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问题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17

语文教学对文本进行解读以主问题为抓手而进行。教师在备课时对所要讲授文本的主问题设计对一堂课有没有效果、效果是高是低至关重要。从2016年《语文建设》中所登关于语文教学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一堂语文课有效与否,学生在一堂课下来语文知识有没有丰富、语文能力有没有得到训练与教师对该堂课的主问题设计密切相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问题教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问题教学分析论文 篇1: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的方法分析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从新课改角度来看,目前某些地区初中语文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为此,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恰当、合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并获取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文學素养等。本文将重点分析初中语文问题教学的方法,希望可以给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提供相关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读书和写作习惯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习作习惯,教师应当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科学化、合理化、趣味化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匪浅。那么,就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应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呢?笔者的建议是实施问题教学法,将重点知识转化为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解决问题并掌握知识。

一、问题教学法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将传授的知识归纳出重点部分,转化为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和探索,借助辅助资料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概念,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点,以知识为面”,让学生自由地探索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问题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转化为问题,由学生自行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引导作用。这充分说明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意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让学生参考相关资料,与其他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能使学生意识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团队意识。

2.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问题教学法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其合理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要想实现此目的,需要明确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技巧。

(1)问题内容灵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出的语文问题一定要具有灵活性,如可以向学生提问发散式问题,那么学生在针对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从不同的方向和思路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2)问题提出的时机良好。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问题的作用,除了要准确地把握问题内容之外,还要找准时机,提出问题,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思考和问题探索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3)重视问题的提出环节。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最后一个技巧是重视问题提出环节,即教师在科学设计问题之后,将问题抛给学生,观察学生问题思考和探索情况,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和方向进行问题探索,努力解答问题。

二、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有效实施的方法

1.注重问题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要使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作用,那么教师要运用以上技巧,合理地设计和运用语文问题,使其引导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需要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语文问题,根据语文知识结构的顺序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整节语文课和整篇文章进行谋划,使语文问题符合教学主题,紧扣知识。

2.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并提出语文问题,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就是结合文章内容,提出多种问题,让学生提出多种解答方案。另外,教师还要敢于标新立异,创设问题情境时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面对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尚需提高的情况,应以我国教育改革为背景,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语文教学,实施语文问题教学,将语文重点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与探索,使学生学到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红艳.浅论初中语文问题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8).

[2]龙振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探微[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11).

作者:王凯

语文问题教学分析论文 篇2:

语文教学案例中的主问题设计分析报告

语文教学对文本进行解读以主问题为抓手而进行。教师在备课时对所要讲授文本的主问题设计对一堂课有没有效果、效果是高是低至关重要。从2016年《语文建设》中所登关于语文教学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一堂语文课有效与否,学生在一堂课下来语文知识有没有丰富、语文能力有没有得到训练与教师对该堂课的主问题设计密切相关。通过此次相关论文整理,总结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呈现以下特征。

一、从主问题的设计数量看

一堂语文课中主问题设计应在2至4个之间,3个为宜。在论文整理中,有成效的语文课堂其主问题设计不超过三个,教师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根据课堂进度和学生实际学情,相机提出主问题来转换课堂环节、启发学生思考。

案例一:

我们今天这节课干什么呢?文学欣赏课?散文欣赏课。学习方式呢?对话讨论式。我们先热热身,请大家试做一下,自选角度欣赏第四段。(余映潮老师2010年在徐州三中执教《老王》的片段)

案例二:

我们今天学习柳宗元的《黔之驴》。请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寓言。想一想,寓言有什么特点?故事性、形象性、哲理性。(黄厚江老师2012年在徐州高级中学执教《黔之驴》的片段)

