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2022-04-24

摘要:运用SWOT法,将管理学的分析框架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以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为例,对传统国有森工林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关键词:国有林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带来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1:

大力推进“旅游+” 培育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产业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是新兴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的新阶段,旅游业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内蒙古作为旅游资源大区,应紧紧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旺盛的发展机遇,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使旅游业成为内蒙古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内蒙古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和数量多,历史文化独特,疆域辽阔,横跨“三北”,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内蒙古的地貌种类多、差异大,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具备多种自然景区开发的潜力。天然草场面积居中国五大牧场之首,涵盖世界所有草原类型,被称之为完整的天然草原博物馆;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取之不尽的大宝库,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旅游品牌。内蒙古具有多元化的人文景观,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文化,在服饰、饮食、居住、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独具特色,沿边地区的中外风情魅力独特。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是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但相比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差距甚远、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多数旅游资源还未深度开发、有效利用,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少,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不够,旅游产品内容单一老化、产品品牌不强不响,仍然以一般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特别是综合性主题旅游产品、休闲度假和高端专项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三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旅游业收入与旅游资源不相称,景点的旅游商品雷同、缺乏创意和创新,旅游“伴手礼”产品供给不足,旅游购物所占比例和旅游强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五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道路、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景点环境卫生和食宿条件等公共服务不精不细。这些问题与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在满足“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和休闲需求、做精做强我区旅游业这篇文章上还需下很大的功夫。

发展旅游业正逢其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業发展新体系,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十三五”规划在构建产业新体系中明确指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板块中的重点发展产业,作为常态消费的重点。近年来,国务院积极倡导、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法规,通过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多方资金支持等,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随着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也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普通民众的出游频次和出游需求持续增长。2015年我国旅游业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3.1%,居民出游率达到2.98次。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2015年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2016年上半年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入出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国庆假日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旅游收入4822亿元,同比增长14.4%。内蒙古2015年旅游发展取得较大突破,共接待游客8542.6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7%,旅游总收入达到2257.1亿元,同比增长25.03%。2016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3160.3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8%,实现旅游总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23.38%。国庆长假期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853.16万人次,同比增长21.49%,旅游收入60.25亿元,同比增长28.98%。这些都说明,目前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旅游业呈现逆势“井喷式增长”,居民的旅游消费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消费热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要乘势而上。

旅游业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市都把旅游业作为“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比如,浙江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总收入超万亿元的大产业,把浙江建设成为更加发达的旅游经济区和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率先全面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湖南省把旅游业作为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来抓,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来抓,制定了到2020年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万亿产业,实现由初步小康型旅游大省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强省跨越,进而向现代化旅游强省迈进的目标。海南省被列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提出要把海南打造成为全天候的旅游目的地,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经济增长板块,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国际旅游岛。云南省提出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旅游辐射中心,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化为目标,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内蒙古作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区,加快发展旅游业正逢其时,要迎头赶上,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要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支柱产业

