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2022-04-18

摘要:观察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使现状,可以发现,事物发展都具有双方面的影响,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迎接挑战都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准确的行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技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篇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十年回眸

[摘 要]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有分析新福利经济学等六种支撑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国应如何应对等。近十年的研究文献分布在时间表现为中间多、两头小,研究人员和机构分布较为分散等特点。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壁垒;对外贸易

引言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形式。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贸易自由化日益加强,各国开始以隐蔽性的形式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区别于过去的关税措施为主要保护手段的传统贸易保护主义。自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人们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提供系统的资料,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决策参考。

一、 研究设计

样本来源。本文样本选自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新贸易保护主义”为主题,搜索时间为2003—2013十年时间,对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进行搜索,得到符合要求的208篇论文作为样本。笔者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分布、核心作者、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样本进行分析。

二、 研究状况分析

(一)文献分布

在对文献分布进行分析时,笔者运用了时间分布、来源分布、机构分布和基金分布等四个维度进行梳理。

1.时间分布。本文将文献按年度进行论文数量统计,如表1所示。

表一和图一显示,近10年间,从2008年起,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论文呈急剧上升趋势,从2011年起,论文数量开始下降。由此可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由于进口国的需求疲软,我国外贸增速降至入世最低点;另一方面,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有所增加,制定新贸易保护措施使本国尽快摆脱困境,一些国家政府和行业组织日益频繁地对中国出口产品和企业设置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成为热点话题。自2011年以来,西方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减弱,贸易壁垒现象开始相对减少,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不再成为热点。而在2008年之前,世界经济呈平稳发展趋势,贸易壁垒现象相对较少,新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研究也非热点问题。

2.来源分布

统计显示,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献分布于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共有203篇,其中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88篇,上述文献分布于40种不同的期刊,分布不均衡。其中,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期刊有2种,共36篇,占17.3%,表2呈现了这些期刊的种类。

由表2可知,现阶段我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发表在CSSCI上的只有88篇,其中,发表水平最高的刊物是《世界经济》杂志,赵瑾在《世界经济》发表的《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一文被引用43次,下载1517次,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篇论文。

3.机构分布

表3显示,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献作者最多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这说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学术机构。

4.基金分布

统计显示,新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世界贸易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受到了我国一些基金的支持和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是资助力度最大的基金组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项目产出的成果也最多。

(二)核心作者

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著名国际贸易专家,对外经贸大学薛荣久教授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论文被引频次最高,达到九十次。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陈泰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轩、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瑾研究员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文献被引频次也在40次以上。

(三)热点主题

对被引频次前20位的文献结合知识脉络的可视化分析,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5个热点主题。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1)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指一国通过增加一些技术性的标准来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的贸易保护措施。技术壁垒有隐蔽性和合理性的特点,对进口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具体的规定,以阻止低于规定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技术标准的提高可以影响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提高技术要求和检验程序来限制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口。在技术认证上,当代最流行的国际体系认证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等环节进行审查和检验,经认证合格后,由权威机构授予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以证明某项产品是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技术壁垒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对于技术条件水平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一道阻碍出口贸易的屏障,将技术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拒之门外;同时,技术壁垒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更新生产设备、引进生产技术、完善企业管理等等,提高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意识。

(2)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市场准入的环保标准,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一国为了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保护措施,是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暂时达不到发达国家制定的产品环境标准,发达国家利用这种由于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环境标准,将环境标准与贸易保护挂钩,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优势,这种以“环境保护”名义在国际贸易中引入所谓“环境条款”,借以歧视乃至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的做法使绿色壁垒迅速发展。

