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低碳纺织业经济论文

2022-04-15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循环经济的提出就势在必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当代低碳纺织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低碳纺织业经济论文 篇1:

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路径

摘要: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模式转型、通货膨胀预期与资产泡沫并存、就业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交织时期,而制造业企业面临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市场需求萎缩等诸多挑战。因此,倡导低碳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合理使用人才,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的元素,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制造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低碳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美国的虚拟资本严重膨胀,甚至脱离其现实资本运动,致使资产价格泡沫化,使得整个链条上某一节点出现断裂致使风险集中爆发,导致发生金融危机。而且此次危机正如“蝴蝶效应”一样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动荡和衰退的经济危机,使得中国沿海一带的外向型制造业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量农民工返乡,进一步出现了年初一部分制造业企业的“民工荒”、“技工荒”现象,已成为未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和2009年四季度经济增长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走出V型反转,显示出刺激经济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实体领域的外需不足,因此尽管复苏之路可能还将漫长与曲折,但经济复苏的苗头与拐点已经显现,从这一角度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迈入后危机时代[1]。如樊纲(2009)曾概括了后危机时代的五个趋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将会降低,储蓄率将会提高;(2)回归实业;(3)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4)低碳经济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5)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危机之后占据市场空间更大的比重[2]。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已停止下滑,呈现出恢复性复苏的良好迹象,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尚不稳固、不平衡,有较多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制造业企业能否探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是直接决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相关文献综述

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曾是人们选择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边界,需要提升制造业发展模式并探讨中国制造业提升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改革思路。美国学者在其《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报告中的精辟概括:一个国家要想生活好,必须生产好、失去制造就失去未来。英特尔发言人查克·穆劳尔(Chuck Mulloy)、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傅强恩(John Frisbie)、半导体行业专家埃德·保萨(Ed Pausa)认为,价值链由下游向上游移动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此外,日本学者唐津一写了一本《忘记了“制造”的国家将会灭亡》,提出了加强制造业、振兴制造基础技术以提升产业技术竞争力的观点。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宁一(2006)、董从文(2007)、杨树臣(2009)等认为,受美国金融危机所影响,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严峻的寒冬,部分地区制造业经历了衰退之后逐步呈现出企稳回升趋势。关于制造业企业的衰退致因,徐充(2005)、席丹(2006)、年志远(2007)、孙林岩(2009)等认为,应对危机的能力、技术研发的能力均较为薄弱,一是产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二是市场机制的马太效应;三是体制转换成本的制约;四是经济增长模式粗放。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对策,许春燕(2006)、韩长富(2007)等多从制定实施“振兴制造业专项计划”、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腾笼换鸟”战略①等提出相关建议。另外,马瑞光(2009)提出了制造业由“商标商品连锁”向“商业模式连锁”转型的路径。李美娟(2010)提出改变企业心智模式,构建市场势力,培育国内需求市场,创造“需求引致创新”是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3]。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短期来分析制造业企业发展问题,缺乏紧密联系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制造业企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研究。我们要认识到制造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长久性的课题。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最早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低端生产制造,目前在整个国际产业链条中仍旧相对低端,这样的经济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他人的。为此,笔者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后危机时代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拟进一步加深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研究,建构制造业企业新的合作模式,提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整合型制造业,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后危机时代给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带来的思考