实践证明,持续稳步增长的旅游业是顺经济周期性和逆经济周期性相统一的产业,既能拉动需求又能提升供给。我区应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改变目前旅游业发展品质不高、收入不多、贡献不足的现状,加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加快把旅游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努力把内蒙古打造成全国旅游强区。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区旅游业发展问题既是实践问题,也是认识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思想认识问题导致的实践问题。解决内蒙古资源“强”,旅游业不强的问题,要切实提高对加快旅游业发展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意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认识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从大旅游、全域旅游、全时旅游的角度谋划旅游业发展,强化思维引领、顶层设计,强化科学规划、产业融合,以实施全域旅游为战略引领,以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和挖掘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培育围绕旅游形成的综合性产业群,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利用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要改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发挥“旅游+”的巨大潜力,努力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围绕旅游调结构、围绕旅游出产品、围绕旅游搞服务。积极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科技、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开辟旅游发展新领域、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形成旅游发展新产能。积极推动旅游和互联网融合,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服务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创新。以发展在线旅游为重点,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相关信息互动终端建设、旅游物联网设施建设、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实现旅游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积极拓展旅游市场,主动融入“三北”旅游圈,加强与沿黄河省区、与西部省区市、与东北三省的旅游合作,与俄蒙共同开發“茶叶之路”国际旅游线路,不断提升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三是要不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准确把握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要着眼“创造经济”,充分认识差异化、特色化的核心是文化,借助文化、创造文化,以有创造性、有创意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服务业增值。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建设富有文化特色与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旅游文化精品;大力开发旅游演艺产品,打造体现草原民族特色的旅游实景演出,丰富旅游体验,充实旅游内容,增加旅游收入。要加强农牧业、工业旅游产品设计,总结伊利、蒙牛等企业旅游经验,探索发展农牧业庄园经济、开展农牧业旅游;搞好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拓展工业旅游空间。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把内蒙古纳入“三北”毗邻省区市的休闲旅游圈,积极发展草原旅游、森林旅游,推动草原文化特色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增加游客参与式体验,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让游客重温历史,找到乡愁,旅有收获。要加大旅游商品创意开发,紧密结合地域文化、重大事件等,打造紧跟社会热点、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旅游商品,紧盯旅游“伴手礼”市场需求,把“伴手礼”开发作为大产业来做精做强,提高旅游消费收入。大力发展秋冬季旅游,利用秋冬季开展骆驼节、胡杨节、摄影节、那达慕、冬捕节、滑雪节等活动,让“冷资源”变成“热产品”,让淡季不淡,实现四季旅游。探索发展旅游地产,在休闲度假资源富集地区,开发建设住宅、酒店、主题公园、文化会所,适应大众休闲、度假、养老等需要;推广民宿旅游,打造特色农家、牧家、林区民宿客栈,吸引游客深度体验,通过旅游服务收入以旺季养淡季,带动闲置房地产的消纳。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和营销,围绕休闲度假时代的消费需求,密切跟踪市场走向,打造既体现草原民族特色又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端旅游产品品牌,架起目的地和旅游市场之间的桥梁。

四是要构建全方位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业发展关键“在人”,要高度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培养,创新政府、高校、协会、企业协同培养旅游人才模式,培养一批旅游应用型人才,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旅游人才队伍,以满足我区旅游业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快进慢游”的全域化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改变我区草原旅游交通网稀疏的现状,紧密结合旅游发展需要加强交通路网建设,打通从机场、车站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大交通便捷,小交通顺畅,实现路路全通。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紧紧围绕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链,做好细节,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链,形成服务产业链,重点完善景区服务体系,突出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客中心、景区停车场等旅游必需设施建设,建立智慧景区服务体系,为旅游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区内主要旅游道路沿线美化绿化和改造提升工作,搞好重点旅游城镇、旅游乡村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代建明

作者:刘文纪 刘晓红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2:

传统国有林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摘 要:运用SWOT法,将管理学的分析框架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以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为例,对传统国有森工林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

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有林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带来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目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森林生态旅游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和谐,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去发展旅游行业,以生态效益为重点,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辅助。

一、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最北部,北与俄罗斯接壤,东部毗邻韩国和日本。航空、铁路和公路四通八达,对外贸易繁荣,旅游景点众多,城市风情独特。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也是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位于北纬43°30′~49°01′东经127°01′~134°05′之间,纵贯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总面积达1 006万公顷,占整个黑龙江面积的四分之一。各级林区公路、各种支线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好。林区内自然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复杂。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气候条件特殊,以冬夏最为明显,冬天茫茫林海雪原,是赏雪景,看雪情,品雪韵,玩滑雪的理想去处,夏天郁郁葱葱,是避暑胜地,是天然氧吧。

2.资源优势

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以森林为主体的原始生态群落构成的森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龙江三巨老秃顶子、大秃顶子和平顶山都位于森工林区内,平均海拔1 600多米。大沾河发源于小兴安岭,流经沾河林业局,汇于逊毕拉河,它水流湍急,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两岸风光迤逦,河水清澈,河里鱼类资源丰富,一直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内有高等植物2 200多种,地上生长着各种针阔乔灌树木,林下党参、刺五加、五味子等名贵中草药遍布林间,各种野菜野果是好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最具代表性的是红松原始森林,可以体味最原始的自然风貌。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内有野生动物460多种,马鹿、梅花鹿、丹顶鹤、黑熊等珍贵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目前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已建成40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4个,森林公园总面积132多万公顷,其中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20多万公顷。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湖光山色,林海雪原”是其最大的特色。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还有悠久的文化资源,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浓郁的北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林区旅游业的增填了不少特色。据统计,2009年,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共接待旅游人数344万人,旅游收入达到116 539万元,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162 193万元,是东北四大国有林区中旅游收入最高的。

