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论文

2022-04-15

在市场竞争加剧、石油价格高涨、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市场条件下,2006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进出口顺差1774.7亿美元,增长74%。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论文 篇1:

辽宁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

[摘 要] 近年来辽宁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辽宁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变化,辽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本文研究了辽宁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发展辽宁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辽宁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出口

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我国因为潜在市场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因素,成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聚集地,而加工贸易则成为国际资本直接投资的首选方式。当前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构成了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辽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问题日益成为辽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并将对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产生深远影响。

一、辽宁加工贸易现状

1.加工贸易规模稳步增长,但增速小于出口增速。辽宁得益于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及沿海地理优势,近年来加工贸易发展很快,加工贸易额不断增长,截止2007年,加工贸易额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发展势头良好。但从表1中也可看出,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稳中有降。从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来看,除2005年与出口增速基本持平外,其余年份均低于出口增速,其中2004年和2006两年指标的差距还比较大。另外虽然辽宁加工贸易增幅较快,但其总体规模仍然偏小,2007年全国加工贸易总额为9861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6177亿美元,辽宁分别只占2.74%和2.66%,远低于广东、江苏等其他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加工贸易占辽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显示相对与整个进出口而言,辽宁加工贸易发展的相对速度有所放缓,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数据来源:2002年~2007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2.省内各市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2007年在辽宁省14个城市中,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有两个,分別是大连和沈阳,超过1亿美元的有7个,分别是营口、辽阳、锦州、丹东、抚顺和朝阳。其中大连市加工贸易出口130.2亿美元,沈阳为11.7亿美元,两市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6.3%。素有我国“钢都”之称的省内第三大城市鞍山,加工贸易出口仅为0.4亿美元,排在第10名。可以看出辽宁省各市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加工贸易发展集中在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沈阳附近。除大连、沈阳外,其余城市加工贸易出口规模较小。

数据来源:辽宁外经贸统计专报

3.外商投资企业仍是辽宁加工贸易出口的主体。2007年辽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贸易额176.63亿美元,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而且发展速度远快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出口直到2007年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出口达到10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2.2%。

4.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来料加工增速超过进料加工。采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辽宁加工贸易的增值幅度,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从表3可以看出2002年~2007辽宁加工贸易增值率基本在50%以下,只有2007年才有了较大幅度的跃升,基本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沿海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显示辽宁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另外2005年以来来料加工增速开始超过进料加工,2007年进料加工贸易进口77.06亿美元,增长5.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28.21亿美元,增长33.6%。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相比,原料由外方提供,我方仅收取工缴费,增值能力低于进料加工,也说明辽宁的加工贸易还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数据来源:2002年~2007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二、当前发展辽宁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政策变化减少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屡创历史新高,截止2008年7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达6.84,相对汇改初期的8.11累计升幅已超18.56%,大大削弱了出口加工企业的价格优势。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旨在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意味着部分辽宁加工贸易企业将面临着被洗牌出局的危险。

2.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环节,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辽宁加工贸易主要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即使高新技术产品也少有自主研究的产物,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以及品牌等环节,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辽宁2002年~2007加工贸易增值率数值较低,也印证了加工贸易仍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环节上。

3.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国内企业参与不足。辽宁当前的加工贸易主要依赖外资企业,而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优势往往将高附加值环节限制在母公司内部。为了集中优势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而将附加值低的组装环节转移到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这也造成了辽宁加工贸易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环节。而国内企业对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则参与较少,从长期看辽宁加工贸易如固守在加工组装环节,将会出现出口越多,价格越低,附加值越低的“贫困化”增长现象。

4.加工贸易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有限。由于外资企业的经营要服从母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因而其从事的产业与辽宁相关产业关联度较低,其贸易规模对辽宁国内企业和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有限,对辽宁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不大。另外2007年辽宁14个主要城市加工贸易出口较不均衡,也体现出了各市加工贸易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带动效应不明显。

三、辽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辽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关系到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到辽宁经济的振兴。因此必须将其纳入到辽宁经济整体发展的系统工程中来,把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结合起来,与辽宁“五点一线”战略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战略布局。