(3)劳工标准。劳工标准,是指关于处理劳工关系和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则、规则。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提高劳工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准入标准,表面上合法化,是各国企业用工的发展趋势,是一种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4)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家之间纷纷组成经济贸易组织,共同保护组织内成员的利益。当代贸易保护主义不再只是以国家为单位,而趋向于区域性的贸易壁垒,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一种区域性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方面使组织内成员贸易更加畅通无阻,促进内部经贸发展,另一方面,它形成了对外的贸易壁垒,保护组织内成员国的市场,同时组织内成员国可以合作联合抗衡外部国家的竞争行为。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西非共同体、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3.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保护对象的广泛性。传统贸易保护主要是保护国内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如对幼稚工业的保护等,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范围从传统的弱势产业发展到优势产业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对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等的贸易保护,如专利保护、技术壁垒等,发达国家延长了优势产业的垄断地位。对优势产业的贸易保护不仅会破坏国际市场竞争的正常机制,还会阻碍优势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损害本国利益。

(2)保护方式的多样性。首先,新贸易保护主义从传统的关税保护向多种非关税壁垒转变;其次,保护的产业领域更加广泛;同时,贸易保护从单一的国家向区域性转变,一些国家纷纷结成经济贸易组织,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

(3)保护手段的隐蔽性。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但是明显的非关税措施日益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因此,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环境保护等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青睐。WTO的某些例外条款被发达国家利用,凭借其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壁垒,形式上合法,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为名号,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4)保护制度的法制化。为了使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措施更加合理,新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环境、资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由,使得贸易保护名义上的合理化,发达国家会采取措施使得新贸易保护措施更加法制化。如修改相关法律规定等,使措施更加合理化、制度化。

4.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不同,但都企图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各国之间为了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而进行各种碰撞,必然造成各国在对外贸易上的摩擦,因此,新贸易保护主义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

(2)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迅速崛起,对发达国家逐渐构成威胁,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失业情况不容乐观,使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因此,发达国家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以此来维持其优势地位。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确定,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被约束,发达国家不得不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应对竞争。

(3)WTO制度的约束。为了促进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WTO要求各成员国大幅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成员国对保护国内市场的传统手段受到了限制,为了能在日益严格的贸易自由化制度约束下保护本国市场,各国开始寻求新当然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从而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出现。另外,WTO例外条款的设置也被用来作为贸易保护的依据。〔2〕

(4)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正在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同时,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成本高,能耗高,其传统优势产业逐渐丧失了国际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失业人数上升,贸易收支逆差增加,要求国内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全球产业结构的变迁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5.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1)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复杂化。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构成威胁,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的限制,使得国内企业的损失不断增大,提高了我国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度,我国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严峻。

(2)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益损害较大。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重点对象,特别是加入WTO后,各国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更是愈演愈烈,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由于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商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发达国家通过出于对本国经济保护的需要,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限制我国价格低廉的产品进入其市场,严重损害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利益。

(3)影响国内经济运行和就业状况。发达国家出现经济、社会危机,本国的经济实力下降、产业竞争力衰退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转移国内危机。我国现在正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市化进程缓慢,但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形成了新的难题和阻碍,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困难重重,并可能把外贸方面的危机转移到国内,使得经济增长放缓,失业人数上升。

6.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1)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完善贸易保护预警机制,向企业及时传达有效的有关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帮助指导国内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新动向,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对广大企业服务加强,对企业给予法律方面的援助,积极应诉;其次,加强政府间的交流和协作,有效化解国家贸易摩擦争端,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3〕

(2)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积极适应国际标准。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形势下,应该尽快适应,同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以适应国际水准。

(3)改变对外贸易战略,减少贸易保护对我国的损失。目前我国主要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了应对其他国家对低廉产品的反倾销行为,企业应该改变对外贸易战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支持跨国企业的发展,鼓励各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进行生产销售,绕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保护的威胁。〔4〕

