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传输之有线电视论文

2022-07-03

摘要: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视频传输之有线电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视频传输之有线电视论文 篇1:

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蓬勃发展形成了全新的融媒体环境。本文主要介绍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优势,分析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高速接口设计与实现、压缩算法、故障诊断和运行维护,基于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现状,探究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优化我国信息环境,促进有线电视行业发展。

【关键词】光纤传输技术;有线电视;信号传输;故障诊断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 CATV Signal Transmission

Wan Zhaoyuan Lu Leyi

(Shan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Co., Ltd. Jiaonan Branch, Qingdao, Shandong 266400)

信息環境中,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媒体中的有线电视造成了一定冲击,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可有效稳定有线电视信号环境。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降低IPTV、GOTT对有线电视收视份额的冲击,引导有线电视用户回归,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1. 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优势

光纤是一种传输光束的介质,由芯层、包层和涂覆层构成,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行业。近年来,我国在通信行业和媒体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有力政策,使得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和媒体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到2020年)》、《中国制造2025》、《建设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均对信息产业发展和光纤技术进行了强调和支持,为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遵循。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2019年,我国光缆产量分别为22726.6万芯千米、30371.2万芯千米、34947.2万芯千米、32949.2万芯千米、34211.2万芯千米、31734.5万芯千米、26515.6万芯千米,增长率分别为33.6%、15.1%、-5.7%、3.8%、-7.2%和-16.4%,光缆产量下降和光缆业务收入下滑来源于光纤光缆供需关系失衡。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广泛应用可有效带动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另外,基于光纤传输技术本身具有的传输特性以及其传输质量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价格低廉等优势,可以预见,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将得以广泛应用。

2. 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路径

2.1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光纤网络的运行速率可达每秒2.5GB,从宽带角度来看,它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与传统传输网络相比在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要想在有线电路信号传输中充分展现光纤传输技术的作用,应完成硬件电路设计,以下对其进行介绍: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内容主要包括视频缓冲电路、视频A/D与D/A转换电路、复接单元和分接单元、电/光及光/电转换电路、时序控制电路的设计,在视频缓冲电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合理选择视频运算放大器,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发送端视频缓冲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端视频缓冲电路的设计;视频A/D与D/A转换电路的设计内容主要是完成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该设计内容是光纤传输技术硬件电路设计的重点,直接影响着有线电路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视频信号的转换效果;在复接单元和分接单元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线路码的选择,构建完善的复接单元和分接单元工作模式;在电/光及光/电转换电路设计中,需要掌握电/光转换电路和光/电转换电路的结构和功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器件实现;时序控制电路设计内容包括发送端时序控制电路设计和接收端时序控制电路设计,对于接收时钟信号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2.2 高速接口设计与实现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2年~2018年,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20%、98.42%、98.60%、98.77%、99.88%、99.07%和99.25%,2012年~2018年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51%、97.79%、97.99%、98.17%、98.37%、98.71%和98.94%。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不断推进下,有线电视网络正处于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016年~2018年,中国有线电视覆盖用户分别为3.1亿户、3.3亿户和3.46亿户,为满足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视频信息接收需求,突出光纤传输技术的信号传输优势,应有效强化高速数据接口的设计和实现。高速数据接口设计内容包括PECL电平接口设计和高速串行数据接口设计:在PECL电平接口设计中应有效掌握PECL接口的输出结构和输入结构,合理协调PECL接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掌握传输线的概念和信号反射的形成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高速串行数据接口设计中应完成高速串行数据接口的连接方式设计,优化高速串行数据接口的抗阻匹配,满足高速串行信号线的PCB设计规则。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光纤传输技术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主要包括压缩传输、非压缩传输和压缩与非压缩结合传输三种方式,以非压缩多路数字视频光纤传输系统的高速接口设计为例,主要的技术指标包括视频输入、输出阻抗、视频输入、输出电压、视频带宽、视频数码位宽、信噪比、微分增益、微分相位、信号接口、视频路数、光源、光发射功率、光电探测器、光接收灵敏度、光纤接口、光纤种类和传输距离等,为最大化发挥光纤传输技术的信息传输优势,应开展相关实验确定技术指标的具体参数。

2.3 压缩算法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2年~2018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分别为1.43亿户、1.72亿户、1.91亿户、1.98亿户、2.02亿户、1.94亿户和2.01亿户,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分别为2.15亿户、2.29亿户、2.35亿户、2.36亿户、2.28亿户、2.14亿户和2.18亿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占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比例为92.20%,相比2017年提高1.55%,表明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率进一步提高。压缩算法是满足有线电视用户视频信息获取需求的基础,也是数字视频压缩的前提。近年来,我国信息环境全面改善,数字视频的空间占比逐渐提高,尽管光纤传输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传输频率和较低的空间占比,但过大的数字视频空间占比仍将影响传输的稳定性,因此,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应用光纤传输技术时应切实分析数字视频压缩的可能性,探究传统的视频压缩方法在帧间预测、DCT帧内编码、MC+DCT的混合视频压缩编码上的主要缺陷,掌握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方法在数字视频压缩中的具体应用路径。设计人员应以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特征和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技术基础为前提,在数字视频压缩中应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1D-DWT)的Mallat算法以及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算法,通过开展DWT与DCT应用于图像压缩的性能比较,掌握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方法的应用路径。

