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文化生态旅游论文

2022-04-18

如何走一条班级发展与本土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本土自然特色资源万绿湖为载体,将湖文化与班级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班级教育活动,用“美景”育“美人”,打造班级“湖文化”的育人特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湖文化生态旅游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湖文化生态旅游论文 篇1:

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其产业开发研究

摘要:向阳湖文化是历史留给成宁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开发向阳湖文化,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蕴藏巨大发展潜力、有助于推动成宁文化发展繁荣的朝阳事业,对于提高咸宁的城市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打造“香城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篇可以大做特做的锦绣文章。在鄂南绿色崛起、经济强市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大力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重视发展向阳湖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其竞争力,真正把向阳湖文化打造成知名文化品牌,促进鄂南经济的早日腾飞。

关键词:向阳湖文化;资源;挖掘;产业开发

一、向阳湖文化资源的开发成果概述

向阳湖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工作,已经持续了18年。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向阳湖文化研究者的积极推动下,十几年来,不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向阳湖历史文化资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而且注重向阳湖文化遗址的保护,奠定了向阳湖文化扎实开发、纵深推进的基础。

第一。抢救性搜集和整理向阳湖文化史料。1994年春。咸宁市启动了向阳湖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向阳湖文化得到抢救性挖掘,影响不断扩大。十几年中,先后组织了对冰心、萧乾、臧克家、张光年等300多位曾下放向阳湖的京城文化名人的采访,抢救、整理了近百万字的书信、日记、诗作等文字资料及大量图片和文物资料,在国内媒体上发表了100多篇人物专访。由陈白尘、楼适夷、陈早春、王世襄、牛汉等文化名人撰写的60多篇有关向阳湖干校生活的回忆文章,被全国30多种报刊刊载,为向阳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997年,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回忆录《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和散文集《向阳湖文化人采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与市政协合编的《湖北文史资料·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专辑》公开出版。2010年12月,《人民画报》隆重推出“重返向阳湖——探访文化部成宁‘五七’干校”专题,更是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二,积极开展向阳湖文化的学术研究。2000年6月6日,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成立,并创办了会刊《向阳湖文化报》,成为全国唯一反映干校文化的报纸,同时开设向阳湖文化网站和论坛。会员开始研究、挖掘向阳湖文化,创作了一批反映向阳湖干校生活的文学作品。相继在《咸宁学院学报》、《湖北档案》等期刊上开辟“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形成了固定的研究阵地。2001年,向阳湖文化研究项目被确定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在研究会同仁的积极推动下,“向阳湖文化”被国家档案局列为抢救项目:“向阳湖文学”被省作协列入“文学湖北”实施工程:“向阳湖文化研究”成为咸宁市第一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自2009年6月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升格为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之后,向阳湖文化研究力度加大,人数增多,层次增高,团队的合力增大。100多名会员从文学、历史等不同角度探讨向阳湖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向阳湖文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罗勇的散文《仰望雪峰》、金戈的小说《狗殇》、张磊的博士论文《历史在这里沉思——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研究》、田木的《向阳湖畔的脚印》、韩志的《诗意向阳湖》、谌胜蓝的《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同时,组织会员与柳河“五七”干校、天津团泊洼“五七”干校等干校研究者以及中央党史研究室等部门的“文革”研究专家交流。湖北省社科院也组成课题组,发表了《关于向阳湖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几个问题》、《干校文学论》等分量厚重的文章。2010年,我国第一部综合反映干校文化的丛书——《向阳湖文化丛书》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包括《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上、下)、《向阳湖诗草》、《向阳湖文化研究》和《城外的向阳湖》(上、下),其中《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荣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受到京城文化名人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成为研究干校文化的必备参考书。

第三,对向阳湖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长期以来,由于一些人为及自然因素,向阳湖文化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积极努力和向阳湖文化研究者的积极呼吁下,向阳湖文化资源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8年,咸宁市计委将“中国向阳湖文化村”正式立项。随后,咸安区开始着手对当时的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进行保护和规划建设。2002年6月,咸安区政府划定了向阳湖文化旧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02年11月,“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被湖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阳湖文化资源的保护上升到省级层面。2004年。咸安区编制委员会下发文件,成立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管理所”。近年来,“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又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全面地保护与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

