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改革矿业工程论文

2022-04-27

[摘要]目前我国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时普遍采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例如在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首先要建立完整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内容的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为专业学位教学改革发展作出贡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硕士研究生改革矿业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硕士研究生改革矿业工程论文 篇1:

材料专业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针对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矿业特色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阐述了材料类专业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和实现该模式的途径和方法。以黑龙江科技大学材料类研究生的培养为例,通过建立校外产学研基地、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校企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建立科技园区等深度合作,能够切实提高我校材料學硕士研究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材料类专业 产学研一体化 培养模式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04

“因煤而生,依煤而长”坚持以“大矿业”为办学特色,立足煤炭行业,为我国工业发展输送工程实践能力强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是黑龙江科技大学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为特色的高校,是我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大学。针对大矿业特色的背景,我校对材料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从而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1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产学研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它是通过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发与工程实践的统一。美国在产学研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是美国政府对该模式的积极引领和大力支持,对产学研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二是在美国大学与企业密切合作,两者共同提出科研课题,其科研成果直接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应用;三是美国在产学研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强调产学研三者的合作研究。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下,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英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日本类似,也是由政府推动的。20世纪90年代英国工业和贸易部发表的《英国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有利的推动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的储存、转移和流动。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教育界正式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是,与国外相比,尤其是美国,我国的产学研联合模式还没有取得特别突出的成就。我国在产学研联合模式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产学研联合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使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有机结合成统一的整体;其次传统的“象牙塔”式的教育造成了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轻技术的思想;再就是我国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对技术革新的兴趣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我校针对目前材料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坚持教育革新,坚持“大矿业”特色内涵,实施产学研培养模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迎接新的科技挑战的要求,也是产业部门或企业、学研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

2 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术型培养、理论研究多

学术型研究生是普通硕士教育,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目前材料类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培养为主,理论研究过多但达不到深精广,在指导生产实践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情况下不能直接运用于工程实践。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调整材料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优化教育结构势在必行。

2.2 实验室研究过多,脱离生产实际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材料类硕士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场所大部分局限于实验室当中,由于实验室条件与实际工业生产条件具有很大差距,渚多影响结果和理论的因素很难得到控制,或者说实验室中研究的适用范围很难与工程实践相匹配相适应。有些实验室能够实现的工艺或方法,在具体应用到生产时,往往难以批量生产或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应用。

2.3 教师基金项目和自拟项目多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级基金项目等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重点支持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国家根据科技发展的需要,下达科研任务,教师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科研任务,这样的行政科技体制使科研成果在面向市场时出现了严重的低效、无效的弊端。自拟项目多数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其中大部分与生产实际脱离,无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2.4 硕士研究生现场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普遍差

在当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下,材料类硕士研究生过多的实验室研究和脱离生产实际的理论研究,导致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到生产现场应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差。因此,提高材料类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解决好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在教育培养革新中需要重点抓住的根基所在。

3 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针对当前材料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渚多问题,围绕黑龙江科技大学“大矿业”特色的背景和内涵,探讨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3.1 建立校外产学研基地

学校作为学习与理论研究基地,产业部门或企业作为实践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场所,建立能够培养材料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学校指导学生进行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基本功;然后针对企业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选择具有应用价值或产业化开发前景的课题进行研究。

3.2 校企共同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1985年美国在NSF的规划和资助下,在高校建立了工程研究中心。1987年日本开始设立共同研究中心,高校和企业共同投资设置项目。在我国,清华大学、同济大學、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均具有与知名企业联合建立的工程研发机构。我校针对材料类研究生培养特点,提出了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的培养项目。

3.3 校企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

硕士研究生导师通过与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申报国家科研课题,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校为增强国家级科研立项能力,培养专门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材料类硕士研究生有必要与相关企业合作,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

3.4 建立科技周区

建立科技园区培养材料类硕士研究生是一种既高效,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模式。政府作为高校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在给予大力支持和有效投资的情况下,具备能力的相关产业部门或企业把从事高新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室,设在大学周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组建科技园区。

4 实际效果

黑龙江省是石墨资源大省,石墨矿石总储量占世界60%。根据黑龙江省矿业资源发展需求,我校对材料类硕士研究生采取了以下做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修订了材料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在教学上增加了石墨深加工课程。二是与鹤岗萝北县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生产基地。三是与黑龙江省科技厅建立了石墨深加工研发中心,与黑龙江省教育厅建立了石墨综合价格和利用工程中心。四是与黑龙江鸡西市和鹤岗企业联合申报了石墨提纯、石墨锂离子负极材料、无硫膨胀石墨技术和石墨复合材料等国家支撑计划课题项目。这些都为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培养高层次创新能力强的材料类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国刚.突出大矿业特色实现办学大作为Ⅲ.中国高等教育,2009,(11):58-60.

