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阐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界定及素质特征等,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店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酒店经营管理论文 篇1:

酒店经营管理中的跨文化关系解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面向旅游市场的消费不断提升。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酒店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跨文化关系的处理,对于酒店的企业形象以及旅客的住宿体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酒店经营的跨文化关系的分析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本文从当前酒店的文化关系现状入手,为酒店的跨文化关系处理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酒店提升跨文化关系的处理能力,促进酒店经营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酒店;经营管理;跨文化关系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增强,伴随着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但是在当前的酒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很多酒店的管理者并未重视酒店的跨文化关系,导致经营过程中因为不同文化差异产生了许多问题。重视经营过程中的跨文化关系研究,能够帮助酒店在管理过程中更加完善,确保不同文化下客户的住宿体验,对于提升酒店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缺失问题

(一)、经营管理中轻视对于跨文化的培养

在当前阶段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酒店都存在对于跨文化关系的轻视。酒店管理者过度重视酒店经营状况的财务表现,为实现良好的财务状况建立了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企业管理的中心过度集中在了经济层面,但是并未针对酒店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文化建设树立相当的观念意识[1]。这一现象在国内酒店的经营过程中最为突出,跨国酒店因为有较多的国际旅客入住,管理者对于酒店经营过程中的跨文化关系有着比较高的重视。

(二)、本土企业整体的跨文化关系缺失

对比跨国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跨文化关系的重视,本土企业普遍缺乏对于跨文化关系的培育。跨文化关系不仅是针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客户,针对本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之间的客户体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跨文化关系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缺失,会体现在对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客户的整体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员工缺乏跨文化关系的培育

员工作为酒店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客户体验和酒店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员工缺乏跨文化关系的培育,首先会对客户的入住体验造成直接的影响。在面对不同文化差异下的客户群体提出的具体需求时,员工因为跨文化关系的培训缺失无法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就会造成客户群体对于服务专业性的怀疑,进而影响到对于酒店经营管理水平的质疑,连环的传递效应最终会影响客户对于酒店的整体服务水准的判定,给酒店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关系探析

针对酒店经营管理中涉及到的文化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酒店发展的文化关系

酒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对自身的文化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其中包括不同的层面。首先是针对政府层面的文化关系,包含了酒店作为市场主体对于酒店经营许可等政务需要[2]。其次是自身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酒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促进酒店的日常管理以及不断发展,酒店的自身文化建设会体现出酒店的整体风貌。最后是与酒店所在地区的居民文化关系,通过与当地居民构建良好的文化关系,能够对酒店的经营管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针对客户的文化关系

对于客户的文化关系,主要体现在客户的入住过程体验。首先,酒店的基础设施环境对于客户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酒店建筑环境中的多元文化展示,可以让客户感受到酒店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其次是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对客户带来的文化体验。

(三)、针对员工的文化关系

目前影响酒店经营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酒店的员工离职率过高,严重影响到酒店的日常运营[3]。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首要的影响因素是酒店带来的归属感。缺乏对于酒店的认同,就会造成员工较高的离职率。因此,针对员工的文化关系建设对于营造酒店员工的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提升员工对于工作以及酒店的认同感,从而促进酒店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发展。

三、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跨文化关系处理建议

(一)、重视酒店发展过程中的跨文化关系建设

对于酒店发展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跨文化关系建设是其中重要的影响方面。酒店要将自身的發展理念和经营战略与跨文化关系相结合,在经营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差异的影响。针对酒店的跨文化关系建设,需要酒店的管理者从实际出发,依据酒店经营的地区文化状况,以及目标客户群体的的判定,将针对性的跨文化关系融入到酒店的经营发展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中,以实现酒店整体管理体系中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本土酒店也要重视自身的跨文化关系建设,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细微的差异,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

(二)、重视对于客户服务的跨文化关系建设

对客户的服务是酒店经营管理的重点。因此,要加强针对客户服务的跨文化关系体系建设。首先要做到对于不同文化差异的客户服务平等对待。其次是将跨文化关系的服务要求体现在对客户服务的方方面面。例如针对不同客户的来源国家,文化禁忌等进行的先期调查,以及服务过程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尊重。最后是要通过良好的服务将酒店对于跨文化关系的重视渗透到客户的体验中,使客户在内心建立对于酒店的良好形象认知。

(三)、重视对于员工的跨文化关系建设

员工对于酒店的日常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重视对于员工的跨文化关系建设,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入住体验,从而促进酒店的发展。对于员工的跨文化关系建设,要进行全流程,全方为的培养。首先是尊重员工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具合作意识。其次是加强对于员工跨文化意识的培育以及跨文化关系技能的培训。使员工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应对。

结束语

随着酒店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针对跨文化关系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加强酒店的跨文化关系建设,能够从酒店战略、员工发展以及客户体验等多个方面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健.酒店经营管理中的跨文化关系解析[J].旅游科学,2011,25(4):67-74.DOI:10.3969/j.issn.1006-575X.2011.04.008.

