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多媒体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是指把各种媒体和技术整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信息进行储藏、加工、传播,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信息和教学环境。这种改变师生角色、注重“学”而不是“教”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我国学生迫切需要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英语多媒体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语多媒体教学管理论文 篇1:

高职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中的石化现象成因与对策

【摘 要】本文对国内外石化现象研究文献进行归纳述评,就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石化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基于建构主义角度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师发展等方面提出缓解或消除石化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英语 多媒体辅助教学 石化现象 成因 对策

近年来,随着信息工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以其信息量大、时代性强、效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动态化、直观化、立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而研究发现,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下仍然出现石化现象,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滞影响。多年来,国内对英语学习石化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以高职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高职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中的石化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更是缺乏。

一、石化现象研究述评

国外对石化现象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Selinker于1972年在其著作《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将石化定义为“一种可能存在于心理结构的机制”,他认为有些错误结构(尤其是语法结构)在被认为早已消除之后反复出现,这种倒退就意味着石化。1978年他与Lamemdella将石化定义为“学习者在达到目的语规则之前中介语的永久停止,可以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包括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甚至语篇范围内,尽管学习者有机会也有动机融入到目标语文化中”。1992年他又与Lakshmanan重新把石化定义为“学习者中介语学习停止的过程,表现为持续稳固的非目的语结构”。这样,Selinker就将石化的定义由最初的倒退扩展到最终语言获得,从语法结构延伸到语言的任何层面。在石化成因研究方面,Selinker和Lamendella认为石化现象的产生具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包括年龄以及缺乏与目的语社会文化融合的欲望,外在因素包括交际压力、缺乏学习机会和反馈性质对学习者使用语言的影响。其他研究者还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生物解释论(Lenneberg和Lamendella)、相互作用论(Vigil和Oller)、文化迁移模式(Schumann)、输入假设(Krashen)。此外,也有研究者从其他角度对石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和解释,如Yip从“可学性”角度进行探讨,Thep-Ackropong从参数角度进行解释,Tahririan从“意识”与石化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Canale和Swain则指出在学习中对语言形式不够重视也会形成石化现象,还有的研究者(例如Lyster)认为石化的形成与缺乏反馈和教师的正确指导有关。1990年代中期开始,以个案、纵向、典型错误、反馈方式等为内容的实证性研究逐渐盛行,证据收集和研究时间等的重要性得以强调,涉及语言层面较也为全面,包括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篇以及语言运用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克服了之前思辨式为主的理论性研究的不足,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内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了对外语学习石化现象的研究。国内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初期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引进。譬如,陈慧媛(1999)从外因说、内因说、交互作用说和其他解释等四个方面对国外石化现象及其成因的研究和成果进行了全面详细梳理;戴炜栋和牛强(1999)系统介绍了Selinker关于石化现象类型、成因的研究成果,并从成因方面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角度出发,提出我国的外语教学要从情感因素、母语干扰或母语迁移、教师与教材、如何对待学习者错误这四个方面入手,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及巩固学生的外语能力;李炯英(2003)对国外研究关于石化现象的界定、分类、起因和特征进行阐释的同时,也从目的语输入、学习动机、母语迁移和中介语话语这四个方面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出了优化建议。类似内容的还有张雪梅(2000)、吴丁娥(2003)、周红云(2003)、胡荣(2005)等人的研究。他们的引介文章和著述对后续研究者起到了理论引导作用。

第二,以国外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不同语言层面或语言能力上石化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思辨性或理论性研究比较多见。有研究者从具体语言层面展开研究,譬如词汇、口语、写作等。也有研究者如王学成等(2007)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开展研究,认为母语媒介作用妨碍或者阻滞了词汇心理表象的顺利发展,从而造成学习者的外语词汇石化现象。

第三,实证性研究较少。根据刘剑辉(2007)统计,1997—2006年十年间发表在国内主要外语期刊的实证研究论文只有5篇,仅占同期石化现象研究论文数的25%。而本次研究所收集到的前人研究文献也仅有两篇。

