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监管论文

2022-04-20

【摘要】村镇银行对我国金融城镇化意义重大,其制度缺陷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制度视角探讨了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制度不足,研究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村镇银行的制度完善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孟加拉乡村银行村镇银行制度设计一、引言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村镇银行监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村镇银行监管论文 篇1: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

摘要:我国村镇银行的成立对支持“三农”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结合国际经验总结了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词:村镇银行;“三农”;金融服务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

(一)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

2005年以来,根据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开始调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部分省市的县及县以下地区试点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

2006年12月21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2007年1月。银监会陆续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规章。2007年初,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首先从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自治区)开始试点。2007年3月挂牌开业的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是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2007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村镇银行的监管,2007年10月,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试点范围,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由先期6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截至2010年6月末共设立村镇银行214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后,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增强了农村金融机构活力,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二)村镇银行的特点

1 村镇银行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是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唯一具有股份制性质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注册资本数额相对较大,服务功能比较齐全,信贷支持力度较大,风险分散能力较强,社会的认知度相对较高,商业特性比较明显。

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村镇银行可在县、乡两级设立,在县(市)级以下开展存款、贷款等银行业务。二是村镇银行坚持“主银行制度”以及股权适度分散原则,即发起人和最大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其持股比例不低于20%,同时其他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高于10%。三是放宽注册资本要求,在县(市)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

我们可以将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做一个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两者有着一定差异(见表1)。首先,两者目标类似,均立足于解决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次,两者实际上选择不同的农村金融市场“开放道路”。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都大幅度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不过小额贷款公司不限制股东资格,而采取限制负债来源(不能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来控制制度风险;与此相反,村镇银行不限制负债来源(可以吸收存款)。而采取限制股东资格(银行是绝对控股的最大股东)的形式来控制制度风险。

2 村镇银行主要从事小额信贷等业务。小额信贷组织是从第三世界国家产生的。它在亚洲、拉丁美洲、非洲比较早地发展起来。在亚洲。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的小额信贷最发达,其次是菲律宾、印度、尼泊尔、柬埔寨等国。在拉丁美洲,小额信贷在玻利维亚、墨西哥、秘鲁发展得最为成熟,其次是巴西、智利、萨尔瓦多等。非洲国家中包括南非、乌干达、坦桑尼亚等。但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小额信贷而且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

从世界各国小额信贷组织不同经营模式的分析(见表2)可以看出,小额信贷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经营主体具有自生能力。小额信贷组织主要通过团体担保连带责任等模式,共担风险和分散风险,以及实行灵活多样的信贷方式和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客户信用评估等,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它们都带有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许多小额信贷组织享受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并且为中低收入阶层服务,因此注重社会效益。

我国的现实情况与孟加拉、印尼、印度这些国家有所不同,也与日本、德国、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中国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必须走自已的道路。我国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小型和微型企业、中低收入和贫困居民开展储蓄、贷款、结算、贴现、银行卡、代理以及同业拆借等业务。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作为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本金较为充裕,资金来源广泛,依托发起行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小额信贷投放方面作用较为突出,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村镇银行在自身建设和业务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一)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总体来看,2007年以来,村镇银行试点进展比较缓慢。如果与小额贷款公司做一个比较的话。差异就更加明显。截至2010年4月末,全国各地在试点中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700多家,资金来源约1300多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1100多亿元,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无论从已设立机构数量,还是业--务发展规模上看,后者发展速度都快于前者。

(二)资金来源受到一定限制

大多数村镇银行作为新设机构,社会知名度较低,公众认可程度不高,存款增长较为缓慢,在贷款增长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导致资金来源和需求很不匹配,小额信贷投放规模受到很大局限。

(三)信贷投放力度不足

村镇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机构,投资人和管理者往往注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服务“三农”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村镇银行人员少,对农村地区情况不熟悉,导致服务覆盖面低,贷款难以真正发放到种养殖业的农民;授信、担保网络建设滞后,业务处理手段落后,限制了村镇银行扎根农村地区、支持“三农”的服务水平。

