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耗技术经济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以广义虚拟经济为视域,对传统技术理性的批判,深度考察低碳技术的理性逻辑,进而选择低碳技术逻辑的创新路径,实现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技术范式。低碳技术选择在现实中遇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多维度的理性困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产能耗技术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产能耗技术经济论文 篇1:

建筑施工管理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与启示

[摘要]现代工程建设规模与数量都在不断加大,在现场的施工管理中,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十分复杂多变,不仅如此,由于工程施工会涉及多方工作,技术经济分析也十分重要。对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经济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方案经济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97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11管理模式现状

(1)工期制定方面,表现为对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所做的各种计划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主要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如果遇到新的结构形式的项目则更是一筹莫展,只能主观臆断,制定措施不得当。

(2)控制方面,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对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主要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了。检查只有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进行的只是事后控制。对检查出现问题的结果,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定性做出判断。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多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方式。项目接到手后联系供货商,与供货商缺乏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宗材料一次购入量太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材料又得频繁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

12从技术上看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

2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21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施工方案首先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即是否能实现,然后是经济上是否合理。在拟定出的若干方案中,如果各施工方案均能满足要求,则最经济的方案即最优方案。因此,要计算出各方案所发生的费用。

22缩短施工工期的经济分析

在施工方案的比较中首先涉及的是工期因素,根据缩短施工工期的经济效果进行综合比较,来选择方案。缩短施工工期的效果G,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工程项目提前交付使用所得的收益G1。由于改进施工组织方案, 缩短了工期, 提前投入生产, 产生经济效益。

即G1=B(T1-T2)

(2)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G2。当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缩短时,可节约施工中占有的固定生产基金投资,减少流动资金和未完成工程费用。

即G2=EH(K1T1-K2T2)

(3)节约施工企业间接费的经济效益G3。由于缩短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而使施工企业因此节省间接费的效益。

即G3=Hy(1-T2/T1)

23主要施工机械选择的经济分析

选择主要施工机械要从机械的多用性、耐久性、经济性及生产率等要素来考虑,如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机械,在使用性能和生产率相类似的条件下,对模拟经济性,人们通常的概念是从机械的价格最低来衡量。但是在技术经济评价中应全面考虑。机械的经济性包括原价、保养费、维修费、能耗费、使用年限、折旧费及期满的残余价值等的综合评价,它是用折算成机械的年度费用R来比较,合理选择经济的方案。

3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31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

(1)质量经济效益的衡量。质量经济效益可表示为质量经济效益与改善产品质量的费用的比值或差值,用公式表示为:

质量经济效益=质量效益/质量成本

(2)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质量上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3)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就是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有质量成本/直接生产的工日(工时)分析法、质量成本/利润分析法、质量成本/工程总成本分析法等。

(4)质量效益即工程质量取得的效益。

32工程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

(1)成本分析对象和内容。成本分析对象包括全部工程、单位工程和竣工工程,分析内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等。

(2)分析方法。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相对数分析法、比较法、因素法等。

(3)全寿命成本与质量优化。除了分析工程成本以外,还应分析工程的全寿命成本。全寿命成本是指在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费用,通常由投资费用、经常性费用和残值三部分组成。通过全寿命成本分析,来研究最佳质量标准,确定质量目标和项目使用年限,在理想的质量目标与全寿命成本费用之间进行权衡,确定最佳方案。

4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长期以来,业内的技术经济分析仅限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的决策上,而忽视了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领域的应用,或者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建筑市场化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领域的运用逐渐重视,有的大型建筑企业大力推行“科技创效”,通过奖励制度来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方案优化,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是其具体的工作机制与模式没有变化,仍旧是技术人员搞技术人员的,经济人员搞经济人员的,没能从制度上保障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同时也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复合知识型培训,既懂技术又精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十分缺乏,因而技术经济分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合理低价的定标方式已基本上被大部分业主方所采纳。在国内,所谓的“合理低价”实质上就是最低价。因此承包商为了承揽到工程业务,往往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获得工程项目,而后在施工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创造变更、签证及索赔机会。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也出台一系列制度,采取办法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从开源与节流上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盈利的潜力。

但是,构成建筑物实体的成本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降低下去,因此必须在非工程实体的技术措施费上下功夫,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造就大量的技术经济型人才,让科技创效真正得以实现,使企业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5结论

通过上述的总结,加强建筑经济的科学管理和研究是目前的重要话题,也是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济的最好办法。这就要求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方案筹划、管理水平、制定相关的策略。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经济分析,进而缩减施工费用,为建筑施工单位提供一个经济效益最佳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建军如何搞好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6,32(14).