2.4 故障诊断

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合理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保證视频信号的完整性。为持续发挥光纤传输技术的信息传输优势,应积极开展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上文中以国家统计局的相关信息为基础,探究了有线电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充分证明了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优势,可以预见,光纤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将具有优良发展平台和宽广发展空间。基于此,随着有线电视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光纤传输技术的网络复杂性也将持续提升,相关技术人员可结合光纤传输技术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分布情况积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对光纤传输技术的具体应用环境进行深入感知,以危机思维为基础,探究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隐患,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整合能力,能够分析一段时间内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变化,继而明确光纤传输技术的技术壁垒,支持相关人员快速定位隐患位置,完成故障排查。

2.5 运行维护

在相关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我国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光纤传输技术对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稳定性的积极作用,应有效开展运行维护工作,使得光纤传输技术具有较高的运行基础。为提高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标准化程度,我国相关部门应针对有线电视领域制定光纤传输技术标准,提高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质量。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应结合光纤传输技术标准,组建掌握高新技术和运行维护能力的人才队伍,合理分配运行维护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制,使得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光纤传输技术稳定应用的重要性。另外,我国相关部门应针对光纤传输技术构建维护网络,明确不同节点的维护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持续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3. 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发展趋势

《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为光纤传输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2019年上半年,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分别为1497.0万公里、1745.0万公里、2061.0万公里、2486.0万公里、3042.0万公里、3780.0万公里、4358.0万公里和4546.0万公里,由此可知,“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为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相关现代化技术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基于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现状,可知光纤传输技术还将在持续发展中与其他相关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如数据挖掘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进一步提高视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切实满足人们对视频信息的获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长期建设和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光纤传输技术应用经验,面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相关技术人员还将持续加强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研究,拓宽研究路径,使光纤传输技术能够切实发挥创新性优势,不断改善信息环境。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媒体的剧烈冲击,传统媒体中的有线电视媒体要想具备长期发展基础,应致力于提高视频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传输效率。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具有多样性优势,可通过硬件电路设计、高速接口设计、压缩算法优化、故障诊断、运行维护,形成更为稳定的视频信息传输环境,吸引信息受众回归传统媒体。

参考文献:

[1]普琼.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分析[J].电视技术,2020,44(01):74-75.

[2]谢丹丹.光纤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J].榆林科技,2019(04):26-29.

[3]张通.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134-135.

作者:万兆媛 卢乐一

视频传输之有线电视论文 篇2:

关于监控的抗干扰技术分析

摘要: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

关键词:监控 抗干扰 技术

视频监控应用环境的复杂及应用规模的扩大,使监控的传输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并促进了监控传输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迅速发展,各种传输方式以自己独特的适应性或便易性活跃在监控的舞台上。视频干扰问题是困惑监控工程商由来已久的难题,也成为监控进一步拓展的障碍,宽频共缆监控作为视频监控最新传输利器已经成为解除监控传输干扰的一枝奇葩。

一、视频干扰现象及其原因

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下面分析一下常见视频干扰现象及其原因。

1、工频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噪点、网纹或很宽暗横带持续不断滚动。

干扰原因:此现象是当摄像端与监控设备端同时接地时,由于地电阻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在两地之间电力系统各相负载不平衡或接地方式不同引起50Hz电位差,从而产生工频干扰所致。地电位使两接地端存在电压降,电压降加在屏蔽层两端并与大地(地电阻)构成回路产生地电流,地电流经过线缆屏蔽层形成干扰电压,地电流的部分谐波分量落入视频芯线,致使芯线与屏蔽层之间产生干扰电位,使干扰信号加入视频信号中对监控图像形成干扰。

2、空间电磁波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较密的斜形网纹,严重时会淹没图像。

干扰原因:当监控电缆在空中架设时,空中电磁波干扰信号所产生的空间电场会作用于监控传输线路,使线路两端而产生相当大的电磁干扰电压,其频率约在200Hz~2.3MHz。由于电缆中电位差的存在,使电缆屏蔽层产生干扰电流,而一般情况下摄像端和监控设备端均为接地状态,这就使干扰电流通过线缆两端接地点与大地形成回路,导致终端负载产生干扰电压,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中,产生图像干扰情况。

3、低频干扰(20Hz-nKHz低频噪声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静止水平条纹。

现象原因:由于声音、数据等信号属于低频信号,其频带狭窄在传输时只用到20Hz~nKHZ,几乎采用任何种类的电缆都可以传输,一般只受交流声干扰。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的同轴电缆,其屏蔽层抗干扰曲线特性表明干扰信号频率越高其屏蔽性能越好,对于诸如载波电话、有线电台等低频率信号干扰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低频干扰信号同样会在传输线缆上产生干扰电压,从而影响图像质量。

4、高频干扰(高频噪声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点或高亮点。

现象原因:虽然视频传输所用同轴电缆抗高频干扰要比抗低频干扰性能强,但是强高频干扰信号还会对图像的传输产生干扰。大电荷负载启停、变频机及高频机等在工作时除了输出高强度基波外,同时还会产生高强度的二次谐波。虽然谐波强度比基波低很多,但高次谐波频带很宽且成分复杂,所以基波的各次谐波都会对利用视频基带传输(即6MHZ带宽内)的视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经过多次精度实验,高频干扰信号的基波和谐波频率均在45MHz以内。

