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与装饰艺术论文

2022-04-24

摘要: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就业能力,更需要从人才市场需求中积极应对变化。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将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优化与项目化教育进行衔接,突出行业需求,体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特别是从工作室理念指导下,顺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从校企合作中来增强职业氛围,提升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项目化教学与装饰艺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目化教学与装饰艺术论文 篇1: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在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探索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在线课程建设已经大规模展开,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成熟,最终课程设计必将是课程优劣的决定因素。文章结合《插花艺术》项目化教学设计经验,从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取和组织、教学单元设计、考核方案设计等角度阐述了《插花艺术》在线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同类在线课程内容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在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鼓励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体系,并对2011-2020年乃至以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总目标进行了总体规划,着重强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1]。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事物,MOOC发展历程较短,当前对于MOO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特征及平台建设等理论和技术研究,对于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及教学法的研究较少。然而,现有成熟的课程开发平台经历了学习者学习的使用体验,逐步趋于完善,因而技术已不再是在线课程开发的难点问题,关注基于平台的课程内容设计则成为在线课程开发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2]。本研究在《插花艺术》课程多年的项目化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并以此作为《插花艺术》在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理论指导,以便有效提高在线课程学习成效,同时为项目化教学的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一、项目化教学在在线课程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化教学,通过教学项目实现任务驱动,是以教学设计为手段的教学改革。在线课程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以教学形式着手的教学改革。两者不同途径,但都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1.项目化教学提高在线课程学习成效

线上学习,提供了学生学习时空上的自由,但是也给学习监督带来困难。要想达到很好的线上学习效果,更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提高学习兴趣,或是通过学习成效来督促学习。线上学习数据的记录、视频观看记录,就好比学生来到了课堂,只能说明他不缺课,不能说明他是否认真听课了。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督促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措施,一方面是学习任务的设计,学生必须通过线上学习,才能确保线下课堂能够完成作品设计和制作;另一方面采取习得性评价,比如单元测验、课前评测、组织讨论、针对学习结果检查等,尤其一些理论知识,通过课前测可以避免学生浑水摸鱼,有效提高线上学习效果。

2.在线课程为项目化教学的充分实施提供基础

项目化教学是基于任务实施完成教学任务,对学习资源支持和学习监督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完成同一个项目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资源支持的需求和学习进度会有不同,这些都是传统课堂统一讲解无法做到和解决的问题。项目化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放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教学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不拘一格,灵活自由开放,项目小组的每位成员都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完成任务所需各种资料和信息,如阅读教科书及专业文章、现场访谈及讨论研究、网上搜寻等[3]。

而在线课程恰好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便捷性的特点,实现课堂的突破,打破时空限制,为项目化教学的充分实施提供基础。使得学生不必禁锢在特定的教室空间和课堂时间里,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知识的探究和理解,方案的设计、修改和完善,完成项目学习任务。

二、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插花艺术》教学内容设计策略

《插花艺术》是我校园林技术专业必修课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从2010年开始,课程组坚持以项目化教学为理念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实践和验证,项目化教学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了学习成效,在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结合多年《插花艺术》项目化教学实践,本文从课程目标确定、内容选择、项目设计等维度阐述课程内容设计策略。

1.项目化教学的课程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4]。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不再仅是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识记的过程,而是通过实践(技能目标),掌握理解知识(知识目标),并在“做”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素质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内容确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插花艺术》是融美学、园艺、园林、绘画、建筑、文学、雕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课程内容包含多个学科,知识体系庞杂,以往教学中,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常常造成教学内容难以选择的困扰。项目化教学由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扰,只要抓住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满足学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知识理论只需要满足能力目标需求即可,以能力为主线,界定知识内容,避免了知识理论的过多讲授,某种程度上來说,项目化教学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3.教学项目设计是基于工作任务,不是教学任务

