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文化探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正在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有效地对中国文化进行对外传播不仅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更是每一位中国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然而,作为培养高质量文化翻译人才基地的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战略文化探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战略文化探究论文 篇1: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农村文化脱贫探究

摘 要 脱贫问题表面看来是属于经济层面的问题,但深究其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根源来自于文化。文化脱贫是农村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脱贫效果的关键。全面实现农村居民的文化脱贫,不仅有利于“扶志”“扶智”等“造血”机能的进一步强化,而且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稳步发展,对于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基于此,厘清物质脱贫与文化脱贫、文化扶贫与扶志扶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文化素质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分析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农村文化贫困脱贫的对策。

关键词 文化脱贫;问题与原因;对策研究;乡村振兴战略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现象,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社会精神活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产品。文化不但蕴藏于物质之中,又独立存在于物质之外,是一种能够被传承的意识形态。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也影响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不断传承和日益创新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凭借着优秀文化这个宝贵的遗产,自1840年开始,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畏强敌,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又产生了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优秀的精华,最终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审视农村脱贫问题不难发现,仅仅解决物质上的贫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文化上不能脱贫,特别是不能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效应,那么按照现有标准已经脱贫的人口很容易返贫,或者很难跨越出相对贫困的阶段。相对于物质脱贫而言,文化脱贫难度更大,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历史任务。

1 厘清的几个关系

1.1 物质脱贫与文化脱贫

文化脱贫是在改变居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上,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低层次状况,是通过教育而实现扶贫主体转型的过程,是使主体“超越传统,使传统真正融入于现代性之中”的过程[3]。物质脱贫和文化脱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物质脱贫改善的是生存条件,治理的是“表”、是“流域”,消除的是感染贫困的“肌体”;文化脱贫改善的是精神面貌,治理的是“本”、是“源头”,消除的是滋生贫困的“土壤”。与物质脱贫相比,文化脱贫更加复杂,更加有挑战性,也更具有重要性[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实现文化脱贫,物质脱贫可能只是帮助贫困人口暂时脱离绝对贫困。之所以贫困总是在生活中反复出现,是因为文化的贫困和贫困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文化贫困对贫困的发生具有更深层、更基础和更本质的影响。

1.2 文化扶贫与扶志、扶智

文化扶贫是从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仰追求,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以摆脱精神和文化方面的缺陷,全面提高人们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造血”功能。扶志就是通过宣传教育,消除精神上、观念上的贫困,补齐精神短板,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精神上的自信。扶智就是通过培训、培育,“授之以渔”,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扶志和扶智是文化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扶志是文化扶贫的基础、源泉和动力,解决的是精神贫困,激发的是潜能和斗志;扶智是文化扶贫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支撑点,解决的是能力贫困,激发的是技能和智慧。

1.3 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

文化贫困是一種社会现象,是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念,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在精神生活、人文教育、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等文化层面上相对落后和匮乏的现象。文化贫困是一种更加持久、更加深层的贫困,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的空虚、文化的缺失、科技的缺陷和志向的丧失[5]。贫困文化是一种病态文化,一旦形成,便会代代相传,甚至演变为“反文化”[6]。它的主要表现特征是安贫乐道、听天由命、得过且过。

贫困文化是文化贫困存在的根源,文化贫困是贫困文化传承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造成了文化贫困的持久性、深层次性和顽固性;文化贫困的长期存在为贫困文化的固化、发展和传递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1.4 文化素质与文化程度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其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文化素质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中,还体现在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是个体内在品质和个体性格的积淀和质量水平。文化程度是表明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普及和发展程度。文化程度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对知识的灌输总量以及人们接受的程度,其核心是受教育的年限和取得认可的学历及学位。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对于个体而言既有交叉、又有重合,但是却有天壤之别。文化素质的内涵要比文化程度的内涵广泛许多。因此说,文化程度是每个人文化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期,而不是文化素质的全部[7]。

2 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1 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移,乡村人口呈现出日益减少的现象。由于贫困文化的影响和文化贫困的禁锢,绝大多数贫困人口还一直坚守在乡村,不愿打破原有的生存状态。

2.1.1 等靠要思想严重

近年来,贫困群众对党的扶贫政策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扶贫工作的期冀和信心越来越大,“等靠要”思想也越来越严重[8]。因此,要坚决杜绝“保姆式”的扶贫方式培养出懒汉、“福利陷阱”催生出“断崖效应”。