5、反射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重影。

干扰原因: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色度、亮度及饱和度都会有相应衰减,当传输视频的同轴网络阻抗不匹配(也称失配)时,视频信号传输到终端会有部分色度、亮度及饱和度产生微反射,反射回来的信号会回到发射处形成再反射,与视频信号叠加经过延时和损耗到达终端。多个反射信号将在接收端产生码间干扰(ISI),ISI会导致监视器收到错误的输入信号幅度和相位并显示出来,这就使传回来的图像看起来好象清楚的图像上又蒙上了一层模糊不清的图像现象,即重影现象。

6、静电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时有网纹时有噪点,且时有时无。

干扰原因:在发电场、煤矿和工业企业等存在高电压(1000V以上)输出、严重机械摩擦及高电磁环境场所接地时的对地电位差都在400VP-P~1500VP-P之间。接地与大地之间存在电位差的现象就属于静电现象的一种,存在静电现象时,接地端(包括冷地和热地)和大地就相当于一个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电容器。根据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当电荷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放电。那么静电放电时便会在不同的接地端之间形成电位差,使传输线路上屏蔽层形成地电流,从而使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并送入监控设备中。静电对视频传输干扰情况取决于静电电压差的大小,严重时会造成接口芯片的损伤或损坏。

二、监控抗干扰新技术

宽频共缆监控系统中的“宽频”是针对视频基带传输利用0~6MHZ的低频只能传输一路视频信号而言的,宽频共缆监控充分利用同轴电缆中5~550MHZ可同时传输四十多路视频、音频和控制信号,并且在系统中予留了报警、广播的传输空间;“共缆”的涵义非常明了,指的就是多系统、多信号可以通过“一根电缆”双向传输。

宽频共缆监控系统是基于有线电视技术逆向应用开发的,开发此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除在视频监控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布线量大、施工复杂、抗干扰性能差、维护不便和不易扩容等难题。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视频监控传输方式后,没有哪种方式可以既把上述问题彻底解决,又可以保证图像传输质量,使监控工程商节省成本。

宽频共缆监控采用成熟稳定的FDM(频分复用)技术和FSK移频键控技术,首先将同轴电缆的0~1000MHZ划分为不同的传输通道,包括上行通道、下行通道、报警传输通道和隔离带,然后利用移频键控(指视频调幅调制、音频调频调制及FSK数据调制)技术,将不同的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通道上,通过一根“同轴电缆”上行、下行同时传输,使多系统、多信号共缆传输。各种信号在同时传输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打个比方,如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铁路虽然都在长城以南,但各有专门的路线,在其中行使的火车不会发生碰撞。

通过上面对常见视频干扰情况分析可以得知,视频干扰源的频率均在45MHz以下,恒星科通的宽频共缆监控把监控音视频信号搬移到110MHz以上,完全避开了干扰源的干扰频率,使干扰信号在监控信号传输过程中无用武之地,从而保证了监控信号的传输质量,使监控图像可以达到4级以上国家广播电视标准。

三、小结

电视监控传输系统在视频监控传输的抗干扰性能有目共睹,可广泛应用于电磁环境复杂场所。另外,由于系统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可通过一根同轴电缆传输四十路监控信号,使监控的传输链路实现了总线制传输,大大节省了施工成本及费用,缩短了施工周期。

作者:付立安

视频传输之有线电视论文 篇3:

机顶盒接口的调查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机顶盒接口的两大主要部分——视频编码和视频传输的发展。视频编码部分分别介绍了视频编码标准和视频编码经典技术;视频传输部分主要介绍了传输视频的接口的发展。

关键词:机顶盒接口;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标准

Study and Investigation of Interface of Set-Top Box

YANG Xiao-yi, ZHANG Wei,ZHAO Quan,CHEN Yan-yu,JIN Bo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China)

引 言

尽管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但预计2009年全球机顶盒出货量仍将比上一年度增加10%左右。电视机作为普通民众最经济的娱乐方式之一,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所受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机顶盒行业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中少有的能保持增长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机顶盒出口国,70%的产品用于出口,占全球出口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出口地为欧盟。与此同时,我国还拥有完整的机顶盒产业链和庞大的生产群体,年产机顶盒5,000多万台,且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1]。

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2010年中国将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将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毋庸置疑,数字电视节目的普及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中国现行的“模拟电视+机顶盒”的转换形式使机顶盒市场蕴藏了巨大商机。面对潜力巨大的机顶盒市场,国内外厂商纷纷涌入这一行业。目前终端设备制造商不仅包括家电巨头海尔、长虹、TCL、康佳、创维,还有IT企业清华同方、浪潮、中兴通讯、实达等,甚至包括跨国巨头摩托罗拉、飞利浦等。在机顶盒产业链中,除了上游芯片厂商、操作系统供应商、内容提供商等,最主要的便是机顶盒生产厂商。机顶盒生产厂商对机顶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研制机顶盒的交互功能等高端功能,用户却希望机顶盒除了能够实现它的基本功能(增加电台、作为数字化的桥梁)以外,还能够使电视机的画面更为清晰。这就要求通过机顶盒处理的电视节目的有效信息量损失减少,电视机收到的电视节目的有效信息量增加。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改进机顶盒的视频编码和机顶盒的硬件接口两部分来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对机顶盒的视频编码和硬件接口部分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详细总结。

