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论文

2022-04-19

摘要:电子技术专业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是高职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基础。民办高职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差,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上要因材施教,实验设备的建设要加大经费的投入,要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把学生、教师和实验设备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论文 篇1: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技术类专业建设思路的研究

摘要:随着北京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电子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将从服务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双创产业和生产性服务行业进行转型。高职院校中原有的电子技术专业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技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围绕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新专业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智能产品开发专业建设为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DIO模式的专业建设思路,为新专业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CDIO;智能产品;专业建设

1 引言

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十三五期间,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热门的词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在此形势下,智能硬件产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已成为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主战场,与之相应的人才需求缺口日益突显。这些新形势和新发展为原来电子传统专业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经过认真调研和认真的分析后,为了充分发挥传统电子专业在电子产品设计、硬件开发和生产制造方面的传统优势,同时结合当前面临的在互联网+和智能化领域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局面,很多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与智能硬件相关的专业,并将其发展方向定位在目前最热门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AR技术领域,旨在服务于智能硬件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智能化升级转型的传统电子产品企业、创业公司、创客团队等,为这些企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能人才,大力支持双创产业、智慧北京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求。

2 CDIO模式

在找准专业定位后,就要对专业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解决怎样在如此多样化的智能产品中找到专业需要培养的核心职业能力,聚焦最核心的技术部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应对风云变幻的产业发展新问题。以典型产品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产品技术相对稳定,产品标准相对统一的传统电子技术领域,但是目前智能产品的特点是技术升级快、产品更新快、开发平台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想找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产品来覆盖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产品的开发流程基本相似,如图1所示。

产品构思是概念开发和产品规划阶段,要进行构思筛选,形成产品概念;产品设计是要设计产品原型,全面确定整个产品的结构、规格。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表现在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且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以增强;产品开发是运用多种软硬件技术实现产品的功能,可分为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发—测试—改进,制作小规模的产品样机,为批量生产做准备;产品应用主要包括产品推广、用户体验、升级改进等。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CDIO模式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和实施。其内涵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智能产品开发流程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比较吻合,因此可以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可以考虑融入该培养模式,规划1-3级项目,1级项目贯穿整个培养周期(3年),使学生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可安排1-2个项目。2级项目涉及多个课程群,主要裴炎给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可以跨学期跨学年,但是每个学期都要有一定的考核。3级项目设置在单门课程内,完成小规模实践项目,这与核心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是一致的。

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要体现“宽基础,模块化,重实践”的思想。宽基础是指设置通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引导学生专业入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个人和专业素质。模块化是指课程之间要通过学期项目有机联系,针对不同项目内容,选择不同的课程群模块,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完成学期项目,获得个人和专业素质提升。重实践是指设置贯穿学习全过程的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体验整个产品开发过程,满足CDIO教育模式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专业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遵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开发方法,它在示范校和骨干校专业建设中都得到过很好的运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在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后,需要做好顶层规划,对专业发展进行科学的论证,做好每一步的发展计划,集聚可能集聚的最大力量开展专业建设。

首先要经过深入调研,掌握企业信息和岗位需求,挖掘适合告知学生从事的工作以及相应的岗位职责,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研讨,给予指导性意见,探索校企合作的可能性,这个阶段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遴选企业和单位,寻找与龙头企业合作的机会,真正实现“双赢”的目标。

其次,要从自身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办学主体”的作用,利用企业调研的丰富成果,组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团队,集中力量凝练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探讨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确定了专业人才模式后,就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这项工作需要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逐步深入不断完善,融入现代职业教学新理念,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扎扎实实规划每一个知识点,做好每一个资源,突出专业课程特色。

再次,要做好配套的资源规划和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能力的持续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该项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关系到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办学质量、社会认可度,新专业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更需要现有师资的提升,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结合校外培训机构的力量,借助企业实践的宝贵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同时,配合课程教学和生产实训,规划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申请财政专项建设资金,建成集“教、学、做、研、培”为一体的创新型实训室,为专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和坚实的保障。

最后,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化的目标,全面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专业资源的作用,将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学术研究、创新创业、学生竞赛方面实现突破。同时,提供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服务,激发专业正能量,实现良性循环,最终能够持续性发展。