【2】宋有,于成学.在彰显办学特色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I】.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54—57.

【3】赵巍,刘苹,赵聪.中美两国产学研模式比较研究【I】.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121-123.

【4】熊文杰.从国外产学研模式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形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7):190-192.

【5】张胜.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浅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1.

【6】郁嘉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7】余勇.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方式多样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王振廷 冯帆 党振乾 梁维中

硕士研究生改革矿业工程论文 篇2: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摘 要] 目前我国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时普遍采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例如在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首先要建立完整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内容的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为专业学位教学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关 键 词]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在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对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而目前对高素质人才主要是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种,专业型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

论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学术型则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创新[1]。目前我国的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其学科门类和发展规模仍在不断增长,满足于研究生多样化发展的目标,不仅可以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高新研究性人才,还培养了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已进入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对生产部门人员要求更高,不仅要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及培养规模,还要加大培养其创新能

力,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一、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培养方案

当前我国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存在有十分严重的学术性和理论化色彩,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并制约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水平。随着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生物制药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我国在生物制药的研发中仍处于初步阶段,科研成果少,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对生物制药人才就要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可以独立从事对生物工程技术的研发、改造与应用等。对我国生物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课程设置中应加大实验课和基础课时的比例,并建立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

(二)目标定位

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实验技术,以及广泛的专业知识,对生物工程领域的研发现状及其发展都应进行全面了解,可以熟练应用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及实验方法,可以独立从事对生物工程设计和管理的技术研发与利用[2]。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其目标定位不同,专业硕士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要求不但要掌握生物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对生物技术流程、生物原材料及工艺标准有一定的了解。

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重点突出培养环节的创新性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综合性实验,同时采用创新性、设计性训练,在实验工作中融入创新工作,使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并鼓励采用创新思想,着重培养创新性人才。其次,在学位论文中还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做到协调与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符合国家对生物工程方面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例如在细胞工程实验中,选用中药材的胚芽、茎叶、根等作外植体,进行消毒,在适宜的温度条件及光照强度下培养超净工作台接种,获得愈伤组织[3]。此外,为获得生物制药原料将其进行分化培养。或是为获取悬浮细胞系,进行细胞悬浮培养,通过发酵罐和摇床放大培養,并将发酵液作为其原料,对其进行提取、纯化、分离等来获得目的物。这一设计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

(二)体现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学位论文主要是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选题,或是根据明确的生物工程背景进行深度研究,体现出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和创新性,生物工程专业论文选题主要有生物修复工程、生物制药工程、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细胞组织培养技术等,或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新型材料、工艺等的研发工作[4]。论文的撰写要符合课题研究结果,如对生物工程新产品及新工艺的研发课题中,应具有设计方案评估与比较,具备完整的结果报告及图纸。在对技术改造创新中,论文应具有对设备的综合评价,以及其综合效益分析等。

总之,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学校

和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并通过建立科学的

实践评价体系,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采用创新的培养途径和培养理念,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技能教育中的优势,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和论文考评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闫磊,钱桦,刘晋浩.机械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4):48-50.

[2]刘鲁萍,谭云亮.矿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233-234.

[3]魏赛金,李昆太,程新,等.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54-155.