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挖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史料搜集范围还不够广泛。目前,资料搜集主要限于向阳湖“五七”干校的文化名人以及他们对干校生活的回忆,对普通的向阳湖“五七”战士及后代子女的干校生活情况等资料搜集较少。二是学术研究的思路过于狭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向阳湖文化的较多,从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等角度分析这种特殊文化现象的较少。专门研究向阳湖文化的力量较弱,研究者仅限于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员及零散的民间力量。三是向阳湖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除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和王六嘴文化名人旧居外,向阳区、红旗区众多文化名人旧居损坏较严重,文物破坏程度较大。为了迅速改变这一状况,今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抓紧抢救挖掘、整理向阳湖文化史料,为保护和开发向阳湖文化积累重要资源。要深入开展向阳湖文化理论研究,吸收各类研究人才,发挥高等院校资源优势,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要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加大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的保护力度。

二、向阳湖文化的研究进展和方式

向阳湖文化研究从个别“守望者”的艰辛探索到后来一群“志愿者”的集体攻关,从少数人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力于京城文化名人的热情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例如,早在1997年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张惠卿、陈早春、姜维朴、傅璇琮、沈鹏、刘果、和穆熙等7位新闻出版界委员就联名提案,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领导重视并支持咸宁地区文化资源开发。时隔13年,在2010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发起,李传卿、黄楚平、郑心穗、仇小乐、毛宗福等2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向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建议重视保护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好风凭借力,向阳湖文化的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平台不断延伸,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成功地实现了“两个转变”。

其一,向阳湖文化由民间研究向政府层面转变,由自发式的行为向有组织的行为转变。

2011年10月29日,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咸宁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时,专程考察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他强调,咸宁要认真做好向阳湖文化这篇大文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探讨向阳湖文化的深刻内涵,把向阳湖这张文化品牌打响,推动咸宁文化发展繁荣,把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此,咸宁市及时成立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保护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向阳湖文化研究从一个人的“文化苦旅”和一群人的精神探索开始转变为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在省、市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成安区成立了向阳湖文化保护开发专班,并按照李鸿忠书记提出的“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继续搞好保护和开发工作。咸宁市、咸安区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督办会,研究讨论保护开发问题,并正式成立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保护与开发协调指挥部。核心区的房屋搬迁、征地、苗木补偿、测量,以及相关文物和资料的征集等工作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武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已经制定出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保护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向阳湖文化内涵。尽快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开发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省、市、区三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向阳湖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引导,做好协调工作。

