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生态园文化产业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旅游的方式丰富精神世界。旅游业因此蓬勃发展。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產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文章通过对张家界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对张家界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可持续性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侗族生态园文化产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侗族生态园文化产业论文 篇1:

乡村休闲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此背景下,武汉市持续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两山理论,始终把“三农”问题和生态文明作为重中之重。乡村休闲游发展在保护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能有效激活农村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带动当地农民返乡就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和乡村生态问题的重要抓手。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拉开武汉市城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大幕,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创造高质量的乡村休闲游发展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各区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发挥休闲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武汉市乡村休闲游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如何破题,成为武汉市推动休闲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乡村休闲游  三产融合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一、背景分析

1. 武汉优势

全国层面,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从区域分布来看,黄陂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4个区乡村休闲游资源密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新洲区相对较少,青山区还在起步阶段。

从资源類型来看,武汉市的乡村休闲游资源主要以共享农庄、精品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美丽乡村、生态园、景点为主,武汉市城郊各区文化资源丰富。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主打优秀历史文化,东西湖区、青山区、江夏区主打生态文化,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主打民俗文化。

二、现状问题研判

重点景区文化特质表现不清,整体休闲游发展缺乏核心文化灵魂,文化输出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进程,难以实现溢价和文化产业网链的建构。部分景区虽然做了适度的创新演艺,但方式仍缺乏突破,常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展示内涵丰富的武汉文化特质,削弱游客游览兴趣。

武汉市乡村休闲游还存在着产品层次不够高,以观光、活动体验产品为主,乡村康养、乡村度假、乡村生活产品供给不足。

武汉市同质化休闲游资源较多,开发模式单一易导致千村一面,景区、美丽乡村、生态园、采摘园、民宿等常见的业态丰富而各休闲游点的差异定位未能得到充分表达,相近乡村休闲游点主题近似,。

三、顶层方案设计

1.顶层设计:确立实施整个武汉十四五期间乡村休闲游发展的五大创新战略思想,成为驱动武汉市下一轮乡村休闲游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和顶层设计。

打破武汉乡村休闲游强弱点的发展格局,充分挖掘武汉乡村文化休闲游主题,有效实现对武汉乡村区域的升级打造,聚焦于乡村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机遇。

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游品质的建设提升,从精致文化、精致设计、精致服务、精致管理四大角度进行思考审视,通过实现乡村休闲游的高品质化与高品位化。

以“精准研判、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提升”为核心的精准休闲游战略作为核心在战略之一,针对粘滞性业态不足、时尚休闲游消费欠缺、智慧管控乏力等既有关键问题进行针对性、精准性的提升和突破。

2.乡村休闲游定位:构建层层递进的武汉乡村休闲游定位体系

(1)全国一流的乡村休闲游特色目的地

依托“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创建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休闲游目的地,增强“武汉乡村休闲游”乃至“武汉休闲游”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成为汉派文化在全国的代表,并驱动武汉成为比肩北京、杭州等全国知名乡村休闲游目的地的城市,成为受国家休闲游局认定的“全国乡村休闲特色休闲游目的地”。

(2)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创作聚集区

聚焦汉派文化演绎,借鉴“宋城千古情”、“侗族大歌”等演绎形式的优秀经验,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团队,努力建成全国汉剧文化中心和戏曲演出交流中心,打造武汉戏曲“大码头”。

(3)长江经济带乡村休闲游产业发展创新集聚区

打造成为区域乡村休闲游产业的发展集聚核之一。搭建区域休闲游产业网链,扩大休闲游产业集聚,输出乡村休闲游休闲游产业发展模式,最终成为长江经济带乡村休闲游产业的代表性集聚区。

四、产业融合发展

以跨界联动、历史保护、强点带面、公共配套为指导策略,以“休闲游+”为关键点,把握“乡旅一体”战略概念的引力,打造“农旅互融、文旅联动、康旅联手、科旅跨界”的泛休闲游产业簇群模式。

打造一系列农旅联动、文旅联手、科旅、康旅、教旅跨界的休闲游项目,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以引擎式的项目节点带动周边区域的休闲游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武汉市的乡村休闲游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融合机制,以“+休闲游”为关键点,把握“乡旅一体”战略概念的引力,打造“农旅互融、文旅联动、康旅联手、科旅跨界”的泛休闲游产业簇群模式。

