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证券化安全价值论文

2022-04-22

【摘要】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对促进知识产权市场转化、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因知识产权基础资产存在固有缺陷、证券化的资产风险隔离机制的法律障碍,不可控风险增加。文章在梳理上述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化解措施,确保我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规范有序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资产证券化安全价值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资产证券化安全价值论文 篇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资产证券化是近 40 年来世界金融领域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但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竟是一件新生事物,在力推其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的看到这种金融创新在我国发展的风险。文章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剖析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进而力图探寻针对这些风险的防范和监管措施。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风险;信用;提前偿付;监管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商业票据、有抵押债券、股票等都属于一级资产证券化。而通过将贷款资产进行处理与交易,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最终实现融资,即金融业所称的二级资产证券化,我们一般所说的资产证券化就是指二级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最早出现的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之后,证券化的品种逐渐丰富,如大家熟悉的汽车贷款、信用卡应收款、消费者贷款等等证券化产品。

我国资产证券化一直被学术界呼吁了多年、金融界盼望了多年,从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将分别担纲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从实践的角度看,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因为: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还需要规避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高风险,需要通过降低投资及融资的成本以调动投融资双方的积极性。资产证券化在各国的应用证明其为同时实现这三大目标提供了一条较好的路径。其次资本市场畸形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严重失衡,市场规模偏小,金融产品单一。资产证券化是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壮大资本市场规模,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造和投资银行的发展,都需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将不良贷款转移出资产负债表,拓展业务空间。凡此等等,促使各界对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是非常之大的,任何一项金融创新都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个前提和基础,资产证券化创新也不例外。中国首批证券化的试点已经在2005年底由建行和国开行拉开帷幕,但在两年半以后的今天,其现状和进展并不能令人满意。导致了试点工作的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在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期,银行的资产质量都很好,银行不想考虑证券化的问题。二是银行信用评价技术或信用管理不到位,缺乏资产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尤其在抵押贷款方面。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被认为是一种低风险的融资方式,但其过程复杂,涉及的中介机构众多,信用链较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风险。主要的有:

(一)法律、政策风险

通过财产信托创造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属于典型私募产品,不适用我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对SPV “真实出售”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正式出台。SPV 是专门为证券化设立的中介机构,是实现破产隔离的核心手段。没有严格的法律保障,银行通过“真实出售”的方式,是否真正转移了风险,转移了多少风险还是一个很大的变数。SPV 的破产隔离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从而产生法律风险。此外,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没有建立, 这也为资产证券化带来了法律风险。

资产证券化正处于试点阶段,有关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政策建设很可能滞后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政府也必然会根据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状况相应地调整有关政策。因此,政府政策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在提供制度保障如法律、税收、利率、监管、投资者保护等方面。

(二)信用、道德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利益相关人可能发生违约的风险,如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人可能无法按时对证券本息进行支付。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最依赖的两方是资产支持证券的承销商(投资银行)和代表投资者管理和控制交易的受托人, 每一方对合约的规定职责的放弃都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而证券的信用评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仍不完善,评级机构的运作很不规范,信用评级的透明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难以做到客观、独立和公正,甚至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肆意美化证券化资产,随意提高其信用等级,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从而导致信用风险。

信用问题往往上升为道德问题,在我国过去发行很多的公司债券一样,有能力偿还但故意拖欠不还,再制造虚假信息披露等,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投资者即便有了充分的信息,有了资产稳定的现金流,但是发行机构不按照约定的承诺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最后还是得不到收益,这会引起投资者对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失去信心。因此,我国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关健是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尤其要注意道德风险的防范。

(三)提前偿付风险

提前支付行为的危害性不仅在于它一旦发生就可能对资产证券化中的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在于影响提前支付行为的诸多因素往往相互作用,交叉影响。由于债务人通常具有随时提前偿付债务的权利, 一旦债务人选择提前还款, 将使资产证券化各参与者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①对发起人的影响,发起人往往也兼任服务人和受托人,负责对原始资产的催收和对投资者的本息支付,它们的盈利会因为提前支付行为而减少;同时,提前支付行为还会对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产生不利影响。②对投资者的影响,提前偿付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它使债券的现金流难以确定:第二、因为当利率下降时发行人要提前偿还,投资者将面临再投资的风险;第三、债券的资本增值潜力减少,例如,当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便相对上涨,但债券的提前偿还抵消了这种上涨的空间,因为一种可提前偿付的债券的价格不可能上涨到大大高于发行人所支付的价格。