其二,向阳湖文化研究模式由一元平台向多元平台拓展,研究内容由理论探讨向宣传、保护、开发多方联动转变。

一是以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为平台,开展前期研究。奠定了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促进干校文化名人旧址的保护利用,2009年,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升级为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在“铭记历史,弘扬文化”宗旨的指导下,研究会加紧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推进向阳湖文化研究深入发展。坚持做好史料征集、资料收集等基础性工作,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文史资料。在影像、图片资料的收集方面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给向阳湖文化研究提供更多详实可信的史料,201 1年春节前夕,研究会和咸宁电视台赴京抢救性采访20多位曾下放向阳湖干校的文化名人。研究会成员还围绕向阳湖文化开展学术研究,撰写理论文章,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出版理论专著,在《江汉论坛》、《文艺新观察》等刊物上开设“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在咸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媒体上开设向阳湖文化栏目,开设个人博客,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为进一步拓展向阳湖文化内涵,研究会加强与天津静海文化部团泊洼干校、江西进贤中共中央办公厅干校等地干校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正是由于研究会成员的坚毅、顽强、乐观精神和永不泯灭的文化梦想,才使得向阳湖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是以武汉大学和成宁市合作共建“向阳湖文化史迹与文化名人研究中心”框架协议的签订为新起点,开创了向阳湖文化研究的新模式。为深入挖掘向阳湖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响向阳湖文化品牌,在省委、市委的高度重视下,2012年7月2日,咸宁市与武汉大学签订了合作共建“向阳湖文化史迹与文化名人研究中心”协议,双方围绕向阳湖史迹和文化资源,开展多视角、多层面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并就向阳湖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向阳湖文化的对外宣传与交流,向阳湖文化史迹的研究保护与利用等进行校市合作。它推动着向阳湖文化由民间研究向政府层面转变,由自发式的行为向有组织的行为转变。目前,研究中心已经同时在武汉大学和咸宁市挂牌运行,并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双方正在共享这一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咸宁市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武汉大学开展向阳湖文化研究无偿提供调研基地和文字、图片、影像等历史资料及研究成果,有关专家受聘担任武汉大学兼职教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向阳湖文化;武汉大学利用自身的人才和科技优势申报国家社科课题,开展向阳湖文化理论研究,进行文化产业规划。向阳湖文化研究由单一的民间文化研究向政府与民间联合、民间与高校联手转型,既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开发的新模式,理论研究和资源开发的新举措,又是向阳湖文化研究的新起点、新平台,为向阳湖文化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

三是以成宁市委党校“智囊团”的加人为标志,为向阳湖文化的研究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2012年5月6日,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在市委党校正式挂牌。为开展向阳湖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市委党校发挥决策参谋、咨询优势,利用所掌握的研究资源,加大向阳湖文化挖掘力度,成为研究向阳湖文化的又一股重要力量。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向阳湖文化作为教学专题走上了市委党校的课堂,成为教学的一大亮点,在学员中开办《向阳湖——成宁的一座文化地标》讲座,组织赴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参观考察,开展“如何开发和打造向阳湖文化品牌”的专题论坛,从不同的角度对向阳湖文化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市委党校派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到咸宁市直部门作报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扩大了向阳湖文化的影响。为加强理论研究,还精心挑选部分热爱向阳湖文化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责任心的年轻骨干教师,组成强大的科研团队,加入到向阳湖文化研究的行列,为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招揽人才,积蓄后劲。为使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向阳湖文化,市委党校校刊《咸宁嘹望》和校园网上开辟向阳湖文化专栏,进一步拓宽了向阳湖文化研究的空间。2012年7月,市委党校科研项目“向阳湖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获全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立项。

由此可见,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武汉大学和咸宁市委党校共同构建了一个向阳湖文化研究开发的“金三角”,标志着向阳湖文化研究跨入了新阶段。要以“金三角”为新平台,充分发挥新平台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理论创新,密切与外地研究者的联系,开展学术交流,并在交流联系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研究开发向阳湖文化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实现研究、宣传、保护、开发的多方联动,使之不仅作为向阳湖文化研究开发的“发源地”,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库”、“联络站”、“资料馆”和“示范点”。

三、向阳湖文化的产业开发

活用文化资源,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是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向阳湖文化有利于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地方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要创新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向阳湖文化产业开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展向阳湖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教育、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历史、农业和旅游四者有机统一,把向阳湖文化产业打造成咸宁和湖北的“文化精品工程”,乃至全国的知名文化品牌。