将农业种植与乡村休闲游活动融合,通过特色种植、农业创意,形成“花海、果海、茶海”的大地农业景观,实现“春花海、夏采摘、秋丰收、冬年货”的大农旅格局,打造全季节农旅活动。

打造武汉市特色文化休闲游业,以“乡村创客中心”丰富特色文化休闲游产品,积极推进与休闲游业的融合发展。引进文创理念,实现文创产业与传统乡村产业之间的互动、互赢,重塑乡村价值。

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实现武汉市休闲游景区从传统管理方式到智慧管理方式的转变。

五、结语

整合国土、规划、经发、环保、林业、交通、电力、通讯等部门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库,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部门信息的共享合审批信息时联动。

坚持休闲游发展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

全方位、多层次地打造特色休闲游产业的承接与合作平台,完善投资环境。

加大乡村休闲游业态提升与休闲游创业支持的专项资金投入,加大对智慧休闲游和文创休闲游的重点支持,对于核心关键领域和特色优势领域的特色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细化产业发展链条,加强产业链配套。

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划要求,明确工作重点,分解落实规划实施任务,引导各部门将规划目标具体化、措施化和可操作化。

参考文献

[1]陆芸 《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

[2]林云 《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3]庾君芳 《武汉都市圈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分析》[J]

[4]赵寒雪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武汉乡村旅游发展_省略_径探索_以武汉市尹湾村仙女滩为例》[J]

[5]冯娟 《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地的类型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6]肖拥军 《新冠疫情对武汉乡村旅游购买决策的省略机制—基于乡村旅游地形象感知视角》[J]

[7]罗琳 《基于RMP分析的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

博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朱勇

侗族生态园文化产业论文 篇2:

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旅游的方式丰富精神世界。旅游业因此蓬勃发展。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產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文章通过对张家界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对张家界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可持续性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张家界

1 民族文化型旅游内涵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较易观察到的文化现象,是了解民族文化最好的窗口。它们都以某一地区的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某种方式或从某种角度对民族文化形式及内涵加以产品化体现,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经历的一种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即指人们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是工作地不以赚钱为目的,暂时地逗留以观赏一个国家或是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为对象的旅游活动。

2 张家界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概况

2.1 张家界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张家界乡村旅游发展极为迅速,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逐渐成了国内旅游的一大热点现象。随着张家界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转型速度加快,开始呈现出多层次、综合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内乡村旅游热潮中独放异彩。

已有的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开发模式。张家界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旅游城市,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然少不了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关的习俗。如张家界老院子、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大庸府城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军声画院、绿色大地生态园、袁家寨子、茅岩河平湖游、土家古镇苦竹寨和江垭古城等10多家规模较大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

(2)民族歌舞实景主题模式。宝峰湖推出了湖南省第一台实景演出节目《梯玛神歌》。宝源传媒投资1.2亿元打造的民族歌舞剧“圣歌武陵”在武陵源区张家界大剧院上演。投资1.6亿元的“张家界·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于2010年在武陵源区开业,将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民族文化融合其中,成为湖南民族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的“金”字招牌,被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民族特色鲜明的节目《烟雨张家界》向世人演绎神秘的民族风情。《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全世界第一台以高山奇峰为舞台、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民族音乐歌舞剧,投资达1.2亿元。

(3)民族节庆模式。张家界的少数民族众多,如土家族的二月二的土地会、三月三的蒿子节、四月八的浴佛节、端午节、赶年等。民族歌舞有摆手舞、茅古斯、张家界山歌、阳戏等。2009年,张家界举办了第一届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把一切具有民族特色民间音乐艺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不仅继承与发扬了传统文化,而且促进了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传播张家界的民族文化和树立民族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张家界,促进品牌的塑造。

2.2 张家界民族文化型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对民族文化型旅游开始注重起来,但是张家界的旅游产品在民族文化开发上仍处在一个初始阶段,既盲目又存在许多的虚假。