1 机顶盒及机顶盒接口简介

机顶盒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与电视机连接的网络终端设备都可称之为机顶盒。从过去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模拟频道增补器、模拟频道解码器,到将电话线与电视机连接在一起的“维拉斯”上网机顶盒、数字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integrated receive decoder,IRD)、数字地面机顶盒以及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都可称为机顶盒。而从狭义上说,如果只涉及数字设备的话,那么按主要功能则可将机顶盒分为上网机顶盒、 数字卫星机顶盒(DVB-S)、数字地面机顶盒(DVB-T)、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DVB-C)和最新出现的IPTV机顶盒等。

通常数字电视机顶盒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结构由主芯片、内存、调谐解调器、回传通道、CA(conditional access)接口、外部存储控制器及视音频输出等几大部分构成;软件结构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层:应用层、中间解释层和驱动层,每一层都包含了诸多的程序或接口等。

机顶盒接口主要由编码器、视频数字模拟转换器(DAC)、输出接口等部分构成。编码器用于对输入的数字视频信号进行数字编码。编码前,先将输入的视频信号处理成同时传输的R、G、B信号,再经过数字编码,产生亮度和色差信号的Y、U、V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分别经过亮、色处理并相加后送往视频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将信号输出。本文主要介绍视频编码和输出接口,对视频数字模拟转换器不作介绍。

2 视频编码标准和视频编码方法的调查研究

2.1 视频编码标准

所谓数字视频技术就是指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种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法。数字视频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广播电视、通信等领域,带来了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一系列应用,由此视频编码标准应运而生。本文按照从H.261到H.264的顺序介绍视频编码标准的进展。

2.1.1 H.261视频编码标准

H.261是1990年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T)制定的第一个实用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是为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上实现电信会议应用,特别是面对面的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而制定的,它详细制定了视频编码的各个部分,包括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DCT变换、量化、熵编码,以及与固定速率的信道相适配的速率控制等部分。其编码时基本的操作单位称为宏块,只对CIF和QCIF两种图像格式进行处理,每帧图像分成图像层、宏块组(GOB)层、宏块(MB)层、块(Block)层来处理。实际的编码算法类似于MPEG算法,但不能与后者兼容,实际上H.261标准仅仅规定了如何进行视频的解码(后继的各个视频编码标准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因此,开发者在编码器的设计上拥有相当大的自由来设计编码算法,只需编码器产生的码流能够被所有按照H.261 规范制造的解码器解码就可以。

2.1.2 H.262视频编码标准

H.262是由ITU-T的VCEG组织和ISO/IEC的MPEG组织联合制定的,正式名称是“ITU-T 建议H.262”和“ISO/IEC 13818-2”,这两个标准在所有的文字叙述上都是相同的。H.262视频编码标准通常用来为广播信号提供视频和音频编码,包括数字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等。它支持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在逐行扫描模式下,编码的基本单位是帧;在隔行扫描模式下,编码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帧也可以是场。但是由于它只能提供较小的传输速率,因此可提供的节目很有限。

2.1.3 H.263、H.263+和H.263++视频编码标准

H.263 是由ITU-T 制定的应用于视频会议的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它于1995 年完成,是最早用于低码率视频编码的标准,属于视频编解码器。H.263 最初设计是为基于H.324 的系统进行传输(即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和其它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进行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H.263 的编码算法与H.261 基本一致,但做了一些改善,使H.263 标准在低码率下能够提供比H.261 更好的图像效果。H.263与H.261相比采用了半像素的运动补偿,数据流层次结构的某些部分在H.263中是可选的,使得编解码可以配置成更低的数据率或更好的纠错能力,且H.263 支持5种分辨率。

ITU-T在H.263发布后于1998年又修订发布了H.263标准的版本2,非正式的命名为H.263+标准,也称为H.263 V2标准。H.263+标准保持了原先版本H.263 的所有技术,但是通过增加几个附录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编码效率,并提供了其它的一些能力。原H.263标准限制了其应用的图像输入格式,仅允许5种视频源格式。而H.263+标准则允许更大范围的图像输入格式,并自定义图像的尺寸,从而拓宽了标准的使用范围,使之可以处理基于视窗的计算机图像、更高帧频的图像序列及宽屏图像。

为提高压缩效率,H.263+采用先进的帧内编码模式,增强的PB-帧模式改进了H.263的不足,增强了帧间预测的效果,去块效应滤波器不仅提高了压缩效率,而且提供重建图像的主观质量。

为适应网络传输,H.263+增加了时间分级、信噪比和空间分级,对在噪声信道和存在大量包丢失的网络中传送视频信号很有意义。另外,片结构模式、参考帧选择模式增强了视频传输的抗误码能力。

ITU-T于2000年修订发布了H.263标准的版本3——H.263++,也称为H.263 V3。H263++在H263+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选项,主要是为了增强码流在恶劣信道中的抗误码性能,同时提高了编码效率。这3个选项为:

选项U——称为增强型参考帧选择,它能够提供增强的编码效率和信道错误再生能力(特别是在包丢失的情形下),需要设计多缓冲区用于存贮多参考帧图像;

选项V——称为数据分片,它能够提供增强型的抗误码能力(特别是在传输过程中本地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分离视频码流中DCT的系数头和运动矢量数据,采用可逆编码方式保护运动矢量;

选项W——在H263+的码流中增加补充信息,保证增强型的反向兼容性,附加信息包括:指示采用的定点IDCT、图像信息和信息类型、任意的二进制数据、文本、重复的图像头、交替的场指示、稀疏的参考帧识别。

2.1.4 H.264视频编码标准

在H.263 之后,ITU-T(在与MPEG的合作下)的下一代视频编解码器是H.264。1996年制定H.263标准后,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开始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是短期研究计划,在H.263基础上增加选项(之后产生了H.263+与H.263++);另一个是长期研究计划,制定一种新标准以支持低码率的视频通信。长期研究计划产生了H.26L标准草案,在压缩效率方面与先期的ITU-T视频压缩标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2001年,ISO的MPEG组织认识到H.26L潜在的优势,随后ISO与ITU开始组建包括来自ISO/IEC MPEG与ITU-T VCEG的联合视频组(JVT),JVT的主要任务就是将H.26L草案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标准。于是,在ISO/IEC中该标准命名为AVC(advanced video coding),作为MPEG-4标准的第10个选项;在ITU-T中正式命名为H.264标准。H.264 最初的目标是希望新的编解码器能够在比以前的视频标准(比如H.263)低很多的码率下(比如说一半或者更少)提供很好的视频质量,同时,并不增加很多复杂的编码工具,使得硬件难以实现。另外一个目标是可适应性,即该编解码器能够在一个很广的范围内使用(比如说,既包含高码率也包含低码率,以及不同的视频分辨率),并且能在各种网络和系统上(比如组播、DVD存储、RTP/IP包网络、ITU-T多媒体电话系统)工作。它的应用范围包括可视电话、视频会议、TV、DVD以及硬盘存储、流媒体、数字摄影、数字视频制作等等。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MPEG-1、MPEG-2、MPEG-4 ASP相比,H.264 可以提供至少1倍以上的更加出色的压缩效率。H.264/MPEG-4 AVC的核心技术与之前的标准相同,仍采用基于预测变换的混合编码架构,基本处理没有过大的改变(预测、变换、量化、熵编码),但其通过对每个细节的特别处理使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另外NAL概念的标准化使其利于适应各种网络条件下的传输。H.264/AVC包含了一系列新的特性:

(1)多参考帧运动补偿。比起以前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以更灵活的方式使用已编码的更多帧来作为参考帧。以往的编解码技术在对P帧(场)图像进行帧间预测时,只允许以前一个I图像或P图像为参考帧,对B图像进行预测时只允许以前后两个I图像或P图像为参考图像。H.264允许在Reference Buffer中的多个图像中选取一个(P预测方式)或两个(B预测方式)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参考图像甚至可以是采用双向预测编码方式的图像;

(2)变块尺寸运动补偿。使用最大16×16、最小4×4的块来进行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这样能够对图像序列中的运动区域进行更精确的分割。解码器端可以指定当P片或B片中的宏块在做帧内预测时,不使用相邻的非帧内编码宏块作为参考,来阻止错误在空间上的蔓延;

(3)1/4像素精度的运动估值。提供了更高精度的运动块预测,由于色度通常是亮度抽样的1/2,通过取整数像素位置和1/2像素位置像素值均值的方式获得1/4像素位置的值。采用高精度运动估计提高了编码效率;

(4)基于上下文的二元算数编码(CABAC)和基于上下文的变长编码(CAVLC)。使用Exponential-Golomb(Exp-Golomb)的简单的熵编码方案,对既不是用CABAC也不是用CAVLC的语法元素进行编码;

(5)冗余条带。编码器利用该技术可以发送图像某区域(或者全部)的另一个编码表示,使得当主表示发生错误或者丢失的时候,能够用冗余的第二个编码表示来解码;

(6)补充增强信息(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SEI)和视频可用信息(video usability information,VUI);

(7)辅助图层(auxiliary pictures);

(8)图像顺序计数。H.264除了具备以上的新特点外,还具备柔性宏块排序、整数变换、分层编码、错误约束机制、错误掩盖技术及高效的比特流切换技术等等。

2.1.5 其它视频编码标准

除上述ITU-T的视频压缩标准外,还有一些标准也比较流行,如MPEG-4、AVS和WM9视频编码标准。

H.264也称为MPEG-4 AVC,而目前业内所说的MPEG-4一般是指SP(简级)或ASP(先进的简级),主要针对低码率应用,如因特网上的流媒体、无线网的视频传输及视频存储等,其核心类似于H.263。

MPEG-4 SP和H.263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然而,这两个标准之间也有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码流结构和头信息、熵编码的部分码表、编码技术的一些细节。MPEG-4 ASP较SP增加了一些技术,主要有:1/4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B帧、全局运动矢量(GMV),因而压缩效率得以提高。