要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科学设计。统筹规划”、“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弘扬先进文化为核心。加快建设向阳湖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塑造向阳湖文化品牌。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向阳湖文化深邃、厚重的历史及其所包含的逆境中自强不息、苦难中忧国忧民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精神,构成了向阳湖文化的主调,这也是先进文化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要内容。以向阳湖文化为灵魂的文化产业开发在整个向阳湖文化产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实现“文、史、农、旅”紧密结合的关键,对塑造向阳湖文化品牌至关重要。要立足现有历史文化资源,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动力,充分挖掘向阳湖文化的特色魅力,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焕发青春,这需要创意来激活,需要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来运作,注入民营资本,通过商业模式转化为产品输出。可以考虑以建设向阳湖文化名镇为目标,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产业创新,突出鄂南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加快推进向阳湖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建设。以开展艺术演出、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文艺创作和影视拍摄。建设一座文化碑林、一座名人事迹展览馆、一座向阳湖文化广场、投资拍摄一部反映向阳湖文化题材的电影、举办一次向阳湖文化旅游节,提高向阳湖文化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力,让创新的文化产业为特色文化旅游整合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品牌效应,为塑造向阳湖文化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为主体,抓好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的保护和建设,建设历史警示教育基地。文化承载历史,历史资鉴未来。向阳湖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反思文化,它是特殊时代的产物。随着岁月的沉淀,它所折射出的十年“文革”带给国家、人民的巨大灾难,给现实以深远的警示,给后人以深刻的反思,对于我们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意义。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以其独特性,成为传递这种警示的不可或缺的阵地。保护好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就能为文化产业开发提供空间载体,为特色文化旅游提供初级传播途径,为传承、升华向阳湖文化精神提供依托。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看待,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作为警示教育基地来建设。根据现存人文建筑质量的好坏、建筑风貌和保存的完整程度等因素,按照原真性、整体性的原则,分别采取保护、修复、改造等不同措施,保护好名人旧址和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要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重点保护好向阳湖“五七”干校校部旧址。由文化人亲手修建的、具有北京四合院风格的上百栋房屋,冰心、萧乾等文化名人旧居以及红旗桥、向阳桥等代表性建筑,恢复和保存历史原貌。要加强向阳湖文化名人史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尽快建立向阳湖历史教育基地档案,积极申请向阳湖历史警示教育基地挂牌,加大基地建设经费投入,并以此为依托,定期组织青少年、党政干部和广大群众到教育基地参观,吸引外地游客到基地观光游览,扩大基地的社会影响。

第三,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立足向阳湖地理优势,发展向阳湖现代农业。生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生态农业是向阳湖文化开发的根本,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提供环境支撑,为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体验创造前提。向阳湖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农林牧渔体系健全且初具规模,尤其是以向阳湖乳业为龙头的农副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品销售全国多个省市,年产鲜奶万余吨,其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发挥向阳湖文化品牌效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效率,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推进向阳湖片区建设的现实任务。在保持现有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对原有农业生产进行产业升级,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重点发展奶牛养殖、水产养殖和果蔬种植。理顺向阳湖奶牛场管理体制,注入民营资本,盘活原有资产,调整生产模式,将奶牛养殖、牛奶生产与加工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完整产业链。利用向阳湖水源丰富,鱼虾养殖、葡萄等果蔬种植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通过农业合作社,克服规模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困难,加强政府引导,提高规模化程度,畅通融资渠道,打开销售网络,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集种养、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动农业与旅游的交融,要把向阳湖农村当作风景区来规划,把向阳湖农业当做旅游业来谋划,把农民当业主来培养,在奶牛、水产养殖和果蔬种植业发展中让农民创业有路。在农村金融创新中让农民创业有钱,在保障政策落实中让农民创业无忧,真正做到以旅促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相互促进。