2.2.1 开发盲目无序,旅游产品陈旧、类型单一

近年来,张家界开发的产品陈旧、类型单一,而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多与其周边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缺乏创新,大多套用的是别的旅游地的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如土家族歌舞,摆手舞、茅古斯、唱山歌等节目,几乎在各个旅游景区都能看见,千篇一律地重复着相同的表演,没有吸引力。一方面,张家界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缺少技术含量,当它开发出一个新的旅游产品后,容易被其他的旅游目的地模仿、照搬;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没有突出参与性、娱乐性、享受性等基本特征。

2.2.2 宣传力度不足,品牌意识薄弱

张家界自然景观突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却鲜为人知。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来说,品牌的塑造和传播是一种具有保证性的无形资产。目前,张家界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和传播工作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产品主要是从各个乡村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没有形成自主的风格,只是照搬各地风俗的形体,不具其神,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游客对于张家界的印象是自然景观的印象,而不是文化的震撼。这给民族文化对外推广造成极大的困难。

2.2.3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民族文化资源传承欠缺

从广度上来说,张家界民族文化产品数量的综合开发已达到预期中的效果,但从深度上来讲,每个风俗活动原本所体现的意义已经失去,留下的仅仅是观赏刺激性。比如,土家族特有的婚嫁习俗就有了庸俗化、简单化的倾向,本来婚嫁习俗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哭嫁、哥嫂背新娘上花轿、抢床等,现在几乎已被汉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色。同时,缺少对张家界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未建立特定民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如民族文化馆、少数民族图书馆、少数民族服装馆等,以至于游客很少了解到博大精深的大湘西文化的精髓,借此减少了回头游客的观赏率。

2.2.4 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职业操守不规范

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而更多从业人员来自张家界本地人力资源。其中旅游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较充分,但是缺少丰富的旅游从业经验,一部分从业人员源于对家乡自然景观的了解来从事旅游行业,很大一部分的导游和讲解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旅游专业知识欠缺,民族文化知识讲解肤浅。同时,还有一部分没有导游证或是旅行社行程单的导游,进而出现了许多“黑导”“野导”,以至于导游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差。高素质的外语导游数量很少,阻碍了国外游客数量的进一步的增长和服务质量的改进,语言交流的障碍使民族文化不能得到很好地传播。

3 张家界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基于张家界民族文化型旅游產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典型问题,应从旅游产品创新、宣传力度和品牌的塑造、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程度、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以增强民族文化的可用性和可效性,促进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塑造张家界的民族文化品牌。

3.1 统筹规划,注重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首先,弄清张家界未来民族文化型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张家界的各个旅游景区要开发不一样的主题模式,政府制定统一的一体化开发战略,避免在初始阶段开发中出现盲目开发的问题以及破坏性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其次,对张家界民族文化的核心产品进行重点保护与开发。最后,搞好与周边市区的合作关系,如吉首、怀化等,防止因旅游产品重复造成的两败俱伤的情况,开发出独具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来改变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质量低下、千篇一律的状况。此外,在旅游线路开发上也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

3.2 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品牌意识

针对张家界特色民族文化,一方面,可以整合具有民族意义的风俗民情,利用影视、网络、报刊等媒介手段,来加强对张家界民族文化的传播,而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宣传。前期对该品牌应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宣传,建立专业的网站进行推广,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从而塑造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良好形象。比如,目前的魅力湘西就在张家界定期举行,和CCTV的长期合作,使得魅力湘西如今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表演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推广张家界民族文化的自主品牌。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大力度研发和生产少数民族服饰、小饰品等丰富张家界地域的文化旅游商品,而不是照搬其他地区土家族和苗族的特产,促进旅游产品与张家界本土文化的融合。

3.3 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注重文化传承与开发

目前张家界地区的文化内涵还处于低层次阶段,对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挖掘不够,因此张家界的民族文化型旅游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首先,要深入地研究张家界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张家界目前表现出的一些错误的民族文化现象立刻进行纠正。其次,要开发新的民族文化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还要使这些产品更有特色,把文明、积极、纯洁、向上的文化展示给游客。最后,可以建立民族文化馆,将张家界名人名事进行整理记录存放在文化馆中,增加苗族和土家族的服饰展览,便于游客的阅览。

