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计量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生态旅游是继传统旅游对环境产生破坏后提出的绿色旅游方式,其收入在世界旅游业所占比重逐渐加大。真正做好生态旅游是现在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融入更多的地域特色形成特色生态旅游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以四川省为例,探究了生态旅游体系的构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生态旅游计量经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计量经济论文 篇1:

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大部分国家都买入了发展的中期建设,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融合,大部分民众进入了中产收入的阶层,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大家的总体消费水平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消费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消费的需求,因此生态旅游开始发展迅猛,以健康和绿色为主打的生态旅游方式变得越来越流行,在国家森林资源丰富的基础上,立足于森林的生态旅游变成了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的深入剖析,和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经营

1 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

生态旅游是最近几年提出的话题,其实主要是针对大自然的回归,也就是大家身临其境去到自然生态的环境当中去旅行,去感受和摸索,在享受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够与生态环境的自然循环做更好的融合。

在我国,对森林生态旅游的探索相对其实起步比较晚,国家森林资源丰富,如图1 所示,在1982年开始,我国的第一个意义上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开始建设兴起,那就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对张家界生态旅游的开发也是我国现代生态旅游在森林进行探索的开端,知道1992年,以森林为主的生态旅游开始蓬勃发展,在国家相关部门召开了全国的森林生态旅游的相关工作部署之后,全国就是加大力度倡导森林生态旅游的全方位开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完全进入大众的视野。

十几年来,国内森林生态旅游经历了艰难的开发和大力的发展,在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真正意义上的初具规模,这也体现在各大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名列前茅,如图2,并且在生态旅游区的设施上也越来越来完备,其实生态旅游区是所有自然资源开发的主要场地,也是保护生态自然循环的科技基础,在我国,现代建设的森林公园和风景自然保护区等都属于生态旅游区的范畴。

2 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循环为基础的,在二十年代初期,某些地区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较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生态系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森林旅游开发,开始学习与自然更好的相处,和谐的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同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尽可能保护在开发过程中,对自然可持续循环的破坏,例如适度的把控森林开发的速度,在经营过程中科学的把控接待的游客数量,增加游客的环保意识,开发相关保护自然的主题旅游项目等等。森林在陆地的生态体系里面,主要是很久森林的地文、生物多样性和水文等元素组成的,在森林的自然资源系统中,这些具有多样性的珍宝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财产,真正科学的进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对森林自然系统更加完善的了解,在森林保护、推進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林牧业的同时增产方面,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统筹,跨领域的资源开发合作如果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策划,乱建乱伐就会出现,生态旅游的开发将会变得杂乱无序,森林风景开发也会变得艰难,特别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块,所以为了森林生态旅游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科学布局。

3 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要素

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在自然循环生态的基础上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来说,即是保护也是开发,保护是开发的前提,经济是和谐共处之后的结果展示之一,那么对于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应该注重这些要素。

3.1 对森林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生态旅游也是旅游的一种,在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规范和对行业约束的法律法规,森林生态旅游应该是在政府和社会各个部分建立的相关行规和法律的基础上运行的,以法律为标杆能达到产业内的健康长期发展,政府也需要通过法律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相关保护,在森林经营过程中,依靠法律法规为准则,守护游客的利益和自然的可持续循环,另外还需要依靠相关执法部门对生态旅游园区实行监督的责任,对良心的市场秩序进行监管,逐渐搭建统一完善的生态旅游竞争的行业规则,也使得森林生态旅游经营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有法可依。

3.2 森林生态旅游园区的环境保护

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之上的,在加强环境保护的情况下,才能安心对森林进行维护,在我国相关部门通过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划分,分为旅游区和非旅游区进行重点监管,大部分有国家珍贵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森林区域是非旅游区,一般来说这些都是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禁止商业的生态旅游活动,这样的划分是为了保护这一部分的自然保护区不受到外来商业的影响,因为其实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可能都会破坏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对于旅游区的森林区域大多是有美丽的自然风景,这一类区域往往通过适当的商业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通过游客数量控制和阶段性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进行保护,近年来,这类森林生态旅游区域通过太阳能和物质的可循环利用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 森林生态旅游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森林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势必伴随着这个行业人才的培养,在传统的国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更加注重森林保护或者旅游业的发展,这几年,随着高等院校的持续性改革,更多的高校加设了生态旅游的专业,在更多的自然资源中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这类人才将是为了生态旅游行业开发的重要主力,他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把森林生态旅游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行列,同时可以结合经济学知识,将相关生态旅游的开发,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价值,带动当地人民的经济增长,相关的农林知识甚至可以带动这个区域的经济共同发展,因此这个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只有通过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高素质化的管理团队,更加长远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对精神追求超过物质追求,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方式必然是长远的,在可持续发展想道路上,我们做过太多太多的努力,如何实现生态旅游的循环发展将是我们以后一直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研究,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通过对各个要素进行分析,讨论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嘉丹.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对策研究[J].经济师,2020(05):220-221.