(一)金融危机为制造业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带来契机

现代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虚拟经济的产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虚拟经济一方面可以带动资本性生产要素快速聚集,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这是现代经济进步的显著表现;另一方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已经告诫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过度“虚拟”可能会误导政府对宏观调控工具的正确运用,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致使虚拟经济虚假繁荣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总之,两者既可表现为良性互动关系,又可表现为恶性反馈关系,因此,两者必须在运行方式、发展规模等方面相互兼顾。当前,中国金融创新的重点应放在支持支柱产业的风险投资上,大力提升实体经济部门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规范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来规避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使制造业经济保持良好回升态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09年3月开始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②已经连续12月高于临界值50%,表明中国经济下滑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体现出经济持续复苏的强劲势头,但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仍处于困难时期。2010年2月PMI指数为52%,比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3月PMI指数为55.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该指数已持续13个月保持在50%以上,表明经济扩张势头稳步推进,但也有曲折(如图1所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警示我们,在后危机时代,制造业企业只有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才能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二)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进入后危机时代,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和解决错综复杂的民生问题等是中国必须解决好的几大难题。调整经济结构,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和乘法。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问题得到充分暴露,面临土地、电力等资源紧缺和人力成本上涨的“瓶颈”压力,尤其是金融危机的蔓延导致中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增长明显下滑、不合理产业结构下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珠三角制造业已经遭遇“天花板”,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并出现“双转移”现象,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当前,“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中国制造业企业从“加工”到“制造”再到“创造”的升级。中国要实现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制造业企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三)后危机时代孕育着制造业企业新的合作模式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不能因为次贷危机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而全面否定创新的必要性。全球化作为一种时代浪潮,即指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人们交往的日趋便捷,世界各国形成的多层次、宽领域、相互联系的一体化趋势和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在后危机时代,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虚拟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所谓虚拟经济组织,是一种基于市场机遇,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利用高科技实现的仿实物技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经济实体之间组建的动态合作经济组织。它依托并超越了广义的实体经济组织,发展方向是一个有核心实体且外围庞大的交互式开放平台,在这里可以完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项目发起、实体单列、承接外包等。从总体上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虚拟经济组织的发展表现出规模较小、运作模式保守、对有限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还不突出、高科技专业人才缺乏、文化软实力较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适应新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要求等问题。

(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个综合性问题

制造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以及优化中国资源、能源消费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实体经济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其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的梯度转移,涉及到“转”与“接”两个方面,是转移产业在转出区和承接区之间动态博弈的过程,两者相互联接、相互促进,同时也是一个环境竞争、产业竞争、政策竞争、市场竞争及生产要素竞争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后发地区通过借壳孵蛋的方式,实现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资本的累积与增值,发挥企业群体间的协同发展与联动效应,拉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出口产品并不是单纯的“中国制造”,而是一种“世界制造”,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是哪个国家的危机,而是全球化经济的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要坚持在改进“软环境”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投资的“硬环境”。政府应该减少对国有企业传统部门的资助,只资助其环保、废厂房利用等项目,促进循环型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把更多的资金投资于生产新产品,要实行多元发展战略。扶持当地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例如扶植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解决由于资源的衰竭而产生的大量下岗失业工人的再就业等社会问题。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真正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发展。

三、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低碳经济,化解制造业企业发展困局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这是争夺产业制高点,破解低碳陷阱的需要。过去2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突出体现在美国的负债消费和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这场危机迫使美国负债消费模式一定要进行调整。全球金融危机看似是有效需求过度所致,其本质是在信用透支消费模式掩盖下,由于虚拟资本为追求增值而过度投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讲,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也必然影响到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回暖,消费需求增长仍有很大潜力。现在,美国、日本、英国都提出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动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技术,避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产业老路。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70%左右,因此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潜力巨大。在这方面,既要做减法,即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又要做加法,就是大力增加对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的投入,使之成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结合点和重要方向。当然,制造业企业更重要的是在调整优化结构中做乘法,这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研发先进技术,抢占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4],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服务与制造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和新型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5]。