3.4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由于目前张家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机制比较单一,大部分从当地学校录用或是聘用熟悉张家界的本地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从业人员对于湘西民族文化没有彻底理解。在从业前及从业中应该进行大量文化培训,以及加强旅游现场的管控。同时,对于培训人员进行测试,测试合格者方能录用。另外,还可以与周边及省内高校进行合作,尤其是加强与周边高校的合作,并制定可行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周边各高校培养旅游管理、外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与学校进行长期合作。学校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际操作,培养大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为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从而提高景区的效益与形象。

参考文献:

[1]迟景才.世界文化旅游产品及其发展[J].旅游调研,1996(5):14-17.

[2]吴忠军.民俗旅游学的几个问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4-17.

[3]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85-94.

[4]赖侦铿.福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胡娟 彭武运

侗族生态园文化产业论文 篇3:

加强和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教学研究工作

【摘要】 西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古朴神秘、特色鲜明。如何利用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西南地区为例,对加强和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教学、研究的现状、意义、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出现更多的研究成果服务于西南地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服务于政府有关决策和实践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工作。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俗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学科建设

1 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异彩纷呈

人类文化由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两部分组成,上层文化是士人文化、典籍文化,是阳春白雪的文化;下层文化则是大众的、民间的、市井的文化,是下里巴人的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是一种品类宏富、内涵深广、载体独特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功利性、地域性、传承性及变异性等特点。民族民俗文化范围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俗事物。民间的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手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组成的,如民居、服饰、农耕方式等;社会文化是指人类社会集团中氏族、家族、宗族、村落、乡镇、市镇及各职业行业集团等民间组织,这些社会组织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维系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精神文化即民间意识形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语言和艺术,是民间社会维系人际关系的媒介和评价准则。

民族民俗文化依赖于特定的民众群体而存在,流行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特定的民众群体成员所共同维护并对群体中每一成员具有约束力。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的多数人,都要接受这个社会群体的民俗的约束和调控。在特定的条件下,民族民俗文化有时比法律、政令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渗透力。由于民族民俗本身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因此,它不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

我国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一是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商业、贸易的经济文化,乃至婚丧礼仪、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和游艺竞技的文体文化,应有尽有。二是地域覆盖面宽,地方色彩浓。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复杂,其民俗事象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三是民族特点鲜明,民俗事象异彩纷呈。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众多的民族使我国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使我国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了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可开发性的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中的富矿。西南地区山青水美,民族众多,民俗事象纷呈,具有独特的魅力。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众多、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古朴神秘、特色鲜明。壮族、瑶族、侗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各个民族建筑文化,包括民居、祠堂、寺庙、风雨桥、凉亭等多种形式。这些建筑形式独特,艺术性高在一些村落都保存得比较好,并且村落里的一些民族民俗行为仍然以此作为主要的展示场合。(2)饮食文化。各族各地的民间小吃、宴席、节日饮食,如壮族的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糯米饭,京族的鲶汁等,都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很多少数民族包装的村落、饭庄,也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即使大酒店,也喜欢用少数民族的文化包装作为特色,在酒店装修、服务员服饰、风情表演、祝酒仪式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3)服饰文化。这个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服饰,不但成为景点、商品开发、节日欢庆的亮点,而且服饰里面包含的民族民俗文化、特别是人生礼仪文化和传说故事,都具有独特的魅力。(4)节日文化。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习俗。例如壮族三月三歌节是壮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方圆数百里的男女青年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歌圩对唱山歌,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成为民族服饰、饮食、娱乐、艺术表现的重要场合。京族的哈节、瑶族盘王节也盛况空前。(5) 民间艺术。在民间工艺方面,壮、瑶、傣等民族有彩带、壮锦、瑶锦、刺绣、木雕、石刻、剪纸、制瓷、泥塑等,工艺独特,图案生动。在文学艺术方面,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都神秘朦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民间舞蹈和音乐方面,除了一般的“板鞋舞”、 “跳竹竿”等以外,还有大量的祭祀、出游等师公道公的舞蹈、表演,内容丰富,历史久远,有很高的文化含量。(6)民间艺术形象。各地民间艺术形象异彩纷呈。壮族刘三姐就是一块艺术品牌。其他如陈宏谋、甘王、盘瓠、谢济世、侬智高、阿诗玛等,都在民间有着灿烂的光辉,以致影响着少数民族的民族品格和社会道德。(7)古村镇。这里的古村镇比比皆是。目前,这些古村镇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亟需要开发保护。