作者:李雪晖 杜丽

硕士研究生改革矿业工程论文 篇3:

基于R语言硕士培养与升学相关性分析

摘要:为提高理工类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近12年硕士毕业生为分析对象,将硕士研究生分为读博与不读博两个层次以及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类,利用R语言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和国家科研项目参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相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成果的年累积量更多;(2)学术成果在读博与不读博层次不同的硕士研究生总体中无显著性差异;(3)硕士研究生是否读博与其学位类型无关。研究成果为创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科研项目;R语言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与数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学术交流欠缺、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并且硕士升学率下降、培养质量下滑、与社会需求脱轨、毕业就业难的现象已成为社会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课题[1-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注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5]。大量研究也表明[6-9],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学术水平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质量的重要推动器。硕士研究生是各高校学术研究及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在读研期间有一定量的教育产出是必须的,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水平越高,其综合素质越好,并且论文的撰写及科研项目的参与可以减轻研究生的毕业就业压力[10-15]。

因此,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5年至2016年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为分析对象,将硕士研究生分为读博与不读博两个层次以及学术型与专业型两个类别,利用操作界面简单、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R语言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以及国家科研项目参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质量、数量与学位类型以及升学之间存在的关系,为高校提高理工类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建议。

一、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成立于1998年,下设矿业工程系、资源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安全技术与管理系等单位,其中,安全工程专业设置有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两个学位类型。2005年至2016年安全工程专业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05人,其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1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84人,仅29人毕业后直接选择读博,升学率为5.6%;在选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校读博的21人中,有2人被延期一年毕业。而学术能力不佳、学术研究进展缓慢、成果累积不足导致的延期毕业现象在我国近年博士毕业研究生中普遍存在,这与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学术能力锻炼不足、教育产出成果少存在密切关系[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已于2017年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将博士研究生学制修改为4年,并于2014年起减少了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硕士研究生读博升学率低、历年博士招生人数所呈现的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图1)以及延长博士研究生学制的政策反映出安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不足。

二、样本获取及统计方法

1.样本数据收集。在论文发表及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硕士研究生需要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术作风,积极主动地补充相关知识,了解研究领域内最新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1,7,17]。故学术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参与等学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以学校上传存档的历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数据来源,选择论文发表数量、发表论文作者排名、科研项目参与数量作为量化指标,结合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统计信息,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R语言统计分析方法简介。开源统计分析语言R于1993年由Robert Gentleman和Ross Ihaka根据AT&T贝尔实验室的Rick Becker,John Chambers和Allan Wilks所开发的S语言为规范编写而成,具备强大而广泛的统计分析和绘图功能,在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中展现出强大的优势[18,19]。R语言简单易学,最大的特点是免费、开源,自带各种包和函数的透明性极好,源代码可以直接进行查看并且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源代码进行调整和改良;通过dplyr与ggplot2软件包可以对数据、图形、图表进行处理,增强数据可视化的效果。

利用R语言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参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涉及的R语言操作有:summary()函数描述统计量、非参数的假设检验以及barplot()函数直方图绘制。其中,summary()函数可以提供统计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四分位数和数值型变量的均值,以及因子向量和逻辑型向量的频数统计;Fisher检验属于非参数检验范畴,可比较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率(构成比)以及两个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barplot()函数用于绘制直方图,可对直方图的间隔、宽度、高度、填充形式、方向、坐标轴等进行设置。

三、统计结果分析

基于R语言的2005年至2016年安全工程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与学位类型、升学读博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统计分析结果。对安全工程专业2005—2016年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篇数进行整理并输出为excel和txt文件,利用R语言的read.table()函数进行文件读取,通过summary()函数得到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总体论文发表篇数的主要描述性统计量,并利用barplot()命令绘制相应直方图(见图2和图3)。

(1)论文发表数量“paperN”的描述统计结果。

> summary(professionalmaster$paperN)

Min. 1st Qu. Median Mean 3rd Qu. Max.

9.00 11.00 21.50 28.33 47.00 55.00

> summary(academicmaster$paperN)

Min. 1st Qu. Median Mean 3rd Qu. Max.