(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整合型制造业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制造业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次金融危机前中国经济已转向三轮驱动模式,正日益形成一个依赖外资、外贸和外需以及制造业比重过大的不合理结构。净出口贡献率近年来的急剧上升,也决定了中国经济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波及和影响要大于上一次危机,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模式必须实现从外向型向开放自主型转变。当前,受国内宏观调控的叠加影响,结构性“用工荒”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甚至出现工人“用脚投票”现象,依托资源、资本、劳动力的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尤其一部分制造业企业遭遇成本上涨的困扰,亟待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必须考虑:(1)改变单一依托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思路,加大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力度;(2)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适当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6];实现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型,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整体的产业升级;(3)要注重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各产业内部层次,在主导产业带动下,通过发展整合型制造业,发挥企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树立系统生产经营观念,生产制造的时候应该考虑经营、研发设计等环节,也应该考虑到顾客。无论是传统的块状经济还是现代的产业集群,都会产生一种“磁场效应”,使区域外的资源向本区域集聚,促进区域制造业快速发展。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与处于同一产业的众多企业在区域内聚集,会逐步形成区域品牌,如沈阳市的机床生产、长春市的汽车制造等。这样,区域经济的“板块识别效应”能促进企业向高端市场拓展。

(三)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式从一个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涉及到“转”与“接”两个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制造业企业也正经历速度与结构、效益的周期性调整。全球经济正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经历着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博弈。从国际上看,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都被动地陷入下滑、调整阶段。同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内部,存在生产力梯度差异,产业分布呈现阶梯型。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并获取国际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若能成功利用好这次机会,将为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奠定必要的资源基础。中国制造业企业要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重组生产基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能力,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同时禁止承接不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防止落入拉美化道路的后发技术优势陷阱。通过积极稳妥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市场开拓优势和扩张优势,加强产业集聚和企业兼并整合,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渐进式地改善技术、资源等约束条件,增强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培育和扶植本国品牌,是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途径。

(四)合理使用人才,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的元素

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主要体现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型。这意味着维护低成本劳动力时代已成为过去,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未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为着力解决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制造业企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多渠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设高效规范现代化的人才市场,才能满足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应准确评估何种类型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考虑何种类型的人才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替代或者培养。中国制造业企业要在福利待遇、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人性化管理,制定员工发展规划,整合企业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7]。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合理使用人才,对员工的考核由计量向技能、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评转变,充分发挥员工在制造业企业发展中的自主创新作用。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与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相结合的多层次企业人才培训制度,实现人才升级、培训升级、就业升级,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的元素。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向价值微笑曲线③的两端拓展,以保证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有利因素,立足于后危机时代中国制定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缓解企业困难,增强发展后劲,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腾笼换鸟”战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③“微笑曲线”是中国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进一步说明制造业的价值链有三个主要环节,即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市场营销。在这三个环节中,两头的附加值较高,中间环节的附加值较低,形成了一条两头高、中间低的“微笑曲线”。因此,要提高附加值,就要努力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参考文献:

[1]孔令锋.两次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比较分析与政策启示[J].当代财经,2009,(12).

[2]樊纲.后危机时代的五个趋势[J].理论学习,2009,(8).

[3]李美娟.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0,(1).

[4]林兆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长期经济格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13.

[5]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10.

[6]张志元,郑吉友.国外资源型城市振兴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7,(8).

[7]杨树臣.金融危机后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探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

责任编辑:张增强

责任校对:武玲玲

作者:张志元

当代低碳纺织业经济论文 篇2:

对工业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探讨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循环经济的提出就势在必然。本文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下,根据目前河南省工业结构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省工业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循环经济;工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快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变;二是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过渡;三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

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关系很密切。环境质量取决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投入产出效率及单位投入物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的累积效应影响。决定环境质量的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经济规模的扩大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能促进投资于环境的意愿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总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和单位投入物对环境影响的减少有助于经济规模的继续发展。总之,随着人口和收入的增加,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经济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压力趋于增加。要维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地增长,必须改善产出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减少单位投入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发展循环经济,从而优化河南省的经济结构。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还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它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中,优化我省的工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1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施途径。循环经济体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循环经济要求全社会增强珍惜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要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城市建设等重大决策中,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与环境财产的损耗,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方针和从事经济活动时,兼顾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逐步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从而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循环型经济社会。