(四)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又称为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机会成本。当市场利率整体下降时,融资者希望筹集资金对原来的借款进行提前偿付,投资者会面临再投资风险,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化产品的价格下降,若投资者抛售持有证券,将遭受损失。其中利率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中最难以规避与管理的一种基本的风险。

由于資产证券化流程的复杂性、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多样性,在资产证券化操作过程中,投资者还会面临如下风险:代表性的有: ①证券化资产管理运作中的风险,若证券化发起人作为资产运营者而产生的实体合并风险,如果选择发起人之外的第三方作为基础资产管理者则可能同样由于其对基础资产不熟悉产生资产运作中现金流无法顺利收回和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同时,相应的费用也大大增加;②信息风险, 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不真实或者做出虚假陈述、恶意误导等行为,在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真实、完整、准确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投资决定存在较大风险;③汇率风险,目前由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汇率调整又导致外需下降,银行的贷款可能会出现由于生产过剩而增加的风险。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规避和防范建议

(一)建立与完善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体系

首先,投资者要有防范法律风险的强烈意识,提高警惕。其次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提供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体系,明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会计、税务、报批程序等一系列政策问题。加强法律、政策体系的建设,是防范资产证券化各种风险的根本保障。一个完善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应包含: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评级制度、证券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和制约,因而,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提供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体系,是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防范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当务之急。

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复杂性,制定法律的理念很重要,既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因此,制定资产证券化法律应该十分谨慎,要真正适合我国的资本市场实际,而不能盲目照搬硬套,造成新的政策、法律风险。

(二)加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由于资产证券化流程的复杂性、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多样性,因此需要加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控制,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1、信用、道德风险的防范

对于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风险,由于其客观评价和量化处理都比较困难,我们一般是在信用风险结构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担保机构来对原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同时辅以严格的风险测定与评估。

①资产池的构建应遵循分散化的原则, 特别是贷款企业的行业和地区结构应多元化, 这样由不同质量、不同现金回收期限的资产所组成的离散资产包,进而避免区域经济波动、行业波动带来的违约风险。

②运用内部结构化设计或外部担保等各种信用增级的方法, 从结构上控制违约风险。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增级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以防范违约风险的根本。具体来讲, 内部信用增级包括超额担保、及高/低档次级别结构。外部信用增级一般以第三方担保的方式( 如保险、公司担保等) 进行, 针对达到特定数额的损失, 第三方承诺提供第一层次损失保护。如通过购买企业贷款保险的方式, 由保险公司对部分或全部借款人的还款提供担保, 这样可有效转移违约风险。

防范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有效手段包括信息披露和加强外部监督。特别在金融系统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应发挥银监会及银行同业公会的作用,如对不适合担任商业银行高级管理职务的人员信息予以充分披露,要求各商业银行提高对违规经营责任人员处罚的透明度等等。从自身的风险控制角度自觉加强人事任用的审慎性,降低银行内部道德风险。

2、提前偿付风险的防范

由于提前偿付风险自始至终存在于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过程中, 影响着证券化项目的成败, 因此,必须, 建立起适合我国抵押资产证券化特点的提前偿付风险防范机制。主要措施有①实施买权保护,买权保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锁定,明确规定贷款发放以后一段时间内不允许提前偿付。另一个简单办法是提前偿付罚金;②联网个人征信系统, 信用不良的证明记录在案, 在以后的融资需求上对其施行一定的限制以示惩罚;③建立提前偿付模型, 根据资产池的具体特征建立提前偿付模型, 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是防范提前偿付风险的有效途径;④优化交易结构,通过不同的交易结构可以将风险与收益重新配置组合, 从而设计出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的证券品种。

3、利率风险的防范

对利率风险的防范,常借助于目日益涌现的金融创新工具, 如运用利率互换、利率上限等金融工具来锁定风险是部分资产证券化产品控制潜在风险的选择, 运用信用期权、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远期等金融创新工具来控制违约风险就显得非常必要。其中利率互换就是最常用和有效的策略。

(三)构建多方监管、协调的监管机制

资产证券化在欧美国家发展日趋成熟,借鉴这些主要国家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体制,对我国的证券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英美国的监管体制属于市场自主型,监管部门对证券化的发展采取宽松的态度,因此证券化拥有一个健康的监管环境。法国是最早制定专门证券化法律的国家。法国对证券化的监管属于政府管制型,随着法国证券化市场的不断扩大,政府管制往往会拖延发行时间,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不便。

