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

2022-04-23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 篇1:

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竞争力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成为中国西北五省(区)的重点发展战略,西北五省(区)正在积极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对于我国3000万穆斯林人口约占70%的西北五省(区),穆斯林民族清真的认同,给西北五省(区)与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发展清真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清真产业也成为西北五省(区)和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发展经贸关系重要的连接纽带。在实证归纳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原理,对西北地区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升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清真产业;产业竞争力;SWOT原理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发展战略,随着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中国与海合会自贸区谈判进程的加速以及中阿博览会等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伴随国内外清真产业竞争不断升级,要发挥的独特优势,不断地挖掘整合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资源,不断建设和创新清真产业,提高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的竞争力,对于深化发展西北五省(区)和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竞争力优劣势比较

西北五省(区)及周边五省拥有浓厚的穆斯林清真、辽阔的地域、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产品以及庞大的畜牧业。近年来,清真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的支持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动态,每年的清真产业总产值以10%以上的比例增长,从《2012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调查报告》中可以清晰的得出,清真产业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我国97.3%的县市。巨大的市场需求量是清真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西北五省(区)及周边五省大力发展清真产业,是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选择。

西北五省(区)及周边五省清真产业竞争力优劣势比较:

(一)优势如下:

陕西:

1、区位优势:陕西省东与山西隔黄河相望,西连西北五省(区)、甘肃、北邻内蒙古,南连重庆、四川,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有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

2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丰富,正在打造畜牧业和林业产业强势产业。煤、石油、天然气三种支柱性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位次分别为:媒全国第三;石油全国第七;天然气全国第二。

3、产业优势:工业基础较好,产业体系较完整,人才资源丰富。

4、回族为主体,约占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79%。

5、西北五省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地区。

6、西安国际清真食品工业园区康师傅、今麦郎、双汇、金锣等清真肉制品等知名企业陆续入园。

7、清真美食如羊肉泡馍、灌汤包子、腊羊肉、油茶等家喻户晓。

甘肃:

1、区位优势:西北交通咽喉地带

2、风能资源丰富,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

3、产业优势: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兰州牛肉拉面”有口碑。

4、会展经济和基地建设:甘肃省张家川县,通过举办清真食品节,全力打造清真食品美食之都和中国清真食品美食基地,临夏清真食品业,初步形成以清真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品、农产品、副食品餐饮为主体,面向农牧区辐射东西部地区的生产经营格局。

宁夏:

1、区位优势:地处东亚大陆和中国北部几何中心,处在“雅布赖”国际航路开辟中东、欧洲和非洲空中通道的理想节点上,是中阿经贸物流的低成本通道。

2、伊斯兰清真文化优势: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伊斯兰民族清真认同。

3、物产资源丰富:银川平原引黄灌区是全国小麦、水稻高产区,人均产粮、蔬菜、水产品、鲜奶等西北地区位居前列。煤炭资源最大质优,储量居全国第5位。煤、水能、油、气齐全。

4、清真产业园区:贺兰德胜工业园区和吴忠市清真食品工业园区,推进了宁夏清真产业的升级,构建产业集群,走集约化、规模化路线。

5、认证优势:国家民委审批宁夏成立清真食品认证中心。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清真HALAL认证机构达成相互认证协议。

6、经贸发展优势: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地区发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已经达到124个。

7、宁夏2所阿拉伯语学校为清真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8、“中阿博览会”为宁夏清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新疆:

1、区位优势:中国向西开放重要门户,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与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通往中亚的商贸集散地。

2、资源优势:农牧业资源丰富。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石油储量居全国第二,天然气探明资源量居全国首位。太阳能,居全国第二。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3、民族清真优势:农牧产品加工产品基本上都是清真产品,具有天然的优势。

4、维吾尔族、回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等穆斯林民族聚居地。

5、清真饮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清真美食烤全羊、烤全驼、烤羊肉串、手抓羊肉、大盘鸡、手抓饭等美肴。在乌鲁木齐共有8000多家清真食品生产企业。

6、会展经济:新疆每年都要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服装服饰文化节”和“中国乌鲁木齐清真食品暨民族用品博览会”。

青海:

1、政策优势:清真产业已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发展和扶持。

2、畜产品丰富、受污染很少,“绿色”生态产品品牌已有一定声誉。水能储量在国内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光能丰富。化石能源丰富。石油资源量达12亿多吨,天然气资源量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

3、会展优势:从2007年起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已经举办了9届,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不断增大。