[2]刘刚,叶耀东,曹德成施工管理中的多目标最优化设计[J].施工技术,2002(12).

作者:杨小宁

生产能耗技术经济论文 篇2:

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技术理性与社会建构

摘要:本文以广义虚拟经济为视域,对传统技术理性的批判,深度考察低碳技术的理性逻辑,进而选择低碳技术逻辑的创新路径,实现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技术范式。低碳技术选择在现实中遇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多维度的理性困境。加强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需要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建构政府理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低碳技术政策供给;建构企业理性,加快低碳创新,承担低碳责任;建构科研机构理性,增加低碳知识供给;建构社会组织理性,培育低碳服务组织;建构公众理性,培育低碳消费需求的市场理性。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技术理性;低碳经济;社会建构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社会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但也带来更多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精神空虚等诸多风险,引发人们对传统技术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传统技术作为承载工业文明的实现模式和基本手段,忽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技术范式与技术理性受到了普遍质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随之而来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对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人类社会进入了林左鸣教授所界定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中的人的心理满足关注的不仅是物质方面,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效用也是巨大的。如何回应和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特别是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清净环境的消费需求,改变传统的高碳排放的技术经济路径,寻求低碳经济的技术理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以广义虚拟经济为视角,考察低碳技术理性及其现实困境,不仅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物质态需求,还应满足包括精神满足、心理渴望、生态享有等的信息态需求,进而提出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路径,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义虚拟经济新范式。

一、低碳技术理性: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的技术批判

在工业文明时代,技术进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加快对有限的资源能源的开采和消耗速度,大量使用石化资源能源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暧、能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食品安全等重大社会与环境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后工业或者生态文明时代,要求对传统高碳技术进行理性批判,更加强调面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技术诉求,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技术理性,充分体现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提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属性。

(一)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理性批判

“理性”(Reasou)一词源自于拉丁文Ration,内涵反复思考、账目算计、理由推演的基本意蕴,彰显依据既定规则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建构。技术理性即对技术实践所实现目标的逻辑反思和深度考量,是技术主体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效用的理性判断。即技术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但一旦被人利用之后,就形成了技术理性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二元价值悖论。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性批判,深刻洞察技术的工具本质及其被资本家利用后形成对工人的剩余价值剥削、社会风险扩大及其对人性的主体地位背离。马尔库塞批判了工业文明时代技术演化的“单向度”人性,即人被技术驾驭后成为工具而非人的目的性存在。技术理性的统治构建了忽视工人主体地位、消除了工人反抗性的异化社会,因而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当技术成为某些人或者阶层等技术主体用以征服自然或人类社会的工具时,带来技术主体的有用性而形成对技术客体的主宰、剥削、征服。

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范式体现为技术主体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目的在于使技术主体获得更多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其技术理性的基本逻辑就是通过人工技术手段将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割碎”,从中选择部分有用的材料,再按照人的目的重新组装。而借助传统技术手段的“割碎”和“组装”出的“人工物”,是依据人的意志和文化逻辑的必然产物,而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逻辑的结果。如人类“高科技”的添加剂、杀虫剂、洗涤剂等“人工物”是从不同物质中选取出来的组装而成之物,技术成为改造自然乃至超越自然平衡的工具,结果帶来自然界的“报复”。由于对这些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其产物的自然降解等问题缺乏深刻思考与理性批判,带来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风险,如自然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非和谐关系等。

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充分显露出技术异化自然属性,即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给人类生活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危害现象。技术特别是高碳技术在“成功”地战胜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不免可能带来自然界的报复,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进而形成潜在的技术风险。何谓高碳技术,就是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技术经济模式,这些技术尽管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物质财富的速度,也加剧了资源能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人性异化、财富分配不均、社会动荡等风险,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和谐发展。近些年来,中国屡屡发生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重大事件,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毒豇豆、瘦肉精、地沟油、镉大米、癌症村、PM2.5爆表等等,这些事件很多均与技术滥用、技术改造以及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保问题等密切相关。传统技术的非人本性逻辑及其负面效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和理性批判。