(四)盈利能力有限

由于村镇银行发展刚刚起步,业务品种单一,很难吸收到来源于企业、政府对公客户的低成本存款:同时,同于其规模较小,为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资金需求。需留存超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存放同业),高流动性资产占比高,盈利能力往往低于其他商业银行。

三、我国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一)加快发展步伐

按照银监会的规划,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总体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根据银监会2009年7月23日发布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再在全国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1294家,其中村镇银行设立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和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银监会2009年6月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改制为村镇银行。

国务院2010年5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民间资本兴办中小金融机构,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投资限制。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近期我国在已出台支持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部于2009年3月发出《关于实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的通知》,又于4月发布《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对达到监管要求并实现上年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存贷比还需大于50%),自2009年至2011年,由中央财政按照上年末贷款余额的2%给予补贴,纳人机构当年收入核算,以增强机构经营发展和风险拨备能力。财税部门2010年5月出台《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决定在2009-2013年间,对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政策:其发放的5万元以下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并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额。

二是中国人民银行为支持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发展,促进其在“支农支小”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于2008年5月联合印发《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在存款准备金、利率、结算、现金和征信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2 村镇银行可比照当地农村信用社享受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11%,比大型商业银行低6-7个百分点。

3 村镇银行可申请支农再贷款。人民银行2009年将支农再贷款对象由农村信用社扩大到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

4 村镇银行的利率政策。村镇银行利率政策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基本相同,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则不得高于中央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基准利率的2,3倍。

(三)加快金融创新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鼓励国家控股的大型银行和各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开办农村金融业务,以及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注意培育和发展符合农村需求特点的“低成本、广覆盖、可复制、易推广”的农村金融产品。

1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广泛性。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推广微贷技术,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全面加快建立覆盖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多层次信贷体系。突出创新重点,着力满足符合“三农”实际特点的金融服务需求。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零售、批发等多种方式着力扩大农村小额贷款投放,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开发多样化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努力满足农民多样化信贷需求。积极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农村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配套金融服务工作,为农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2 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地方实际,改进金融服务流程,完善贷款营销模式。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多元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信贷员包村服务、金融辅导员制度、“贷款十技术”等方式,大力推动信贷服务方式创新。加快打造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通过设立自助银行、自动服务终端等服务设施和提供流动性服务来扩大服务辐射范围。积极推广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逐步实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各类中间业务,开展保险、证券等金融产品交叉销售。努力提升服务“三农”的效率和水平。

3 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积极开展农户贷款流程再造,缩短流程环节,促进农户贷款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制定标准化农村金融服务合同,创新并推广标准化的涉农存贷款和理财产品。全面披露金融产品尤其是复杂金融产品的必要信息,准确揭示金融产品的风险特征。健全客户评估机制,对客户的金融服务适应性开展有效评估。建立和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4 健全农村抵押担保体系。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涉农担保资金或成立涉农担保公司。完善涉农担保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制度,不断创新基于多种信息获取方式上的贷款技术,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创新信用模式和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理。

(四)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和财务可持续性较弱,机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监管不足和缺失、风险处置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监管。防止系统性风险。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犯罪和逃废债力度,建立和健全农村支付网络体系和征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大力推广非现金工具支付,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使用。继续加强城乡支付结算服务的互补发展。加大农村信用法制与信用知识宣传力度。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积极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加快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

2 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谁处置风险”的原则,科学安排好中央、地方两个层面的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协作,统一同类业务监管标准,合力消除农村金融监管空白和重叠。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互通监管信息,明示监管意图,磋商重大金融事项。