二、森林生态旅游的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劣势

2009—2013年,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业产值一直在增长,五年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仍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在林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均不超过20%,林区第三产业发展较慢。而森林旅游业产值在第三产业中占得比重不到50%,在整个林业生产总值中占得比重更少。从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来看,森林旅游业特别是这种新型的生态旅游产业还处在探索与开发阶段,尚未成长为林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行业发展劣势

当前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粗放,基本冬以滑雪,夏以避暑为主,精品、特色旅游项目少,特别是生态旅游产品,大多还处在开发和探索阶段。旅游企业竞争力小,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当前林区内部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呈现出小、弱、散、差的状态,价格混乱,服务质量不能保证,尚未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度和形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林区内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专业旅游服务人才缺乏阻碍了森林旅游的发展。当前严重缺乏既有专业的旅游知识,又熟悉林区内旅游资源情况的专业化人员。

三、森林生态旅游的机遇分析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7年国务院《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将东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的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作为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黑龙江省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这些都为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搭建了有利平台。

2.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竞争潜力。在中国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黑龙江省也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调整,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绿色食品的发展,城市向资源型城市转型等等。森林是天然的碳库,森林的吸碳、固碳作用明显,因此在林区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林业“两危”问题的出现,林区经济不再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对森林资源采取了保护和恢复的措施,这也导致森工企业经济效益迅速下滑。要想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发展林区经济,帮助森工企业走出困境,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加快林区经济转型。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形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旅游有益于身心健康。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维持着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出多元化。随着交通业和信息行业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旅游业的繁荣。黑龙江省一直以来旅游形象良好,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点。这些知名景点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而且通过辐射发展,为周边其他景点提供了潜在客源。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可以利用知名景点带动整个林区旅游景点的发展,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体系,通过正确的市场营销方式,挖掘林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四、森林生态旅游的挑战分析

1.区域竞争激烈

在东北三省区域内,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吉林省旅游竞争激烈。从相似旅游产品来看,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北大湖滑雪,延边朝鲜族特色游等项目都颇具竞争力。从非相似旅游产品来看,吉林雾凇、千年古都敦化、大连海滨、盘锦红沙滩等项目都各具特色,而且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关于国有森工林区旅游业,吉林森工也在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其以长白山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松江河森林生态旅游城,推进露水河和红石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内蒙古自治区这几年旅游业发展迅速,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森林、草原、湖泊等,又有悠久的文化资源,如大昭寺、昭君墓、成吉思汗陵等,每年吸引力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周边区域旅游业的兴旺在很大程度上分走了黑龙江省旅游的客源。

2.与旅游产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当前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内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质量不高。景点区域内星级宾馆数量较少,基本上是以小旅馆和家庭旅馆为主,住宿条件差,卫生条件不好,服务人员素质低,不能承接大型的旅游团或会议接待。另外林区内交通设施落后,景点内基本上以小巴和中巴为主要交通工具,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价格混乱,汽车破旧,安全保障不高。不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导致部分中高档消费市场的流失。

五、结论

当前,传统国有林区应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在人民对旅游需求增长的有利条件下,整合资源优势,弱化发展劣势,将挑战转化为发展动力,加快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精品线路、特色项目,推进林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行业水平,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全方位、立体化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将其培育成推动林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 贺建伟.生态文化视域中的森林生态旅游[J].林业经济,2009,(12).

[2] 付存军,耿玉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6).

[3] 张玉钧,石玲,贾亦琦.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潜在风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 周斌,钟林生,等.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6).

[责任编辑 王玉妹]

作者:李婷婷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3: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摘要]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十二五”规划时期是甘肃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甘肃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表明: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动与配第-克拉克趋势相吻合,并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始终较大,第一产业的贡献逐年降低,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第一产业,并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小。最后本文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灰色关联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6. 03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演变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成功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次次合理的产业结构变动后取得的。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对其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甘肃省产业结构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为产业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研究方面,库兹涅茨利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应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且经济的产业结构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钱纳里从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模式。而Gregory and Griffin发现存在着与钱纳里经济增长模式相反的大量事实,他们通过经验说明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