(4)充分利用WTO体制约束,改善我国贸易环境。WTO运行机制各国都必须遵守,对各国的对外贸易有一定的约束力。我国要积极争取在WTO运行机制完善建设的发言权,利用有效的多边贸易体制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行为,化解我国的贸易摩擦,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三、结论及研究趋势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新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日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文献的数量上,有中间多,两边少的特点,研究质量上不断提高。在作者分布上,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作者较为分散,从热点主题上来看主要有新福利经济学等六种理论支撑新贸易保护主义,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具有隐蔽性,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朝着区域化、集团化的方向转变,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全球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WTO体制的约束等,对于新贸易保护主义,我国要积极应对,通过政府发挥作用、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和提高技术水平等对策,积极改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新贸易保护主义会继续存在,无论是目的还是手段上,新贸易保护主义都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在不同的经济背景和发展主题下,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也随之变化。近期,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绝非一日之谈,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低碳经济作为新的保护措施对我国出口进行限制,这也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的趋势。伴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这一趋势,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必将加深和扩展,低碳贸易问题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焦点。

〔参 考 文 献〕

〔1〕秦法萍,郭立银.对当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的思考〔J〕.前沿,2006,(10).

〔2〕王佃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4).

〔3〕宋才发.新贸易保护主义背离国际公平贸易准则〔J〕.贵州社会科学,2009,(07).

〔4〕薛荣久.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在哪?〔J〕.人民论坛,2009,(03).

〔责任编辑:陈玉荣〕

作者:李卓

新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篇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摘 要:观察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使现状,可以发现,事物发展都具有双方面的影响,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迎接挑战都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准确的行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技术。本文就针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观察展现途径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的贸易模式内容,并采取积极思考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维护世界贸易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贸易;保护主义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正稳定走向繁荣富强。面对当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测试,希望能够在西方国家的阻碍和干预环境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支持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及展现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环境条件下,体现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其发展途径和展现形式。观察当下新贸易形式的发展,很多西方国家会将绿色的贸易壁垒制定成具有体系规范的制约性条件进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阻碍。主要先在出口市场中不断的增设不符合实际生产环境、条件的产品要求,专注要求绿色的产品外在条件或者是降低环境生产资本等。其次,新贸易保护主义会在技术层面设置壁垒,主要是针对出口的商品设置更多的检验和认定标准,检验项目不断增加,名称也是不断变化。这种情况下的监管和检验并不是明确透明的,严格的标准形成了产品生产技术上的阻碍因素。最后,新贸易主义可以控制自身国家对外贸易的往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整和监督。同时,新贸易主义也可以表现为反倾销的情况,通过反倾销的形式将原本存在的制度和体系逐渐消磨,影响了世界贸易经济准则。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的贸易模式

1.资源整合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加速的过程中,也推进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使,在新贸易保护的体系中逐渐实现了对贸易方式的主观引导,资源的整合、协调运作就是其中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引导新型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增加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实现充分的合作交流,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贸易发展方式迅速的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变。推动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改变传统的贸易环境,在传统贸易经济往来的理念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此实现对大环境的改革,并积极推定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增强我国社会的经济竞争实力,需要不断的关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实现对我国市场内部经济经营调整的宏观决策。另外,观察到当下全球化经济不断融合,我国社会发展国际贸易同时需要加速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强化地区建设,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积极发展,也保证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集团化发展模式

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新型的贸易发展方式不单单要进行资源的调配和运作,另外一方面还需要针对经营的模式进行整合,需要观察到集团发展的形式化科学有效性。如何建立科学的经营模式,需要努力转变销售方向,不光光需要进行内部销售,还应该切实的将出口的贸易运作转变为向内部销售的需求。在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初期,社会会将创造经济收益的希望寄托于出口贸易,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将外汇充分的引入到国内,但是适应的时间段是有限的,仅限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开始阶段。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转变,积极的运作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经济收益。这样的时间阶段,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目标就应该从出口贸易的角度向内部回收,考虑到内部需求的贸易量不断的再增加,以内部销售的形式逐步减低出口贸易量,是更加适合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式。出口贸易向内部销售的转变方式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一种保护的政策,同时能够增加内部的经济收益,也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