1.沿产业价值链延伸,实现产业链升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将依据其竞争优势而分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辽宁劳动力资源丰富决定了一段时期内还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具有高附加值的环节,以劳动密集型环节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同时沿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从简单组装向上游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研发和下游销售和品牌环节转移,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实现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行业建设,拉长国际产业链在辽宁境内的长度,提升产业附加值。

2.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实现产业整体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要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主动承接跨国公司资金、产业和技术的转移,按照辽宁的发展定位,有规划、有针对性地吸引外资,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辽宁,实现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方向转变。改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低的现状,利用外资促进辽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及服务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配套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最终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3.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实现主体升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使加工贸易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内资企业主导。外资企业受制于母公司的经营战略,而且还有随时撤回资本的风险,因此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最终要依靠内资企业,要推动更多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来,通过利用资金扶持、信用保险、出口退税等政策,培养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力争成为加工贸易新的出口增长点。

4.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升级,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开始陆续向我国转移,并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全球重化工业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辽宁的沿海地理优势明显,辽宁的港口承接了东北三省絕大部分进出口贸易,海岸线上为数可观的沿海滩涂、废弃盐田,是迎接国际产业转移不可多得的宝贵土地资源。因此要把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与辽宁的“五点一线”战略结合起来,要通过实施产业规划、产业配套等措施来推动产业集群,完善基础设施,物流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讯设备,提供金融支持等,引导外资和相关产业进入临港经济园区。例如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将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新能源、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建成黄海北岸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同时引导内资企业通过主动配套、自主创新、联合开发等途径,通过产业集群,打造为外资企业的配套网络,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和积聚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转向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并最终向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兰 勇 杜红梅: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132~134

[2]孟 亮 梁莹莹:辽宁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1):38~39

[3]李风华 孟祥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与政策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08,(2):10~11

[4]吴玉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2):49~51

[5]王 珍 齐艳霞 王惠钦:加工贸易增长模式与“贫困化增长”[J].生产力研究,2007,(15):11~13

[6]国民经济研究所: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转型升级[J].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6,(8):9~11

[7] Engman, M., O. Onodera and E. Pinali (2007),“Export processing Zones: Past and Future Role in Trade and Development”, OECD Trade Policy Working Papers, No. 53, OECD Publishing

作者:孟令岩 李 莹

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论文 篇2:

回顾与解读2006年的出口贸易

在市场竞争加剧、石油价格高涨、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市场条件下,2006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进出口顺差1774.7亿美元,增长74%。本文将从最直观的数字角度,对2006年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加以盘点。

1、对外贸易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基本数据(见表1):

解读1:对外贸易一路飙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1978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1988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78亿美元,仅仅只用16年时间,到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到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初步确立我国对外贸易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2006年在市场竞争加剧、石油价格高涨、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市场条件下,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稳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并与第二贸易大国的德国贸易额差距在缩小。

解读2:继续呈现“高出低进”态势

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我国通过引进技术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除1982、1983年外,其他年份对外贸易保持一定的逆差,20世紀90年代除1993年外,每年均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进入到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高出低进”,特别是2005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较2003年递增217.4%,2006年继续延续“高出”态势,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到1774.7亿美元, 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从表1还可以看出,贸易顺差74%增幅依然很高,但远低于上一年的增幅,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平衡压力。

解读3:减顺差作为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我国的对外贸易目前面临着贸易平衡问题, 贸易顺差过大,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已成为对外关系中的一个焦点。商务部薄西来部长最近强调指出: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大,既不利于国内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涉外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因此,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高度认识减顺差的重要性,把减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从片面追求出口规模和顺差转向追求出口质量和贸易平衡,进口增幅会加大,出口增速会有所减缓,但我国较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持续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会突破20000亿美元大关,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

2、出口贸易方式有所变化

基本数据(见表2):

解读1:连续5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

从贸易方式而言,出口贸易有三驾马车,包含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从表2可知,我国出口贸易一大(总值)三小(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额、其他贸易额)指标总值同比增长的增幅都在20%以上,这一方面反映我国出口贸易已经进入蓬勃发展、全面提速的时代,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加入WTO五年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