二、高职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石化现象成因分析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具有进步意义,拥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但是也未必能够完全解决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一)教学内容华而不实,分散注意力,或是学生无法始终保持如一的兴趣,有可能产生厌烦情绪。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准备了大量装饰性内容,在幻灯片转换、内容展现时,一定要加入不同的动画效果和不同的声音效果,使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背景。课件的畫面效果固然是漂亮了,但如果上课时学生只顾着“欣赏”漂亮的画面,忘了学习知识,或者失去了新鲜感之后,就会对画面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于厌倦感。

(二)教学信息容量过大,容易出现被动接受甚至放弃的状态。教学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多媒体课件固然有信息量大的优点,但信息过多过泛,容易导致重难点内容被淹没其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教学节奏普遍快于传统模式,学生如果缺乏主动进行思考的机会,只能疲于做笔记,或是跟不上课件播放进度,抓不住重难点,就很有可能陷入被动记忆、囫囵吞枣的状态,也不利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缺乏互动,学生锻炼机会少。课堂上从头至尾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几乎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不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师生间缺乏互动,学生的输出训练机会少。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初衷,就是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却演变为“以电脑为中心”了。若是如此,要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依然是无从谈起。

(四)环境因素影响学习效果。班级人数过多、设备操作不畅、教室光线明暗变化、屏幕显示效果等问题,都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躲、懒、疲劳、懈怠、厌烦等情绪及行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果。

高职英语作为高职学生的公共必修科目,有着课时多、人数多、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内容繁杂、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对学习效果不利的因素存在。一些研究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石化问题,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中也仍然不能避免,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不当使用或过度依赖而使其弊端凸显,对学生学习反而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导致石化现象的出现或是加剧。

三、高职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下缓解或消减石化现象的对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学习是学习者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其定义的学习环境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属性,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可以灵活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动态影像等多种形式,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强的优势,尤其适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环境中的实践。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模式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新知识的能力。相应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指导作用,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因此,本研究有理由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可以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评估方式和教师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以缓解或消除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石化现象。

第一,注重教学方式、手段与教材的衔接,灵活运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多媒体课件和光盘是对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延伸,而不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全部。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外,教师也可以适当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汲取两者的精华,相互取长补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重点,既注重知识性,又重视实用性、时代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高职教学的要求和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适当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性学习内容,以实现“实践性”“应用性”的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也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选择学习与个人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强调学生课堂外的语言学习和操练,真正实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应用性教学目标。

第三,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往往只是以期末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依据,极大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而形成性评价能够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比较全面的动态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有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进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够对学生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作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还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第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转变过时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把握教材,有意识增加文化背景与语言学习的结合,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增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尤其要加强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介绍与指导,这将有助于学生突破英语学习的“高原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速度,使学生有足够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并消化。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肯定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对学生的错误应该“有艺术地”以明确或是暗示的方式进行指正。

总之,石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Krashen(1985)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获得“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而“低情感过滤”则有助于加强习得的效果。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加强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同时降低和减轻学生的情感焦虑,从而缓解或消除石化现象的不利影响,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打造高职高专英语高效课堂[J].校园英语,2016(7)

[2]文秋芳,等.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4]劉剑辉.国内外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综述与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5]李炯英.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30年综观[J].国外外语教学,2003(4)

[6]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7]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1999(2)

[8]李炯英.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30年综观[J].国外外语教学,2003(4)

[9]王学成,王凤鸣,张芬.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看外语学习词汇僵化的形成机制[J].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0]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1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es: Issue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5

[12]張雪梅.语言石化现象的认知研究[J].外国语,2000(4)

[13]吴丁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过渡语及其僵化研究[J].外语教学,2001(2)

[14]周红云.语言的僵化现象[J].外语界,2003(4)

[15]龚长华.二语习得中的词汇表达石化现象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4)

[16]徐德珍.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口语教学[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3)

[17]李巧兰.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语用石化现象初探—基于真实口语材料的分析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18]秦旭.中介语的石化现象与英语写作的学习过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19]王顺玲,张法科.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僵化现象及其纠正对策[J].中国外语,2008(6)

[20]黄莹,张新宇.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石化现象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1]黄青.英语专业学生语法错误僵化的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5)

[22]王顺玲,张法科.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僵化现象及其纠正对策[J].中国外语,2008(6)

[23]胡罡,盛凡.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与过渡语僵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441)

【作者简介】陈桂松(1975— ),男,广东蕉岭人,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王 一)