3 努力实施分类差别监管。针对不同类型农村金融企业,确立分类监管标准、程序和方法,建立差异化监管指引,对不同风险程度的机构,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和措施,突出监管重点领域、环节和对象。确保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安全发展。例如,类似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只贷不存”特殊实体处于一极,而存款性商业银行处于另一极,前者风险集中于股东,而后者风险则为小额储户分担而具有较大的“社会风险”。因此对不同风险属性的机构,对其实施不同的监管标准。  4 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完善证券、期货和保险保护(保障)基金制度。适时出台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统一透明、公正规范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及时处置救助无望的高风险机构,鼓励和支持对高风险机构实行并购重组。

(责任编辑 刘伯酉)

作者:李 德

我国村镇银行监管论文 篇2:

孟加拉乡村银行制度设计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启示

【摘要】村镇银行对我国金融城镇化意义重大,其制度缺陷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制度视角探讨了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制度不足,研究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村镇银行的制度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孟加拉乡村银行 村镇银行 制度设计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推动下的城乡经济金融结构优化。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以其独特的经营机制、市场化运作、高效率的贷款审批等优势,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是金融城镇化的重要助力。杜晓山(2008)认为,组建村镇银行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引导民间金融形式有序发展;二是能够促进农村地区金融竞争,打破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垄断;三是大幅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总体质量。然而,作为新生机构,村镇银行在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和缺失,造成了吸存难、盈利难、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给其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隐患。本文研究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制度设计经验,对我国的村镇银行制度完善提出了建议。

二、村镇银行的制度缺陷

村镇银行制度是指规范村镇银行信用活动的一系列规则和组织安排,通过界定人们在信用活动过程中的选择空间,约束和激励人们的信用行为,达到促进信用活动顺利进行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对村镇银行制度的研究不仅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公司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内部制度安排,还包括金融监管法律、社会信用制度等与之相应的外部制度环境。

(一)村镇银行核心制度缺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村镇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一种特殊企业,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是其自身制度的核心。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方面出现缺位,严重影响到村镇银行的发展。

产权制度是当前市场制度及其他经济制度的基础,影响着资源配置和经济绩效。现代产权制度本质上是对行为权利边界的一种界定,正如诺思所说:“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目前,我国村镇银行虽然采取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但是在产权结构上存在大型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情况,民营、个人股本所占比例非常低。这种“所有者缺位”造成的后果是,小股东缺乏监督银行经营、参与银行治理的激励,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

公司治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村镇银行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保障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的特殊性体现在内在的脆弱性、高度的风险传染性、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低股本、高债券”的资本机构以及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特殊性使得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更为复杂。目前,村镇银行普遍建立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的内部治理结构,并没有很好的履行其职责,存在职责缺位。大型银行“一家独大”下,民营企业、个人股东“人微言轻”,导致董事会、监事会职能流于形式,公司内部治理中股东的权利存在缺位。从外部治理机制来看,村镇银行在代理权竞争、收购兼并、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存在制度缺位。

(二)农村金融制度环境缺失

在分析村镇银行问题时,国内文献大多在村镇银行本身找原因,而忽略了其所处的不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环境。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支撑,就成了“无源之水”。影响我国村镇银行经营行为的金融制度环境主要包括社会信用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金融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进入试点,农村地区社会信用制度相当不完善。从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来看,社会信用是以法律契约为基础的制度信任,契约实施主要以第三方实施作为约束,这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反观我国国情,农村内部的道德习俗、社会规范等非正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对非制度信任的约束,而这种特殊的非制度信任只对农村社区内部有效。村镇银行作为从外部进入的正规金融机构,难以迅速建立非制度信任,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以普遍制度信任和第三方执行机制为核心的农村信用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村镇银行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由于农民很难提供良好的抵押担保,一旦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或者系统性的市场风险,资产规模小、抵抗能力差的村镇银行将面对破产的危险。相比于大银行“尾大不掉”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村镇银行需要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机构设置和问题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付诸实施,即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这种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有三点:一是提升公众对村镇银行的信心,改善村镇银行在银行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二是保护农村小额储户利益,为村镇银行退出市场提供有效的清偿机制;三是可以分担村镇银行破产后的政府救助成本。