由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需要的复杂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的证券化目前适宜采取政府管制型为主的监管模式。对证券化的监管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证券化资产的监管

作为全新交易工具的资产担保类证券要想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就必须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信用等级,基础资产的质量是确保投资者按时得到证券本金和利息或得到合理偿付的保障。监管部门应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来选定具体的资产类型。并对特定资产的选定,给予相应的鼓励。我国在引进资产证券化技术时,尤其要注意选定资产类型应坚持发展和稳定并重的原则,避免对金融市场的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我认为,在发展的初期, 应以银行贷款和贸易应收款为主,改善银行资产状况,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2、对证券化载体(SPV)的监管

对于资产证券化监管的一个重点在于对证券化载体设立的监管,它连接投资者与发起人。 一般而言SPV有“ 有特殊目的公司”和“特殊目的信托”两种表现形式。从理论角度看, 载体即是”破产隔离”。 证券化载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单独把资产的资信能力从企业总体的资信能力中分解出来,并仅仅依托于信用指标中最客观的部分进行融资。所以SPV 是证券化运作的关键主体,“破产隔离”通过 SPV 得到有效实现,SPV 往往是决定一项证券化交易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 SPV 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对 SPV 的监管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经营限制两方面。

3、对发起人的监管

发起人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原始收益人,即使SPV 起到了“破产隔离”的作用,但是发起人的破产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当发起人充当 SPV 时,发起人的破产增加了 SPV的经营风险。尤其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探索阶段,对发起人的监管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对发起人的监管内容包括:资格的审核,业务运作上的监管,合同转让与债务人关系的监管,对资产“真实出售”的监管,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等。

4、对证券化参与第三方的监管

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级机构、证券承销商、受托管理人等都是证券化参与的第三方。能否为投资者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中介服务,对于证券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他们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资格的审定。

5、对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获得证券化交易信息的重要途径。从监管的角度上说,应该对信息披露的有关事项做出明确规定,并将其法制化。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息披露的载体主要有:第一,证券发行人定期向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发布项目的运行报告;第二,信用評级机构根据 SPV 的融资结构、基础资产的风险度、资产清偿、现金流、投资情况、行业和整体经济情况,发布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级报告。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借助规范的信用评级,引导投资者自由决策并培养其成熟的投资理念,不断地为金融创新产品提供良好的投资群体来源。

资产证券化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金融创新,但资产证券化在转嫁金融风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新的风险。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进一步扩大,资产证券化的各种风险必将逐步暴露出来。规范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和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我国有效防范资产证券化的当务之急。认真考察各种风险并加以有效地规避管制,使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运作从一开始登上资本舞台就有效地消除一些风险隐患,踏上正确、规范、安全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巴曙松,牛播坤.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演变[D],证券市场导报,2004-6-30.

[2]王开国等.资产证券化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

[3]于凤坤.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作者简介】李海琴(1981—),女,湖北人,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张洪森(1981—),女,山东人,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作者:李海琴 张洪森

论资产证券化安全价值论文 篇2: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法律风险研究

【摘 要】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对促进知识产权市场转化、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因知识产权基础资产存在固有缺陷、证券化的资产风险隔离机制的法律障碍,不可控风险增加。文章在梳理上述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化解措施,确保我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法律风险;风险隔离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发行2.01万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同比增长36%。虽然同比增长数据可观,但是横向比较,其在2018年43.6万亿元的债券市场中是很小的一部分,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类,分为收益权类和债权类。二者在基础资产、还款来源和原始权益人方面存在不同。

一、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和优势

(一)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创设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

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会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影响长期偿债能力和后续融资能力。股权融资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票,进而降低控制权。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不会造成权属人的变动,有助于融资主体持续拥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二)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有利于丰富金融产品,分散风险

随着市场主体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而发展壮大,在产品的类别上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在给企业融资选择权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分散了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保障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有助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升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防止其他市场参与者使用其依法取得的知识产权,也可以通过自主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获得经济利益,知识产权意识的树立,不仅对企业主动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打开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积极应对国外企业知识产权壁垒,防止对方利用知识产权实施打击,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不变更产权人的前提下实现融资,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优势和吸引力。