2.1.2 拜金主义盛行

拜金主义就是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盲目崇拜金钱。当前,“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拜金主义为一些人所奉行。当追逐利益成为一种生活趋势之后,乡土文化秩序、传统道德规范、文化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体系就会瓦解,文化荒漠会迅速蔓延。拜金主义等文化贫困将会直接成为文化生活的毒瘤[9]。

2.1.3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乏力

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经数千年发展沉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遗产。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蚀和快餐文化的冲击。同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着缺乏传承主体、传承内容相对失宜以及传承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11],导致作为民族灵魂和血脉的传统文化被遗忘,成为摆放在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馆中的陈列品。

2.1.4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的风俗承载着人们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的功能,也演绎着价值观的变迁历程。当前,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畸形消费陋习一直是积重难返、纠而复生、禁而不止,甚至还愈演愈烈,高额婚嫁彩礼和丧葬事中铺张浪费现象十分突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是文化贫困的突出表现,是对崇俭尚廉良好风尚的亵渎,是对淳朴乡亲乡情的扭曲,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踏。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扶贫攻坚的稳步推进。

2.1.5 封建迷信沉渣难除

近年来,各种媒体报道的由于封建迷信致人死伤、骗人钱财的案件屡见不鲜。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迷信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科技”的包装下,网络迷信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危害性,更难以去除。

2.1.6 赌博之风遍及乡里

赌博陋习在农村司空见惯,农闲季节、春节期间、红白喜事宴席等都是农村赌博的高发期。赌博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个体而言,赌博会导致人消沉意志、丧失斗志;对家庭来说,赌博会伤害感情、挥霍资本、贻误后代,甚至毁灭家庭;对社会来讲,赌博会败坏风气、影响和谐、诱发矛盾,甚至危害社会[12]。

2.2 文化贫困产生的原因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贫困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家庭影响、社会环境、传统观念以及个人的生活阅历等等都会成为文化贫困的诱因。

2.2.1 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盲目跟风现象导致人们思想道德和核心价值观偏离了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私利主义。行为失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凝聚力降低等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

2.2.2 理想信仰的错位

市场经济追逐的利益最大化促使一部分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出现了扭曲,在审视原有的理想信仰时产生困惑,最终导致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变化[13],造成理想信仰失衡错位。具体表现在共产主义信仰被趋利忘义取代、无私奉献精神被功利观念取代、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被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取代、美好的精神世界被冷漠和焦虑取代。

2.2.3 公共文化供需失衡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普及的阵地,是惠及民生、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塑造文化自信、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投资比例过低、基础设施缺乏;在管理上存在人员短缺、监管机制不健全;在服务上存在着产品供给脱节、群众参与率低等问题。就农家书屋來说,“一刀切”的图书供给模式难免滋生供需失衡等问题,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病虫害防治、教育生活类图书十分短缺[14]。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不但无法保证提高文化素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文明和谐乡村建设等基本功能的实现,而且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2.4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受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农村教育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师资素质偏低、教师结构老龄化、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严重滞后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有246.18万未上过学的就业人员,有206.50万人集中在农村,占83.88%;全国有756.77万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只有67.08万人在农村就业,仅占8.86%。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不能相互促进。

2.2.5 文化的代际传承

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基石和宝藏,他们颂扬的“清心寡欲”的“贫困文化”和“安贫乐道”的“贫困观念”深深地浸入到了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民族文化,铸就了华夏儿女身处困境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与此同时,我国长期农耕生产的低生产力水平发展史以及面对长期贫穷落后的逆境和压力,形成了宿命论观念和麻木、冷漠的心理,在此基础上,相伴而生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也使乡村居民产生了“听天由命”的负面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极端行为。由于贫困文化诞生于贫穷的环境中,家族内部的代际传递以及落后的生存方式、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等亚文化体系潜移默化甚至言传身教地传递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由于这种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从根本上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导致整个民族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 农村文化贫困脱贫的对策

3.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是国家兴旺的灵魂。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众的引领作用,促进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理性信仰,就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教育机制,在增强人们情感认同和培养人们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和广大居民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全面认同的理想信念,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用积极的信仰指导人生。