4建設方法

要实现以上专业建设思路,首先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业调研,对行业做全面深入分析,撰写专业调研报告,为专业发展找准发展方向,明确本专业未来服务的产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其次编制符合智能产品开发专业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新专业申报建设和已有专业改革工作,召开专业研讨会,提炼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CDIO要求的课程体系。第三,开发优质资源,做好顶层规划,规范建设任务,规划好资源类型和数量,实时监控资源建设进度,保证资源的建设质量。第四,深化校企合作,与1-2家业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共赢的发展关系,壮大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委派专任教师尤其是课程负责人深入企业进行锻炼,全面提升本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第五,认真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教学、科研、第二课堂、技能训练、社会服务、对外培训、专业取证等多种功能。实训室建设要突出专业特色,体现专业文化。最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交流、进修等多种手段,迅速提升教师团队在教学、技能、科研、业务方面的整体水平,建设真正的双师型队伍,让每位老师都能独当一面。对于新开课的课程负责人要积极考取本专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课程标准等必备的教学资源,重点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成熟课的课程负责人要在信息化方面下功夫,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改革课程教学方式,保质量做精品。对于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要在指导大赛和第二课堂方面出成绩,提高本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结语

对于新专业,建设好专业内涵是目前最重要和最紧迫的工作,但是也不能忽视专业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也要不断探索,争取尽早实现零突破,提升专业的知名度,为把专业做到业内领先,国内一流,树立良好的口碑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蕊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论文 篇2:

浅谈民办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

摘 要:电子技术专业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是高职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基础。民办高职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差,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上要因材施教,实验设备的建设要加大经费的投入,要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把学生、教师和实验设备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关键词: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 技能训练

民办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规模经过21世纪初的疯狂增长,目前已经趋于稳定。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告别了追求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转变为提高学校的内涵建设,创建成为有教育特色的高职院校。

加强内涵建设是促进学校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手段,学科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支柱。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科建设必须和学生的基本能力相吻合,技能训练是学科建设中核心部分,实验练习又是技能训练中最基础的环节,必须夯实实验环节,打好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实践技能训练中得到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约束能力差。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个体,需要采用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上要跟上学生特点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革新课程内容,打造符合电子技术发展潮流的实验教学体系。

1 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验设备

1.1 实验中心购进的电子实验设备

民办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单一,基础实验设备完备性较好,综合性和设计创新型的实验设备较少。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技术的发展就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决定了实验设备的换代能力,从而制约了学生在实验技能训练中的进一步提高。购买的实验设备绝大部分都是模块化,学生只能按照模块上的接口进行接线,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授课效率,但是学生看不到内部的电路,学生按照电路结构图机械化接线,容易得到实验结果,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就是接线,造成部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轻视,导致部分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缺乏兴趣。

1.2 实验中心自制的电子实验设备

民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必须进行学科改革,课程建设要围绕技术的发展进行,这样就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项目要不断增加,原有的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一些综合型和设计创新型实验。学校的资金不能满足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自制实验设备的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制作一些可靠性高、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设备。设备的实验项目的设定和学生的基本能力相吻合,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调动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2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运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来构建电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利用EDA仿真技术和传统的实验教学相结合,丰富了实验教学手段,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将EDA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不仅促进了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而且推动了电子技术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3 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3.1 电子技术学科培养体系

学科的课程建设的前提是确立好高职学生的培养体系,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学科培养体系。学科建设必须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练习,夯实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避免赶潮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建设新学科的同时,要针对电子技术发展的特征,强化实验教学。

3.2 实验课程体系的内容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一般分为3个层面: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创新设计。

3.2.1 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可以锻炼学生对仪表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在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后,开展实验项目。基础实验是对电路原理的验证,学生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实验能力才能为将来的技能综合训练打下基础。基本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扎实的基本功能力和科学有序的实验习惯。在授课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老师讲解实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为实验的主体,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2 综合设计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是学生通过前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基础实验训练,结合EDA等电子仿真软件,对电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组装和调试的综合能力。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团队合作的精神,学生通过综合设计技能训练后,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要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验教学环境。要有专门的EDA实验室,训练学生软硬件实验结合能力,灵活运用软硬件手段来完成综合类的实验项目。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设计要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平台,尽量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完成整个设计。