(二)生态文明时代的低碳技术理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社会生活在与自然环境进行联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领域的深刻认识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总结,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即人在获取自然财富的同时应该加强与自然的联系,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修复和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暧、碳排放强度高居不下、雾霾天气频现等诸多发展难题,需要加强传统高碳的技术批判,呼唤低碳的技术选择和构建以低碳技术为主导的合乎理性选择的低碳经济模式。低碳技术是相对于高碳技术而言的,高碳技术与近代工业革命有很大关系,高碳技术是指近代以来以利用石油为主,大量排放碳及其相关物的技术,低碳技术是指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低碳技术的面很广,涉及等多个领域,包括煤利用技术、油气开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低碳技术理性的提出是人类在自我拯救的理性自觉和技术建构中,体现着生态文明时代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诉求与理性选择。

(三)低碳技术理性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生态文明时代的低碳技术理性契合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人本性思想。技术理性的无限膨胀造成人与自然间的对立,这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价值观相冲突。由于温室气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无限制使用石化原料和人类乱排放行为所导致的,能量获得和使用是通过技术对其现有状态和结构进行改变的,因而需要改变这种传统高碳技术范式,通过低碳的技术转向与选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进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建立低碳型经济模式。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区别高碳技术理性,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低碳技术理性。技术创新应实现物质态(实物产品开发)与信息态(用户需求分析)相互融合形成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过程。低碳技术理性体现了这种二元价值容介态属性,如图1所示。

从工业文明时代内在的反生态逻辑,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时代内在的生态性、人本性的逻辑,不仅重视物质需求的满足,注重选择低碳技术、资源能源集约、生态环境友好,还强调精神需求满足,注重低碳精神引导、低碳文化浸润、低碳环境与清新空气享有等多维度需求满足,进而实现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广义虚拟经济强调的低碳技术理性,即改变传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的高碳排放型技术逻辑,转变为通过低碳技术创新、转化和应用,重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符合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清新空气、自然和谐等领域的强烈需求。

二、扩张与异化::低碳技术理性的现实困境

西方技术批判理论家们对技术手段的片面发展进行批判,对由技术理性扩张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进行了审慎的思考,要求人们弘扬技术的合理性。低碳技术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低碳技术理性成为对传统技术批判后的共识,但如何实现以低碳为目标的技术理性选择和经济范式转换?在现实中,特别是在技术主体层面,存在许多的认识误区和非理性选择。对于一项技术创新、应用、转化、推广等整个过程而言,涉及到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的利益,如果被某一主体所主宰和工具化运用,导致人本性的目的性价值缺失,必然导致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传统高消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技术演化范式中,仅仅考虑的是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缺乏对其他技术参与主体地位的考量,对公众、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等的相关利益被忽略,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等,引发技术非理性扩张和技术异化的现实困境。具体而言,如表1所示,基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与公众等多维主体的考察,低碳技术理性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维度:高碳发展需求与低碳成本投入增加的逻辑困境

政府代表着公共利益,应坚持低碳技术理性,承担避免环境风险、减少能耗、减少污染、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保护等公共性职能。但政府因追求GDP增长和政绩考核等目标存在,导致在实际技术运行中难以遵循中立、客观、公共的基本价值理性,引发政府的技术理性扩张与行为异化。如地方政府大量引进高污染产业以便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GDP增长和财政收入,获得较好的政绩和升迁机会,不太重视高碳技术特别是高风险技术及其产业化所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而低碳技术发展及其低碳转型面临高成本投入、长周期观望、高风险降临等不确定性问题,导致许多政府面临是保持高碳发展以追求GDP过快增长,还是增加低碳投入、制约高碳行为以改善环境治理,存在两难抉择和实现困境。技术发展缺乏政府足够的理性思考,甚至于许多技术风险存在与政府错误的决策行为分不开,如过于追求GDP增长和政绩考核,导致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增加GDP和税收,而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过快的矿产资源开发、廉价的资源性产品获得了微薄的财政税收和短期的经济繁荣,却带来了不可修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矿区地质灾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诸多风险。而对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技术应用、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足够的财政投入,导致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环境治理总是让位于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政绩考核需求,难以进行理性、公正的选择。

