业团队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

第二,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

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6]高校是产、学、研的共同体,这其中当然也应该包括学生。目前,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于科研所、教师的身上,学生参与科研的层次较低。对于一般的高校,教师还在拘泥于传教授业的基本业务。而“君子不器”,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对象,同时也应是科研创新中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推动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对学业的扩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以创新推动高校内部改革,提高各部门协同创新的能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对外,需要通过整合其他科研单位、企业、政府等各部分协同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对内,高校的各行政部门间同样需要协调一致。教学层面负责构建学生的基本知识与素养,通过创新理论、创新方法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管理层面则需要从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实践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服务,如大学生创业平台、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等方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创新精神。

在经济转型、高校面临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的理念将发生全新的转变,以人为本,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具有服务社会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新一轮高校改革战略的关键举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应相互协调,促进组织之间以高效、开放的姿态建立合作平台,共同培养具有自信心、创新力和社会责任心的人才。

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管类课程体系与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号为“UPRP20140302”及2014年大连工业大学教育成果培育立项“教育国际化在经管类学科建设中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9,23.

[2]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9.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 北京:三联书店,2002:137.

[4]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4.

[5]许晓冬.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研究—基于新三元主体、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9.

[6]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50-452.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许晓冬等

上一篇:汽轮机监测分析论文下一篇:语文课本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