AVS是由我国自主制定的音/视频编码技术标准,主要面向高清晰度电视、高密度光存储媒体等应用。AVS标准以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MPEG-4 AVC/H.264框架为基础,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充分考虑实现的复杂度。相对于H.264,AVS的主要特点有:8×8的整数变换与64级量化;亮度和色度帧内预测都是以8×8块为单位,亮度块采用5种预测模式,色度块采用4种预测模式;采用16×16、16×8、8×16和8×8 四种块模式进行运动补偿;在1/4像素运动估计方面,采用不同的四抽头滤波器进行半像素插值和1/4像素插值;P帧可以利用最多2帧的前向参考帧,而B帧采用前后各一个参考帧。

Windows Media 9(WM9)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媒体技术。一些测试表明,WM9的视频压缩效率比MPEG-2、MPEG-4 SP及H.263高很多,与H.264的压缩效率相当。

2.2 视频编码方法

2.2.1 第一代编码方法

第一代编码方法是基于波形基的图像压缩方法,其特点是:相对简单;编码的基本实体是像素或像素块;基本上不考虑人的视觉系统(HVS)对编码图像的影响;重点是码字分配。第一代编码方法主要有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统计编码,也称为三大经典编码方法。

(1)预测编码

预测编码是根据离散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性的特点,利用前面一个或多个信号预测下一个信号,然后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预测误差)进行编码。如果预测比较准确,误差就会很小。在同等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就可以用比较少的比特进行编码,以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等。预测编码方法简单经济,编码效率较高;

(2)变换编码

预测编码认为冗余度是数据固有的,通过对信源建模来尽可能精确地预测源数据,去除图像的时间冗余度。但是冗余度有时与不同的表达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变换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将原始数据“变换”到另一个更为紧凑的表示空间,去除图像的空间冗余度,得到比预测编码更高的数据压缩。基本方法是将数字图像分成一定大小的子图像块,用某种变换对子图像块进行变换,得到变换域中的系数矩阵,然后选用其中的主要系数进行量化和编码,图像显示时再经过逆变换可重构原来的图像。目前,国际上已经制定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和运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等一系列标准;

(3)统计编码

统计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主要针对无记忆信源,根据信息码字出现概率的分布特征进行压缩编码,寻找概率与码字长度间的最优匹配。常用的统计编码有游程编码、Huffman编码和算术编码三种。

以上列举出的一些经典编码技术可以称为“第一代”视频(图像)编码技术。这些编码技术都是非常优秀的纹理编码方案,能够在中等压缩率的情况下,提供非常好的图像质量,但在非常低的位率情况下,无法为一般的序列提供令人满意的质量。

2.2.2 过渡编码技术

过渡编码技术是一类充分利用人类视觉特性的“多分辨率编码”方法,如子带编码、塔形编码和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这类方法使用不同类型的一维或二维线性数字滤波器,对视频(图像)进行整体的分解,然后根据人类视觉特性对不同频段的数据进行粗细不同的量化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压缩效果。这类方法原理上仍属于线性处理,属于“波形”编码,可归入经典编码方法,但它们又充分利用了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因此可以被看作是“第一代”编码技术向“第二代”编码技术过渡的桥梁。过渡编码技术的经典编码方法如下:

(1)子带编码技术

子带编码是一种高质量、高压缩比的图像编码方法,它早已在语音信号压缩编码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依据是:语音和图像信号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频域段,人眼对不同频域段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图像信号的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区域,它反映图像的平均亮度,而细节、边缘信息则集中在高频区域。子带编码是一种在频率域中进行数据压缩的方法。在子带编码中,首先用一组带通滤波器将输入信号分成若干个在不同频段上的子带信号,然后将这些子带信号经过频率搬移转变成基带信号,再对它们在亏纳斯特速率上分别重新取样。取样后的信号经过量化编码,并合成一个总的码流传送给接收端。在接收端,首先把码流分成与原来的各子带信号相对应的子带码流,然后解码,将频谱搬移至原来的位置,最后经带通滤波、相加,得到重建的信号;

(2)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技术

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多分辨率分析、时-频分析和子带编码建立了统一的分析方法,提供了更合理的表示框架,而且它体现着小波分析这一新型分析方法的优越性。目前小波变换在视频(图像)编码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有:正交小波基的选择(小波包法)、小波变换与各种量化方式的结合、小波变换在分形法中实现初级分形、小波变换用于运动估值等方面。可以说,小波变换法处于当前视频(图像)编码首选方法的位置。一方面,它有快速算法,实现起来简单方便、速度快,可暂时弥补“第二代”编码技术的不足;另一方面,它有着先进的分析方法,可有效提高现有标准的水平,实现突破性进展。因此人们对它的热衷也就不足为奇了。

2.2.3 第二代编码方法

为了克服第一代视频(图像)编码技术的局限性,Kunt等人于1985年提出了“第二代”视频(图像)编码技术。第二代编码方法充分利用人眼视觉系统的生理和心理视觉冗余特性以及信源的各种性质,以期获得高压缩比,这类方法一般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图像数据根据视觉敏感性进行分割。按照处理方法不同,第二代编码方法主要有:基于分形的编码、基于模型的编码、基于区域分割的编码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编码等。