(二)企业维度:高額的低碳发展风险与廉价的高碳产品的市场环境挤压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中,企业是关键性的微观主体,缺乏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及其改造,低碳技术理性的选择以及实现产业低碳转型与优化升级就是一句空话。但企业在进行低碳技术的理性选择中,存在着许多的困境或者博弈行为。一方面,企业选择低碳技术理性面临许多的低碳研发风险。低碳技术选择及其创新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中,需要落实在具体的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过程中。更高成本、更长周期、更高风险的低碳技术创新往往制约企业理性选择。选择低碳技术,意味着要放弃现有技术工艺流程或者进行自我革命性的改造,而成功与否的风险存在制约了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行为。未来收益能否弥补成本、潜在收益大小以及创新项目成功的难预测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困难等均使企业可能放弃低碳技术创新选择。另一方面,市场较为廉价的高碳技术及其产品存在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挤压和打击了企业的低碳创新信心。消费者更加偏向于廉价的高碳商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进一步挤压了低碳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份额,低碳新产品的市场体系没有培育,也没有站稳脚跟,因而在以价格论英雄、以GDP论升迁、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中,低碳技术选择只能处于劣势。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权衡利润、税收、研发投入三者的关系中,自然会选择经济与技术之间的低效率均衡。

(三)科研机构维度:低碳技术的难预测性与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带来的困境

科研机构包括高校和各种研究院、研究所,这些机构是低碳科技基础研究、低碳知识生产的重要源泉。科研机构直接参与低碳知识生产、低碳技术研发,与企业合作开展重大低碳技术攻关,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为企业低碳创新能力提升、低碳产品开发等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但科研机构缺乏对技术风险的有效规避,难以确定低碳技术研发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甚至于因利益的追求直接参与高碳技术、高风险技术的生产,不仅没有引导社会走向安定繁荣,相反增加了技术的社会风险。如三聚氰胺、各种食品添加剂、农药化肥等技术或者产品研发,带来了更高的食品安全、生态危机等风险,缺乏对低碳技术、低碳知识的生产与理性选择。许多食品技术、生物技术的研发不无与部分科研工作者谋求私利相关,许多加快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高碳技术研发也离不开部分科研机构的推动。这些风险存在,与科研机构缺乏低碳技术理性、缺乏低碳知识创新、缺乏基本的科研伦理底线相关。

(四)社會组织维度:发育不良、力量式微与功能弱化的困境

社会组织在低碳技术理性选择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中介服务角色和知识桥梁作用,为低碳发展提供各种技术、信息、知识的中介服务功能。社会组织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通过开展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以及技术鉴定等业务,沟通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低碳技术及信息流动,实现技术创新各要素间的有效互动的服务体系。现实中,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在低碳技术研发、技术引进、技术推广、技术营销、技术投融资等整个技术链中的服务不够完善,导致低碳技术学习、创新、传播及其产业化应用受阻。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组织力量式微难以为低碳技术发展提供完善的功能服务,对低碳技术的推广、传播、应用乃至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均难以产生应有的作用。

(五)社会公众维度:对高碳产品偏爱、污染抵制乏力、低碳参与冷漠的困境

社会公众作为消费者实际上发挥着市场的方向标作用,消费者行为选择引导企业投资于生产行为。但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则传递错误的市场信号,习惯性的高碳排放、奢侈浪费的面子消费、人情消费、形象工程等制约绿色低碳消费的理性选择。一方面,社会公众对高碳污染行为、高碳产品存在无意识状态,或者有意识无抵制行动,缺乏对自身环境改善的努力和抗争,而且因追求廉价产品倾向于高碳产品,因追求面子和排场倾向于奢侈品和高档包装商品,这直接鼓励了高碳产品生产,挤压了低碳产品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企业高碳排放行为、环境污染行为的熟视无睹、忍受回避实际上纵容了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社会公众对高碳污染行为的集体抵制乏力、参与冷漠以及污染维权受阻等困境存在,也制约了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

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重视技术创新特别是低碳技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中的重要引擎和创新驱动作用,因而需要加强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社会建构论抛弃经验主义所谓的主观客观、映像实体的两分法概念,主张放弃以感觉经验作为试金石的经验方法,提出知识生产主要是在人际互动的社会范畴中形成,是人类社会大背景下的文化历史积淀与知识演化过程。因而社会建构论主张避免经验主义的单一模式缺陷,主张知识放到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虑,强调知识生产或行为选择的社会政治意义、道德伦理意义、实践演变意义以及相对于特定社会和历史时期的实用特点。对于低碳技术理性选择而言,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利益和价值需求,既要避免传统高碳技术理性所导致的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非和谐状态,也要避免传统技术理性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高度分割状态,还要避免技术主体被工具化后导致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高度隔离状态,更要避免在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存在的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均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缺乏人际互动和共赢互利发展思维,而导致各自为阵、互相残杀的负外部行为。