笔者最初由于对项目化教学理论理解不透,简单地把原来的教学任务改个名称,称之为“项目”,直接将完成插花造型的制作作为项目,学生依然是按照插制程序机械地完成花型制作,没有实质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没有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通过反思和研究,最终认识到项目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基于教师如何去完成此次课程的教学任务。项目化教学的项目应该从学生职业教育、岗位能力需求出发,设计尽量完善的工作任务情境,强调任务情境化。比如西式古典花型制作,经过思考后改为:咖啡厅餐桌花制作,引入了工作情景,学生需要对环境及功能进行分析制订方案并完成。学生不仅学会花型制作技能,更学会通过环境及花型功能分析进行选择和运用花型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项目情境要简约,同时富有变化

教师初次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时,往往会追求完美的设计效果,情境教学要素追求丰富多样。但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条件的制约而遇到壁垒,甚至因为条件的“高大上”而无法实施。同时,过于丰富的情境增加了学生信息过滤、处理的时间,从而增加了学习负担,甚至弱化了教学重点,影响了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简约式项目情境设计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应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尽量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情境进行项目设计,比如装饰插花单元以“宿舍花艺装饰”为学习项目进行组织教学。当然简约不是简单,项目情境要灵活而丰富,项目之间或是任务之间要有变化、有层次,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同时,便于教师根据学情不同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三、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插花艺术》在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在线课程建设的基础,在线教学内容设计即按照在线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在线学习环境的需要,对在线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和重组,以使其以最适宜的形式表达出来[5]。2017年,《插花艺术》被列为江苏省“十三五”在线课程,进行立项建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课程组结合多年传统教学的经验,确定以项目化教学指导课程内容设计,以提高在线课程的学习成效。

1.课程目标设计

《插花艺术》是一门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课程,结合在线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将《插花艺术》在线课程定位为肩负职业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双重责任。要求通过学习《插花艺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插花与花艺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插作东、西方传统插花的基本花型;熟悉现代插花的特点,并运用现代花艺表现手法进行现代花艺设计;熟悉插花艺术设计与表现方式;满足学生花艺师岗位能力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美、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为基本花型的特点和表现技巧、12种基本花型制作技术等,教学难点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技巧、现代插花设计、插花设计与表现。

2.课程内容选取

根据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重新选择、序化课程内容。一方面梳理了本课程面对的岗位要求,找出典型工作任务,细化出工作岗位技能点,确定教学内容为插花基础技能、花艺综合技能、花艺拓展技能三个模块,桌花制作、礼仪插花、装饰插花、艺术插花四个项目;另一方面根据学科体系,梳理出理论知识系统,以知识点必须能够支撑技能点为原则,保障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内容选取见表1。

   3.课程内容组织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必须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传统的《插花艺术》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顺序一般为概述、东方插花艺术、西方插花艺术、现代插花艺术。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掌握东方插花艺术要比掌握西方插花艺术难度大。究其原因,西方插花的基本花型制作主要利用花朵的型、色营造轮廓清晰、色彩鲜明的块、面的艺术效果,制作过程均有一定的章法,学生便于掌握。而东方插花艺术除了以上的要求外,还追求花枝的“姿态”,讲究意境的表达。插制时,虽然寥寥几支花木,却需要对每一个枝条、每一朵花、每一个叶片,甚至每一个叶芽进行反复揣摩,看似简单实属不易,同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制作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掌握难度较大。因此,在《插花艺术》在线课程建设中,结合以上教学经验,采用“先西方规则式插花,后东方自然式插花,再到现代插花设计”的课程结构。然后将教学内容按照“由难到易”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组,分割成不同教学项目和单元,整个课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单元教学螺旋式上升。课程项目依次为:单一环境的桌花设计(完成制作技能训练)、情感表达下的礼仪花艺设计、环境条件下的装饰花艺设计,再到追求自由创意的艺术插花,教学难度层层深入。

4.教学单元设计

教学单元是构成课程的最小单位,为便于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建议每个学习单元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项目或子项目,内容上应涵盖教学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

项目化教学的步骤:布置项目任务→学习咨询→制定方案→项目实施→成果汇报及点评归纳→修改完善。下面以桌花制作项目下的子任务“书房桌花”制作为例,介绍在线课程单元内容设计:

(1)布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房间装饰及桌子造型均为东方古典风格,要求学生根据桌子所在的环境特征和使用者的需求,制作桌花装点书房。