(1)基于分形的编码

分形编码是在分形几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编码方法。分形理论是欧氏几何相关理论的扩展,是研究不规则图形和混沌运动的一门新科学。它描述了自然界物体的自相似性,这种自相似性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统计意义上的。这一理论基础决定了它只有对具备明显相似性或统计相似性的图像,例如海岸线、云彩、大树等才有较高的编码效率。而一般图像不具有这一特性,因此编码效率与图像性质学有关,而且分形编码法实质上是通过消除图像的几何冗余来压缩数据的,根本没考虑人眼视觉特性的作用;

(2)基于模型的编码

基于模型或知识的方法,是在编码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提取所建模型的特征与状态参数。在解码端依据这些参数,通过模型及相关知识生成所建模型的信源。这类方法是把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方法应用到视频(图像)编码;

(3)基于区域分割的编码

基于区域分割与合并的视频(图像)编码方法,是根据图像的空域特征将图像分成纹理和轮廓两部分,然后分别对它们进行编码。该方法一般可分为三步来完成,即预处理、编码和滤波。预处理将图像分割成纹理和轮廓两部分,选取分割方法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图像编码的效果,分割之后图像成为一系列相连的小区域。对纹理可采用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对轮廓则采用链码方法进行编码。这种方法较好地保存了对人眼十分重要的边缘轮廓信息,因此在压缩比很高时解码图像质量仍然很好;

(4)基于神经网络的编码

神经网络法是模仿人脑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压缩。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网络,工作过程一般分训练和工作两个阶段。训练阶段就是使用一些训练图像和训练算法,调整网络的权重,使重建图像的误差最小。目前直接用于图像压缩编码的神经网络主要有反向误差传播(bp)型和自组织映射(kohonen)型。

第二代编码方法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视频(图像)压缩编码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第二代编码方法增加了分析的难度,所以极大增加了实现的复杂性。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第二代编码方法仍处于深入研究的阶段。例如,分形法由于图像分割、迭代函数系统代码的获得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实现起来时间长,且算法非常复杂。模型法则仅限于人头肩像等基本的视频(图像)上,进一步的发展有赖于新的数学方法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硬件研制不成功,所以在视频(图像)编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多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但由于巨大压缩性能的潜力,人们都致力于这些新方法的研究。

3 视频输出接口

随着科技的不断深入,传输视频的接口也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总体来说,分为四大类型:传统模拟电视接口、HDTV模拟接口、数字接口、无线接口。下面就各种接口做简单的介绍。

3.1 传统模拟电视接口

(1) 射频接口,即天线输入接口,现行电视标准接口,国标的各项指标都是以这个接口来定义的。接收的是射频信号,是多种信号调制在一起的,频率范围为49.75~863.25MHz;

(2) AV接口,也叫视频端子,接收的是不包含音频的彩色全电视信号(CVBS),由于它没有经过调制和解调这个过程,避免了在传输过程中的一些信号损伤,所以它的图像效果一般比天线输入的信号要好一些。视频带宽为6MHz,音频另外走线;

(3) S端子接口,也叫S-VHS或Y/C输入端子,由于它是将视频信号分离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因此消除了亮度和色度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使图像的清晰度有所提高。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索尼、创维等公司在市面上推出了一些具有3D梳状滤波器的彩电,使射频信号也可以接近Y/C输入信号的质量。亮度信号带宽6MHz,色度信号调制在4.43MHz,音频另外走线;

(4) 分量输入端子,也叫YCrCb输入,是在Y/C信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把C信号作解调处理,得到Cr和Cb的基带色度信号。由于这种信号是没经过调制的亮度、色度的信息,可实现亮度恒定传输,并且它与黑白信号有良好的兼容性(不要CrCb信号就是仅含黑白内容的亮度信号),成为电视台原始记录编辑的信源。为此,在以后的数字传输、数字压缩等领域,都是对YCrCb进行数字化处理。它的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色度信号带宽为1.3MHz,音频另外走线;

(5) 欧洲的21针插座,包含RGB隔行信号、行场同步信号、伴音信号、视频输出信号等一体化的插座,国内不用。

3.2 HDTV模拟接口

(1) YPrPb接口,有人把它叫做逐行分量信号接口,一般这个接口都要能支持480P、720P、1080I等各种高清信号和标清信号。由于现在各种标准较多,这个接口没有一个具体的接收标准,目前一个业内默认的事实是拥有这个接口并能接收1080I信号,但又无HDTV射频接口,我们可称之为HDTV MONITOR 或HDTV READY;

(2) VGA接口,电脑上的标准接口,可接收的信号有VGA、3SVGA、XGA、SXGA、UXGA 等几百种逐行信号,具体的标准可参照VESA标准一一比对。一般通过VGA接口传输三类信号:RGB三基色信号、行场同步信号、DDC识别信号(一种通过IIC串口识别监视器的最佳分辨率,由主机自动设置输出格式的通讯方式)。这本来是电脑的标准接口,但这一两年国内外许多电视厂商也把它应用在电视上面,但一般只支持VGA、SVGA等几个有限的信号。因为有些高清信号源也作了VGA接口输出,所以也可以把它算作HDTV模拟接口。

3.3 数字接口

(1) HDTV射频接口,外观与普通射频接口没有差别,但处理的是经过编码调制的数字信号,目前国内标准还未出来,国外已有几种制式,从地域分有欧洲、美洲和日本之区别,从传输媒介来分有有线、开路、卫星几个标准。由于是射频传输,要经过压缩,存在传输中的衰减问题,有信号损失现象;

