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培养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在新的教育阶段,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理念,教学不是简单向学生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使学生简单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史实,培养学生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在分析历史事件时结合历史史料实证,掌握历史解释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培养学生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培养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篇1: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途径初探

摘要:核心素养的高低是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其目的是在众多学生中选拔一批掌握知识内容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青年人。除此之外,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提倡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初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够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养成。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深度挖掘历史教材和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这四个方面来推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来推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途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增加自身的知识量,铭记历史,胸怀抱负。但是,由于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分值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这也使大部分同学都忽视了对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除此以外,部分教师认为历史学科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大,甚至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的情况也大概率出现,直接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厌学心理。。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组织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响应国家号召,使核心素养和知识培育双管齐下,立足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以此来支撑国家建设。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中的知识内容较为死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所以这种因素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抵触情绪,长期下来,甚至会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是课堂的组织者和讲授者,理应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趣味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使学生在种教学情境下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树立历史学科居于重要地位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春秋争霸》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首先,在进行新课讲授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先介绍参与春秋争霸的国家,让学生对这几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政治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春秋争霸》的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促使学生进行集中学习,提高学校效率。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主去梳理有关春秋争霸的内容,制作章节思维导图,进而推动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对零碎知识的接受能力。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教师创建的良好情境中提高对知识点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推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树立学生历史意识

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其实就是由不同的历史事件构成的,这些历史事件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与知识内容相关的历史时间,直接引导学生树立自身的历史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使学生学会串联这些历史时间,理清零碎、复杂的知识内容,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兴衰的主要途径。在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梳理历史学习的意识,提高自身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在进行新课讲授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中国革命的兴衰史,引导学生把中国革命运动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经济、政治、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的重要;除此之外,还要使学生意识到,除了要进行改革还要根据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适度的调整,以此来推进国家的发展。其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一改革方式,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都学习方式,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充分理解此事件的背景、内容、经过和结果,并让学生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创建,灵活掌握这一节的知识内容。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借鉴历史事件中的精华,培养学生树立自身的历史意识,学会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灵活变通,以积极、公正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三、深度挖掘历史教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材内容的拓展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就目前初中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为了过分追求教学目标而自主为学生总结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供学生背诵,忽略了对历史教材的深度挖掘、拓展。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历史教材的运用,深度挖掘教材中包含的有关核心素养的内容,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盛唐气象”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提高学生自身的经济发展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来为学生播放有关唐代经济发展的盛况,给学生带来与现代社会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从文字中感受盛唐时期繁荣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思想的进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区别,感悟珍惜现代谁会的生活,珍惜眼前的一切。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教材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能自然而然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

例如: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有关核心素养的一些知识。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项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增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的编排来进行新课的讲授,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指名让学生去简要概括本节想表达的知识内容:海峡两岸要友好相处,共同发展。最后,教师可以举办一次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去巩固对知识内容的学习,也使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感受祖国的强大,联系现阶段生活实际,体悟国家迫切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还能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与祖国共进退的决心和毅力。

总结

国家人才培养策略中提出要使各级各类学校在组织教学时不仅要促进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才能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受益。因此,教师在组织历史教学课堂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两手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借此来激发学生自身的历史意识,以此来推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问题,教师应理性面对,积极应对,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養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J].欧阳国亮.历史教学问题.2019(01)

[2]基于核心素养下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J].宋化贵.作家天地.2020(06)

[3]浅谈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李翠萍.新课程(中学).2019(06)

[4]浅谈初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李晨雪.新课程(上).2011(10)

作者:张玉引

初中培养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途径

【摘    要】  在新的教育阶段,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理念,教学不是简单向学生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使学生简单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史实,培养学生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在分析历史事件时结合历史史料实证,掌握历史解释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途径初探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下,教师应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态度和能力,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联系事物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一、借助多媒體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补充知识和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真正发展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为使学生对发生过的历史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教学素材,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节内容时,由于书本中的内容有限,为使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和价值有更深的体会,我给学生从网络中选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农村变化的图片,深圳经济特区前后对比的图片,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在相关史实中,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变革和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发表个人的观点,进行交流和分享。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拓展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便于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提高个人历史分析能力,使学生形成历史唯物观念和时空时间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课程目标自主搜集材料,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以往一味地听教师讲解历史知识内容的现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提高个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归纳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南方经济的发展》这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学生搜集完各自的资料后可以在组内进行分享和交流,发表自己对南方经济发展历程的看法。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中,学生自主解释人口向南迁移的原因以及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之后,我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分析事件时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在分析南方经济发展时可以结合南北方地理位置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合理解释历史事件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和探究的主人,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提高个人分析史实、解释历史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思想启发,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情怀