3.2 强化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必须在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上下功夫,补齐短板、加固基础是关键,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眼教育引导、服务生产生活、完善供给结构,提供多层次的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文化产品,全面提升农村主流文化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广大农村居民需有所学、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3.3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先进的价值观念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文化自信的磐石和灵魂。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培育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根本和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源泉,能够全面调动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采用传统宣传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公众号构建大众传播、家庭传承、群体传递、个人传播等多层次的传播渠道,让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广大农村居民提高涵养的重要源泉、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3.4 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全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是古朴的民风、是庄重的民俗。乡村文化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乡魂,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上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有的功能。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更新观念,既要给农村居民“送”文化,又要让农民自己“种”文化;既要发挥政府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又要重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充分调动市场和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肥”孕育农村文化的“土壤”。要积极挖掘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非遗物产,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构筑乡村文化繁荣的根基,使古朴的民风和庄重的民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3.5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中流砥柱。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是提升农村活力的动力源泉。要培育新兴职业农民,就要在强化职业认同的条件下,结合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生活条件、生产水平,创新培育机制、构建培训方法、拓宽培训途径、完善培养模式、健全培训体系,在农民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的培训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水平,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科技应用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大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3.6 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净化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就必須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然资源节约意识贯穿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同时,要以生态文化为先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理念,着力培育体现地域特色、民俗特征、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文化品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

4 结语

农村脱贫不仅仅是物质脱贫,更重要的文化脱贫,而文化脱贫比物质脱贫更加艰巨。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农村居民的思想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无限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慧支持。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孙兆霞,毛刚强,陈志永,等.第四只眼: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中期)“社区参与工作”评估以及重点社区基线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 张乐天,方煜星.文化脱贫:一个贫困治理中的难题[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50-55.

[5] 赵远蒙,张谨.新时代文化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路径选择[J].理论观察,2018(8):65-68.

[6] 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7] 米切若张.社会发展与文化脱贫刍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38-40.

[8] 张志巧.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思想和文化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6):35-37.

[9] 杨雪英,张元,谢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的治理困境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0):116-118.

[10]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1] 潘昱州.传统文化传承应该突破的三重困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6):56-61.

[12] 李金玺.胡淑欣.捣毁赌博窝点32名赌徒被抓赌资10万余元被收缴[N],南阳晚报,2017-12-26(6).

[13] 刘延宣.微博热搜中网民的价值观缺失及应对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9):96-97.

[14] 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6):59-70,12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郝聪聪 陈训波

战略文化探究论文 篇2: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文化翻译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正在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有效地对中国文化进行对外传播不仅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更是每一位中国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然而,作为培养高质量文化翻译人才基地的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意在基于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文化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 “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文化翻译能力;大学英语翻译课堂

0引言

中国数千年的璀璨文明及近年来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及其文化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中国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蕴含着巨大而又无形的整合力量。虽然国家早就明确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这一长期坚持的重大发展战略,且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较于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这一战略的推进速度还是有所滞后。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文化失语”和“中国文化赤字”现象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与中国要建立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目标相违背。由此,如何真正有效地实现中华文化的世界之旅,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都是关乎我们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作为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主力军的中国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提高其中国文化翻译能力势在必行。而培养大学生文化翻译能力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应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推介意识,多维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

1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自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原来的句子补全翻译改为考查内容为中国文化相关知识的段落汉译英以来,很多学者就对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和翻译教学进行研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并通过课堂观察法及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课堂的教学现状特别是翻译课堂中对学生文化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发现总结如下:

1.1学生中国文化素养较低,文化翻译能力总体欠佳

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是进行语言输出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然而,很多时候,作为英语学习主体的中国大学生们可以用英语说出西方的圣诞节,汉堡、肯德基等文化知识,但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独有的文化,如馄饨、馒头、冰糖葫芦等中国特色饮食、节日习俗及“一国两制”“菜篮子工程”等特有词汇时,往往会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甚了解,无法用恰当的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而造成交际障碍或失败,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此外,考查内容主要为中国文化相关知识的段落汉译英作为一个独立的题型出现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卷上面已有数年,但是笔者从学生平时翻译作业、课堂测试和对历年四、六级真题考卷中段落翻译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得分很低,译文存在很多问题,如语篇缺乏连贯性、译文中语法错误,错句病句、搭配不当、机械对译、中式英语等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不少学生直接放弃该题型。