作者简介:

黄辛欣(1989—),女,汉族,广西柳州市人,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跨文化研究

作者:黄辛欣

酒店经营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探析

【摘 要】阐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界定及素质特征等,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型人才

酒店经营管理人才 培养

0072-04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高等教育扩招、人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创业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并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挥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资源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专业学习与准工作结合,并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一、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界定及素质特征

(一)创业型人才的界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进行创造性劳动”是人才一项重要属性,要在此基础上具有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征的人,我们才可以将其理解为创业型人才。关于创业型人才,可以分为两类来理解,一是称之为创业人才,即直接独立地开拓事业,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创业者,这一类的人才通常于具有“独立”创业行为并“直接创造价值”为标志;二是称之为创业型人才,即在各自岗位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能够独立工作的各类人才。通过比较上述两类人才可以看到,创业型人才是有层次性的,创业人才可以看成为有“独立”创业行为的创业型人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转化关系。

(二)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美国的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A.Timmons)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基于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创业型人才应具有意识层面与能力层面的五大基本特征:

1.具有积极的创业意识。应当对创业行为,特别是自主创业行为有着足够的好奇心和积极的心理冲动,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有强烈的意愿,对实践成果有着积极的预期,并积极地开展探索、开拓与实践活动。而这种创业意识在创业型人才身上直接体现为进取意识。

2.具有科学的冒险精神。机遇与挑战总是并行的,创业型人才要敢于科学的“冒险”,善于规避“风险”,敢于突破定势思维的束缚,敢于质疑即有经验的桎梏,敢于挑战未知的领域,并对这种冒险的结果充满期待,并有承担失败的勇气。这种冒险精神直接体现为改革精神。

3.具有博采众长的学习意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愿望,持续地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相信知识与技能的力量,并将学习作为自身实现“永续发展”的智慧和动力源泉。在学习意识当中要渗透着服务意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

4.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不仅体现具体的计划与决策,人员物资的合理配置、调度使用过程中,还体现在对自我成长与发展行为的管理和控制中,这种管理能力直接体现为组织管理能力和控制统筹能力。

5.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和把握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善于发现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结合点,并积极地`通过个人或团队展开实践行为,这种能力直接体现为行动力和执行力。

二、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明晰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中并未在实质上确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其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脱节,出现了各自为政、“两张皮”的现状。尽管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然而其仅作为高职生的通识性、普及性课程,其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学实践等方面都与专业相对脱离。如前所述,创业型人才首先是立足于各自岗位的“创业行为”,岗位是与专业相对接的。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涉及的工作岗位类型较多,层级上从服务到管理,再从管理到经营,由低级至高级,业务上从餐饮到客户,从物业到活动,由内务到外联,岗位跨度大,并融服务性、管理性和经营性于一体,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支撑,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二)专业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双师型”师资数量与质量无法适应创业型教育需求。作为酒店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师资,其应“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酒店实践经验”。然而,受我国教师聘用制度的限制和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构成大多是高校的相关专业毕业,师资构成较为单一,缺乏行业专家。高校毕业生作为专业课师资,其学历学位虽然不低,但由于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缺乏行为经营管理的指导能力。此外,这种校对校、门对门式的师资来源模式,也影响着专业师资的基层服务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形成。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在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没有热情参与教学互动,导致专业教学效果无法有效提高。

(三)实践教学问题突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体系化建设有待提升。无论是从专业建设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酒店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都需要依托于体系化的实践操作训练,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转化为技能的掌握。因此,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多为基础实训室,缺乏生产经营功能,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无法根据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实训设备老化陈旧,且数量有限,校内教学中教师只能组织开展简单的单项训练,如中西式铺床、中西餐摆台、茶艺服务等最为基本的技能训练,而无法进行综合训练。学生的服务意识教育相较于服务技能的教育训练相对滞后,甚至是出现缺失。