3.贸易保护主义价值创新发展

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行使的过程中也在侧面推动新时代环境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刺激我国经济价值不断上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销售,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推定自主发展,希望能够以全新的理念和生产模式巩固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根基力量。传统的经济运作模式停留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角度观察当下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下的经济运作模式可以发现,当下的产品销售已经更加注重企业的品牌效应,更加关注销售的策略和方式,转变了传统的销售途径,当下我国企业和产业链条希望以综合的实力提升品牌效应,希望能够在管理的层面更上一层楼,紧紧追随世界的先进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交流中可以发现,我国产业链条管理层面上的缺失会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这是造成贸易壁垒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企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能够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在世界市场竞争的舞台中以优越的质量战胜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时代贸易。

4.注重风险管理与控制

防患于未然是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注意不断的创新和提升,还需要关注到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产业链条的发展需要关注到风险的预防和管理控制。建立科学、及时的预警体系,对于实际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有利,从贸易交流执行的前期进行相关的出口贸易保护更加有效,提前优化的体系对于贸易的监督和管控更加具有优势。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可以发现,出口贸易的经济收益额不断增加,因此也加速了贸易壁垒的形势发展。如何解决当下出现的贸易壁垒问题,需要进行严肃的考量和观察。关注贸易壁垒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应该切实深入的发现造成贸易壁垒的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可以制约和预防贸易壁垒的方式和途径,进而实现归纳总结经济运作问题,吸取经营缺点的预防和解决途径,从深入内部的体会经验教训实现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预警体系建立,进而实现完善体系增加经济经营参考价值的目标。其次,我国社会产业链条应该也提供积极的辅助和协调运作,实现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支持,以全面、科学的途径辅助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运作。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建议

1.在宏观层面上政府部门的举措

以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下我国社会经济贸易发展的先决环境条件,展开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分析和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建设性对策希望可以提升我国经济贸易市场的价值,并且不断的完善我国新型贸易的整体构架,促进我国经济收益质量不断上升。在调整和执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政府职能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占据主要位置,需要进行政策上的规划和调整,并且积极的宣传和推广新贸易保护主义,向下级积极传达保护主义理念,实现对下层管理和培训的目标。政策的完善和推进主要是为了抵抗贸易壁垒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硬性,通过积极的方式去观察和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发展市场经济的科学途径。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关注到与社会产业相融合的发展需要,不能单一的进行调整,应该客观、科学的整合两者的整体参与程度。除此之外,政府在作用还在于能够产生良好的指导和激发作用,只有充分利用政府的职能才有助于提升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才能够提升产业链条的工作效率,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我国经济增长的要求。

2.在中观层面上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

如何强化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执行,不光需要在宏观的制度体系上进行调整,还需要进行中观层面上的协助,如何行使辅助职能就需要行业协会积极作为。造成我国社会对外贸易出现壁垒的主要原因就是质量上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成为至关重要影响经济收益和市场价值体现的因素,通过行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提升产业链条的完善,才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的完善,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往来。行业协会还需要在世界贸易经济往来的过程中积极的交流沟通,通过合理的调解和信息传递解决贸易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实现增加贸易往来的需求,实现对企业的高效管理。行业协会不单单能够推动经济贸易往来的成功,还可以辅助政府推行宏观的制度执行,实现了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兼行了监管的工作内容。

3.在微观层面上出口企业发挥市场的主体功能

促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推广不光需要从宏观上进行监督和指导,还需要进行中观层的协助,另外还需要坚持微观层面的辅助,以此确保出口贸易行业的稳定发展,出口贸易企业的实际市场运营离不开技术的提升,也不能脱离监督管理的需求,只有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和销售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够充分的实现对贸易壁垒的控制,从营销的多角度途径出发,实现对生产链条的完善,整合资源节约生产消费,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价值,也使企业的实际效益得到整体上的提升。目前我国社会对于企业生产技术和品牌效应的体系构建能力缺失,影响了实际的企业职能维护工作稳定进行,只有增加对企业品牌效应的推广,并且积极的提升国内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够改善当下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现状,促进与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交流和沟通,奠定我国综合实力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和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及展现途径,了解并掌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的贸易模式,希望通过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建议改善当下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实现对经济收益的提升,也满足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虎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J].求是,2011,02:60-62.