解读2:加工贸易占总值50%以上

从对外开放战略开始,我国的出口贸易是凭借“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而发展,从表2可知,我国的加工贸易不仅连年创新高,而且2002-2006每年的加工贸易额均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5.3% 、55.2%、55.3%、54.7%和52.8%以上,这反映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不是一个“创造大国”、“品牌大国”,可喜的是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意在扼制加工贸易过快增长,2006年较之2005年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2006年是个拐点,是一个继续降低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调整贸易方式的拐点,是一个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拐点。

解读3:加工贸易增幅在减缓

2001年至2004年一般贸易低于出口总值的增幅,加工贸易与出口总值的增幅保持基本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加工贸易推动的。2005年我国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初现端倪,一般贸易增长超过出口总值,加工贸易的增幅低于出口贸易总值递增速度。可喜的是这种局面在2006年得到快速延续和发展,表2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一般贸易的增幅高出加工贸易9.5个百分点,高出出口贸易总值增幅4.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二是“高烧”的加工贸易时代继续“降温”。延续2005年加工贸易增幅减缓之势,增幅只有22.6%, 比2005年的增幅减少了4.4个百分点。三是沿海六省市的2006年1-12月份的出口贸易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5省市的一般贸易、其他贸易增幅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长,加工贸易大省广东特别显著,一般贸易增长达到50.1%,比同期加工贸易19.0%高出31.1个百分点, 其中深圳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89.3%,比同期加工贸易21.7%高出67.6个百分点;福建省一般贸易增长达到28.2%,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9.5%,其中厦门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33.4%,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7.0%;江苏、浙江两省的其他贸易得到了“井喷”式的巨幅增长,分别是279.8%和173.1%。

3、各省市出口贸易呈强劲增长态势

基本数据(见表3):

解读1:东部地区继续强干劲

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急先锋,也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2006年出口贸易六强的席次较之2005年没有变化,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其出口贸易额分别达到3019.5亿美元、1604.2亿美元、1135.9亿美元、1009.0亿美元、586.0亿美元、412.6亿美元,六省总额达到776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值80%。虽然六强只有江苏、浙江两省的增幅高于2006年全国27.2%的递增, 达到30%以上,其他四省市依然持续强劲增长态势,最低的年递增速度也达到了18.4%。从出口企业性质上看,六强省市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外资企业出口值占比重较大,二是民营企业同比增长最快,均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解读2:西部开发见成效

继东部沿海开放之后,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省份占有较多的席位,其中青海增幅最大达到65.3个百分点,新疆、四川在其后,分别是41.7%和40.9%,远远高于全国的27.2%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省份除四川、陕西两省加工贸易增幅分别为111.9%和63.1%, 高出一般贸易外,其他省份一般贸易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幅,特别是青海省不仅一般贸易“井喷”式增长144.7%,居全国之首,而且该省全年加工贸易负增长41.4%,新疆、贵州、内蒙古一般贸易不仅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分别达到80.4%、47.5%、37.6%,而且贸易额也高于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3.8%、31.6%、33.6%。这说明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各省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开始步入出口贸易良性发展的轨道。

解读3:中部崛起正在发力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继沿海开放后,国家先后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激发了潜在活力,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中部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五省榜上有名,其中江西涨幅居前。中部出口贸易增长,从贸易方式上分析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只有江西、湖南、河南三省的一般贸易增长分别是43.5%、38.7%、36.7%,高出全国一般贸易平均增幅32.1%。二是除湖南、河南两省的加工贸易分别控制在9.4%、16.6%较小涨幅,低于全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22.6%外,其余四省的加工贸易出现了“补涨”行情,江西、湖北、安徽、山西2006年加工贸易较之2005年分别增长109.4%、89.4%、65.2%、44.4%,分别占全国加工贸易增长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七位。三是其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北、安徽2006年的其他贸易“暴涨”,贸易额不大,同比增长却分别达到1148.7%和988.7%。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加大;二是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投资开始青睐于中部地区;三是中西部地区2005年的出口基数不大,快速增长相对容易一些。