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能够提高交易安全,降低交易费用。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监管还处在探索阶段,存在不少缺陷。这种缺陷不仅表现在制度建设、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的落后,还表现在监管理念的偏差。目前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理念,除了坚持有效防范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以外,还十分重视银行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而我国目前监管部门在监管意识和实际操作中,具有过分强调安全规范、忽视竞争效率的偏好,表现出过度监管的政策倾向。这种状况一方面是我国法制观念陈旧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追求“不出事”的监管考核指标的结果。

三、孟加拉乡村银行制度设计经验

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以下简称GB)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乡村银行,其经验被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学习和借鉴,GB模式的创始人Yunus因此在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GB模式I到GB模式II,从42个农妇27美元发展到几百万客户几十亿美元,GB向我们诠释了,只要制度设计科学有效,无抵押的小额贷款可以达到98.89%的还款率(2005年数据),乡村银行可以在助农脱贫的同时实现自身盈利。

(一)制度设计理念

与印尼乡村银行的制度主义小额贷款不同,GB是福利主义小额贷款的典型代表,其制度设计理念带有明显的福利性趋向。从孟加拉国情出发,GB的制度设计目的为脱贫,其制度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将借贷看为人权的一部分。这种理念的主导下,银行不是将贷款给“能够还款者”,而是给“贷款需求者”。简单地说,银行不应该出于自身审慎原因把贷款对象拒之门外。二是为贷款者找办法还款。通过指导和培训,提高贫苦民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偿还贷款,而不是放款之后不管不问。三是明确而集中的贷款对象。GB将贷款对象确定为妇女,因为孟加拉国中穷人、失业者、社会弱势群体中大部分为女人,她们更加希望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提高生活水平。GB贷款对象中贫困妇女的比例高达97%。

(二)核心制度设计

作为服务穷人为目的的银行,GB将产权制度设计为“穷人自己的银行”。贷款者获得一年期的贷款时,需要每周存入小金额的存款,当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购买GB的股票成为股东。股东们投票选董事会,有资格成为董事会成员,参与银行管理。目前GB股权中贷款者达到94%,政府仅占6%。

GB的公司治理制度为“技术指导+贷款者自治”。技术指导制度落实在总行、分行和支行三个层次,一方面招募年轻优秀的毕业生和志愿者来开展银行业务,对其培训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对贷款者(同时为股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贷款者的还贷能力和银行管理能力。贷款者自治制度是指成立贷款中心和贷款小组,通常为5位农民形成一个贷款小组,多个贷款小组组成一个贷款中心。贷款中心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放贷、还款、培训和投票。贷款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激励,共同参与对GB的管理。

(三)贷款运行制度设计

GB在贷款运行制度设计时,通过加入非银行制度,有效解决了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孟加拉国农村金融制度环境不完善的问题。GB的贷款产品运行制度,主要实现了“五个结合”,即银行选择与自我选择的结合、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的结合、控制信贷额度与保证项目需求的结合、制度约束与自我约束的结合以及内部制度与外部环境的结合(见表1)。

表1 GB贷款运行制度

四、对我国村镇银行制度设计的启示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制度设计带有明显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色彩,它的精髓是在传统银行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非银行制度设计,充分发挥了非政府组织的制度设计优势和贷款者的能动性,使GB变成了集信贷、扶贫、就业援助等多种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从而有效规避了不完善的外部金融制度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鉴于贷款对象、金融环境、社会理念等方面的不同,我国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只能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GB的某些特色做法不可能完全照搬。借鉴GB的制度设计,我国村镇银行从核心制度改革和外部金融制度环境改善方面,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产权制度民营化改革