究其原因,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重视程度、人生阅历、受教育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知识积累尚有欠缺,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致使学生文化翻译能力总体偏差,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1.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安排不合理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用于文化翻译“教”与“学”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状况,文化翻译教学一直处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边缘地带”,不受重视。一方面,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专门的文化翻译类课程。与翻译相关的内容基本都是教师利用课堂“缝隙”时间,以检查和促进学生对所学“听、读、写”等能力语言点的掌握为目的,对翻译题目进行“轻轻点水”式的讲解[2]。虽然也有个别教师基于自己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会间或结合翻译题目讲解一些翻译技巧,但受学时和课程进度的限制,往往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课时有限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关注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中国文化的引入介绍,致使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输入严重失衡,致使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特别是中国文化素养不高。在学生翻译学习无保障,中国文化素养不高的情况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可谓举步维艰。

1.3 教材选用不科学

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专门的文化翻译教材,学生所做的翻译练习要么源于学校统一订购的大学英语教材,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虽然这些教材在单元习题中会设置一些单句的英汉互译练习,用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课文中所学的词汇与句型等任务点。在内容设置方面,既无涉及翻译相关理论知识及翻译方法和技巧,也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还有些翻译练习来自教师自己整理的自编讲义,但这些学习资料大多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卷中的段落翻译题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并没有将翻译视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素养予以重视[3]。

没有统一的文化翻译类教材,相关资料也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关知识的翻译只能各自发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难上加难。

2提升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大学生文化翻译能力的建议

张红玲(2001)认为,单向地导入西方文化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尚未考虑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现有的教师、教材和教法都无法满足文化学习的需要[3],这种描述可以说是我国许多高校英语教学的写照。长期以来,在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元素缺失,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低,致使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不强,这不仅造成了诸多对外交流的障碍或失败,还严重阻礙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2.1 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思想意识及其中国文化修养

要提高學生的中国文化翻译水平,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很重要。作为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应该在关注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的同时,侧重关注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只有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具备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国文化素养,笔者认为首先要使学生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输入,然后再通过相应的中国文化相关类汉语语言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其了解汉语言与文化的魅力;其次当代英语教师在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时,应在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注重中国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加强汉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如鼓励学生多阅读人文经典书籍,培养学生文化底蕴,重视学生本土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可指导学生多读多写汉语文章,分析汉语表达方式和词汇含义,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修养,帮助学生提高中国文化翻译水平。除了上述通过合理的课堂课程规划和相关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外,还可以从文化氛围和文化体系入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适合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良好环境氛围。

2.2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翻译综合素养

学生各方面学习的最初阶段均源于教师,学生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不例外。然而,文化翻译教学是一门深厚的学问, 涉及到至少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问题[4]。文化翻译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翻译综合素养。虽然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拥有夯实的英语知识储备,但文化和翻译相关方面的知识却相对匮乏,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实际文化翻译能力相对低下,故只有首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文化翻译能力,教师才能将翻译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传递到学生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翻译综合素养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第一,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提高中外文化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待中西方文化知识,即在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的同时,也要对中国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掌握和认同感,特别注重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同时,英语教师必须深谙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利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指导学生的翻译练习;第二,英语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翻译素养,即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西方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也要重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传授,同时拥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掌握中西方翻译理论的精华,娴熟应对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灵活地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特别是中国文化的英译实践中去。此外,英语教师应利用进修、培训等形式进行自我充电,在夯实自身专业素养,特别是翻译知识的同时,主动学习、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深化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知识的理解,灵活且娴熟地将翻译知识与各国文化、其他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将自身文化翻译素养的提高作为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对待。

2.3合理安排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中国文化翻译类课程,笔者建议大学英语教师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学生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有机融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译”能力的培养放至“听、说、读”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建立“把翻译作为语言基本技能来教”[5]的指导思想,制定翻译教学计划,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本土文化教育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加大中国文化渗透的力度,进而充分利用现有英语教材中提供的翻译材料,有理有序地把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力。

此外,目前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针对英语“听、说、读”的练习较多,而针对翻译的训练却很少,涉及到翻译理论与技巧及中国文化的可谓凤毛麟角。加之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现状,笔者建议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第一,增设诸如中国文化概况、英语漫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英语教程等中国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来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要做好翻译必须深谙至少两门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故笔者建议增设中西方文化对比相关的选修课,使学生在了解不同语言在文化、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后,进行准确、地道的翻译;开设翻译相关选修课程,如基础翻译技巧、句子汉译英技巧等,激发学生对翻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相信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后,学生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3结语

将中国丰富绚丽的文化展现给世界不仅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每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培养高质量文化翻译人才重要基地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与优化,竭尽所能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力,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63-66.

[2]缪肖强.从 CET-6 翻译新题型考试反思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95-1799.

[3]戴维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2-8.

[4]Ivir.V.Procedur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J].In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0(2):346-350.