4、出口商品构成有所改善

基本数据(见表4):

解读1:初级产品出口增幅缓慢

从国际环境看,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随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退出主导地位。从表4可以看出,一是2003-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得到恢复性增长,虽然增幅落后于工业制品,但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受国家产业政策、退税政策的影响,初级产品出口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同比增长只有7.8%;二是资源密集型的矿产品、原料性产品增长只有1%;三是虽然活动物,动植物油料、脂及蜡出口仍旧维持较高的增幅,但较之2005年分别下降了4.8%、41.4%。

解读2:加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出口社会成本太大,很多出口产品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现在中国出口一美元的产品,消耗的能源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德国的七倍。为此,国务院转发了商务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从自主创新、出口品牌战略、生产体系建设、出口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8.8%和29.0%,分别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6.7%和29%,飞机、船舶、铁路机车、汽车、数控机床、以太网络交换机、移动通信机站、等离子彩电、软件出口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解读3: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2006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手段,支持6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支持500多个农产品项目提高出口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原生性农产品向农产品制成品出口转变,由农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出口转变,提高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全年农产品出口达3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扩大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年,园艺和水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3.7%和17.4%,深加工农产品比重上升至48.3%,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上涨4.9个百分点。

5、出口主要市场依然如故

基本数据(见表5):

解读1: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

市场有三大要素,即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从理论角度考量,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实际上2006年1-12月份出口主要市场也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向上述三个地区的出口总值达到890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1.8%, 较2005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非洲、拉美、大洋洲的出口规模很小、比重只有8%。

解读2:出口贸易伙伴前十位的席次稍有改变

从表5可知,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亚洲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东盟和韩国,欧洲主要集中在欧盟,北美主要集中在美国。据商务部统计,列在我出口的贸易伙伴前十位的席次与2005年相比,前九位名次依旧,依次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俄罗斯、加拿大,只有第十位由印度取代了澳大利亚。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向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出口贸易额达到632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5.3%,位次虽然没有变化,由于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道德壁垒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向美国、欧盟出口增长分别是24.9%和26.6 %,增幅比上一年分别下降了5.5和7.5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也分别下降了0.4和0.1個百分点。中国香港地区增幅达到24.8%,较之上一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出口比重却下降了0.3个百分点。日本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向日本的出口增幅只有9.1%,较上一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或地区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除香港地区外,向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增幅在减缓、比重在下降。

解读3: 出口市场多元化任重道远

从表5可知,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较快,高于向发达国家或地区出口。2006年1-12月份,东盟、中东、拉美、非洲、大洋洲的出口分别增长28.8%、40.3%、52.1%、24.2%、42.9%,出口增长除东盟基本持平,大洋洲的低于上一年外,向拉美、非洲、中东的出口虽然贸易规模还不大,贸易比重还很小,但增幅分别高于2005年22.2、7.6、6.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加强“南南合作”,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互信共赢的经贸关系, 2006年10月30日在南宁召开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势必会给中国向东盟、非洲各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但发达国家依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多元化市场显得任重而道远。

作者:谢少安 林 莉

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论文 篇3: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FDI政策的调整

【摘要】 FDI加速了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但同时长期形成的以加工贸易为基础的代工模式使我国生产要素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为了改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必须要调整FDI政策,要加强对FDI的监管,加强FDI的价值链导向。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FDI 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进行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这种分工模式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大多以加工组装环节为切入点,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中。20世纪70 年代末,我国确立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鼓励“三来一补”的发展政策,以加工贸易的形式逐渐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承接了大规模的制造业的转移,推动了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我国参与价值链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提升。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出口大多源于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非常微弱,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然比较低下。

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1、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从1990年的462.05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19481.6 亿美元,增长了42倍;工业制成品占总出口比重也由1990年的74.4%上升到2012年的95.1%,上升了近21%。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12年出口额占到世界总出口的11.1%。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结构也有所改善,工业制成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由1991年的28.77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6012亿美元,增长了171倍,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4.09%上升到2012 年的30.86%。