4、穆斯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清真产业历史悠久,穆斯林人口有110多万,占青海总人口数的1/5。

5、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的厂家达530多家,从事清真餐饮服务业的有4000多家。

6、清真食品产业的产品种类齐全:有传统的粮、油、肉制品、清真方便食品、保健食品、调味品、清真生鲜食品、速冻食品、乳制品、民族特色商品、保健品、穆斯林服饰,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二)劣势如下:

陕西:

1、信仰伊斯兰教人口比例低,缺乏发展清真产业的良好经济、人文环境。

2、清真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较小。

甘肃:

1、区位欠佳:清真产业主要分布在临夏,交通闭塞,运输不便。

2、竞争力较弱:产品质量较低,企业分散,规模较小,发展大型企业的潜力有限。

宁夏:

1、国际市场空缺严重,西北五省(区)对国际清真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够,造成了国际市场的空缺。

2、市场媒体宣传力度不大

3、“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联带作用小

新疆:

1、社会经济环境受“东突”干扰破坏。

2、资源储备不足:80%的天然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牧业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3、加工能力较弱、规模较小且分散。

4、产品质量较低,受到哈萨克斯坦等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冲击。

青海:

1、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对外贸易不便。

2、成本较高:畜牧业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域辽阔的天然草场,加工企业多分布于西宁等城市,畜产品的收购成本较高。

3、产品以低端市场为主,缺乏高端产品。

注:根据西北五省(区)统计年鉴(2013)数据整理所得

二、提升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竞争力对策

(一)构建人才培养中心

人才培养问题是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是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高校建设方面,西北五省(区)的大学和伊斯兰教经学院,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例如清真产业发展急需清真产品科技研发设计才人、清真市场营销人才、清真产品质量检测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伊斯兰金融人才、伊斯兰法研究人才以及阿拉伯语和英语的翻译人才。积极吸引、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清真产业发展形成核心的力量。

(二)开发创新现代化清真产品

西北五省(区)清真食品企业应开发适合病者、婴儿、老人、妇女和学生的营养食品。为西北五省(区)旅游者提供携带方便当地特产。进一步开发“枸杞果膏、枸杞咖啡、八宝茶、风味牛肉干制品、风味淡水鱼、软包装冷食牛羊肉、风味蔬菜、风味马铃薯干、冲泡即食水饺、面制品、油面茶”提高清真产品需求品种。开发便利化、绿色化、营养化的清真食品是满足大量穆斯林消费需求。

(三)建立物流产业园区和物流服务平台

利用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提高西北五省(区)联结东西,贯通南北的公路运输枢纽地位。加强空港物流、陆路口岸建设,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和内陆型经济实验区的功能,规划优惠的海关关税政策,以穆斯林民族宗教清真为纽带,确保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的过程中符合HALAL认证的标准,构建清真物流产业园区。

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收集、采集、处理,建立清真产品数据库,开发立体式物流服务平台构建,客户与商家通过信誉评价、信息服务,建立友情的链接、论坛、在线客服、留言反馈,客户能选择出喜爱的物品,在线交易、会员服务、货物跟踪给买方提供便捷和优惠,智能配送、仓储管理、系统管理、货代管理是“清真”物流服务网络内部控制,商家、企业也能从网站流量统计数据,分析企业营销的策略。

(四)打造伊斯兰金融中心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开发伊斯兰金融市场。逐步扩大西北五省(区)银行伊斯兰金融事业部业务,做好伊斯兰金融业务的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和绩效核算,积极稳妥地推进伊斯兰银行业务试点。积极吸引伊斯兰国家保险、担保等机构来宁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促进西北五省(区)金融创新,争取在西北五省(区)建立伊斯兰金融中心。

(五)加强国家食品安全机制

积极升级西北五省(区)清真食品认证为国家级认证,尽快取得“绿色食品”认证、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穆斯林食品”ISO14000健康认证。不断加强、改进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清真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要积极推动组建中国(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和协调,密切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联系,不断增强政府管理服务的有效性。

(六)加强国内外互认合作

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要想真正地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要通过HALAL标准的考验,这绝非轻而易举。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国内标准的统一,健全国内权威清真认证体系,将西北五省(区)建设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国际清真食品认证基地,制定出台与国际接轨的清真食品卫生检验程序和国家技术标准,加强与伊斯兰国家质检清真产品互认证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国际清真食品认证服务工作。面向马来西亚、印尼西亚、巴西斯坦、孟加拉等国,重点加强清真食品互认合作。建立健全的清真产业标准认证体系,从而搭建起中阿产品市场的准入平台。