(四)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其效能发挥还有待加强。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是专业技能实践的重要平台,也是创业型人才积累行业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酒店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开办规模不断扩大,过快的规模扩张,导致了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对不足,许多高职院校甚至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就匆忙“上马”办学,缺乏对实习基地的管理和考核手段;大多数的校外实训基地仅是实习生、毕业生的使用,缺乏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导致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无法突破瓶颈。

三、高职院校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措施

构建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师资配置等方面,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形成系统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充分融入创业课程,提高课程设置合理性。修订和完善酒店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由此通过目标导向原则,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充分融入创业课程内容。

1.比照酒店行业典型工作,设计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根据酒店行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岗位人员的能力需求,编制科学的专业教学计划,将创业内容融入各专业课程中,特别是与岗位发展空间、岗位效能提升等项目结合起来。在进行教学计划设计、课程设置和开发时,要做到与行为通用标准甚至是高规格标准为依据,邀请并按照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提出要求并提供指导,以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岗位成长为依据设计教学和实践时间进程。如借鉴加拿大荷兰学院酒店专业的办学思路,将操作性课程或基础服务类技能的课程安排在较为靠前的教学时间段中,而管理性课程或综合实践类课程随后,然后再安排更深层次的综合管理或经营管理性课程,形成“基识理论学习—体验操作学习—实践训练学习—反思提升学习”的循序递进的教学设计,将创业课程融入到各个环节。特别是重视在实践后再学习的这个阶段,对创业意识的培养有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这样的安排符合“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基本理念”,体现了高职教育重应用的特征,有效促进创业型人才五个特征素质的培养。

2.加强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随着市场经济地不断完善,竞争环境也进一步得到优化,高职生的创业机会也随之增加,创业意识和愿望也逐渐增强,但高职生对于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还缺乏预见性,由于在学制相对较短,他们在校期间的实践量相对较小,而第二课堂活动是高职学生乐于参与的校园教育形式,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加强校园内创业环境的建设,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创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3.加强创业教育教材的校本化研究与开发。创业教育需要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的,需要创业者因地制宜地参与和实践。通过校本化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一方面可以充分整合校本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从课程内容到教学组织都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与专业教学的无缝对接,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推进;更重要的是校本教材的开发还将带动师资队伍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内容。

(二)改革专业教育评价模式,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创业激情。为此,应增加创业素质与能力评价项,改革传统的专业教育评价模式,全面引入酒店企业参与,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1.增加创业素质与能力评价项,改革传统的专业教育评价模式。在专业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增加针对创业素质与能力的评价内容,改革传统的专业教育评价模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1)改革考评方式。作为服务业典型代表的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标准是多元立体的,增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根据教育教学内容设计考核方式,理论知识类可采用传统试题方式,或是网络题库自测的方式,以满足基本需求为标准,强调自主学习和有针对性掌握;实践操作类应采用实验、设计、调研等方式完成,鼓励创新,强调多元自主,团队协作。(2)改革评价办法。重视过程性考核、关注成长性变化,鼓励发展性指标,发挥考核的检查、激励作用,建立相对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3)改变专业办学的评价指标。改革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与指标,将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例或是就业后的创业行为成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价指标项,将原有的就业与择业教育转化为创业教育。

2.全面引入酒店企业参与,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在酒店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工作中借鉴和引入企业化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建立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应该是过程性监控,发挥监控体系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的指导性、控制性的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标准制定环节的监控。酒店行业是一个服务标准与服务内容不断变新变化的行业,因而其人才的培养标准与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引入企业与校方共同制定培养标准,有助于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能与时俱进,增强高职毕业生的行业适应度。(2)培养实施环节的监控。同样需要合作企业参与到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质量监控等环节中,酒店行业是一个有着相对完善行业规范的行业,因此,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必须能对接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在教学质量的监控环节中,要通过学生在企业中的顶岗实习期间的质量监控,全方位保障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的质量。(3)考核考评环节的监控。改变学校独立考核的现状,结合作企业的绩效考核目标,实行校企共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个人学业成绩记入档案,使考核与学生学业成绩挂钩。(4)将校企合作情况作为考核对象。这是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的考核,将校企合作的项目与目标细化,推动酒店经营管理专业吸纳行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并协调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稳定的兼职“双师”队伍。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依赖于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要将专业教师提升为具有创业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众所周知,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最主要瓶颈就是缺乏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亟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专兼结合并具有创业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

1.在专任教师培养方面,首先要加快培养具有创业意识与创业教育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结合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短期见习和科研技改等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项目,到酒店企业中进行实践训练或挂职锻炼,其次,要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或技改项目中,增强教师对行业、企业的有效介入度,从而增强教师在行业或企业中的有效参与性。