2、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仍然低下

(1)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国内企业仍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环节。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居高不下,从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进出口总额还是单纯出口额或是进口额,加工贸易都占有绝对比重,约占总贸易的一半。特别是出口方面,在1995年到2012年十几年间,加工贸易的出口平均所占比重高达53%。近几年来,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也维持在40%左右,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偏大,说明我国更多的企业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环节,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

(2)加工贸易增值率低下,国内加工环节附加值偏低。我国境内加工企业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的低价值产品的生产,关键零部件和优质原材料进口所占比例较高,加工贸易增值率低。根据我国海关资料计算的国内企业贸易增值率显示,我国国内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平均只有0.5,说明相当部分国内加工贸易锁定在较低层次的劳动加组装方面,仍处于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链条上。以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为例,2010年美国该产品的对华贸易赤字虽然高达19亿美元,但我国的贸易增加值却只为7345万美元,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低下,国内加工环节附加值低。

二、FDI对我国在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

1、FDI带来的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FDI大量涌入我国制造业,带动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长期以来的闭国锁关的政策使得我国几乎游离于国际分工体系之外。改革开放之后,大量FDI的进入将我国企业带入到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同时加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实现了我国由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跨越性发展,使得我国以出口农产品等初级原材料为主变为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FDI主导的加工贸易将我国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我国引进FDI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初衷是希望通过FDI的外溢效应使得产业链向前向后延生,但FDI主导的加工贸易格局打破了这一发展轨迹。一方面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使得国内生产要素固化在加工装配环节,国内企业主动或被动地限定在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生产环节;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外资公司的控制,主观阻断国内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

在1995年到2010年这十几年中,FDI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部加工贸易的一半份额,这个数据到了2010年上升到83.86%。这种外资主导的“大进大出”加工贸易,一方面将国内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固化在加工生产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对合资合作的我国外资企业经营权的控制,通过进口关键零配件和原件控制,阻碍国内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使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低端产品的配套上,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技术的零配件生产或产品组装。

3、FDI的挤出效应使我国企业沦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

由于FDI技术的相对先进性以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使得我国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最后,一些国内企业倒闭或被跨国公司并购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另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各种手段,实行品牌控制,将我国民族品牌逐出市场,致使国内企业沦为外国知名品牌的代工厂。例如2003年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之后小护士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原有的小护士生产企业成为欧莱雅在我国的又一代工厂。

4、FDI的研发控制将我国企业锁定在低层次的技术水平

首先,跨国公司通过解散合资前的国内企业的研发机构,使得合资企业只专注于加工生产,将合资企业变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通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拥有科研机构的比重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993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拥有科研机构的比重为50.92%,但到了2004年,该数据降为23.4%,十年时间,降幅高达50%。虽然近几年比重有所上升,但也基本上也只保持在30%左右。我国企业拥有科研机构的比重持续下降,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幅减弱,使得我国和跨国公司技术差距不断扩大。

其次,跨国公司通过本土化研发将本国研发力量锁定在低层次的研发上。为了控制技术外溢,跨国公司往往都将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性技术创新活动安排在母国,而将技术创新的低端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本土研究力量锁定在低端环节。有数据显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中,绝大部分从事的是本地化项目开发。通过对IBM技术专利来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IBM技术专利几乎90%以上都出自IBM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而来源于我国研发中心的不到l%。

三、我国FDI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适时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FDI政策。1979年7月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同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启了引进FDI的试点。1986年制定并颁布了《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等相关规定,确定了我国鼓励利用外资的方针政策。随后又相继开放14个沿海大中港口城市,设立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闽厦泉漳三角洲等,上世纪90年代,开放浦东和内地28个城市。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FDI政策开始细化,规制与激励开始并行发展并以鼓励为主,同时在某些领域逐渐放松规制。1995年6月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并同时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产业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2002年、2004年、2007年多次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度放宽了外资的行业准入限制,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2007年制定了《反垄断法》、《反倾销法》,同时出台了《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享有的税收等方面的一些特权,我国以鼓励吸引外资为首要目标的政策方向有了变化,开始更加注重追求、维护竞争的公平性,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领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11年再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开放进程。当前我国FDI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1、FDI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逐渐由东向西推进的,由此形成FDI优惠政策的给予也是自东向西的:由最初的四个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中部沿江沿河等大中城市,继而到西部地区,我国的FDI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出鼓励FDI积极参与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以及中部地区崛起等重要建设中来。