以上是两位优秀语文教师文本分析主问题设计的案例,以为佐证。

二、从主问题的设计结构看

1.主问题呈板块状,此类设计几个主问题各自解决或字词理解或文本分析或内涵探究,看似各呈块状但前后相因,前者多为后者铺垫,后者亦是前者旨归所在,板块之间有内在逻辑联系。在论文整理中,多数语文教师的主问题设计采用这种结构。《问题的起点和落点》一文中就例举了此类结构的主问题设计“譬如阅读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就阅读目的而言,基于认知的角度,可以结合母爱的主题提出问题;基于鉴赏的角度,可以从文本叙事艺术角度提出问题。就阅读视角而言,基于作者的角度,主要结合时代背景提出问题;基于读者的角度,可结合文本依托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問题。就阅读方法而言,可基于传统的阅读小说方法(如“三要素”)提出问题,或者基于现代小说的阅读方法(如叙事方式、文本细读)等提出问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提出不同的各自成体系的问来来进行教学。

2.主问题呈圆状,此类设计突出一个主问题,辅之以些许各自有联系的次级问题。多用来解决文本细读分析,在这类主问题设计中,学生思维集中于主问题思考。在《智慧的问题灵动的课堂——语文课堂高效提问的有效路径》一文中教学案例就例举了次一结构的主问题设计“如果采用曲问: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自己亲生儿子后,对他是什么态度?从他的态度,可看出什么问题?冲突背后隐含着怎样的社会意义?这样的提问,经过学生的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学生可以从周朴园的态度变化中,看到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只是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是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此案例中主问题的解答是以次问题的解答而循序渐进得到解答的,学生的思维也集中在核心问题之上。

3.主问题呈放射状,此类主问题设计的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力求让学生打开视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在内涵探究、拓展延伸环节。

在《体验真话,感受真情——也谈<小狗包弟>的教学设计》一文中作者列举了《小狗包弟》的教学设计,其第四环节:接受一次洗礼中就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不能不进一步追问:巴金为什么要写对小狗的忏悔?“不能原谅自己”仅仅是因为一只小狗的命运?”作者的这一设计,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是典型的放射状主问题设计。

三、从主问题设计切入点看

语文课堂的主问题设计切入点较多,无论从课文导入还是字词理解抑或是文本分析、内涵探究,甚至于背景知识介绍皆可成为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但正因为如此,也是教师问题意识、知识储备、文本挖掘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比如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一文中所举案例《雨巷》这篇课文,教师在进行导入环节,向学生提问“今年夏天除了天气炎热之外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集中于课堂上。在《教新诗应处理好四组关系》一文中,作者在举例教学设计的第三个拓展环节设计这样的问题“联读诗人的散文《思台北,念台北》,思考:诗人的乡愁仅仅指向大陆吗?如果不是,它还有什么更深厚的内涵?”可见主问题因执教者的切入点的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课堂时段。

四、从主问题提出的教学时段看

从论文资料的整理看,主问题的提出因设计意图的不同而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多数是在文本解读分析和内涵探究两环节处。在《中学语文“少教多学,驱动导学”策略研究》一文中,作者举出案例一位教师执教《荷塘月色》,课前提炼学生的疑问形成“问题组”:①在什么社会背景下会写这样的文章?②作者为何感到心绪不宁?③“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达的情感是什么?④作者在文中第三段为何说“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⑤为何文中多次写“我什么也没有”“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从中可以看出主问题相对集中在文本分析和内涵探究处。

教师在备课时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主问题有效避免了课堂随意的无效的碎问碎答,精心设计的课堂主问题少而精,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又能给学生留适当的思考时间,这一过程也让学生的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语文课堂的主问题设计也是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一个好的主问题设计离不开教师较高的语文素养和对教学实际的切实掌握,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主问题设计,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然而,主问题设计固然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但并不是说主问题的设计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归根到底,主问题设计只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式方法,一条路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辩证、灵活对待主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对话课堂必然对教师的发问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语文课堂也要注意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整体的感知。

作者简介:何军强(1995-),男,汉,甘肃天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乌鲁木齐830054。

作者:何军强

语文问题教学分析论文 篇3:

中学语文“问题教学”之“问题”的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延伸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形成“问题教学”思维。

作者:吕晓土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组织冗余知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