[2]李梦雨,王原,谢乙莹.国家级自然公园生态旅游文献计量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2):184-190.

[3]申亚娟.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20,51(03):102-103.

[4]李玉清,徐竟甯,周芯卉.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20,45(02):113-118.

[5]屈中正,李蓉,郑新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研报告[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9,6(04):60-68.

[6]李琛钰,陈美兰,张童,杨芷一,彭杨靖,崔国发,满自红.甘肃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06):240-248.

[7]盖学瑞,王慧.森林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辽宁猴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吉林林业科技,2019,48(06):25-28.

[8]赵庆,胡柔璇,陈星澄,魏玉晗,唐洪辉.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规划——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为例[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35(05):106-113.

作者:梁丽

生态旅游计量经济论文 篇2:

四川省生态旅游体系构建

摘 要:生态旅游是继传统旅游对环境产生破坏后提出的绿色旅游方式,其收入在世界旅游业所占比重逐渐加大。真正做好生态旅游是现在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融入更多的地域特色形成特色生态旅游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以四川省为例,探究了生态旅游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四川;生态旅游;体系;构建

自生态旅游走入中国后,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潮流和方向。四川省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多样的地形地貌,有着山清水秀的景观特点;多民族大省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更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切实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构建生态旅游体系,加快旅游设施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旅游一词首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罗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提出。随着社会发展,生态旅游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是指去未经破坏的地区旅游,目的在于享受自然,研究那里的动植物及当地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有的学者强调当地人民应从生态旅游中获益及他们的参与权。就目前来看,生态旅游含义的延伸和推广,国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生态旅游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走进中国以来,其理念在迅速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泛化现象,真正做到生态旅游的景区屈指可数。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政府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走上富裕道路。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科技和思想观念的不同步,使得当地旅游景点遭到破坏;另外,还出现伪生态旅游现象,景区管理人员为了追求商业价值,打出生态旅游的旗号,吸引游客参观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旅游的教育和推广形成了负面影响。

依据我国目前旅游景区的实际现状,生态旅游不能单一地规范在未经开发过的地区,更应该是一种开发的理念和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在最大限度保护自然、保护当地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旅游活动,不仅包含自然环境保护方面,也融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文化。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生态旅游成功案例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旅游。四川省内作为国家级自然遗产风景区的九寨沟是生态旅游的典范,依据其特有的气候和地貌特点发展接近原生态的旅游形式,得到国内外游客的亲睐。四川省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更应以九寨沟为范例,融入民族地域文化,逐渐发展生态旅游。

(一)省内景区(点)概况

四川省内5A级景区有8个,分别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峨眉山景区、乐山乐山大佛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景区、南充市阆中古城旅游景区。

四川省的4A级景区(点)分别是四姑娘山、刘氏庄园博物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碧峰峡、蜀南竹海、自贡恐龙博物馆、华蓥山旅游区、窦圌山旅游景区、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蒙顶山旅游区、兴文石海洞乡旅游区、洛带古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圣花乡、杜甫草堂博物馆、武侯祠、翠云廊景区、皇泽寺博物馆、凉山州冕宁县灵山旅游景区、九皇山猿王洞景区、西岭雪山、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三苏祠、陈毅故里景区、茂县羌县古寨等。

四川省的3A景区(点)有佛宝风景名胜区、中国彩灯博物馆、安岳摩崖石刻、宋瓷博物馆、芙蓉古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