从社会建构论进行考察,低碳技术理性选择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人本性、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高度统一性等要求相契合。因而,低碳技术理性的实现路径迫切需要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多元化利益主体的社会建构。所谓社会建构,就是理性审视其他技术主体地位的存在与否,寻求更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公民以及企业和政府等多元利益主体重视低碳技术及其创新,加强对传统高碳技术的理性批判,重构低碳的技术理性,培育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氛围,进而构建低碳技术的物质态与信息态相融合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结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发展仅仅重视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积累的技术发展观进行批判,更加强调理性地对待经济增长与社会心理、技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技术关系的社会建构。换言之,低碳技术理性的选择离不开多主体参与,如表2所示,要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多维度建构低碳技术理性,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合理性与风险性审视,加快传统高碳技术经济模式转变,重视低碳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建构政府理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低碳技术政策供给

各级政府应树立低碳技术价值观,提高低碳技术认知和低碳知识素养,并研究制定低碳技术规划和低碳产业规划,重视低碳技术创新,重塑低碳技术理性,加快对传统粗放高碳模式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发展理念,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投入和政策引导。从宏观的视野进行战略决策和创新规划,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均能彰显低碳技术理性,重视低碳技术创新与低碳社会发展,在产业规划、政策选择、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注重低碳、注重节能、注重减排。第一,转变发展理念,改变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体制机制,加强对高碳污染产业的淘汰和改造,重塑政府的公共理性和低碳技术理性。第二,各级政府应该加大低碳创新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低碳发展基金,用于支撑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项目、低碳环保项目的推进。加强低碳技术、低碳产业领域的政策供给,制定和完善低碳发展政策,引导资金向低碳技术、低碳产业领域投资。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尽快组织制定标准和建立促进技术成果转让推广的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低碳经济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国家在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发展中的国际话语权和经济主导权。第三,政府应该加强对高碳产业的整顿、改造和淘汰,对高碳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技术创新加强监控,避免技术负面效应的产生,降低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进而避免传统高碳技术理性扩张带来的技术异化和社会异化现象。

(二)建构企业理性: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承担低碳社会责任

低碳技术理性具有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物质态和信息态二元价值容介态属性,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低碳发展是世界潮流,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机遇。尽管目前还存在高碳产品的挤压和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风险,但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国家战略,也是全球企业部门生产的趋势,因此,企业部门必须紧抓低碳发展的市场机遇,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抢占低碳发展的市场先机。企业在低碳技术理性建构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型、高碳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强对传统粗放型工艺流程、生产模式的改造升级,紧抓低碳发展机遇,加快低碳技术及其工艺流程创新与改进,进行清洁生产,构建低碳型产品结构,重塑企业低碳形象和低碳竞争力,主动承担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大力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绿色技术项目研发,建立低碳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微观主体,要坚持低碳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高度结合,主动改造传统高能耗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技术含量,以低碳技术理性改变企业发展方式和产品形象,以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品牌赢得市场发展机遇和经济主导权。

(三)建構科研机构理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技术价值观,增加低碳知识供给

科研机构要秉承社会正义、追求真理、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技术理性,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奋斗目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知识生产。第一,科研机构包括大学和各类研究院所应该重视低碳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和低碳科学知识创新与生产,重视低碳领域的基础研究,为解决人类社会的重大环保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为低碳技术创新、转化、应用提供科技支撑。第二,要发挥科研机构的智力服务和科技咨询的社会功能,主动参与政府决策、企业研发与生产、社会建设与发展等各个领域中,以低碳的科学知识普及、低碳科技知识传播、低碳技术转化、低碳人才培养为抓手,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重塑低碳技术理性,重视低碳、参与低碳、发展低碳,进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型技术社会献计献策。第三,重塑科研机构及其科研工作者的低碳技术理性,永葆追求真理、维护和平、保障安全的学术理性和道德底线,坚决杜绝危害人类安全的各类实验和研发,坚决反对和打击各类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食品添加剂、转基因等高风险的技术活动,维护科研理性的良好环境。