(2)学习咨询:一是课程资源,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完成此学习项目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拓展知识)。让学生熟悉东方插花的基本造型、表现手法以及花型制作方法。二是单元讨论,为学生主动发起,教师通过平台进行答疑。

(3)制定方案:采用讨论或是作业的类型,学生平台提交设计方案,教师点评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4)项目实施方案:一是自己线下完成,并用图片和文字呈现实训操作过程,教师批阅并给出批改建议;二是通过插花虚拟软件,線上虚拟完成操作并提交;三是线下实训室或是实训基地实施,此种方式最好,教师可以面对面地给予及时的指导。

(5)成果汇报和点评归纳:采用讨论的形式,教师设定讨论主题,学生在主题下集中提交成果汇报。学生对成果可以互评和讨论,教师在讨论结束后给予总结点评。

(6)修改完善:学生根据点评,完善作品制作,并在教师发动的主题下提交最终学习成果。

单元教学内容同时包括学习指导和组织资源,除了呈现课程内容的教学资源,辅助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任务背景(项目情境设计)导学、任务布置、讨论的组织(引导和交流)、测试等内容。按照建构主义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各种类型微资源,每个学习单元分成3-5个不等的学习点,主要载体有微型视频、微型课件、微型动画、拓展资料等。可以灵活方便地被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从而实现移动学习、远程学习, 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随需的个性化学习。

5.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线上课程学习提前一周上线,每周课程都会公布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讨论题,大家可在讨论区发表见解,共同切磋。每个单元都有单元测试,有客观题和部分讨论题。课程讨论通过发原创帖数量及百分比评定,所有讨论参加者均为满分100分。考核实行过程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平时学习、单元测试、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1)平时学习:完整地学习每节课程,并能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完成作品制作。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课程讨论参照参加的参与度评定,所有讨论均进行有效发言讨论的为满分。

(2)单元测试:每节课结束后要完成课后练习题,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安排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每人1次机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四、结束语

目前,在线课程的平台建设与开发已经日益成熟和完善,平台的公共性要求课程建设需要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建设高质量、各具特色的在線课程,以满足广大学习者的需求。本研究从项目化教学在在线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入手,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同类课程内容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赵丽.在线课程开发:从资源“共享学习”到智慧“共生跃迁”[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67-74.

[3]谭永平,何宏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49-52.

[4]朱胜昔.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6):85-86.

[5]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

(编辑:李晓萍)

作者:梁海英 叶海跃 孟小华

项目化教学与装饰艺术论文 篇2: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就业”相关性的研究

摘 要: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就业能力,更需要从人才市场需求中积极应对变化。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将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优化与项目化教育进行衔接,突出行业需求,体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特别是从工作室理念指导下,顺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从校企合作中来增强职业氛围,提升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化;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相关性研究

从高职教育的本质上来看,职业性、实践性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调整及优化的总趋向。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鲁昕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贯彻好‘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的建设过程”。艺术设计专业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课程构建及学科教学模式实践中,积极尝试“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创新,立足艺术设计行业人才需求,从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衔接上,促进学科专业产学研融合,并从人才培养特色上,积极从“工作室”中完善项目化课程,以“工作过程和职业综合能力”为导向,从真实的职场服务中来构建产学研的拓展,促进学生顺利毕业、走向职业岗位。

1 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概念及研究意义

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植根行业环境下的产物,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技术合作、同伴互助、自由组合,以项目化为载体,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融合。工作室是构建项目化教学的组织载体,教师、学生从项目化教学目标中来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计划,并从与行业前沿的衔接中来贴近实际需求,促进学生从项目实践中获得职业能力。可见,工作室将职业化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环境,将项目化作为实践教学的引线,从两者的融合中来解决知识与技能的衔接问题。当前的高职教育改革将立足行业企业实际,凸显实践性教学为主要任务,迫切需要从校企共建中实现对企业的对接,协同好师生在项目化实践中的职业素养。这一模式与德国的“双元制”是有区别的,在实践环节中,德国的企业成熟度高,而我国企业缺乏相应的行业能力。因此,学生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人才培养问题,是制约产学研一体化衔接的关键。从工作室的营造上,基于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来延伸课堂,如借助于实验室、资料室、图书馆以及市场平台,从教学场景上来缩小学校与社会间的距离,并通过具体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从市场调研、组织素材以及企业交流互访中,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将知识与技能贯穿于企业与市场,从而积累工作经验,形成职业能力,为最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2 工作室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及人才培养特色