第四,以发展大旅游为纽带,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在向阳湖文化开发中,文化旅游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向阳湖文化产业的延伸,推动着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提供资金。向阳湖既享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拥有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既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基础,又兼有推动大旅游发展的意义。向阳湖距咸宁市15公里,距武汉80公里,毗邻京珠高速、329国道和武汉城际铁路、武广高铁,交通便利,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向阳湖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山体、水体分隔开,历史人文景观与山水田园风光分离,各自为战,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成为两张皮,两者未能有机结合,浪费了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向阳湖旅游发展较薄弱,旅游线路较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要切实抓住历史机遇,深入挖掘向阳湖文化内涵,通过资源整合,交通连接,文化渗透等方式,连通五七区、向阳区、红旗区和斧头湖、西凉湖。开发向阳湖生态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内涵优势与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注重把文化旅游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揽文化旅游区建设,以文化旅游区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向阳湖打造成田园风光的休闲地、农耕文化的体验区、文化熏陶的试验田和生态旅游的体验园,既活化地方历史,又丰富生态旅游,使鄂南文化更生动,旅游更精彩。以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加大向阳湖生态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借助流行文化的宣传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举办文化名人及子女“向阳花”重返向阳湖活动、向阳湖文化人与当地群众联谊会、向阳湖文化旅游节、大型文学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彰显向阳湖丰富的绿色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激发市民的认同感,真正实现雅俗共赏。充分利用《向阳湖文化丛书》、《向阳湖文化报》等书刊和向阳湖文化网站、向阳湖文化电视栏目等媒体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向阳湖文化对全社会的吸引力。制定向阳湖景区促销返利政策,召开旅行社推介会,积极拓展组团向阳湖文化旅游市场。在宣传推广中,加深游客对向阳湖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咸宁山水田园资源的整体认识,吸引外地游客到向阳湖参观、旅游。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本地工艺技术,有效融合艺术与生态文化,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木雕、竹简等工艺品。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使旅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为咸宁经济的跨越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简介:李城外,男,1961年生,湖北通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共成宁市委党校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咸宁,437100;董芳,女,1979年生,湖北麻城人,中共成宁市委党校,湖北成宁,437100。

(责任编辑 刘保昌)

作者:李城外 董芳

湖文化生态旅游论文 篇2:

以“湖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如何走一条班级发展与本土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本土自然特色资源万绿湖为载体,将湖文化与班级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班级教育活动,用“美景”育“美人”,打造班级“湖文化”的育人特色。

一、把“湖文化”引入班级文化建设

河源市的本土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万绿湖,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万绿湖生态环境清新优美,湖水来自青翠的山林,集“水域壮美、水質纯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于一身。我们所处的环境山清水秀,我们的班级生态是否也可山清水秀?基于这个思考,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我根据孩子的身体、知识、年龄特征,把万绿湖“静”“清”“绿”的美的特点引入班级文化建设。

二、让“湖文化”成为道德成长的根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其成为全体成员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集体舆论和学习风气,可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方面推动班级建设。

物质文化。结合万绿湖的特征,围绕打造“静心、清正、向上”的班级氛围,打造班级“静文化”。通过张贴名人名言、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好黑板报、利用“争星台”等进行教室内部环境的布置,让学生就像置身于大自然一样,轻松自然地学习、生活、交流、竞争,并以此引导他们静心学习、清正做人、积极勃发。

精神文化。培养健康的人,是班级管理中的第一要务。我把班级比喻成美丽的万绿湖,把班级文化比作一潭万绿湖水,学生就是置身其中欢快遨游的鱼儿。他们在民主、平等、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以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来学习、生活。这样的班级育人模式,超越了照搬教材,空洞说教,让本土生态资源成为丰富多彩又接地气的“活教材”。

三、用“湖文化”引领生命健康成长

如何将万绿湖水的特点渗透到班级文化、融入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呢?

1.“静文化”由学校辐射到家庭

培养学生静心倾听的习惯。在班会课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让他们静下心来的重要途径之一。除了教材“口语交际”外,班上还经常开展阅读交流会、快乐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静听中思考、品味、评析,在“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时学着成长。

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读书习惯。我们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胡老师和你共读、班级共读等形式多样的系列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安静的阅读中得到知识的浸润。

坚持“提笔即为练字时”的锻炼。练字也是炼心的过程。我要求学生每天要坚持20分钟练字,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好习惯,注重横平竖直的中国汉字笔画练写,在训练中自我提醒,滋养静气。

倡导“以静滋养静”的家庭氛围。除了教师用心营造的教室“静”氛围外,鼓励家长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如尽量柔和地与孩子说话、将家里电视音响声音拧小等,让家长明白,孩子在“静文化”中茁壮成长,胜于任何大声管教。

2.“清文化”引领学生清正做人

利用班会开展“清正廉明人物”故事会。采用故事接龙的形式,每天由不同的学生分享一个正气英雄人物小故事,孩子们从关云长讲到苏武,从包青天讲到杨善洲,班级的正气就在一个个故事中慢慢形成了。