作者:陈桂松

英语多媒体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摘要: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是指把各种媒体和技术整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信息进行储藏、加工、传播,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信息和教学环境。这种改变师生角色、注重“学”而不是“教”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我国学生迫切需要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多媒体

教育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是指把各种媒体和技术整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信息进行储藏、加工、传播,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信息和教学环境。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严格遵循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式学习环境,强调个性化教学,形成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大班小班、自学面授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改变师生角色、注重“学”而不是“教”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我国学生迫切需要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中原工学院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探索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形成了使用多媒体进行网络大班授课、辅导训练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估体系。

一、讲授型模式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并以其课堂信息量大、节省板书时间、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活泼多样以及便于学生复习查询等优势,确立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我校根据实际引进了网视宝软件来实现基于多媒体的网络大班授课。每一单元的课文都由不同的教师来精讲,然后通过网视宝现场直播讲授内容,教师图像和PPT课件通过网络同时传输到各个教室供学生在线收看。直播课所使用的课件由主讲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制作和完善,每节课均体现任务教学的理念,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大学英语课堂与众不同的特色和魅力。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两个学期网络大班授课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认可,一方面,这些经计算机处理的声音、图片、图像和文字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水平以及制作PPT课件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手段的优化。

二、辅导训练模式

通过网络大班授课,学生已经对本单元的背景知识以及重点、难点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学习,要完成任务型教学中规定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还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训练和掌握。我校实行的是小班辅导训练和听说训练,采取检查和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每一个班都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检查和训练可以根据内容不同采取以小组为单位或个别抽查的方式。教师首先检查学生对大班授课时所讲授内容和布置的相关任务是否掌握、完成,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针对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口语会话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根据相关图片复述课文内容;角色扮演重现课文内容;给定关键词汇,要求学生串词成文,概述课文内容;给定话题或情境,要求学生自创对话;给定课文中积极词汇,要求学生造句;欣赏英语原声电影片段,要求学生概括所观、所感。

三、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要求》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按照《教学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我校采取了校园调频广播、建立学生个人英语学习档案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听力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校园广播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听说教材和《捷径英语》,周一到周五每天8:00~21:00播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时间安排选择收听和练习;建立每个学生的个人英语学习档案,其中标明个人英语学习情况,包括个人英语学习现状以及中长期英语学习目标等,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开放所有空闲的语音室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听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另外,学校集中人力财力制作大学英语教学网页。一方面将教师网络直播课程使用的课件挂在网页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提供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和链接网站,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手段以及学习策略,从而自我控制学习进度,不受教师的约束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条件下,个别化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生可利用控制台主机或服务器上的资源,也可从校园网或因特网上下载学习资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自主性学习、交互性学习,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学什么就有什么。

四、学生成绩评估体系

对学生的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的是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估体系。

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评价结果占学生总成绩的50%。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考核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50%。

实践证明,这种成绩评估体系不仅成为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3]毕玉敏.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学研究,1998,(7).

[4]H. 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责编:博 雅

收稿日期:2007-11-16

作者简介:李向民(1981- ),男,中原工学院外语系教师,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学法和翻译;李锦(1980- ),女,中原工学院外语系教师,解放军外国语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学法和翻译。

作者:李向民 李 锦

英语多媒体教学管理论文 篇3: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谈英语师范生职前培养

[摘要]文章从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分析高师院校缺乏教师职业信念的原因,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应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培养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资。

[关键词]高师院校 英语师范生 教师专业化 职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高师院校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项目编号:TER2009-001)、乐山师范学院2010年普通高中新课改专项教研重点项目“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XJG2010-Z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比师范教育,我国的外语师范教育只有短短五十多年的历史。“英语专业缩略版”加“二学一法”①一直是我国外语师范办学的主流模式。当前,中学英语教师普遍反映,英语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为:音量小,语言不够流畅,指令不清;缺乏鼓动性、号召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安排缺乏逻辑性、条理性;授课时不能进入角色,无法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等等。之所以多数教师认为高师英语专业实习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关键就在于高师院校缺乏教师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没有真正把教师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去。为此,高师英语专业的教学管理者有必要深入反思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问题,思考如何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