2.在兼职教师培养方面,目标是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兼职“双师”队伍,通过系统授课、专项讲座、实习指导、科研合作等方式,邀请或聘请在酒店行业中有较高职位和多年酒店经营管理经验的行业、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校园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吸纳区域内政府、高校、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建立起一支能适应酒店经营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创业导师”队伍。

(四)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专业实践规范化管理。酒店专业的业务技能跨度较大,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酒店行业中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必须通过系统实践训练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必须加快校内外实训室建设,提升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高职院校中的酒店经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部分。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做到高标准。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优势是可以在训练时间和空间有着充足的保证,可以提供高频率、高强度的训练场所,是学生实训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比照企业环境高标准建设,增强其仿真度,从而提高学生训练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顺利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从“理论—实践”的单向递进型转变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双循环渐进型。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无缝对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就是其实训任务与环境的真实度,因此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要突出的是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酒店行业人才的服务质量某种程度上是需要依赖足够的服务量和实践量,校外实训基地才能为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地真实任务,要实现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成为毕业就能快速适应酒店各部门工作要求的专业人才,要建立一批容量充足、业务典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3.校外实习实训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节点在于学生项岗位实习环节,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建设是重要突破口。要理顺顶岗学习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促进合作双方利益共赢、投入共担,特别是作为非营利性机构一方的高职院校强要增强经营意识,关注合作企业需要,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兼顾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要推动建立起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家长学生四方的互动机制,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预测的指导,推动地方政府意识到酒店行业是地方对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酒店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给予政策和制度上支持,树立企业参与地方教育事业是责任和义务的观念,要使企业管理人员有效的参与到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企业真正认识到酒店经营管理专业的实习生是酒店发展的潜在的价值所在,而不能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对于实习生,则要积极调动学生对实习工作的兴趣,认真地参与到各项实践项目中,积极地完成实习任务。

(五)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提高学生服务意识。为此,应创设良好的创业氛围,系统开展服务意识教育,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的创业文化。

1.创设良好的创业氛围,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提供系统的创业培训,对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创业意识需要在创业实践或创业实践观摩中实现的,高职院校应当在创业培养体系中重视创业扶持体系的建立中来,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资金扶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推动校内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如设立创业基金、校内活动项目招标,或校内创业实践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创业,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其次,技术扶持。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要的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建立起创业导师与创业者之间的帮扶指导关系,对创业大学生提供专门的指导。并通过这个中心对接校内外的相关专家,以及政府部门或管理咨询机构。条件成熟可以将创业服务中心升级为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活动提供更全体的服务支持。

2.系统开展服务意识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服务意识。酒店经营管理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服务意识是从事服务行业员工素质的关键标志,是服务工作的灵魂”。创业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过程可以服务意识与学习意识充分融合来培养,以学习促服务意识提升,以学习促服务能力提升,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和培养:(1)课堂教育。设置服务意识教育课程内容:首先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旨在培养职(下转第136页)(上接第74页)业认同感,确立职业角色定位,以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其次是消费者心理学教育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鉴貌辨色能力,运用心理学知识,树立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意识;再次是教师服务示范内容旨在向学生进行表率和示范,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学会服务他人、尊重他人。(2)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中,重视宣传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创业典型、行业精英、规模员工,大力宣传他们开拓进取、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为在校生提供正面的学习榜样。

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的创业文化。“创业文化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只有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才能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和改革,创业不只是做老板,创业还可以是立足岗位进行的增值活动。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建设积极的创业文化,宣传科学的创业导向,树立积极的创业典型,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对创业文化及创业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摒弃传统观念中“求稳求平安”的看法,向学生宣扬改革进取、勇于创业的价值观念,让创业文化植根于大学的校园文化中,并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中。酒店经营管理专业自身也要通过所在院系的专业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基于酒店经营管理专业、基于酒店行业的创业文化建设力度,营造以创业为荣的风气和氛围。

【参考文献】

[1]修昌,徐章辉.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兼论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C]//“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

[2]温泉.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定位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3]郭满女.地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梧州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1(6)

[4]马静卿.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兼论加拿大荷兰学院酒店专业的办学特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6)

[5]朱先奇.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08-31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9B149)

【作者简介】龙陵英(1960- ),女,副教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高职教育。

(责编 卢 雯)

作者:龙陵英

酒店经营管理论文 篇3:

虚拟现实技术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被逐渐应用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甚至有可能成为酒店管理的一股变革性力量,经过现实预测分析,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高酒店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实现对最广大顾客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酒店经营管理 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集计算机、网络与人体感知系统与绘画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技术,它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俯瞰世界、显示图像以及互动交流的方法,它势必为酒店经营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通过提供虚拟的环境,使人们沉浸虚拟的环境中,展开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发现,必将给予酒店经营管理业一股新的发展活力。

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简单介绍

这项技术属于一种新型带有综合性能的信息技术,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后期,它集中了数字图片处理、多媒体、网络、传感器于一体,为人们提供了各種感官体验,例如:听觉、视觉、触觉-----人们生活在一个多维空间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动态变化,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而且人可以自然地利用数据手套、数据衣服已经自然语言等同虚拟中的对象展开交互交流。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三个特征,即: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以及构想性(imagination),用户能够真实地潜入虚拟环境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打破了以往计算机外部操作来查看结果的局限,同时用户能够对虚拟环境中物体的可操作性获得最及时、真实的回应;在对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观察、操纵与控制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感官与理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创造出新意与构想。

目前,这项带有交互作用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酒店经营管理行业只是其中的一个领域产生了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影响。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特征

现代信息技术被酒店管理行业广泛使用,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现今信息技术的服务力度与深度仍然处于欠缺状态,很多酒店内外的陈设布置都局限在以往的文字描述附加画面展示的形式上,缺少真实、全面的动态感与立体感,无法对顾客带来吸引力与震撼力。

基于现代化技术的弱点和缺陷,虚拟现实技术显示出一定优势,他能够形象、直观地为客人提供多样信息和服务,例如:酒店最新动态服务信息、酒店位置路线图、酒店内外自然与社会环境状况、酒店网购信息、酒店服务定制------在这一技术有效支持下,酒店的内外景观能够适时、动态地呈现在顾客面前,使游客深居室内就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酒店的环境以及服务质量,能够满足一大部分人的好奇心,发挥预先宣传、扩大知名度的效果。

2、虚拟现实技术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

以静态图像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使用图片、录像以及数字图像营造环境,无需高质量的其他硬件设备,仅仅一架普通的个人电脑,这项技术采用视点空间不同方位、距离的图像依照一定关系链接起来,创造出全景图像去建构视点空间,再利用鼠标、键盘等部件就能够达到对三维造型的全景观察,能够完整地呈现四周所有景象。全景图像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获取:

第一,电脑绘制,也就是采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绘制全景图;第二,全景照相机的拍摄所得;第三,普通照相机拍摄的重叠图片,将这些图片放置到在统一参考加以匹配核对,最后形成全景图。

具体的图像生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项技术以其完美的沉浸感、交互感以及构想感能够真实地为客户供应房间、服务项目与设施等的三维实景信息,也能够使顾客清楚地逃望到房间内外、黑夜与白昼的景观、景色,满足顾客根据个人意向进行自主房间选择的愿望,是一种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2)结合WEBGIS技术拓展空间分析功能

实际操作中,也能够通过借助WEBGIS技术也就是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对方位信息进行更为精准、真实地展示,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GIS技术之上,以空间信息为载体的技术,它不仅能够发挥以往的MIS信息管理功能,也具备空间分析功能,本着“顾客就说上帝”的理念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实现对顾客的一系列套餐服务。例如:为提供顾客最方便、最便捷的服务设施,可以采用缓冲区来查询一定范围内各种服务设备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路径网络分析策略为顾客测量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并提供对应合适的出行方法,以便顾客能够顺利出行,发挥智能引导的功效。

总的来说,结合WEBGIS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酒店顾客提供更加系统、详实与准确、便捷的信息咨询与服务。

在这些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顾客的在酒店中的消费欲望会得到激发,通过营造一个同购物现场类似的环境,使人们能够对商品进行更加直观、形象的把握,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促生消费行为,变顾客被动消费为主动购买。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为酒店提供了更加便捷、周到、真实的服务,也为酒店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扩大酒店的知名度,达到强有力的宣传效果。然而,不同的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点与缺陷,在实际的操作运用中,多数情况下需要各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达到弥补缺陷,发挥优势的效果。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经过实践证明已经在酒店管理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确保其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1]徐素宁,韦中亚,杨景春.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3):92—96

[2]施贵刚,程效军.网络虚拟校园三维建模方法研究与实现[J].工程图学学报,2008(02):83—88

[3]李玉忠.虚拟现实技术综述与基于internet的虚拟培训系统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5l:127一149)

作者:陈衡

上一篇:产业化畜牧业论文下一篇:药品采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