无疑,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是这些地区的优势发展资源。目前,这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多以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其地位和作用初步显现。它为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关学科的学者、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都积极地参与了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中去,出谋划策、制定规划、论证研究,推动了这些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进程。这些开发实践和探讨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当地政府、社会资本、民众的极大关注。国内有关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样性,重视现代化进程、民族民俗旅游发展对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破坏,并对其表示了严重的忧虑,结合“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申报,实施和采取了“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大规模的保护工程和法规建设措施;二是提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真知灼见,如《民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高巍)、《我国民俗学的困境与前瞻》(叶涛)、《民族民间文化的处境与抉择》(罗扬)等等。

2 加强和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教学、研究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前沿、综合、交叉、应用创新性研究。其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独到的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其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有利于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农村就业机会,有利于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民间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深刻分析这些地区现实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文化资源优势和挑战,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实施“文化西南”、“生态西南”的生态发展战略,从开发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入手,因地制宜地提出实现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服务于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等发展战略,并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可以说,保护、创新民间文化、将民族民俗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其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方面。

2.2 对这些地区民族民俗应用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完善和丰富该地区民族民俗学、文化产业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推动学科建设。第一,该地区的民族民俗学科在理论、史学等方面的建设建树卓著,但在应用分支研究方面却还没有大的突破。以民族民俗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能有利地推动民族民俗学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的战略转移,推动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人才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这些地区文化产业学科对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至今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文化资源评估体系。对民族民俗资源开发研究可以给其学科建设提供个案。第二,系统研究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从而建立该地区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填补我区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空白。这个应用理论体系包括该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基本状况、特点类型、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评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性质特点、开发原则、开发模式;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环境建设;学科建设、教材体系、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等等。

2.3 对这些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研究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总结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并有效地解决开发本身、发展环境、市场作用、人才需求等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以提高民族民俗资源开发质量,打造品牌精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特别是民族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探讨。如资源保护与创新发展的问题,民族民俗文化原生态与文化产品商品特性的矛盾,开发本地资源与资源整合、移植、仿造等问题,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问题、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及其利益分配问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产关发展与眼前利益的问题,农村、山寨城镇化、现代化之路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问题,民族民俗文化法发展与先进文化建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光关系到开发实践中的观念问题、机制问题、体制问题、政策问题、发展环境创新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一些深层次的、关键性的、实质性的问题。

2.4 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有建设性的启示。“经学致用”是我国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优秀传统。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学、文化产业等学科都在关注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功能和融合创新能力。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成果可以为这些学科所吸收,其综合、系统、类型、个案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对这些学科诸多的应用分支研究也有启迪作用。

2.5 对保护这些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起到积极作用。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有三种态度和三种方法:一种是消极保护的态度和方法,就是眼睁睁看着民族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亡,或者只是以欣赏和遗憾的态度被动地做一些静态的保护,这种态度和方法忽视了民族民俗文化自身的时代性发展性。一种是以积极保护的态度和方法,立足于民族民俗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立足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地开发性保护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对于那些被时代淘汰的采用保护的方法;对于有时代性有生命力的采取开发的方法,突出其在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其文化品位,促使其完成现代化的转型。还有一种态度和方法,就是庸俗的功利主义的做法。这种方法把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只看作是一种物质资源,将其投放市场换取经济利益,被很多人痛斥的“伪民俗”、“假民族”现象,就是例子。研究该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探讨新的开发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达到积极有效地保护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和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并推进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型、创新发展的目的,取得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双赢”。

3 研究西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需要创新

要通过项目和有关部门的牵头,整合研究力量,特别是高校、社科部门、旅游、文化部门的力量,加快对该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要重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还要重视开发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3.1.1 要调查研究、总结分析该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实践的经验教训。该地区各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既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凸显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但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成败得失,以便对症下药。