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分析

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风险和知识产权基础资产的风险两方面。

(一)基础资产作为破产财产的法律风险分析

1.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的实现是法律结构稳固的基础和核心

债权类产品分为已有债权和未来的债权两种,收益权类的原始权益人作为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仅转移收益权,不转移知识产权所有权。如原始权益人发生破产,基础资产将被认定为破产财产,对证券化资产以及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债权类以知识产权作为租赁标的物的融资租赁公司或保理公司为原始权益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如破产人在一年内以不合理低价转移财产,交易可能被取消,相关财产纳入破产财产。如何在破产这种特殊情况下维护交易的安全性以及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值得关注。在理论上,研究较多的是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这是资产证券化法律结构稳定性的基础和关键。

将部分优质财产或者财产权利独立出来,真实出售给SPV,可以盘活部分信用好但流动性欠缺的优质资产,避免因企业整体信用不足而融资受阻。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以及募集款项的顺利到位,必须在产品设计上保证证券化的资产能够和融资方的整体信用相分离、相独立,不会被融资方的整体信用所拖累。在融资方整体信用不足时,最大的风险即是破产风险,因此,资产证券化制度设计的核心是“破产隔离”机制。

2.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实现的法律障碍

在能否实现“破产隔离”,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不确定性,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因其基础资产的特殊性,二者的关联度更加紧密,更增加了“破产隔离”的实现难度。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是不健全和不畅通的,没有像信贷资产证券化一样明确采取信托模式,也没有明确基础资产的转移属于买卖关系。债权类产品是以现有的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转让为基础资产的,应收账款的转让可以认为是一种买卖,在买卖模式下,根据《破产法》的相关规定,要实现“破产隔离”必须满足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

3.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实现的现实障碍

2018年的两单产品,结构上采取了相关方差额支付或者担保的增信措施,基础资产未能实现出表,很难被认定为真实销售,也难以达到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预期目标;从现金流转来看,证券化资产形成的现金流要先归集到委托人(原始权益人)的账户,再划到银行的监管账户,等到现金流转付日才转到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账户中,在此期间,如果委托人进入破产程序,尚未划转到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账户中的资金,可能会被作为破产财产,从操作层面来看,也存在实现“破产隔离”的障碍。

(二)基础资产相关的法律风险分析

知识产权是“私权”,强调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的授权机制,保障和激励创新,同时强调信息共享和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知识产权使用权可以同时重复许可,给证券化的产品增加了不确定性风险

基础资产是原始权益人拥有的知识产权,许可他人使用知识产权是实现收益权的重要方式,不同于有形财产的是知识产权可以反复许可给不同的主体使用。因此,已经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可以被反复授权许可使用,原有授权方的优势可能会被削弱,增大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2.知識产权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更高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时间性、专有性,不同国家的保护范围、保护期限和保护力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已经拥有的知识产权也可能会面临权利期限届满、侵犯在先权利等原因而被起诉,甚至被撤销权利,丧失法律的保护。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难度更大,不确定性更高,也更依赖于主体的经营运作,与经营主体的关联度更高。

3.强制许可制度给知识产权证券化带来不确定性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公权化的权利,在保护知识产权私权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公共利益,避免私权的过度保护造成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中国专利法也明确在特别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在不征得权属人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强制许可。这一制度安排实现了公共利益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垄断收益之间的利益平衡,专利法规定了强制许可的政府裁量,虽然也存在政府征用、征收的补偿,但是国家以公共利益为要求介入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价格确定,可能影响现金收益的规模和稳定性,给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增加了不确定风险。

4.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可能增大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其固有的无形性、易于复制、取证困难等特点,保护的难度很大,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愈加复杂,违法成本低、影响广泛迅速、侵权主体多元化,违法犯罪的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并加以惩戒,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技术的转化风险和难度。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后因主体增多、法律关系复杂,对权利维护更增加了事实上的难度,例如证券化以后部分权利与原始权益人分离,证券持有人不具备维权的能力,原始权益人由于已经拿到收益,维权动力降低。

三、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风险应对措施

(一)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畅通“破产隔离”机制

现行的法律法规集中在部门规章和行业规定上,法律位阶较低,存在和上位法相冲突的情况。如《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明确了专项计划资产不属于清算财产,但在上位法《破产法》中,债务人转让的财产若存在价格明显不合理的情况,在破产之前的一年内的交易是可以被撤销的。基于此现状,一方面必须厘清现行法律法规,避免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资产证券化的单行法。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相对较晚,监管部门不统一,参与主体较多,采取单行立法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各参与主体在具体操作中的法律指引的便捷性,而且有助于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培养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