[5]陈秀,贺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91-93.

(责编:王锦)

作者:王艳芳 李小兰

战略文化探究论文 篇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为了立足中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2018的两会中对于乡村振兴指明了五个具体的路径:分别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支撑,是乡村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是乡村人才的培育标准。乡村文化建设应是村容村貌、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文化建设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在农村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乡风不再淳朴,青壮年人口普遍外出和文化资源难以保存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以解决。笔者在文章中阐明了文化建设的内涵,点明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地位及意义,并结合思南县柏杨村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乡村文化建设运动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农村就出现过,都是以政府、乡村学者和各种社会团体为主体参加的。但从现在来看,经过这些文化建设活动的举办,中国乡村文化发展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梁漱溟先生曾说的“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便是这些文化运动的深刻总结。追其原因,缺乏相应的民意支持和文化支撑是“乡村不动”的重要缘由。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首次提出了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会议上突出强调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在动力。乡村文化建设也就是保护、利用、发扬传统乡村文化资源,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乡村文华,树立文化品牌,延长产业链,促进新兴的文化产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注重乡贤文华,重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乡村文化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乡村文化建设要从提高村民自身基本素养、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增大地域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特色入手。只有繁荣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留住人才,发展农村产业,才能真正的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因此,本文从乡村文化战略视觉出发,就如何实现思南县柏杨村文化振兴,做了以下阐述。

一、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的五个总要求。乡村振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含五个具体路径:分别是推动乡村产业的振兴、乡村人才的振兴、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生态的振兴和乡村组织的振兴。大力推进五大振兴,才能真正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和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是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是人才培育与组织发展的价值标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的精神归属感归根到底需要文化来熏陶,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未来需要文化来奠定根基。所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与“魂”,要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振兴助推作用,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富强、文化民主、文化和谐、文化自由、文化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振兴的意义

第一,新农村的发展需要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新农村的发展必须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我们要走好新时代文化建设这条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乡风文明,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本研究以思南县柏杨村为例,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探究乡村文化建设任务中建设新农村具有现实的意义,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二,乡村文化建设活动的推动能够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部分乡村地区文化得不到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等,乡村文化战略背景下,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并根据实地情况提出具体解决方法,有利于促进农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后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更好的推动新农村的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也可以使农民通过文化知识致富,留在家乡。因为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乡村衰败影响乡村振兴。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改变农民外出务工的思想观念,留在家乡助推农产品发展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减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

第三,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进步,有利于缩短城乡文化的差距。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加,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是均衡城乡文化发展的充实保障,能够使广大的农民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也能中和一下城市的某些无营养“快餐文化”。重视乡村文化发展,能尽可能尽快地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贯彻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三、思南县柏杨村文化振兴的实践

(一)文化建设的优势与成果

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思南县柏杨村在文化建设上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比较出名的就有思唐古建筑群,乌江腾龙峡,郝家灣,思南温泉石林旅游景区,石林等等。以往的文化建设证明当前柏杨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同时柏杨村因地制宜,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修建了远近闻名的思林水库。水库的修建不仅促进了柏杨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让柏杨村有了“水中有岛,岛中有水”的称号,且新修建的文化村形成了“三面环水、群岛点缀、大桥相连”的壮丽景观。柏杨村紧跟乡村文化建设的步伐,积极发展本村的文化建设,把本村打造成了有山,有水,有钱的焕然一新的新农村。当今的柏杨村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最佳“圣地”。因延长产业链推出红薯粉,柏杨村就业帮扶行动得到有效实施,带动多人脱贫,且柏杨村电商得到迅速发展,思南县大力开展电商服务,建成了各个村落村级网站服务店,基本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网站体系,培育了“陈薯”酸辣粉为柏杨村的文化特色产品出售。柏杨村在全县美丽乡村+文化试点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文化类经济,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龙头作用。

(二)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1.白杨村基层文化力量薄弱,村干部对文化设施建设不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渐渐的追求精神文化。然而想要发展好农村文化是一项长期任务,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白杨村更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文化建设,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经济建设发展方面,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很多白杨村的村民也都不重视文化的发展。比如把娱乐场所宽阔的场地占用了,村民把稻米都晾晒在娱乐场所上。村里干部都认为发展文化是上级领导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村里干部大部分都是作壁上观,置之不理,对文化建设这块都出现在会议上,从来没有实施,都只是谈论而不实践,都是走个形式化并没有具体落实到位,所以白杨村文化建设发展极其缓慢。由于白杨村地理位置,交通因素等影响,还有白杨村本身文化基础就很薄弱,这给白杨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经济匮乏,阻碍文化建设的发展