[2]杨励,韩倩倩.经济全球化与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历史脉络、根源与前瞻[J].国际经贸探索,2011,02:7-12.

[3]赵树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辨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85.

[4]封媛嫄.经济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0,01:206-208.

[5]毛群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原因及对策探析——新政治经济学视角[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06:1-6.

[6]陈松洲.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35-39.

作者简介:邵斯文,女,汉族,辽宁,学生,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

作者:邵斯文 田海霞

新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篇3: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及其表现特征

[摘要]进入21世纪,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从而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SA8000)、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这些演变背后存在众多的理论支持,研究这些演变及其表现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表现特征

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趋向自由化,各种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非关税壁垒逐步被取消,利用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和约束。突破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必然。正是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其目的虽然仍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是在新的全球贸易条件下,寻求以新的形式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实施贸易保护,以保护本国就业,维持本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和实际效果的有效性等特点。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经常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表现形式。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如保护就业论、保护环境论、劳工标准等,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由于新贸易保护关注焦点的变化,从而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SA8000)、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据估计,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论者所主张的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已采用的新贸易保护措施达十多类,如地区经济主义、劳工标准、环保、强化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权、市场准入、产业政策保护等等。与此相关的贸易保护理论,便成为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

1、新贸易理论。20世纪70、80年代,沿着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研究路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产生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新的合理性的辩护(P·Krugman,1979;K·Lancaster,1980;A·Dixit,1984)。新贸易理论放弃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基本前提假设,转而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重新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形式、贸易保护政策的效应和最优贸易政策等问题进行探讨。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仅是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的差异(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的差异(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而且还有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交换中的政府行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市场自由是一种次优状态,适当政府干预有可能改进市场的运行结果。因此,一国政府可以凭借产业政策、补贴政策、经济外交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新贸易理论包括两种理论: 一种是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布兰德和斯潘塞提出的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论”(J·A·Brader&B·J·Spencer,1981,1985);另一种是由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概念演进而来的“外部经济论”(Ethier,1982)。前者主张通过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战略性政府政策干预,进而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外国竞争对手的决策行为而转移一部分超额利润,从而提高本国福利水平。后者通过外部经济效应方面的战略性政策干预,使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不断获取动态递增的规模效应,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其所获得的利润会远远超过政府提供的补贴。

2、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该理论是由英国学者(Tim、Colin 1994)提出的,他们声称他们主张的地区经济主义“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着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面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的选择”。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限,因此要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3ES)的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由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取代。地区经济主义贸易保护论者认为,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是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应优先于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轮的主要内容是: 以地区经济优先发展为核心,实现贸易平衡,强化贸易规则。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地区经济主义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即由一国的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在区域范围内,国家之间仍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区域外国家则实行共同的关税壁垒。

3、公平贸易论。随着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崛起,在某些产业领域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逐渐构成竞争压力,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开始主张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所谓的“公平贸易”,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本国市场的对等开发、放开,适应发达国家市场,借此为自己的贸易保护行为寻找新的借口。为达到这一目标,他们拟定了两项判断标准来裁决贸易活动的公平与否,一是“基于规则”标准,即以国际公认的贸易规则为前提。由于各国从自身角度出发理解规则,所以该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臆断性,根据自身政治经济需要对国际规则进行牵强附会或蓄意曲解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基于结果”标准,即以一国政府对本国贸易活动的经济效应的主观判断作为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依据。

4、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20世纪90年代还有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即将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理论应用于保护贸易中。其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实行限制,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限制。

萨缪尔森提出生产要素均等化理论,原本试图进一步阐明,自由贸易有助于促进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使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达到最优,从而提高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然而进入90年代后,由于东亚及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出口贸易发展迅速,某些传统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显著提高,对西方国