知识产权评估在国内起步较晚,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较多,缺乏全国范围内的有影响力的获得广泛认知的评级机构,相关的行业专业人才也较为匮乏,评级标准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评级的客观性缺乏实际的验证,知识产权评估的专业化机构和某一具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机构较少,应着力研究发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手段,充分考虑知识产权的固有特征,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加强相关主体的监督,尤其是信用评级单位的监督规范

信用评级不仅决定了无形资产的价值,为证券的发行规模和价格提供了客观参照,也对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指导。评级的失真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市场信用危机,直接阻滞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基础较为薄弱,资产证券化起步不久,因此一方面要强调政府部门在发展初期的规范指引,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针对信用评级单位的中介服务属性,要进一步加强信用评级单位乃至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中涉及到的多方主体的规范运作,防止因单个项目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不断放大、累积,甚至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发生影响。

(四)细化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监督处罚机制

1.明确承担信息披露义务主体范围

明确承担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范围,将现有的管理人主体信息披露的义务扩展到全过程中,不仅包括管理人(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还应包括其他的参与人,例如提供重要信息的相关文件签署人,应对信息公开披露文件的相关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保证责任。

2.充实且持续地进行信息披露

在保证充分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保证重点信息披露的完整、真实、充分,包括基础资产在发行阶段的真实性、合法性、权属人、是否设置了权利负担等情况,流通阶段基础资产转让行为的合法有效性、潜在的风险情况、变动情况,发起人所需履行的义务、履行计划和方式、基础资产的权利效力状态、权利范围边界、授权合同类型、授权范围和具体内容等以及信用增级的真实程度、有效程度、风险隐患,诉讼风险等信息。

3.强化持续期信息披露义务

要强化持续期信息披露制度。发行期间有较多的中介机构参与,进行尽职调查。而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则主要是管理人负责,应当进一步细化和强调存续期信息披露制度,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4.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公示制度

从制度层面明确知识产权相关信息披露、公示要求。在技术上实现统一的知识产权公示系统,通过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公示系统,让投资者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证券化资产的基础资产权利状态。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金融创新产品,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活跃金融市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因基础资产的固有缺陷、“破产隔离”机制存在法律障碍、有效的信用增级措施不足等因素,不可控风险增加。针对这一现状,必须梳理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加强风险防控,推进信息披露、价值评估等配套工作,强调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协同发力,从而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市场高质量、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波.2018年上半年資产证券化发展报告[J].债券,2018(7):35-42.

[2]李建伟.知识产权证券化∶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J].知识产权,2006(1):33-39.

[3]王晓东.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2(6):115-117.

[4]吴凌畅.关于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中破产隔离问题的再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6(4):83-88.

[5]李静宇.企业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的法律分析[J].经济论坛,2018(6):129-131.

[6]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法律、政策和文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8):6-12.

[7]冯晓青,刘淑华.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势[J].中国法学,2004(1):61-68.

[8]陈冲.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路径探析[J].证券法苑,2018,3(2):194-209

收稿日期:2020-04-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白云学院校级项目“企业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项目编号:2017BYKY22)最终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静宇(1985—),女,江苏淮安人,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讲师,硕士。

作者:李静宇

论资产证券化安全价值论文 篇3:

浅议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摘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工具,它的出现使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活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金融创新的一大成果,它推动了金融市场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对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金融体系;企业融资

1 资产证券化概述

发行证券的直接融资方式,这种金融体系被称为“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的方式被称为“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这是金融体系的两种融资方式。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可以说历史悠久,时至今日,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证券化这种融资方式的出现,挑战了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方式,银行体系的一些保守性限制让企业无法实现融资的快速便利性,融资额度有限。随着“金融脱媒”现象的频繁,金融交易越来越趋于非中介化,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也开始向市场主导加速转变。银行将其持有的各种资产进行证券化,以此方式来转移风险或增加流动性,这样就将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通过证券市场的融资来实现隐藏,传统银行功能逐渐消失。这种影子银行体系中,银行的融资渠道也通过证券化实现。

2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体系稳定性

2.1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积极影响

资产证券化以其特有的身份存在。它的存在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促动作用。资产证券化对于金融体系稳定的促动作用是不容质疑的。首先,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资产的风险转移。不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相应的投资产品,这样就实现了风险转移,使得风险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也在间接上实现了整体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其次,资产证券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很多利益主体的参与,包括中介机构、评级机构、贷款机构以及投资者都会参与调查研究最初的信贷活动。这样一来,从客观上实现了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降低。