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加快,对于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上,更需要从行业内部专业分工中,不断凸显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从行业人才需求上,拓宽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既要懂设计,又要精管理,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道德水平。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将高职教育改革实践落实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上,通过深入行业、企业岗位实际,从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矛盾的解决上,整合校企教育资源,以专业实训、职业资格培训及技术服务等方式来实现对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氛围。其次,从“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融合,特别是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授课的局限,将工作室作为教学环境,并从项目化任务中明确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内容,切实从教学评价及反馈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最后将“人本”理念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注重对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引入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并从学习的自觉性和目标性上构建整体化学校学习思维能力体系。

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强化实践性、应用性,以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来拉近学生与企业岗位之间的距离,具有显著的教育特色。一是有助于从中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职业道德。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将身心素质教育作为重点,让学生从学科专业上走近岗位,利用社会实训项目来模拟实际就业环境,从项目制作中来调整自我的学习态度,积极锻炼学生的身心品质;坚持人才市场导向,从职业道德素养上,通过设计案例来解读偷工减料、偷梁换柱的巨大危害,从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感上,树立学生的工作态度;强化对学生与企业公司间的对接,从人际交往及事务处理上来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二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中,结合每堂课程的重点及问题,从学生的参与及表现中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搜集和整理资料。以某艺术设计为例,通过学生分组来形成教学定位,结合实地勘测来制定各组的设计思路,并从效果图制作、项目设计评比及优化上来进行对比,导入实际项目制作过程及相关设计方案的评定,从而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三是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衔接。艺术设计类学科教学在工作室项目化模式中,将学生与具体行业岗位进行对接,从工作室教学讲解及项目实际操作中,能够较好的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实际项目案例的临摹、赏析与调研,从而从理论讲解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 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实施

我校艺术设计类学科教学在贯穿工作室项目化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其实施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工作室来完成对本学科相关课程知识的全面融合,促进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自然衔接。我院在多方调研基础上,从行业企业的选择及对接中构建多种学科工作室,特别是具有行业影响力、带动力、号召力的企业,以企业工作室为载体,与企业负责人建立工作室教书育人合作协议,加强对平面设计、会展设计、品牌构建、视觉传达、室内外装饰设计等各专业工作室。在工作室师资配置上,结合我院设计,有工作室申报现场会,介绍工作室的学科方向及导师研究范围,学生在自身专业及就业需求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实现工作室师生的良好对接;在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上,围绕企业项目,开展边学、边做、边教,将理论讲解、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相融合,通过工作室所营造的职业氛围,从具体的项目设计、产品、商品的工作流程中,帮助学生从实践动手操作中增强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和自主创业。二是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中,着力从三个方面来构建:第一,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化技能训练,依托工作室项目资源来衔接“教、学、做”,特别是在企业导师及专业师资的配合中,以企业一线人员参与实践教学任务的指导,以项目教学设计方案、实习实训指导来开发课程,打破了教室与车间的界限,实习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通。第二,拉近了师生距离,打破了传统授课方式下的师生隔膜,教师在角色扮演上既是师傅,又是项目经理,师生之间在专业指导外,还能从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沟通,特别是工作室面向市场行业需求,从工作室教学内容及项目中拉近了学科与企业的距离,促进工作室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每个工作室以企业为依托,从教学资源与教学管理上融入企业运营和标准规范,拉近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距离。第三,激发了工作室导师、校外老师、校内师生间的良性竞争,从工作室项目化成果展示及评价中,对于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带来的学生积极性、围绕企业项目任务开展课程教学,将优秀的设计作业转化为产品,更好地促进师生从项目的共同研发中,拓宽了学生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职业能力。同时,在我院组织的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践中,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项目化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带来的工作地点的变换,在营造“准就业”环境中增加了学生日常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分散管理带来的各工作室配合困难更为突出。二是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不利于项目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互动,特别是以导师负责制的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各工作室在资源整合及合作上不够,特别是地域位置的分散带来的互动性较差。三是对于具体承担的工作项目及任务,区域性企业人才资源局限,由于工作室对导师的要求较高,相应具有该领域专业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有限,应该加大人才引进计划,解决导师不足难题。