(2) DVI接口,英文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这个接口在国外,尤其是在日本被广泛应用于电脑的传输上,以代替VGA 接口,它接收的信号也是VESA标准的信号,但它是在数字域里传输的,也就是说电脑主机出来的是数字信号,监视器接收的也是数字信号。DVI是在1999年由康柏、富士通、惠普、IBM、INTEL、NEC及SILICON IMAGE等几大公司联合领导的数字显示工作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所创立的。它通过一个将24Bit的数字RGB信号压缩成几组TMDS信号的专用芯片,以最高可达到4.95Gbps的速率进行信号的传输,同时也支持DDC通讯。目前已有一些电视厂商将其应用在高端彩电中;

(3) HDMI接口,英文全称为High Difinitionmulti Media Interface。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室为了对其生产的电影进行版权保护,联合SILICONMAGE公司制定了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HDCP)标准,用于防止电影内容通过DVI接口实施拷贝。其基本的方法是在发送和接收芯片内都设置授权密码,通讯方式也采用上面已叙述到的DDC通讯。目前这个标准已得到日立、INTEL、松下、飞利浦、索尼、汤姆逊、东芝等众多厂商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接口基本与原来的DVI接口相仿,但已把数字的音频信号也压缩进去传输了,其原始的音频信源格式一般为Dolby Digital和DTS环绕等,视频信号为高清晰度数字分量格式;

(4) IEEE1394接口,也称Fire Wire或DV接口。这也是一个纯数字接口,信号损失少,图像与声音一起传输,它是将各类数字视频信号压缩成LVDS信号传输的。目前市面上的所有miniDV数码摄像机已将此接口作为标准接口。其相对于上文中所有接口的最大优势是支持完全的双向通讯,既可将外部信源的信号输入显示,也可将电视的信号送给录制设备去保存。另外它可以互连互通,一般在显示设备上做两到三个IEEE1394接口,可实现与所有设备的互连互通,省去了其它接口。如果与计算机相连,可以成为计算机的一个标准外设,将来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所有的编辑、录制等一系列功能。它的最大传输率已达到1.2Gbps,也已经适合传输HDTV信号;

(5) USB接口,目前传输速率最大只有480 Mbps,若传输无压缩的HDTV信号,速率低了一些,但要在端口上加MPEG 压缩芯片和解压芯片,成本会提高,而且图像会有损失。

3.4 无线接口

(1) IEEE802.15协议,也就是蓝牙系统。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其设备使用全球通行的、无需申请许可的2.45GHz频段,可实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ps,在支持3个话音频道的同时,还支持高达723.2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看出,它的传输率只适合语音的传输,对于图像来说远远不够;

(2) IEEE802.11协议,1997年6月,IEEE出台了802.11标准,它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问题,数据速率最高可达2Mbps。以后陆续推出了802.11a、802.11b、802.11g等多个标准,以目前这个标准中最高的802.11g来讲,在2.4GHz频带上速率最高可达到54Mbps,基本可以传输一些对实时性或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的图像。但关键在于它的成本目前很高,市面上支持802.11g的网卡最低是800元,如果再加上解压芯片、解码芯片、存储类芯片、控制芯片,成本已高过目前的数字电视机芯,那么电视上加装这样的装置,很明显是不合适的。

4 结 论

本文对机顶盒的视频编码部分和机顶盒的硬件接口部分分别进行了介绍。按照视频编码标准的修订发布时间,详细总结了H.261到H.264视频编码标准,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制定的H.26X系列标准主要用于实时视频通信,从H.261到H.264,技术在不断的成熟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尤其是H.264的充分利用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通过对三代视频编码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第二代视频编码方法为视频(图像)压缩编码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第二代编码方法增加了分析的难度,所以大大增加了实现的复杂性。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第二代编码方法仍处于深入研究的阶段。文章最后介绍了视频输出接口,目前较常用的接口为AV接口、YPrPb接口、数字视频接口(DVI)和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HDMI接口是CE界唯一可以传输未经压缩的高分辨率影像,经压缩或未经压缩多信道音效,还有智能型格式与命令数据的接口,在传输信息过程中损耗较少,因此最具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 2009-2012年中国STB行业投资策略分析及竞争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 北京:中研,2009.

[2] 1999年微软提出维拉斯计划,让数字概念进入了普通公众的视野。

[3] 邓圻贵. 新型数字电视系统原理、应用与维修[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 www.1000security.com. 技术文章.

[5] 李 炜. 探寻视频编码技术发展的足迹[N]. 中国计算机报,出版日期:2000-10-30,总期号:968,本年期号:80.

[6] 家电维修技术. 2008年第4期.

[7] 沈兰荪译. 视频编码与低速率传输[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8] 任 竞. H.264/AVC 视频编码标准的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2004.

[9] 毕厚杰. H.264/AVC 视频编码标准的技术特点和评价[J].当代通信,2004.

作者简介:杨晓一,女,籍贯河北,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E-mail:yangxy23@live.cn。

作者:杨晓一 张 炜 赵 泉 陈彦宇 金 博

上一篇:信息化管理成人教育论文下一篇:企业专业化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