26.00 36.75 62.00 58.58 70.75 131.00

(2)论文发表数量“paperN”及毕业人数“peopleA”的直方图绘制。

> barplot(masterprofessional$paperN, names.arg =c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ylab="专业硕士论文发表篇数", xlab = "毕业年份", ylim =c(0,60), axes = T,axisnames = T)

> barplot(masteracademic$paperN, names.arg =c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ylab="学术硕士论文发表篇数", xlab = "毕业年份", ylim =c(0,140), axes = T,axisnames = T, col = rainbow(12))

> barplot(masterprofessional$peopleA, names.arg =c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ylab="专业硕士毕业人数", xlab = "毕业年份", ylim =c(0,40), axes = T, axisnames = T, col = rainbow(6))

> barplot(masteracademic$peopleA, names.arg =c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ylab="学术硕士毕业人数", xlab = "毕业年份", ylim =c(0,60),axes = T,axisnames = T, col = rainbow(12))

由图2和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篇数(paperN)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年平均发表论文数分别为29和59篇;專业型硕士研究生2014年论文发表篇数最多为55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5年发表论文篇数最多为131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历年论文发表数量普遍低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篇数与历年招生人数呈现相同变化趋势,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篇数与招生人数之间变化趋势不相同,比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2015年的招生人数比2012年少10人,但总体发表论文篇数却比2012年多出57篇。

由2005年至2016年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成果的统计结果可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更多,这与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目标不同有关,同时也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时间早、招生人数多的影响;历年论文发表和招生人数的变化趋势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在招生人数与培养质量之间存在矛盾。

2.不同层次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统计分析结果。为探究毕业去向对于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的影响,将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分为读博(PHD)和不读博(NPHD),通过R语言读取PHD.txt文件数据,对两类总体的论文发表人数(paper)、科研项目参与人数(pro)、第一作者篇数(N1)分别进行非参数的假设检验分析。其中,“第一作者”指的是发表论文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且本人为论文第一作者或其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的论文。三次Fisher检验的样本数据见表1。

假设毕业读博的硕士研究生总体的论文发表人数(paper)、科研项目参与人数(pro)、第一作者篇数(N1)所占比例没有不读博总体的大,利用R语言fisher.test()命令对paper、pro、N1分别进行检验,命令代码及检验结果如下。

> Test1<-matrix(c(397,27,79,2), nr = 2, nc = 2, dimnames = list(c("NPHD","PHD"),c("paper","Npaper")))

> Test2<-matrix (c(70,7,406,20), nr = 2, nc = 2, dimnames = list(c("NPHD","PHD"),c("pro","Npro")))

> Test3<-matrix<-matrix(c(285,40,503,45), nr = 2, nc = 2, dimnames = list(c("NPHD","PHD"),c("N1","else")))

> fisher.test(Test1,alternative = "greater")

Test1: p-value = 0.9629

> fisher.test(Test2,alternative = "greater")

Test2: p-value = 0.9603

> fisher.test(Test3,alternative = "greater")

Test3: p-value = 0.9603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次Fisher检验的P值分别为0.9629、0.9603和0.9603,均远远大于α=0.05,无法拒绝原假设,不能认为这三个指标在选择读博硕士研究生中的比率大于未选择读博的硕士研究生总体,即毕业后选择读博或不读博的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参与和论文作者排名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对于硕士研究生未进行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参与等学术成果上的毕业指标要求的设置,因此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成果除受课题组另有要求或学校考博政策影响外,几乎完全由硕士研究生自身学术积极性和自律性决定;读博与不读博的硕士研究生在教育产出成果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学术成果的累积有利于缓解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毕业读博的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统计分析结果。由于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读博人数上相差较大,统计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paper)和科研项目参与人数(pro)、第一作者篇数(N1)并无太大意义。因此,利用R语言read.table()函数读取毕业读博的硕士研究生数据APHD.txt文件,选择paper、pro和N1三项指标在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总体的占比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簇状直方图绘制与Fisher检验。簇状直方图绘制结果见图2.3,三次Fisher检验的样本数据见表2。

假设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总体的paper、pro和N1占比没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大,利用fisher.test()命令对paper、pro、N1分别进行Fisher检验,命令代码及结果如下。

> Test1<-matrix(c(8,19,0,20,nr = 2,nc = 2,dimnames = list(c("NPHD","PHD"),c("N1","else")))

> Test2<-matrix (c(70,7,406,20), nr = 2, nc = 2, dimnames = list(c("NPHD","PHD"),c("pro","Npro")))

> Test3<-matrix<-matrix(c(285,40,503,45), nr = 2, nc = 2, dimnames = list(c("NPHD","PHD"),c("N1","else")))

> fisher.test(Test1,alternative = "greater")

Test1: p-value = 0.5172

> fisher.test(Test2,alternative = "greater")