举办“清正廉明”主题手抄报。学生或一人独立,或三五好友合作,或家长与学生合作,或学生和教师合作制作手抄报,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家长和科任教师的作用,体现家校共育的理念。

用辩论赛明辨是非。有一段时间班级中不断出现偷窃事件,我们开展了一场大讨论,论题是如何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清清正正的小学生?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区分正误,逐步内化,指导行为,体现了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理念。

3.“绿文化”引领生命积极向上

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或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如开展“多彩万绿湖”主题班级作文比赛,不断发掘美;开展象棋、军棋及“魔方小子”等比赛,让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也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这样,我以班级为载体,借助湖水静、清、绿之美,培育学生静心、清正、向上的品德,让本土文化与班级文化相辅相成,成为生命成长的根,一步步引领学生清正、向上、健康成长。

作者:胡丽红

湖文化生态旅游论文 篇3:

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根据东洞庭湖湿地资源禀赋及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判断,东洞庭湖湿地社区居民依然处于被动参与阶段;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成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管理和生态旅游利益分配三个角度构建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从制度与组织保障、教育和培训机制、法律三个路径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社区公众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生态旅游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东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早命名的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只有少量的鱼塘,农田经过开发后才用于水产养殖、水稻种植等生产活动,社区公众福祉水平较低。因此,要充分考虑社区公众的利益,兼顾湿地保护与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湿地周边社区全面发展,就务必创新和构建社区公众参与生态型旅游产业开发,并研究其模式。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旅游对社区的影响,我国相关研究也逐渐起步。就社区参与模式而言,国内外学者都有涉及。Peter E Murphy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及社区对旅游业的响应,认为实现社区与旅游的协调发展要从可进入性环境、社会文化、商业经济与良好的管理这四个角度着手。wesehe和Drum认为社区参与模式与社区参与程度密切相关,存在三种模式:社区完全拥有和管理旅游产业,社区和外来商业经营者联合开发模式,社区基于个人意愿主动参与旅游开发项目。国内学者鉴于我国社区居民弱势和话语权的缺失,提出借助股份制公司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想,在实践操作中,形成了“小额信贷”、“公司+农户”和“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等多种参与模式。吴忠军认为,当地居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是有效配置旅游利益的核心内容。保继刚认为旅游利益的分配不能将那些并未直接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社区公众排斥在外,应借助二次分配、集体基金转移补偿等方式确保这部分群体享受旅游利益的红利。由于国情差异,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社区参与模式存在差异。

随着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战略地位的凸显,有学者开始将这一理论引入到洞庭湖湿地旅游管理中。潘明麒等认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资源、经济和文化的冲击,应鼓励社区居民全面介入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实现社区致富和区域整体发展。施德群等提出了股份制联合经营的社区参与模式;徐迎等认为最好由政府牵头,积极鼓励当地农户参与,形成有序开发、规模经营局面。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还有待深入。

二、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资源禀赋与社区参与现状

(一)东洞庭湖湿地资源禀赋

东洞庭湖湿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湿地,被收录进《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面积达1167.3km2,资源类型分为过水洲滩、浅水水体和渍水湿地。

1.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东洞庭湖湿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6.4℃—17.0℃,年降水量1200—1400mm。湿地温暖的气候条件、充足的水分和多样的资源,为各类物种提供栖息地,丰富了东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见表1)。

2.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东洞庭湖湿地彼邻的行政区域岳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屈原怀沙沉江处、二妃墓、鲁肃阅兵处、岳阳楼,有任弼时故居以及平江起义旧址等革命纪念地,汇集名水、名山、名迹、名人和名文,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舟楫文化,以及以刘禹锡、李白和屈原等为代表的沧浪文化和湖湘文化。