一、缺乏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中国是英语教育大国,需要一大批合格的英语教师,当前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缺编30~50万人。②然而,不少的师范院校却存在“去师范化”的倾向,高师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口号下“异化”了师范教育,导致师范办学特色越来越不鲜明,职前教师培养越来越被弱化。仅就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而言,就存在职前教师培养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相脱离,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师未接受职前教师教育等问题。职前教师培养的弱化直接导致学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理想的模糊,一心考研的学生更是缺乏深刻而稳定的教师专业思想,不重视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自身师范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他们认为,只要走上讲台,迟早会学会讲课。然而,不经过专门、专业的训练,师范生日后走上教学岗位很难扮演好自己的多种角色。这些没有坚定从师任教理想,没有具备良好的教师专业教育发展理念的英语师范生怎么会在四年的教师教育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全程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在实践教学中自觉培养反思教学能力呢?

二、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问题在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学界曾有过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争论。文章在讨论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前,首先对教师的“专业”“专业特性”“专业性”“专业化”等基本概念进行简要界定。

“专业”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原始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在德语中,“专业”指具备学术、自由、文明特征的社会职业,其本质在于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造。“专业特性”指的是作为一个专业性职业的特性,是一种性质或状态概念。这一概念也常常被用来指认一个职业用来扩大自己的利益或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策略,而用“专业性”这一概念来代表为了顾主的利益而行使的那套知识、能力和态度。“专业化”通常被用来指称一个半专业性职业不断地满足一个完全专业性职业的标准的过程,包括地位的改善与实践的改进两个维度。当前,新的教师观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与能力,关注教育过程,注重教育意义的实现。教师的专业性就凸显出来,同时也带来了教师职业形象的改变——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可见,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专业”“学习的专业”“终身学习的专业”。从教学专业维度来看,语言教学教师是专业人员。但是,语言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动态概念,经由理论内化而实现专业成熟的语言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不断实践决定了语言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质是教师作为人的发展。

三、英语师范生职前培养的探索

(一)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培养是高师院校的生存之基。高师院校在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同时,还需要拓展师范生的“人文性”。如果只重视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高师院校就失去了存在的特殊性,具有被替代的危险;如果只重视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高师院校就失去了依托,会变得空洞乏力。高师院校应当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活动观、评价观,致力于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转变,从单向作用的、静态的教学活动观向师生互动、动态发展的观念转变,并使这些思想观念的转变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立志从师任教的英语师范生在校期间应当具备明确的专业意识,掌握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娴熟的教学技能和反思研究能力。张正东和李少伶提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当具备五方面的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英语教学论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戴炜栋和张雪梅也曾经建议将“任务型教学”和“基于内容型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把人文知识渗透到技能课中,增加技能课的知识性,也加强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采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与管理者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 “知识性”和 “示范性”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加强师范生的“实践性”教学技能,发展其“人文素养”。

(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师范院校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整体上缺乏时代性。具体表现在:本科师范性不明显,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课时偏少;教师教育类课程偏少、特点不突出,教育理论、应用语言学的内容有待加强;政治类公共课程过多,且教学效果差,导致语言专业类课程课时少、范围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学法课程未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课程内容缺乏足够的各学科知识的交叉兼容,不利于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学生实践机会少。笔者认为,教育部师范司和英语教育专业委员会应当制定统一的师范类英语教学大纲,调整英语基础知识技能课和师范教育课程的比例,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开设一些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技能课程,如外语教育学、外语教育哲学、外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测试学、新课标解读、中学英语教材研究、英语教师職业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英语教学法课程不仅需要教授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情景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日后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有效组织和调整教学行为,应增加一些英语教师公招考试的知识和内容。教学法教师首先需要学习外语教学的新理论、新观点,了解外语教学研究的前沿动态,然后根据课程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精选一些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学生对自己今后的教学行为才能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教学法教师可让学生先观看优秀教师讲课录像,然后组织讨论,理论联系实际,领悟中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以及规律;应该多让学生登台讲课、评课,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开展集体备课,小组试讲、互相评课、教师点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为教育实习做准备,为形成教学能力打基础。教学管理者应积极组织师范生参加教师技能竞赛,包括讲课、板书、简笔画、教学挂图、课件制作、英文歌曲、英文书法、教案设计等,为教育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1.校内培训。英语师范生在校期间首要的是过语音关和口语表达关。要学好英语,语音是第一关,特别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新生,入学后语音面貌相差较大,加强语音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对今后的就业应聘有着重要意义。师范生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和演讲技能,有较强的朗读、讲演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学、教育、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教学管理者应通过开设“教师口语”课程,在讲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环节;购置或制作朗读、讲演、交谈、教学口语、教育口语等的音像资料,供教学使用。