国内研究方面,牛洪蕾通过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了江苏省产业结构与GDP之间的关系。刘伟、李绍荣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李岩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制造业产业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较多,但是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较少。所以本文研究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分别研究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与生产总值之间的关联度,试图找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甘肃省产业结构演进及经济增长概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变化的趋势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比较大,且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增加。在这期间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大体分为3个阶段:①1978-1986年,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20.41%、60.31%、19.28%变为1986年的26.81%、47.66%、25.53%,在此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小幅上升,第二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所占比重有较大提升,产业格局为“二、一、三”。②1987-1999年,三次产业比例由1987年的28.38%、42.88%、28.74%变为1999年的20.06%、42.88%、37.06%,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格局调整为“二、三、一”。③2000-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8.44 %、40.05%、41.52%变为2009年的11.72%、45.08%、43.19%,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升,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甘肃省生产总值一路攀升,从1978年的64.73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3 387.56亿元,增加了51倍。

综上所述,甘肃省自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保持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与发展能力。

3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3.1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理论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完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分析灰色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判断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由于我国统计数据十分有限,灰度较大等原因,在分析系统关联因素时,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相比,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对样本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该方法是以关联度作为系统因素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及相互比较的相对标志,以分析系统中主行为序列和相关行为序列曲线的几何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为基本思想,以关联度计算为基本手段的一种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3.2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过程

(1)选择参考序列(系统特征序列)和比较序列(相关因素序列)。将地区生产总值和区域产业结构分别设为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

(2)原始数据选取。本文选用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即作为系统特征指标值,选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作为一系列的相关因素指标值。

(3)初值化。初值化是用数列的第一个数去除同一数列的所有数,得到的数列即为初值化数列。

(6)排关联序。按照γ0 i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程度大小。γ0 i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程度越大;反之,γ0 i值越小,其关联程度越小。

3.3灰色关联结果

根据以上理论,选取甘肃省1978-2009年GDP作为参考数列,甘肃省同期三次产业产值为比较序列(见表1),则经计算可得:第一产业产值与GDP的灰色关联度为γ01=0.789;第二产业产值与GDP灰色关联度为γ02= 0.821;第三产业产值与GDP灰色关联度为γ03=0.701。从而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发展对GDP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最后为第三产业。

如果分别选取甘肃省1978-1990年、1991-2000年、2001-2009年的GDP为参考数列;选取甘肃省同期相应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作为比较数列,则经计算可得3个时期各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γit代表第一、二、三产业在3个不同时期与GDP的关联度,i=1,2,3;t=1,2,3)。

第一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γ11=0.769,γ12=0.604,γ13=0.595。

第二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γ12=0.688,γ22=0.845,γ23=0.920。

第三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γ31=0.675,γ32=0.720,γ33=0.877。

由此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各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也在变化。在1978-1990年期间,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在1991-2000年期间,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在2001-2009年期间,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远远超过了第一产业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图1中的折线更直观地反映出甘肃省各产业灰色关联度的阶段性变动趋势。整体上看,第二、三、一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曲线分别处于上、中、下的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其中,第一产业的曲线趋势明显,始终在下降,只是下降趋势趋缓,说明其经济影响力在不断减弱并逐渐趋于稳定;而第二、三产业关联度曲线变动情况非常相似,都曾经历大幅上扬,第三阶段灰色关联度都超过0.8(其中,第二产业甚至超出0.9 )。总之,在甘肃省,第一产业对经济影响的下降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但不会无限持续,终归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他产业对农业的依赖会持续;第二产业一直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第三产业正显现出更强大的推动力。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区域经济增长及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改革开放后甘肃省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变化的趋势与配第-克拉克趋势相吻合,三次产业格局由原来的“二、一、三”调整为目前的“二、三、一”,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增长影响巨大。为此,笔者对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抓住机会。甘肃省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倾斜性政策和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努力打造西部经济强省,以便吸引更多的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投资,而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2)巩固基础。应该巩固和提高第一产业,进一步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优势,应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有特色的第一产业,并将其转化为本区域经济增长长期的动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在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吸引其他地区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进驻并参与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3)发挥优势。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第二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化进程。甘肃省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各工业产业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前的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大力发展煤化工、能源工业、冶金工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二产业,避免重复浪费与不合理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

(4)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甘肃省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第三产业,这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所在。 在继续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旅游、金融、物流及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甘肃省第三产业层次,更好地为甘肃省提供服务,这是甘肃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当时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因此,实现产业结构整体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应是甘肃省产业政策的最终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第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崔玉泉,王儒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53-56.

[3]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 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4]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33-36.

[5]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玉春 于鹏生 任剑翔

上一篇:农村经营管理农业发展论文下一篇:仿真技术电工电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