Test2: p-value = 0.9255

> fisher.test(Test3,alternative = "greater")

Test3: p-value = 0.8362

> barplot(APHD,beside = TRUE, xlab = "不同学位类型指标对比情况", ylab = "数量", names.arg = c("论文发表", "第一作者","科研项目参与"), ylim = c(0,35), legend.text =c("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

> barplot(APHD,beside = TRUE,xlab = "不同学位类型指标对比情况",ylab = "占比(%)",names.arg = c("论文发表","第一作者","科研项目参与"),legend.text = c("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

由圖4显示的读博硕士研究生总体论文发表(paper)和科研项目参与人数(pro)、第一作者篇数(N1)三项指标在不同学位类型中的占比情况可以看出,读博的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型硕士参与科研项目人数占比为12.5%,而学术型硕士参与科研项目人数占比为28.57%;专业型硕士论文发表人数占比及作者排名第一占比分别为100%和40%;学术型硕士论文发表人数占比及作者排名第一占比分别为90.48%和49.23%,两者并无明显差异,并且论文发表人数在选择读博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中占比更大。三次Fisher检验的P值分别为0.5172、0.9255和0.8362,均大于α=0.05,故拒绝原假设,认为在毕业后选择读博的硕士研究生中,学位类型不同的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人数、第一作者篇数以及科研项目参与度之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科研素养水平在选择读博的硕士研究生中间相差不大,说明了选择读博需要一定量的学术成果累积,是否选择读博与读研期间硕士学位类型无关。

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理论和学术层面,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层面,虽然考博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但R语言对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在选择读博的硕士研究生总体中,教育产出成果在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类别中并未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说明了读博不受硕士研究生学位类型的限制,而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成果的质量及数量有关。

四、结论及建议

1.安全工程专业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存在一定差距。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理论和学术层面,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层面。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可以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区别对待”,鼓励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多参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在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鼓励学术型研究生多参与纵向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并对SCI和EI的论文发表数量进行“弹性规定”,在不断提高论文发表数量的同时保证论文发表的质量。

2.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参与积极性较高,学术成果在读博与不读博层次不同的硕士研究生总体中无显著性差异。追求博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可以将读博作为标准,将硕士研究生整体进行分层,创新硕士研究生分层次的培养模式对其进行分层次培养。在对不读博层次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产出成果质量和数量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鼓励毕业读博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和专利,开展并参与深层次的科研项目,不断累积学术成果;对其今后发展、就业压力的缓解、提高学校硕士读博升学率以及科研水平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3.选择毕业后读博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科研素养水平,累积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考博需要硕士研究生具备较高水平的科研素养,持有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其读研期间的学位类型并无明显相关关系。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升学读博率较低,为增加硕士研究生的读博人数,学院应科学、合理地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创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制定相关政策使硕士研究生保持适度压力,使其产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动力,不断激发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撰写专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博士入学中除了考试途径,同时建立的推荐审核制度途径就是一种保证博士生源质量的有力的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海丽,赵秋利,张健.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6):571-573.

[2]黄叶坤.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与就业真有“矛盾”吗?[J].中国研究生,2012,(07):51-53.

[3]全丽娟.理工科院校教育类研究生的培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4]蒋霞.理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3):64-65+82.

[5]范琦,马婕,雷健.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35-139.

[6]季水河.追求卓越 成功就会不请自来——谈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就业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3):12-15.

[7]姚佳良,郝秀清.在论文发表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48-49.

[8]胡凯.试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2):36-37.

[9]王文雅.浅谈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1):186.

[10]胡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綜览[D].北京体育大学,2003.

[11]陆海英,黄明杰,徐小元,等.医学专业研究生论文评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院,2009,13(02):49-50.

[12]刘凡丰.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01):29-33.

[13]张宏康,李蔼琪,林小可,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轻工科技,2017,33(02):173-176.

[14]张志华,吴海波,刘杨,等.西南林学院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05):50-53.

[15]葛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

[16]盛玲,李海波.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5):127-129.

[17]周蕴薇.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06):42-43.

[18]陈将浩.房价影响因素及R语言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19]谭振江,朱冰.基于R语言的学生成绩分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7(01):76-78+82.

作者:解北京 杜玉晶 左东方

上一篇: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透视论文下一篇: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