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使学生发表个人学习的观点和想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情怀。以《“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节内容为例。在学习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内容后,我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在我的提问下,学生从书本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内容,经过自己的思索和探究得出最终的答案。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回答出很多的失败原因,在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后,我向学生讲解正确的答案,是由于法国的社会制度导致失败,总结得到的启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互动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引导,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助于学生真正深入到所学内容中挖掘背后的历史价值,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成效,使学生深入历史知识学习当中,形成科学、正确的历史学习思路,加深学生历史学习深度,拓宽学生历史学习广度,便于为学生之后的历史学习提供经验借鉴。这有助于发展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境界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显.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初中历史人物图片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7(42):96-97.

[2]李新妹.巧用微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17(8):89-90.

作者:于政怀

初中培养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篇3: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小议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教师要能够根据情况利用多种途径,如历史教材、历史地图、插图和板图、历史课本剧、多媒体技术等,将学生由机械性记忆转变为具象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基础,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教会学生注意历史地点的动态变化,并建立起注意时空结合的观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时空感 培养

历史新课标发行后,其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是新课改中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历史时空感已经成为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历史时空感对历史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其贯穿了历史学科的整体学习,可以说没有历史时空感就没有真正的历史概念。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

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还是历史教材,长期以来教材被贴上传统、教条的标签,其实是一种误解,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材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优秀载体。教材中包含大量历史地点,这些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基础,历史教学中要对这些历史地点进行分类、总结,以免学生出现混淆。历史教材中还出现了大量地图和图片材料,这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现象,增强学习效果,这对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历史教材也编排了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活动课,如八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课中安排了活动课,要求学生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此活动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组织活动,并要求学生以导游身份进行长征路介绍,并要求介绍出途径历史地点的风土人情、古今变化和景观等,还要对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包括地点、历史人物和过程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具象地了解历史、记住历史,使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得到加强。

2.运用好历史地图

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和时间、地点紧紧相扣,我们无法还原历史,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我们必须要“再现历史”,历史再现同样要紧抓时间和地点,历史地图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了解历史地图就能更好掌握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例如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中的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希波战争形势图、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形势图、罗马帝国扩张图”三幅历史地图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地图变化进行讨论,讨论地图可能形成原因,发生了什么战争,战争结果,战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课程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

3.充分发挥插图和板图作用

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个课程都有插图甚至每页都有图片以配合文章内容。插图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历史信息和历史精神。举例说明,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程不仅要讲解知识点,还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长征的艰苦和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精神,利用其中的插图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历史精神,教师还可以在此处搜集长征素材图片,供学生学习。板图是指教师手作的历史相关图画,教师在进行历史授课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理解,不可避免需要画出信息图。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中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节中,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这一知识点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往往进行机械记忆,不能更好理解,这时教师可以绘制板图,将军机处的结构设置和人员职能清晰表达出来。

4.运用多媒体手段

科技的进步和对教育的重视,使学校普遍具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技术结合了声效和画面,可以实现全景再现,使历史事件更加具象化,同时对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就必须烘托出学习氛围。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节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这一歌曲和相关画面,让学生联想清朝的相关历史知识,烘托学习气氛。多媒体技术活化了历史教学,将历史动态、丰富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历史时空感的基本概念。

5.运用历史课本剧

新课改的深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化,如何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寻求新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历史课本剧在新课改的发展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历史课本剧是根据历史教材,由学生组织、策划并表演的活动,学生亲身参与到历史事件中,不仅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具体历史地点、地域的动态变化,上文说过,历史地点是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基础,从历史到现今,历史地点可能存在或大或小的变化,要教授学生去掌握具体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历史空间认知,最后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感。例如长安为今陕西西安,骊山为今西安市,河南为现在的黄河以南,赤壁存在不同说法等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历史教学中将时间和地点结合起来,即时空结合。任何历史事件都不可能脱离时间和地点,学生的空间观和时间观也应结合起来,正确的时间空间观念才能有助于学生简历历史时空感。

新课改的深入,历史学科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新课改将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列为学生必备能力,这是时代发展下对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除了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外,还要将学生真正放入到“主体”地位,能够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时空感。

【参考文献】

[1] 顾云松.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J]. 湖北教育,1999年09期.

[2] 张军. 在开放的历史时空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的教学探讨[J]. 山东教育,2004年35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壬田中学)

作者:杨水明

上一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