经济短缺,给白杨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虽然政府给文化建设投入资金渐渐增加,但是大部分都是增加在员工的工资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用在文化建设上,白杨村在文艺创作和文化基础设施上资金非常有限,白杨村的文化服务站非常破旧,有时场地被占用,这让文化活动无法开展,严重限制了白杨村文化建设的向前发展。总而言之,经济的匮乏制约了白杨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3.村民文化素质过低,外出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柏杨村只有二所民办小学,柏杨村的资金短缺留不住优质生源和高质量师资,使得柏杨村的学校面临生源外流、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另外,柏杨村中的青壮年因受教育水平低,在村中无法找到理想的岗位,获得的薪酬无法负担家庭的日常开支,大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村子里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而柏杨村人才引进工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后备人才不足,再加上人才流失,高知识分子都外出发展,文化建设工作没有人才领导,文化振兴缺乏基础优势。

四、思南县柏杨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

(一)建设美丽乡村,构建乡村生态文化

道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最佳的生存方式。思南县柏杨村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村民依山傍水而居,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要发展“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理念。柏杨村因地制宜,根据柏杨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修建了远近闻名的思林水库,但是村民更加注重短期利益,砍伐森林,过度捕鱼,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负担。政府应发挥领头羊作用,以政府为抓手,以村民为帮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村民的生态理念,培育村民形成长期利益观点,注重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良好转变,携手共创美丽乡村。

(二)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发展,构建文化乡村

思南县柏杨村应注重乡村教育发展,政府自身加强从服务型政府转变,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利为民所谋,应调查村里的受教育者基数,建立乡村小学、中学,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学生的就近入学。政府应推进人才引进项目的实施,加强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引进福利,让大学生入驻白杨村,走进学校,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用好学校留住更多想要外出让孩子接受好教育的村民,积极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文化素养较低的村民应注重开展教育扶贫,优化职业教育,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在教育过程中要涉及村民卫生教育,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都应该加强,要涉及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争取让村民懂得用法律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不做野蛮村民。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教育的大人、小孩一起抓,构建文化乡村。

(三)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村民生活逐渐富裕,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来愈热烈。这就要求在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中必须把基础文化设施的搭建放在首位,因为文化文艺活动的举办、文化精神的传播、文化氛围的熏陶等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物质载体。思南县柏杨村村委会可以绘制精彩的文化墙、搭建文化广场、成立农家书屋,修建村民健身场所等为村民提供一个文化活动的平台。但同时要主要的是,乡村基础设施重点不是在“修”,而是有效管理与利用,如果基层活动基础设施得不到该有的利用,最后也只是沦为浪费人力财力的负担,便会出现梁漱溟先生曾说的“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现象。

(四)政府建立保障机制,为乡村文化振兴保驾护航

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政府的帮、传、代作用。因为村落的文化素质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的短板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抓不到关键问题、没有资金支撑、没有发展前景、响应不了国家政策等缺陷,所以乡村文化建设的每一条路径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监督实施。政府要提供完善的保障机制,离不开经济大力支持。因此,政府要更根據本地方的资源优势,招商引资,积极带动本地方的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地方经济的有效发展,这样才能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结语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思南县柏杨村文化振兴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存在于现今大多数的农村中,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及制定的对策也适用于大多数类似的农村地区村落。要想加快乡村文化的建设步伐,就要去探索农村本土文化建设的方略,要从根本上知根知底,了解乡风民俗,具体发展状况,需要乡村人才,政策,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品牌建设,本土文化资源,校园教育,农民教育等共同发力。这既是实现乡村文化繁荣昌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也是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农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林成策,郭百灵.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变迁及乡村文化建设问题探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8).

[3]余衣.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索[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6).

[4]李国江.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任超.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J].人民论坛,2018.

[6]吴佳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J].华中农业大学.2012.

[7]王秀云,董小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南方农业.下旬.2016(4).

[8]刘奇.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18,(Z1).

[9]牟德刚.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J].中州学刊.2004(5).

[10]张国民.用系统思维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N].系统科学学报.2010(1).

[11]熊春林.农村文化发展之谋[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03).

(安顺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作者:刘娜娜 刘丽 蒙石花 马以英 龙雨琼

上一篇:律师业务管理论文下一篇:青年道德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