家的同类产品造成竞争压力。在西方国家中出现了要求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并且日趋高涨。劳动力价格均等化理论反过来则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用以对付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依据,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斯、美国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均发表文章或谈话声称,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的高生产率和低工资现象,使得发达国家难以与之竞争,这样必然会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

5、绿色保护主义。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观得到进一步弘扬的背景下,西方学者进而提出了所谓“绿色保护主义”的新概念。即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名,主张对那些凡是可能对环境与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加以限制和制裁,从而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为其贸易保护行为寻求名义上的合理性。当前,发达国家形形色色的环保立法以及各种双边或多边环保协议越来越多地直接涉及到与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生命有关商品的国际间流动,并且已经对自由贸易的开展形成了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对于污染产业采用替代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发达国家污染产业国际转移的伤害,另一方面又在商品出口方面经受着发达国家肆意推行以自己的环保标准为基础的绿色保护主义的阻碍,形成绿色贸易壁垒。

9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实质是利用新的国际形势,借用各种所谓“合理”“合法”的手段,保护西方发达国家在传统贸易产品上日益衰退的国际竞争力,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的目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保护名义的合理性、保护形式的合法性、保护措施的广泛性、保护目的的欺骗性等特点,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以收到多重利益,但同时也加剧了他们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特征

1、保护商品的范围日益扩大。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的是幼稚工业或弱小的新兴工业,主要涉及传统货物与农产品。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一方面是本国正在衰落的垄断产业如纺织业,另一方面是本国已经高度发达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金融业等,因此保护范围不仅扩大到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而且扩大到服务、技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目前,可以说受到保护的商品已经涉及各个行业,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近年来在商品的保护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个是对于服务行业的保护日益趋于严厉。当前,服务行业的世界贸易额增长迅速,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接近30%,其中美国的金融和快餐等行业对世界的扩张最为突出,这也促使世界各国加强对本国服务行业的保护。另一个是高技术产品领域的保护不断加强。由于技术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往往受到出口国的限制及其要求的进口国的保护。

2、随着区域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贸易保护从国家保护走向集体保护。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国家纷纷结成各式各样的经济贸易组织,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当代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显而易见,区域化和集团组织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贸易保护性,组建区域性经贸集团一方面可以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促进内部经贸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抵制贸易对手的入侵,保护成员国的市场。同时可以凭借组建经贸集团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国家的报复与竞争。在当今世界上,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条约组织、东盟、西非共同体等等经贸集团遍布全球。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从而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关注的焦点发生转变,由单一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还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前者保护的是幼稚产业,而后者保护的是战略性产业。但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如保护就业论、保护环境论等,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利,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关注焦点的变化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SA8000)、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

4、发达国家保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部门。农业、纺织、服装、钢铁、汽车、造船、家电等传统行业在发达国家均陷入结构性危机,发达国家加强了对这些行业的保护,一旦某些国家为保护这些部门而筑起贸易壁垒,其他国家就会因害怕损害自己的利益而纷纷仿效。同时保护的另一个重点是尖端技术行业。当前,发达国家的产业正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像电子计算机、光纤通讯、宇航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能力已被世界各国看成能否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上取得主动地位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鉴于其重要性,各国竞相对它采取保护。

5、国际贸易保护的技术化和绿色化日益突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作为贸易壁垒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贸易措施,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这主要表现为WTO的一些发达成员,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不断调整和提升技术门槛,技术要求趋严、趋新、趋多。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重要贸易保护制度安排。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加强,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发生变化,对环保与绿色产品的需求日渐增长。绿色贸易制度以保护国内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国内生态环境为理由,迎合了消费者对环境的要求,成为政府取得环境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绿色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贸易壁垒。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意识和治理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绿色壁垒往往引起出口成本的大幅提高,出口市场严重萎缩,被迫长期处于一种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廉价提供者的地位。目前绿色壁垒在国际上存在着扩张的趋势。

[责任编辑:孙巍]

作者:王亚飞

上一篇:科技扶贫农业科技论文下一篇:企业绿色营销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