(四)建构社会组织理性:培育低碳技术服务组织,提高低碳技术服务质量和效益

社会组织应发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部门功能,在引导低碳技术理性选择、拒绝和抵制高碳污染行为发挥积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加强低碳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交流、技术经纪、信息服务、人才培训、金融中介、物流系统等中介组织发展,培育面向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社会建设的会计、法律、成果评估、产权界定等服务组织,为低碳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资源等服务。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类中介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采取多种传播渠道、组织形式和合作方式向社会和公众宣传低碳理念,提高绿色、低碳、生态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引导和培育社会的低碳技术理性,充分发挥监督、辅助、支持、协调等中介组织。

(五)建构社会公众理性:培育低碳消费需求的市场理性

充分认识到社会公众是低碳消费市场的最终主体。认识到社会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低碳发展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和积极作用。每个人均是社会公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技术理性选择关系到每个人和组织的直接利益。空气的跨区域流动性和广覆盖的特征决定了污染行为将影响每个“地球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消费者将越来越重视和选择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社会公众应该坚持和强化低碳技术理性,避免技术理性扩张带来的技术异化,坚决抵制各类可能给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和风险的技术创新,如食品添加剂、未能确定安全性的转基因技术等。要建构公众的低碳技术理性,积极参与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地球环境,共同营造空气清新的美好家园。加强低碳宣传,采取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低碳知识宣传,影响公众行为,培育低碳理性选择的文化氛围,倡导绿色环保、拒绝浪费、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使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品消费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理性选择。鼓励社会公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社会建设,积极参与绿化建设,增加碳汇,共同建设低碳社区、低碳城市、低碳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共同实现物本经济与人本经济相统一的广义虚拟经济新范式。

作者:陆小成

生产能耗技术经济论文 篇3: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及战略意义

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力争再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从而确立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表。但是,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显然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即我们可称之为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传统工业化道路,就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或者说是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就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它是在二元经济的发展框架中向前推进的。

但是,在新世纪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失去了应用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已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显然,在二元经济发展框架中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理论,对新的三元经济结构将失去或至少部分失去解释力。因此,探讨和构建三元经济的发展模型和框架,是摆在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人面前的一个尖端性课题。同样,在二元经济发展框架中形成的工业化道路,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也都将失去应用价值。这也是我国否定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真正原因。因此,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是我们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在实践上勇于创新的具体表现。

既然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是不同经济结构下的工业化道路,那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知识化)的互动发展,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因此,相对于二元经济发展框架中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在三元经济发展框架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道路。这种工业化道路之所以新,就是因为在具体内容上表现为:第一,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下农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并不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培训,而无论是产业工人还是农民转向新经济部门都需要经过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来,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需要给予重新认识。第二,资本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下,资本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待工业部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反哺农业,而在三元经济下,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着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这就需要资本在两个部门间实施合理的配置,应选择的战略是: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互动。由于新经济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是高风险产业,从而孕育了风险投资的形成和发展,这就需要探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创新。第三,市场实现机制。在二元经济下。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扩张,而在三元经济下,由于新经济部门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它的应用将主要取决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需求,这就需要探讨新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的共生共荣关系。第四,制度基础。在二元经济下,资本在各种资源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在三元经济下,技术和知识的地位将上升,资本与技术、管理的合作将成为时代的主题。从而将呈现知识产权融资、资本产权融智的新格局。

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所以是一个全新的工业化道路,还因为在具体特征上表现为:

第一,它的科技含量高。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先发展,以及运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会大大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从而使我国的工业化无须再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的科技发展老路,而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步发展,大大缩短工业化的时间。

第二,它的经济效益好。在工业化过程中加入信息化,会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升经济效益: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是高附加值的,它的优先发展可以直接提高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如中关村科技园区从1999年到2001年连续三年。对北京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二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会大大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例如,美国传统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据格林斯潘的估计,其中50%来自于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运用。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形成,将会大大降低信息的搜集、处理、传输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在网络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将会大大降低传统产业的流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它的环境污染少。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新型工业化道路却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这是因为,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就其性质而言,本身就是高知识、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产业,因而优先发展这一产业,就可以在快速提升经济增长率的同时,降低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二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将在快速推进传统产业发展,从而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会使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环保产业的发展,又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互动,形成工业化与环保的良性循环。