(七)确保清真产品质量

清真产品品牌的建立,应以质量为本,高质量的产品是西北五省(区)清真产品品牌大厦得以稳固的基石。为了避免清真产品“清真不清真”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清真企业的管理和检查,企业也应提高清真产品质量,企业之间相互监督。西北五省(区)清真产品加工企业应该从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的整个过程来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产业链的“清真化”,确保清真产品质量。

(八)提升清真品牌价值

清真产品企业应该快速转变传统落后的市场营销观念,尽快改变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杂,薄利多销的销售模式,重点扶持名牌产品,大力支持在国内外穆斯林地区建立分销点,加大宣传,通过国内外展会推广,开辟电视专栏,建立门户网站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清真在西北五省(区)”,推动清真清真广发传播,提高西北五省(区)清真产品的区域品牌知名度,扩大中国清真产品的海外销售规模。

参考文献:

[1]夏合群. 宁夏建设清真、穆斯林产业出口基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及优化策略.北方经济,2009,3.

[2]赵翊.竞争优势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产业规模化构建——以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为例.对外经贸,2012,3.

[3]李德宽.宁夏“清真产业”发展状况、问题与关键性战略.回族研究,2010,4.

[4]张耀武.宁夏清真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5]马佳. 清真食品认证与宁夏清真产业.中国民族,2012,6.

[6]马鑫. 清真(Halal)产业对宁夏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研究.新疆财经,2012,3.

[7]刘天明, 李文庆. 宁夏构建国内国际清真产业集聚区域研究.回族研究,2013,1.

[8]田晓娟. 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回族研究,2013,4.

[9]吴素芳. 宁夏清真产业外向型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宁夏党校学报,2013,6.

[10]赵会霞. 基于产业招商的西北地区清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以宁夏清真产业发展为例.价值工程,2014,3.

[11]马晶,温丽.宁夏“清真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1

作者简介:夏合群 (1960-),男,教授,硕导,河北河间市人,主要从事国际区域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与贸易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西北地区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前期培育项目(2012QSP02);宁夏清真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项目(2013JSY02)

作者:夏合群 陈思思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 篇2: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 篇3:

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对策研究

摘 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下,近些年来各级财政扶贫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在脱贫共建领域的带动以及示范上的成果也很显著。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承压、财政收支矛盾不断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让资金能够正确的进行投放,规范的进行使用,促进其使用效益的提高,进而助力脱贫攻坚战,据此,分析了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对策,希望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创新对策;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财政党组的要求,强化财政扶贫资金监管,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然而财政扶贫资金还是存在“跑冒滴漏”的问题,使得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较低。这就需要对财政扶贫资金监管进行优化,创新监管对策,有效的提升监管的效果,让财政扶贫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充分发挥出其效益,给脱贫攻坚战助力。

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和监管现状

首先,当前我国在这方面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在增加。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十分注重扶贫工作,且各个时期都出台了相应的扶贫政策,且通过专项扶贫财政资金进行保障。从下面的表1中能够看到我国在不同階段在扶贫方面的资金投入情况;其次,扶贫资金的减贫效益日益加强。减贫脱贫就是资金使用的最终目的,其效果的衡量一般体现在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以及扶贫对象的生活质量提升方面;最后,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强。

2 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对策,打赢脱贫攻坚战

2.1 定方向,正确的把握财政扶贫监管的方向

要想有效的进行财政扶贫监管,首先,就需要正确的把握方向,所以,在制定监管方向的过程中,就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彻底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政治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在监督中尤其需要注重体现出就近监督的优势,全面的对多样的监管措施进行有效的利用,深度的了解中央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有关政策在基层的实际落实情况,要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不足以及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决,进而促进资金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注重提升资金管理使用的有效性、规范性以及安全性,进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2.2 把握监督流程的关键点,全面落实阳光化管理

2.2.1 全面论证扶贫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

扶贫资金是一种公共资源,但是其具备稀缺性的特点,因此,这就需要在使用扶贫资金时能够重视政策性以及可行性的分析,进而减少失败的风险。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事前监督方面要注重项目立项、审批、金额、投资方向这几方面的合规性,要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相适应,还要依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判断是不是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让贫困户脱贫。另外,需要加强审查资料,确保其完整性和可靠性。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这就是利益分配,所以,这就需要精准的识别扶贫对象,审查以及核实贫困群众建档立卡资格,有效的利用大数据,精准的识别扶贫对象,防止出现不真实、失职渎职等问题。还要注重项目立项申报审核以及考察工作,在审查中要侧重于项目的真实性,防止骗取资金的问题出现。