2 河南省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工业处于转型期,结构调整、升级缓慢,而且技术构成比较低。制造业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先进水平相比,河南省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品制造业比重偏低,钢铁工业、非金属材料业等中间投入品行业比重较高。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接近,但纺织业的比重较高,食品工业比重较低。这种结构反映出河南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另外,资源消耗强度大,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原材料工业部门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低消耗、低污染产业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必须积极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部门,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工业结构层次。

3 调整与优化工业结构的对策

3.1 加强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的建设,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由于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建设的投资巨大,周期较长,而且还存在盲目布点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因此,一定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避免盲目发展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2 加大对加工工业的改造

3.2.1 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消费品。食品、纺织、轻工、电子、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等,要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由于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变动,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局面。现在市场既有对高档名牌产品的需求,也有对物美价廉产品的需求。只有面向市场,认真研究需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3.2.2 适应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促进机电轻纺产品的出口创汇。在出口上,除了需要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外,要转向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避免单纯地扩大数量和单一市场的贸易磨擦。轻纺产品要从目前依靠扩大数量转为主要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单位产品创汇能力上。机电产品则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扩大成套设备的出口。

3.2.3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开发重化工产品和轻工原料产品。大型成套设备、精密机械、合成材料、有机化工原料、纸浆等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用途广泛、需求量大,但河南省乃至全国生产能力仍有不足,目前进口数量大的,主要是这几类产品。因此,通过现有企业的改建和扩建,挖潜增能,是大有可为的。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

3.2.4 要以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为重点,改善原材料产品的结构。目前钢铁、水泥、化工等产品的生产能力较大,关键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耗能大,产品质量差。因此,要使原材料工业的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减少污染、节约用水用地。

3.2.5出台并落实有关加快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体制保证。要制定综合配套的结构调整政策,对国家必须支持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可通过补充资本金和给予资金补贴等形式,扶持他们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置因结构调整而下岗分流的富余人员,使关闭破产和企业分流的人员离开企业,保证工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要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包括实施公平的税收政策,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规范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等,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4结束语

中国已经加入WTO,面对国外竞争者,尤其是众多外国大型企业的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不可避免。我们只有发挥我们的优势,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采取企业组织新形式,提高整体生产效益,降低经营成本,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服务下,增强创新意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丁永波.低碳经济模式下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09)

[2]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 (03)

作者:刘彦萍

当代低碳纺织业经济论文 篇3:

中国对TPP参与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自2005年成立之时,由于发起的四个国家的贸易规模小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美国宣布加入之后,TPP出现了发展壮大的趋势,并备受世界关注。2012年6月墨西哥和加拿大正式加入TPP谈判,而日本政府更是非常有意加入,如日本加入成功则参与TPP商谈的国家将增加到12个,TPP所涵盖的经济规模可能将占世界经济的40%。目前APEC会员加入TPP谈判的有十一个国家,其比例已经占到一半以上,此前一度停滞的亚洲地区经济合作谈判开始出现启动迹象。目前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的谈判,并且笔者认为我国国内一些行业还不具备TPP的一些相关条款的要求,比如纺织业。

一、我国纺织业同TPP参与国之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现状

中国是个纺织品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本文在分析中按照HS2002编码对纺织品服装类产品进行界定,其中纺织原料类对应的是HS50-55章,日用和工用纺织品是HS56-60章,服装及附件是HS61-63章。图1是中国对TPP12个参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

从出口额来看,中国对TPP12个参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除却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到2009年增长幅度急剧下降甚至为负值外,大多数年份出口增长率都保持在20%。在对具体参与国的出口中,我国对TPP创始的四国纺织品出口的贸易规模是很小的,加起来还不及美国的八分之一,美国、日本分别占据了第一、第二市场,每年出口份额占出口到参与国贸易总额的70%以上。