3.潜力无限的观光农业。东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明清以来,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被誉为“鱼米之乡”,周边区域的粮、棉和猪等农牧产品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地位重要。当前,东洞庭湖区发展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着重发展生态农业,规划国家级别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域,观光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东洞庭湖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1.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生态旅游业在国内兴起,东洞庭湖开始有旅游者零星进入,社区居民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从1984年东洞庭湖湿地正式建立保护区到现在近30年中,东洞庭湖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发式参与阶段。在东洞庭湖湿地对外开放初期,为满足游客基本食宿要求,区内村民开始腾出自家房屋接待游客,以渔民、渔船、渔村为载体,开发乘渔船、游洞庭、玩垂钓和吃鱼宴等旅游经营活动。这一阶段区内居民面对各种获利机会,自发经营,自由竞争,自主参与。

第二阶段是合作式参与运作阶段。1994年东洞庭湖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缓解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探索社区参与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管理局建立了生态旅游发展型社区。社区建设主要以管理局为主导,如每年6月举行龙舟文化节,每年12月上旬举行国际观鸟文化节,建立了麋鹿放养观光区、湖泊水产生态养殖基地等,鼓励退田还湖后的农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运营中去,找到合适的替代生计。社区居民开始参与经营酒店、餐馆、承包养殖基地等,工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管理、驾驶、导游工作等,但总体参与程度不深。

2.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实证数据分析

笔者两次前往东洞庭湖湿地对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态度、形式和现状进行了调查访谈。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6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东洞庭湖湿地周边社区民众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主动性不佳,参与人数少,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在生态旅游规划阶段,旅游、规划等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完成决策,当地居民没有参与,几乎不了解区域内生态旅游规划的详情,76.44%的社区居民反映,规划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征询居民的意见。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意愿强烈,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更是得到社区居民的关注,有89.42%的被调查居民有意愿参与区域内旅游开发,有87.05%的被調查居民愿意选择旅游相关部门作为就业单位。这些都说明东洞庭湖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已有了民主意识,有意愿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对东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有自己的想法。

总的来说,东洞庭湖湿地的社区居民依然处于被动参与阶段,但是已经有了民主参与开发的意识和强烈意愿。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构建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和保障机制,确保社区居民有效参与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构建

(一)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规划模式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首先体现在社区民众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社区民众有权利、有能力表达对旅游规划的认知、态度与建议,可参与社区内的旅游规划、景观资源空间布局、湿地资源的开发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制定。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相比,社区参与模式侧重的是“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这种參与思路又划分为政府主导和社区民众主导两种类型。前者设计各种便于社区最大限度参与规划的机制,实现规划与决策的民主化;后者特点是,社区民众自己组织,对规划进行论证,再积极与政府互动。从当前东洞庭湖湿地社区现状看,尽管社区民众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意愿,但是民主意识、规划、技术水平与资金能力有限,这就使得社区民众还难以成为生态旅游规划控制的主导者。因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的以政府为主导、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规划模式较为可行。

在这种模式中,社区民众的合理化建议应最大限度得到接纳,社区利益需求尽可能得到照顾。具体运作参照以下步骤:①社区和旅游产业调查分析;②社区民众认知、态度调查分析;③利益相关者群体与其需求分析;④制定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方案;⑤意见征求及反馈、方案修定;⑥评审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方案;⑦实施、检验与评估规划方案。

(二)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东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选择管理模式时,应系统考虑、有效整合社区参与和湿地生境的保护,既不能完全依赖社区民众分散经营,也不能完全由保护区垄断,更不能借助招商引资模式将经营权、开发权打包转手了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应在地方政府和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协同管理和监督下,形成政府、保护区管理机构、社区、开发商等共同参与的开发模式。东洞庭湖湿地权属进行变革,实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区域内政府和保护区管理机构行使管理权,监督、管理湿地资源,不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由开发商等企业主导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吸纳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居民持股参与,建立股份制公司,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见图1)。

股份制公司的经营应确定参与方的资产经营管理权限及红利分配方式。利益分配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福祉,允许、鼓励社区居民持股,使其获得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投资性收入;地方政府和保护区管理机构借助社区医疗、教育设施的建设为社区提供公共福利;保护区管理机构和股份公司展开合作,对社区居民进行生态教育,开展技能培训;社区公众参与湿地周边生态旅游经营活动,获得经营性收入。这些共同构成东洞庭湖湿地周边社区居民的收益。