2.2.2 强化事中监督

这一阶段的监督,主要有两个重点:一个是项目过程管理;另一个是资金到账管理,进而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首先,需要安排专门的审计人员其的对项目的有关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对于不当的地方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进而让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其次,对没有实现预期进度和目标的,就需要追究责任,防止浪费资金;最后,要适当的监督资金足额到账的情况,对资金的走向要加强跟踪,确保资金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让专项资金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2.2.3 加强事后管理

扶贫项目在注重成本-效益的同时,更看重成本-效益的评价,进而对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进行改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监管工作中能够注重监管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效果,其中心就是验收扶贫的后续项目。因此,要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其中包含众多脱贫实效指标。在验收中要改变以往政府内自管自监的不足,要引入第三方监管,全面听取以及吸收其提供的评价意见。事后监管还需要侧重于民众对资金的预决算、项目成效的评价以及监督。

2.3 定要求,保障监管工作的实效

首先,要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的整个过程管理。在下达预算后就要掌握分析绩效目标;在落实预算中要定期的监控绩效目标,将不符合目标的行为进行纠正;年终要开展绩效评价,对结果进行有效的运用;其次,要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强和资金管理使用部门的交流衔接,提升资金支出的进度,防止财政扶贫资金出现闲置的问题;最后,要联合各个部门,共同开展监管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让财政扶贫资金能够得到全面的利用,充分发挥出其使用效益,所以,这就需要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工作,对资金的整个过程加强监管,提升扶贫户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宇,徐小刚.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的几点思考——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监督广角,2018,(20).

[2]寇铁军,毕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减贫绩效的约束与提升[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06).

[3]高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5,(18).

[4]苏海红,王松江,段淑芬.基于PPP模式的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0).

[5]朱良华.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探讨——以广西为例[J].财政监督,2017,(16).

[6]马媛,孔龙.甘肃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04).

[7]何阳.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与治理——基于扶贫案例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7,(07).

[8]杜婕.加强审计监督 护航精准扶贫[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8).

[9]林文曼.海南农村精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04).

[10]杨志银.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与监管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7,(04).

[11]罗平娟,江河,郭书涛.基于“互联网+”贵州省黔西南州众筹扶贫模式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4).

[12]雷永葆.基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7,(07).

[13]李圣军.资金资本化、收益定向化与精准扶贫运行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02).

[14]王映芬.“双到”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7,(03).

[15]高志琦.对县级财政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思考与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7,(02).

[16]翟峰.强化扶贫资金的“投入与监管”[J].农村经营管理,2017,(01)

[17]朱琳.关于扶贫资金审计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6,(34).

[18]金武,陈衍文,王培,等.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研究[J].海南金融,2016,(12).

[19]胡东兰.新常态下财政精准扶贫資金绩效审计研究[J].财政监督,2016,(22).

[20]陈晓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强化路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

[21]刘静.完善扶贫资金审计的对策研究[J].审计研究,2016,(05).

[22]乔冠文.论检察机关在精准扶贫中扶贫资金监管体系的建构[J].前进,2016,(08).

[23]王琰,姜竹.扶贫攻坚另一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实例分析[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6,(07).

[24]周帮扬,蔡新宇.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财政资金法律监管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06).

[25]许树华.高校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初探[J].财会学习,2016,(12).

[26]王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山西财税,2016,(04).

[27]徐映梅,张提.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消费视角贫困标准构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01).

[28]赵向春.探讨农村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

[29]肖文丰.强化扶贫资金管理 创新监管新机制——高店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探讨[J].品牌(下半月),2015,(09).

[30]刘宇翔.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07).

[31]李汉才.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5,(20).

[32]王亮,张占博.河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0).

[33]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02).

[34]林翰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29).

[35]张彬斌.新时期政策扶贫:目标选择和农民增收[J].经济学(季刊),2013,(03).

[36]徐福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模式——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下庞村为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4).

[37]商存慧,李争辉.陕西社区主导型扶贫开发运行模式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38]杨光平,杨勇军.当前扶贫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湖南省部分贫困地区扶贫资金专项检查的调研[J].财政监督,2017,(23).

作者:岳俊杰

上一篇:国际商务谈判注意问题论文下一篇:机械电子技术科技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