虽说中国对TPP参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是逐年增长的,但这种增长是否是因为中国纺织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所致?且TPP参与国谈判正密切进行中,一旦达成具体协议,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将剧增,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纺织品服装在12国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分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TPP12国的竞争力变化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TPP参与国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在众多测算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中,本文选取以下几个指标来分析我国纺织品服装在TPP12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情况。

(一)市场占有率情况

其中,Xcj表示中国j类产品对TPP12国的出口额;Mtj表示TPP12国市场上j类产品的进口总额。

从表1中可看出,中国纺织品服装在TPP12国市场中的占有率是逐年上升的,截至2011年比重达到44.95%之高。其中纺织原料类、日用和公用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增长较大,年均增幅为18.43%和22.01%,而服装及附件类年均增幅只有9.3%,中国纺织原料类、日用和公用纺织品同TPP12国的贸易日益增多,纺织品服装总的市场占有率的增大主要由这两者拉动。以上说明了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市场份额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情况

从表2可看出,在2002年至2011年间,中国对TPP12国纺织原料类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值,但逐年接近0,说明这类纺织品同对手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产业内贸易的趋势。日用和工用类纺织品其指数大于0并逐年增大,这类纺织品在对手国市场存在较强的贸易竞争力。而服装及附件类纺织品的贸易竞争力最强,数值都超过了0.9,但它在十年间却毫无增长,近几年甚至呈下降趋势。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从表3可看出,中国对TPP12国纺织品服装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全部大于1.25,说明相比世界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就增幅而言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日用和工用纺织品类,从2002年的5.3降到了2011年的1.83,说明中国在该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有所下降;而纺织原料类比较优势有所增强,说明在与世界水平相比竞争力还是逐年增大的;服装及附件类指数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综合上述三个指标,中国纺织品服装在TPP12国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是由于我国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利用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样我国的出口成本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竞争对手,加上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制的取消,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导致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纺织原料类与对手国相比竞争力较弱,但此类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增强,但同世界相比,此类产品的竞争力却是在增强的,所以在对手国市场上的份额是逐年递增的;日用和工用纺织品与对手国相比竞争力逐渐增强,这也解释了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的原因,但其同世界水平而言竞争力却是在减弱;而服装及附件类与对手国相比竞争力非常强,但其在对手国的市场份额增长非常缓慢,这是由于此类产品竞争力同世界水平相比呈现出疲态,逐年减弱。

从对这三个指标的分析中可看出,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竞争力增强的部分还是处于产业链下游,技术含量低。在以后的国际局势中特别是TPP最终谈判成功后,成员国中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国,如越南,有纺织品原材料大国,如澳大利亚、墨西哥,在同TPP成员国贸易中,我国会逐渐失去这些优势。

三、TPP将影响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TPP参与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强将降低我国纺织业对外贸易水平

针对TPP成员来说,美国目前是我国纺织品第一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同世界相比竞争力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除了近年来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美国对中国不断施加的贸易壁垒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外,同时来自对美纺织品出口的越南和墨西哥的激烈竞争也给中国对美市场的出口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今TPP正在激烈的谈判中,假如谈判成功纺织业将最先受到冲击,TPP达成后成员之间能够得到进口关税的减免,现今加入TPP的成员中越南和墨西哥也是美国进口纺织品的重要出口来源,若三国达成协议,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受到由TPP关税减让方案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美国毫无疑问会增加对这两国的进口,从中国进口量会减少。在万璐(2011)的研究中,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对美国加入TPP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若美国和日本都加入TPP,同时美、日之间取消关税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将是GDP变化-0.31%,出口变化-0.42%,进口变化-0.45%,贸易条件变化-0.2%,贸易平衡变化-3.75亿美元,福利变化-7.76亿美元。总的来说中国会受到负面冲击,而具体产品部门中纺织品受的影响较大,总逆差将为2.62亿美元。