3.1.2 要构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该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涉及面广,问题复杂。构建开发的理论体系就是研究民族民俗资源开发的一般规律,这个问题尤其重要。这个理论体系包括: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定义、范围、特征、类型和作用;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赋存的基本情况和大致区域分布,开发的意义和价值,经济价值的评估体系;有关政策和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策划、市场调查、开发定位、市场竞争力、产品品质;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形式、类型、规模,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市场开发;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地区带动、互动问题;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生态、人文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发展环境问题;等等。其中每一个方面的问题,都有很丰富的研究内容。例如,就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类型研究来说,就可以分为生产、节庆、人生礼仪、歌舞娱乐、民居村寨、宗教信仰等边疆民族风情,物产,手工艺术,革命根据地等四大类型。仅就其中的手工艺术来说,就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去研究:可以研究手工艺术性质、分布、种类、特色等本身的问题,研究实用功利性特定文化象征向旅游纪念品、文化商品的转换,研究手工艺术怎样通过时尚文化嫁接、广泛性工艺性技术性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研究不同的对象采取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的开发形式,研究变异创新与原生态文化的矛盾,研究家庭作坊、手工艺村等开发生产模式与开发规模,研究行业协会对手工艺品生产、策划、销售的作用,研究有关培训、大学相关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新材料、新工艺,等等。

3.1.3 提出加快该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进程的建议、对策。重点从开发观念、开发形式、开发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民俗文化与市场产品、政府和企业的功利与民众参与公平等尖锐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力求树立正确开发观念,建立、理顺合理的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采取科学的开发形式,依法管理开发市场,达到保护民族民俗文化与继承创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要探讨并解决该地区民族民俗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观念、政策、机制、体制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社会发展、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要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高起点规划,将开发工作与保护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发展、建设规划相互衔接,文化、民族、规划、旅游、国土、环保、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理顺开发管理体制,解决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受益的发展政策,搞好发展环境建设;要创新开发机制,全民参与、社会参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要遵循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规律,积极探索开发模式,增加艺术性与观赏性、参与性,按照文化产品的性质去进行品牌经营,解决好原生态特色与市场商品化之间的矛盾;要加强品牌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大规模开发,拉长产业链,并推进地区互动、合作发展,做大做强;要重视宣传、推介与信息、服务建设。

要分类研究该地区各种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方式、发展模式、品牌建设、效益评估等微观问题。根据不同的资源特点采用保护型开发、创新性开发、移植性开发等不同的开发模式,选择带动性、专项独立性、融合性等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农村户经营、公司集团经营、村镇集体经营、企业承包经营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建设民族生态园、馆,开发民俗游乐园、民族风情园,建设民族艺术之乡,推广“农家乐”、“民族山寨”等项目,丰富古村镇文化内涵。要建立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估体系,对开发利用的各个要素进行细致的量化的分析。

3.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3.2.1 研究要有明确的思路。首先,要以个案调研起步,对该地区的相关对象进行调研分析开发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讨;其次,在个案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查阅、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综合的理论研究,攻克理论难关;然后,以建构的开发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模式的开发实践,提出综合的、系统的和类型化的开发发展建议对策,并将其纳入政府决策,接受实践检验。

3.2.2 研究要以科学的方法作指导。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立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立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展,立足理论建设和实践指导,立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密切结合。要有科学的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可以采取综合、系统研究的方法。研究涉及面广,需要结合众多学科有关的理论成果,结合有关的法规、政策、体制、规划、发展战略,结合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研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加快大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环境,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政府部门、学者专家、民间社团与研究机构、基层工作者参与,进行综合研究。可以采取类型研究的方法,即对民资民俗文化资源本身进行类型分析、评估,对开发主体、开发方式、运作模式、管理控制进行类型研究。要重视个案研究的方法,将个案作为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对以下开发类型进行全面综合的个案研究:传统节会开发;民族、民俗生态园、馆;民族艺术之乡;地方文化艺术中心和民间演艺组织;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线;民俗特色旅游项目;主题公园;古村镇开发;农家乐项目;民族风情村寨;民族民俗博物馆;民间手工企业。

收稿日期:2008-5-29

作者:张廷兴

上一篇:带教方法手术室护理论文下一篇:现代化民族心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