一个完善的产权制度应该包括明确而多元化的产权主体、具有排他性和可转让性的产权以及市场化的产权价格三部分。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已经具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态,也拥有独立支配银行财产的法人财产权,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一股独大”造成的“所有者缺位”问题。从GB的产权制度来看,产权分散到了贷款者手中,行为主体同时是GB产权主体,具备为产权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激励机制。因此,我国村镇银行的产权制度完善应该是实行民营化改革,改变大银行独家控股的局面。在目前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大型商业银行仍是村镇银行信用支柱的情况下,村镇银行产权民营化改革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首先解决村镇银行“所有者缺位”问题。

(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GB的公司治理制度实际上是股权高度分散下的“技术指导+贷款人自治”制度,这种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模式在孟加拉国特殊国情下十分科学有效,但并不适用于我国。赵素萍在《中国村镇银行制度研究》一文中指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国,村镇银行更适用于股权相对集中,有相对控股股东(15%~25%),同时存在其他大股东(10%以内)的股权结构。借鉴GB的贷款人自治制度,我国村镇银行应该在内部构建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在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机制,并完善外部信息披露、市场约束和监督制度。

(三)优化农村金融制度环境

目前的监管政策下,我国村镇银行自身很难获得非银行制度的制定权利,不可能像GB一样进行多种非银行制度设计,优化农村金融制度环境的主力只能是政府。政府需要完善至少三种制度体系:一是建立起适合存在银行生存发展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二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体系,三是建立符合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监管制度体系。对村镇银行来说,要根据不断完善的金融制度环境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贷款运行制度。从GB贷款运行制度来看,贷款联保小组、强制性存款保险、贷款人监管等制度设计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可以将其“中国化”。

五、结语

身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孟加拉国给予了GB充分的制度设计权限和空间,GB最大的成功在于加入非银行制度设计,这些制度设计使GB成为超越银行的综合性福利机构。然而,对利率市场化刚刚起步,农村制度环境尚未完善的中国来说,村镇银行不可能获得如此高的制度设计权利。因此,政府应该负担起更多的制度供给责任。我国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决定了村镇银行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村镇银行制度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GB的制度设计经验,对我国村镇银行制度的完善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晓山.《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2]钟红涛.《对孟加拉“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和我国海南“琼中小额贷款模式”的比较研究》[J].金融会计,2011.1.

[3]姚飞、杨莹、冯亚峤.《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对我国发展小额信贷的启示》[J].财经观点,2011.5.

[4]秦汉锋.《村镇银行制度创新、环境约束及其演进》[J].武汉金融,2008.5.

[5]田剑英.《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银行金融支持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3.

[6]赵素萍.《中国村镇银行制度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0.

作者简介:关志勇(1973-),男,山东广饶人,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刘春华(1967-),男,山东寿光人,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经济师;孙一昕(1987-),男,山东河口人,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助理经济师。

作者:关志勇 刘春华 孙一昕

我国村镇银行监管论文 篇3:

关于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问题,是世界各国银行监管当局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1975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立后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我国自银监会成立之后也积极参与国际银行监管的合作,并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银行监管标准对我国银行业实施监管和评估。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国际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本文想按照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监管有效核心原则》对我国当前银行监管工作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银行监管;有效化;外部环境

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问题,是世界各国银行监管当局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1975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立后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我国自银监会成立之后也积极参与国际银行监管的合作,并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银行监管标准对我国银行业实施监管和评估。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应看到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比较活跃银行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本文想按照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监管有效核心原则》对我国当前银行监管工作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问题。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历程与现状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不断加深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专业银行已脱胎换骨成为现代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除外),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我国的银行业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现已形成了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多元化的银行体系。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也是从无到有、从粗浅认识到逐步深化的过程。沿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脉络,我国银行业监管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1992年,形成银行监管的初步概念和监管框架。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分离,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银行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监管的概念,对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组织机构、业务范围以及分支机构的增设、变更、撤销等作了明确规定。这一时期的银行监管尚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监管内容限于一般性的行政检查和管理,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审批的管理、对业务范围的管理等,银行风险还没有成为监管的重心。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建立健全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基础,形成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框架。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8年,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应该说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的正式确立。