从地理气候来看,四川省气候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西部则寒冷、冬长,多样的气候类型便于旅游景区(点)的季节分工。从旅游资源来看,四川省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文化遗产,便于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从游客分布的现状来看,成都是游客聚集的中心和重心,其中2012年,成都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2亿人次,同比增长26.59%,其中入境游158.13万人次,同比增长30.32%。全省分布中,东部游客密度远远大于西部。

(二)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1.景区(点)之间差距大,宣传开发力度不够

九寨沟、都江堰等5A级景区为大家所熟知,旅游客流量相对较大,容易受季节影响,假期期间甚至形成客流高峰,淡旺季客流量差距大,而4A级以下景区相对较为“冷清”,所能够吸纳的省外游客不多,其原因是景区(点)宣传和特色打造力度不够。例如,云南有以“云南印象”为载体的文化宣传,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却鲜有系统的巴蜀文化体系;四川阆中古城是堪比云南丽江的“风水古城”,与其的知名度却相差甚远;西部康定的美丽神秘也并未有被“康定情歌”掀起面纱。

2.生态旅游管理不到位

九寨沟是四川旅游景区首推的生态旅游景区,虽然景区开发设施和管理方式较为“绿色”,但是实际上没有控制景区客流量,没有考虑当地自然环境自我调节的限度;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生态旅游理念较为淡薄;没有协调好各种各样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官方景区管理和当地居民相脱离的现象;景区旅游设施不到位,开发管理不科学,使得景区环境有退化趋势,如黄龙景区。

3.旅游亮点单一,旅游线路设计不合理

景区(点)开发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全面地融入四川当地的特色文化,四川省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川菜独具一格,也有“川酒云烟”之说,更有邓小平、陈毅故居,因此,应努力多方位、多角度来开发四川旅游。在以成都市为中心的“花瓣形”旅游路线的基础上,增大知名景区(点)的“渲晕”效应,增长游客在当地的停留时间,尽量避免“急行军”、“拍照族”的现象,真正让游客在旅游中全身心得到放松,增大对景区(点)的满意度。

(一)设定计算环境生态承载力计量系统,加强客流量的限制

生态承载力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区的自然环境不至于退化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简单地说,即垃圾承载力。在景区内的一些生活垃圾例如食物残渣,塑料软包装等很在自然状态下难降解,在完善人工处理体制上对游客宣传生态旅游的理念并提供具体的方法如自带沙子吸附油滴和食物碎屑等。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控制客流量的规定,特别是线路容量的限制,大规模的游客在景区路线内逗留严重影响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同时也影响游客观赏心情,“人挤人”的现象给游客留下不良印象,不能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应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设定硬性指标并对外公布,设立环境监测站,开展水质、大气、噪声等检测并增大环境监测频率,及时了解景区生态健康状况。

(二)改善管理模式,实施设施分区

现有程度的管理状态是粗放经营,短期扩大,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相距甚大,而且不同的旅游景区应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以及改进技术信息的获取途径,加强支持鼓励社区当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方式,使用和保持传统技艺,特别是家传艺术和工艺、农业生产、传统住宅和园艺美化。

在景区分区管理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景区类型和特点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九寨沟、都江堰、湿地、森林公园等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在旅游设施方面应做到生态管理,以九寨沟为例,推广在景区内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做到“景内游,景外住”;例如,阆中古城、杜甫草堂、武侯祠等以人文建筑为主的景区应注重食、住、行垃圾的处理,合理布局游客住宿、娱乐和购物中心,适当增加民俗风情相关的节目和活动,营造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氛围。

(三)科学规划旅游路线,逐步实现带动发展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四川省旅游呈现“东部热,西部冷”的现状,四川西部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组成,属于高原高山气候,有高寒草原和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善交通和引导地方政府开发当地旅游文化的方式加大西部的旅游强度,打造四川特色的“小西藏”。可综合政府指向结合旅行社根据景区类型和游客类型制定合理旅游线路,例如,川南有乐山、峨眉山、蜀南竹海、玉蟾山、王山等,设定以“中国第一山”为主题,以珠海休闲度假为载体的旅游路线;川西康定、理塘稻城、西昌等有雪山、高原、牧场、草原、藏庙、高山、湖泊等原始景色,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持地域文化下修建道路和建设旅游服务设施。