因此,中国政府应更加积极地谋划和探讨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加紧双边贸易谈判,更加紧密地牢固双边合作关系,以应对没加入TPP所产生的冲击。中国已经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就是要加快与日韩两国的FTA谈判,关键是与还未加入TPP的韩国建立双边关系。如果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能够建成,外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美国即便主导TPP也很难在经济上孤立中国。并且俄罗斯于2011年12月16日正式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其关税水平将降至7.8%,这将扩大中国在欧洲的纺织品市场,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同俄罗斯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TPP关于非关税壁垒的内容将降低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

TPP将有力约束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并着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TPP参与国发达国家居多,其对进口纺织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纺织品在TPP参与国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给这些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纺织品由于自身质量不高使得出口连连遭受损失。TPP成员国之间将降低这种标准,同时TPP在新兴贸易领域例如跨境电子商务、低碳产品贸易等,其中很多也涉及纺织服装产业,设立了规则保护,这些领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并且贴合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结构单一的中国纺织业来说,可想而知将失去重要的竞争力。

如此,我国必须要提高纺织品出口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在纺织产品安全性检测和打击侵权等方面加强力度,以减少产品召回和知识产权等贸易壁垒,政府或许可以对纺织品征收更严格的环境税,再将这部分的政府收入运用于帮助企业发展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必然会更加提高企业的成本,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必将在今后的国际市场中有着较强的优势。

(三)更严格的原产地规则改变我国纺织业中间品贸易地位

根据TPP内容第4条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只有符合原产地规则的产品才是贸易自由化的对象。TPP实行45%的附加价值标准,即享受零关税优惠的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必须超过其总价额的45%,比东亚各国间FTA规定的40%的附加价值标准更为严厉。原产地规则是进口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其他保障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逐年增长,诸多国家针对中国的出口纺织产品提起过多次反倾销诉讼,若诉讼成立,中国出口纺织品将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使中国的出口贸易遭受极大损失。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有相当一部分为中间品贸易,特别是向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提供其无法自己生产的纺织品原料。TPP通过原产地规则,却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垂直分工合作模式。

我国的纺织企业目前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主要以加工为主,因此我国纺织企业更要趋于建立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现今大批量、品种单一的纺织品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所以需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工艺,用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产品品种,调整产品结构。

总的来说,目前TPP各国之间的正式谈判才刚刚开始,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TPP在各方面一时半会儿也达不成最终协议。国际上对于中国是否加入TPP很是关注,大部分认为中国由于如此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方式近期不会加入,而中国应该积极关注TPP谈判的动向,中国也许在以后会加入TPP,关键是时机问题。我国纺织业对外依存度较大,不管加不加入TPP,必须要壮大自身。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出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纺织产业必须要变革生产方式,才能在今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1]万 璐.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拟的分析[J].当代亚太,2011,(4):61-73.

[2]刘昌黎.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发展与困境[J].国际贸易,2011,(1):38-43.

[3]何 力.TPP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法动向和对策[J].政法论丛,2011,(3):26-33.

[4]徐长文. TPP的发展及中国应对之策[J].国际贸易,2011,(3):36-40.

[5]王 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7,(9):10-11.

[6]李大凯.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启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3):18-19.

[7]王洁.美国原产地规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22):31-32.

[8]李秋珍. 中印纺织品出口比较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9-21.

[9]刘重力 李慰 陈静.无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研究—基于市场结构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2):116-129.

[10] 肖 芳.中国对澳大利亚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曾坤生 王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当代低碳纺织业经济论文】相关文章:

纺织论文题目05-03

纺织行业论文提纲11-15

纺织工业论文04-24

纺织强国论文题目05-05

纺织行业论文范文05-09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05-12

纺织贸易论文范文05-14

棉纺织行业经济论文04-17

纺织工业论文提纲11-15

纺织行业碳排放论文04-17

上一篇: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论文下一篇:国产动画电影文化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