第三阶段:1998年——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力度,银行监管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第四阶段:2003年4月至今。中国银监会成立,银行业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独立出来,实现了真正的分业监管。这一阶段,我国的银行业监管逐步迈向现代化和专业化,监管理念由单纯的合规监管向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银行不良贷款状况、资本充足率等风险指标有较大改观。

在肯定银行业监管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照巴塞尔委员会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监管水平,使其更加符合有效监管核心原则。

二、影响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包括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审慎法规和要求、持续银行监管手段、信息要求、对问题机构的处理、跨国银行业等7个方面共25条原则,涵盖了监管环境、监管技术、监管方法等各层面。每一方面存在缺陷或问题都会使监管有效性大打折扣。我国目前的银行业监管从外部环境到监管手段、从外部约束到内在监督方面,与有效监管核心原则都有一定差距。主要可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实现有效监管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指出了实现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虽然这些前提条件不在银行监管当局的直接管辖范围之内,但是实践中它们对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前提条件不完善,对监管目标的现实有的负面影响。这些先决条件包括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和适度的系统性保护机制(或公共安全网)等。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 监管协调机制运转不畅

从我国现状看,银监会的成立使银行业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中独立出来,在机构层面上实现了监管机构的独立。但是在职责方面还有一些交叉与重叠部分,同时随着金融业改革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及综合经营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银行业与证券、保险业界限逐渐模糊,对监管部门的并表监管、跨业监管和跨境监管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监管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尚处于信息交换的初级阶段,对于交叉领域的监管主体不明确,“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同时存在,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

2. 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银监会成立后,制定或修改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一起形成了现有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依法监管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监管法律法规还有一些不尽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监管法律法规不够详细和周密,可操作性较差,使监管人员难以执行。例如银监法中对审慎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没有规定违犯审慎经营的具体标准和条件,从而使之不具备操作性。二是监管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一致,出现“法规打架”现象,使监管人员特别是基层监管人员无所适从。三是监管法律法规缺乏前瞻性,出现新业务新情况时,对其监管无法可依。四是处罚依据不充分。银监会成立后尚未制定科学的处罚标准,很多沿用人民银行时期的规章。由于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善,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

(二) 监管队伍素质较低,制约了持续有效监管的实现

当前,人员因素是制约基层监管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银监会人员大部分是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虽然银监会成立后面向高校和社会招聘了部分人员,但监管人员总体素质较差。一是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熟悉会计、法律事务,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变化的监管专才缺乏。二是业务技能单一。受知识结构所限,目前监管人员对银行传统业务(资产、负债、结算业务)的风险比较熟悉,但对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不能有效预测和把握,难以适应日益艰巨复杂的监管工作要求。三是基层监管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一方面,现场检查过频过紧、人力资源相对薄弱导致监管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不能及时充电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另一方面组织培训明显不足,使得监管人员对新法规不能熟练掌握,出现问题不能灵活处理,降低了监管有效性。