当前,一些英语师范生不仅英文书写差,而且在试讲、试教时要么没有板书,要么板书无重点、无系统、无框架。加强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书法训练和板书设计,可以使其增强就业竞争力。良好的板书设计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观察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从而帮助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板书设计应遵循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计划性、灵活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原则;应针对不同的课型、内容采取不同的板书设计策略。英语师范生在进行语法项目或课文内容的归纳总结时,可采取表格式板书;在重点句型或对比分析时,可采用并列式板书;在阅读、写作教学时,可采用流程图式板书;在词汇教学时,可采用辐射式板书。

简笔画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师所引导的问题上,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英语师范生在试讲试教中讲解动植物名词、表现人物动作的动词、形容词的特征、表处所位置关系的介词、语词语句的内在含义时,都可以尝试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师范生如果能画得一手熟练的简笔画并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一定能在创设生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方面大有裨益,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技能是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利用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训练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性、标准化、可操作性、简单化和安全性的特点,有助于师范生对英语教学目标分类、课堂教学技能要点、课堂教學内容结构和中心线索、教学方法特点、教学工具使用等诸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为师范生设计教案和学案提供依据。计算机定量分析、听者的定性评价、录像信息反馈能帮助教者和听者及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有利于试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同伴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共同提高。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应依托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有效地开展反思性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教师行动研究。

2.校外实践。教育调查是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知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高师院校应统一布置和宣传明确师范生教育调查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调查的范围、重点和选题,并且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学生应拟订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确定调查时间,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预定程序实施调查活动,详细记录,整理、分析和统计调查来的材料;撰写教育调查报告。教育调查包括典型调查、整体调查和抽样调查三种大的门类。教育调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材料分析法、访问谈话法、会议研讨法及观察记录法等。师范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按照学校的要求填写教育调查表。学院应组织专门人员对学生的教育调查进行评价,按一定的权重计入学生教育实习总成绩。

教育见习是教育实习的前奏。英语师范生通过教育见习能够深入地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熟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班主任工作;能够更好地学习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教育经验和良好师德,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明确作为一名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技能要求。在教育见习中,师范生应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听课,主要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要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前见习学生应当有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分析和有效处理、重点难点的突破、新知识迁移、教学技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领会教师的教学艺术;听课之后要进行听课反思,特别是对今后如何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培养英语专业化教师素质进行思考。

教育实习是提高英语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在现行的师范教育模式中教学实习的有效时数不足四周。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师范生要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是不可能的。为此,高师院校应主动与中学建立伙伴关系,在重点中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组成教育实习指导小组,共同制订教育实习计划,让师范生以“准教师”的身份浸入式地参与到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高师院校可以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或师范生在学习一段时间的教学法理论知识后到中学去“试教”。对于立志从师任教的师范生还可以采用定向到中学顶岗实习,让他们熟悉、实践、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升华自己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技能,有利于师范生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技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根本在于教师质量。我国高师院校普遍存在“去师范化”和“异化”师范教育的倾向,缺乏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职前教师培养被弱化。有鉴于此,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应基于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坚定教师职业信念,明确英语师范生培养目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有效提高英语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注释]

①“缩略版”指外语师范专业在沿袭综合性大学或外语学院的专业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删去一些课程,以拨出课时开展教育学方面的教育。“二学一法”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

②龚亚夫,2009年12月5日,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英语研究研讨会系列2009年冬季论坛——中国英语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上的发言。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孙晓慧.中国英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

[2]邹为诚.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师的职前教育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3).

[3]钟启泉,王艳玲.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9).

[4]付安权.论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概念化[J].外语界,2009(1).

[5]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师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6]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

[7]刘丽平.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职前教师素质培养路径探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作者:罗明礼

上一篇:见义勇为立法思考论文下一篇:我国律师制度统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