第四,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传统工业化道路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为工业化带来廉价的劳动力,从而提升工业的利润水平,引致对工业部门的不断投资,最终实现工业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还要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如跨国公司的制造加工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就是试图把他们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品牌优势与我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结合起来,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虽然会对我国的企业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但对于我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扩大就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资本、品牌,以及与外国企业在合作中学,从而迅速推进工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充分发挥劳动力的资源优势。这就是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与国外同行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有利于我国与国外研发机构的合作,从而在合作中迅速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核心技术的掌握。最近一两年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新型工业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就其本质规定性而言,就是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为了实现工业化,各国会依据时代的不同、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依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顺应科学发展观要求而选择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新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经过1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我国的工业化还远没有完成。依据国际上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的三个重要结构性指标,即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我国2001年这三个指标分别为15%、50%和37.66%,显然我国至多达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就意味着,要不要工业化?如果要得话,又如何工业化?就成为我国必须作出的历史选择。

第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以资源的高投入为基础的,如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每生产1万美元的产值,就需要投入7万美元的资本。我国以往的工业化,也主要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来推动的。但是,我国就总量来说是资源大国,可是从人均来看却是一个资源贫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如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就不可能依赖资源的大规模投入,特别是水和石油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两大资源瓶颈。从石油资源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均石油消费量仅为0,16吨,如果达到美国人均石油消费量的50%,我国就将消耗全球石油产量的50%;如果人均消费量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全球的石油产量都给我们消费还不够。显然,我国在经济上要赶超美国,但资源消耗上却不能赶超美国。这就逼迫我们只能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在工业化道路选择上的现有资源约束,不仅表现为资源供给不足的约束,而且还表现为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我国才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多数河流、湖泊的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沙化等。显然,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今后是根本行不通的。

第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就业压力下的必然选择。在未来20年,随着国有企业攻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最终完成,大批的企业富裕人员需要再就业;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大批的公务员需要分流;随着新增人口不断进入就业年龄,每年约有近千万的新增就业人口需要工作;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约有2,2亿的农业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因此,我国未来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到将受到增加就业的强硬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可以通过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增加就业岗位,如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二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不仅表现在工业部门快速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工业化发展所带动的城镇化的发展,将会大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三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不排斥传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而且还是以传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或前提的。传统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将为缓解就业压力奠定重要的基础。

第四,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已开始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即在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我们已不可能关起门来先搞工业化,再搞信息化;另一方面,我国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劣势实际上就是技术的劣势。利用后发优势,就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实现赶超目标的重要法宝。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安排

新型工业化作为一个全新的工业化道路,在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要想少走弯路,最终取得成功,就需要在“如何走”的问题上,作出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我认为,在“如何走”的问题上,或者说,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安排上,最核心的就是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然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存在和发展。那么,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促进知识经济的出现和成长,使知识经济真正成为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的独立的经济形态,就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不可能选择全面发展的战略。有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发展时间不长,我国完全可以追上。这种看法实际上是过于乐观了。

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又取决于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又来自于高水平的教育体系。

2、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在新型工业化的全新结构中,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先导,而发展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却是新型工业化的支撑或基础。因此,全面发展制造业就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走向成功的核心任务。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制造业的大发展,就无法为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工业基础,也就不会有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真正发展。二是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带动我国快速增长的全新产业,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来说更为重要的,就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三是大力发展制造业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会排除劳动力的,而大力发展制造业,却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制造业吸收了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将近一半进入制造业。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提升,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它不可能替代制造业。五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还是制造业。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具有了一定的产品配套体系。

3、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我国工业化所受到的资源瓶颈制约和脆弱的环境制约,我国必须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路子。为此,就需要做到:一是用现代技术,特别是节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迅速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和工艺。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单位GNP的能耗,是美国的4.6倍、英国的7.2倍、德国的8.3倍、法国的8.8倍、日本的10.6倍和意大利的11.3倍。可见,我国通过技术升级而节约能源的空间相当大。二是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风能、太阳能、沼气、地热等清洁性能源,使我国在增加能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通过环保的产业化、市场化,促使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肖莉虹

作者:焦方义

上一篇:农业项目资金管理论文下一篇:乡村旅游生态文明论文