2.2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消极影响

资产证券化不能说是绝对好的,它也存在一些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2.1 资产证券化因为自身的属性导致了复杂的运作机制,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进而带来对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影响。

(1)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条件是有基础资产。可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不同的基础资产有着不同的特性,这就会导致在预期收益和风险评估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增加了资产证券化价值评估的复杂程度。

(2)信息披露有一定限制。资产证券化中,参与交易的利益主体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利益主体都想获得利益,这就会限制信息披露,不管是信息披露还是信息分析,这都需要大量的成本。而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运作和稳定发展的基础,如果这项功能受到限制,必将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3)资产证券化交易系统的复杂性让科学的市场预期难度加大,进而在资产证券化价格发生波动后,投资者难以对以后资产证券化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级,对其价值走势预测也就变得扑朔迷离。这难以避免证券投资者一些跟风式的非理性行为产生,进而让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到影响。

(4)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让一些委托行为和专职代理大量涌现,这让本就复杂的利益主体变得更加复杂,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变为了更多方的关系,这就使信用风险加大,金融脆弱性不断提高,埋下了金融不稳定性爆发的火种。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整个金融交易过程。

2.2.2 证券化的基本功能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事实上,在对资产实行证券化的基本功能是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转,优化资源在社会中的配置。先来看一下风险转移问题,将风险转移给有能力承受、愿意承受的投资者,进而实现对金融体系内部风险管控能力的促进,同时提升对金融体系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这是资产证券化的初衷目的。在次贷危机中我们发现,这个风险转移没有转移给合适的投资者,相反却被释放到不受监管的市场之中,这样就让整个过程的透明度降低,导致非常严重的系统风险存在可能。另外一方面,逐利是各个利益主体的本性,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是独特的发起——销售模式,这一模式让交易链条极为复杂,缺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导致“高回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忽视的却是背后隐藏的“高风险。”

3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启示

从宏观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会形成积极影响也会导致消极影响。为此,在客观考虑资产证券化在宏观上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如何使用它的各项功能。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在资产证券化在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应该有那些意识和相应策略,总结出如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改变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顾念,注重二者之间的协调,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但因为其是新生事物,这也就有不确定性因素,有可能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资产证券化也是一样道理。为此,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提前控制非常必要,如果一味的肯定创新的好处忽视风险,长期积累下,必然会对金融系统稳定造成冲击。

其次,构建合理完善的资产证券化监督规则、机制、机构非常重要。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如何对监管当局的监管权限进行明确,强化信息的披露,提高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与协调能力,全面客观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关系。信用评级方面,一方面要让信用评级机构监督金融机构,同时也要实现对邢勇评级机构的监督,对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完善的跟踪体系,对利益上建立规避机制,让信用评级客观透明公信力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投资依据也促进金融机构的自律。此外,还要通过技术革新与技术积累实现信用评级机构在技术层面上更少缺陷,评级垄断、评级模型及标准的差异以及债券发行后评级机构跟踪标准不同等问题。同时,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要逐步建立,从识别到预警再到对策要建立完备体系。

最后,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需要构建。我们知道,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只是针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没有宏观的整体观念和风险预防。这样就导致系统性风险无法有效解决。为此,宏观性的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审慎监管模式缺乏大局思路,对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是非常不利的,强化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事前监管和对其预期功能进行有效监管,改变机构监管模式,变为功能监管模式。也就是不管金融机构的类属,只是对其具有同类型业务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减少不能监管到位的盲区,同时也提升了监管效率,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和合作。

参考文献

[1] 宣昌能,王信.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欧美资产证

券化模式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9,(5).

[2] 张文强.论实体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

定价[J].金融研究,2009,(5).

[3] 彭惠,吴雪玲.资产证券化的分层动力——基于估

值差异观点的改进[J].金融研究,2006,(11).

[4] 管同伟.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最新进展及其演变趋势

[J].国际金融研究,2007,(10).

[5] 张若轩.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3.

[6] 安烨.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资产选择及制度障

碍[J].财经问题研究,2001,(4).

[7] 孙奉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思考与路径选择

[J].财经研究,2001,(9).

作者简介:段少伦(1975—),男,湖北大冶人。北京智源时代企业管理顾问公司高级分析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作者:段少伦

上一篇: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