(四)打造文化的品牌

四川是多民族大省,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等55个少数民族。巴蜀文化悠久绵长,李冰父子治水后形成的优越农耕文明令人至今仍受其惠;独特的巢居、栈道、栈桥和梯田林盘四大文化习俗可以作为旅游盛景的资源基础;另外,巴蜀是世界纸币和世界茶文化、盖碗茶文化的起源地。巴蜀人杰地灵,孕育了武则天、卓文君、欧阳修、郭沫若、邓小平、朱德、陈毅等历史名人。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川剧是我国戏曲瑰宝,其中“变脸”绝活最为著名,另外还有“喷火”、“水袖”等艺术特色。巴蜀民俗文化也具特色,如彝族火把节、康定转山会、黄龙庙会、“蜀都灯会”等都有浓郁的地方气息。这些都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娱乐休闲方面,四川麻将、农家乐等是作为工作放松的消遣方式;在风味特产方面,蜀绣、漆器、竹帘画、剪纸、广柑等是四川的代表;在饮食方面,川北凉粉和川菜是四川独有的美食;另外,知名的剑南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形成浓厚的酒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彦群.四川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41-43.

[2]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12(4):508-514.

[3] 裴沛.中国生态旅游泛化现象原因探析[J].北方经贸,2005,(8):86-88.

[4] 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J].旅游学刊,2003,18(2):63-68.

[5] 马朝洪,吴志琼,王蓉.建立四川生态旅游统计体系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4):35-40.

[6] 李庆龙.生态旅游承载力问题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3):170-172.

[7] 舒兰,苏智先.四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53-54.

[8] 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2,17(2):68-72.

[9] 李洪波,黄安民.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襄樊学院学报,2001,22(2):10-15.

[10] 周向红,王磊.加拿大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启示[J].国外环保,2007,(1):49-51.

作者:秦小静 陈涛

生态旅游计量经济论文 篇3:

提升广州市游客环保意识的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调研对其生态住宿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主要研究了以下两方面内容:①广州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自身的优势和劣势;②游客入住生态旅游区获得的生态住宿体验和其环保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了广州市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和生态住宿企业应注重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住宿体验 游客环保行为意向

1 广州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广州市生态旅游区域分布

广州市的生态旅游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其资源主要集中在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旅游度假区等。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广州北部和东北部地区。

表1 广州市重点生态旅游区域空间规划布局

表1显示了广州市重点规划发展的生态旅游区域,共14处。同时,广州还充分开发了以“珠江夜游”为代表的珠江游旅游资源。目前这些生态旅游区的发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 广州市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广州市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见表2。

1.3 生态旅游住宿的地位

住宿业是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旅游住宿企业在发挥其特有功能和进行日常运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不可再生产品,因此,住宿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比其他相同规模的建筑物要大得多。社会舆论对于生态环境的日愈关注,迫使旅游住宿业开始思考新的出路,即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管理和运作。于是,生态酒店、生态度假村等生态住宿设施应运而生。

1.4 生态住宿体验与环保行为意向

在生态旅游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游客,其生态环保意识、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环保行为。

1.4.1 生态住宿体验

有学者研究并得出结论,游客因为拥有生态住宿体验,其环保行为意向显著提高了。其中,生态住宿体验的定义为:游客自抵达生态住宿设施即办理入住手续开始,到离开生态住宿设施(即退房)的时间段内,对生态住宿设施提供的各项产品、服务以及氛围的认知和内心感受。本文的生态住宿体验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住宿产品本身的属性、解说服务和环保实践。

1.4.2 环保行为意向

行为意向是行为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切实行为的前项变量。人类采取某一特定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个人的行为意向,而行为意向又取决于个人对此行为的态度,故Fishbein & Ajzen(1975)将行为意向定义为个人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意图强度。

2 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2.1 问卷设计

为探索生态住宿体验对游客环保意向的影响程度,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目前学术界广泛应用的量表设计了调查问卷。研究共设计24个计量项目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

2.2 数据收集和样本概况

笔者于2013年对广州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和花都九龙湖旅游度假区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入住该度假区的游客。共派发问卷200份,回收184份,其中有效问卷161份。样本年龄集中在25-35岁;月收入水平大多在3000-8000元;男女比例分别为46.58% 和53.42%;职业以企业职员、专业人士及学生为主;受教育程度主要在大专以上,占84.47%。