2、FDI政策的导向仍以产业导向为主

自1995年颁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来,我国FDI政策具有明显的产业导向:根据产业大类来决定是否引进FDI以及是否给予优惠待遇。最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总条目共有473条,其中鼓励类354条、限制类80条、禁止类39条。该条目鼓励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FDI的进入。

3、FDI政策的取向是创立公平竞争环境

我国的FDI政策:一方面,为了鼓励FDI的进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给予了FDI各种优惠政策的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某些领域也对FDI有着严格地限制,FDI遭遇着进入壁垒的次国民待遇。2007年我国取消了FDI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始对内外资企业实施同等税率;同时也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拓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推进FDI国民待遇原则。

4、地方性FDI政策竞争导致优惠政策现实存在

自国家取消了FDI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后,一再出台其他政策,要求切实取消对FDI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创造一个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割据现象导致各地方为了引进FDI,产生了激烈的FDI激励政策的竞争。这种地区间FDI政策的竞争就使得许多地区不顾国家相关规定,一再突破国家政策,以各种形式给予FDI各种优惠,FDI享有的优惠政策仍大量存在。

四、我国FDI政策调整方向

FDI依靠各种手段将我国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加工环节,我们可以通过FDI政策调整,缩小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提高我国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1、加强国家对FDI监管

(1)加强对地方性引进FDI的监管。首先,成立国家层面FDI管理机构加强对地方FDI的限制和管理。如上所述,地方性FDI政策一再突破国家政策,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仍被审批,各种优惠政策仍层出不穷,国家要加强对FDI的监管,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FDI要实行零容忍。其次,要建立起地方间利用FDI协调机制。通过国家、地方政府两级FDI管理机构建立起地方间利用FDI协调机制,规范地方政府引资政策,将地方政府间的不合作博弈转为合作博弈。各地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特点,以产业导向来合理引进FDI。

(2)加强对FDI控制行为的监管。我们要加强对FDI控制行为的监管,确保我国企业的利益。中外合资、合作曾一度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缺乏对FDI控制行为的监管,最后使得大量国有企业资产被贱卖,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沦为外商独资企业,我国的一些名优品牌销声匿迹。如今,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加强对FDI控制行为的监管,积极运用《反垄断法》,避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形成对我国企业过度控制的现象。

2、加强FDI价值链导向

在进行产业导向的同时,要加强对FDI的价值链导向。要以价值链分工的地位而不仅仅是产业性质来评价FDI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里,如果从事的仅仅是加工装配,就谈不上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相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果涉及到设计研发,也就不能说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我们要加强FDI价值链导向,要以FDI在环节价值链分工的环节作为引资政策的重要标准。

3、根据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状况逐步实现FDI国民待遇

实行FDI国民待遇原则,是引进FDI政策的方向。但要实行FDI国民待遇原则,需根据我国产业竞争力分步骤进行。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给外国投资者以国民待遇、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时,也经历了长时间、分步骤的推进过程。我们引进FDI,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必须以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本国产业不会过度受支配、外资不会对本国经济造成突发性冲击和控制为前提。

4、切实取消FDI独享的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FDI企业实行各种优惠措施使得我国企业纷纷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尽管2008年以来开始对内外资企业实施同等税率,但各种原因,FDI享有优惠政策的仍不在少数。一定要切实取消FDI独享的优惠政策,在某些领域里,为了鼓励FDI进入而给予的优惠措施同时也必须给予国内企业,要让国内企业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述忠、吕淼: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产业安全——基于国内投资与就业挤出效应视角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4). [2] 杨永华: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竞争力安全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0(1).

[3] 傅元海、唐未兵、王展祥: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机制、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10(6).

[4] 赵红、张茜: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8).

[5] 杨新房: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2(9).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徐莉萍

上一篇:高校网络文化的德育论文下一篇: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