4 结语

从艺术设计类学科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实施来看,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注重校企合作深度的挖掘与衔接,特别是依托区域行业企业现状,从校企合作共建艺术设计中心等方式,积极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优化组织架构,满足院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二是注重对学校、企业、行业三方产学研优势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从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上,优化工作室项目化教学环境,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在课程开发上导入企业操作规范,重视对行业设计流程、教学方法及教育规律的把握,以行业岗位标准及人才职业评定来优化课程体系,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促进学生团队精神、诚实守信品质的养成;在工作室项目化任务的选择上,围绕可操作性来展开,尤其是项目设计环节中与企业岗位紧密度衔接,应体现出行业教学特点的可操作性;在校企工作室项目化教学评价中,加大对教学评价小组的组织与优化,聘请行业专家、学校师资及企业工作室负责人共同组成评价小组,开展对工作室项目化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全面监控。三是改革工作室项目化管理机制,从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中引入资格准入及双薪酬机制,以专业课程二年级阶段教学为工作室项目化教学的主体,从项目资讯、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检查、项目评估等方面建立奖励机制,如以“积分”制来进行各工作室项目化教学的综合评估,促进学生从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中尽快获得企业岗位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敏学,王旸.浅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4(S4).

[2] 张晓.工作室制度势在必行[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

[3] 余克泉,彭泽立,李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4] 薛昊.基于高职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架构与分析[J].美术大观,2014(08).

[5] 王相华.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评估体系构建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4(05).

[6] 倪漫.遗忘的城市艺术记忆——芜湖堆漆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7] 姜康.影像艺术中的迹象数字化变迁[J].品牌,2015(02).

[8] 龙楚怡,吴卫.殷墟妇好鸮尊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设计,2015(06).

[9] 李菡静.云南演艺产业走出去的“在地化”与“国际化”——以《吴哥的微笑》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5(02).

作者简介:李爽,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景观规划。

宋艳茹,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环境艺术。

作者:李爽 宋艳茹

项目化教学与装饰艺术论文 篇3:

关于装饰艺术设计教学的若干思考

摘 要:装饰艺术设计是一门范围极广的学科,只有针对目标消费群,进行相应的、有目的的装饰,在不同要求下根据社会需求做出大胆创新,才能适应现在的装饰环境,才能体现这门课程的真正价值。本文谈谈新时期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装饰艺术设计 教学 创新

1 装饰艺术设计的教学特点与要求

装饰艺术设计是审美及造型设计的基础,它是自成主体、有自己内涵的独立型藝术,其特征是欣赏性强,造型上呈图案化趋向,色彩上多重视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所以它更需要关注人文背景、蕴涵特征方面的探索和表现,注重人的情感需求。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主要以设计平面装饰图案为内容,把装饰艺术的概念平面化,把装饰艺术陷入图案本身的学习中,没有与当今发展联系,学生在设计中常以“自我喜好”为中心,进行虚拟的、没有社会反馈认可的学习,很多学生抄袭网络或书籍上原有设计,毫无创新可言。

为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作为装饰艺术设计的学习,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基础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审美的升华,训练学生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使其进入专业设计的状态。在本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借PPT时装饰艺术设计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分析装饰艺术作品,制作了很多装饰艺术大师的杰出作品图片,并进行欣赏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整体理解过程,以此提高学习兴趣和审美标推,真正了解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大师设计时的原因和文化背景。其次,专业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装饰艺术具有敏感的设计意识和他们对设计无意的选择、分辨能力。最好,深程与企业项目结合。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标准。这门课就不仅是设计几幅漂亮装饰图案的源程,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装饰艺术的发展空间和与其他专业的紧密关系,并掌握装饰艺术内在规律和形式特征。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流程