2.3 数据分析与结果

笔者根据样本均值和方差估计总体水平。均值反映的是变量所有取值的集中趋势。

表3 样本均值和标准差

如表3,除了T6和T7这两个项目,其他关于游客生态住宿体验的项目,样本均值都大于4,表明入住生态度假酒店的游客的生态意识水平较高。

雷达图可直观地反映重要性和满意度之间的差距。根据调研数据得出的图1表明,游客对生态度假村的住宿产品本身和提供的各项服务和环保措施的重要程度的评价高于体验后的评价。统计得出,游客普遍认为生态度假村的住宿产品属性、解说服务和环保实践都很重要,重要程度高达97%以上。

3 广州市生态旅游住宿的发展策略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

从生态旅游住宿行业的长远大局角度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是很有必要的。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应做到:第一,对于住宿产品本身,酒店应对旅游接待设施的各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比如规模、风格、用料、数量、造型、色彩等,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应该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第二,对于环保实践方面,相关地区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处理区内酒店、宾馆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必须保证“三废”达到标准后才能排放;另外,在生态旅游区最好使用或改用电瓶车、马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尽量不要使用汽车。

3.2 加快人才培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旅游住宿涉及很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生态学、市场营销、旅游酒店管理、建筑学、园林设计等。现阶段具备这些综合素质的生态旅游住宿业的从业人员并不多。要想推广生态旅游项目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可以采取与高校的旅游系联合培养相关人才,鼓励学生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生态学、旅游地理、导游业务、酒店管理、旅游法规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导游服务、旅游策划、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市场拓展和会展旅游等活动,并具较强的语言表达及应变能力,使之成为生态旅游酒店管理与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是对于在职员工,生态住宿企业可采用短期培训班、学术会议等形式对他们进行酒店专业知识、服务等方面的培养,以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 挖掘生态旅游住宿产品种类,推动旅游产品走向主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加剧,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主题旅游产品将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生态住宿企业可以某一素材(历史、城市、故事等)为主题,从硬件(建筑、装饰、产品等)到软件(氛围的营造、服务等)都围绕主题展开,打造一家能带给顾客更有价值、更具难忘体验的酒店。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住宿企业现代化服务水平

生态住宿企业通过加强信息化服务建设,提升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效率。

一方面,生态住宿企业可在企业的官网上设置问询和投诉建议网页,为游客提供快速准确的咨询和保障游客的权益。

另一方面,应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以广州旅游网为平台,充分利用这一网络资源,建立旅游资讯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广州旅游网上关于生态旅游住宿业的相关资讯查询服务,建立便捷、人性化的广州旅游咨询平台。

3.5 宣传策略

生态住宿企业应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宣传活动,可在酒店定期开设生态旅游专栏、专题,在官网上同时发布相关活动信息,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强游客生态环保意识,也能提高游客的环保行为意向。

3.6 企业联动策略

生态住宿企业之间一方面应加强沟通,在规划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加强品牌连锁效应,一些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品牌生态住宿企业可积极带动其他普通的生态住宿企业,提高生态住宿业的整体竞争力。

3.7 加强生态旅游住宿业的标准化建设

在《广州旅游条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专门的《生态旅游法规》,建立《生态旅游住宿行业标准》、《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等行业规章制度,规范生态旅游市场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ughes K.Tourist satisfaction:a gelded cultural tour in north queens land[J].Australian psychologist,2007,26(3):166-171.

[2]Roy,B.& Jan,P.Environmental awareness,interests and motives of botanic gardens visitors:Implications for interpretive practice.Tourism Management,2007,5:1-6.

[3]W.H.Lee & G.Moscardo.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ecotourism resort experiences on touris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ural intentions.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5,13(6):546-565.

[4]张光生,韩也良,苏勤.扬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

[5]李伟靖.广州市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生态环境保护,2012.

[6]陈海鹰,李洁琼.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

[7]裘亦书,高峻.基于GIS技术的旅游住宿设施选址评价研

究——以广东南昆山七仙湖为例[D].2009.

基金项目:

201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4G76);2012年度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62012032);201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科研课题(12-008B)。

作者简介:陈书星(1980-),男,福建福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旅游和旅游企业管理;田新霞,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作者:陈书星 田新霞

上一篇:小学课堂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艺术职业教育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