(三)监管模式不适应银行业发展趋势,监管手段、技术较落后,不能实现持续有效监管的要求

1. 监管模式不适应银行业发展趋势,导致监管效率低下。银行业机构特别是大型银行已开始按照“流程银行”模型进行改革,而监管部门的变革相对滞后。从银监会机关到派出机构,大部分按照监管对象设置监管部门,实施机构监管。这种模式下,同一机构的监管从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到现场检查由一个监管部门实施,其优点是便于掌握监管对象的整体情况,但局限性也很明显。一是分工不细,不利于提高监管水平。在基层监管机构,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市场准入工作均由同一部门、甚至同一监管人员完成。由于工作量大,无法对监管对象风险状况作更深入的分析和横向比较,难以实行差别化监管。二是机构监管与“流程银行”建设不匹配,监管效果不理想。在非现场监管上,由于“流程银行”下实行数据大集中,分支机构的会计报表已不能完全反映当地的经营和风险情况,部分非现场监管指标不能准确反映风险和经营情况,导致非现场监管的风险提示和指导现场检查作用削弱;在现场检查方面,基层现场检查人员无法得到基层分支机构的完整会计资料和业务档案资料,难以对其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账目真实情况作出准确判断,监管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2. 非现场监管分析能力较差,不能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涵盖了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但基层监管人员对这个系统的掌握停留在审核上报基础数据的操作层面上,没有完全掌握该系统的分析技巧和要点,致使非现场监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数据收集和报表说明,远不能发挥非现场监管对风险分析、研判、预测的作用,更谈不上有针对地指导现场检查,实现“精确制导”。

3. 现场检查技术手段落后,检查效率较低。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已全部或大部分上线运行,系统记录了责任人、凭证影像、办理流程及结果。由于监管人员的检查不能与商业银行系统对接提取数据,仍是沿用传统检查方式,影响检查效率,且对商业银行系统及系统数据的审查难以全面覆盖,不能揭示深层次的问题,起不到应有的检查作用。

(四)银行业机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约监管的有效性提高

审慎监管的核心原则要求银行业机构在资本充足、拨备提取、贷款集中度、关联交易、风险计量和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力、道德风险防范等方面应有必要的制度并切实执行。反观我国银行业现状,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经过不良资产剥离、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等步骤改变了体制,但却是形似而神不似,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缺陷。尽管监管部门和被监管机构双方的终极目标一致,但现有机制却使监管要求无法落到实处,监管有效性受到削弱。

三、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上述制约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提高监管有效性。

(一)加强各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并表监管、跨业监管能力。《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要求银行监管部门应以整个银行集团为对象,在合并报表的基础上对整个银行集团总体风险进行有效监控。这里的银行集团既包括分支机构,也包括银行集团所属的非银行机构和金融附属公司。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需要建立制度化的监管协调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金融监管的无缝覆盖。

(二)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改善银行业监管的外部环境。针对法律法规线条过粗、互相冲突和滞后等现象,监管部门应加紧对监管法律法规的梳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操作性不强的应出台更详尽的实施细则或权威解释,避免因法律法规缺失导致的监管不到位。

(三)改进监管流程,由机构监管模式向流程监管模式转变。机构监管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应加快推进监管组织流程改造。单个地区的监管流程改造,由于与上级对口部门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改革效果不理想。 因此,应实行自上而下的流程改造。要明确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各项监管岗位职责描述,并对相应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各领域建立起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监管队伍。在“术业有专攻”的前提下,对数据的分析应用能力将得到提高,从而实现非现场监管对现场检查的指导作用,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之间的衔接会更加协调流畅,更加符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对于持续监管手段的要求。

(四)加强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监管有效性的提高关键因素在于监管人员素质。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深入,银行业务创新不断加快,给银行监管工作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银监系统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加快监管工作人员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五)引导商业银行加快机制转换,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有关理论和实践表明,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的支持,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银行内部控制,银行风险管理也不可能健全有效。由于我国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审慎监管缺乏有效性,使银行经营缺乏市场“硬约束”,因此,从建立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入手,就有可能在改善银行监管有效性方面取得进展。外部监管的要求和目标最终要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转变来实现,根据有关研究,在相对宽松的外部监管条件下,商业银行自身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改进经营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等举措,比严格的外部监管和松懈的内部监督更有利于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监管部门要引导银行业机构积极完善公司治理,从高管层到各级人员增强合规经营和风险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银行业的自主性,使其在贯彻自身经营理念的同时自觉地实现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而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张艳峰)

作者:马银定

上一篇:货币市场发展基金论文下一篇:企业问责公共行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