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应该以必备知识而且够用作为教学深度,而专业主干课程多以应用性知识为主体,这一框架结合体系所形成的原则,使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趋向实践性与技能型的教学方向。在课堂上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流程。所以,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2.1?以严谨坚实的基础课为铺垫

所有课程中,基础课是最基本的掌握艺术原理的钥匙,即使设计课程也不例外。装饰艺术史能透漏很多装饰风格类型和装饰沿革过程,在设计时就可以大量借鉴古代装饰艺术文化,创造具有现代时尚风格的作品,而那些基本装饰图案、纹样也会很好传达装饰设计规律,又能提升审美,所以基础理论是一切创造的根基,没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研讨,所有的创作和灵感都是空谈。

但如何把基础教学和理论讲授变得容易接受就是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极大的接受能力,他们对这门课实际的发展程度和创新的艺术形式有兴趣,所以在讲课时,要根据需求和接受能力有目的地引导和挖掘,对装饰艺术文化背景、蕴涵特征等,应鼓励学生自己搜集和归纳,忌让学生习惯接受现有知识,忽略用自己的审美观去探索课程;要完全发挥学生主动性,让他们主动、自觉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激励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大胆运用新素材,不断提升自身艺术特性,使他们能充分体会艺术的强大魅力和可塑性,使得这门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可能性,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完成从只是上课“听”的接受式学习,到“听“按集资料“观察“分辨”“选择”创造可能”的自主式学习的转变过程。而对装饰艺术现状的探寻和理解能加深学生对设计风格和形式的把握,使学生的创作具有当代特色和超前意识、不落俗套。

2.2?重塑设计思维过程,开拓思维,积极创造

学生在进行设计时,最为重要的是具备完整合理的设计思维过程,这样的出发点才正确。我们不能培养一个只会在画面上画画而不具备思考、分析能力的设计人员;我们也不能把装饰艺术看成是简单纹样和图案设计。教师必须从设计教学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找到基本美的法则,并教会学生如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使学生能从客户的需求和定位出发,改变惯有思维,认真思考客户群的审美标准,把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从客观看待到主观地加入自己的感情,打破常规进行再设计。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去市场上和社会中观察那些我们设计的现有物品,发现它们的特质和存在的缺陷,学生就会大胆地创新改造,而不是从教师的审美去评价设计的好坏。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服从装饰艺术的基本规律,灵活运用各种元素;又要因人而异、独特设计,根据项目的特定要求创作,达到与服装、与企业形象、与产品的完美结合。只要是好的作品,无一不是具有独创性的,人们并不关心这些设计的具体细节,而是被那种鲜明独特的艺术表现而吸引,这种对于艺术风格的执着追求是学生应该学习和借鉴之处。

2.3?以设计规律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和对美的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装饰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对于我们培养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进行装饰艺术设计时必须结合市场要求,结合设计规律要求,结合课堂考虑设计定位问题,充分考虑商家对装饰艺术的要求,以需求为设计出发点,设计出既有美感又实用的、具有社会价值的装卸作品。

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设计装饰图案,还应该在课堂中注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这样学生才能在设计中从市场和企业角度出发,考虑企业要求和品牌要求,明确设计定位,并考虑实际的配色成本代价和预测明年的潮流走向等实际问题,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一个完整的设计思维。这样一种服务于市场需求、引导市场湖流、体验企业需求的自始至终的活动的、变化的设计过程,才是今天艺术设计类课程与社会要求完全结合的新的尝试和体验,这样学生才能从设计过程中学习如何以企业、品牌的目标为设计目标,才能做到真正的设计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结合,这样的设计才具有市场价值、社会价值,才会经得起考验而被企业认同。

将装饰艺术设计结合企业、配合项目、契合市场,根据设计实践的评价内容制定合理的量化评价标推;对于学生着重考核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就是艺术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也是教师学生、学校企业共同学习、互相补充资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改革方式将会给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予以新的体验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祝本杰.装饰设计教学散论三则[J].现代装饰,2001(6).

[2] 杨晓康.现代装饰造型教学研究[J].装饰.2003(5).

作者:赵颖颖

上一篇:民间建筑门窗装饰艺术论文下一篇:女性传统服装文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