3.2.3 创新设计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创新设计要建立在扎实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基础上,学生要利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问题的关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設计面向部分实验技能素质较高的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创新设计的教学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去创造和发现新的科学规律,而是培养学生在夯实基本功能力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运用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阶段可参加的课题和比赛有:省大学生创新设计课题、院校职业技能周比赛、省高职院校技能比赛、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通过参与课题设计和各类大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和提高实践技能水平,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和对电子技术学科的整体认知,为学生将来的技术之路打好基础。

3.3 实验教材的选择

目前各大出版社均有各类高职院校的配套教材,名目繁多。经过教材的大量类比,适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太少,很多是挂着高职院校的教材名义但和本科的内容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能突出民办高职学生以实践技能操作为主的特点。特别是理论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较少,很多配套的实验教材和本科院校的实验教材内容上基本没有区别,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实验教材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编写。教师在编写实验教材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编写实验教材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的,有利于在实验教学中提高授课效率,做到因材施教。

4 结语

实验设备和电子技术教学软件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授课教师要调节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身上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应适应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要立足于夯实学生基本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几年的实验技能训练,学生能够直接到企业上班,真正做到学习和职业能力相配套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北京大学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新喜,许军,王新忠,等.Multisim10电路仿真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杨东海.高职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6(3):84-85.

作者:唐子茂 袁雅迪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论文 篇3: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电子技术是高职各理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学好这门课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提出了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正进行较大规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要求高职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工作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设置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这一思路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把握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2.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冲破原有课程体系,删除陈旧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过远的课程内容,增添新知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几门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在课程内部采用项目化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任务为引领,力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锻炼和技能训练。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从复杂程度上由浅到深,任务应是为学习而设计的任务,能够承载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4.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实训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实验、工种实训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基础,结合参观学习、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措施

1.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技能人才面向的三个职业岗位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解成岗位工作职责,如将电子产品开发岗位的职业工作过程分解成技术论证、方案确定、方案实施等三项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对每项工作职责进行分解,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再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要求整合为开关电源设计、电子设计与制作等八门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项目为载体的专业课程。

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向导,将课程设置为若干模块。它的主要特点,一是综合性较强,各模块涉及的专业面较广,突破了单一课程内容,各课程、学科互相交叉渗透,有助于发展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开放性较强,可及时删减陈旧、重复的课程或内容,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始终保持课程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相结合。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图表较多,信息丰富,多媒体课件能够动态地显示这些内容,这样可以减少绘图时间、提高效率,以生动形象轻松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一些难理解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多媒体课件是课前准备好的,教学节奏比较快,要求学生做到眼耳并用,稍有疏忽,前后的内容就可能衔接不上。授课形式呆板,教学灵活性不够。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学生不懂的或是比较重要的写到黑板上,详细讲解。

(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行师生互动式教学。在校园网建立网上师生交流平台和作业平台,教师将课件、教案、参考案例、阅读材料、讲课视频上传到网上,方便学生查阅。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处理问题。

(3)通过开办电子协会,鼓励吸收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大赛做准备,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演示、观摩历届课程设计、创新制作技能大赛中的成果与产品等,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4)请有关行业专家来校开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中电子产品生产和检测等技能。

(5)仿真实训。仿真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同时又为硬件设计打下基础。

3.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构建各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模块。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和各组成能力模块,确定形成能力模块的技术技能内容。实验按模块化设置,分期递进式完成。可把电子技术课程整合为“基础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和“设计性实践”模块等教学环节。“基本实践”模块以训练常用电子元器件,常用电子仪器,交流电和安全用电,电路检测技术等基本测试方法,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设计实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焊接技术、电路故障检测技术。“综合实践”模块以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结合在一起,并采用较为先进的EDA技术,使实验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在设计实验中特别鼓励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将课外科技活动、电子制作大赛纳入教学活动中来,课内外学习相互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强。(作者单位: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光德.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精品课建设体会[EB/OL].http://www.enetedu.com/topic/html/2008-5-26/20085261654191.htm.

[2] 任利华.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EB/OL].http://www.studa.net/zhiye/120527/1042279.html.

[3] 吴建宁.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索和实践[EB/OL].http://www.hxedu.com.cn/news/content/hxedu/article.do?infoId=19190.

[4] 刘占线.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J].价值工程,2011(07).

作者:熊淑平

上一篇:资源配置会计信息论文下一篇:经济网络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