(三)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模式

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激发社区参与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热情,对于维护社区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利益分配机制要坚持以社区居民利益为核心,按照初次分配合理、二次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有机结合的原则,建立兼顾地方政府、保护机构、开发商和社区利益,体现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模式。(见图2)。

初次分配:政府、保护区管理机构、社区和开发商共同投资和参与旅游开发,产生收益根据各利益群体贡献大小,进行初次分配,兼顾公平,适当倾向社区。政府通过税收获得收益。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下属企业等经营实体上缴的利润获得收益,收益主要用于湿地保护区管理费用以及旅游产业再生产。社区一方面通过土地股权和资源股权获得红利收入,另一方面从社区企业的盈利中获得收益。开发商通过商业活动获取收益。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民众则可获得工资性收入、股权红利、自主经营的利润等收益。

二次分配:政府、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开发商拿出部分利润进行生态补偿,实现二次分配。这是因为政府和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保护管理行为限制了社区对资源的利用,减少了社区民众的经济收入。同时,开发商的旅游开发行为使用了社区土地和其他湿地资源,间接减少了社区民众资源禀赋,这就要对社区给予补偿。生态补偿的形式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资金、基础设施、实物的补偿,也可以是技术培训、赋权和就业供给。在补偿过程中,应结合东洞庭湖湿地发展现状和社区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补偿方式。社区集体所得收益的二次分配应兼顾公平,使得包括间接参与的社区居民在内的所有民众均能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红利中收益,投资改造、完善社区公共设施,提高教育、卫生、环境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质量,改善社区居民福利。直接参与经营的社区民众的收益可借助与间接参与湿地开发的社区居民的产业互动等方式扩散、渗透至间接参与旅游开发的社区民众。

再参与和再投资:为了实现旅游产业再生产,相关利益群体将部分收益再投入到生态旅游再生产过程中。

总而言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必须协调一致、和谐发展才能促进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开展。

四、东洞庭湖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一)制度与组织保障

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准确定位生态旅游开发的地方主管部门行为。政府宏观调控、引导、管理和服务,并将利益相关主体纳入生态旅游开发的组织构架中。成立囊括地方政府、保护区管理机构、社区居民代表和非政府组织的协调管理委员会,协调湿地周边区域的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关系,协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社区内部,居民可组建生态旅游发展协会等非政府组织,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话语权,监督社区内湿地资源的旅游开发行为,确保开发活动符合社区居民共同利益。

(二)教育和培训机制

基于生态旅游开发导向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经营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保障社区居民的正当利益。机制的建立首先要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对社区居民平等参与决策的认识。其次是有针对性地培训诸如旅游企业经营者、村委会主任等微观层面的管理者,这些群体直接与社区居民接触,对于推进社区参与旅游开发至关重要。第三就是培育社区居民,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供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和监督能力。

(三)法律保障机制

基于我国现实,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合作中参与谈判的实力是较为薄弱的,难以有效监督旅游经营活动,较难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因此,应完善法规、法律,明确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活动的目标、程序、内容、途径、组织和职能等。相关规范可以在立法机构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的旅游规划实施细则中详细说明,确保社区工作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总之,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完善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湿地资源的生态开发,是东洞庭湖湿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旅游开发扶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将成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Peter E.Murphy.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M].New York and London:Thomson Learning,1985.

[2]Wesche R,A.Drumm.Defending the Rainforest,Action Amazonia[M].New York:Quito,Ecuador,1999.

[3]翁瑾,杨开忠.重渡沟“景区公司+农户”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研究[J].经济经纬,2004,(1).

[4]吴忠军,叶晔.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一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5]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4).

[6]潘明麟,于秀波.洞庭湖濕地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威胁及应对策略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6)。

[7]施德群,黄志远.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东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1,(11).

[8]徐迎,吴忠才.洞庭湖平原农村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6).

[9]邝奕轩.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口市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2010,(11).

[责任编辑:陈齐芳]

作者:杨芳

上一篇:国内城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进化论商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